第一篇:校本教材《三字经》教学设计
《校本教材——三字经、弟子规自编武术操》
毛健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人自编的校本教材,是系列武术操《武韵曙光》的基本部分。主要是练习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
武术是中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普遍喜爱。根据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的文件,全国各级各类中小学全面推广武术健身操。武术健身操与广播体操相比,其动作形态多样,练习方法突破个人单练形式,在实现健身的同时具备自卫技能、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组合拳和套路奠定基础,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培养学生对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
1、小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格爱好个性差异较大。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没武术功底的小学初学阶段,通过“做操”这种简单易学的形式,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十分有效。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武术操《三字经》动作名称和顺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让学生初步领悟到中华武术有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领会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做到路线清楚,掌形、拳形、身形、步形、正确到位。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爱好和崇尚武德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手型、歩型及路线的变化;练习时注重动作连贯、协调,一气呵成。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和信心(3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结合我校系列武术操《武韵曙光》的训练和演出,导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信心和激情。A、沛县自古崇文尚武,是全国武术之乡; B、我校是省武术基地;
C、你们即将参加《武韵曙光》的演出。
D、检查微课预习情况,复习《三字经》武术操。
二、渐入佳境(热身运动)——“跋山涉水”寻求秘籍(2分钟)
用大、小体操垫、两层跳箱、小山羊、圆圈等器材设置山坡,河流、山洞等障碍,组长带领学生,分组做热身运动,音乐《少林,少林》(少林寺主题曲)烘托气氛。教师观察练习情况,注意安全保护。
三、寻秘籍,学功夫,闯难关。(20分钟)
1、第一关:以小组为单位去寻找秘籍——《弟子规》武术操的动作图解。每张秘籍有两节操(教师事先藏在操场各个隐蔽的地方)(1分钟)。
积分制度:最先找到秘籍的小组加1分。
2、第二关: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第一次合作学习。(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带领,按照图纸要求练习。
小组分工:一人负责读出并解释动作要领;一人负责做示范动作,一人负责纠正小组成员的错误动作,各负其责。教师巡回指导,指出存在问题并示范。
积分制度:最先完成学习任务的两个小组各加2分。
3、第三关:小组汇报展示,讲评。(5分钟)
A.以小组为单位集合,小组自荐展示。
B.小组互评,请小组发言人说出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教训。C.教师讲评,主要指导练习方法,提高效率。
积分制度:展示最佳的两个小组各加2分。(全组成员的动作都正确、整齐才能评为最佳小组)
4、第四关:小组之间交换秘籍,第二次合作练习。(5分钟)A.小组之间自由商定交换秘籍,传授练习经验,也可以一起合作练习,互教互学。
B.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合作学习的小组,分别加2分。
5、再次交换秘籍或互教动作。(4分钟)
A.小组之间交换秘籍,找没有学过的那张秘籍练习,传授练习经验,也可以一起合作练习,互教互学。
B.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练习情况。互助学习的小组,分别加2分。
四、第五关:擂台展示,师生共评。(10分钟)
1、集合,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全体跟口令练习2遍,教师指出存在问题并示范。
3、跟音乐,集体完整练习。
4、评出本课最佳小组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教练、最佳组织者、最佳发言人、最佳进步奖。音乐声中颁奖,个人金银铜牌和集体奖状。
五、拓展提高,自编组合拳《精忠报国》(2分钟)
前奏全体背诵《满江红》,再次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爱武习武。
六、小结本课,布置作业,组长收拾器材。2分钟
1、学生谈本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顺利过关();还要努力
2、布置作业----导学单。
A、我会学:看老师发的微课视频,复习本课内容,预习下节
()。课内容。
B、我会练:巩固本课学的《弟子规》动作,注意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动作,如弓步撩掌,马步格挡等。
C、我会创: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古诗或歌曲,用已经学过的武术动作,尝试创编一节或几节武术操。
D、我会分享:把学习体会和创编的操,上传班级群共享。
3、在《精忠报国》音乐声中结束本课,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收拾器材。
教学反思
本课是本人自编的校本教材,是系列武术操《武韵曙光》的基本部分。主要是练习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
武术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在没武术功底的小学初学阶段,通过“做操”这种简单易学的形式,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法十分有效。
用小学生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来配武术基本动作,孩子们非常喜欢,易学易记。
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习热情,我设计的寻找“武术秘籍”的悬念,学生以分组结对的比赛形式,相互激励,合作学习,在互学互教互帮互联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改变了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练习的能力。
以导学单的形式,安排预习和复习,采用不同的梯度要求,有针对性。
以后在基本功和武德方面要加大培养和练习力度,使学生真正了 解中华武术的含义.小组合作方面,还要研究新的适应体育教学的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发展学生。
第二篇:校本教材:责任教育三字经(草稿)
【原文】
师如烛,燃自己,育人才,谁能比。
【注释】
如:像。
烛:蜡烛。
燃:燃烧。
育:培育。【译文】
老师就像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培育人才,呕心沥血,没有人能够比拟。【赏析】
这个说法来源于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对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
【导读故事】
最后一个过河
我国人民教育家、延安大学校长李敷仁,很强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1947年8月16日,李敷仁带领延安大学师生住在黄河岸边的木头峪。这时,蒋胡(指胡宗南)的军队从三面开来,上级命令沿大河向东转移。但当时木头峪渡口渡船很少,人员、物资和牲口聚集很多,敌军迫近,师生情绪紧张,争着抢渡船。李敷仁毫不慌张,命令高中部和教育班先渡河,然后又组织其他师生住宿等待。有人关切地让他先上船,他说:“我要最后过河,我要看着把每个学生送过河去,我才上船!”第二天,李敷仁带领其余师生,沿河北上,到谭家坪才乘船过了黄河。【第二课堂】
一、仿写句子: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二、读读背背:歌颂老师的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
第三篇:四年级校本教材教学设计
第一周:成语、古诗《长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长歌行》及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突兀森郁和重重叠叠五个成语。
2、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熟读会背。教学难点:背诵诗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2、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3、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习《长歌行》
(一)一读古诗,读准字音。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二)二读诗,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节奏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习读
(1)、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朗读,比赛读(个人、分组、男女),师生评议。
(3)、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4)、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三)读诗,了解代乐府民歌,明诗意。
1、老师简介乐府诗
2、学生自学诗后注释、译文、简析
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2、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课件出示,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平的如同一面镜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
1、学生读意思,试着说出成语,老师在打出答案。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突兀森郁、重重叠叠)
2、学成背诵成语。
老师当堂检查学生的背诵古诗、成语的情况。
1、小组内检查。
2、组长抽查。
3、老师抽查。
第二周:成语、古诗《寒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图画了解、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
3.情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熟读会背。教学难点:背诵诗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2)明诗意,感情读。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不过我们也不妨只视之为风俗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3)悟诗情。
师: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谁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写什么? 朗读全诗。背诵全诗。背诵成语。
课件出示,根据意思写出成语。():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形容非常疲乏。():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1、学生读意思,试着说出成语,老师在打出答案。(斑斑点点、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
2、学成背诵成语。老师当堂检查学生的背诵古诗、成语的情况。三国历史故事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
2.通过讲述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3.通过擂台赛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不畏对手、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对所讲故事提出、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国历史故事的搜集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们在那动荡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智慧、计谋、胆识和思想,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与不朽。以史鉴今,从古人优秀的品质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同时教给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论历史人物,尽量做到全面严谨、公正客观。教学重点:组织指导学生课后准备。
活动准备
1、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从长辈或民间说唱艺人那里搜集故事素材。
2、编写故事演讲稿。编写时,要依据历史故事的特点进行创作,讲稿的思想内容要健康。在故事的结部分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故事的教育意义。
3、熟悉故事内容,进行讲演练习。要注意使用普通话,不能照本演讲,要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4、从内容看,可以几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也可以各人讲不同的故事;从表演的角度看,又可以分演说式故事会和角色表演式故事会等。
5、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对活动场地可以作适当布置。如张贴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像,故事图景,设计一些三国衣物,制作一些表演道具等。活动过程:
(学生主持人)致开场词:中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博得大多数人的喜爱。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老谋深算;刘备的仁义道德;关羽的赤胆忠心等无不深刻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三国故事。
1、三国故事我来讲如:《三顾茅庐》。
2、三国故事我来演。
3、(学生主持人)结束语:通过这次故事会,我们了认识到了历史是丰富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历史距离我们生活并不是那么遥远,那么高不可及。我们自己可以讲好历史故事,演好历史剧。而且历史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会越来越喜欢历史。第三周:成语及古诗《七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
2、背诵古诗及成语。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点题、读题、题意
二、读诗(1单读解难字、意,2单,3全)
三、解诗意
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先自己理解,然后跟同桌说说,再告诉老师。学生理解喜欢的诗句,师适当出示挂图!引导,全诗梳理!
四、让我们走进诗,走近作者,去感受他当时的内心情感:煎(妒火,迫害等)泣(潸然泪下,小声哭,暗自流泪)挂图理解
想到什么而哭泣:情同手足——小时候一起„„(绝情)当摔倒时,被其他孩子欺负时,是哥哥„„(痛心)
现在,哥哥为了王位竟要迫害同胞的弟弟,忘了亲情„„.植:(悲愤,气氛,悲痛欲绝)
五、兄弟应该怎么相处?哪句是劝诫人们不要兄弟相残的句子?
六、背诵,默写这首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警示人们的诗。
七、熟读并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骨瘦如柴:形容消瘦到极点。
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走街串巷: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角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第四周:成语及古诗《滁州西涧》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二:作者背景 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韦诗以山水田园诗著名,风格高雅闲淡。他的诗歌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写的是诗人暮春郊游之所见所感。诗人时任滁州刺史。诗人眼见唐朝政治日渐腐败,想要改革又无力回天。因此,常有归隐之心。三:【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在滁州县城西。据欧阳修说,西涧无水,大约在宋时即已淤塞。
怜:爱怜。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黄鹂:即黄莺。
深树:树丛深处。
野渡:野外的渡口。四:赏析
1:找出第一句诗的文眼,诗人对幽草是怎样的感情? 答;文眼——独怜感情------喜爱(从独怜可以看出)2:诗人对黄鹂是什么态度?
答;毫不在意(从“独怜”中可以看出)
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安贫守节,洁身自好。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诗中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这是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写照,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
5.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
他在幽闲地漫步在西涧边上,虽然春雨袭来,他仍然不慌不忙。草自生,鸟自鸣,雨自下,水自流,舟自横,人——诗人,自在。但是,在这自由在外表下,我们看到了一颗为国事而忧伤的心。五;主题
这首诗描绘西涧晚潮时雨中的美景及恬淡幽静的意境.流露出了淡淡的忧伤情怀。
六、熟读并且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
若无其事: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愚不可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三国历史故事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
2.通过讲述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3.通过擂台赛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不畏对手、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对所讲故事提出、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国历史故事的搜集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们在那动荡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智慧、计谋、胆识和思想,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与不朽。以史鉴今,从古人优秀的品质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同时教给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论历史人物,尽量做到全面严谨、公正客观。教学重点:组织指导学生课后准备。
活动准备
1、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从长辈或民间说唱艺人那里搜集故事素材。
2、编写故事演讲稿。编写时,要依据历史故事的特点进行创作,讲稿的思想内容要健康。在故事的结部分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故事的教育意义。
3、熟悉故事内容,进行讲演练习。要注意使用普通话,不能照本演讲,要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4、从内容看,可以几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也可以各人讲不同的故事;从表演的角度看,又可以分演说式故事会和角色表演式故事会等。
5、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对活动场地可以作适当布置。如张贴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像,故事图景,设计一些三国衣物,制作一些表演道具等。活动过程:
(学生主持人)致开场词:中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博得大多数人的喜爱。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老谋深算;刘备的仁义道德;关羽的赤胆忠心等无不深刻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三国故事。
1、三国故事我来讲如:《火烧连营的故事》。
2、三国故事我来演。
3、(学生主持人)结束语:通过这次故事会,我们了认识到了历史是丰富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历史距离我们生活并不是那么遥远,那么高不可及。我们自己可以讲好历史故事,演好历史剧。而且历史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会越来越喜欢历史。第五周:成语及古诗《敕勒歌》的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三、朗读指导: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
(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
辽阔无边
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3、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六、熟读并且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
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多灾多难:指灾难深重。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折不扣: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第六周:成语积累及《塞下曲》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学习《塞下曲》及成语。
二、教学目标:
1、背诵成语和古诗。
2、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初读古诗:
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2、展开朗读比赛。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解题。《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草惊风:草忽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准备射箭。没:插。
5、串讲诗句的意思。
6、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7、思考:《塞下曲》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四、背诵并默写《塞下曲》。
五、熟读并且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
枯枝烂叶: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聚精会神: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三国历史故事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
2.通过讲述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3.通过擂台赛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不畏对手、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对所讲故事提出、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国历史故事的搜集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们在那动荡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智慧、计谋、胆识和思想,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与不朽。以史鉴今,从古人优秀的品质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同时教给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论历史人物,尽量做到全面严谨、公正客观。教学重点:组织指导学生课后准备。
活动准备
1、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从长辈或民间说唱艺人那里搜集故事素材。
2、编写故事演讲稿。编写时,要依据历史故事的特点进行创作,讲稿的思想内容要健康。在故事的结部分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故事的教育意义。
3、熟悉故事内容,进行讲演练习。要注意使用普通话,不能照本演讲,要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4、从内容看,可以几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也可以各人讲不同的故事;从表演的角度看,又可以分演说式故事会和角色表演式故事会等。
5、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对活动场地可以作适当布置。如张贴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像,故事图景,设计一些三国衣物,制作一些表演道具等。活动过程:
(学生主持人)致开场词:中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博得大多数人的喜爱。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老谋深算;刘备的仁义道德;关羽的赤胆忠心等无不深刻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三国故事。
1、三国故事我来讲如:《赤壁之战的故事》。
2、三国故事我来演。
3、(学生主持人)结束语:通过这次故事会,我们了认识到了历史是丰富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历史距离我们生活并不是那么遥远,那么高不可及。我们自己可以讲好历史故事,演好历史剧。而且历史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会越来越喜欢历史。第七周:成语及古诗《游子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并能够默写全诗。
2、背诵五个成语。[教学过程]
一、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你先自已轻轻地读或者哼,或者吟唱这首诗三遍。
二、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三、想象诗境,体会母爱
这首诗中哪几句是诗塑造了慈母的形象,哪几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小结:母亲那细小的动作,周到的考虑和谆谆教侮,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慈母的形象。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你们觉得画怎样的一幅画,才能表现这句诗的意境?画中应画些什么?
诗句中的“小草“指什么?“三春晖”又指什么?那么诗人指的仅仅只是这些吗?(“寸草心”指儿女微小的孝心。“三春晖”比喻母爱。)
是呀,这如小草之心的儿女,无论如何也难以报答像春天阳光般广博而温暖的母爱。你看在诗人心目中母爱是多么地伟大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大家再来读一下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
四、背诵课文
五、熟读并且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模模糊糊:思想上不清晰。
以防万一: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意外变化。断断续续:时断时续地接连下去。
歪歪斜斜:由震颤的状态所引起的不整齐,或属于颤抖的人或物的特征的状态。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速:邀请。第八周:成语及古诗《凉州词》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凉州词
教学目标:
1、背诵古诗和成语。2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品读悟诗情。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质疑。
三、赏析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四、背诵古诗。
五、熟读并且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
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决胜千里: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三国历史故事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
2.通过讲述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3.通过擂台赛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不畏对手、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对所讲故事提出、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国历史故事的搜集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们在那动荡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智慧、计谋、胆识和思想,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与不朽。以史鉴今,从古人优秀的品质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同时教给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论历史人物,尽量做到全面严谨、公正客观。教学重点:组织指导学生课后准备。
活动准备
1、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从长辈或民间说唱艺人那里搜集故事素材。
2、编写故事演讲稿。编写时,要依据历史故事的特点进行创作,讲稿的思想内容要健康。在故事的结部分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故事的教育意义。
3、熟悉故事内容,进行讲演练习。要注意使用普通话,不能照本演讲,要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4、从内容看,可以几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也可以各人讲不同的故事;从表演的角度看,又可以分演说式故事会和角色表演式故事会等。
5、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对活动场地可以作适当布置。如张贴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像,故事图景,设计一些三国衣物,制作一些表演道具等。
活动过程:
(学生主持人)致开场词:中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博得大多数人的喜爱。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老谋深算;刘备的仁义道德;关羽的赤胆忠心等无不深刻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三国故事。
1、三国故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来讲。
2、三国故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来演。
3、(学生主持人)结束语:通过这次故事会,我们了认识到了历史是丰富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历史距离我们生活并不是那么遥远,那么高不可及。我们自己可以讲好历史故事,演好历史剧。而且历史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会越来越喜欢历史。第九周:成语及古诗《登鹳雀楼》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诗句中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2、背诵古诗和成语。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指名拼读“鹳”。
3、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自读课文。
那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学生自渎课文)
三、学习生字。
四、品读诗句。
1、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
2、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
3、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的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4、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引读——
引: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些景色)这是因为——?让生试说。(登高才能望远)指导读。评。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
小结: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包括小朋友们学习也是,想要得到更多,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更加努力才行!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对这句话的新的理解、感受,好吗?自由练习,赛读,齐读。
五、情境中指导背诵,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这首诗先写——是诗人看到的,再写——是诗人想到的,非常好记,是吧?谁来背? 带上动作,你已经是诗人了。
六、熟读并且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
攻其不备: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其:代词,指敌人。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 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声:声张。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腹背受敌: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腹:指前面;背:指后面。第十周:成语及古诗《竹枝词》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背诵古诗、成语。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挂图或投影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话导入《竹枝词》
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
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
三、指导朗读、背诵 背诵《竹枝词》。
四、熟读并且背诵下列成语的意思。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唳:鹤叫声。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神速:特别迅速。突然袭击: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
神出鬼没: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出:出现;没:消失。
三国历史故事会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别欣赏能力。
2.通过讲述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语言表达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表演欲。
3.通过擂台赛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竞争、不畏对手、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的形式参赛,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协作能力。
2、要求学生对所讲故事提出、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国历史故事的搜集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们在那动荡的时代所体现出来的智慧、计谋、胆识和思想,所创造出来的辉煌与不朽。以史鉴今,从古人优秀的品质中吸取营养,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材。同时教给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评论历史人物,尽量做到全面严谨、公正客观。教学重点:组织指导学生课后准备。
活动准备
1、到图书馆,书店或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也可以从长辈或民间说唱艺人那里搜集故事素材。
2、编写故事演讲稿。编写时,要依据历史故事的特点进行创作,讲稿的思想内容要健康。在故事的结部分可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故事的教育意义。
3、熟悉故事内容,进行讲演练习。要注意使用普通话,不能照本演讲,要用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活动。
4、从内容看,可以几个人讲同一个故事,也可以各人讲不同的故事;从表演的角度看,又可以分演说式故事会和角色表演式故事会等。
5、为了营造活动氛围,对活动场地可以作适当布置。如张贴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像,故事图景,设计一些三国衣物,制作一些表演道具等。活动过程:
(学生主持人)致开场词:中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博得大多数人的喜爱。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老谋深算;刘备的仁义道德;关羽的赤胆忠心等无不深刻的印在我们的脑海。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三国故事。
1、三国故事《桃园三结义》我来讲。
2、三国故事《桃园三结义》我来演。
3、(学生主持人)结束语:通过这次故事会,我们了认识到了历史是丰富的,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历史距离我们生活并不是那么遥远,那么高不可及。我们自己可以讲好历史故事,演好历史剧。而且历史故事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会越来越喜欢历史。
第四篇:校本教材 《文明礼仪》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一课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使学生理解道德的含义和分类,了解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并通过道德学习自觉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实践。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事例。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课前告知学生,本次课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游戏比赛等活动也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活动时数 2课时。活动设计
一、导入
1、展示图片:孔子画像。
2、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给学生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他却说不希望学生专注于技能。为什么呢?为什么老师不希望学生注重掌握技术呢?
2、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教师导入正题:孔子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是以德为先,所以技艺的掌握反而是次要的。
二、基本活动
(一)活动一:走近道德
1、展示图片:曹操、刘关张的画像。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一般会喜爱刘备、关羽、张飞,却讨厌曹操?
3、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4、教师点拨:这是因为大家不自觉中运用了道德评判。凡是善的,人们会喜爱和赞扬;凡是恶的,人们会反感和厌恶。
5、学生活动: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展示和讲解课前各自收集的资料(课前指导其制作PPT课件),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小组讨论。
6、教师小结:对于历史上和生活中的这些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事例,人们总是会有一个评判的尺度与标准,这就是道德。道德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中。
(二)活动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 爱国守法
1、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世界各地传递的过程中,海内外华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思考: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反映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是否因为大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而有所下降?
3、学生活动: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鼓励曾参加迎接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学生畅谈当时场上的情形、气氛和个人感受。
4、教师小结: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不仅没有降温,还随着国家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上升。
5、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犯罪的增加也是不容乐观的,尤其是青少年犯罪。试探讨其中的主要原因。
6、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所在地区的治安形势和校园内外看到的违法犯罪现象谈起,重点探求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小组讨论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7、教师小结:犯罪现象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人缺乏法制意识,道德修养水平较低,导致犯罪。
(三)活动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二——明礼诚信
1、学生活动: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案例,制作成PPT课件,每个小组选两个代表上台展示和讲解,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讨论。
2、展示新闻图片:2007年陕西周正龙拍华南虎照片事件。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有不少官员和专家积极参加这起造假事件?其根源是什么?
4、学生活动: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联系其他不讲诚信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5、教师小结:这是道德失范的表现之一,一些人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不惜造假,完全抛弃了诚信。
(四)活动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三——团结友善
1、学生活动:学生选派代表参与折筷子游戏。即每组选派3名代表参加,每轮每组1人参与,第一轮要求折断扎在一起的两根筷子,第二轮是三根,第三轮是四根„„以折断扎在一起根数最多的小组为优胜。
2、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根据古老民间故事设计的游戏,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008年有哪些事件是很好的证明?
3、引导学生讨论:2008年特大地震发生后,你为灾区作了什么贡献?不是至亲的人遇到困难时,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
4、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联系2008年抗震救灾进行思考和发言。
5、教师小结:从近几年发生自然灾害后人们的表现看,中国人正在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气。这不仅是血浓于水的原因,也是缘于大家学会了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
(五)活动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四——勤俭自强 引导学生讨论:不少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都向往轻松的、待遇好和工资高的工作,大多不愿从事辛苦的工种。这是否抛弃了中国人勤劳的传统?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随机提问学生,引
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勤劳和懒散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思考勤劳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部分年轻人(尤其是部分城市的青年人)比较注重享受,却不大愿意为此付出较多的劳动,明显不如祖辈和父辈勤快和吃苦耐劳。此所谓未富先娇。
(六)活动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五——敬业奉献
1、课堂讨论:当你购买家用电器或汽车时(若不考虑个人经济能力),你希望购买的是欧美产品、中外合资产品还是国产货?为什么?
2、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随机提问学生,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中外产品产生差距的人力方面的原因。
3、教师小结:以上产品很多时候已不是技术上的差距了,而是管理经营水平和工人素质的差距。尤其是员工的敬业精神方面。这导致采用相同的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产品质量却不同。敬业的劳动者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中国已经成为生产制造业大国,但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否则无法保持现有的地位。而敬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4、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后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投入救灾的场面。
5、课堂讨论:为什么多次大灾害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6、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7、教师小结:奉献精神最能让人感动,国家和民族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人们。这是国家和民族的中坚和希望。
三、拓展活动
1、相互交流 畅谈收获。
2、读了这些,你有什么收获?
四、创新活动:
全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互相交流一下你打算怎样用实际行动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
五、总结。
第二课《小学生守则》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1、学习《守则》、《规范》。使学生对守则、规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守则规范。帮助学生树立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增强自觉性。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讲文明守规范的好学生。
活动重难点:
理解守则和规范中细则的实质及应用指导于学生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小学生守则》和《规范》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小学生守则》和《规范》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名合格小学生。对于《小学生守则》和《规范》大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守则、规范 做合格小学生”。
二、基本活动
(一)背诵《守则》、《规范》,进行知识竞答。
自己练习背诵《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同桌互相背一背。
利用班会时间我们经常学习《守则》、《规范》,同学们对其中的内容已非常了解。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有关《守则》、《规范》的知识竞赛,看谁对它们知道得最多,比一比,哪些同学对它们最熟悉。
知识竞答: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2条内容是什么?
2、《小学生守则》的第8条内容是什么?
3、交通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二)将平时的行为和《守则》、《规范》的要求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确定努力方向。
同学们真厉害,对规范的内容了如指掌,大家一定花了不少的时间去学、去背。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平时的学习的生活学习中是如何按照《守则》、《规范》做的。
生自由说。说出自己不足并对照规范说说自己应该如何改正。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地遵守《守则》、《规范》,可要做规范的学生很不容易,我们要在平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一点一滴做起。
自由发言:以后怎样做?
三、拓展活动:
1、你知道“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意思吗?
2、对照《小学生实则》互相交流一下你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谈一下下一步的打算。
四、创新活动:校园小调查
1、小组合作,调查一下校园内存在着哪些不遵守《小学生守则》的现象?并认真填写下面的调查报告。
2、让学生完善调查报告表。
3、小组交流。
4、评价。
五、总结:
良好的习惯帮我们打开成功的大门,中华民族是礼仪这帮,传统美德应该发扬,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学规范,用规范,争做文明好少年。
第三课《校园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校园礼仪,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更让广大学生从小知礼仪,懂礼仪。
2、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分析自己生活中做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思想上逐渐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3、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班集体学生思想素质,让学生个个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和示范者。
活动地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入场(播放歌曲《一分钱》)
两位主持人在《一分钱》的歌曲声中走上台。主持人男:小学生,到学校 主持人女: 见老师,问声好
主持人男:见同学,问声早
合: 让我们从小讲文明,懂礼貌,“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现在开始。
二、基本活动
(一)校园礼仪
师: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讲礼貌,懂礼仪,争做一个文明少年。那么,同学们的校园礼仪遵守得如何呢,是不是每个同学都会自觉遵守校园礼仪呢?
1、阅读校园礼仪小常识。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你对这些小知识的理解。
3、学生自由发言。
4小结:是啊,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一个春天。你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同样的一件小事,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中就是“对不起”在起作用。我们共同生活在校园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应该和谐相处,互相谦让,学会文明用语,这也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一项重要的道德修养。
三、拓展活动
1、校园礼仪不仅包含同学间的团结友爱,还有上学放学礼仪,上课课间礼仪,参加活动的各种礼仪等等。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说说录相中的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你应该怎么做呢?
2、(播放录像)
3、(录像结束)学生自由发言。
4、除了录像中的校园礼仪,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的校园礼仪呢?我们现在来分小组讨论一下。
5、(讨论结束)小组交流。
四、创新活动
1、同学们说的真不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我们的
校园礼仪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我们集体朗诵《校园礼仪三字歌》
晨风吹,阳光照。好学生,讲礼貌。见老师,问声好。学知识,遵教导。与师谈,要谦恭。见师忙,不打扰。写作业,贵独立。老师见,心欢喜。遇老师,要让路。要诚实,不说谎。讲学习,讲礼貌,习惯好,更重要。见同学,问声早。互礼让,要记牢。听人言,要专注。不插话,或友情。表谢意,话先行。同学间,互关心。善理解,乐助人。懂谦让,团结紧。敬人者,人恒敬。言必信,行必果。学尊重,懂宽容,集体荣,我才荣。星期一
操场上
奏国歌
升国旗 老师们
注目礼 队员们
行队礼 小朋友
要严肃
小眼睛
看国旗 身站直
不乱晃
唱国歌
要响亮 长大了
尽全力
使祖国
更美丽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校园礼仪的儿歌?
五、课堂总结。
第四课《家庭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亲属关系,以及称呼等等。
2、使学生懂得家人的关怀,对父母多一份感恩。
3、我们的国家也是一个大家庭,教育学生要爱国,爱人民,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活动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家庭相关礼仪并应用于行为习惯中。
活动准备:有关录像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当我们收委屈或受到表扬时我们第一个想要告诉的一般都是我们的家人,或爸爸,或妈妈,或姐姐,或哥哥。那么,同学们的家里都有说明人呢,你在这种时候最想找的又是你的哪一位亲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过会儿老师请同学起来回答。
2、学生回答完毕后导入板题。
二、基本部分
1、关于家庭礼仪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2、互相交流一下。
3、阅读教材家庭礼仪小常识。
4、阅读后,你有哪些感受,还有哪些想法?
5、在小组内交流。
三、拓展部分
1、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我们现在的同学多数是独生子女,你觉得应该怎样和小伙伴相处呢?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 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有的同学提到要感恩父母,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呢?
6、学生自由发言。
7、师:对,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还把我们抚养成人,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在这里,老师要布置一个课后作业,今天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我们不仅要洗,而且要洗得好,不仅要今天洗,而且要常常为父母洗脚,献上你的一份孝心。今天,老师还要给每个同学发一张“洗脚卡”。洗完后,把你和父母的感受全写下来。以后我们每周都要发一张洗脚卡,这也是我们孝敬父母的作业内容之一。看看哪些同学完成得好。
8、家是幸福的摇篮,家是温馨的港湾。把你一家人亲密相处的秘诀告诉大家吧。
学生活动。
四、创新活动
1、每个家庭都有邻居,与他们相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与邻里和睦相处。要有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了解一些邻居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学会与邻居和睦相处。
想一想,并和大家交流一下,邻居对你家有哪些关爱,你家又是怎样关心邻居的?
2、学生交流
3、汇报交流。
五、总结反思。
第五课《出行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围绕“文明行路”这一主题,通过网上调查、社会考察、采访、问卷等方式,观察身边有关文明行路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遵守行路规范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规则意识。
使学生在参与社会时间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最基本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践、创新、合作、反思等综合能力。
通过对身边行人的采访调查和对具体事例的了解与分析,自觉的、逐步深入的进行思考和反省,引起对行路礼仪的关注与重视。
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行路的小公民。
活动重难点:
1.懂得文明行路的重要性。2.了解基本行路礼仪及相关规则。3.能将各种行路礼仪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1)课前观察街上的行人和校园小学生的行路行为。(2)收集与文明行路有关的各种规则。(3)到社会中调查、访问,了解文明行路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2、教师准备:(1)街上行人和校园小学生行路行为的图
片、视频。(2)多媒体课件。(3)制作文明行路规则卡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视频引趣,导入新课。
1.看视频资料(拍摄到的街上行人和校园小学生行路行为的影像资料)。
2.让学生就视频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在路上、校园内的行为,直接反映着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社会的文明水平。因此,学习正确的行路礼仪,对我们有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出行礼仪》这节课。
4.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基本部分
1、阅读教材“出行小常识”(1)分小组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
2、总结各种行路规则(出示图片)。在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特别多;在校园中,学生在操场上活动、在楼道里通行。同学们,你们能从图片中总结出我们行路时要注意哪些规则吗?
(1)分小组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说出讨论的结果。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行路规则。(1)自愿到讲台上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行路规则。
(2)教师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4、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行路规则分条制成文明行路规则卡。
四、创新部分
1、角色扮演,理解新知。(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每组随机抽取一张文明行路规则卡。
(3)、各组按照对卡片上规则的理解,将内容以情景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
(4)、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
2、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各种事故中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文明出行的常识,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学习了这一课,请同学们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文明出行?
五、学习儿歌,牢记规则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出行礼仪三字歌》)。1.教师范读。2.学生齐读。3.让学生试着背下来。
六、总结。1.让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同学们一定要将行路规则牢记心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成为文明行路的小模范,好吗?
七、作业布置。
1.设计一条文明文明出行礼仪的标语。2.画一幅宣传文明出行礼仪的宣传画。3.办一份以“文明行路”为主题的手抄报。
第六课 《礼尚往来》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并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2、能力目标:
在生活中以礼待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礼貌的恰当方式,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及践行能力。
3、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活动重点
学生对待礼貌和礼仪的态度。活动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礼仪落到实处。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1)、查阅有关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2)、浏览与礼仪有关的网页;(3)、准备与礼仪有关的音像资料;收集有关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故事。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礼仪有关的资料;(2)、思考展示小学生风采的礼仪及做好表演的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握手(设计几个特定的场合,请同学们来表演握手这一常见的礼节)
(1)、与同学相见--------(2)、与长辈相见--------(3)、与异性朋友相见-----(4)、与老师的相见-------
2、归纳握手中蕴含的礼仪?导入新课。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学生阅读“礼仪小常识”
2、这些小常识你了解多少?
3、互相交流。
4、这些小常识你做到了多少?
三、拓展部分:
1、善于沟通和交际是当今社会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之一,那么掌握常用的应酬词和礼貌用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2、你知道哪些常用的应酬语和礼貌用语?(1)对我们来说,有那些基本的礼仪要求?
(2)学生现场模拟交往活动,提出要求:观察他们的言行哪些符合文明礼仪标准,哪些不符合?
(3)小组交流(4)评价。
四、创新部分
1、小组内设计一个交往活动主题。
2、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全班共同交流一下你和别人交往时应当注意什么?
五、总结: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要掌握这些基本要求,并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六、课后实践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书籍等途径,了解更多的的交往礼仪,编制一份礼仪小报。
第七课《场馆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
2情感目标:以遵守公共秩序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反感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行为目标: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活动重难点:
学习礼仪,明确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活动准备:
图书室、阅览室等公共活动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让学生说说视频中学生的表现。
2、导入新课。
二、基本活动:
(一)活动一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2、阅读“礼仪小常识”。
3、小组交流:
假如你在儿童游乐园排队玩电动马,发现有人在前面插队,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你看电影时,坐在前面的人不时地站起来挡住你的视线,你又会怎么想?
4、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在公共场所要有纪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这种纪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5、师: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觉遵守,那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呢?
(二)活动二
1.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大家自觉遵守与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提示:在车站、码头上车或上船;在图书馆、阅览室看书、查资料;)
2.小结:公共秩序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正常活动所需要的。它是人们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
和愿望,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三)活动三——树立榜样,指导学生行为
师: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朱德元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1.放音频一:“朱德元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说一说:战士们为什么要让朱军长先理发?你认为战士们的这种想法对不对?朱德军长会不会同意?为什么?
3.全班交流
4.小结:战士们的想法没有错。朱军长每天都有许多需要处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发,没有人会反对。而且,战士们都抢着请他先理。但是朱德并没有这样做,他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三、拓展活动:
1、“阅读精典、畅游书海”是每个同学们的乐趣。图书馆是同学们课余时间最愿意去的地方,那么你知道在图书馆里应当注意哪些礼仪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4、除了这些常识,你觉得在图书馆借阅书籍还应注意什么呢?!
四、创新活动:
1、市体育馆举办一次篮球比赛,请我们当观众,你觉得
我们在观众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礼仪?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五、总结。
第八课《涉外礼仪》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标
学习基本的涉外礼仪,明确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活动准备:
图书室、阅览室等公共活动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让学生说说视频中小学生与外国友人交谈的表现。
2、导入新课。
二、基本活动: 1.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有没有遇到过外国人呢?你是怎么做的?
2、阅读“礼仪小常识”。
3、小组交流,谈收获:
二、拓展活动:
1、在现实生活中你在哪里遇到过外国人,应当注意哪些礼仪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4、除了这些常识,你觉得还应注意什么呢?!
三、创新活动:
1、中日韩三国小朋友举办夏令营活动,你如果参加的话应当注意哪些礼仪?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四、总结。
第九课《大家来唱文明礼仪歌》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的:
通过搜集传唱文明礼仪三字歌,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树立一种“争做一名文明小学生”的风尚。
活动准备:搜集校园文明礼仪歌、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导出活动
1、安顿学生的情绪,奖励故事《上课爱走神的小猪》
2、听完,想一想:小猪为什么不懂读这个“1”和“一”呢?
3、师小结,引出课题。
二、教室里的文明礼仪
(一)课前、上课时的好习惯
老师:在学校里老师也教会了我们很多上课前和上课时的好习惯,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出示上课铃声响了,上课时,回答问题时的图片。
1、说一说,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2、同学们都说得很棒,老师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做到,现在请大家来读一读:(点击课件,课前准备歌)
3、唱学习三字歌
(二)校园文明礼仪—仪表
1、大家都是少先队员了,在星期一的时候,我们都再一次地学习了队知识,都学会了敬队礼了,现在我们三个班来比
一比,谁敬礼最标准。
(1)三个班各选出一个最标准的同学,示范给下面的同学跟着学。(请听课的老师来评)
(2)全部同学再来跟着正确的敬礼图片一起来敬礼。
2、看谁的红领巾戴得最标准。
(1)同学们和同桌的一起来戴好红领巾。(2)请出戴的好的同学给大家示范。
(三)校园文明礼仪—文明用语
1、在日常的生活中,文明用语很重要,用上文明用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交流,现在大家来试一试,下面的这种情况,你会用上那些文明用语。(出示各种生活中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选择填空。)
2、大家都是一个很文明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文明礼貌歌》
文明礼貌歌
小学生,懂礼貌,礼貌用语记得牢,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若求人,”请”字先,最后别忘说谢谢,影响别人,”对不起”,回答请说”没关系”。做个文明好孩子,人人夸奖数第一。
3、在平时,遇到下面的情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出示图片情景
4、玩一玩课中操,放松一下。
课中操 一二点点头, 三四拍拍肩, 三四拍拍肩, 五六扭扭腰, 七八跺跺脚, 九十坐直了.(四)遵守游戏规则
1、平时大家都很喜欢玩游戏,我们知道每一个游戏都会有它的游戏规则,那大家能不能做到《遵守规则我最棒》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巧虎是怎么做的。(播放视频《遵守规则我最棒》)
2、看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3、以后你和小朋友玩游戏,你会怎么做?
四、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收获。
五、小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一个文明的小学
生,快乐地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和其他小朋友会一起玩游戏,看看巧虎是怎么做的,点击《遵守规则我最棒》。
2、在生活中,语言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哦,文明用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和别人相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3、老师:大家看,我们的同学说得多好啊,再让我们看一看,我们的文明礼仪歌是怎么说的: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文明懂礼仪。你拍二我拍二,同学互助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自己事情自己干。你拍四我拍四,做事不能自顾自。你拍五我排五,礼貌诚信好相处。你拍六我拍六,行为规范要遵守。你拍七我拍七,互助友爱要牢记。你拍八我拍八,尊敬师长人人夸。你拍九我怕九,文明用语不离口。你拍十我拍十,文明礼貌要坚持
三、说一说:今天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活动总结:
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大家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这次“学做实小好少年,31
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希望大家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快乐地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
第十课《文明礼仪伴我行》
活 动 设 计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文明礼仪知识,互相交流畅谈收获,明确自身不足。
2、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一个合格小学生的文明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活动准备】:
①把学生搜集的文明礼仪知识、图片制成幻灯片。
②排练小品、文明礼貌歌、歌曲等节目。
【活动过程】:
一、基本活动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中国自古就是讲究礼仪的国度。首先,衣冠端正,举止文明,遵守纪律,生活俭朴,是对同学们的起码要求。同学们应该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其次,同学们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同学们在和老师、同学、朋友、家人交往时要有礼貌,要懂得尊重他人,还要待人真诚,做到诚实守信,因为这些能够体现出你的素养,体现出你对别人的尊重。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人本”,想让他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他人,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
2、相互交流文明礼仪知识:
坐姿礼仪:优雅的坐姿传递自信、友好、热情等信息,同时也显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给大家介绍几种坐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其他同学可以跟着做。
站姿礼仪:优美的站姿能衬托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站姿要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给大家介绍几种站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走姿礼仪: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交场合,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形体语言,也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活力。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
3、展示学生们自己创编的文明礼仪儿歌:
二、拓展活动
1.模拟现场采访,合理运用文明礼仪。
小记者:我是中国少年报的小记者,我姓?,听说你们在这里开展文明礼仪的活动,我特地来采访一下。
大家:好,欢迎欢迎!
小记者:
(场景一)如果课间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书,你该怎么办?小记者提问:你应该怎样向同学道歉?
(场景二)当你想向同学借笔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呢?小记者评价:这位同学说话真有礼貌,我有笔也愿意借给你。
(场景三)来到图书馆,你想借书,应该怎样跟图书管理员说呢?小记者评价:嗯,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场景四)当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招待他?
(场景五)当你没有记清家庭作业,你怎样向老师打电话询问呢?
师:通过小记者的采访,你都知道了哪些文明用语。
2、小组交流搜集的调查报告: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文明现象?
面对这些不文明现象,你打算怎么去做?
三、创新活动
1、教师谈话: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树立现代文明意识,争做文明人;勇于向陋习开战,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勇于同各种有违道德规范的不文明行为做斗争,增强自己行为举止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创建文明校园,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请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2、学生小组合作写倡议书
四、活动总结
第五篇:《三字经》教学设计
《三字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含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难点:
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字经》吗?
《三字经》是学习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伟大祖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最绚丽的一朵浪花。《三字经》源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三字一句的韵文非常容易记忆,内容包括传统教育,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它是我国古代对孩子进行论理道德教育的书籍,现在被世界儿童运用。你们自豪不?
二、初读感知
1、师出示《三字经》范读。
师: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几句《三字经》,把字音读准,注意正确停顿。(生自己读)
三、学文晓理
1、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读得琅琅上口了!这两句三字经虽寥寥二十个字,但背后却藏着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讲《孟母教子》、和《五子登科》的故事。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字就把这连个故事写出来了,让我们读一读: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说说你自己的感受。
其实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能够成才,给你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我们作为儿女,应该感谢父母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发奋读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爱亲人、孝敬父母。
2、三字经中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着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四、配乐诵读
1、师配乐范读、朗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五、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三字经》
人性本善严格教育
孟母教子五子登科
不教父过不严师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