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时间:2019-05-12 20:4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一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意图: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师质疑:今天咱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的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的表述出每种算法,教师板书,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

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学生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用思路图形式板书出来,如例题中所示。如果有学生是用想笔算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观察比较:

(1)你们看看这三种方法,哪两种方法比较相似?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三两种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让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加,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法是拆分第二个加数,而第三种方法是拆分第一个加数。(在归纳时,利用课件逐步演示)

(2)那你们能看出第二种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是将两个数现时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相加之后再将两个结果相加。

4.反思小结:

(1)反思:我们看这三种口算方法,说明我们在口算这道题时,都自觉地把这两个数或其中的一个数进行拆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拆分我们就不能口算了吗?让学生发现:这样拆分之后就把新的问题变成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了,难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这样的拆分、变化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数学上称之为转化。

(2)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是先通过转化,再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进行口算。

(3)学了这些方法之后,你再来评价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观察比较与反思小结,让学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三)再次探究: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二: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1)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的口算过程在草稿纸上表示出来。

(2)展示过程:将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与过程的思路图结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学生是利用想竖式来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3)完整呈现,观察比较:

①这三种方法中,哪两种方法可视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两种方法)

②谁来说一说,第二种方法与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三两种方法是拆分一个数,而第二种方法是拆分两个数)

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④这道题与第一道题有不同之处吗?让学生发现:这题需要进位。

3.小结反思:

(1)今天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实都是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

(2)你觉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你就选用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以及观察比较与小结反思等学习活动,来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课件分步呈现第(1)(2)两上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2.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让学生分组合作,先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最后在组内交流汇报。

(2)集中汇报,指名说出口算的过程。并反馈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进一步掌握,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掌握所学知识。】

(二)口算比赛。

1.看谁能算全对:练习二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能算全快,教师巡视,注意对速度慢的学生进行指导。

(2)集体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3)反馈:请全做对的同学举手,教师给予表扬,同时对有错的学生给予鼓励。

2.看哪一小组全做对:练习二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做全对。

(2)全部完成后,请同桌学生互相检查正误。对全对的小组给予表扬。

3.错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板书进行展示(不要说出出错孩子的名字)。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错了。

4.我是小小营业员:课件演示练习二的第3题:

(1)情境创设:课件呈现第3题的情境图,先出现问题一:一位阿姨要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小闹钟,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

(2)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5.我是劳动小能手:课件呈现练习二的第3题的主题图。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2)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学生叙述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或表扬。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比赛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一个错题展示与分析环节,给学生一个必要的提醒,让学生减少或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最后再通过两个情境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一)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同时点击课件,进行演示)这种数学思想,我们以前也经常用,以后还要经常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好这把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设计意图: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加以引导,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明确指出转化的重要性。】

第二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学设计

9月份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设计

兰光小学 余祥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

1、正确口算。

2、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

1、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3+1= 23+30= 32+9= 32+30=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观察第91页主题图(边说边展示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

二年级一共有4个班;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2人,二(4)班39人;一条船上限乘68人。

2.学生提问题。

(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

“二(1)班和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 32+39=

(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要想知道二(1)班、二(2)班能不能坐下,应该怎样想?怎样算?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23+30=53 20+30=50 53+1=54 3+1=4

(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

五、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参加固原市“五个百”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教学设计

学 校:六盘山镇东山坡小学

姓 名:屈萍莉

联系电话:***

第三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2课时)范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再来分步计算已经基本掌握。但上节课加法的学习对本课的口算减法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方法上的混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再次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并且通过综合练习与最后的总结与归纳,理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联系与区别,为后面的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减法式题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减法式题口算方法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课件呈现口算复习题。

1.4+53= 47+25= 24+21= 32+29=

2.437= 325= 5330= 6520=

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的。

(二)引入新课

1.师: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看来啊,同学们不仅对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法掌握得很牢固了,对以前学习的减法也是记忆深刻啊。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知识,既让学生复习到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唤醒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减法知识的回顾,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和迁移的准备。同时开门见山地点明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直接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某学校同学解决了购买车票的问题,全校师生都顺利地坐上开往上海世博会的大巴了,我们来看看大家在车上都谈论些什么?

1.课件动态呈现情境图: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

3.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1)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学生提出的不同数学问题。

(2)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就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吧?

(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1.呈现问题:教科书P11例2的第(1)题: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1)分析解答: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独立计算:学生尝试独立口算,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交流汇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内交流每个人的算法,而后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6550=15,再算154=11;

方法二,先算654=61,再算6150=11;

方法三:先算6560=5,再算6054=6,最后算5+6=11;

方法四:先算54=1,再算6050=10,最后算10+1=11。

学生在汇报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简单加以概括或提炼。如:方法一,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方法二,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方法三,找一个整十数做中间数;方法四,相同数位相减,既列竖式计算。可能有些同学还会说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合理、正确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2.比较反思:

(1)同学们真厉害,想出来这么多的口算方法。那么,这么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种方法都各有特点,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自己呢?

(2)如果再让你口算一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口算?

3.重点呈现:

(1)我们来看看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哪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

(2)教师引领板演前第一种口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再利用课件展示第二种计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3)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要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个数来分别减呢?因为这也是降低口算难度,同时利用转化和迁移的数学思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的去解决问题,在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汇报交流的基础之上,再引领学生比较反思,最后教师重点介绍一种主要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再次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再度探究,建构方法

1.课件呈现问题(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1)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分析解答,并用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2)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学生汇报方法的同时,教师选择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的方法板书,并画出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2.观察比较:

(1)本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

①本题是有退位的减法,上一题不用退位。

②第一题中前三种方法都能适用于第二题,但如果要用第四种方法因为5减8不够减,就得到十位去借1当十再减。所以就得用:158=7,5040=10,7+10=17。

(2)比较相同点:都是利用转化与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3.反思小结:

(1)同桌议一议:经过这两次尝试,你最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自己?哪种方法更合理?

(2)全班交流。

4.反馈练习:

(1)课件再次呈现前面学生提出的其他数学问题,师:你能从刚才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来解决吗?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请一学生汇报结果与算法,其他学生汇报自己的对错情况。对于出错的学生,师生共同帮助其分析原因。

(四)巩固练习:我是保龄球高手!

课件呈现:P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而后集体核对,注意让学生说出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再度探究中,通过自主选择口算方法,比较方法、反思小结以及反馈巩固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自己的口算方法,从而完善对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建构。】

三、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

1.接力赛:课件呈现:P13的练习二第6题:请四位学生来进行游戏。一组完成后,再换一组题目,换一组学生来比赛。

2.我会变:P13的第5题,教师可以制作类似的数条,也可以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快速说出两个数的和与差。

3.今天我当家:课件呈现情境图,让学生直接把结果填在书上。完成后,集体核对正误,教师要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

(二)综合应用

1.我是小小计分员:P413的第7题。

(1)课件呈现第7题的左边的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解决。完成后集体核对正误。

(2)再呈现右边的情境图。

①分析问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②如何列式?口算结果。

③检查正误: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基础练习为主,通过两位数的加、减法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通过多样的练习形式,促使学生自觉形成又对又快的方法,同时,由于最后一题学生容易在审题时出现问题,所以,采取教师引导的方式,以避免学生因审题不仔细造成误。】

四、总结归纳

(一)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归纳

1.引导学生整理,最后课件呈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两种主要方法:

①两位数加(或减)整十数再加(或减)一位数;

①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数再加(或减)整十数。

2.小组讨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1)两者都运用了:转化、迁移、凑整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2)加法是将其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连续加,而减是将减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连续减。

4.师:当然,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别的方法,但不论我们用什么方法,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与归纳,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整理归纳的能力和灵活选择策略与方法的能力,从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为下节课的学习在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上做足准备。】

第四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学生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精算,在本课的估算中,他们还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又因为估算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型的创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三年级的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中,所以,本课必须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进行合理的估算。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同时重点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一是教学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二是教学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而这也正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点击课件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

1.点击课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1+239=

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

(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教师要加以表扬。同时引导:因为这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坐得下,并没有让我们去求两者之间具体的差。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要准确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大概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2)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上面这个问题类似的情况,其实啊,精确的计算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用大致的估算,同样也能解决上面的问题。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之后,我们都能用今天学到的估算来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3)点明课题并板书:用估算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复习,既进一步巩固学习过的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是为接下来的估算作知识迁移的原始储备;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利用估算同样可以直接来解决问题,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先算后估的方法。】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教学例4。

1.提出问题:我们要先算出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大概有多少人。那这道题我们应该怎么估算呢?你们想自己试试吗?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估算方法。教师巡视,及时到各小组中听听学生们的想法。3.学生汇报估算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巡视中了解的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组汇报,教师做适当引导。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多种,但重点让学生汇报以下两种:

(1)将221看成200,239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1+239>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算出220+230=450,因为450>441,所以坐不下。

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出已经整理好的两种估算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4.回顾反思

(1)小组讨论:以上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 ①相同点是:都是将两个数往小估,估成一个整百数或者是与之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相加得到一个新的中间数。

②不同点是:第一种估算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不合理;第二种方法能顺利解决问题。

(2)反思:小组讨论: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不合理?

①引导学生发现:那是因为第一种估算方法将两个数都估成整百数,与这两个数本身的误差比较大。而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两个数估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误差小。

②教师强调:所以,我们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并不是随意的往大估或往小估,也不能随意的估成整百数或整十数。要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5.介绍其它算法:请学生汇报其它算法,如果学生没有,教师可以补充。

(1)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40,这样算出220+240=460。因为第一个数估小了1,而第二个数估大了1,所以估出的结果就是精确计算的结果。因为460>441,所以座位不够。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比较反思,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和估算策略的渗透。使学生明确估算时,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问题的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切忌生搬硬套。】

(二)反馈练习:课件呈现P15的“做一做”。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2.指名汇报估算方法。

3.学生汇报完毕,教师重点讲解下面的方法:

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441,所以坐得下。

4.比较分析:本题的估算策略与上题有区别都是将两个数往大估:一个估成整百数,一个估成整十数。

【设计意图:通过反馈练习,让学生独立尝试选择估算策略、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巩固方法。】

三、多种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1)给数找家:P17练习三的第5题:课件呈现第5题,将集合圈改成小房子,学生先独立在书上完成,而后汇报,学生直接说结果,教师点击课件,相应的数就飞进相对应的小房子。同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小猫抓鱼:P17练习三的第6题: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要说出估算的过程。教师在课件上完成操作。

(3)我是妈妈的小帮手:P17练习三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估算策略与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整理方法。

2.变式练习P17练习三的第7题。

(1)课件呈现题目: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已知飞机票是700元,动车票是218元;所求问题是: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因为是求“大约”便宜多少钱,所以本题只需要用估算来解决就行了。

(2)学生独立尝试,估算解决。(3)汇报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700本身就是一个整百数,只要将218看成200,用700-200=500,所以大约便宜500元。

如果有学生说出:将218看成220,用700-220=480,所以大约便宜480元;教师对于这样的方法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充分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所学估算策略与方法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体会估算的策略与方法是与问题的具体情境来决定的,感受灵活运用估算策略与方法的重要性。】

四、全课小结,质疑延伸

(一)师生共同小结

1.学生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你们对于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教师延伸: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估算策略与方法,今后还有更多的估算策略与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去探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整理小结,再一次自主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提出疑惑,同时,教师对学生将来的估算学习进行简单的延伸】

第五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这部分内容的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了铺垫。由于前面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已经接触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所以,本课一开始时,学生就很可能想到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转化成两位数加两位数来计算。也可能会有学生就直接利用列竖式,进行笔算。但不论学生运用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说清算理,并且要注意各种算法中相应的问题。特别要重视的是进位加与退位减,要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尝试一下其他算法,通过对照、比较选择更合理、更适合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1.师:课件直接呈现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她吗?对,她就是我们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2.课件呈现: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吉祥物海宝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1)师:你们看,同学们来到了世博园纪念品商店。这里面的商品可真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宝最受游客的欢迎。

(2)课件出示:上午卖出 380 个海宝,下午卖出 550 个海宝。

3.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内容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

(1)可能会有学生提出:

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②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2)分析比较:

①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

②学生列出算式后,师:这两道加、减法的计算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4.点明课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与前几节课延续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新知作准备。】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探究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问题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和算式380+550=。

师:刚才我们已经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对于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

(2)尝试练习:学生独立思考,计算380+550=;

(3)计算完成后,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展示

①如果学生是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就让学生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也可以把380看成38个十,550看成55个十,55个十加上38个十就是93个十,也就是930等。

②如果学生是用竖式计算的,请学生将自己的竖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平台进行展示,并让其简单地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特别要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5)互动交流

①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两种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其中第一个同学是将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得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数来解决,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后结果中别漏掉最后的0。②那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同学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从中提炼出计算法则,适时板书。

③质疑: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让学生讨论,而后师生共同概括:那是因为十位相加已经满十了,需要向百位进1(课件闪烁进位的1),在列竖式时,我们要将十位往百位进的1写在竖式中,千万不能漏掉。

(6)方法小结:

①课件显示口算方法的过程。

②学生边小结列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边板演竖式,进行完整的示范。

③师生共同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如果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按步骤的演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让学生自觉地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迁移过来探究新知,再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教师的有意设疑,促进学生进一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笔算中加法中的进位问题。】

2.探究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算式:550-380=

(2)独立完成计算。

(3)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4)全班反馈,交流方法。学生汇报一种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来。

如:

①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

②把550看成55个十,380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等于17个十,也就是170;

③请一位列式计算的同学板演,并让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④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

(5)自主梳理笔算方法(课件分步骤出示):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课件演示:在百位5的上面点上一个退位的点,并写上一个字体小一点的4,同时在十位写上字体小一点的15。)

【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合作交流、共同梳理中,掌握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同时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突出笔算减法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比一比,看哪组能全算对:P14的做一做。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直接填在书上。

(2)集体汇报,汇报时说出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

(3)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评出最佳小组。

2.笔算我最棒:P16练习三的第一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在书上计算。

(2)完成后,选择一个学生的答题结果用多媒体展示。

(3)涉及进位加或退位减时,教师做出适当的强调。

(4)同桌同学互相核对结果,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

3.桃子熟了:P16练习三的第2题。

(1)学生在答题卡上独立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格式。先列算式,再用竖式笔算,不要忘记单位与答语。

(2)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核对,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是否正确。

4.开火车:P16练习三的第3题。

(1)课件呈现题目,分步出题。可以适当增加题目,延长火车的长度。

(2)指定某名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其他同学笔算验证。5.保护视力:P16练习三的第4题。

(1)课件呈现第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①引导学生发现:时间是2012年;明明写字的姿势不对,眼睛近视是300度等等。

②让学生再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保护视力。

(2)课件呈现第二幅图:

①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又获得哪些信息?

②你能根据这两幅图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③引导学生提出:明明的眼镜度数减少了多少度?

④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解答,而后集体订正。

(3)让学生再联系两幅图,说一说自己的感想。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眼睛,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四、全课小结,比较概括

(一)学生自主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比较概括: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和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方法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说出(同时课件出示):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相同点是: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同点是: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笔算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利用比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的异同,引领学生通过反思与小结强调本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下载《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 唐浩瑛(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 熊 玮(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 唐浩瑛(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学......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推荐阅读]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晓开 复备人: 课型:计算课 时间 9.11 教学内容:10页11页例1例2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三年级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9-1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推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2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 唐浩瑛(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4页例1......

    《万以内加法》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克井五小 于利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计算万以内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