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0:4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一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一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十一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继续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另一部分是教学法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教材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曲和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

3、教材的编写特点

通过认识方块统计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4、教学本单元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支,结合熟悉的生活事例,体会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本单元采取的教学措施: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统计与可能性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都遇到过,但作为数学知识来学习,特别是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向儿童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强儿童的自我体验,达到知情合一,促进儿童统计观念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能用方块统计图(涂色)来表示统计的数据.

2.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培养统计意识,能用方块统计图表示问题,根据统计图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 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

教学难点:

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教学用具:课件等。课时安排: 4教时 统计 1教时 可能性 1教时 练习十 1田园风光 1

教时 教时

第二篇: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数据分段统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这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以及初步认识可能性大小等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数据表达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一定的基础,并增强统计观念和统计能力;同时加深对事件可能性的体验,初步认识规则的公平与合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实际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高统计的能力。

本单元采取的教学措施:

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段整理数据及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 确定直条的高度。教学用具:

投影仪、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时数:5课时。

第三篇:《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范文

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小学 王吉香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57-02 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学习本课教学的直接基础。本课的学习同时又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定量分析可能性的大小”奠定基础。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解释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正确使用词语“差不多”来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任意摸一次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本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主线,通过猜想—游戏—体验—验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同时养成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笔者创设这样的游戏:“同学们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相信刘谦的魔术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师也来表演一个魔术。想玩吗?”学生齐说:“想。”对于学生来说,魔术充满了神奇感,教师设计的这个小小的魔术游戏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在新知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三个游戏:“摸一摸”“抛一抛”和“放一放”。通过这样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了数学知识。

同时,教学设计还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最后带领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可能性相等的知识所解决的问题。如,足球比赛中掷硬币确定谁发球,引导学生思考:在足球比赛中为什么裁判可以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二、给与机会,让学生尽情展示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自主摄取、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孩子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教学中,笔者努力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和提供适宜的机会、条件和场所,而且也亲自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中,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索。

试讲第一次课时,笔者设计“摸一摸”活动的要求是:每组确定“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和“安全员”,让每组的“操作员”一人摸40次。课后就有学生和笔者说:“老师你怎么只让一人摸球呀!”当时笔者就想:“是啊,学生人人都想去摸球,干嘛笔者要压抑孩子们的欲望呢?”经过思考,笔者将“摸一摸”活动的要求修改为:从口袋里每次摸出一个球,再放回,每人摸10次,一共摸40次。考虑到有些小组的人数多于4人,便增加:小组成员多于4人或少于4人的,计算好每人摸球的次数,保证小组一共摸40次即可。出示要求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小组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这样设计既让学生人人有参与摸球、报数、记录的机会,又能在小组人数多或少的时候,组员之间进行分配、调剂,在合作中增加协作意识,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又问:在摸球时要注意什么?重点提醒学生要数好摸球的次数,保证40次不能多也不能少。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笔者组织小组成员一起核对统计结果,在学生的作业上备注:核对数据,小组总次数多于40次或少于40次的无效。

三、层层深入,体会可能性相等

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其特殊性在于能引导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能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在发现、思考的基础上实现抽象、概括。它不但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相等的这种可能性很少,怎样使学生体会摸到白球和黄球可能性是相等的呢?笔者采取的方法是:估计—实验—观察—比较—小结—设问—总结。

在“摸一摸”前让学生估计是摸到白球的次数多,还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白球多、黄球多、白球和黄球一样多。然后进行实验活动,汇报统计结果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统计结果,使学生明白白球多,但只是多一些;黄球多,也只是多一些。课上有个小组统计的结果为白球10次,黄球30次,笔者引导学生:“刚刚我们每个小组只摸了40次,如果摸的次数再多些呢?”使学生明白:这样的可能性有,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多,两种球之间相差的数会越来越小。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计算全班同学白球和黄球的总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摸到黄白球的可能性大小。这时小结:“从这样的口袋任意摸球,可能摸到白球多一些,可能摸到黄球多一些,也可能摸到白球和黄球一样多,我们用一句话概括: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后又设问:“如果继续摸,摸400次、4000次,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会怎样?”通过估计、实验、观察、设问之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像这样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也可以说摸到白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等。”

在本节课教学中出现了一个小组统计总数与要求总数不符的情况,在思考之后笔者果断地说:“这个小组统计的数据不符合要求,我们不能采用。”这样的“判决”对学生来说,可能有点“残忍”,甚至会让学生觉得委屈。但学生也会由此吸取教训:任何游戏必须遵守规则!也提醒其他组的学生注意:在汇报前要注意核对数据。

四、练习拓展,发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放一放”时,笔者在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之外,还增加了一个环节:“如果是这样的8个球(4个白球、2个黄球和2个红球),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50次,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可以怎样放?”当时学生有两种做法,一种放“2个黄球和2个白球”,另一种放“1个白球、1个黄球和2个红球”。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从这两个口袋里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都差不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个口袋中放的白球和黄球个数同样多,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都差不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在观察中发现,学生的思维定会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数学的素养必将不断提高。

第四篇:《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整理数据。

2、经历操作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能对简单的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3、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

2、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3、认识和理解相应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 难点:

1、解释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正确使用词语“差不多”来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准备:

1、红色球、黄色球各15个,布袋子8只,托盘6只;

2、小正方体18个,大正方体1个;

3、摸球记录表、统计表各6份,“研究报告”18份;

4、红色、蓝色铅笔各4支,透明袋1只;

5、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1台;

6、分好小组及座位,选好各小组组长及记录员; 课前活动:

同桌两名学生一起玩猜拳游戏,一定要猜出胜负,共猜10次,看谁赢的次数多。教师了解猜拳结果。

教学流程:

一、比赛导入、激发兴趣(复习“一定、可能、不可能”): 方法:谁摸到的红球就算赢,摸一次比一次。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很快发现比赛不公平,激起学生质疑)。

提问:看到刚才的比赛,你有意见吗?引导学生说出“一定、不可能”。现在将1个红球和1个黄球装入袋中,从这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你能摸到什么球呢?可能会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看来大家对于“一定、可能、不可能”已经掌握得不错!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例题教学)

1、学生猜测:

你们估计从这个袋(贴:1个红球和1个黄球)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呢?还是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板书“可能性”)

如果让我们摸40次,你估计摸到红球的次数多还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多选几名同学回答。(板书:次数差不多)

那我们猜猜,红球可能摸到多少次?黄球可能摸到多少次?(板书:红球、黄球以及4名学生猜测的次数)现在,(教师用透明袋演示3红3黄的袋子)这个口袋里有几个红球、几个黄球呢?(贴:3个红球3个黄球)

现在让你摸一个,你能摸到什么球?如果让你摸40次,红球和黄球各可能摸到多少次呢?(板书红球、黄球,以及4名学生猜测的次数)

2、分组验证:

大家认为的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都差不多,是不是这样呢?(在差不多的下面打“?”)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摸球)我们就用摸球的游戏来试一试。

①记录方法

那怎样才能把40次摸球的结果记录下来呢? 你知道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什么记录数据的方法吗?画“正”字的方法你们知道吗? 怎样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呢,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指名介绍,(板画“正”字),一个正字表示五画,两个正字呢?然后在多媒体上出现“摸球结果记录表”和“摸球结果统计表”演示画正字记录方法。(一画表示一次,如果摸到红球就在“红球”的后面画上笔,如果摸到黄球就在“黄球”的后面画一笔,)

假如是这样呢?大屏幕上出现红球18画的结果表示多少次?你是怎样算的?你觉得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数据有什么特点?你们今天想用画“正”字的方法尝试一下吗?

②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一共分成了六个组,请第一、第二、第三小组用装有一个红球、一个黄球的口袋试一试,第四、第五、第六小组就用装有三个红球、三个黄球的口袋来试一试。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活动的要求:(配录音:每人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记录下摸到的结果,把球放回口袋,摇一摇,每组的同学依次轮流摸球,一共摸40次,看哪一组合作得又快又好!(大屏幕出现活动要求)

谁来说说摸球时应该注意什么?“任意”(闪动)是什么意思?大家明白了吗?下面就请各位组长进行分工,你们组里谁拿口袋,谁来记录,谁负责监督,然后进行合作,哪一组先完成了就先把统计的结果输入电脑。按键大屏幕显示统计总表。现在开始!多媒体放音乐。

③摸球体验,汇报结果

在大屏幕上显示各小组的输入的数据。

3、归纳分析: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小组摸球统计的结果,第一组:„„ 统计的结果能验证你们的猜想吗?

能验证什么呢?(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

过度:好,经过大家的认真试验,我们发现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总是差不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大家再想想,第一、二、三组,你们的袋子里装的是——1个红球和1个黄球,第四、五、六组你们的袋子里装的是——3个红球和3个黄球”。如果老师在一个袋子里随便放入一些红球和黄球,那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会不会也是差不多呢?

那么袋中的红球与黄球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选多名学生回答:必须一样多)为什么要一样多呢?(指多名学生回答:摸到红球与黄球的可能性就一样)噢,说得真好!其他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都弄明白了吗?谁来说说,你明白了什么?(指多名学生回答)

4、小结揭题

很好,在刚才的活动中,大家首先对摸球的结果进行了大胆的猜测,然后又通过摸球的游戏进行了统计验证(完善课题:统计与可能性),研究了关于可能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统计与可能性。

三、自主研究、内化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跟“可能性”有关的事情,请看大屏幕,看一看这三位同学他们下棋的规则是怎样的,(大屏幕播放三个学生下棋的录像,其中一学生说:我们来下棋吧,我这儿有色子,两个面是“1”、两个面是“2”、两个面是“3”,如果抛到1,就他走,抛到2,就你走,抛到3,就我走,好不好?)

这样的棋你们玩过吗?这个规则公平吗?老师这儿也有这样的一个色子,现在如果把这个色子抛向桌面,(抛小正方体)朝上的数字可能是几呢?刚才我们摸球出现两种情况,不是摸到红球就是摸到黄球。那么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又是怎样的呢?(相等的)

请你们猜猜,如果抛30次,1朝上可能有多少次?2呢?3呢?

那1、2、3向上的可能性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请大家按照每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抛,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一共抛30次,谁先完成就先输入电脑,开始!(出现统计表并放音乐)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看数据,分析: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谁来说说1、2、3朝上的次数怎样?那这说明了1、2、3这三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是怎样的?(指多名学生回答)

经过刚才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抛到1、2、3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按这个规则下棋是公平的。看来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聪明,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不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四、浏览课本、深化质疑

五、智力闯关、发展思维

好,就让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尝试解决一些问题吧。

1、(大屏幕播放图及录音:在布袋里放4枝铅笔应该怎么放?)①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学生到前面用实物展示台演示。)②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也可能是蓝铅笔。(学生到前面用实物展示台湾当局演示。)

③每次任意摸一枝,摸50次,摸到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学生到前面用实物展示台演示。)

六、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碰到可能性的问题,老师就收集了一些问题,请看:(大屏幕显示)

(配录像)在足球比赛开始前,裁判为什么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发球?

数学知识不仅可以用在体育赛事上,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国庆节期间,老师去逛商场,就看到一些顾客正在玩转盘的游戏:(配录像)在商场里,商家搞促销活动,推出了快乐大转盘的游戏。请观察这个转盘,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不中奖的可能性是怎样的?

七、点题总结、梳理反思

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可能性”(指课题),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

你对自已今天课上的表现满意吗?

在生活中不仅会碰到可能性相等的问题,还会碰到可能性不等的的问题,希望同学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并用自已的知识去探索、去研究!

第五篇:《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接触过,但只是局限在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现在我们再次学习可能性,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材在编排上围绕可能性这一知识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事件,这是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今天学习可能性从定向到定量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2、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初步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但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以上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目标:

1、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猜想、验证、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通过多种活动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公平意识、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可能性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本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亲自实践体验,直观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自主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份、一元硬币、实验记录表、正方体长方体骰子、白球、黄球及摸球盒子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演示课外活动场景问题一:这两个班要进行足球比赛,谁先开球呢?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公平的办法?

2、讨论抛硬币的公平性

问题二:你认为由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

(课外活动、足球比赛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由两班争执谁先开球导入新课,不仅为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找到切入口,而且初步渗透了公平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中,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抛硬币实验

一枚硬币掷出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抛十次,正面大约可能出现多少次?如果20次、30次,或成千上万次呢?

想一想: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抛硬币的总次数有什么关系?

(提供适度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既体现出概率的统计意义,又渗透了实验结果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当实验的次数越多,频率就越稳定,这个稳定的结果就是事件发生的概率。)

2、介绍数学家抛硬币实验情况

当我们抛硬币次数不断增多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怎样?(适时合理引出科学家的实验数据,为进一步探索打下基础。通过分析数据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那种一丝不苟、坚韧不拔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跳棋游戏

转盘停在谁选择的颜色谁就先走,这样公平吗?

2、掷骰子游戏

三个小朋友要玩游戏棋,用骰子决定谁先走,假如是你,你准备选择哪个骰子?为什么选正方体的骰子呢?

(这两个游戏都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向学生渗透公平意识,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能性事件发生概率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摸球游戏

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盒子里有白球和黄球两种颜色的球各一个,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白球1个黄球9个,任意摸一个,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变成七分之一,你有什么办法吗?

把白球拿走,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

(通过思维拓展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怎样用一个分数表示可能性

大小的方法,而且知道要求某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必须知道的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4、小小设计师(该环节通过趣味提升,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转盘巩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还有不等可能性的存在,在生活中作为消费者要科学地做出选择。)

(四)全课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吗?现实生活中概率的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课的结束时向学生简要介绍概率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主体教育视野下,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调整预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载第十一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一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关于可能性,本套教材分两次编排。首次是在三......

    《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101.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的: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详案大全

    可能性与游戏的公平性教学设计详案 教学内容:P98---P101 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 3、能按照......

    《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93 -9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二年级初步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学会用“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我在教学这部分 内......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1、五年级的“可能性”第一课时,属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可能性》中的范畴。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会求简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