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综合实践书包的学问教学设计
☆《书包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情引趣
„„上学天天不离它„„(谜底:书包)
揭示主题(拉近学生对书包的亲近感,并激发研究兴趣。)
(二)生活观察,发现问题
1、这个与我们天天相伴相随的朋友,你们用心的了解过吗?
生谈自己对书包的直观了解;(儿童对生活的关注程度可以体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细心程度。)
2、大家把书包都摆在书桌上,互相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培养观察能力)
3、除此之外,你还想从那些方面了解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三)合作填表,整合思维,共享资源
1、在四人小组内合作填书上表格:(1)学生谈如何高效完成表格:
老师总结提示:正如同学们所说,表格内的一些栏目需要自己填写,还有一些(如整洁度)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可以推选一人来调查。总之,只有分工合理,才能做到高效、快捷。
(2)组内合作填表(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对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分工协调能力的形成,会起到很好的促进的作用。)
2、全班交流,自主探究
(1)请最快的小组谈经验,请最慢的小组谈教训;
(2)一人选取一个栏目谈在调查表中发现的问题;(对合作学习的反思,更能巩固合作分工的方法)(3)专题探究,通过调查资料进行交流: ①“重量”:多重的书包不损害健康?是不是书包越重,学习越好? 如何做到“轻轻松松上下学”?
②“样式”:什么样式的书包最利于健康?怎样合理利用书包内的隔层?(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书包的习惯)③“品牌”辩论会:
辩题:用名牌书包好于普通书包。(通过辩论开阔思路,养成简朴的作风。认识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④“价格”:价格越贵,质量越好吗?
⑤“整洁度”:通过对比多人书包,评出“整洁之星”,畅谈整理书包的经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奇思妙想,拓展创新
1.通过前面的研究,你一定想让你的书包朋友更完美、更能突出自己的个性,那么快快献出你的创意吧。学生思考一分钟。
2、游戏:比比谁的创意多、谁的创意新?
规则:将全班按座位或男女分为两组,由上节课评出的“整洁之星”一方先说,对方说过的不许重复,在规定时间内说的多的为胜方。
3、将刚才你听到的认为最好的创意,用简明的语言
写在书上。(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愤,引起竞争意识,养成聆听的习惯。)
(五)动手实践,感官互动,培养情趣
俗话说:不能光说不练。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把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看书中的制作步骤及提示,想一想:我们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安全;教授缝纫的技巧;可以请朋友帮帮忙;用自己喜欢的饰物进行包装„„)
(六)做一做
(七)评一评。评出“心灵手巧星”、“创意星”、“最佳拍挡”„„
五、拓展探索,以趣引趣 1.我们已经对书包有了深刻的认识,许多同学通过学习和实践,对我们的这位朋友有了更深的感情。有成语叫“爱屋及乌”,说的是(简单解释),一位日本小朋友就是如此:(教师讲述教材故事),并引导学生进行试验。(利用故事和试验进行兴趣的迁移,学生更利于接受。)2.将你感兴趣的东西也做个研究,用研究报告进行交流。(学会聆听,提高书面表达能力。)3.成果展示会,评出“智多星”、“科技小标兵”„„
(动手之前先动脑,并掌握基本的使用工具的方法和劳动技巧,扫清制作障碍。)草地里的秘密
一、目的要求与活动准备
1.知识与能力
(1)能尽可能多的观察到草地里动植物的种类,并做好观察记录;选择并仔细观察草地里两种以上动植物的特点,如:大小、颜色、样子、结构等;发现草地中小动物的食性;知道草地对人类的一些好处,如: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动物的家等。
(2)学习观察的一些方法。如:对草地整体地观察,先对草地有个整体印象,再观察草地有多少种动植物,最后选择1-2种动植物进行具体地、细致地观察它们的特点。观察雨后光秃秃的土地和草地上雨水的冲刷的痕迹,通过比较,发现草地有保持水土的作用;通过观察草地动物食性,联系它们生存的关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观察记录并进行整理。
2.方法和过程(1)通过讨论,提出关于草地的若干问题并选择喜欢和能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做出研究计划。如:观察草地里有什么,到哪里去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小组成员怎样分工等等。把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交流。
(2)观察草地里的小虫子吃什么,要把草地中捉到的虫子,分别装在玻璃瓶中,带到学校(或在家里)进行观察,要做好观察记录,并联想草地中生活着的动物各自吃什么,它们在食物上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3)草地有哪些好处,可以通过实地考查感受、访问他人(如从医生那里知道很多种动植物是药材)、查阅资料[图书、互联网]等方法来获得这些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丰富对草地的认识进而欣赏自然界的美丽,激发对自然界的热爱情怀;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调查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当地草地里大约有的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哪些可做药材(如:车前草、蒲公英,蜈蚣、蚯蚓等),做到心中有数。常见虫子的食性也要有所了解。(2)选择当地的一片草地进行拍照或绘图,作为情境提示的内容。在本课开始阶段要倾听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并能研究的问题,当学生确定了研究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案。
2.学生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①草地好处和用处:a、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保持空气湿润。b、美化环境。
c、保持水土。d、提供小动物生活场所。e、草地里很多动植物可做中草药材。f、足球场要铺设草地。g、机场跑到旁边要铺设草地„„②绿色植物与环境(树木对人的好处)。③关于绿色植物的作用,询问(做医生的家长):草地里有哪些中草药。
(2)放大镜、标本袋、纸、笔、照相机等、望远镜
(三)课时安排:本活动建议用2—3周完成。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的学问》教学设计
《观察的学问》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的方法。【教具、学具】:
投影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画:
观察这两幅图画,它们有什么不同?比一比谁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来。学生发言
看来,观察也是有方法的,掌握了方法,就能用最短的时间,观察到最多的内容。
2、板书课题:
观察的学问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观察的学问。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问题与思考
要想学会观察,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都有什么方法。小组交流 指生发言 师相机总结板书: A 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这幅图,按怎样的顺序观察,能最快找出它们的不同? 生观察 思考
师总结:从上到下 从远到近等顺序 这样既快,又不容易遗漏。B 抓住特点进行观察
观察不同的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出示图画:
观察此图中的桌椅,可以从-------、---------、----------等方面入手。
2、观察与思考
观察一种学习用具,想一想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交流 指生发言
3、实践与体验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的方法,下面请大家来实践、体验一下,测测自己的观察力。
出示图片:
两幅图中的圆圈,你觉得哪个大?打个小? 学生交流
图中藏着几个人?
你看到了什么?
小提示:可以借助尺子等工具,使观察结果更加准确。
三、实践与体验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请独立完成书本第4页,观察水果的表格。生填写表格 是巡视指导。生汇报观察结果
四、总结与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第三篇:小四综合实践活动《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精选)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早餐的学问》教学设计
龙岩市松涛小学:邓振溪 【活动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是在依据综合实践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周边环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选取他们关注的问题,使主题的确定基于孩子们的兴趣,贴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符合他们发展的需求。在内容的深度上要有伸缩性,在广度上要有可操作性。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由于早上的时间少,家长无暇或懒于做早餐,再加上缺乏对早餐的科学认识。所以,在小学生中不吃早餐或凑合吃早餐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在人体一整天的生理机能活动中,早餐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不容忽视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高,会直接影响孩子上午的学习认知活动。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发育,甚至会诱发肥胖症、胆结石、胃炎、贫血等疾病。
“早餐的学问”与每个学生、每天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还殷切期望,学生在了解“早餐学问”的同时,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总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
养师”。【教学重难点 】
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预计4课时
【课时安排】本活动共用四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早餐研究
(一)制定活动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早餐 问题设计:
(1)同学们,你们早晨到第三课时,肚子有什么感觉?(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害处?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2)对于每天一样的早餐,你有没有感到厌倦,没胃口?(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学营养价值?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
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d.调查附近“一百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e.上网收集早餐资料。【第二课时】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 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第三课时 】
(五)做一名“小营养师”
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进行交流。
例如:主食:馒头、包子、油饼、烧饼、豆沙包、泡饭、鸡蛋挂面、鸡蛋炒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咸鸡蛋、火腿肠、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炒花生米、煮黄豆、豆腐干、酱豆腐。
稀的食物:牛奶、米粥、鸡蛋汤、麦片粥、面条。
小
菜:泡菜、拌胡萝卜丝、拌黄瓜、拌雪里红、拌西红柿白菜丝、拌海带丝等。
(六)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在家做些实践活动,为自己或爸妈做一次早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活动成果:
活动方案、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照片等
成果汇总: 1.调查统计表。2.设计宣传画。3.写活动后的收获。4.自己设计的营养早餐 实施时的相关要求:
1.学生自由选择活动主题,对同一主题的学生合并为同一小组,选出组长,讨论设计活动方案。
2.对自己选择的活动主题查找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平时的观察尽量设计较科学的调查问卷
3.对校外学生早餐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4.调查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找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5.采访组:
(七)活动评价,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收获真不少,在这次活动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呢?你最欣赏哪个小组? 【第四课时】
二、零食与健康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食品安全要注意什么: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
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四)小结:
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第四篇:小瓶子 大学问 教学设计(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11、小瓶子 大学问 教学设计(冀教版六年级下科学)
一、目的要求:
1、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作用。
2、能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并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方法。
3、能提出自己具体的研究与生态平衡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态平衡的含义,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人与生物圈有哪些关系。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作用。
2、能提出自己具体的研究与生态平衡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能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并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平时我们见过许多瓶子,不知有谁利用过发挥他的长处?
2、学习新课:
▲交响与和谐——生态平衡 A、活动目标
1、能设法找到3种以上有关当地(或周围)生态系统平衡的资料。
2、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员消失后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能从所搜集到的资料中分析出生态系统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
4、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B、活动过程
1、分成三层进行: ⑴、课前查找资料。
⑵、课上讨论、分析资料:认识生态平衡的动态平衡。⑶、阅读科学在线,认识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并以此实例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检查学生查找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可以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实例,也可以是生态平衡维持得比较好的实例,也可以是生态农业做得比较好的案例,如比较典型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
3、以具体的实例介绍什么是生态平衡,怎样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在理解了什么是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教材里的资料,黑尾鹿与大灰狼的故事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实例。
4、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可能学生从小受文学作品的影响,不喜欢大灰狼、狐狸等等一些被加人人文色彩的动物,认为这种动物“很坏”。在客观情况下,动物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在生态系统内它们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尽管在生态系统中“弱肉强食’’是很残酷的,但它是动物谋求生存的小可避免的方式。
5、小结:
⑴通过阅读此材料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带给生态系统的将是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能够做的只能是维护这种平衡,人们看似好意的行为有时反而办了坏事,违反了自然规律。
⑵自然界适者生存的规律既推动着捕食者(掠取)的发展,也推动着被捕食者(猎物)的发展。黑尾鹿与大灰狼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生态系统中虽然总是存在着你死我活的争斗,但也正是这种争斗促进了生物间的和谐发展。
⑶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一些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进行交流,在交流了这些资料之后,让学生讨论教材给出的话题。
⑷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
6、阅读科学在线、认识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并以此实例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只要学生理解了,在生态系统里谁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即可。教学时可以先出示科学在线中的图例部分,鼓励学生根据箭头分析图片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做个生态瓶 A、活动目标
1、能合理地制定生态瓶研究方案。
2、能设计合理的记录表,坚持进行长期观察记录,提出自己具体的生态瓶研究问题。
3、能说明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的原理
4、能说出3条以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5、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6、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人与生物圈有哪些关系。B、活动过程
1、此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是制定生态瓶研究方案.把自己的生态瓶做好,制作本小组的记录表格,确定本小组下一步研究的问题,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讨论人与生物圈的联系。
2、指导学生回忆上几节课研究过的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池塘 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都各是什么样的?
3、材料制作模拟生态系统——生态瓶。教材中生态瓶制作方法是个范例,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学生可以按照它来制作,也可以自已设计其他方案。但无论模拟、制作哪一种生态系统,都要认真考虑本课结束前提示栏的内容,想一想你打算模拟的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员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保持平衡„.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自己组的研究方案,对于可能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模仿教材给出的范例来做,研究方案必要的几项一定要写清楚.包括试验目的、材料与工具、方法与步骤等。
4、制定好方案之后,就要按照方案制作生态瓶,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学生保持教室内卫生,制作完毕注意洗手.生态瓶不要被污染。
5、比较交流:自制的生态瓶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去改进。然后组织学生制作记录表格。鼓励学生坚持做好科学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遇到的问题。改进自己的生态瓶,也可以重新制作一个生态瓶,比如原来做的是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再模拟陆地或森林生态系统做个生态瓶。
第五篇:《书包》教学设计
《书包》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学习用“整体——局部”绘画原则画书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把观察的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表现物体的某些细节,同样凭感觉精细地表现出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学生习“整体——局部”绘画原则。课前准备:
教师: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 学生:铅笔、橡皮等各种绘画材料。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
在讲桌上摆放几个书包,让学生从各角度进行观察,然后由几个学生分别讲述各自位置上所见到的书包的样子。
教师提问:“为什么各人所见都不相同呢?是书包自身的变化吗?”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不是书包自身的变化,而是因为作画者的位置不同,所见到的书包外形也就不同了。写生就是把自己所看到的感觉,准确地画出来,看得越细,理解越深,要画的内容就越多。
教师提问:“除了刚才见到的外形不同,还能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些什么与别的物品不同的细节?”
待学生表述观察的感觉后出示范画,指点学生观看,教师作小结: 观察能力是绘画中多种能力之一,观看时要边看边比较,加深认识和理解,把对象的形象特征、结构、色彩以及细小的地方都看透,作画时便会画得真实。要画得好,首先要观察好。所以观察能力是绘画的重要能力,要认真锻炼。此外还有一种能力与观察能力同样重要,这就是表现能力(描绘能力),它能把观察到的感觉画出来。表现能力是靠多练习而取得的,从三年级开始,绘画练习就是训练“观察与表现”的能力,只要认真学习,就会画出很好的作品。
1/2
二、讲解书包结构:
教师拿出一个立方体方盒向学生提问:“这个盒子的形状和书包的形状相同吗?”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书包是由多个平面方形(六面体)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
什么是整体?什么是外形?什么叫局部?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先勾出外形轮廓——按照结构特点,逐步深入刻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分四组布置书包让学生写生。在学生绘出书包的基本形后,指导学生进出口细致观察书包的某些主要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外表的细节特征,用流畅的线条作精细的描写,如有学生愿意填上色彩,可同意并鼓励学生着色。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