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爱莲说》
上传: 易会群
更新时间:2013-12-12 9:34:23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爱莲说》
设计者:易会群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为主。
教学过程实录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首先浏览网页中“美丽的莲花”,看后谈谈你对莲花的印象?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总结学生发言)正因为莲花有这样美好的形象和品质,自古以 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就特别喜爱莲花,为此还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爱莲说》。[ 设计意图:由各种各样的莲花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莲花的美丽、洁净、亭亭玉立有直观感知,为下文分析描写莲花外貌形态的语句、体味作者对莲花品质的颂扬作铺垫] 2.多样阅读、整体感知: ①利用网页资源,了解作者生平。
教师活动:世间的花种类繁多,各具不同的精神气质,一般来说,喜爱什么花,也反映了这个人的心态和志趣。周敦颐这么喜爱莲花,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浏览网页“作者简介”部分,了解作者生平爱好及写作背景。
学生活动:
浏览网页“作者简介”部分,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生平爱好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多样阅读、感知课文
⑴听范读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打开书,利用教学网络课件听范读,注意句读,语气、语调。学生活动:听范读。⑵自由朗读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⑶学生代表读课文
教师活动:请两位学生读课文,强调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以及作者情感。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评价。
[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通过反复听读、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③协作学习、疏通文意
教师活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下面注释协作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反馈,提出本小组内难以准确翻译的语句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给予总结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决字词理解障碍,疏通文意。解决难 点句子的翻译。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小组协作、质疑探究
①独立思考、质疑发问
学生活动: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问题,引导课文理解。
◇作者为什么说莲是花中的君子?
◇三种花象征人世中的哪三种人或人生态度,作者对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爱“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设计意图:学生就文本内容主动设疑,客观上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归纳,围绕学生理解难点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深入探究,解答疑问
教师活动:为解决同学们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我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的语句,概括这几句写了什么?作者如此准确生动的进行描写,意在突出什么?
学生活动:画出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我们看莲这些外在的特点,都显示出了莲哪些高洁的品格?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莲花具有这样多的高洁品质,难道不能称其为君子吗?
教师活动:明确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请同学们思考,“谁喜爱菊?这种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陶渊明,“晋陶渊明独爱菊”“陶后鲜有闻”,陶渊明是有名的隐逸之士。他做彭泽县令时,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他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菊隐喻远离官场、躲避现实的隐士;
教师活动:(总结明确)它们虽有气节,但消极避世。对他们消极避世的孤傲,作者无意为伍。“陶后鲜有闻”,便戛然而止,语气冷淡,似有隔世之感。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是主张入世的,隐士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君子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教师活动:谁喜爱牡丹?这种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牡丹,象征世俗“富贵人”;
教师活动:(补充时代背景)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牡丹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社会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由于统治者的提倡,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竞效奢靡、争攀富贵的不良的社会风气,直到宋代依然存在。因此,周敦颐文中名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及世俗之徒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字里行间讽意十足。对争名夺利的权贵们,他不屑一顾。
教师活动:谁喜爱莲?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作者爱莲,莲是花中的君子,他从内心热爱,而且是努力效法的。
教师活动:明确了以上两个问题,咱们一起思考第三个问题:“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呢?”
学生活动: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品格高尚的人生态度,婉转的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莲花和菊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菊花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的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周敦颐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作者通过对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做陪衬,就自然把莲花的美好形象树立在读者心目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学生通过研读,深入文本,在欣赏文章的同时理解了作者情感] 4.拓展阅读,关于菊、牡丹、莲的诗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古人云:“言为心声。”莲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我
们再看“比较学习”和“拓展阅读”两个栏目,阅读关于菊、牡丹和莲的诗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阅读诗句、文章,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学生进一步领会本课托物言志的手法;同时能够理解由于各个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言的志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同一个事物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被歌颂,也可能在另一篇文章中被批判)此环节,不但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尊重了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5.教师小结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实在难能可贵,有这样高的人品,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同学们,希望我们都追求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第二篇: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爱莲说》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爱莲说》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
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为主。
教学过程实录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首先浏览网页中“美丽的莲花”,看后谈谈你对莲花的印象?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正因为莲花有这样美好的形象和品质,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就特别喜爱莲花,为此还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爱莲说》。
[设计意图:由各种各样的莲花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莲花的美丽、洁净、亭亭玉立有直观感知,为下文分析描写莲花外貌形态的语句、体味作者对莲花品质的颂扬作铺垫]
2.多样阅读、整体感知:
①利用网页资源,了解作者生平。
教师活动:世间的花种类繁多,各具不同的精神气质,一般来说,喜爱什么花,也反映了这个人的心态和志趣。周敦颐这么喜爱莲花,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浏览网页“作者简介”部分,了解作者生平爱好及写作背景。
学生活动:
浏览网页“作者简介”部分,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生平爱好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多样阅读、感知课文
⑴听范读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打开书,利用教学网络课件听范读,注意句读,语气、语调。
学生活动:听范读。
⑵自由朗读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⑶学生代表读课文
教师活动:请两位学生读课文,强调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以及作者情感。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评价。
[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通过反复听读、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③协作学习、疏通文意
教师活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下面注释协作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反馈,提出本小组内难以准确翻译的语句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给予总结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决字词理解障碍,疏通文意。解决难点句子的翻译。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小组协作、质疑探究
①独立思考、质疑发问
学生活动: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问题,引导课文理解。
◇作者为什么说莲是花中的君子?
◇三种花象征人世中的哪三种人或人生态度,作者对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爱“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设计意图:学生就文本内容主动设疑,客观上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归纳,围绕学生理解难点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深入探究,解答疑问
教师活动:为解决同学们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我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的语句,概括这几句写了什么?作者如此准确生动的进行描写,意在突出什么?
学生活动:画出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我们看莲这些外在的特点,都显示出了莲哪些高洁的品格?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莲花具有这样多的高洁品质,难道不能称其为君子吗?
教师活动:明确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请同学们思考,“谁喜爱菊?这种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陶渊明,“晋陶渊明独爱菊”“陶后鲜有闻”,陶渊明是有名的隐逸之士。他做彭泽县令时,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他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菊隐喻远离官场、躲避现实的隐士;
教师活动:(总结明确)它们虽有气节,但消极避世。对他们消极避世的孤傲,作者无意为伍。“陶后鲜有闻”,便戛然而止,语气冷淡,似有隔世之感。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是主张入世的,隐士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君子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教师活动:谁喜爱牡丹?这种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牡丹,象征世俗“富贵人”;
教师活动:(补充时代背景)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牡丹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社会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由于统治者的提倡,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竞效奢靡、争攀富贵的不良的社会风气,直到宋代依然存在。因此,周敦颐文中名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及世俗之徒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字里行间讽意十足。对争名夺利的权贵们,他不屑一顾。
教师活动:谁喜爱莲?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作者爱莲,莲是花中的君子,他从内心热爱,而且是努力效法的。
教师活动:明确了以上两个问题,咱们一起思考第三个问题:“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呢?”
学生活动: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品格高尚的人生态度,婉转的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莲花和菊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菊花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的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周敦颐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作者通过对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做陪衬,就自然把莲花的美好形象树立在读者心目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学生通过研读,深入文本,在欣赏文章的同时理解了作者情感]
4.拓展阅读,关于菊、牡丹、莲的诗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古人云:“言为心声。”莲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我们再看“比较学习”和“拓展阅读”两个栏目,阅读关于菊、牡丹和莲的诗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阅读诗句、文章,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学生进一步领会本课托物言志的手法;同时能够理解由于各个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言的志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同一个事物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被歌颂,也可能在另一篇文章中被批判)此环节,不但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尊重了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5.教师小结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实在难能可贵,有这样高的人品,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同学们,希望我们都追求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
END
—
第三篇: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教学案例——《爱莲说》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为主。
四、教学过程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首先浏览网页中“美丽的莲花”,看后谈谈你对莲花的印象?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正因为莲花有这样美好的形象和品质,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宋朝的哲学家周敦颐就特别喜爱莲花,为此还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爱莲说》。
[设计意图:由各种各样的莲花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莲花的美丽、洁净、亭亭玉立有直观感知,为下文分析描写莲花外貌形态的语句、体味作者对莲花品质的颂扬作铺垫]
(二)多样阅读、整体感知: 1.利用网页资源,了解作者生平。
教师活动:世间的花种类繁多,各具不同的精神气质,一般来说,喜爱什么花,也反映了这个人的心态和志趣。周敦颐这么喜爱莲花,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浏览网页“作者简介”部分,了解作者生平爱好及写作背景。
学生活动: 浏览网页“作者简介”部分,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生平爱好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多样阅读、感知课文
⑴听范读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打开书,利用教学网络课件听范读,注意句读,语气、语调。
学生活动:听范读。
⑵自由朗读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⑶学生代表读课文
教师活动:请两位学生读课文,强调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停顿以及作者情感。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评价。
[设计意图:熟悉课文,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通过反复听读、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协作学习、疏通文意
教师活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下面注释协作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反馈,提出本小组内难以准确翻译的语句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教师给予总结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决字词理解障碍,疏通文意。解决难点句子的翻译。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三)小组协作、质疑探究 1.独立思考、质疑发问
学生活动: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问题,引导课文理解。
◇作者为什么说莲是花中的君子?
◇三种花象征人世中的哪三种人或人生态度,作者对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爱“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设计意图:学生就文本内容主动设疑,客观上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归纳,围绕学生理解难点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深入探究,解答疑问
教师活动:为解决同学们感兴趣的第一个问题,我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的语句,概括这几句写了什么?作者如此准确生动的进行描写,意在突出什么?
学生活动:画出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我们看莲这些外在的特点,都显示出了莲哪些高洁的品格?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莲花具有这样多的高洁品质,难道不能称其为君子吗?
教师活动:明确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师活动: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请同学们思考,“谁喜爱菊?这种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陶渊明,“晋陶渊明独爱菊”“陶后鲜有闻”,陶渊明是有名的隐逸之士。他做彭泽县令时,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他是真正的隐士。所以,菊隐喻远离官场、躲避现实的隐士;
教师活动:(总结明确)它们虽有气节,但消极避世。对他们消极避世的孤傲,作者无意为伍。“陶后鲜有闻”,便戛然而止,语气冷淡,似有隔世之感。周敦颐的人生
态度,他是主张入世的,隐士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君子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教师活动:谁喜爱牡丹?这种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牡丹,象征世俗“富贵人”;
教师活动:(补充时代背景)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牡丹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社会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由于统治者的提倡,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竞效奢靡、争攀富贵的不良的社会风气,直到宋代依然存在。因此,周敦颐文中名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及世俗之徒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字里行间讽意十足。对争名夺利的权贵们,他不屑一顾。
教师活动:谁喜爱莲?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此抱何态度?
学生活动:作者爱莲,莲是花中的君子,他从内心热爱,而且是努力效法的。
教师活动:明确了以上两个问题,咱们一起思考第三个问题:“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呢?”
学生活动: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品格高尚的人生态度,婉转的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发言)莲花和菊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菊花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的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周敦颐写牡丹,实是对当时权贵追慕荣华富贵的嘲讽。作者通过对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做陪衬,就自然把莲花的美好形象树立在读者心目中。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学生通过研读,深入文本,在欣赏文章的同时理解了作者情感]
(四)拓展阅读,关于菊、牡丹、莲的诗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古人云:“言为心声。”莲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我们再看“比较学习”和“拓展阅读”两个栏目,阅读关于菊、牡丹和莲的诗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活动:浏览网页,阅读诗句、文章,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学生进一步领会本课托物言志的手法;同时能够理解由于各个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所以他们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言的志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同一个事物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被歌颂,也可能在另一篇文章中被批判)此环节,不但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尊重了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五)教师小结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实在难能可贵,有这样高的人品,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同学们,希望我们都追求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
一、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情境的设置。如果只是单纯的读、写、背,学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对语文教学漠不关心,只是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基本没有情感的投入,更谈不上与作品或者是与作者的心灵互动。学生喜欢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能有机整合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适合学生需求的语文素材,并且不断地变化着视觉和听觉的出现形式和效果,为学生创设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效率。比如,在进行《苏州园林》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听说过苏州园林,或者是从网络上、电视上看见过相关介绍,但基本没有几个学生去过苏州园林,没法体会那里真实的美。教师上课时可以利用ppt课件展示苏州园林的系列图片,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园林美景。第一组图片主要展示的是园林的流水。那波光粼粼的水面,那淙淙的流水声给学生一种身在溪边的意境,使人望溪止步、流连忘返。第二组图片是园林的花卉。含苞待放的、争先斗艳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水中亭亭玉立的,叫学生目不暇接、凝神静气。第三组图片的是园林的建筑。雅俗共赏、独具风格的一座座亭台镶嵌在林中,使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一组组的图片无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二、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地位的改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比如,在进行《〈孟子〉二章》的教学时,我在课前就布置给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上网查询、工具书查询、同学之间的讨论、搜集生活课程资源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有的小组负责查阅孟子的简介,详细查询孟子的基本信息,包括孟子的生辰、名、字、国别、学派代表人、思想、政治和哲学主张等;有的学生查阅有关孟子的言行记录,有关孟子的大事年表;还有的学生查询孟子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等。通过分任务查询,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在短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有很多学生查阅了教师布置任务之外的信息,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课上,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成果交流,并利用ppt或者是flash课件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可确定一个主持人,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主发言人,负责本组查阅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小组交流过程中,组间可以实现互动交流。教师在这个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过多的言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下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彰显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特色。
三、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沟通与交流,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监管的关系,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生想办法逃避教师的管理和责罚。这样,师生之间很难做到友好相处,基本上没有多少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的教学,很难实现新课程理念,很难落实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图片、声音,并通过多媒体、网络的互动效果进行教学,组建班级网络平台,不定期分享教学课件、教材上的视频资料、课堂训练、专家讲座、名师微课等资源,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使语文课堂延伸到家庭,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教学时,我利用班级博客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家庭里、在学校、在社会上寻找自己最可爱的人,并把自己最可爱的人的可爱之处告诉身边的人。这一活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综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小结
总之,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我们语文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科学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评析(精选)
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评析
刘晓景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了社会的主流,人们的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教育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了培养出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学生。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是一个越来越鲜明的主题,并且也是一项迫在眉睫,急于落实的任务。
那么,至于在教育教学当中,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使它发挥出自己的实效性,达到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呢。下面就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做一些简单的阐述,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我们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
首先,要明确一点是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记,属于硬性的灌输式教学,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或许是记得最牢的,但结合起实践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且,如果让学生根据所学,结合实际,发挥想象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超越书本的局限。因为硬性的灌输,着重孩子的听、记,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直觉感官和抽象思维的配合。总结起来,这样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多缺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对人才的取舍标准、方式变了,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要有创新意识的实践,超前意识的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由原来的灌输式变为启发式。在课堂上,老师不再过多地讲解课文或答案,而是通过设疑或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教学情境,老师交给的最重要的是学知识的方法,而不是结果,孩子学会了正确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悟出正确地答案,正所谓“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也因此,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更是少不了的佐料。
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教学生识字、认字,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教,寓理于教。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文的故事性较强,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个个类似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能明辨是非、善恶。然而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刚刚起步,空泛的道理讲得再多,不结合实际,学生仍是很难接受。所以,在这种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推广及应用,逐步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一是它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可以让教师互相总结有利的经验,推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互取所长。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播放课件,或制作幻灯片,应用实物投影等在日常教学中,也相应节省了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片、教学挂图的时间,而且效果更好。二是它的直观、形象。这一特点正适应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尤其是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如果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定会收到来自学生的良好反应。比如,教学《画家和牧童》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朝著名画家戴嵩一次画了一幅《斗牛图》。别人都夸他画得好,只有一个小牧童指出了大画家的错误。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要使学生明白大画家谦虚、和蔼、宽容、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秀品质,和小牧童勇敢、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向他们学习。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理解课文,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如果我们把课文内容制作成一个课件,把故事情节的发展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既直观、形象,又生动有趣,学生们一定会愿意参与到这种课堂中来。边结合动画,边阅读课文,对学生的理解课文也有很大的帮助。三是它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涣散,从而不能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时如果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使这种刺激大于其他刺激,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能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学《雷雨》一课,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分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个时间段,虽然生活中经历过不少次下雨的情形,但是要二年级的学生把文字的描述同生活实际形象的结合起来仍然有很大的难度。同样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内容生动地再现出来,学生会很容易抓住课文的时间顺序,形象地理解课文,而不用老师去告诉哪几自然段写的是下雨前,有什么景物;哪几自然段写的是下雨后,景物又有什么变化等等。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看课件和阅读课文自己找出来,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响应课堂教学。并且,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高明,培养他们向往科学、崇尚科学的感情。另外一点,就是要善于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和必要性。课程改革提倡运用信息技术,但不是滥用信息技术。传统教学中虽有一些不足,但同样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传承。比如板书,只不过是不多的几个字,但这其中包含着教师精心地设计、巧妙地安排和课文的主要脉络。工整地板书,清秀的字迹,对培养学生的美感、写字的规范也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所以,即使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也不能省略板书这一环节。我们的新课改提倡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精彩,使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更优秀。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太激进,以免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而且一定要掌握好运用信息技术的时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