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玉案 教学设计
《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
梅州市平远县平远中学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选修课程诗歌教学目标: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领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艺术魅力。
(二)教材分析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词中大力渲染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满街游人,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和夜市风光。结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句,突出表现了“那人”与众不同的形象,借以表白自己政治上愿投闲置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这是诗人落职后在上侥闲居时所作。全篇采用反衬手法,别具一格。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倘若没有“那人”,一切的存在便失去意义。于是理解、品味词中千古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写法便是学习的主要目标。
(三)学生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古典诗词,其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尤其对辛弃疾不乏了解熟悉,他的词多是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但这首词的风格有其特别之处,那就是以婉约之形表豪放之实,这一点学生不好把握,需要点拨。
(四)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抒情主人公“那人”形象的把握。
2.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六)教学策略
运用多媒体辅助课件,采用品读研读等反复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形象化的整体感知过程;从名句入手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领会词句的深层含义,并教会学生结合诗人经历进一步分析诗歌内蕴的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法。
(七)教学用具
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
1.对照注解熟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分组收集学过的或者熟悉的有关辛弃疾的名句,了解王国维的三个境界。
(二)新课导入
1.导入:辛弃疾名句知多少?小组展示课外查询结果(演示文稿1)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③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朗读全词,说说印象最深的词句(学生解说,最后教师点拨)。
(三)师生互动
1.解读文本。
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名作,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执意追求。
2.问题设计 ★初读
⑴读全词(播放配乐朗诵),说说你印象最深的词句(学生解说)。(演示文稿2)
⑵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千古名句来看,也就是从字面看我们初步可以把这首词定位为咏史词还是爱情词?为什么?
这是学生初读文本能够感觉到的印象,顺理成章提出这样的问题,为后面分析理解词中的千古名句以及该词风格蓄势。
★品读
⑶词句着力刻画的形象是谁? ——那人。
⑷“那人”是怎样一个人?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那人”是词人着力刻画的抒情形象,她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作者为什么要刻画这个形象,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应该引导学生理解。
相关问题显示(演示文稿3),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①诗人说“众里寻他千百度”,怎么寻?在哪里寻?时间地点有没有交代?请找出相关语句。②诗人当然是在人堆里寻。怎么写的?先写什么?请读出相关语句。③学生回答,明确:元宵节的景象:夜、花、星、车
元宵节的气氛:声、光、色、舞
元宵节的人群:宝马雕车、雪柳黄金、笑语暗香 ④“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了谁的诗句?在此起什么作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⑤“那人”在哪里?在极尽狂欢闹元宵的人堆里吗?作者为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渲染,烘托,反衬。
⑥请想象一下诗人寻找那人的焦急情态(学生思考回答):
词人在火树银花的热闹人堆里寻:华丽的香车宝马来来往往,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诗人焦急的目光追随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们的脚步,她们个个面挂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曲中人尽,那人还是不见。词人简直要绝望了。正在伤心绝望之际,词人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人群稀疏的地方。此刻词人的心情——狂喜、欣慰。从词人寻他千百度的焦急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对那人倾注了无限深情。⑦小结:“那人”是怎样一个人?(演示文稿4)
——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
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
★研读
⑸词人为什么对“那人”如此一往情深呢?这首词真是爱情词吗?
启发:既然说“那人“与众不同、非同一般,那么当时众人、流俗又是怎样的呢?词人对这位冷美人如此倾心,有没有寄寓别的什么意思?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鉴赏呢?(难点之一,点拨)
——知人论世品诗词。
⑹这首词作于什么时候?(了解作者,知晓背景)(演示文稿5)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宋]林升《题临安邸》)的谴责,又有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的忧虑,更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痛苦。辛弃疾是宋代的一个文能治国,武可杀敌的人才!郭沫若的对联对辛弃疾做了很好的概括:“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只可惜生在朝野萎靡泄沓的南宋時代,报国杀敌雄心无法实现,只有借诗词以抒发愤慨愁恨,借“那人”表达自已不愿隨波逐流,自甘寂莫的孤高性格。
到此,我们终于明白,“那人”就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不同流俗、志怀高远。
⑺以美人自喻,这种托寓的写法我们是否熟悉?原来学过类似的诗歌吗?(联系旧知,形成知识链)
张籍《节妇吟》、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中还珠垂泪的节妇和妆罢问夫婿的新娘就是自喻。这种写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喻高洁的品性和与众不同的理想追求。
⑻再读全词,你觉得这首词应该划归婉约词还是豪放词呢?(照应开头提问,进一步探究词的深层含义)(演示文稿6)
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婉约词并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含着一股阳刚之气。这是豪放词的特点。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婉约其表而豪放其中。在《元夕》中,诗人描写了节日之夜的热闹景象,描写了“他”苦心寻找情人的过程,但当意外发现情人后,便戛然而止,对“他”和“那人”的情怀,却“不著一字”。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词的境界超出了具体事件的描绘,飞腾出去,达到了“函盖万有”的高度,不仅把诗人千头万绪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能使不同的欣赏者得到各不相同的感受,正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
★拓展
⑼王国维读此词得到了什么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领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艺术魅力)(演示文稿7)
学生展示课外分组收集的资料,老师明确。
小结:联系辛弃疾的身世,我们知道了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的用意,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词人被罢职闲居,政治上投闲置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通过“那人”显现,“那人”或者简直就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了千古名句。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王国维读此词得到了什么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国维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把这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即经过艰苦奋斗,目标终于达到。这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当然也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这首《青玉案·元夕》,读了之后能使人神驰遐想,并从中领悟出深奥的哲理来,正说明了辛词内容之丰厚和辛弃疾写词功力之精深。
⑽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演示文稿8)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①人生就是一次漫长又艰辛的旅途,但这种旅途不是一直在一马平川中漫步的,而是不断向崎岖坎坷的倾斜中艰难行进的;人生不是平原式的,而是登高式的,最美丽的景色往往在高不可攀的绝顶。面对学问的“珠峰”,要想看得更高,望得更远,首先就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学问三境界是递进式的,而且环环相扣,其中以“独上高楼”最为重要。“独上高楼”是个引子,没有“独上高楼”,就不会引出之后的“为伊消得人憔悴”与“众里寻他千百度”。
③独上高楼者,初始目标和终极目标都是要忍受孤独,耐得住寂寞。独上高楼者,那是登幽州台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独上高楼者,那是寂寞的凡高,以一一幅幅传世名画,像世人展示着他那火热的内心。独上高楼者,那是被贬黄州的苏东破,朝廷的黑暗是种“半山腰”,但这种半山腰并没有对其造成压力,他仍旧马不停蹄的去攀登,去寻求另一个自我。东破在穷山僻水中完全脱离了世俗,人生的坐标顿时改变了方向,正是这种难以言状的孤独,让他彻底忘记了尘世的喧嚣,世间的纷扰,从而进入了另一个人生的境界——审美境界。与无声的东西进行灵魂上的对话,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苏东坡在山水的陶冶中,默默的跟随古人的脚步,文章不去批判什么,不去发扬什么,与自然合二为一,他的灵魂脱胎换骨了,思想境界与艺术才情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至此,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后,苏东坡衣带渐宽终不悔直到第三种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文章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名垂千古的《赤壁怀古》与前后《赤壁赋》,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课堂总结 ⑴回顾这堂课的内容:这首词写了什么?请简要概述。(整体把握)板书:(演示文稿9)
寻
→
那人
→
„„(想象)
↓
↓
↓
渲染
理想化身(辛弃疾)
联想启示
铺排
治学三境(王国维)
反衬
⑵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
1.书上第四题,品味语言。
2.将课堂讨论问题“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写成文章,题目自拟。(演示文稿10)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本篇课文有两点学生不好理解:一是“那人”形象所寄寓的深层含义,二是该词形象之外所给人的联想和启示。前者需要教师点拨,启发学生鉴赏诗歌要善于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分析,从而领悟词作深层含义,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后者,要象新课标所提倡的那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领悟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氛围,领会词作给人的联想和启示。要求教师精心策划,课前细致分工,帮助学生完成合作与探究的任务,同时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引导学生结合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联系实际谈学习的体会,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情感的品位。通过课堂教学的努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下传统文化的根。
古诗文的教学,面面俱到容易让学生厌倦,而且效果不好。本节课尝试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从名句着手,逐渐往前推演,象剥笋一样层层揭示词的内蕴,使传统的诵读增添新的色彩。从学生听课的反应以及师生互动的情况看,这堂课是成功的。
当然,如何大胆取舍和拓展,给学生更多的读、议的机会,还是本课以外应该进一步做足的深功夫。
第二篇:《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
《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
江苏省《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这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两个方面: 【教学目标】
1、体会这首词的主旨。
2、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我们说“词言志,诗缘情”,如何把握诗词中诗人的情感,在于通过对文本地研读,把握关键语句,而词中最后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是这首词的关键,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为:
【教学重、难点】
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辛弃疾写的思想性兼文学性都很高的一首词,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诗词,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诗词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本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诗歌的多方位的认识。
教学过程
【自学质疑】
课前通过结合学案,预习这首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作者身世背景。(这对理解这首词把握词人情感很重要)
2、反复诵读诗歌,初步体会诗人情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基础,因此应很好的诵读体会其情感)
3、学生自己找出文本中不明白的地方,以便于课堂上进行讨论解决。【交流展示】
1、展示自己对于诗人身世背景的了解情况;
2、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互动探究】
(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教师经过整合后变成问题,并采用讨论的方法来逐一解答:)
1、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目,那么词的内容肯定与元夕有关。我们首先看上片,词人写了元宵节的哪些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比较重要的东西,学生应该初步掌握,并且理解有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在这道题之后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学过的典型意象。如芳草、孤雁、杨柳、落日、浮云、梅、兰、竹、菊……)
(提示内容:火树银花,宝马雕车,凤箫,玉壶,玉龙形的灯。总之,这里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2、写元宵灯会,用满天星雨就已经形容了花灯的丰富多样,但是作者又用玉壶、鱼龙来形容灯火辉煌的景象,这种铺排的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意象—意境—情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让学生明白,①意象构成了意境②通过意境能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感情)
明确: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3、其实不独此处,上片中的某些意象和下片的这个孤高脱俗的美人也有关系,试分析。(主要从手法入手,这既重点也是难点)
明确:词的开头写灯火辉煌的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灯火越热闹,越见“那人”孤高的性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对“那人”也是反衬。全词十三句,用做反衬的句子有九句,而写主要人物形象的,却只有四句。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4、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这首词中寄寓了诗人自己什么样的“怀抱”?(这是一道探究题,在很多资料中都有,学生提出后在这里主要从感情入手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提示:①自怜②伤心人)明确: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自己意中关切之人,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那人”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
政治上失意的文人,许多作品都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这首词中的“那人”形象,何尝不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已经好几年了。词里所谓“灯火阑珊处”,可能也就是作者那是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境地的写照。“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精讲点拨】
(之所以设计这三个问题,因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应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3、下片写了哪些形象?形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盛妆艳服的丽人和孤高脱俗的美人。用盛妆艳服的丽人来反衬孤高脱俗的美人。
【延伸探究】(板书这三境界)
王国维就曾把本词的最后一句话认为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这三大境界是: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你结合具体的人事谈谈自己对王说的理解。提示:①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
②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
③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是:(板书这三境界)①高瞻远瞩,选定目标-----“立志” ②百折不挠,艰苦奋斗-----“追求” ③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收获”
【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分析,到此我们已经明白了辛弃疾所写的“那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个影子,写出了作者自己的孤独、寂寞、清高、脱俗。这节课也同时教会了我们一种众星拱月的写作手法,也就是用不同的景致事物衬托所写重点。
【迁移应用】(通过另一首辛弃疾的词来强化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炼字)明确:①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
②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
③领起“欲说还休”。
2、全篇突出渲染了哪一个字?作者又是如何突出渲染的?(主旨、手法)
突出渲染: 字
如何渲染:。明确:“愁”字;①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②运用衬托手法,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3、俞平伯先生说本词“中间用叠字转折”,请任选上片或下片谈谈你的理解。(互动探究)明确:上片:“爱上层楼”叠句的运用,把根本不懂忧愁而喜欢登楼赏玩和因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勉强说些“愁闷”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下片:连用两句“欲说还休”,前句紧承“尽”字而来,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后句紧连下文,忧国伤时之愁在当时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课后自己可以找一些辛弃疾的词来鉴赏一下)
【课后作业】 背诵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第三篇:《青玉案》贺铸教学设计
《青玉案 贺铸》教学设计
揭东二中
高二语文组
蔡静
【课标分析】
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领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艺术魅力。
【教材分析】
这首词又名“青玉案”,为作者晚年退隐苏州期间的作品。贺铸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其影响之大。
【学情分析】
“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这句是千古佳句,在学习《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时,曾做过分析介绍。因此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首词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比喻等修辞手法外,更要让学生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技能目标: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
情感目标:体会词人表现出的隐退后的孤寂处境和怅然若失的心情。【教学重点】
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教学难点】
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歌曲《在水一方》中回忆诗经《蒹葭》:
(设计意图:在邓丽君《在水一方》背景音乐中,引导学生背诵《蒹葭》一 诗,回顾诗中写思慕美人而不得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知人论世: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更有利于理解诗歌的意蕴内涵。)
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能诗文,尤长于词。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抒发怀才不遇之慨叹及纵酒狂放之作品。风格多样,情深语工。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代表作有《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等。
《宋史·文苑传》说他“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据说贺铸的仕途失意跟他的外貌有关,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贺铸状貌奇丑,面色青黑,当时人称为“贺鬼头”。贺铸长得丑,脾气又大,“人以为近侠”,是说贺铸其人性情豪朗率直,即使是对于权倾一时的贵族要员,只要稍有不合他的心意,他都要毫无保留地对其责骂而不计任何顾虑。因为为人秉性刚直,始为武官,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 2
僚,官终太平通判。
贺铸平生深受屈原影响,在历史人物中,贺铸理想的人格就是以屈原自比:“文章俪坟诰,俛就犹诗骚。„„近接屈平好,佩兰杂申椒。”(《鹦鹉洲》)
三、朗读全词,把握情感基调:
(设计意图:诗歌重在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整体解析全词内容,把握“愁” 的感情基调。)
1、全班齐读,抽生朗读。
2、老师指导朗读,点出全文感情基调:闲情(愁)
3、诗人为何“愁”?
四、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搞清楚全词的写作目的。)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盤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
五、赏析全词:
1、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设计意图:整体把握上片内容,明确哪些是描写的真实场面,哪些是虚写 内容。)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赏析“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设计意图:了解《洛神赋》的典故,体会词人留念、遗憾之情。)A、凌波、芳尘:
典故: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
B、“但”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仅仅、只有”之意,表达诗人留恋、遗憾之情。
3、赏析“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设计意图:了解《锦瑟》典故,掌握诗歌设问、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体 会诗歌意境。)
“锦瑟华年”指青春时代,语出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A、表现手法:用典、设问、虚实结合 B、意 境:
“月桥花院”: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房室之富丽。
青春年华,无人与度,写出主人公幽居独处的失望、寂寞之状。暗合作者自己不为世用的遭遇。(盛年不偶,必至“美人迟暮”)
小结:上片写相恋和怀念,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
4、赏析“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设计意图:理解几个典故,体会词人悲伤之情。)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曹植的《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 ”。
“彩笔”之典,出自《南史·江淹传》,江淹少时很有才华,后来梦中将所用的五色笔归还了原主郭璞,晚年才思减退,“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梦笔生花: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
江郎才尽: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潮,4
富贵安逸的环境,使他才思减退,到齐武帝永明后期,他就很少有传世之作,故有“江郎才尽”之说。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怀才不遇思想的流露,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信心。
5、赏析千古名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设计意图:词人的愁绪在这句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本环节主要引用多位诗 人写愁的诗句与贺铸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愁之多与连绵不断。)
宋人罗大经曾作过一番比较,他说:诗家有 以山喻愁者:
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 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以水喻愁者:
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
点拨:“烟草”连天,“愁”之辽阔无边;“风絮”满城飞舞,“愁”之纷烦杂乱;“梅雨”淅沥,愁”之连绵不断,永无尽期。
结句之妙:
A、以博喻表现“闲愁”之多、乱、连绵不断,十分生动; B、化虚为实,将无形抽象的情化为具体生动的物以增强感染力; C、设问的句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D、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者包括了初、仲、晚春,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使人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
“若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 5
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
六、资料补充:
(设计意图:结合各方学者集评,深入分析全词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1、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2、罗大经《鹤林玉露》:贺方回有“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3、沈谦《填词杂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
4、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
5、黄庭坚《寄贺方回》:“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黄庭坚赞赏贺铸结合江南暮春景色来表现令人肠断的“闲愁”,工于写情。黄庭坚也曾亲抄此词置于案前,反复回味。这首诗是说秦观死后,贺铸文采风流天下第一。贺铸为人耿直坦率,因此仕途生活颇不得意。晚年隐居苏州的时候,曾经在横塘建了一座“企鸿居”。方回在苏州筑“企鸿居”,大约就也是因此而作。何以言之?试看此词开头就以子建忽睹洛神为比,而《洛神赋》中“翩若惊鸿”之句,脍炙千古,企鸿者,岂不是企望此一惊鸿般的宓妃之来临也?可知他为此人,倾心眷慕,真诚以之,而非轻薄文人一时戏语可以并论。
七、思考探究:
(设计意图:再读全词,对主旨进行探究,多角度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探求 主旨。)
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寄寓了词人孤寂自守,追求理想的真挚情怀,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贺铸一生沉于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曲笔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6
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
八、全词主旨:
(设计意图:深入把握全词主旨,深层次体会词人的“闲愁”。)
此词抒写了作者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作者退隐横塘,壮志难伸,故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写自己的不为世用。
此词问世后被誉为“绝唱”,作者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以望美人不来发端,抒写诗人的孤寂生活和幽恨清愁。开篇三句以似真似幻的笔触写作者倾心的美人凌波而来,却又中道折回,踏尘而去,直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令人可望而不可即。“锦瑟”句是作者对美人的无限关切的询问,其中或许寓有自叹盛年不遇之意。“月桥”三句渲染美人住所之幽美,居室之富丽,而将两情睽隔的怅惘渗透其中。“若问”以下四句以提问呼起,然后叠用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极写“闲愁”之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灵光独运之笔,宜乎前人赞赏备至。
九、拓展阅读:
(设计意图:引入《上邪》和《菩萨蛮》两首诗歌,再次体会全词最后一句 写“愁”的句子,把握他采用的夸张手法。)
象以多种事物比譬一件事物这样的夸张手法,虽在文人词中少见,写得象本词这样新奇的更是不多,但这却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由汉代民歌一直到清代京戏剧本中都有。
如《铙歌》中汉代民间诗人所写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又敦煌卷子中唐代民间词人所写的《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前者以高山变平、江水变干、冬天打雷、夏天落雪,天地合并等五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后者以青山烂坏、秤锤浮水、黄河干枯、参辰昼见、北斗南回、三更见日等六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比譬爱情之不可能“绝”和 7
“休”,其联想之丰富,比拟之奇特,感情之深沉,风格之浑厚、纯朴、刚健。
十、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拓展阅读面,归纳贺铸词的风格特色。)
1、背诵全词。
2、阅读赏析贺铸词《踏莎行 芳心苦》。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第四篇:《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
臧 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写作背景,鉴赏“那人”这一意象,把握词的主旨。2.掌握本词多样的描写技巧及烘托、托寓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小组学习,理解文本。2.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人关心国家及民族命运的高尚情怀。2.学习词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优秀品格。
【教学设想】
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设计教学环节,即把握词的内容与形象——情感及意图——-手法及技巧,重点突破本词的“那人”这一意象,旨在通过活动促进阅读与鉴赏,全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环节设计】 1.对联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2.整体感知:朗读全词——品味元宵夜——那夜——修辞与技巧
3.意象鉴赏: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意象与主旨 4.延展提高: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生动与形象 5.课后作业:运用联想与想象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拓展阅读《把栏杆拍遍》
【教学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师:(齐读对联)这幅对联所写是何人?有何依据?
(若学生回答不上,老师则要注重引导)
生1:辛弃疾。理由:上联提到了豪放派词人苏东坡,而继东坡之后当然是豪放派的另一个代表辛弃疾。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不同看法吗?
生2:依据还有下联希望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与辛弃疾的爱国抗金主张吻合。
生3:还有下联提及的悲黍也是一个暗示,黍离之悲,与辛弃疾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是相关联的。
师:非常好,上联点出辛弃疾词作的风格属豪放派,下联主要讲辛弃疾的爱国之情和政治抱负。但是同学们忽略了“美芹”。“美芹”是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是辛弃疾南归后向孝宗呈上的建议书。详细分析了敌情且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战略。
PPT展示作者相关信息: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为己任,空有将相之才。南归后长期被闲置,豪放派集大成者。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辛弃疾的另一佳作——《青玉案·元夕》。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品味元宵夜——那夜
齐读诗歌,整体感知文本
生:齐读诗歌
师:点评并提问:同学们在读完这首词后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画面?
生: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
师:是的,在标题当中便是元夕,青玉案属词牌,元夕属词题,元夕指的是元宵夜。在词当中就是——夜。请同学们尝试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夜”的特点,并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夜的?
生1:千盏明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生2:“花”好月圆。玉壶流转。烟花怒放。
生3:美女云集。采用借代的手法,“香”“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美女。
生4: 热闹非凡。多角度描写技巧:视觉、听觉、嗅觉,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万民狂欢、万人空巷的元宵之夜。
师: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准确,让我都感受到了那夜的热闹繁华的气氛。但是辛弃疾仅仅只是为了给同学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元夕吗?(过渡)
生:不是。
师:那辛弃疾内心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寻找知“辛”人。
三、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
师:那人究竟是谁?有何特点?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份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现在我们分小组来学习,共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合作,推选小组最佳知“辛”人。
生:讨论五分钟。小组知“辛”人发言。
生1:我认为那人所指的是和他一样有着抗金意愿的主战派。
师:你能分析一下吗?(引导)前面介绍作者时说过他的志向是什么?——抗金。
实现了没有?——没有。南归后一直被排挤、被打击,闲置在家,壮志难酬。
现在国难当头,他要寻找什么样的人呢?——同样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的知音,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人。
生2:那人是个超凡脱俗的美女,是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女神。前面提到了众多盛装打扮的美女,那与美女相对比的自然而然也应该是个美女。
师:有道理,而这超凡脱俗的“那人”是用烘托的手法所展示。
生3: 是诗人自己。在这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日子,而只有作者一个人苦闷孤独,在灯火阑珊之处,开心不起来。
师:很好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同样胸怀天下的屈原的那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也想到了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或许这样热闹非凡的场面反而增加了词人的愁情。同样的情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当中也有同感:“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生4:我认为是戈多。这个“那人”只不过是词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理想,和戈多一样,永远都不会出现。作者苦苦寻觅的或许就是一个和他一样志同道合的人,可在当时的南宋很难寻到这样的人。与其说他是某个人,不如说只是个梦。
师:这个角度非常的新颖,让我大开眼界。或许那人只是一个梦,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托寓”。刚刚四个小组的同学都分析得非常精彩,不愧是知“辛”人。
师提问:那在寻“那人”之前为何要写到众人、写到元宵盛况呢? 生:反衬。
师:没错。上文热闹繁华反衬下文的冷落僻静,上文盛妆畅游的名士贵妇反衬下文自甘寂寞、超群拔俗、不同流俗的“那人”。景反衬景,人反衬人。
听完了同学们的想法,让我们也来看看“名人”们怎么说?(PPT展示。)
小结: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因此,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个人实际上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借对“那人”的追求,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从中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把握诗歌主旨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是读辛弃疾的词。
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读出情感的变化读出元夕的安静、喧闹,读出苦苦寻觅的痛苦,读出灯火阑珊处词人的寂寞,读出找到“那人”之后的欣喜与安慰。
四、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
过渡:经过我们这节课的探讨,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正如郭沫若用“大江东去”来形容苏轼的词一样,梁衡也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辛词——把栏杆拍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对辛弃疾的评价。
生齐读: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学生即兴创作,老师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并点评。
第五篇:青玉案
摸鱼儿⑴(宋)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⑵,同官王正之置酒,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蝶恋花·春景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国风 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⑴,踊跃用兵⑵。土国城漕⑶,我独南行。从孙子仲⑷,平陈与宋⑸。不我以归⑹,忧心有忡⑺。爰居爰处⑻?爰丧其马?于以求之⑼?于林之下。死生 阔兮⑿,不我活兮⒀。于嗟洵兮⒁,不我信兮⒂。[1]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⑸。
长干行二首⑴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其二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淡妆浓抹总相宜。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竹枝词二首⑴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⑵。
其二
欲把西湖比西子,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⑷。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⑹。
月儿弯弯照九州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