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玉案元夕教学实录
师:公元1140年,爷爷辈的苏东坡已去世40年,李清照阿姨正在杭州苦熬晚年,粉丝们还在朋友圈争论——苏东坡、柳永、李清照,到底谁是第一词人。此时,又一位巨星划破天际,他将会和苏东坡、李清照一样,成为一个大词人。可宋朝已经有了三位巨咖,写词,纯属自寻死路。但他硬是在无路之处,砸开了一条大道。这个人就是辛弃疾。写壮志豪情,他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诉报国无路,他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记乡村情趣,他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玩婉约沉郁,他有《青玉案•元夕》。师:首先请大家借助集体朗读,回顾一下这首词,完成预习检测。1.“东风”指什么风? 春风
2.“元夕”指农历几月几日?别称有哪些?农历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或者上元节,灯节
自有这一节日来,张灯夜游(灯与登同音,取五谷丰登之意)就是元宵节的基本活动。
3.辛弃疾字什么?号什么?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4.辛弃疾是哪个朝代,哪个流派的词人?南宋
豪放派 5.“蓦然回首”中的“蓦然”如何解释?突然 6.“灯火阑珊处”的“阑珊”如何解释?零落稀少 7.“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千百度”如何解释?千百遍
8.“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了怎样的夜景?盛放的焰火好像树上的花朵,写出了元宵夜焰火盛放的繁华夜景。
9.“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绘了怎样的夜景?描绘的是白玉灯光线晃动、鱼龙状的灯舞动不已的热闹夜景。
10.“蛾儿雪柳黄金缕”写的对象是什么?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实际上是借指盛装的妇女。师:完成得不错,预习得比较充分。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用“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的句式概括上片内容以及下片的描写对象?(高玉洁 唐思颖)
生:上片写了怒放的焰火、豪华的车马、动听的音乐、亮丽的彩灯。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凡、盛况空前。人们在月光、星光、灯光中忘情狂欢。
生: 先写一群女子,后写一个女子,这些佩戴“蛾儿”“雪柳”“黄金缕”的姑娘都非词人的意中人,词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最终发现“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师:这个女子在零落的灯光下,面目模糊,看不真切,所以他并未着力刻画该女子的外貌,只用了一句话描写,但你们能想像出来吗?(刘新宇)生:素面朝天,穿着一袭白衣。师:依据是什么?
生:作者虽然没有着力描写这个女子,却花了很多笔墨描写其他女子的形象,目的是形成对比,所以只要概括出其他女子的形象,心动女生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师:哪些笔墨在描写其他女子,请你为我们读一下。刚刚你还指出了这首词一个重要的手法,对比,那么我们能不能采用这种相反相成的思维方法分别概括一下“众人”和“那人”的形象特点呢?请在导学案上完成,同桌之间可以分工合作。(王开
曹阳)(投影)众人组:(成群结对的佳丽)喜欢热闹、注重打扮、家庭富裕、性格外向、喜欢炫耀、盛装盛妆
那人组:清冷孤傲、孤芳自赏、寂寞孤独、超凡脱俗、遗世独立、不肯随俗 师:我们通过鉴赏探究,终于揭开了“那人”的神秘面纱,有幸目睹了“那人”在“灯火阑珊处”的倩影。请大家想象一下,诗人在寻找这一个女子时是怎样的情态呢?
生:焦急、伤心绝望 师:找到之后呢? 生:狂喜
师:那你能不能把这种焦急和狂喜读出来呢? 生读
师:尽管灯市里美女如云,但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从词人寻他千百度的焦急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对那人倾注了无限深情。(板书:情切)我们姑且称她为辛弃疾的意中人。那么这首词是爱情词吗?(孙峥
王殷洲)生:以往的阅读经验告诉我,这不是一首爱情词。但是我认为这也许就是一首爱情词,那时候的辛弃疾大概才34-35岁,所以追求爱情也很正常啊。
师:确实,在这一全民性的夜游活动中,男女可以不顾平日的拘束而自由交往。浪漫的爱情故事、一见钟情的际遇往往可以在这一晚生发。
生:我不认为是爱情词,正如倘若我们单纯地把《红楼梦》理解为是写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悲剧,未免失之肤浅。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敌复国,从种种历史评价来看,他应当不是一个儿女情长之人,再加上他此时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时期,应该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来谈恋爱。
师:戴望舒在《雨巷》中也曾对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牵肠挂肚,寤寐思服。但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表达的是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痛苦。那你觉得这里的“那人”寄寓了辛弃疾怎样的情感或心理呢? 生:我还没想到。
师:那你坐下继续思考。其他同学呢?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那大家讨论讨论,集思广益。
生:这个女子与寻常女子不一样,在这万人空巷、共祝佳节的夜晚,她却远离了那聒噪的环境,冷静地旁观着这一切热闹与喧嚣。在热闹中孑然幽独,实际就是对像辛弃疾一样的超群拔俗、孤高淡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人的写照。(马文静)
师:大家是否认同?那是否只有这一种声音?(生默不作答)刚刚我们在想象这个女子的样子的时候好像没有提及她的情态,大家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情态。生:微笑、忧愁、冷淡、孤独 师:有不同的情态应该有不同的内心活动,结合你们认为该有的情态再思考一下我们刚才的问题。
生:老师我觉得这个意中人可否不是他自己,而是指那些和他志同道合,同样担忧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希望拯救世道人心的人。(王开)
师: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大家认同这样的看法吗?
生:他人欢声笑语,那人却只站在灯火寥落的地方远远看着,这让我想到朱自清的“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所以我觉得那人应该是向往元宵节的热闹和繁华的。可能只是因为自己融不进去吧。(张进)师:那联系辛弃疾的遭遇就是?
生:辛弃疾得不到朝廷主流的认可,虽也身处繁华之地,却是无比落寞凄凉。他想要被认可,想要被主流社会接纳,想要借此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确实如此,因为其归正人的身份,南渡以后,他处处受排挤。所以这种理解也是站得住脚的。但“那人”最终会不会加入那些盛装出游的女子之列呢? 生:不会,她始终是以遗世独立的形象出现。说明辛弃疾希望被接受,但却不会为此低头妥协,更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
师:南宋官场是一个只懂享乐、不思进取的大染缸,上上下下讨厌暴力,流行不抵抗主义,而辛弃疾一生追求抗金北伐。南宋官场一向崇尚庸碌保守,辛弃的做派与体制产生了剧烈的冲突。但是辛弃疾有着文人式近乎倔强的傲骨,所以意中人的形象不仅是作者的自伤孤独,也颇带了几分对自身出淤泥而不染的自我欣赏意味。师: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女子无论是否代指他自己,都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其实我们很多的诗人爱用“香草美人”寄托政治抱负,如杜甫笔下的王昭君,苏轼笔下的“望美人兮天一方”。因此,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掌握了这些,我们来个当堂训练,看这首张籍的《节妇吟》,谈谈你们对这首诗的理解?
生: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的收买而写的名作。(杨帆)
师:由此可见,“词的创作往往有着双重意蕴,这种双重意蕴大都从写作的背景环境而来。词是抒情艺术,它并不拘泥于内容表面”。想要深入理解一首诗必须要知人论世。师:然而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这句诗写的是万般无奈后的惊喜,是万里阴霾被阳光拨透后的美好一瞬,是寻寻觅觅、扑朔迷离后的豁然开朗。这一句已经超出了情感的描绘,具有很深的哲理意蕴。王国维呢就从中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你是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哲理的呢? 生:艺海无涯,学无止境,常常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甚至有时会迷失方向,但只要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必然会有所成就,终究会到达柳暗花明的新天地,生活往往也是这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因此无论做什么都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坚持,总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陈国栋、高舟)
师:经过大家的这一番理解,这首情诗又迸发出理性的光辉。(板书:理深)景美、情切、理深构成了我们这首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读出元夕的热闹、苦苦寻觅的焦急、读出灯火阑珊处词人的寂寞、读出找到那人之后的欣喜与安慰。课后请大家完成拓学案上的内容。
第二篇:《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
《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
江苏省《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这节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两个方面: 【教学目标】
1、体会这首词的主旨。
2、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
我们说“词言志,诗缘情”,如何把握诗词中诗人的情感,在于通过对文本地研读,把握关键语句,而词中最后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是这首词的关键,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为:
【教学重、难点】
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辛弃疾写的思想性兼文学性都很高的一首词,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于叙事写景之中。教学这样的诗词,要引导学生循其形,入其境,体其情,深入领会诗词意境美;深入文本,发挥想像,换位思考,通晓文本的情理,让学生受到情感美的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加深对诗歌的多方位的认识。
教学过程
【自学质疑】
课前通过结合学案,预习这首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作者身世背景。(这对理解这首词把握词人情感很重要)
2、反复诵读诗歌,初步体会诗人情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基础,因此应很好的诵读体会其情感)
3、学生自己找出文本中不明白的地方,以便于课堂上进行讨论解决。【交流展示】
1、展示自己对于诗人身世背景的了解情况;
2、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互动探究】
(针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教师经过整合后变成问题,并采用讨论的方法来逐一解答:)
1、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目,那么词的内容肯定与元夕有关。我们首先看上片,词人写了元宵节的哪些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比较重要的东西,学生应该初步掌握,并且理解有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在这道题之后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学过的典型意象。如芳草、孤雁、杨柳、落日、浮云、梅、兰、竹、菊……)
(提示内容:火树银花,宝马雕车,凤箫,玉壶,玉龙形的灯。总之,这里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2、写元宵灯会,用满天星雨就已经形容了花灯的丰富多样,但是作者又用玉壶、鱼龙来形容灯火辉煌的景象,这种铺排的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意象—意境—情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让学生明白,①意象构成了意境②通过意境能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感情)
明确: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3、其实不独此处,上片中的某些意象和下片的这个孤高脱俗的美人也有关系,试分析。(主要从手法入手,这既重点也是难点)
明确:词的开头写灯火辉煌的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灯火越热闹,越见“那人”孤高的性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对“那人”也是反衬。全词十三句,用做反衬的句子有九句,而写主要人物形象的,却只有四句。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4、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这首词中寄寓了诗人自己什么样的“怀抱”?(这是一道探究题,在很多资料中都有,学生提出后在这里主要从感情入手引导学生得出答案。提示:①自怜②伤心人)明确: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自己意中关切之人,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那人”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
政治上失意的文人,许多作品都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这首词中的“那人”形象,何尝不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已经好几年了。词里所谓“灯火阑珊处”,可能也就是作者那是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境地的写照。“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精讲点拨】
(之所以设计这三个问题,因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应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3、下片写了哪些形象?形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盛妆艳服的丽人和孤高脱俗的美人。用盛妆艳服的丽人来反衬孤高脱俗的美人。
【延伸探究】(板书这三境界)
王国维就曾把本词的最后一句话认为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这三大境界是: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你结合具体的人事谈谈自己对王说的理解。提示:①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
②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
③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是:(板书这三境界)①高瞻远瞩,选定目标-----“立志” ②百折不挠,艰苦奋斗-----“追求” ③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收获”
【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分析,到此我们已经明白了辛弃疾所写的“那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个影子,写出了作者自己的孤独、寂寞、清高、脱俗。这节课也同时教会了我们一种众星拱月的写作手法,也就是用不同的景致事物衬托所写重点。
【迁移应用】(通过另一首辛弃疾的词来强化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炼字)明确:①概括、包含着作者诸多复杂感受;
②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
③领起“欲说还休”。
2、全篇突出渲染了哪一个字?作者又是如何突出渲染的?(主旨、手法)
突出渲染: 字
如何渲染:。明确:“愁”字;①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②运用衬托手法,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3、俞平伯先生说本词“中间用叠字转折”,请任选上片或下片谈谈你的理解。(互动探究)明确:上片:“爱上层楼”叠句的运用,把根本不懂忧愁而喜欢登楼赏玩和因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勉强说些“愁闷”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下片:连用两句“欲说还休”,前句紧承“尽”字而来,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后句紧连下文,忧国伤时之愁在当时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课后自己可以找一些辛弃疾的词来鉴赏一下)
【课后作业】 背诵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第三篇:青玉案 元夕花儿
《青玉案.元夕》教案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品味作品的情感内涵。
2、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
3、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重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
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教学内容:
名句导入及作者简介
导入:辛弃疾名句知多少?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②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③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⑤《诉衷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一、初品《青玉案》——预习检查
1、诵读(一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一学生背诵——全班齐读,注意节奏——听范读)
初步感知:上片写景,下片写人
2、解释重点词语
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化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身上散发出香气的女性们。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蓦然——忽然,不经意间。
阑珊——稀疏、零落。
更——又。
3、指出所用的修辞手法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比喻、夸张,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花千树”夸张手法写花灯之多。
1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借代,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玩乐的女子。
二、品读《青玉案》
上阕写了哪些意象?其意境如何?下阕写了哪两种人物形象?其特点怎样?使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那人”?
1、上阙:
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运用了铺陈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花千树(花灯之多)
星如雨(烟花之盛)
宝马雕车(侧面描写观灯的贵族女性的华贵)
凤箫声动(音乐之喧)
玉壶光转(彩灯之美)
鱼龙舞(舞灯之欢)
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运用了铺陈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小结: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动感十足。那么下阙就开始写在这热闹欢庆中的人了。
2、下阙:
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那人”。
贵族女子,三个方面:
一是他的服饰,她们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
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
三是写她们纷纷离开后,衣香还在空中飘散。
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那人(整首词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那人”的形象的):
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没有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落。
——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淡泊宁静。
3、为了塑造“那人”的形象,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
即作者为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面?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
明确:反衬。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
A.景越热闹,越反衬出“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反衬出“那人”的脱俗与淡泊。愈写众人的华丽,则愈见佳人的高雅清幽。
4、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词人寻找那人的焦急情态: 词人在火树银花的热闹人堆里寻:华丽的香车宝马来来往往,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诗人焦急的目光追随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们的脚步,她们个个欢声笑语,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曲中人尽,“那人”还是不见。词人简直要绝望了。正在伤心绝望之际,词人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人群稀疏的地方。此刻词人的心情——狂喜、欣慰。从词人寻他千百度的焦急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对那人倾注了无限深情。(学生表演)
三、研读“那人”
那人就是作者的意中人,所以“众里寻他千百度”,在众人间千百次苦苦的追寻,只为了那一个他。而我们以前也学过所类似的诗词,比如《蒹葭》。一起欣赏《在水一方》。
辛弃疾的这首《元夕》跟《蒹葭》都是在寻找那个心中的他,对他一往情深。那么这首词真是爱情词吗?梁启超认为最后三句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他”还有寓意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鉴赏呢——知人论世品诗词: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在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始终存在着对金妥协屈服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所谓“和战之争”。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有出将人相之才,智勇兼备。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抗金复国之志,始终如一。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当时,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但南宋小朝廷置沦陷的中原故土于不顾,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偏安江南一隅。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也就是说,《青玉案》一词中,盛妆丽服、一夜狂欢的贵族女子即歌舞升平、不思恢复的南宋朝廷,而“那人”就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是借“那人”表明自己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和自甘淡泊的理想人格。
以美人自喻,这种写法我们是否熟悉?原来学过类似的诗歌吗?张籍《节妇吟》、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中还珠垂泪的节妇和妆罢问夫婿的新娘就是自喻。这种写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喻高洁的品性和与众不同的理想追求。
全词总结:
1、主旨: 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
(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作者不同流俗的理想人格,表明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2、手法:铺陈、渲染、反衬
善于铺陈。从花灯之多、烟花之盛、游人之众、舞灯之欢等方面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对比手法。将世俗之人在元宵佳节上的表现与“那人”的表现进行对比,表现了“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性。
3、风格:豪放、婉约兼具。
这首词表面上看是在写儿女之恋、相思之情,实际上是在谈北伐抗战、救国兴邦的宏图大业,写抗战志士的情怀抱负。既有婉约词的审美特征,又有豪放词的精神本质,因而呈现出一种创新的风格。这就是辛词所达到的极高的艺术境界,他把宋词推向了艺术的顶峰。
再次朗诵全词(既豪放又婉约)——范读
四、拓展研读“三个境界”
联系辛弃疾的身世,我们知道了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的用意,作者其实
是借写“那人”来表明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那人”就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了千古名句。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比如,王国维读此词时就读到了另外的感受。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①登高望远,确定有价值的理想获目标,并且能够忍受孤独;
②追寻的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所以必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③经过苦苦追寻,寂寞奋斗、千百度的求索之后,必会有瞬间的顿悟,获得惊喜的收获。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五、比较鉴赏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相同之处: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不在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不同之处: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因为二者立意不同,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表现手法上,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人的对比;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那人”的对比。
六、作业
1、背诵及默写本词
2、推荐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辅助翻译: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如凤箫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稀疏的地方。
元宵之夜,花灯无数好像忽来的一夜东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煞是绚丽璀璨!天空散落下点点如星星般的烟火,随风飘落。繁华似景的街道上飞驰着来来往往雕饰华美的车马,美妙欢快的乐曲如凤鸟相鸣不绝于耳,就连夜空那一轮明月都仿佛随之翩然起舞,整个夜晚人们都在舞弄着鱼龙形的元夕灯戏。好一派流光溢彩、欢歌燕舞的热闹场面!我悠然步行在十里长街上,怀想着我那梦萦于心的情人。可别离已久的她在何处?只看到那插戴着蛾儿般、雪柳般或黄金缀满头饰的女子,千娇百媚、笑语盈盈地从我眼前飞速来去。我依然在拥挤的人群中千百次苦苦寻找,无助地踽踽独行在繁华闹市中。不经意中转过头去,却发现原来她正在灯火阑珊处。真的是她吗?我不敢相信,但愿吧„„
第四篇:青玉案元夕说课稿
辛弃疾《 青玉案 • 元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辛弃疾的《青玉案 • 元夕》),我先说说我的总体思
路,我从以下七个方面来介绍本次教学.<展示课件>
一、教材分析《课件》
《青玉案 • 元夕》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大珠小珠落玉盘,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唐诗宋词,重点是感受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要求能够在诵读涵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理解作品真淳深挚的情感美、形神兼备的形象美和齿颊生香的语言美。《青玉案 • 元夕》是其中的第四首,是辛弃疾的代表作,更是宋词豪放派的名篇。本词无论在文学史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塑造了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形象在花间派以来的文人词里很少见,作者郑重的运用了两层比衬手法来描写她。本词表面上看是一首爱情词,然而别有寄托,寄托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展示课件》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2011机械班学生,他们对诗词有一定的兴趣,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个别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较高。但这个班级几乎都是男生,也许是性别差异,也许是男生不够感性,对语文的感知和领悟能力相对来说较为迟钝,表达能力也较差。加之他们平时不注重积累、学习方法也较为单调贫乏,很难领悟诗词的深刻含义,所以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补充必要的知识和背景,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展示课件>
三、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三者缺一不可,据此我再结合对口单招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2.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诗词的意境及其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
四、教学重难点:
中国古典诗歌温柔敦厚,内敛含蓄,鲜有直抒胸臆,本文也不例外,依据文本教学内容及我班级具体学情设置重难点。教学重点为体会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难点为理解“那人”形象,体会词人情感,把握主旨。《展示课件》
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古典诗词是整个中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相当的比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感受、鉴赏作品过程中,陶冶情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诵读法,朱光潜说,要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诵读开始,我们要求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整体把握意境;讨论法,在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中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探究法,在探究中明确词中“那人”的寓意和作者的意图。
教学过程
下面具体说说我的教学实施过程.我的教学环节分为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再读探究主旨、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六个步骤。
1、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首要作用和功能就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它好比通往正题的桥梁,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我们高三教材五本书中反复出现作者的名篇较多,而且我们要求在理解基础上熟读背诵,学生掌握的很好,师生很容易互动,所以我选择由作者名句导入,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我采用先由学生畅所欲言说名句,我再出示要补充的内容,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与此同时顺带简介作者,让学生了解豪放派词风。并由此让学生明确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
2、古典诗词的欣赏离不开正确的阅读朗诵,学生初次接触诗词的时候往往不会断句,所以下面紧接着就是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内容,首先就是让学生听范读录音,学会正音、正确断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由阅读,感知全词从而达到体会该词的情感美、语言美、意境美的目的,为了检验效果,再由教师提读个别朗诵,并指出不当地方。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范读旋律中结束这一环节。
3、当然要真正理解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不仅仅靠诵读,它终究离不开探究文本把握主旨这一重要环节,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从分析该词意象、修辞,意境入手。整体上把握全词内容。第二:分析该词表现艺术手法入手,理解作者运用反衬手法的作用。第三:从背景入手,知人论世,深入探讨难点“那人”,形象,明确主旨。
针对上述思路,我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分为几个讨论小组讨论,对这几个问题,主要由学生来回答,然后我出示课件作小结。在理解全词的基础上,我采用了设问,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妙处在哪里。这首词共十三句,作者却用十三句中的九句来写景、写热闹的女子,只用了三句写“那人”。而探讨“那人”的形象恰是本课难点,由此我自然进入思路的第三点,为了让学生能准确理解,先用课件出示本文习作背景,请同学们运用前面三篇学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结合背景材料来探究本词的内涵。为了突破难点“那人”形象,我又结合梁启超的"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的评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原来词人苦苦追寻的“那人”,其实是自我人格的写,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至此主旨不言而喻同时 3 我们联系旧知,形成知识链:政治上失意的文人,许多作品都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这就是托寓的手法。水到渠成,学生也明白了本文的重点,托寓手法的运用。由于本文主旨不是很显豁,我采取的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方法引导他们。
六、拓展延伸
2014年新大纲和旧大纲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本词最后一句话是千古名句,也是清朝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最后一境界,拓展延伸部分我设计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对这三境界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词的理解,巩固了教学重难点,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通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渗透德育教育,塑造人生价值观,领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艺术魅力)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环。为此我针对性布置两个作业
1、美读全词,有感情的背诵全词。
2、根据拓展讨论的内容,谈谈你对治学三境界中某一境界的认识与理解。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对教学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加深印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有力措施之一,针对这个原则和本文实际内容,我作了如下板书设计《展示课件》
八、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更有学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 4 反思能力。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对本节课作了如下反思。
我在教学中采用“提问——讨论——交流——明确”的模式展开教学,结合学生情况以及教材实际,有梯度的设计问题,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让学生自悟,自得。不足就是未能做到大胆取舍拓展时间不充裕,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
我的说课结束,敬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五篇:青玉案元夕教案
《青玉案•元夕》导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原文展示】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3.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他是南宋著名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2.写作背景:
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3.诗词注解: 该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凤箫:箫的名称。
玉壶:比喻明月,故继以“光转”二字,亦或指灯。元观灯》:“鱼龙漫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千百度:千百遍。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问题设计】
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3.“那人”是个怎样的人?词人塑造这一形象时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做分析。说说你的理由。【拓展延伸】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思考: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做学问与这三境有何联系?谈谈你的理解。
【名家赏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即舞鱼舞龙。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宋 夏竦《奉和御制上4.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 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她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