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玉案》(元夕)最终版
《青玉案•元夕》教案
青玉案•元夕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3.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教学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青玉案•元夕》是其中的杰作。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经典,品读经典。
二、了解相关知识,初步感知文意: 1.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他是南宋著名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2.写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3.诗词注解:
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唐代,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中元节,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4.参考译文: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如凤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青玉案•元夕》教案 面前经过。我寻找她千百次,都见不到,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
三、小组合作,探讨文意:
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3.“那人”是个怎样的人?词人塑造这一形象时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做分析。
4.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5.【拓展延伸】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思考: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做学问与这三境有何联系?谈谈你的理解。【提示1】这首词的上片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词起笔就以浓墨重彩描绘了灯节奇异壮丽的景象。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花千树”、“星如雨”,把烟火比喻成花、星,形容烟花之盛。这写出了元宵夜彩灯的繁华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赋予新意,形象飞动,极其创意,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含蓄而又生动。本句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提示2】下片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换用白描笔法,描绘词人在万人丛中寻找情人的情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宋代妇女元宵节所戴的美丽头饰,用来指代服饰鲜明的女子们。“笑语盈盈暗香去”是写女子们活泼姣好的神态。盛装的女子们三五成群,衣香袭人,有说有笑,一阵阵从词人眼前掠过。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提示3】
1、本词在元宵节盛况的描写中既写景,也写人。上阙写了热闹的景,下阙出现了两类人,主角是谁?
——“那人”。那人在哪里?在极尽狂欢闹元宵的人堆里吗?作者为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面?——渲染、烘托、反衬。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
效果:①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②他人越高兴,越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
总之,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2、请想象一下诗人寻找那人的焦急情态。(学生思考回答)《青玉案•元夕》教案 词人在火树银花的热闹人堆里寻:华丽的香车宝马来来往往,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诗人焦急的目光追随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们的脚步,她们个个面挂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曲终人尽,“那人”还是不见。词人简直要绝望了。正在伤心绝望之际,词人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人群稀疏的地方。
此刻词人的心情——狂喜、欣慰。从词人寻他千百度的焦急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对那人倾注了无限深情。
3、小结:“那人”是怎样一个人?
(推测)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4、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
5、词人为什么对“那人”如此一往情深呢?这首词真是爱情词吗?
【提示】既然说“那人“与众不同、非同一般,那么当时众人、流俗又是怎样的呢?词人对这位冷美人如此倾心,有没有寄寓别的什么意思?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鉴赏呢?(难点之一,点拨——知人论世品诗词。)
这首词作于什么时候?(诵其词、知其人、论其事)
作者的经历:①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
②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
③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回忆本词的写作背景)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的谴责,又有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的忧虑,更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痛苦。辛弃疾是南宋的一个文能治国、武可杀敌的人才!郭沫若的对联对辛弃疾做了很好的概括:“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只可惜生在朝野萎靡拖沓的南宋時代,报国杀敌雄心无法实现,只有借诗词以抒发愤慨愁恨,借“那人”表达自已不愿隨波逐流,自甘寂莫的孤高性格。
到此,我们终于明白,“那人”就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不同流俗、志怀高远。
6、以美人自喻,这种托寓的写法我们是否熟悉?原来学过类似的诗歌吗?(联系旧知,形成知识链)
张籍《节妇吟》、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中“还珠垂泪”的节妇和“妆罢问夫婿”的新娘就是自喻。这种写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喻高洁的品性和与众不同的理想追求。
7、小结:
上片写元夕之景;下片写元夕之人。
元夕之景:花——灯火;星——烟花;宝马雕车——车马。凤箫(音乐、花灯);玉壶、鱼龙——花灯
元夕之人:盛妆艳服、笑语盈盈的美人;
灯火阑珊、孤独寂寞的那人。《青玉案•元夕》教案 【提示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 “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自己喜爱幽静与孤独,对别人的同流合污感到伤心。),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所寄托,可谓知音。本词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女性形象,她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
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清•刘熙载《艺概•词曲赋》)
【提示5】王国维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把这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即经过艰苦奋斗,目标终于达到。这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当然也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这首《青玉案•元夕》,读了之后能使人神驰遐想,并从中领悟出深奥的哲理来,正说明了辛词内容之丰厚和辛弃疾写词功力之精深。
思考: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做学问与这三境有何联系?谈谈你的理解。
①人生就是一次漫长又艰辛的旅途,但这种旅途不是一直在一马平川中漫步的,而是不断向崎岖坎坷的倾斜中艰难行进的;人生不是平原式的,而是登高式的,最美丽的景色往往在高不可攀的绝顶。面对学问的“珠峰”,要想看得更高,望得更远,首先就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学问三境界是递进式的,而且环环相扣,其中以“独上高楼”最为重要。“独上高楼”是个引子,没有“独上高楼”,就不会引出之后的“为伊消得人憔悴”与“众里寻他千百度”。
③独上高楼者,初始目标和终极目标都是要忍受孤独,耐得住寂寞。独上高楼者,那是登幽州台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独上高楼者,那是寂寞的凡高,以一一幅幅传世名画,向世人展示着他那火热的内心。独上高楼者,那是被贬黄州的苏东坡。
四、再读全词,你觉得这首词应该划归婉约词还是豪放词呢?
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婉约词并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含着一股阳刚之气。这是豪放词的特点。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婉约其表而豪放其中。在《元夕》中,诗人描写了节日之夜的热闹景象,描写了“他”苦心寻找情人的过程,但当意外发现情人后,便戛然而止,对“他”和“那人”的情怀,却“不著一字”。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词的境界超出了具体事件的描绘,飞腾出去,达到了“涵盖万有”的高度,不仅把诗人千头万绪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能使不同的欣赏者得到各不相同的感受,正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
五、总结全词: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六、背诵课文,总结主旨。
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沉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回顾这堂课的内容:这首词写了什么?请简要概述。《青玉案•元夕》教案
寻
→
那人→……
(想象)↓
↓
↓ 渲染
理想化身(辛弃疾)
联想启示
铺排
治学三境(王国维)
反衬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词,完成导学案。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上片:热闹狂欢之所(倾城狂欢)——现实写照(世人)下片:灯火阑珊之处(独守寂寞)——自我写照(词人)
第二篇:青玉案 元夕花儿
《青玉案.元夕》教案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品味作品的情感内涵。
2、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
3、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重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
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教学内容:
名句导入及作者简介
导入:辛弃疾名句知多少?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②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③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⑤《诉衷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一、初品《青玉案》——预习检查
1、诵读(一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一学生背诵——全班齐读,注意节奏——听范读)
初步感知:上片写景,下片写人
2、解释重点词语
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化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暗香——本指花香,此指身上散发出香气的女性们。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蓦然——忽然,不经意间。
阑珊——稀疏、零落。
更——又。
3、指出所用的修辞手法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比喻、夸张,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花千树”夸张手法写花灯之多。
1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借代,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玩乐的女子。
二、品读《青玉案》
上阕写了哪些意象?其意境如何?下阕写了哪两种人物形象?其特点怎样?使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那人”?
1、上阙:
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运用了铺陈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花千树(花灯之多)
星如雨(烟花之盛)
宝马雕车(侧面描写观灯的贵族女性的华贵)
凤箫声动(音乐之喧)
玉壶光转(彩灯之美)
鱼龙舞(舞灯之欢)
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运用了铺陈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小结: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面,动感十足。那么下阙就开始写在这热闹欢庆中的人了。
2、下阙:
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二是写作者心中关切的“那人”。
贵族女子,三个方面:
一是他的服饰,她们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
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
三是写她们纷纷离开后,衣香还在空中飘散。
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那人(整首词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那人”的形象的):
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没有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落。
——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淡泊宁静。
3、为了塑造“那人”的形象,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
即作者为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面?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
明确:反衬。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
A.景越热闹,越反衬出“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反衬出“那人”的脱俗与淡泊。愈写众人的华丽,则愈见佳人的高雅清幽。
4、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词人寻找那人的焦急情态: 词人在火树银花的热闹人堆里寻:华丽的香车宝马来来往往,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诗人焦急的目光追随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们的脚步,她们个个欢声笑语,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曲中人尽,“那人”还是不见。词人简直要绝望了。正在伤心绝望之际,词人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人群稀疏的地方。此刻词人的心情——狂喜、欣慰。从词人寻他千百度的焦急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对那人倾注了无限深情。(学生表演)
三、研读“那人”
那人就是作者的意中人,所以“众里寻他千百度”,在众人间千百次苦苦的追寻,只为了那一个他。而我们以前也学过所类似的诗词,比如《蒹葭》。一起欣赏《在水一方》。
辛弃疾的这首《元夕》跟《蒹葭》都是在寻找那个心中的他,对他一往情深。那么这首词真是爱情词吗?梁启超认为最后三句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他”还有寓意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鉴赏呢——知人论世品诗词: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在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始终存在着对金妥协屈服和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所谓“和战之争”。辛弃疾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有出将人相之才,智勇兼备。他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抗金复国之志,始终如一。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战派多般排挤打击。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当时,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处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之下,但南宋小朝廷置沦陷的中原故土于不顾,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偏安江南一隅。
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也就是说,《青玉案》一词中,盛妆丽服、一夜狂欢的贵族女子即歌舞升平、不思恢复的南宋朝廷,而“那人”就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是借“那人”表明自己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政治立场和自甘淡泊的理想人格。
以美人自喻,这种写法我们是否熟悉?原来学过类似的诗歌吗?张籍《节妇吟》、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中还珠垂泪的节妇和妆罢问夫婿的新娘就是自喻。这种写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喻高洁的品性和与众不同的理想追求。
全词总结:
1、主旨: 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
(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作者不同流俗的理想人格,表明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2、手法:铺陈、渲染、反衬
善于铺陈。从花灯之多、烟花之盛、游人之众、舞灯之欢等方面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对比手法。将世俗之人在元宵佳节上的表现与“那人”的表现进行对比,表现了“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性。
3、风格:豪放、婉约兼具。
这首词表面上看是在写儿女之恋、相思之情,实际上是在谈北伐抗战、救国兴邦的宏图大业,写抗战志士的情怀抱负。既有婉约词的审美特征,又有豪放词的精神本质,因而呈现出一种创新的风格。这就是辛词所达到的极高的艺术境界,他把宋词推向了艺术的顶峰。
再次朗诵全词(既豪放又婉约)——范读
四、拓展研读“三个境界”
联系辛弃疾的身世,我们知道了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的用意,作者其实
是借写“那人”来表明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那人”就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了千古名句。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比如,王国维读此词时就读到了另外的感受。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①登高望远,确定有价值的理想获目标,并且能够忍受孤独;
②追寻的过程是漫长和艰辛的,所以必须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③经过苦苦追寻,寂寞奋斗、千百度的求索之后,必会有瞬间的顿悟,获得惊喜的收获。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五、比较鉴赏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相同之处:都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但目的都不在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的气氛。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不同之处:辛词只写了今年元宵的盛况,没有回顾过去的元宵,而李词没有直接写今年元宵的繁华热闹,而重点回忆昔日元宵的盛况,因为二者立意不同,李词旨在表达身世之悲和家园之慨,而辛词则旨在表现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表达对奉行投降政策的南宋朝廷的不满,表达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人格。表现手法上,李词有今与昔的对比,也有我与人的对比;而辛词则只有世俗女子与“那人”的对比。
六、作业
1、背诵及默写本词
2、推荐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辅助翻译: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如凤箫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稀疏的地方。
元宵之夜,花灯无数好像忽来的一夜东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煞是绚丽璀璨!天空散落下点点如星星般的烟火,随风飘落。繁华似景的街道上飞驰着来来往往雕饰华美的车马,美妙欢快的乐曲如凤鸟相鸣不绝于耳,就连夜空那一轮明月都仿佛随之翩然起舞,整个夜晚人们都在舞弄着鱼龙形的元夕灯戏。好一派流光溢彩、欢歌燕舞的热闹场面!我悠然步行在十里长街上,怀想着我那梦萦于心的情人。可别离已久的她在何处?只看到那插戴着蛾儿般、雪柳般或黄金缀满头饰的女子,千娇百媚、笑语盈盈地从我眼前飞速来去。我依然在拥挤的人群中千百次苦苦寻找,无助地踽踽独行在繁华闹市中。不经意中转过头去,却发现原来她正在灯火阑珊处。真的是她吗?我不敢相信,但愿吧„„
第三篇:青玉案元夕说课稿
辛弃疾《 青玉案 • 元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辛弃疾的《青玉案 • 元夕》),我先说说我的总体思
路,我从以下七个方面来介绍本次教学.<展示课件>
一、教材分析《课件》
《青玉案 • 元夕》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大珠小珠落玉盘,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唐诗宋词,重点是感受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要求能够在诵读涵咏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理解作品真淳深挚的情感美、形神兼备的形象美和齿颊生香的语言美。《青玉案 • 元夕》是其中的第四首,是辛弃疾的代表作,更是宋词豪放派的名篇。本词无论在文学史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塑造了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形象在花间派以来的文人词里很少见,作者郑重的运用了两层比衬手法来描写她。本词表面上看是一首爱情词,然而别有寄托,寄托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展示课件》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2011机械班学生,他们对诗词有一定的兴趣,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个别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较高。但这个班级几乎都是男生,也许是性别差异,也许是男生不够感性,对语文的感知和领悟能力相对来说较为迟钝,表达能力也较差。加之他们平时不注重积累、学习方法也较为单调贫乏,很难领悟诗词的深刻含义,所以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补充必要的知识和背景,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展示课件>
三、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三者缺一不可,据此我再结合对口单招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2.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诗词的意境及其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
四、教学重难点:
中国古典诗歌温柔敦厚,内敛含蓄,鲜有直抒胸臆,本文也不例外,依据文本教学内容及我班级具体学情设置重难点。教学重点为体会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难点为理解“那人”形象,体会词人情感,把握主旨。《展示课件》
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古典诗词是整个中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占相当的比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感受、鉴赏作品过程中,陶冶情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诵读法,朱光潜说,要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诵读开始,我们要求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整体把握意境;讨论法,在学生讨论与教师点拨中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探究法,在探究中明确词中“那人”的寓意和作者的意图。
教学过程
下面具体说说我的教学实施过程.我的教学环节分为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再读探究主旨、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六个步骤。
1、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首要作用和功能就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它好比通往正题的桥梁,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轨,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我们高三教材五本书中反复出现作者的名篇较多,而且我们要求在理解基础上熟读背诵,学生掌握的很好,师生很容易互动,所以我选择由作者名句导入,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我采用先由学生畅所欲言说名句,我再出示要补充的内容,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与此同时顺带简介作者,让学生了解豪放派词风。并由此让学生明确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的不同。
2、古典诗词的欣赏离不开正确的阅读朗诵,学生初次接触诗词的时候往往不会断句,所以下面紧接着就是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内容,首先就是让学生听范读录音,学会正音、正确断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由阅读,感知全词从而达到体会该词的情感美、语言美、意境美的目的,为了检验效果,再由教师提读个别朗诵,并指出不当地方。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范读旋律中结束这一环节。
3、当然要真正理解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不仅仅靠诵读,它终究离不开探究文本把握主旨这一重要环节,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从分析该词意象、修辞,意境入手。整体上把握全词内容。第二:分析该词表现艺术手法入手,理解作者运用反衬手法的作用。第三:从背景入手,知人论世,深入探讨难点“那人”,形象,明确主旨。
针对上述思路,我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分为几个讨论小组讨论,对这几个问题,主要由学生来回答,然后我出示课件作小结。在理解全词的基础上,我采用了设问,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妙处在哪里。这首词共十三句,作者却用十三句中的九句来写景、写热闹的女子,只用了三句写“那人”。而探讨“那人”的形象恰是本课难点,由此我自然进入思路的第三点,为了让学生能准确理解,先用课件出示本文习作背景,请同学们运用前面三篇学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结合背景材料来探究本词的内涵。为了突破难点“那人”形象,我又结合梁启超的"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的评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原来词人苦苦追寻的“那人”,其实是自我人格的写,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至此主旨不言而喻同时 3 我们联系旧知,形成知识链:政治上失意的文人,许多作品都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这就是托寓的手法。水到渠成,学生也明白了本文的重点,托寓手法的运用。由于本文主旨不是很显豁,我采取的是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方法引导他们。
六、拓展延伸
2014年新大纲和旧大纲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本词最后一句话是千古名句,也是清朝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最后一境界,拓展延伸部分我设计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对这三境界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词的理解,巩固了教学重难点,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境界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境界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通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渗透德育教育,塑造人生价值观,领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艺术魅力)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一环。为此我针对性布置两个作业
1、美读全词,有感情的背诵全词。
2、根据拓展讨论的内容,谈谈你对治学三境界中某一境界的认识与理解。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笔,对教学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加深印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有力措施之一,针对这个原则和本文实际内容,我作了如下板书设计《展示课件》
八、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更有学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 4 反思能力。反思教学对教师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对本节课作了如下反思。
我在教学中采用“提问——讨论——交流——明确”的模式展开教学,结合学生情况以及教材实际,有梯度的设计问题,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让学生自悟,自得。不足就是未能做到大胆取舍拓展时间不充裕,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
我的说课结束,敬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四篇:青玉案元夕教案
《青玉案•元夕》导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原文展示】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3.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知识链接】 1.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他是南宋著名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2.写作背景:
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3.诗词注解: 该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凤箫:箫的名称。
玉壶:比喻明月,故继以“光转”二字,亦或指灯。元观灯》:“鱼龙漫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千百度:千百遍。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问题设计】
1.上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下片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3.“那人”是个怎样的人?词人塑造这一形象时主要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做分析。说说你的理由。【拓展延伸】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思考: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做学问与这三境有何联系?谈谈你的理解。
【名家赏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即舞鱼舞龙。是元宵节的表演节目)宋 夏竦《奉和御制上4.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你同意他的说法吗?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 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她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像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第五篇:《青玉案﹒元夕》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愉快的寒假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那些幸福美好的瞬间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就像昨晚的焰火晚会,那些花灯、焰火美吗?说说你们看到了哪些让你“惊艳”的焰火?(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眼中的烟火花灯之美。)
师:元宵焰火狂欢是古往今来朝廷民间都甚为重视的,文人墨客们也为此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诗词佳句。宋代词人辛弃疾也曾经为元宵夜留下墨宝,他眼中的元宵焰火是怎样的热闹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名句又是如何在元宵夜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一起走进宋朝的元宵之夜。
二、释题
① 青玉案,词牌名
② 元夕,题目。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互联网查询,查找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腊八节
三、初读诗歌,批文入情
①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由朗读整首词。初步感知重要的字、词和句子的含义。②2名学生试读,教师适当指导集体朗读、体会情感。③互联网上听示范朗读,学生注意字音、停顿、语速。
四、研读诗歌,体悟诗情
1、二读诗歌,赏析诗人笔下元宵盛况。
思考:诗人在元宵之夜看到了哪些景象?诗人是如何描写元宵节盛况的?(学生思考,自由发言,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适当点拨,尽量使用文学语言)明确:①焰火:“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花千树、星如雨”,把烟火比喻成花、星,形容烟花之盛。这写出了元宵夜彩灯的繁华景象。②车马、音乐、花灯:“宝马雕车香满路”,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含蓄而又生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里既写了夜里的场面还描写出人的活动。有人吹萧,箫声悠扬;明月清光在流转,整夜里鱼龙灯盏随风飘舞。——焰火璀璨、车水马龙、张灯结彩。③ 仕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盛妆艳服,欢声笑语
2、三读诗歌,鉴赏“那人形象”。
思考1:诗人笔下的元宵节可谓热闹非凡,男男女女都在节日中尽情地欢乐。在大家都在欢乐时候,我们的作者却是独特的,他到底在干什么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人所寻找的“那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明确: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思考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辛弃疾生平遭遇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①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
②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③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这个人正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明确: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所寄托,可谓知音。本词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女性形象。她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
3、四读诗歌,品味手法
思考:词人是如何通过背景渲染来塑造“那人”的形象的?
明确:对“那人”的形象,词人是把她放在火树银花的元宵佳节极其热闹的背景上,连用两层比衬的手法来塑造的。词的开头写灯火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孤高的品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和戴着“蛾儿”、“雪柳”的妇女,对那人也是反衬。词人运用两层衬托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五、五读诗歌,总结全诗
六、拓展思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你认为自己处在哪一种境界?这对你的人生有何启发?(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教学反思】
互联网的使用,方便了营造情景。语文诗词教学对营造情景要求较高,唯有入情入境,诗歌的情味才能得以体现,学生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当然,仅仅进入情境,若没有抓得住的真切感受,那也是无效的课,学生要能在入情入境读懂诗歌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学习收获,那才是真正的有效学习。
本课的设计力求通过情景营造,美读入情,研读悟情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让学生在体悟诗歌情感之外,也能掌握研读诗歌的一般方法,课堂基本达到预想的效果。当然,也有如下不足之处,有待以后改进:
1、开头导入元宵之夜的时间太长,使得后面鉴赏的时间稍嫌紧张。
2、最后的拓展阅读问题提得有点空洞,学生只是泛泛而谈,而无精彩的发言。若能将问题细化,涉及中学生实际生活,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有实质内容。
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