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0: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第一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课题:§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序号: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上节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基础上学习,主要介绍人耳的构造,声音可以通过耳朵骨骼等传递。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通过耳朵听到是已经熟悉的如何传递在自然课也已经学过,但对骨骼传声却不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声音可以通过耳朵和骨骼传播。

2、过程与方法

经过观察物体的发声及听到声音的过程,能简单描述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贝多芬的事迹,建立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放弃和修整自己的错误观点。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经过观察物体的发声及听到声音的过程,能简单描述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初步认识声音可以通过耳朵和骨骼传播。教学方法:透镜式教学法

教学器材:投影设备、收音机、音叉、钢尺、人耳构造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我们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原因是什么?说明什么?

2、在钢管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 会听到几声?说明什么?

二、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声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340米/秒。小明对着大山喊了一声后过一会儿听到了,上述是一种什么现象?

那么对于上述声音小明是如何听到的? 板书课题:§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三、进行新课

(一)人耳的构造

人是靠耳朵听到声音的,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获知声音的呢?

1、学生讨论人获得声音的途径并讲解。

2、教师讲解并出示人耳挂图: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得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二)骨传导

除了通过耳朵听到声音以外,人有没有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声音的可能性呢?

1、实验验证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2)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牙齿上,看看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

思考: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有什么不同?

上述实验说明: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声。科学家把这种传声方式叫做骨传导。

也就是说,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不管哪一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如果只是传导障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听到声音的。这需要其他途径将声音传给听觉神经。

2、学生阅读课本17页的阅读材料

据说贝多芬当年耳聋后,就是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创作。

(三)双耳效应

学生阅读18页材料回答:什么是立体声?

三、本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收获

四、布置作业:

1、学生查阅资料后解释助听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将同步训练的练习完成

3、收音机上设有stereo-mono开关,既然有stereo为何还要设计mono?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五、板书设计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振动——耳朵——骨膜振动——听小骨等组织——听神经——大脑

2、骨传导:

3、立体声:

六、课后记

第二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①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②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③学会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验证假设。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②建立声音的传导途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③培养学生问的交流合作养成与人合作的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好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声音在耳朵中是怎样传导”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

(2)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关于耳朵的哪些问题?

(3)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并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评析】学生对于耳的现有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外部特征,以及知道它是一个重要人体的器官等知识上。而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学生们了解甚少,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从而累积资料,在头脑中留有一定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环节的活动也是为了能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师进行后面的教学找好起点。

(4)带领学生选择本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2、假设耳的结构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耳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组总结一个耳的结构。

(4)教师发耳的结构的贴纸。

(5)各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状的贴纸试着根据自己组假设的结构拼成耳的形状。

【评析】教师课前做好了耳的各部分形状贴纸,让学生根据贴纸的形状一边拼摆一边和同伴交流想法,并修改自己最初的假设,在“验证──实践──验证”的活动中一步步接近科学的结论。

【注意】教师在设计有关耳的贴纸时可以将有关耳的结构的示意图复印后分剪,再分别复印。学生会在拼摆的过程中发现当各部分很好地衔接时才会呈现一个完整的耳的结构。

3、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1)谈话:现在,请每组选一名同学带着你们组组装的耳朵到前面来展示。

(2)教师找两三个小组说说他们小组在刚开始时认为耳的结构是怎样的,然后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成功组装了一个完整的耳,如果没有成功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设再进行验证的。

(3)全班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4、研究声音的传导途径

(1)谈话:根据耳的构造和搜集到的资料你能画出声音的传导途径吗?

【评析】有了前一部分的学习再加之学生的资料积累,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依据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画出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这个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们整和信息的能力。

【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对各种声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动引起了3块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将声音传导给耳蜗卵圆窗,使卵圆窗产生了同样的振动。卵圆窗的振动使螺旋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兴奋由位听神经传导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使人感知声音。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交流反馈:

五、总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p38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与教学反思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碰到物体就会引起物体的震动。我们耳朵中的鼓膜就是接收声音振动的“探测器”。鼓膜是一个很薄而且有**的组织,即使很轻的声音都可以让它产生振动。

在这节课学生要用一块很薄的气球膜,包住一个玻璃杯制作一个鼓膜模型,通过观察气球膜的振动,来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人的耳朵是如何工作的。因为气球膜的不易观察,可以在气球膜上放上一些纸屑或沙子、盐,借助纸屑、沙子或盐来观察气球膜的振动。课前我先选择的纸屑,(觉得用纸屑比较干净)可是实验几次效果很不明显——纸屑几乎不动,我又换沙子实验结果也不好,又找来了很细的盐粒,实验现象超好,我很满意,看来还是比较轻小的物体效果才明显。每次实验前对材料的选择我们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实验成功与否。

第三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课题:第二节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重点: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难点: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课型:新授

执笔:董君 预习指导:

1按听觉产生过程的先后,写出人耳各部位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骨传导?

3双耳效应判断声源方向会不会产生错觉? 4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耳聋?

预习检测:

1我们感知声音的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A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住牙齿上听到的声音 B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C用手指堵住双耳听音叉的声音 D同学听到其他同学的悄悄话

3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从而能判断声源的方向,这就是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耳膜被损坏,仍然可以通过骨传导听到声音 B人的听觉神经损坏后,也可以通过骨传导听到声音 C人的听小骨损坏后,一定无法听到声音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知识系统

1人耳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听觉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__耳聋的分类

()()()

2骨传导:

原理是固体可以传声。(效果较好)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耳效应:

原理:声源到双耳的距离不同 作用:判断声源的方向 拓展应用:设计立体声效果

课堂检测

1人潜入水中时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抵在钢琴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声音。根据以上两例,请说出传声的物质除了气体外,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__。2在声音信息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下列器官出现故障使人失去听觉的是 A耳垂 B耳廓 C鼓膜 D听觉神经 3助听器的作用是

A传导声音 B修补人的耳部结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小明做了如下探究实验:第一次他把铅笔放在离嘴不远处,敲击铅笔,耳朵听到了声音;

第二次他把铅笔用牙齿咬住,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敲击铅笔,这时他也听到了声音;(1)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2)两次听到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5武侠电影里常描写一位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他的眼睛根本没有失明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准确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巧合

选做题

有一个录音机录下自己说话的声音,重放时自己听到的声音与原来自我感到的声音不一样,而别人听起来却像你的声音,这是什么原因?

第四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的: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过程与技能

1. 能够根据耳朵的构造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2. 能够根据耳廓的构造提出有关耳廓功能的假设。3. 能够使用助听器进行耳廓功能的模拟研究。科学知识

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保护听力的常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2. 认识到噪音的危害,学会积极的应对噪音的办法。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对人是怎样听到声音以及耳廓的功能提出合理假设。● 了解人耳的构造及作用,知道如何保护耳朵。● 可以用模型对所学内容进行合理解释。● 对噪音有一定认识。

教学材料:耳膜模拟实验演示材料、大白纸、透明胶带、剪刀。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师: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声音传播的媒介,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

教师直接提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研究声音,除了研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外,对声音的接收和感知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儿童已知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声波的形式借助物质向各个方向的基础上,必然提出我们是怎样接收和感知声音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指声音的接收器构造、原理和对声音的感受的内容。探索和调查

一、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1.你觉得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将你的预测填在表格上

--1--

(可以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2.学生汇报预测内容

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推测,在学生汇报时一定要追问学生预测的理由。(例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以声波的方式传递的,据此推测耳朵里可能有收集声波的构造和把声波传送转换为振动的构造;耳朵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可能具有把振动放大的构造;看电视时只听到电视机里发出的声音,外界的其他声音不被注意,说明听声音同人的大脑有关系,等等。)

(在学生汇报预测时可以为他们准备相应的模拟材料,例如当学生说到接收声波、声波在耳朵里引起振动时,让学生做相关的实验进行观察。)

教师归纳,并进行适当分类,3.教师通过挂图及碟片向学生介绍人耳的构造。板书声音传递的路径:

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4.学生把自己的推测和课件陈述的内容加以比较。5.请学生说一说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认识耳廓的作用

1.我们的耳廓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写出预测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预测。2.学生汇报预测及实验并开始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提示:要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样呢?)

三、认识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1.放一些噪音给学生听,问:听到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觉? 2.阅读教材上的资料

思考:通过阅读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是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我们怎样防治噪音污染?

让学生根据事实进行推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磨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适当的知识讲授在科学课的学习是也是必要的,教师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耳朵的构造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预测与实际构造的对比,来加深对耳朵构造的印象。

这部分内容是围绕“助听器”开展的体验活动而展开的,意到让学生理解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在此,课文将耳廓与“助听器”的相似点突出出来,采用的手法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相似研究法。

--2--

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噪音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认识噪音的危害并说出合理的防治方法。回顾和解释

1.结合上面学习的内容,耳朵的构造、耳廓的作用、对噪音的认识等等,你认为如果我们身处嘈杂的环境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呢?

2.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并用它来解释这两个问题。

--3--

第五篇: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包括耳廓、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听觉神经。

2.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3.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4.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词汇:外耳、中耳、内耳、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研究强弱、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廓的作用。科学方法:观察推测、对比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耳朵产生研究的兴趣。2.养成细心观察、严谨实验的习惯。核心价值观:鼓膜作用的认识。教学重点:

用实验认识声音的强弱和距离的远近与鼓膜振动剧烈程度的关系 难点:

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讨论等。教学准备:

1.一个铃铛、耳的模型、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橡筋、音叉、一小包精盐、课件。

2.每组: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橡筋、音叉、一小包精盐 气球皮要略大于玻璃杯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教师在桌底下摇动铃铛,问同学们:你们猜猜桌下藏着什么? 学生猜测,教师出示铃铛。

2.教师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猜出是铃铛? 学生说出是因为听到了铃铛的声音。3.复习旧知。

经过前面几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铃铛是怎样产生声音的?(预设答案:铃铛振动产生声音。)铃铛在这里,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到你耳朵?(预设答案:空气)

4.质疑揭课。

是啊,铃铛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出示课题。

二、认识耳朵,推测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我们先来认识耳朵是怎样的。现在我们就进入耳朵,来次“耳朵之旅”。

出示耳朵结构模型,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听觉神经。

2.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学生推测各部分的作用。)

3.中耳有一块鼓膜,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推测鼓膜的作用。)

三、研究鼓膜,了解作用 1.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1)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研究。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没法拿到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可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

(2)出示“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准备1个玻璃杯、气球皮,气球皮要略大于玻璃杯口,将气球皮蒙在玻璃杯口,绷紧,用橡筋捆紧(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

(3)出示一个音叉,放在“鼓膜模型”上方,用锤子敲一下。提问:声音有没有使气球皮振动呢?这样看得清楚吗?(不清楚)为了方便观察,我们在“鼓膜模型”上面最好洒一点点精盐,精盐不能粘在一起,要洒均匀。然后大家拿音叉在“鼓膜模型”上方用锤子敲一下,观察气球皮的运动。注意:音叉离气球皮稍近些。

(4)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上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5)交流小结。

当你敲击音叉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发现模拟鼓膜的气球皮有什么变化?说明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怎样?

小结: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1)提问:当我们用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出较强和较弱的声音时,观察比较鼓膜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猜想,提出注意点。

出示注意点:两次用的力要不同,让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要相同,都放在比较接近气球皮的位置,不要太远。

(3)分组活动: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上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有什么不同。

(4)交流小结:从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结论: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3.研究鼓膜振动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1)提问:当我们用相同的力敲音叉,把音叉放在离“鼓膜”较近、较远的地方,比较鼓膜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呢?(2)学生猜想,提出注意点。

出示注意点:两次敲音叉用的力要相同,一次把音叉放在离“鼓膜”较近的位置,第二次把音叉放在离“鼓膜”较远的位置,比较两次“鼓膜”振动有什么不同?

(3)分组活动:用相同的力敲音叉,把音叉放在离“鼓膜”较近、较远的地方,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有什么不同。

(4)交流小结:从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结论: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明确作用

1.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不同的声音通过外耳传到鼓膜,它就会产生不同的振动。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2.根据学生的设计,随机设计出实验:利用电脑持续播放一段音乐,以学生刚刚能听到为最佳音量。先让学生听听声音的强弱,再让学生把手放到耳廓后面,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再次感受声音的强弱。说说两次声音有什么变化?

3.为什么第二次手放到耳廓后面,我们听到的声音比第一次更清晰了呢?如果学生答不出来,你可以引导:这里手放在耳朵之后,耳廓比原来变得怎样了?(变大了)耳廓变大了,声音变清晰了,说明耳廓有什么作用?(预设答案:汇聚声音)

4、出示耳廓狐、土狼的耳廓图片,讲解耳廓狐、土狼能够听到非常微弱的声音,看了图片,你知道为什么呢?学生通过分析更加明确耳廓汇聚声音的作用。

5.课外调查还有哪些动物的耳朵是很特殊的?对它的听力有什么作用?

五、补充讲解,课堂总结

1.教师根据耳朵图片,讲解耳蜗、听觉神经的作用。2.经过这节课学习,你能解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吗? 3.学生解释,同时播放我们听到声音的整个过程的FLASH,看完之后,读书中P38的解释,学生对“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有个全面的认识。

4.提出疑问:如果声音过大,我们的耳朵会怎样呢?我们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下节课来研究。

六、课后作业: 完成科学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外耳、中耳、内耳

八、教学反思: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6课。我的设计思路是:复习导入——耳朵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耳廓的作用——鼓膜的作用——小结。复习导入可以将前几节课学习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且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很直接引出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些器官是老师介绍其功能,耳廓的作用的通过体验活动来感受,鼓膜的实验是通过实验来证明(也是本课的重点),最后知道各部分的功能后,看着耳朵结构图,就能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过程讲清楚了,这也是小结部分。同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在体验耳廓的作用实验时,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听音乐盒的声音作对比时,效果不是很明显。还一点:对着鼓膜模型发出声音的时候,我示范的时候是用“啊”代替了讲话,似乎效果更明显,但是让学生分组做的时候,全班那么多同学一起发出“啊”的时候,教室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很吵的感觉,可以建议地用背唐诗代替“啊”,这样会使声音和谐一些,让听众也能感受声音之美。我是选择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己组装成“鼓膜模型”所以这一环节用的时间比较多,如果每个小组都提供一个已经做好了的,直接去感受鼓膜的作用,怎样做成的,让其在课后完成,这样,对于这节课应该会更合理些。

总之,一堂课会有一些闪光点,也会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找准优点,改正不足,持之以恒,经常反思,备课时,多备学生,相信,会更上一层楼的。

下载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范文合集

    利用身边器材,增强物理趣味性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很多实验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做效果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那样的器材,或者做了效果也很差。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优秀教案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1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

    教案4——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4、知道人耳的构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能根据现有材料对耳的的构造和作用提出假设。 2、能在已有的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导途径提出假设。 3、学会......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知识点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知识点 1、 人耳的构造: 2、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鼓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

    物理教案-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时: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