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司马光砸缸》教案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第二篇:司马光砸缸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司马光砸缸(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地品质。
2、学习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育孩子遇事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活动准备:
符合故事内容的动画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前几天,老师听到一个新闻,据说一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幸好有一个大人路过把他给救起来了。真的是好险哪!(教育小朋友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水缸里装买了水,这可怎么办呢?(想办法)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动画片,这个动画里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师:请小朋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欣赏动画,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师: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解决光和缸的念法)幼:《司马光砸缸》
师:你从这个动画中看到了什么?
幼:司马光砸缸救人过渡语:在这个动画中你们最喜欢哪一段?
三、分段欣赏动画,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1)播放开头至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师:他们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游戏? 幼:他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师: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 幼:……(2)播放小朋友掉进水缸后至司马光砸缸前师: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其他小朋友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幼:幼:有的小朋友哭了,有的小朋友去叫大人了……(3)播放司马缸砸缸至最后师:司马光用什么方法救了他呢? 幼:他用石头砸破了缸。
师:他是砸在缸的什么地方的? 幼:缸的下面部分。
师:在当时谁的办法最好?为什么?
师:你喜欢司马光吗? 幼:喜欢。
师:为什么? 幼:因为他聪明勇敢……师小结: 司马光遇到事情沉着勇敢不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勇敢,长大后就成了一位古代的历史学家。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要冷静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比赛讲故事吧,看谁讲得最精彩!
四、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幼儿自由复述故事,教师适当提示。
五、延伸活动:分角色表演故事附故事:司马光砸缸从前,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来。大家玩得正高兴时,忽然听见“扑通”一声。哎呀!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这可把大家吓呆了:如果不赶快把这个小朋友救上来的话,他就会淹死在水缸里!大家围着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水缸太高,小朋友们个子矮,根本就够不着,没有办法把小伙伴救上来。去叫大人吧,又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呢?有的小朋友吓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吓得跑了。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办法。当他看到路边的石头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急急忙忙抱来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过去。只听到“喀嚓”一声,水缸被砸出了一个大洞,水哗哗地从洞口流了出来。不一会儿,水就流光了。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传开以后,大家都夸司马光又聪明又勇敢。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司马光砸缸(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司马光机智勇敢、见义勇为的精神。
2.让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形式表现故事。
3.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碰到问题镇定、勇敢、坚强等品质。
4.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动画、卡片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3.小朋友掉进水缸会怎么样?
4.小伙伴是怎么做的?
5.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情境6.你们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
二.出示歌舞视频,又有一群小朋友来讲故事了,提问:
1.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现故事的?
2.我们再来看一看,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唱唱做做动作3.歌曲中那句话是唱的最多的?跟老师一起学一学4.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方式吗?大家再来一起学学三.调查表,请小朋友说一说身边见义勇为,机智勇敢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的事四.玩智力游戏,结束活动
第三篇:司马光砸缸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四篇:司马光砸缸教案
教学内容:歌表演《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丰富的表情声音演唱歌曲《司马光砸缸》
2、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共同表演故事《司马光砸缸》
3、注意休止符的演唱和倚音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4、讨论歌曲中加色块的旋律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音响设备:多媒体
2、伴奏乐器:电子琴、各种打击乐器
3、表演道具:大水缸、大石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人数。唱上课歌
二、全班同学齐唱歌曲
三、指出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四、通过多媒体看视频孟源演唱的《司马光砸缸》,并从中找出演唱存在的差距,总结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唱?
五、跟音乐继续练习唱
六、讲解音乐知识:倚音、八分休止符
七、分组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全班同学分成ABCD四组,AB组为演唱组,分别演唱歌曲中的不同段落;C组为表演组,表演故事情节;D组为打击乐器组,为歌曲伴奏。
八、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表现,并为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老师亲手做的小红花)
九、讨论问题:说一说歌曲中加色块的旋律在烘托音乐气氛、表现音乐结构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十、课堂拓展:你还知道哪那些音乐故事?让同学来唱一唱。
十一、作业:课下有表情有感情的熟练演唱歌曲,唱下课歌下课。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学生都会唱了本节课歌曲,由于有表演的环节和打击乐器的加入,学生显得非常兴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不足之处:没有涉及到独唱,演唱方式不够多样;讨论问题的时候学生积极性差、准确率较低;学生之间的协作差,表现力不够
3、改进方法:让天赋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展示多锻炼;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多做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做示范的同时也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第五篇:手工教案 司马光砸缸
手工教案 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的:
1.通过《司马光砸缸》立体连环画的制作,初步掌握立体纸粘贴画的制作方法。
2.使学生思考《司马光砸缸》故事至今广为流传的原因。重难点: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作为学生学说话和口头作文的题材。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使用:
材料:16开《司马光砸缸》彩印纸一张、胶水或糨糊一瓶。
工具: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国北宋时代,有个大历史学家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就聪敏过人,他砸缸救人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让我们用立体折贴连环画来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展现出来吧!
二、活动过程:
1.拿出《司马光砸缸》彩印纸,看图阅读这个故事:仔细看看这个连环画中的1-2图、3-4图、5-6图是怎样由彩印纸下侧的相应的各图连贯起来的。
2.把1-2图、3-4图、5-6图三幅连环画沿边框实线剪下来,并按图中的(﹉﹉)和点实线(﹎﹎)将画面正折和反折。3.按粘贴标记把1-2图、3-4图、5-6图依次顺序粘连起来。
4.将彩印纸下侧的三幅小图沿轮廓线仔细剪下并将粘贴标记部分正折,把各图沿虚线正折,然后,把三幅小图粘贴到相应的1-2图、3-4图、5-6图上。这样,一幅《司马光砸缸》立体连环画就做成了(图一)。
5.请你按照立体连环画的顺序讲讲《司马光砸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
板书: 正折﹉﹉
反折﹎﹎
剪→粘→讲
作业:回家后把,《司马光砸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小结:通过《司马光砸缸》立体连环画的制作,初步掌握立体纸粘贴画的制作方法。
课后小结:《司马光砸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可以作为学生学说话和口头作文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