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地造景艺术手法探析

时间:2019-05-12 21:2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绿地造景艺术手法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绿地造景艺术手法探析》。

第一篇:校园绿地造景艺术手法探析

校园绿地造景艺术手法探析

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摘要:高校校园环境是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展现的重要载体,结合了现代办学理念的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能够更好地烘托浓厚的校园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加有利于学生人格塑造、品德品行的培养,同时,也能为高校树立独特的风格形象。本文主要讨论了校园绿地造影艺术的手法,为同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校园绿地;造景艺术;手法探讨

1. 引言

园林绿地造景只是园林绿地设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在满足上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合理组织各种造园要素,使之成为若干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空间环境,同时又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创作行为。而其中校园园林绿地造景将为学生师生学习氛围带来重要意义。对于校园园林景物主题能集中具体地反映设计内容的思想件和功能上的特性。高度的思想和服务于广大师生的功能特性,达到环境育人的境界。

2. 校园绿地造景设计构思

对于校园绿地造景应遵循“现代、简洁、实用、富有特色”的指导思想,同时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重点是营造“交流、休闲、学生、生活、教学”等各种类型的景观空间,把握其中的香瓜关系。顺应人的心理需求,以有效地使产生“灵、秀、雅”的景观氛围。

在紧扣校园特定的功能,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场所特性,体现以人为本的造景原则,为师生创造出适宜学习、生活的校园文化环境,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理念,在校区创造体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境界。

对于学校校园绿地造景往往沿道路两侧、广场、建筑周边和围墙边呈条带状分布,以建筑为主体,绿化相衬托、美化。因此绿化设计既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通风采光、遮阳、交通集散,又要考虑建筑物的形状、体量、色彩和广场、道路的空间大小。大门出入口、建筑门厅及庭院,可作为校园绿化的重点,结合建筑、广场及主要道路进行绿化布置,并应注意色彩、层次的对比变化,建花坛,铺草坪,植绿篱,配置四季花木,以衬托校园入门及建筑物入口空间和正立面景观,丰富校园景色。建筑物前后作低矮的基础栽植,5m内不植高大乔木;两山墙外植高大乔木,以防日晒;庭院中也可植乔木,形成庭荫环境,并设置乒乓球台、阅报栏等文体设施,以供学生课余活动之用。校园道路绿化以遮阳为主,主要种植乔灌木。

3. 校园绿地设计

(1)教学科研区绿地。教学科研区是学校的主体,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以及行政办公楼等建筑,该区也常与学校大门主出人口综合布置,以体现学校的面貌和特色。为了有效地确保教学科研区要保持安静的学习与研究环境,其绿地多沿建筑周围、道路两例呈条带状或团块状分布。鉴于教学科研区绿地主要是满足全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故不但能提供安静优美的环境,也为学生创造课间进行适当活动的绿色室外空间。教学科研主楼前的广场设计,以大面积铺装为主,并结合花坛、草坪,布置喷泉、雕翅、花架、园灯等同林小品,以体现简洁、开阔的景观特色。

(2)学生生活区绿地设计。该区为学生生活、活动区域,分布有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浴室、商店等生活服务设施及部分体育活动器械,有的学校将学生体育活动中心设在学生生活区内或附近。该区与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校园绿化景区、城市交通及商业服务有密切联系,其绿地一般沿建筑、道路分布,比较零碎、分散。在不影响楼内通风采光的条件下,可采取多种植落叶乔灌木。为满足学生休息、集会、交流等活动的需要,教学楼之间的广场空间应注意体现其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并应具有良好的尺度利景观,常以乔木为土,花灌木点缀。缘地布局平面上要注意其图案构成和线型设计,以丰富的植物及色彩,形成适合师生在楼上俯视的鸟瞰画面;立面要与建筑:主体相协调,并衬托美化建筑,从而使绿地成为该K车间的体闲主体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育活动区绿地设计。体育活动场所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设施,其内容包括大型体育场、馆和风雨操场,游泳池、馆,以及各类球场及器械运动场等。该区与学生生活区有较方便的联系,故除足球场草坪外,通常绿地沿道路两侧和场馆周边呈条带状分布。

4. 实例分析

某校区南侧占地约400亩,该校区自然地形地貌丰富,高差较大,地势起伏,有山有水,环境条件十分优势。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把校目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并充满现代感的新型校园。在形成校目特色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条件,尊重该校的历史传统,有意识地追求和建造有别于其他学校建筑风格与景观风格的校园环境。

(1)绿化分区规划设计。对于绿化方式的多样化设计上,该校园既有行列树阵、又有乔灌、草组群搭配、使校园四季常绿、三季花开,同时突出季相变化特征,强调花的烂漫、叶的鲜艳。从而使得生态湿地绿化和城市生态性绿化相结合。

(2)两条轴线串联起6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相互协调以及相得益彰。教学区的教学楼围合成11个庭院,以铺地配合景观小品、植物构成不同的景观,规整的几何图形寓示教学的严谨。同时小品及其植物的配置又透出活泼。图书馆是教学区的中心监护,隐约于山水绿树之间,充分体现了“山水学林”的校园意境。在学生宿舍区考虑到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两栋建筑楼之间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庭院,同时再绿化设计中设置庭架、座椅,以充分地使学生可以得到

身心的放松,同时为学生提供交流娱乐的场所。

(3)对于学校校园绿地造景应当结合现状条件以及校园特点,将其设计建设成景色优美,特色鲜明,供师生晨读、休闲以及静思、交流的优美小憩场所。设计上采取以硬铺为主,采用流畅大波浪造型,以呼应其“水岸”的特殊性质,打破了原有驳岸的僵硬直线条,从而造成富有变化的感觉。对于湖岸设计三个出挑平台,以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针对校园品质,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校园历史文化诶住主题,设置一道弧形景墙,在景墙上雕刻校史的浮雕以及名人名言。重点在此载重桃李,以寓言桃李满天下,不忘师恩和思念之情。同时设置有铺地坐凳,为学生提供看书交流的场所。

图1 弧形树池坐凳示意

(4)在学校文化区,近3万平方米的水杉园、树上百鸟争鸣,林下鲜花绽放,小路蜿蜒,幽深静谧。她给到过我校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早已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景点。位于学生生活区的谊园,面积约1万平方米,大片的绿地中镶嵌了两条由红、绿、黄三种色彩的植物组成的“S”型图案,点缀了紫薇、棕榈、铁树等观赏性植物,给视觉以强烈的冲击。水杉园、谊园、思园、冶园„„,一抹抹绿色在见证着我校生态校园建设步伐的同时,也见证着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向精品化、人文化方向的演变。来自学校总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校共计新增绿地约17万平方米,新增树木约19.5万株,建设了冶园、竹园、思园、紫园等30余处校园精品景观,建设了法桐路、雪松路等10余条以植物名称命名的景观道路。通过持续不断的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人居环境,创建了景色优美的绿色校园。

5. 结语

高校校园景观是校园美化的基础、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学校品质的表现,在高校建设中应该把握高校校园景观的特色。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应该以人为本,以教书育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

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应该强调开放性,形成一种文化内生繁衍和文化外生发展的现象;应该是自然、空间与人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校园景观文化的持久性,以实现学校文化的有效传承;还应该在兼顾地域性的基础上求特色。

参考文献:

[1] 白晗.试谈高校校园景观的特色[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2):95-182.[2] 崔明春.浅谈高校的园林绿化[J].河北林业科技.2010(03):30-31.[3] 冯艳莉.高校校园绿化美化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03):28-34.

第二篇:《园林绿地造景的艺术手法》试讲稿

《园林绿地造景的艺术手法》试讲稿

评委老师:

我是来自 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我今天试讲的课题是《园林绿地造景的艺术手法》。现在我可以开始了吗?

老师们,我假设这里有多媒体,课前播放“曲院风荷”的各样图片以及配音歌曲“荷塘月色”,与学生一起感受风景的秀美。铃响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正式开始上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用时0.5——1分钟)A、视频引入

同学们,请听。大家熟悉这首歌吗?对,《荷塘月色》,伴随着轻盈的音乐,缓缓流淌的歌词运用了许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人无比的享受。

同学们,再请看,画面中“风过荷叶”的景色也是那么的秀美、迷人,其实,这里也用了很多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园林绿地造景的艺术手法》,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5页。(板书:第二节 园林绿地造景的艺术手法)。

(用时1——2分钟)B、新课讲解

各位同学,有谁知道刚才视频里播放的是哪里的风景吗?(加以引导,关键词:江南景区、荷花„„同学回答,师肯定)。

南宋诗人杨万里在看到这里的美景后,曾这样写诗称赞。(手指)请看PPT。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一下诗人杨万里眼中的风荷美景,我们请语文课代表来朗颂一下这首小诗。

学生朗读:“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师表扬)。

这首诗表现的是西湖六月中旬的美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九曲小桥,玲珑亭子,景美人更美„„这一切都在充分展现曲院风荷的独特魅力。

(用时1.5——2.5分钟)

到了现代,所谓的景观也越来越多,就比如说,我们身边就有四明湖、白水冲、丹山赤水等,这些景观,有的是自然的,有的经人工创造过,但不管怎么样,这些景都有其共同的特点,请同学想一想回答:“什么叫景?”

生答:(有美感,可供人观赏„„)

师点评归纳: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对,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工创造的、以能引起人的美感为特征的那样一种供作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我们称之为“景”。

这就是“景”的概念。(板书:

一、景的含义

1、概念:„„)(边板书边读边讲)

(用时2——3分钟)

下面我们来讲讲景的外延。(板书:

2、外延)

我们知道,景是有大有小的,大如江河湖海、崇山峻岭,比如说西湖、庐山、黄山、青藏高原„„小如某庭院角隅的竹石小景。

这说明景是各式各样,千变万化的,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但任何景都包括景象、景状、景气、景色、景趣、景意等多种内容。(板书:象、状、气、色、趣、意)

特别是我国的古典园林,非常重视景的建设,多为“集景式园林”,著名的有西湖十景、避暑山庄72景等。

下面我们就从景象、景状、景气、景色、景趣、景意这六个方面为切入口,来捕捉一下西湖十景的灵魂。

(用时1.5——2分钟)

这是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从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桃红柳绿,而地点在哪?对,苏堤上,这说明苏堤春晓最美的观景季节就是春天,所以取名苏堤春晓。

那曲院风荷呢?(边放边讲,依次展示西湖十景图片,与学生共同欣赏十景的同时,一起提炼园林的“灵魂”)(用时1分钟)

园林有了灵魂就有了思想,一般园林景观的主题能集中具体地反映景的思想性和功能性,请看PPT。(板书:

4、景的思想性和功能性)比如西湖上这一纵一横的绵延长堤,清澈的湖水,平远的西山,这既是西湖风景特点的高度表达,又是游人游憩欣赏的好去处。

(用时1分钟)

理解了景的含义这部分内容后,我们再来重点学习造景常用的十大艺术手法。(板书:

二、十大造景手法)第一种是主景与配景(板书:

1、主景与配景)在电影里,都会有主配角之分,其实在造景中也有主景和配景的手法。怎样处理好主配景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观察这六张PPT图片,思考回答:设计师通过什么方法使图片里的景观达到主配景的和谐?

生答,师重述:是的,要使景观达到主配景的和谐,突出主景是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主景升高或降低法、轴线对称法、托云拱月法、构图重心法和园中之园法等。(板书:突出主景)

(用时1.5——2分钟)

我们知道,园林都是立体的,存在着空间关系,即层次与景深(板书:

2、层次与景深)。层次一般分为前、中(主景)、后三个大层次,(板书:前、中(主景)、后)有了层次就会有景深,那么怎样来处理好前、中、后景的关系呢?请同学们结合这2张图,思考回答。

生答,一般中景为主景,缺乏前景或后景时要添加景,来增加景深。有时为了突出主景简洁壮观的效果,可以不要前后的层次。师评介(说得很好)。(用时1.5——2分钟)

再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请问:这个寺在园中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不在)

同学们,这就是另一种造景手法:借景。而与之相对的则是屏景。(板书:

3、借景与屏景)

图中展示的是苏州拙政园远借北寺塔的景象。《园冶》中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介绍《园冶》及作者,解释这句话。)借景的类型除了远借外,还有邻借(近借)、仰借、俯借以及应时而借,共5种,(请同学们看图,和学生一起感受各类借景的风采)。

(用时2——3分钟)

好,现在我们已经学了三种方法,还有7种常见的园林造景手法,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学来掌握它,请同学们分小组默读和讨论PPT上显示的4个问题,到时请各小组代表回答,回答正确加分。(出示问题:①分景和隔景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②夹景和框景的效果有哪些?③分析透景、漏景有什么区别?④点景和题景的作用有哪些?)

生答,师小结。①分而不离,有道可通;隔而不断,景断意连。②增加景深,突出对景的奇异效果③景前无当为透,有当为漏。④点景:使景物有了焦点和凝聚中心,增加趣味;题景:有丰富内容、增加诗意、点出主题、宣传装饰和导游作用。(一边小结一边在PPT图片中放映文字)

下面我将依次播放16张彩图,请各小组成员抢答,把它们放入相对应的十种造景手法中去,并说明理由,回答正确而有道理的小组加分。

生抢答,师评介。C、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首先欣赏许多园林美景,从中理解了景的概念、特点和意义,然后我们共同学习了三种造景手法——主景与配景、层次与景深、借景与屏景,进一步通过自学了解了七中造景手法——对景与抑景、分景与隔景、夹景与框景、透景与漏景、点景与题景、引景与导景、实景与虚景。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风景,而且学到了不少造景手法,为以后能更好地参观风景点,甚至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打下了基础。同时大家课堂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表现优秀,老师恭喜你们也感谢你们!

D、作业布置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请大家把课本翻到最后彩图部分,看彩图一(a)中的四张风景画,分析每幅图采用的造景手法有哪些?并简要说明理由。明天早自修后上交。

下课。

第三篇:地方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及造景手法研究分析

地方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及造景手法研究分析

来源:现代园林作者:黄建军

地方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及造景手法研究分析

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已经成为园林公司业内的共同呼声。然而,抄袭他人景观设计甚至套用其模式,已成为园林界低层次设计的一时之热。江南桃红柳绿粉墙梅影、岭南椰树成丛、英国牧场草坪景观,屡屡在城市园林甚至北方园林中出现景观“雷同”。植物造景呼唤本土特色已势在所趋。乡土植物与地方特色园林景观

城市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一般以地区划分,指在城市所在区域内固有的,非引进的,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并生长良好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乡土植物能表现强烈的故土情怀。

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地方特色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在充分理解当地自然景观和实地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表现地方文化,以生态设计为手段,营造适合当地生长的特色植物群落结构。以植物构成城市园林景观的主体,创造植物绿量高的园林环境,给大众一个空气清新,在城市中享受自然的良好景观场所。2 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地方特色园林景观创作途径

植物造景摈除标准化模式,遵从造景主要原则,走本土特色道路,一般可以从以下创作途径着手。

2.1 当地自然资源:寻找灵感

植物造景可以从当地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中寻找灵感。自然资源包括当地特殊地质地貌资源、水文资源、宜人的气候资源、土地矿产资源、丰富的植被资源等。

经过岁月检验的特定的地形地貌中原生植被充分展现植物生长环境特点,并表现其适应特征。城市园林中的植物造景设计可以通过在园林场地中模拟、利用和改造植物原生环境,从而建立更加稳定的群落结构。

2.2 当地植物群落:挖掘特色

侨城生态园林.cn深圳侨城建设

通过细致调查原生植被群落结构,分析群落中植物间的相互关系,趋利避害,选择适宜的植物,借鉴和改造原生植被群落,形成一定的本土特色。早在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师们已开始注意本土牧场草地自然美的挖掘并广泛营造稀林牧草风光,从而形成被广泛推崇的现代英国式风景园林。

2.3 本土特色植物:构建景观

地方性植物包括园林中已广泛使用的乡土植物和经驯化后表现良好生长势的具有较强观赏性的野生植物。植物选用当地的品种不仅经济,而且也容易创造出最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群落,取得最佳的景观效果。通过本土特色植物营建群落结构,表现特色植物景观。

2.4 当地文化内涵:表达意境

中国园林植物造景强调自然特征,更体现植物的象征性。丰富的地方文化通过特色的本土植物配置体现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塑造地方文化特色,使植物景观具有艺术灵魂和价值,景观形象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本三元”的乡土植物创造园林景观手法

营造植物造景本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参照以上提到的四大途径,衍生出“一本三元”的植物造景手法,其核心是理解人性,延续和发展本土文化,运用生态手段,关注场地环境。

3.1 一根本——“以人为本”的设计,指的是以人的感受和使用为设计宗旨,是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生态设计。

“以人为本”的植物造景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广义上说,植物造景要体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甚至经济效益,为大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狭义上说,植物造景要结合人们认知方式,了解人们的行为规律和精神需求、活动需求,通过园林景观设计辅以必要的园林设施为大众参与及获得良好体验创造行为场所。

同时,“以人为本”还应当考虑人们对景观欣赏的动态多样性,即既满足人们的行为活动需要又使人们获得良好的思维活动享受,即一定的意境美感。在满足人行为需要时,又要充分考虑人们行为的多样性选择。

3.2 “三元”即乡土植物营造园林景观的三个基础

3.2.1 研究基础:乡土植物群落

3.2.1.1 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组成的造景设计

在不少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选择都是根据人的功利性进行取舍的。生态学上把这种不顾自然种群组成而建立起来的群落称为“零模型群落”,这种群落结构不稳定、管理成本高和抵抗力弱。

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组成的造景设计是以生态学潜在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为依据,选择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乔、灌木种类,通过容器育苗或直接利用野生苗木建设接近自然群落稳定性、外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并在后期基本不需要管理的人工植物群落。

3.2.1.2 自然群落结构与外貌的模拟设计

通过选定参照植被、保育目的树种、人工栽植与造型等工作,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类似于自然植被结构与外貌的植物景观。

事实证明,一个本土模式的自然植物群落相对于人工群落更易吸引其他生物物种的光临,而且有更强的生命力,展现生物多样性。因此具体在环境设计时,选用地方性植物,提倡创造自然生境,使生物更具多样化。地方性植物既是植物造景创造本土模式的形式又是内容,地方性植物运用的越恰当,地方特色越明显。

3.2.2 价值基础:地方本土文化

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体现了当地人独特的人生哲学、信仰心理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在众多的日常习俗中表现出来的对植物的崇拜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养育生命的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如“竹报平安”、“风水树”等等皆体现了人类的植物情结。

同时,视觉上给人和谐美感且具有地方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景观更能引起人的心理共鸣,与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展现景观情感。植物造景的本土模式应以地方文化为基础,使文化成为其精神和灵魂。通过植物配合其他园林设施恰当的展现当地富有个性的健康的民俗民风,揭示出当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给人以情感上的触动。

3.2.3 环境基础:空间场地特征

规划是给大众一种活生生的、搏动的、人性的体验。任何规划都只发生在特定的场地环境中,场地环境表现的特征是植物造景的重要基础,没有脱离场地环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植物造景公式。

场地环境的特征体现在物质层面特征如地形地貌、山水、原生植被、人工设施的共同作用,也包括精神层面特征,即场地其自身孕育的含义,如,校园场地

自身含义已经包括学校校训,司法单位固然包裹着公正和平的意义,居住区自然需要“家”的意义,等等。如南昌八一广场南部核心景区植物造景为了表现对革命的纪念和对革命者的哀思,大量运用松柏象征万古长青,用杜鹃隐喻“杜鹃啼血”。

同时,以场地为基础的植物造景必须以生态原理为园林景观设计法则,减少人为的漠视土地生命的大土方工程,充分利用场地现有特征,引导景观的促成,融人的需要与场地环境和谐于一体,实现场所特有的精神蕴涵。乡土植物营造地方特色园林景观实例探讨

根据同一大环境下,相似生境条件下的环境特点要求,以下就重庆地区为例探讨。

4.1 以生境来分类探讨(以城市水滨植物景观为例)

城市滨水空间往往表现为线状空间和面状空间,或流动或开敞,具有较大的吸引度。空间个性体现开朗,空间要素也以相对活泼、自由的方式组合,强调安全性、易达性、舒适连续性,充分利用人的亲水性及较大水体的景观性,最大程度的组织人群活动和大众活动的多样化。

植物景观以水文化为主题,结合天空背景,往往以草坪或地被为基调,烘托自由清新的空气氛围。

4.1.1 开朗的空间表现

意欲营造疏朗景观,多借天空为背景,仰视和远视效果极佳,使人为之振奋。搭配如:白玉兰(+低矮花灌木)+草坪;水杉+草坪;黄葛树+草坪。

4.1.2 野趣的拟自然表现

取借和模拟重庆自然山谷、溪流、江边典型自然植物景观,营造本土植物景观特色群落结构。上层乔木参天,下层地被探水。可以开发如红花木莲、木荷、厚皮香、黑壳楠、贵州琼楠、新木姜子、南川木菠萝、缙云槭、北碚槭、薄果猴欢喜、大果杜英、交让木、虎皮楠、四川山矾、光叶山矾、四川大头茶、长蕊杜鹃等常绿阔叶树种,最终体现出重庆四季常青的亚热带阔叶林的自然风貌。搭配如“长蕊杜鹃+云南素馨+蝴蝶兰+楼梯草”。

4.1.3 深沉的意境表现

重庆素有“巴山夜雨”之称,夜里,人们常卧听风雨声,在居住区绿地规划时,可充分考虑这一城市文化,创造特色的意境植物景观模式。如“荷花+芭蕉+高山榕(或黄葛树)”,形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意境。

4.2 以时节来分类探讨

4.2.1 春季植物特色景观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枯零,春季的景色犹让人振奋。重庆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植被丰富,有较多的特色乡土植物。植物景观以表现春为主题,借助丰富的植物资源构建有个性的春季植物景观。

4.2.1.1 彩叶植物景观特色

选择春色叶美观的高大乔木,配合花色纯正的花灌木或草花,营造一派大地回春、欣欣向荣的景象。“香樟+山茶花+草坪”,香樟春色叶十分丰富,常表现为绿色、浅绿色、浅黄色、浅红色,山茶花花大显富贵,春景表现非常强烈。

4.2.1.2 繁花似锦景观特色

选择开花繁茂的乔、灌、草花组合搭配,形成特色观花植物群落。“白玉兰+山茶花+春鹃+蝴蝶兰”,春景表现突出。

4.2.2 冬季植物特色景观

营造植物冬季景观,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好的冬景极容易形成景观特色,对人们的活动有较强的引导作用。

4.2.2.1 雪景植物景观

重庆地区罕见雪景,人们对雪景有一定的心理渴望。可以通过“片植梅花+银叶菊+银叶草”构成冬季景象。置身其中,白茫茫一片,雪景犹然而生。

4.2.2.2 芳香植物景观

如通过片植或带植本土特色芳香植物——腊梅,营建芳香植物景观模式。

4.2.2.3 凋零植物景观

四季更替是自然规律。城市中的人们往往季节观念淡薄,通过营造凋零植物景观模式,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朴素情感。选择落叶植物,落叶前株形洒脱,落叶

后干形美观、坚挺。“三角枫+栾树+紫藤+草坪”,落叶乔木、藤本与绿色草坪较好表现冬景。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2]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杨翀,齐康等.“场地精神”中孕育的情感建筑[J].东南大学学报,2002,32(3).[4]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19(7).[5]刘翔未.银川体现地域特色的景观生态规划[J].城乡规划,2006,28.文章来源地址:

第四篇:植物造景心得

【景观设计达人】植物配置心得(席文静设计工作心得整理)

植物配置心得总结

简单的说植物配置就是处理好植物与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植物与道路 植物与建筑

植物本身(乔木与灌木 灌木与草花 或者三者之间……)

那么如何才能有能力做植物配置呢?他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当领导安排下来你说“我做不了”?

还有一些就是表现和技术问题了,图面表达和后期统计整理等。【本文为席文静工作心得整理,转载须注明。】

先说基本要求:首先就是认识他们,只有认识他们你才会知道都有什么可以选择,只有了解他们习性、高度等因素,才会知道用他们谁。

举个例子:我要用一种草花放在花镜的最前面 首先我会想到十种品种来(比如:大花萱草、金鸡菊、美女樱、鸢尾……)然后我会根据他们的习性高度选择最合适的一种(美女樱,因为他最矮,而且花期长)

植物认知篇:

“我理解你的意思,可是我怎么能认识那么多啊,他们不都是长的一样嘛?~~”

其实认植物的途径有很多~书本上、网站上、人人相册里、公园里、身边到处都是,只要你用心!只要持之以恒,只要理论结合实践!

和大家说下我是如何认识植物的,以作参考:

大学里,我在图书馆借了本图集,把我所有不认识的全部记下来,趁着早上网速好,连续几天早起,把不认识的在网上一一查出来,没事时经常翻一翻,在公园看到 不认识的立马拍下来,网上问问高手,已经认识的就多观察它们的样子,包括四季的样子,所以有的时候即使冬天看树形也能认识的很多,即使猜也差不多。

(咦?公园的这棵光溜溜树好奇怪,是什么啊,-------等到春天发了芽,夏天开了花才知道,原来是紫薇啊,原来冬天它那个样子啊…… 那尔康呢?)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吗?处处留心皆学问啊~~哪怕一棵树 你可以每个季度看看它的变化。

植物配置篇:

认识了植物,那么如何配置呢?

植物配置没有唯一性,没有对错,一个只认识十种植物的人也能配,一个认识几百种植物的人也可能只用十种来配,但是,无论是懂和不懂,是效果定的。

以小区植配为例,试想你拿到一个小区的植配任务时你先想到的是什么?(场地的地形状况?怎样保证效果? 景观设计的风格?有没有特殊限制? 场地地域特点?建筑风格 一层平面窗户位置等……)

一个负责人的设计师是要各个方面都要考虑的,哪怕是一层住户从卧室向窗外看去的感受……

要知道 植物设计也是在解决问题,不光光是观赏。

一般小园林的植配主要讲究层次,大概分五个层次

由高到低:乔木层(树群的天际轮廓线)

亚乔木层(开花繁茂,美丽色叶)

大灌木层

小灌木层

多年生草本花卉层 【五层绿化】

通常乔木来营造空间 二乔形成视线的焦点,灌木体现植配的风格。

(着急 画的有点恶心 见谅!)

总说植配:

植配是辅助景观设计的,是设计中的软景体现,可以更好的营造空间,增强景观氛围和感觉,有想法的植配是会让人感到非常舒服或有想象空间的。在做植配方案 时,要找到理由(以免别人乱改你的方案)要结合功能,考虑人的体验和使用,品种其次。当你把握不好时,就把你配的植物从平面拉出立面草图勾一勾,大概就知 道改哪里了。千万不要有空隙就塞一棵,也不要“撒豆子”,要寻找之间的联系。

一些保证植配效果的碎碎念: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常绿和落叶的比例,一定要有常绿植物,如果你的大乔是常绿是 你的二乔就可以落叶的开花的,如果你的大乔是落叶的那么你的二乔就要用常绿的。这样能保证冬天不会光秃秃。

【本文为席文静工作心得整理,转载须注明。】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植被的立面效果,简单理解就是要有型~(轮廓线)--要保证有骨架大树撑着,其他的二乔 灌木就不容易散掉,什么是组团的骨架? 大家想想……

植配时要自己设计一些观赏距离,哪些适合远观,哪些可以与人亲近。(我就很喜欢触碰些花花草草!)植物最佳观赏面,朝向主要视点。路的转角、休息平台上、景观亭内、不同景观的停留视点上,对应我们植配的有没有考虑给它美配置,人们的视线将在哪里停留,他将看到什么,都是需要我们空间想向的。

要做一个小气的植配师,把最美的都展现在前面,藏在后面多余的,就挪到看的见得地方,观赏好的大乔随便种就是浪费~把开花灌木的放在后面,也是浪费。(这次主要说小区,小区植配是不厌其精的。公园就不是这种方式了)

灌木的配置同样也有方法的:

灌木也有骨架,骨架前后的配置是不同的。通常骨架后面可以放一些 大叶的,粗放型的,地被型的灌木 骨架前面可以放些观赏好的、色叶的、开花的、生长缓慢的灌木。画线时要保持外侧轮廓线的连续。灌木也有层次,层次除高低层次外就是植物本身的形态,哪些是耐修剪的,哪些灌型是散的,可以把你常用的灌木按照由高到低的高度画出来,用来参考。再掌握不来就把你配好的灌木,拉出剖面看问题。层次不要太多三种到四种最多 了。配置整型、修剪的灌木是不要太宽,工人修建时没那么长的手和剪刀,他够不到。

不要每条灌木的形状,大小,面积都差不多,掌握节奏和韵律,最好是保证好的观赏面看过去是一种,把断头,分割点尽量,包在里面。(这样说真抽象,估计不好理解吧~)

宅间景观:

主要是考虑和建筑的关系,大乔木不能紧贴建筑,距离5m为宜,大乔木种植最好避开建筑阳台的正对面,不要影响人家向外观看的视线,稍微偏一些。不要把一层的人家的窗户用植物遮死,想想都不爽,适时的考虑给一楼人家留些观赏点和观赏距离~

建筑的南侧和北侧的配置也是不同的,通常南侧光线好 地方大们可以多种些落叶的,植物长得好,冬天阳光也可以透过植物,洒向人家。建筑北侧以简单为主,不要用大树,以常绿为主,基本北侧长的都不会很好,所以色叶的灌木也不要用了(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红花继木……),没有阳光他们的颜色不会很好看的。开花的也少种,主要是以常绿遮下入户就行,不要让入户太暴漏。

中心景观:

考虑的时候哪些是视线的焦点,哪些是开阔的,哪些是需要遮挡的,哪些是预留草坪的,先把功能考虑全再组织线型的流畅性。

差不多能想到的都写上了,也给自己留个纪念,别把学过的东西都顺饭吃掉。原谅我的组织能力,没能有系统的谈,而是东一句西一句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流水账 也好,看着省心,易懂。其实设计没有准则,都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来了新的环境又要有新的理念来栽植,所以大家仅供参考。

多提意见,多多交流,才是王道~

【本文为席文静工作心得整理,转载须注明。】

环境艺术设计群

席文静

(就职于上海土人景观)

2011.7.10整理

席文静其人:

席文静,2010年毕业于河南工业-设计艺术学院,毕业设计《河流流域格局评估及景观设计——郑州西流湖生态规划》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优秀奖。现就职于上海土人景观。

席文静人人主页:http://www.xiexiebang.com/profile.do?id=231003399&from=opensearch

学校: 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席文静 刘新杰

专业: 艺术设计景观方向 指导: 何奕廷

郑州市西流湖地处郑州市西郊,为西部大学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南部入口。为郑州市创造一个城市绿肺,和郑东新区、龙湖核心区遥相呼应。通过对景观相容 度的分析得出,恢复西流湖地区生态,适合发展游憩产业和服务业,所以我们将西流湖地区规划为生态公园。在景观敏感度评估中,通过提取场地中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八个因子综合评价场地生态系统。分别是:生态系统脆弱性、地表坡度、林木覆盖率、水质健康评价、景观 客体吸引力、景观空间感知特征(旷奥度)、建筑可达度、周边人工活动干扰性。综合评价出哪些地方需要保护,哪些地方可以利用。景观敏感度高的地区要限制开 发,加强保护,景观敏感度低的地区,按照生态规划原则,进行开发。我们本着尊重场地,恢复场地生态环境的生态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将西流湖地区规划为鸟语 花香,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的生态公园。设计说明 : 通过对相容度的分析总结,将场地规划为生态游憩产业,协调人的行为与景观环境之间的矛盾,建设绿色生态公园,拆除生态破坏严重的工厂,将城中村进行改建,使原有公园和新建成公园连点成片,扩大绿化面积使西流湖地区建设成为郑州市的绿肺。在景观敏感度的指导下,保留景观敏感度低,自然条件适生性好,地质环境稳定的林地区,同时扩大绿林面积,保护景观敏感度强的地区,限制人为干扰行为,恢复 西流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留场地中原有寺庙,并新建文化展馆,形成文化辐射中心。将生态人文有机结合。

第五篇:植物造景心得

植物配置心得总结

简单的说植物配置就是处理好植物与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植物与道路 植物与建筑

植物本身(乔木与灌木 灌木与草花 或者三者之间……)

那么如何才能有能力做植物配置呢?他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当领导安排下来你说“我做不了”?

还有一些就是表现和技术问题了,图面表达和后期统计整理等。【本文为席文静工作心得整理,转载须注明。】

先说基本要求:首先就是认识他们,只有认识他们你才会知道都有什么可以选择,只有了解他们习性、高度等因素,才会知道用他们谁。

举个例子:我要用一种草花放在花镜的最前面 首先我会想到十种品种来(比如:大花萱草、金鸡菊、美女樱、鸢尾……)然后我会根据他们的习性高度选择最合适的一种(美女樱,因为他最矮,而且花期长)

植物认知篇:

“我理解你的意思,可是我怎么能认识那么多啊,他们不都是长的一样嘛?~~”

其实认植物的途径有很多~书本上、网站上、人人相册里、公园里、身边到处都是,只要你用心!只要持之以恒,只要理论结合实践!

和大家说下我是如何认识植物的,以作参考:

大学里,我在图书馆借了本图集,把我所有不认识的全部记下来,趁着早上网速好,连续几天早起,把不认识的在网上一一查出来,没事时经常翻一翻,在公园看到不认识的立马拍下来,网上问问高手,已经认识的就多观察它们的样子,包括四季的样子,所以有的时候即使冬天看树形也能认识的很多,即使猜也差不多。

(咦?公园的这棵光溜溜树好奇怪,是什么啊,-------等到春天发了芽,夏天开了花才知道,原来是紫薇啊,原来冬天它那个样子啊…… 那尔康呢?)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吗?处处留心皆学问啊~~哪怕一棵树 你可以每个季度看看它的变化。

植物配置篇:

认识了植物,那么如何配置呢?

植物配置没有唯一性,没有对错,一个只认识十种植物的人也能配,一个认识几百种植物的人也可能只用十种来配,但是,无论是懂和不懂,是效果定的。

以小区植配为例,试想你拿到一个小区的植配任务时你先想到的是什么?(场地的地形状况?怎样保证效果? 景观设计的风格?有没有特殊限制? 场地地域特点?建筑风格 一层平面窗户位置等……)

一个负责人的设计师是要各个方面都要考虑的,哪怕是一层住户从卧室向窗外看去的感受……

要知道 植物设计也是在解决问题,不光光是观赏。

一般小园林的植配主要讲究层次,大概分五个层次

由高到低:乔木层(树群的天际轮廓线)

亚乔木层(开花繁茂,美丽色叶)

大灌木层

小灌木层

多年生草本花卉层 【五层绿化】

通常乔木来营造空间

二乔形成视线的焦点,灌木体现植配的风格。

(着急 画的有点恶心 见谅!)

总说植配:

植配是辅助景观设计的,是设计中的软景体现,可以更好的营造空间,增强景观氛围和感觉,有想法的植配是会让人感到非常舒服或有想象空间的。在做植配方案时,要找到理由(以免别人乱改你的方案)要结合功能,考虑人的体验和使用,品种其次。当你把握不好时,就把你配的植物从平面拉出立面草图勾一勾,大概就知道改哪里了。千万不要有空隙就塞一棵,也不要“撒豆子”,要寻找之间的联系。

一些保证植配效果的碎碎念: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常绿和落叶的比例,一定要有常绿植物,如果你的大乔是常绿是 你的二乔就可以落叶的开花的,如果你的大乔是落叶的那么你的二乔就要用常绿的。这样能保证冬天不会光秃秃。

【本文为席文静工作心得整理,转载须注明。】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植被的立面效果,简单理解就是要有型~(轮廓线)--要保证有骨架大树撑着,其他的二乔 灌木就不容易散掉,什么是组团的骨架? 大家想想……

植配时要自己设计一些观赏距离,哪些适合远观,哪些可以与人亲近。(我就很喜欢触碰些花花草草!)植物最佳观赏面,朝向主要视点。路的转角、休息平台上、景观亭内、不同景观的停留视点上,对应我们植配的有没有考虑给它美配置,人们的视线将在哪里停留,他将看到什么,都是需要我们空间想向的。

要做一个小气的植配师,把最美的都展现在前面,藏在后面多余的,就挪到看的见得地方,观赏好的大乔随便种就是浪费~把开花灌木的放在后面,也是浪费。(这次主要说小区,小区植配是不厌其精的。公园就不是这种方式了)灌木的配置同样也有方法的:

灌木也有骨架,骨架前后的配置是不同的。通常骨架后面可以放一些 大叶的,粗放型的,地被型的灌木 骨架前面可以放些观赏好的、色叶的、开花的、生长缓慢的灌木。画线时要保持外侧轮廓线的连续。灌木也有层次,层次除高低层次外就是植物本身的形态,哪些是耐修剪的,哪些灌型是散的,可以把你常用的灌木按照由高到低的高度画出来,用来参考。再掌握不来就把你配好的灌木,拉出剖面看问题。层次不要太多三种到四种最多了。配置整型、修剪的灌木是不要太宽,工人修建时没那么长的手和剪刀,他够不到。

不要每条灌木的形状,大小,面积都差不多,掌握节奏和韵律,最好是保证好的观赏面看过去是一种,把断头,分割点尽量,包在里面。(这样说真抽象,估计不好理解吧~)

宅间景观:

主要是考虑和建筑的关系,大乔木不能紧贴建筑,距离5m为宜,大乔木种植最好避开建筑阳台的正对面,不要影响人家向外观看的视线,稍微偏一些。不要把一层的人家的窗户用植物遮死,想想都不爽,适时的考虑给一楼人家留些观赏点和观赏距离~

建筑的南侧和北侧的配置也是不同的,通常南侧光线好 地方大们可以多种些落叶的,植物长得好,冬天阳光也可以透过植物,洒向人家。建筑北侧以简单为主,不要用大树,以常绿为主,基本北侧长的都不会很好,所以色叶的灌木也不要用了(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红花继木……),没有阳光他们的颜色不会很好看的。开花的也少种,主要是以常绿遮下入户就行,不要让入户太暴漏。

中心景观:

考虑的时候哪些是视线的焦点,哪些是开阔的,哪些是需要遮挡的,哪些是预留草坪的,先把功能考虑全再组织线型的流畅性。

差不多能想到的都写上了,也给自己留个纪念,别把学过的东西都顺饭吃掉。原谅我的组织能力,没能有系统的谈,而是东一句西一句的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流水账也好,看着省心,易懂。其实设计没有准则,都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来了新的环境又要有新的理念来栽植,所以大家仅供参考。

多提意见,多多交流,才是王道~

【本文为席文静工作心得整理,转载须注明。】

环境艺术设计群

席文静

(就职于上海土人景观)

2011.7.10整理

下载校园绿地造景艺术手法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绿地造景艺术手法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植物造景教案

    教 案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 主讲:谢 云 学生:园林艺术 浙江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 2004年10月 1 绪 论 本章授课要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国内外植物......

    《园林植物造景》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造景》教学大纲 Landscape Plants Application 学时:36学时 学分:2.0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验或讨论学时:0学时 适用专业:全校 课程代码:ZR019304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定人......

    《植物造景》课程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幼儿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 设计内容:作幼儿园内一小型绿地的环境分析、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植物功能分析、平面组织、立面设计 场地与......

    艺术手法练习题[推荐]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牡丹 刘克庄(南宋)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注】①姚黄,牡......

    西游记艺术手法

    < 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最富浪漫主义精神的长篇“神魔小说”。①它以绮丽的幻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世界,创造了一大批形象奇特、本领超群的神魔形象。它......

    艺术手法有哪些范文

    艺术手法有哪些一般来说包括这样几类: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又包括:象征,虚实相生,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烘托,联想,想像等等了.表达方式只要就四种:记叙,抒情,议论,描写.其中......

    校园绿地任务书

    题目:校园绿地设计 某高校(自选城市的自然条件应具备明显特征)拟对校园教学楼地块绿地进行设计,本次计划建设的基地情况及方案规划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一、 基地概况: 本次列入设......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测试题 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花语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松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玉棠富贵。 (a ) A 正确 B 错误2、叶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