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21:2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第一篇:《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能力目标:

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

3、知识目标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代代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教学重点: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和开展主题探究相结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第三课第一课时曾学过中国哪些方面在世界舞台上哪些方面的的地位提高了?(政治 经济 文化)。今天所讲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请翻到课本p64页。我们将漫步中华文化长廊,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穷力量。

二、讲授新课——中华文化之旅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导入: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大家知道哪几个?)这些古国的文明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盛极一时,如今它们怎样了呢?看课本相关链接:四大古代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历史最久,可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古印度的婆罗门文明极其辉煌,可是却非本土所创;古埃及文明渊源甚远,如今却已是面目全非,有一种文明却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你知道这是哪个文明吗?

(学生: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能绵延不绝5000年,历久弥新,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学生回答生成教学。点评、表演)活动:中华文化是什么?说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现在我们来做个活动:①学生分八小组,②每组有老师设定的一个观察中华文化的角度,每个小组你们共同从这个角度看到的中华文化有哪些内容,不要重复。③看哪一组最快 ④最快的那组先念出本组所写的内容。内容:①语言文字的发展(甲骨文、各类字体)。②文学艺术(如唐诗、《红楼梦》)③史书典籍(历史、医学、地理、农学著作等)。④科技工艺:如地动仪,瓷器 ⑤传统节日、饮食习惯(中餐)⑥古今建筑、工程(长城、鸟巢)

⑦杰出文化人物的代表(古代和现代政治、军事、文化人物)⑨绘画艺术(齐白石、虾)⑧家乡文化介绍(家乡文化人物,家乡的建筑、舞蹈、灯、特产等)点评:①有六千多年的历史。②汉字是唯一形成书法艺术的文字。③也没有哪一种文字有中国汉字表达的含义丰富。唐诗宋词是无法翻译出原汁原味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中文书写的文件最薄。

④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国土被侵占,人民遭欺凌,还有复国的希望,一旦文化被灭,那民族的血脉就真的断绝了。都德在他的《最后一课》中,借着主人公表达着这种凝重的观念。我们爱国,也表现为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传统文化。)(或者省略。)点评2:同学们的文化知识相当丰富,反映好快。文化的构成(小结前面活动内容)

4、文化的构成:漫步文化长廊 这样一些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共同组成灿烂的中华文化。

归纳: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这些文化构成、无不显示出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容上看博大精深;从时间上看,源远流长。)一个猛子扎到文化的海洋里,也许穷尽一生都探不到海底。

5、文化的力量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所勃发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得到充分展现。(我想问一下,也许再过10年、20年30年、或百年以后,中国的奥运会留给世界最深的记忆会是什么呢?)(开幕式?鸟巢?水立方?)开幕式上史诗般铺陈中华文明的巨幅画卷、堪称世界一流建筑艺术的“鸟巢”、“水立方”等等,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盛赞中国奥运会用了四个字(无与伦比)。因为——中国北京向世界兑现了自己庄严的承诺——“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中华文化、中国力量,让世界刮目相看!

6、文化的影响:

1、要求学生按p66最上面的内容做 教师边提问边归纳总结。

提出问题: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如四大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这么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用重大的中华文化是谁创造的呢?

(二)、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共10分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让学生看教材67页并完成名言警句与中华传统美德对应关系连线,让学生知道中华传统美德 的表现 以及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小结巩固】

1、中华文化的产生:

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2、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构成:

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

4、中华文化的特点 内容看:博大精深 时间看:源远流长

5、中华影响

对中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 对世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课外作业】

配套练习作业:同步训练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河北新河镇中学 赵凤果

一、说教材及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中的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节,依据课程标准“感受个人情感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中华认同感,了解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影响,对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中华文明自豪感有很大帮助,故本节课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

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

3、知识目标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代代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教学重点: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

二、说教法:

通过初二的学习,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中华文化的特点缺乏深刻的了解,根据这一学情,本课教学中以详实的历史事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认识为基础,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中华文化的的感性认识以及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通过教师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和开展主题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及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

三、说学法: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以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线,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1.通过四大文明古国其他文明的消亡,而中华文明的独存来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活动一,让学生小组活动来列举中华文化现象。来学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特点,3.结合教学65页的内容,学习中华文化的组成、影响及地位。

4.活动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5.活动五:让学生看教材67页并完成名言警句与中华传统美德对应关系连线,让学生知道

中华传统美德 的表现 以及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课堂小结: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用勤劳和智慧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是世界文明的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青少年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五、说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优美的画面,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效果会更好。

第二篇:《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

《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课是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最后一课,本课时共有两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主要通过展示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使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特点,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

情感目标: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认同感。通过学生感受奥运,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民族文化影响个人情感,个人情感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能力目标: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

教学难点: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说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内化为一股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因此,对于本课的学习,首先应有直观的感受,图片应精而具有代表性;其次对于一些时事及重点社会问题,应注意与教材知识的切合点;最后,应注意教学中的前后承接,形成板块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框架。

教法和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而通过“姓氏对对碰”、“文化驿站”、“奥运盛会找文化”、“记者调查谈文化”、“与时俱进传文化”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讨论研究问题——交流展示、解决问题,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由“绿叶对根有情,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同样情意深重,而我们魂牵梦绕的情感源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引入新课。

〈二〉新课

第一目:1、绿叶寻根

多媒体展示:根据现有人数多寡来确立的新百家姓。让学生找一找他的姓氏现有人数在全国居多少位。(活动:介绍二位同学的姓氏来源。点数字可以链接到相应的幻灯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懂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同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多媒体展示:黄帝故里祭祖大典。)近年来,不少海外华人包括中国台湾的许多台胞,纷纷回到故土寻根问祖,或是祭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呢?(同学回答,教师总结)这反映了中华儿女情系祖国、不忘故土的情怀。

2、绿叶爱根

从四个侧面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国结、瓷器、(多媒体展示中国结和精美的瓷器的图片,配以民乐)

中国结虽小,但小中见大,它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浓郁的美好祝福。而瓷器的产生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含量和艺术魅力被喻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2)“龙”文化(多媒体展示几幅故宫中龙的图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能到处都能感到龙的文化,比如龙虾、龙须面、龙井茶……

通过龙舟赛的习俗引出龙的成语。(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语接龙活动。目的是丰富知识,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增强自豪感。

(3)服饰文化

大屏幕展示刺绣作品,旗袍图片,配民乐“瑶族舞曲”。

服饰中内含中华文化元素

(4)书法艺术

多媒体展示几幅著名书法家的艺术作品。使学生感受我国书法的美。

现场采访:现在有的同学认为,今后都是电脑时代了,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为什么还要去练字呢?

使学生认识到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起着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社会作用,我们不但要继承,还应发扬光大。

活动:

1.奥运盛会找文化

让学生找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出现了哪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元素?(多媒体播放:奥运开幕式片段。)

学生边看边寻找,并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2.记者调查谈文化

设计四个问题,请一位同学担当小记者,对大家做一次现场调查。然后通过教师的指点迷津,指出我国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补充问题: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第二目: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

学生观看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回答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并完成书中的67页的作业连线题。

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诸如无私奉献、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刚正不阿、厚德载物等优秀道德品质。正是这些传统美德才使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和谐。

师:给学生补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传统美德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

3、绿叶报根

提出问题,学以致用。面对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自豪,骄傲,可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你的生活中是否处处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提问:你的生活中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影响的对比?(衣、食、住、行等方面)

你认为中华文化会不会断流?我们应怎样做?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认知变成日常行为,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做到知行统一,从而把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到行动中去。

〈三〉课堂小结

再次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同时教师小结。

目的是让学生在歌声中思想得到共鸣、情感得到升华,坚定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做中华美德的继承者、弘扬者。

《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传承中华美德,践行中华文化。它与第八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关,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依据课标要求“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和“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特点;逐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地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开展、组内讨论感受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中华传统美德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一堂课的“灵魂”。学生只有懂得中华文化蕴含的无穷魅力,才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所以,我把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定为教学重点。文化的力量在内容上比较抽象,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学难点我就定为怎样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造就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联系学生实际,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体验感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达成教学目标。

我认为教法和学法是紧密相连的。在设计学法前老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研究学情,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由于中外文化的碰撞,一些学生辨别能力不强,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漠视民族文化,导致其价值取向混乱。而九年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采用情境体验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的过程来实现的,我计划用以下几步来完成:

(一)、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访谈法等方式搜集代表中华文化的典型材料,搜集传统美德小故事。

(二)、具体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学生的心田。”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采取直入主题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师导入: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材料,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是为了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让灿烂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导入课题。

2、通读教材感知文化

教师“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学生带问题研读课本,做标识,既培养学生手到、眼到、心到的学习习惯,又初步了解教材。

3、合作交流品析文化

(1)品析文化的特点

教师先提问:提到灿烂的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生自由回答)然后我设计了知识竞猜“我来问,你来答”的环节,引导学生品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采取问答的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验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品析文化的力量

“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也是课标的要求。

由于本框的难点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先引导学生对比四大文明古国,思考中华文明历经磨难,流传至今的原因,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通过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丰富的创造力,它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播放《神九飞天》视频,引导学生体验科技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品析文化的影响

“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我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把新知识的运用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充满哲理的谚语或格言,这些格言给你什么启示?②遇到考试失败了,和同学之间发生摩擦了,受老师批评了,我们会用哪些格言或名言来勉励自己?③假如我们想提高的学习成绩,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回顾论语中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我最感兴趣的是……,因为……”来表达。让学生来感受文化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④想想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主体,课堂上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理学认为:学生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一种鼓励,能够产生感染和竞争的氛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和互动精神。因此,我设计了活动体验:“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或四人为一组,先探究其意义、作用,然后相互找对方的优点,对别人的缺点学会自省。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之后,请各小组成员推选一名同学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学生互评,教师适时点拨、开导,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起来。

4、自主探究传承美德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先找两至三名学生讲“美德小故事”,学生谈感受。然后倡导学生把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5、课堂小结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激情。教师先引导学生畅谈本课感悟及收获,然后师总结全文,此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系统、完整的印象。最后以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来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在热烈的氛围中下课,给学生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回味。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眼睛,要简洁概括,重点突出。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灿烂的中华文化

源生命力博

远创造力大

流凝聚力精

长深

继承创新

五、说教学设计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做到:对教材的分析精确到位,符合学生实际,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谢谢各位!

《灿烂中华文化》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对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品第五课第一框,八年级已学过《多元文化地球村》。探讨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为本课作过铺垫。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一些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地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通过体验、质疑、活动三个具体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懂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从历史、文学、军事、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4.逐步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地看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

难点: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二、说教法:

这一课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威力,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并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传统美德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解答疑问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聆听观看、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回答练习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做好适当的点拨、引导和总结。

四说教学环节: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中华文化某一方面的资料,通过研究,展现其魅力,可以多种形式展示。

2.了解苏武牧羊、徙木为信、负荆请罪的故事。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导入新课:关于文化的话题,我们不是第一次探讨,还记不记得初二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文化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自由回答:教师归纳:多元文化地球村。

探讨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化。今天,我们侧重探讨的是中华文化的内容。

活动一:看谁说的多

1、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2、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学生回答(略)。

谈起文化,不少学生觉得很抽象,因此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富有中国文化韵味的事物,因而也就生动具体了。

(二)体验新课多媒体展示

体验内容:

⑴中国的民族服装、旗袍、饮食文化、长城故宫、建筑风格、京剧脸谱,民族乐器,书法,绘画,武术、儒家思想,哲学思想。

⑵一些有关奥运会的图片资料。

体验要求:

1.体验本课的学习内容,做好体验笔记。

2.完成课文中的小问题或需要填写的内容。

体验提示:

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具体内容?

2.课文中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

3.懂得了什么道理?理解了什么问题?

4.课文中还有哪些疑难问题?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形成互补。如学生在完成体验过程后的笔记:

⑴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⑵中华文明文明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在哪?

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由什么组成的?

⑷我国的传统文化乃至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⑸中华民族在创造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创造了什么?

⑹我国传统道德精华的品质是什么?等等

活动二:品味中华文化

1.你是怎样品味这些文情趣的?

2.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为什么你觉得他们最能代表中华文化?

活动三:谚语和格言赏析

1.吃一堑,长一智。

2.车到山前必有路。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欣赏并说出上述谚语的内涵,在横线上再写三句类似的格言,并谈谈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讲故事

1.请三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以下三个历史故事。

苏武牧羊

负荆请罪

徙木为信

2.这些故事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最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对学习内容提出的问题:

⑴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⑵中华文明为什么历尽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不绝?

⑶中华文化的影响和地位如何?

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华文化?

⑸我们中学生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⑹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化等

(三)课堂小结:

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用勤劳和智慧开发了祖国的大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青少年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个框题《灿烂的中华文化》,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依据课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传统美德”的要求,本框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传承中华美德、践行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因此本课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本框题的教学目标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师生共同探究等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

知识与能力:了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力量、地位及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探究、全面、发展地解答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学生盲目跟从外来文化、漠视民族文化,造成混乱的价值取向,因此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化为实际行动显得非常必要。

五、说学法教法

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实践性”、“人文性”特点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因此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达成教学目标。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图片,配以优美的古典音乐朗诵。“无论是活字印刷的表演,还是孔子三千弟子的吟诵;无论是木偶京剧的喜悦之声,还是丝绸之路的艰辛之旅;无论是簪花仕女的优雅,还是击缶而歌的朴拙;无论是《清明上河图》的恢宏大气,还是“春江花月夜”的轻盈动人……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以画卷为载体精彩地展现,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图片创设情景,营造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达到激活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全课“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体验探究,学习新课 1.走进中华文化。

小组活动:“说一说”。学生分组展示他们知道的中国文化。

如果你是一个导游,要向外国人介绍咱们中华的文化,你会介绍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咱们中华文化,看哪个组介绍得多,认识得全。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华文化的内容,即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探究文化的积极性,在展示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深刻体验中华文化内容及特点,生成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2、探究中华文化的力量

教师展示图片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化,并让学生小组交流:为什么这些文化没有延续至今,成为历史的遗憾?

设计意图:因为本部分内容过于抽象,探究活动主要采取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的形式进行。在探讨文化的力量首先学生通过与世界其它文化的对比,再结合“神农炎帝寻根节”和“汉字的演变过程”,深度挖掘文化的力量及作用,深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突破教学难点。

3、感悟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活动一:学生欣赏在美国时代广场播放的视频《文化中国》片段,感悟灿烂的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漫步中华文化的画廊,领略中华文化的无限风光,进一步感受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活动二:箴言荟萃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些充满哲理的箴言。

1、请写出你最喜欢的名言或格言?

2、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名言或格言?

3、它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同桌之间讨论后,看哪些同学的箴言更精美,影响更深刻,为本大组争得更多分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情境,如遇到挫折、取得成绩有所满、面对社会不公时,谈传统的格言警句对自己的影响。通过学生交流分享箴言活动既能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能够顺利地生成正确观点,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传统文化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渗透在我们的骨髓里面。

4、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活动一:说故事——走进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学生看图片说出“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的故事,思考这些故事都体现着什么样的传统美德。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使学生对传统美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产生深入思考。之后教师总结性讲授说明传统文化现代发展的背景下,什么样的道德是我们应该遵循的。

活动二: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先进事迹,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在生活如何传承传统美德?

设计意图:通过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感染。感悟到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并从思想上的认同传统的美德,行动上传承美德。

(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畅谈本课感悟及收获,回忆知识内容,投影展示本课知识框架。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结束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纲要主要是帮助学生回忆并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牢记本课的重要知识内容,做到学生的情感教育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七、板书设计

板书以应提纲挈领,并能够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依据为主要目的,体现简明扼要的特点。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中华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3)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2.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八、说教学反思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借助媒体资源立体展现灿烂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中的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一框题,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二是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本课的难点,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学会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懂得中华文化特点。

2.能力目标:从各个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力量,培养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自觉将弘扬保护中华文化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继承、发扬、传播中华文化。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材料:孔子学院的相关材料孔子学院在全球掀起汉语热说明了什么?(生答)中华文化犹如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展现在世界舞台,用特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外国人都争相恐后的学习外语,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学习我们的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

2.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答案并同桌交流答案内容。

3.重点突破

品析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

(1)为什么只有一种文明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2提问学生汇报答案(板书。)

(3)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并回答。

(4)多媒体材料:奥运会开幕式,人民身着古代服饰的精彩表演(师生共谈感受。)

4.分析中华文化的构成

材料: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相关内容,青奥会在南京的举办说明了什么?

思考:假如你是青奥会的一名志愿者,你会向外国友人介绍哪些中华文化?小组讨论并逐次展示;我们中华文化具体是由几方面构成的呢?学生汇报答案(板书。)出示图片:学生进行补充介绍。

5.领略中华文化的特点

让我们穿越时空,在优美的音乐中再次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生伴随二胡《茉莉花》欣赏多媒体课件。)中华文化承载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容,说明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共同汇报答案(板书。)那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由谁创造的呢?学生交流说出答案及原因(板书。)

师: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共同汇聚成灿烂的中华文化。

6.探讨中华文化的影响

多媒体出示连线:(小组讨论并分析原因),你能在列举一些中华文化的影响实例吗?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中华文化的影响(板书),7.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1)学生小组讨论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并总结。

(2)小组进行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①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反对盲目崇拜外来文化;

②积极宣传民族文化,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③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继承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8.当堂练习(出示准备练习题)

9.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教师:灿烂的中华文化就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也必将走向未来,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弘扬者,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10.板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

产生:各族人民共同创造

原因: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

构成: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影响:对内:中国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对外: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

(责任编辑 刘新蕊)

第五篇: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新航中学

何亚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及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

2、能力目标:

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的力量、特点和影响;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难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

三、教学方法

例举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板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的产生: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中华文化的特点:

横向看:博大精深

纵向看:源远流长

4、中华文化的地位:

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5、中华文化的影响: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1、代代相承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2、中华传统美德的品质和对青年的要求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歌曲中国话和中国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图片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和世博会,靠的是什么?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等因素外,是5000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文化魅力、民族精神,让中国走向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推进新课:

活动一:提起中华文化,除了上图中三个人提到的之外,你又会想到什么?

生:积极回答

之后展示一些中华文化的图片如故宫、长城、中国画、京剧、旗袍、瓷器、玉器、木雕等。使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更形象化。

想一想:那么是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呢?

生:中华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二:你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思想家:

孔子

孟子

老子

军事家:

孙武《孙子兵法》

孙斌《孙斌兵法》

文学家:

李白

苏轼

曹雪芹

鲁迅

科学家:

张衡

祖冲之

蔡伦

医药学家: 华佗

麻沸散

李时珍《本草纲目》

说一说:看了以上资料你认为中华文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总结分析及朗读: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图片展示)

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内容,接下来我们放眼世界古代文明,大家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

生:回答

师:展示图片资料 你知道吗?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

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它们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灾害、入侵、内乱等)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一直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展示图片资料: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

想一想: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感受总结:中华文化的总特征 生: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的地位: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感受文化的力量: 活动三:畅所欲言:

列举谚语或格言对为人做事的影响:

1、吃一堑,长一智

2、车到山前必有路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材料一: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材料二:《孙子兵法》一书被翻成英、俄、德、日等20多种语言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刊印本。美国的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必读教材,被誉为中华千古奇书。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渡: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承的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活动四:讲故事

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

1、请说出上面三个历史故事

2、这些故事蕴含了哪些传统美德

以此引出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生朗读)并让学生做书上的连线练习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过渡:因而我们也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不过在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展示材料:南京路上好八连“三件宝”到“新三件”“五个一”到“五个一点”这些说明什么?

生:回答

说明了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而我们同学们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应该如何继承传统美德? 结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

七、本课小结和堂上练习

八、结束语和播放歌曲龙文

九、教学反思

中华文化这个概念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模糊,课堂中借鉴一些图片资料、歌曲、格言警句等,唤起学生对她的了解和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也让学生准备相关资料,尤其是在讲故事的环节,部分同学表现的非常好,效果不错。教学的基本要求基本达到,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在列举格言谚语对为人做事的影响时,没能较好的调动学生,这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提高和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另外本堂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仍不够,教学目标体现的不够到位,以后应该更加注重目标教学。

下载《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灿烂的中华文化(原创教学设计)

    九年级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张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五篇模版)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大墅中学王周贵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依据课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传统美德”的要求,本课的学习主要让学......

    《灿烂的中华文化》公开课教学设计

    《灿烂的中华文化》说课稿 宽城第三中学:刘井英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本课是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最......

    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设计五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5.1《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5.1《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及其深远影响。 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能以实际行动弘扬优秀的中......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灿

    城镇二中初中联合体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城镇二中初三年级思想品德 郭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灿烂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惠农区尾闸中学马玲荣 一、教学目标 1、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培养和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