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据处理与统计教学设计
数据处理与统计教案
课题:数据处理与统计
教材: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
赣榆县罗阳中学
宋海波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熟悉公式的基本组成和公式的复制方法;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掌握公式复制的操作;
过程和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结合小组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归纳等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公式运算和公式复制的操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体会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excel表格中公式使用的注意点操作 难点:将数量关系转化为excel中公式并使用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在课堂内容引入使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在知识点的导入过程中进行小组探究式学习,引导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巩固练习环节运用学生自主练习的方法中进行引导拓展,最后,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教学软件、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 课前设置小比赛,比比谁最快!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控制学生机,请同学们安静,拿出纸和笔,下面我们一起来参加一个比赛,考一考大家的计算速度,看看谁最快!师:展示本班全体学生最近阶段性测试成绩表。
这是我们班级这次阶段性测试的成绩表,请同学们在三分钟内计算出所有学生成绩的总分,并填入表内,谁最先计算出的就算赢。
(同学们一看到是自己班级的成绩表,已经炸开了锅。又听说要在三分钟内算出来,声音更大)
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开始计算了。(安静,都在纸上认真的算,有几个学生更是调出了
windows xp上的计算器计算)。好,三分钟到了,计算完的同学请举手。生:(四处张望,看见没人完成)
有同学开始抱怨:老师,这么短的时间内,谁能把这么多成绩计算出来啊!
(一片附和声)
师:(达到预期效果)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方法,可以快速计算出成绩,时间嘛(作思考状),大概不到一分钟吧!同学们,想不想掌握这个方法啊?!生:一分钟?不可能吧?„„(学生积极性被调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设计小小的比赛,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本课的主题公式的计算和复制,让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状态。
(二)任务驱动 层层深入
1、探索与发现
师:请同学们双击桌面上的“学生成绩表”工作表,观察“总分”H2、H3、H4„„单元格,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学生成绩表部分截图
① 单击H2、H3、H4单元格,编辑栏显示什么? ② 观察编辑栏公式,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学习后分小组讨论,1分钟后请同学回答,看看哪个小组讨论的答案最准确。问题1: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公式,找出公式输入的位置。问题2:目的在于引导发现公式的使用规律,总结公式的组成。
设计意图:把公式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公式具体化。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发现公式的基本操作。
2、利用规律 “依葫画瓢”
师:请在K2单元格中利用公式计算出总分,并和H2单元格中计算的总分进行检验,组长协助操作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巡视,总结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个别指导。学生很快计算出总分,一个个都比较开心。
师:(顺势引导)在公式操作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学生回答积极。教师结合在巡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抽部分学生进行操作总结,进一步夯实
知识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现实生活中较感兴趣的话题,体验使用公式计算出总分的乐趣。
3、熟练公式 顺利转换
师:总分我们已经计算出来了,它的公式是什么? 生:=E1+G1+F1 师:如果要计算出平均分,公式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在表格中计算一下。学生动手操作。„„
师:大部分同学都计算出了第一位同学的总分和平均分,我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其他同学的成绩呢?请大家看导学案上的关于“公式的复制”操作指导,利用最快的速度(1分钟之内)完成全班同学成绩的计算。
学生操作,组长协助,教师巡视。请学生上台演示,在学生演示过程中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公式复制的好处有哪些? 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重新构建新公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公式的认识、操作,并总结公式复制的好处,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协助生活、学习的意识。
(三)练习巩固 体验收获
请同学们打开“校园十佳歌手”工作簿,完成练习。先做完的同学待老师检查无误后,可以做老师的小助手,指导有操作困难的同学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公式的价值,体验成功的收获,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学习知识。
(四)归纳总结 收获喜悦
随机抽出几名学生,采用问答形式,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师:请问这位同学,利用公式进行运算的操作你掌握了吗? 生1:掌握了。
师:很好,如果我现在仍然不会公式运算的操作,你能告诉我操作步骤吗? 生1:先用“=”号,然后使用单元格地址进行公式计算。师:如果我对符号的转换不了解,你能告诉我吗? 生2:乘号用“*”,除号用“/”。
师:请谈谈你对公式复制操作的优点是什么? 生3:提高运算速度。
师:总结操作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并讲解注意点。
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要正确利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设计意图:通过问答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把学习到的东西与大家共享,收获属于自己的喜悦。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选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第三节数据处理与统计。计划用2课时,本节课只对公式的运用及公式的复制做讲解,以学生成绩表引入,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来了解对公式及公式复制的基本操作。
本节课教学内容从实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开启课程学习,所有数据力求来源于学生生活。贯穿从“以实例促技能”向“技术驱动生活”转变的教学思路,挖掘生活实例,服务课堂。采用自然过渡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中掌握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总分”——“平均分”——“所有学生的总分,平均分”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穿插以“公式引入”——“公式转换”——“公式的复制”这条暗线。以主线吸引学生兴趣,辅以渗透暗线知识点的教学,引起学生共鸣,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从而使课堂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数据处理与统计 教案(模版)
数据处理与统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公式、函数、地址、数据引用的含义; 熟练掌握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交流的能力;
培养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运算; 2.教学难点:
运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运算; 掌握相对引用、绝对引用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P62-P66的内容,完成操作题的第1小题。5分钟以后,学生回答,请学生总结单元格地址是怎么构成的。单元格地址由行标和列标组成,列标在前,行标在后。2.请同学们做操作题第2题。发现:“F8”单元格中显示的是输入的内容,“F9”单元格中显示的是计算后的结果。为什么会显示的结果不同呢?比较“F8”、“F9”单元格中输入的内容,发现“F9”中输入的内容比“F8”中输入的内容多了一个“=”,“F8”中只是直接输入了一个代数式,而“F9”是利用公式计算代数式的值。公式的定义:以=开始的代数式 利用公式计算的步骤:1.“=”,2.输入代数式,3.回车键 3.请同学们利用公式,完成操作题的第3题和第4题。
发现:用单元格中的内容和单元格地址分别进行计算,结果相同。可见,计算式中直接用到了单元格地址,这就是单元格地址的引用。既然结果相同,那我们在平时的应用当中是用单元格中的内容还是用引用单元格地址的方法呢? 4.用引用单元格地址的方法,计算剩下的居民所用的总用电量。
5.我们发现这样的计算方法还是比较麻烦的,有没有更方便一点的方法呢?Excel为我们提供了“自动填充”功能。老师演示。单击单元格“D8”,指针指向这个单元格右下角,当出现一个实心的“+”,这个就是填充柄,向下拖动填充柄,其他单元格显示对应的结果。当我们将指针指向刚刚被填充的单元格,发现单元格中的公式它们的运算关系没变,只有单元格地址作了自动调整。这就是单元格地址的“相对引用”。利用“自动填充”功能重新计算居民的总用电量;
6.请同学们完成操作题第5题,利用所学知识计算所有用户的电费。
发现只有D8单元格中的结果是正确的,而自动填充的数据,结果是错误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整个计算过程中,C4和C5必须保持不变的,在C4和C5的行号、列号前添加符号“$”,即$C$
4、$C$5,用这种方式引用地址称为“绝对引用”。
7.在Excel中,还有很多预先定义好的公式叫函数,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函数来进行计算。
常用函数:求和
SUM平均值
AVERAGE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以求峰时用电的平均用电量为例作讲解。请同学们完成操作题的第6题。8.结束语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三篇:《数据处理》教学设计(推荐)
《数据处理》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岛市二十六中学 李珺
【所用教材版本】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适用年级】初中二年级 【适用单元】第7单元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内容是掌握Excel精髓──数据处理的入门,也是本单元的重点章节。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Excel中公式的作用,学会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区域;了解公式的格式并学会正确输入公式,了解公式中的运算符和运算次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输入公式并快速填充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Excel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3.教学重点:公式的使用、单元格区域的引用。4.难点:公式的使用;绝对引用符$的使用。5.教学环境:微机教室 【教法设计】
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我采用情景导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索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自主,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控,主动地去学习。合作,通过小组伙伴关系下相互汲取经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索,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习惯。【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就刚刚度过的中秋佳节引入我们必吃的象征团圆的月饼,引导学生讨论喜欢吃什么口味、品牌的月饼?
生答:好世界,元祖,好利来,豆沙,蛋黄等等。
教师总结:大家喜欢的这些月饼,同样也是各大商场热销的产品。
师:为此咱们班6个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和市场调查收集的各大商场月饼销售信息。请同学们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让学生观察不完整的部分,思考如何才能得出结果的,通过运算还是进一步市场调查?
生:通过运算便可求出。
由此引入公式的运用,顺利导入新课。
2.提出任务,讲授新课
本节课的重点是公式的运用,按照层层深入、逐步提高的认知规律,设置反馈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月饼销售表中数据的计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如何在Excel中使用公式和注意区分计算机中的公式运算符(+-* /)与普通公式运算符的差别。(1)公式的运用
师:销售额代表一个产品销售情况的重要指标。Excel中有什么办法能把好世界所饼在利群的销售额求出来。
生:进行分组讨论。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提出几种解决方案: ①组:使用计算器求或口算后将结果输入。②组:直接输入销售量*单价。③组:=921*78。
④组:=销售量*单价。
师:根据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进行一一尝试,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普遍会觉得④组的方案简单方便、不容易输错。
教师总结:Excel进行运算也需要运算符=,与数学运算不同的是,运算符=应该放在最前面。输入 “=”,Excel就会做好运算准备。(2)填充柄的使用
教师提示:④组的方案还有什么好处?
教师可进一步提示,以前学过填充柄的使用,填充柄可以实现数据有序填充,对公式,填充柄有没有用?
学生根据提示,可使用填充柄方便的求出其他销售额,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总结:拖动填充柄复制公式,到下一行/列时,Excel会自动将原来的单元格名称自动累加了一行/列,这种累加产生的结果正是我们想要的。
随后,让学生动动手,求出各商场的销售总量,月饼总销量,巩固新知。(3)学生演示
师:邀请学生上教师演示所求销售额、月饼总销量等,其他学生观察演示是否正确,对演示正确的同学奖励一本《少年电脑世界》杂志。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4)$符的妙用
教师并不直接讲出$符的用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做题,在做题过程中发现求销售额时,使用填充柄求出的结果是0,从而查找原因。
师:同学们,既然每一种月饼在各大售价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每一个商场的售价都填充了,只写一个就行了,下面请大家将多余售价删除,只保留第一个。
生:删除多余售价,发现第一个结果准确,但使用填充柄后,求出下面的全部是0。师:请大家思考,怎样既能保证结果准确,又只保留一个售价? 生:小组讨论,动手实践。
生:演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发现可将使用填充柄求出的公式中的售价全部修改为C3或78。师:这种做法对不对?对,但并不科学,一个一个修改失去了使用填充柄的意义。有没有更好的方案。生:„„
师:使用填充柄复制公式,公式中的单元格会产生自动累加,而单价只有C3格中有一个,后面的格为空,所以求乘积会产生结果为0的现象,要避免这种现象,必须要将C3格固定下来,不让它发生变化,怎么样将它进行固定?需要借助一个“$”符号,将C3格修改为$C$3或选中C3按F4同样可以修改。再使用填充柄即可。生:动手实践,感受$的使用,巩固所学。
(5)提示的设置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统计图表中要计算的数据,在题意的理解会有欠缺,适时的增加提示部分,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少走弯路。本课中,对每一个练习都设置了提示进行帮助,提示内容为所求内容的算术运算说明。如:利群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率=利群的销量/总销量。教师要求学生先自己领会题意,对看不懂的题意再切换到提示工作表。
(6)总结
师:根据这个练习我们总结出Excel中使用公式的关键点:
①运算时要先输入运算符号 =
②活用单元格名称进行运算 如:=A1+B1 ③绝对引用符$来固定位置
3.巩固练习
设置本练习的目的主要是:巩固新知
师:十一长期,许多同学外去旅游,各地旅游景点每到节假日都暴满,请大家根据各景点的游客接待数量做一个统计表。
要求:
(1)计算各景点预计门票收入和实际门票收入。(2)计算预计门票收入与实际门票收入的差额。(3)计算实际门票总收入。
(4)计算故宫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5)景点平均票价。
注:(3)、(4)、(5)小题,请将所求结果放置于黄色填充区域内。要求先独立完成,对不会的题目,可小组讨论或借助提示。设置提高练习:
(1)试使用函数法求实际门票总收入和景点平均票价。
针对掌握较好,完成较快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让他们自学函数的使用。生:根据本课所学,完成巩固练习,小组长协助教师进行辅导检查。
4.课外拓展
布置课外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市场调查,了解最近几个月电脑品牌机销售情况,做一个品牌机销售统计表。或者调查近几个月电脑配件销售情况,制作电脑配件销售统计表。(注意选择典型和有代表性的品牌型号、配件等)
5.总结概括、课堂延伸 通过学习Excel公式的使用,使我们初步掌握了Exce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其实Excel还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数据的统计、分析等等,这些是使用简单的公式所不能实现的,下节课我们将带大家进入函数的神秘世界。
第四篇:“统计”教学设计与评析
“统计”教学设计与评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统计”教学设计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统计”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2.使学生能利用统计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引入
播放《生日歌》,投影显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今天是谁的生日?
再问:你能很快地说出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送了几种颜色的花?这些客人各有多少?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几朵?
在学生迟疑时,设疑引入:怎样才能很快地回答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评析:课始,在乐曲声中展示以大象生日为主题的例题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注意把握时机,设置一连串的问题导入新课,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又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统计的心理需求。]
二、积极参与,经历过程
1.整理动物的只数,认识象形统计图。
提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很快说出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这些客人各有多少呢?
再问:用什么办法能很快知道?(可以把大象家来的客人排排队)
讨论:我们怎样帮大象把家里的客人排队呢?
学生交流讨论情况,师生共同归纳:分类排队,有几种动物就排几排;可以竖着排,也可以横着排。
拿出几种动物的头像,谈话:请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看着例题图说动物的名称,另一个小朋友在黑板上把小动物排一排。指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排,一个竖着排,另一个横着排。
提醒:一人报动物名称,另一个人在黑板上贴,报一只,贴一只。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分类整理的情况。
提问:现在你能很快数出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中(见教材第76页)分别填上三种动物的只数,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如:哪种动物的只数最多,哪种动物的只数最少等。
小结:把几种动物先分一分、排一排,再数一数,得出结果,这样的过程就是统计。(板书: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
2.整理花的朵数,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提问:大象过生日,客人们送来了许多美丽的鲜花。怎样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来整理客人们送来的鲜花呢?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几种鲜花图片,仔细观察例题图,把花分颜色贴在课本第77页的虚线框内,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图和表,相互交流整理的过程。
提问: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并回答哪些问题?
讨论:刚才我们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整理了动物的只数、花的朵数,像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评析:以“为什么不能很快说出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这些客人各有多少”的问题为切入点,设置矛盾,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逐步体验、领悟统计的过程。特别是在分类排列动物时,对着图有序地报一只,贴一只,“慢镜头”式地处理,清晰地演示了怎样分、怎样排,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并回答一些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加深体验
1.完成“想想做做”。
谈话:小朋友们为大象统计了客人和送的鲜花的情况,为了感谢大家,大象准备买5种水果招待大家。在这5种水果中,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请大家分小组统计一下人数。(出示统计表)
先按小组统计,再把各小组的统计结果汇总,填在统计表里。
提问:我们班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少?
再问:你还能想到什么问题?
2.实践活动。
学生拿出学具盒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提问:如果要统计学具盒中的物体,可以怎样分一分?(按颜色或按形状分)
组织学生按形状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并填写相应的统计表(略)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评析:“想想做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了同伴之间的影响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整理统计学具盒中四种物体的个数,既巩固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统计方法,又渗透了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体验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提问: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办法整理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这些客人各有多少的?
谈话: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可以分类统计数据,你还想统计什么?课后可以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第五篇:《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范文
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小学 王吉香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57-02 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学习本课教学的直接基础。本课的学习同时又是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定量分析可能性的大小”奠定基础。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到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是解释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正确使用词语“差不多”来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任意摸一次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本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主线,通过猜想—游戏—体验—验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同时养成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笔者创设这样的游戏:“同学们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相信刘谦的魔术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师也来表演一个魔术。想玩吗?”学生齐说:“想。”对于学生来说,魔术充满了神奇感,教师设计的这个小小的魔术游戏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在新知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三个游戏:“摸一摸”“抛一抛”和“放一放”。通过这样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了数学知识。
同时,教学设计还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最后带领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可能性相等的知识所解决的问题。如,足球比赛中掷硬币确定谁发球,引导学生思考:在足球比赛中为什么裁判可以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发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二、给与机会,让学生尽情展示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自主摄取、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与孩子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教学中,笔者努力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和提供适宜的机会、条件和场所,而且也亲自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中,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索。
试讲第一次课时,笔者设计“摸一摸”活动的要求是:每组确定“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和“安全员”,让每组的“操作员”一人摸40次。课后就有学生和笔者说:“老师你怎么只让一人摸球呀!”当时笔者就想:“是啊,学生人人都想去摸球,干嘛笔者要压抑孩子们的欲望呢?”经过思考,笔者将“摸一摸”活动的要求修改为:从口袋里每次摸出一个球,再放回,每人摸10次,一共摸40次。考虑到有些小组的人数多于4人,便增加:小组成员多于4人或少于4人的,计算好每人摸球的次数,保证小组一共摸40次即可。出示要求后,组织学生讨论:“你们小组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这样设计既让学生人人有参与摸球、报数、记录的机会,又能在小组人数多或少的时候,组员之间进行分配、调剂,在合作中增加协作意识,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又问:在摸球时要注意什么?重点提醒学生要数好摸球的次数,保证40次不能多也不能少。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笔者组织小组成员一起核对统计结果,在学生的作业上备注:核对数据,小组总次数多于40次或少于40次的无效。
三、层层深入,体会可能性相等
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其特殊性在于能引导学生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的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能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在发现、思考的基础上实现抽象、概括。它不但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会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相等的这种可能性很少,怎样使学生体会摸到白球和黄球可能性是相等的呢?笔者采取的方法是:估计—实验—观察—比较—小结—设问—总结。
在“摸一摸”前让学生估计是摸到白球的次数多,还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白球多、黄球多、白球和黄球一样多。然后进行实验活动,汇报统计结果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统计结果,使学生明白白球多,但只是多一些;黄球多,也只是多一些。课上有个小组统计的结果为白球10次,黄球30次,笔者引导学生:“刚刚我们每个小组只摸了40次,如果摸的次数再多些呢?”使学生明白:这样的可能性有,但是随着次数的增多,两种球之间相差的数会越来越小。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计算全班同学白球和黄球的总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摸到黄白球的可能性大小。这时小结:“从这样的口袋任意摸球,可能摸到白球多一些,可能摸到黄球多一些,也可能摸到白球和黄球一样多,我们用一句话概括: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后又设问:“如果继续摸,摸400次、4000次,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会怎样?”通过估计、实验、观察、设问之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像这样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也可以说摸到白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等。”
在本节课教学中出现了一个小组统计总数与要求总数不符的情况,在思考之后笔者果断地说:“这个小组统计的数据不符合要求,我们不能采用。”这样的“判决”对学生来说,可能有点“残忍”,甚至会让学生觉得委屈。但学生也会由此吸取教训:任何游戏必须遵守规则!也提醒其他组的学生注意:在汇报前要注意核对数据。
四、练习拓展,发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放一放”时,笔者在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之外,还增加了一个环节:“如果是这样的8个球(4个白球、2个黄球和2个红球),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50次,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可以怎样放?”当时学生有两种做法,一种放“2个黄球和2个白球”,另一种放“1个白球、1个黄球和2个红球”。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从这两个口袋里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都差不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个口袋中放的白球和黄球个数同样多,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都差不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在观察中发现,学生的思维定会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数学的素养必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