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小鸟》案例分析
《放小鸟》案例分析
高承红
《放小鸟》是江苏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通过叙述“我”放飞一只小鸟的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
教学中,我一改以往“谁放小鸟?为什么放小鸟?”的思路去理解课文,体会思想,而是抓住作者在文中暗伏的感情线:高兴——着急——奇怪——同情——高兴来理解课文。作者高兴是因为得到姑妈给的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鸟;着急是因为笼中的小鸟不吃也不喝;奇怪是因为郁闷的小鸟突然对着窗外高声叫起来;同情是因为感悟到小鸟“母子”分离的痛苦;第二次高兴是因为放飞小鸟回归自然。
我抓住作者由得到小鸟的“高兴”与放飞小鸟的“高兴”来体会思想,让学生去探究:同样是“高兴”,表达的内涵一样吗?同学们经过讨论体会到,同样是“高兴”,表达的内涵却有着不同。
第一次“高兴”是“我”自己高兴,因为得到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而小鸟却不高兴,小鸟孤独、沮丧,思念妈妈。“我”的高兴是建立在小鸟的不高兴上。而第二次的“高兴”则是“我”和小鸟都高兴:我爱护小鸟,放飞小鸟回归自然;而小鸟恢复自由,同鸟妈妈团聚。这是一次真正的高兴。
鸟是人类的朋友,难道我们不应该爱护小鸟吗?人鸟同乐,和谐共处,演奏出一首和谐之曲。《放小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胡天婵 教学目标:
1.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3.指导书写生字:找、决、拍。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谈话引读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放小鸟》。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分行读词语。第一行:羽毛
焦急
一定
决心(点评时关注前后鼻音)第二行:非常
翅膀
一闪一闪
(点评时关注翘舌音)第三行:朝着
叫唤
找孩子(点评时关注轻声)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谈话:(投影出示“这是一只的小鸟。”)哪位同学能完成这个填空,别忘了说说理由。
(投影出示文中原句“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小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学生描述“非常可爱”之处。
2、谈话:这确实是一只惹人喜爱的小鸟。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对它的喜爱吗?
学生个别读,教师范读,学生再练读句子。
3、(投影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的羽毛,的小嘴,两只眼睛,非常可爱。”)哪位同学能完成这个填空?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书上用过的词语不能用了,也不能改变书上图画中小鸟的样子。
教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书上图画,学习伙伴间先互相讨论讨论,然后再在全班交流。
(例:软软的羽毛,尖尖的小嘴,两只眼睛圆圆的;
长长的羽毛,又细又尖的小嘴,两只眼睛又黑又亮。)[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学习描述同一物体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4、谈话: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鸟。课文中的“我”也非常喜欢它,你看出来了吗?(投影出示文中原句“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也不动。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学生交流,个别朗读。(要点:细心地照顾它的生活、看它不动很着急)
5、引导齐读第一节。
三、精读课文第二、三节
1、谈话:既然“我”这样喜欢这只小鸟,为什么又要把它放走呢?(学生回答,教师投影出示课文二、三两节文字:
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
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放它回家去。)
2、谈话:为什么我会认为窗外的那只鸟“一定”是这只小鸟的妈妈呢?(叫声十分焦急)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小鸟的妈妈焦急地对小鸟说些什么?小鸟又会向妈妈说些什么呢?。
教师先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说说看,接着全班交流、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适时进行朗读练习。
【感受小鸟妈妈找孩子焦急的心情,同时进行角色互换说话练习,想象小鸟见到妈妈时会说些什么,情景交融,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层出不穷,真切地体会到母子情深,为下文的下决心放飞小鸟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3、(投影出示: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心想:
决心放它回家去。)谈话:放心爱的小鸟回家去,我心里一定想了很多,才下了“决心”。同学们想一想:“我”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究后后纷纷回答。(例: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心想:小鸟多可怜啊,我不能让它没有快乐。决心放它回家去。
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心想:小鸟多想妈妈呀,我不能让小鸟和鸟妈妈难过。决心放它回家去。
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心想:小鸟多么希望和妈妈一起在天空中快乐地歌唱和跳舞啊,我应该给它自由。决心放它回家去。)
四、精读课文第四节
1、(投影出示第四节原句“我打开笼子,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范读。
2、谈话:(引导学生看书上彩图)如果你就是图画中的小朋友,看着小鸟跟着妈妈越飞越远,心里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找小伙伴研究研究,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交流,看哪位同学完成得最好。
3、三分钟后集体交流。
(例:看着小鸟在妈妈身边这么开心,我也会很高兴!
我会大声说:“小鸟,鸟妈妈,一路平安!”
我会告诉小鸟:“这次你可要当心点,不要再迷路了!”)
4、引导齐读第四节。
5、谈话:真是一个好孩子。同学们,你们也一定很想夸一夸他吧?不要犹豫了,大声说出你的心声吧!
谈话总结: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
五、写字教学
1、生字卡片出示“找、决、拍”三个生字,指名读。
2、学生找出三个生字的共同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3、教师逐个范写,引导学生关注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逐个在课后描红。
4、学生完成习字册。(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板书: 喜爱
可爱 放 小 鸟 鸟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后记:
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加以鼓励,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整篇课文的学习都以读为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和想象感悟,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轻松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放小鸟》教学反思
高承红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放小鸟》一课。我试图和孩子们一起去体验一个孩子由关鸟到放鸟的心理历程,感受一个善良孩子的内心矛盾。放小鸟的过程正是孩子懂得爱的成长过程。教完后,我梳理了这课堂,留下了几点感触。
一、紧扣课堂矛盾点,引发思考
细读文本,文中有这样两处我认为是文章的矛盾点所在:一是“我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我为什么这么肯定窗外的鸟就一定是小鸟的妈妈?二是“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放它回家去”,既然我已决心放小鸟,我为何还看了看小鸟?我舍不得小鸟,又为何还一定要放小鸟。只要解决了这样两个矛盾,对文章情感主旨的理解便会水到渠成。因此课堂上,我便巧妙地抛出了这两个质疑,引导学生潜入文本,通过认真地读文,冷静地分析,层层剥笋,最终找出答案。
二、围绕爱字展开,丝丝扣情
反复咀嚼课文,我读出了一个字“爱”。姑妈送我小鸟是爱,我“关小鸟”“养小鸟”“为小鸟着急”是爱,鸟妈妈的“焦急”是爱,我“放小鸟”更是爱。领悟到这点,我的课堂便围绕“爱”字展开,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悟分析,巧妙点拨,并在每个环节的结尾用饱含深情的小结语把这些藏在字里行间的,点点滴滴的爱都放大,点透,让学生明明白白彻彻底底地感知体悟这些爱,根植这些爱,点燃他们心中的爱。
三、注重语言训练,放飞想象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堂中,我有意识地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多处语言训练。如课堂伊始,我便围绕课文内容对“非常”这个词展开了说话训练,达到既初步激发情感,又运用语言的目的。在体会我着急的心情时,我让学生移情角色,想象我为小鸟担心,我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在放飞完小鸟后我又提供句式让学生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小鸟还会对我说什么,我望着远去的小鸟又会说什么?并在具体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提醒他们注意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但情感目标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语文的工具性有了体现。
四、巧妙情境创设,激发情感
本文是一篇情意浓浓的文章,尤其是鸟妈妈的爱更是感人至深,这份浓浓的爱在文中仅化为两个字“焦急”,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鸟妈妈的焦急,感受母爱的伟大,是我课前思考的最多的问题。最后我选择了创设鸟妈妈找孩子和大鸟小鸟相见这两个情境来激发情感,感悟“焦急”。浅层次地理解“焦急”意思之后,在抒情的音乐中,我深情描述道:那天鸟妈妈发现孩子不见了,就到处找孩子,从天空到树林,从树林到小河,又从小河到田野,可它找到孩子了吗?为了找小鸟鸟妈妈白天找,晚上找,晴天找,暴风雨天还在找,可它还是?为了找小鸟,鸟妈妈翅膀快飞断了,嗓子也喊哑了,他找呀找呀,终于它找到了孩子,却发现小鸟被关在笼子里无法相救,鸟妈妈焦急万分,她不住地叫唤,她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见到了妈妈又会说什么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真的是被感染了,他们一个个先是瞪大纯净的小眼睛静静地听着,想着,慢慢地脸上的表情开始发生了明显地变化,此时此刻,我知道他们的心弦真的被拨动了,情感之门被打开了,鸟妈妈的伟大母爱已深深地植入他们心中,对“焦急”这个词的理解也更形象更深刻。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
一、有关背景
《放小鸟》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上的课文。这一课叙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色彩美丽,眼睛灵活,招人喜爱。我精心喂养,可它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很着急,怕有什么不测。当我听到小鸟的鸣叫,看到老鸟的焦急,不由得心动,于是决定放了小鸟。本文通过我由关小鸟到放小鸟的经过,表现了爱护小鸟、让小鸟自由飞翔的思想感情。
【感谢您浏览本站!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二、实施(教案节录)
1.深入课文,情为先
师:对照图自己把课文第一段仔细地读一读,这只鸟可爱在哪儿?
生:小鸟全身长着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多可爱呀!
师:如果你养了一只这样可爱的小鸟,会怎样对待他呢?
生:(讨论)我会逗它玩;陪他说话。
我给它吃好吃的东西。
我带着它到公园里去玩,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
&&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可喜欢这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呢。
生:给它食吃,给它水喝不停地照顾它。
【此过程是让学生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到小鸟的可爱,体会到课文主人公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为下文我由担心、着急,最后决定放飞小鸟做了铺垫。】 2.演艺角色,入情深
生: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可能是小鸟的妈妈来找孩子呢。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笼子里的小鸟在叫,窗子外的鸟儿也在叫,而且听起来很焦急,如果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谈心的话,他们会谈些什么呢? 生:(学生们一个扮演鸟妈妈,一个扮演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小鸟:妈妈,妈妈,快来救救我呀!
鸟妈妈:孩子,你怎么会在笼子里的?
小鸟:我飞不快飞不高,被人捉住了,怎么办呢?
鸟妈妈:我们整天忙着捉虫,人类还要害我们。
小鸟:我又饿又渴,又害怕。
鸟妈妈:孩子别哭、别急,妈妈在想办法呀。
&&(大家评一评,哪对小朋友配合得好,奖颗友爱星。)
(谁表演得棒,奖颗小金星。)
师:读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跟着妈妈飞走了。
如果它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生:(边学着小鸟飞,边说。)谢谢你,你是一个好孩子。
我获得自由啦,真高兴!
我又可以回到妈妈身边啦!
人人都像你这样爱护鸟儿,该多好。
师:我望着远飞的鸟儿会说些什么?
生:鸟儿,鸟儿你飞吧,飞到你喜爱的树林。
飞到你喜爱的田野。
多吃掉些害虫,保护我们的庄稼,保护我们的田野。
我们爱听你那快乐的歌声。
&& 【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把自己融于角色,在教学中安排一些情景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同学们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想象能力。】
3.朗读体验,情意浓
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学生自由读,并且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
学生:读这句的时候,语气要轻松,语调要高一点,体现了这只鸟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喜爱。
读好黄色的嘴巴后,稍微停顿一下,两只眼睛和一闪一闪的之间要接紧凑。这样可以表现小鸟的可爱。
出示: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了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比赛读,谁读得好,为什么。)
学生:语气要急一点,要把小鸟见了鸟妈妈时急切的心情读出来。突然、叫了起来、多焦急呀要加重语气,这样才能体现出鸟儿们焦急的情景。
出示:我打开笼子,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学生:(小组中相互读,选一代表读。)
小鸟对着我这儿稍微停顿一下,好像小鸟对我也有感情了。
飞走了要读得慢一些,声音渐渐轻下来。说明小鸟飞远了,也体现了我对小鸟依依不舍的心情。
&& 【情感朗读一直贯穿着全文,用不同形式、不同方法激励学生读好课文。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悟情,读中获得读的能力,使学生情感波澜不断前进。】 4.由情而发,明道理
师:如果你也得到了这只小鸟,你会与小男孩一样给它食吃、给它水喝?
生:会的,因为我也喜欢它。(板书:喜爱)
师:我看着笼子里的小鸟,它不吃也不喝,会想到什么?
生:小鸟太可怜了,会死吗?(板书:担心)
师:(刚才小朋友表演了鸟妈妈见到了小鸟被关在笼子里的情景)
当我听到小鸟和老鸟的叫声是那么
焦急,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会很难受。
我不能让鸟儿母子分开。
快放了小鸟吧!
师:放了小鸟后,我失去了美丽的小鸟,但我为什么会高兴呢?
生:因为我不愿意小鸟被渴死、饿死。
我看到小鸟获得了自由,飞起来多快活呀。
我不愿意看到小鸟失去妈妈,妈妈失去孩子,这样很痛苦。现在小鸟又回到了妈妈身边,多么温暖,多么幸福。
我听到了小鸟欢乐的歌声。
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都去爱护它们吧。
【课文从姑妈送小鸟→我养小鸟→决定放小鸟→终于放小鸟,与之相应的心理情感变化是喜爱→担心→着急→高兴。小朋友们随着课文中主人翁的心理变化起伏跌宕,随着情节的发展,课文所起的教育程度也越深,同学们懂得爱护鸟,因将其放归自然,还给小鸟自由自在的生活。】
5.交流信息,扩展知识
师:有的小朋友家里养着鸟,对鸟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小朋友爱看书,从书上知道不少有关鸟的知识;有的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从中也能了解;有的会打电脑,从网上查找资料。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吧。
生:(小朋友拿着自己准备好的画或者图片)
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丹顶鹤,又叫仙鹤。它生活在沼泽和芦苇滩上,全身羽毛洁白,头顶露出红色的皮肤,翅膀羽毛尖梢黑色。它爱吃鱼。觜、颈、腿很长,姿态优美。
生:看,这是杜鹃鸟,比鸽子小些。它会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因此又叫布谷鸟,它爱吃毛虫,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生:这只美丽的小鸟叫黄鹂,全身金黄色,经常在绿荫树丛中鸣叫,婉转动听。主要吃昆虫,每年消灭大量害虫。
还有极乐鸟、八哥、画眉、乌鸦、啄木鸟、燕子、黄雀&& 【感谢您浏览本站!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
(愿意上台介绍的奖小红花)
师:我们把大家介绍的小鸟图片和画画贴在墙上,平时还能经常学习。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各种鸟儿美丽羽色,聆听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欣赏鸟儿轻盈灵活的姿态。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爱鸟的情感。)
【通过交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获得的信息不断丰富。孩子们也许要在大家面前大胆表述,多锻炼自己。从中,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必将转化为他们今后学习语文的动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简析
这篇课文看似放小鸟,实则放飞的是对自然界一切美好实物的祝福,如何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感情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孩子稚嫩、纯真的心灵中,天生有对弱小动物的怜悯之情,因此本教案就着重抓住了孩子的这个特点,选择课文中值得人为之动情的地方,创设情境再现鸟妈妈和小鸟相见的感人一幕。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行想象说话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学生们一个个进入了角色,为小鸟的命运心焦,这既激发了爱护小鸟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各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引发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备课中也考虑到留给学生们演艺、讨论的足够时间。(我怎么照顾小鸟的;鸟儿母子相遇时说些什么,做什么动作等。)教师的评价也有讲究,在表扬个人的同时,还要肯定小组的努力,使学生得到伴随着集体成功而获得的个体满足。既评个人,又评集体;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到,有效、合理地利用信息已日益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本教案设置了交流信息,扩展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亲历获取信息(课前收集各种鸟儿图片)---处理信息(选择自己要表述的内容,动手办展览)---发布信息(当讲解员)---分享信息(参观展览)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将课内的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当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同伴和老师,解说自己亲自准备的资料时,这既是在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更是一种成果展示。虽然有的学生所表达的只有
一、两句话,教师也给予及时而正面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果,培植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的潜能发挥。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学生把短文的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现出来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如:描述小鸟美丽而可爱的外形);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鸟儿母子相见时焦急的情景);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如:放小鸟时我对小鸟的深爱、依依不舍。),在读中悟情、悟理。
整堂课所有的环节都围绕着对情的关注,由情促就了主人翁想法的转变,由情促使了学生们课文的领悟。我们说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有一股激情与冲动,(如:假如我也有这样一只小鸟,我会怎样对待他呢?)进而学生在自身情感的推动下不由自主地去体会、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所有的环节都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可能地保持了教学结构的统一。整堂课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生活是生的。学习新知识,应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例;生活是活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更易掌握知识;生活是有情的,语文应是饱含情感的学科。本案的设计就着重这个情字。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
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
一年级语文《放小鸟》案例分析
一、有关背景
《放小鸟》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上的课文。这一课叙述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色彩美丽,眼睛灵活,招人喜爱。我精心喂养,可它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很着急,怕有什么不测。当我听到小鸟的鸣叫,看到老鸟的焦急,不由得心动,于是决定放了小鸟。本文通过我由关小鸟到放小鸟的经过,表现了爱护小鸟、让小鸟自由飞翔的思想感情。
二、实施(教案节录)1. 深入课文,情为先
师:对照图自己把课文第一段仔细地读一读,这只鸟可爱在哪儿? 生:小鸟全身长着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多可爱呀!
师:如果你养了一只这样可爱的小鸟,会怎样对待他呢? 生:(讨论)我会逗它玩;陪他说话。我给它吃好吃的东西。
我带着它到公园里去玩,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可喜欢这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呢。生:给它食吃,给它水喝不停地照顾它。
【此过程是让学生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到小鸟的可爱,体会到课文主人公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为下文我由担心、着急,最后决定放飞小鸟做了铺垫。】
2.演艺角色,入情深
生: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可能是小鸟的妈妈来找孩子呢。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笼子里的小鸟在叫,窗子外的鸟儿也在叫,而且听起来很焦急,如果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谈心的话,他们会谈些什么呢?
生:(学生们一个扮演鸟妈妈,一个扮演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小鸟:妈妈,妈妈,快来救救我呀!鸟妈妈:孩子,你怎么会在笼子里的?
小鸟:我飞不快飞不高,被人捉住了,怎么办呢? 鸟妈妈:我们整天忙着捉虫,人类还要害我们。小鸟:我又饿又渴,又害怕。
鸟妈妈:孩子别哭、别急,妈妈在想办法呀。
……(大家评一评,哪对小朋友配合得好,奖颗友爱星。)(谁表演得棒,奖颗小金星。)
师:读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跟着妈妈飞走了。如果它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生:(边学着小鸟飞,边说。)谢谢你,你是一个好孩子。我获得自由啦,真高兴!我又可以回到妈妈身边啦!人人都像你这样爱护鸟儿,该多好。师:我望着远飞的鸟儿会说些什么?
生:鸟儿,鸟儿你飞吧,飞到你喜爱的树林。飞到你喜爱的田野。
多吃掉些害虫,保护我们的庄稼,保护我们的田野。我们爱听你那快乐的歌声。……
【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把自己融于角色,在教学中安排一些情景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同学们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想象能力。】
3. 朗读体验,情意浓
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学生自由读,并且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
学生:读这句的时候,语气要轻松,语调要高一点,体现了这只鸟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喜爱。
读好黄色的嘴巴后,稍微停顿一下,两只眼睛和一闪一闪的 之间要接紧凑。这样可以表现小鸟的可爱。
出示: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了起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比赛读,谁读得好,为什么。)
学生:语气要急一点,要把小鸟见了鸟妈妈时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突然、叫了起来、多焦急呀要加重语气,这样才能体现出鸟儿们焦急的情景。出示:我打开笼子,小鸟对着我拍拍翅膀,像是在说'谢谢你',然后就跟着妈妈飞走了。
学生:(小组中相互读,选一代表读。)
小鸟对着我这儿稍微停顿一下,好像小鸟对我也有感情了。
飞走了要读得慢一些,声音渐渐轻下来。说明小鸟飞远了,也体现了我对小鸟依依不舍的心情。
……
【情感朗读一直贯穿着全文,用不同形式、不同方法激励学生读好课文。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悟情,读中获得读的能力,使学生情感波澜不断前进。】
4. 由情而发,明道理
师:如果你也得到了这只小鸟,你会与小男孩一样给它食吃、给它水喝? 生:会的,因为我也喜欢它。(板书:喜爱)
师:我看着笼子里的小鸟,它不吃也不喝,会想到什么? 生:小鸟太可怜了,会死吗?(板书:担心)
师:(刚才小朋友表演了鸟妈妈见到了小鸟被关在笼子里的情景)当我听到小鸟和老鸟的叫声是那么焦急,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会很难受。我不能让鸟儿母子分开。快放了小鸟吧!
师:放了小鸟后,我失去了美丽的小鸟,但我为什么会高兴呢? 生:因为我不愿意小鸟被渴死、饿死。我看到小鸟获得了自由,飞起来多快活呀。我不愿意看到小鸟失去妈妈,妈妈失去孩子,这样很痛苦。现在小鸟又回到了妈妈身边,多么温暖,多么幸福。
我听到了小鸟欢乐的歌声。
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都去爱护它们吧。
【课文从姑妈送小鸟→我养小鸟→决定放小鸟→终于放小鸟,与之相应的心理情感变化是喜爱→担心→着急→高兴。小朋友们随着课文中主人翁的心理变化起伏跌宕,随着情节的发展,课文所起的教育程度也越深,同学们懂得爱护鸟,因将其放归自然,还给小鸟自由自在的生活。】
5. 交流信息,扩展知识
师:有的小朋友家里养着鸟,对鸟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小朋友爱看书,从书上知道不少有关鸟的知识;有的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从中也能了解;有的会打电脑,从网上查找资料。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吧。
生:(小朋友拿着自己准备好的画或者图片)
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丹顶鹤,又叫仙鹤。它生活在沼泽和芦苇滩上,全身羽毛洁白,头顶露出红色的皮肤,翅膀羽毛尖梢黑色。它爱吃鱼。觜、颈、腿很长,姿态优美。
生:看,这是杜鹃鸟,比鸽子小些。它会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因此又叫布谷鸟,它爱吃毛虫,是著名的森林益鸟。
生:这只美丽的小鸟叫黄鹂,全身金黄色,经常在绿荫树丛中鸣叫,婉转动听。主要吃昆虫,每年消灭大量害虫。
还有极乐鸟、八哥、画眉、乌鸦、啄木鸟、燕子、黄雀……(愿意上台介绍的奖小红花)师:我们把大家介绍的小鸟图片和画画贴在墙上,平时还能经常学习。(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各种鸟儿美丽羽色,聆听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欣赏鸟儿轻盈灵活的姿态。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爱鸟的情感。)
【通过交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高,获得的信息不断丰富。孩子们也许要在大家面前大胆表述,多锻炼自己。从中,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必将转化为他们今后学习语文的动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简析
这篇课文看似放小鸟,实则放飞的是对自然界一切美好实物的祝福,如何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感情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孩子稚嫩、纯真的心灵中,天生有对弱小动物的怜悯之情,因此本教案就着重抓住了孩子的这个特点,选择课文中值得人为之动情的地方,创设情境再现鸟妈妈和小鸟相见的感人一幕。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进行想象说话练习。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情境教学特别强调宽松的学习情境的营造,让教学情境中的师、生、境诸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学生们一个个进入了角色,为小鸟的命运心焦,这既激发了爱护小鸟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各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引发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共同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备课中也考虑到留给学生们演艺、讨论的足够时间。(我怎么照顾小鸟的;鸟儿母子相遇时说些什么,做什么动作等。)教师的评价也有讲究,在表扬个人的同时,还要肯定小组的努力,使学生得到伴随着集体成功而获得的个体满足。既评个人,又评集体;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到,有效、合理地利用信息已日益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本教案设置了交流信息,扩展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亲历获取信息(课前收集各种鸟儿图片)---处理信息(选择自己要表述的内容,动手办展览)---发布信息(当讲解员)---分享信息(参观展览)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将课内的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当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同伴和老师,解说自己亲自准备的资料时,这既是在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更是一种成果展示。虽然有的学生所表达的只有
一、两句话,教师也给予及时而正面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果,培植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的潜能发挥。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学生把短文的意境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现出来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如:描述小鸟美丽而可爱的外形);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如:鸟儿母子相见时焦急的情景);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如:放小鸟时我对小鸟的深爱、依依不舍。),在读中悟情、悟理。
整堂课所有的环节都围绕着对情的关注,由情促就了主人翁想法的转变,由情促使了学生们课文的领悟。我们说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有一股激情与冲动,(如:假如我也有这样一只小鸟,我会怎样对待他呢?)进而学生在自身情感的推动下不由自主地去体会、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所有的环节都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可能地保持了教学结构的统一。整堂课尽可能地激发学生人人想参与,人人想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生活是生的。学习新知识,应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例;生活是活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更易掌握知识;生活是有情的,语文应是饱含情感的学科。本案的设计就着重这个情字。
江苏仪征市大巷中心小学论坛
第四篇:放小鸟
一年级语文下册《放小鸟》教学设计
《放 小 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一年级小学生 2.教材版本:苏教版 3.学科:语文
4.教学时间:两课时 5.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部分生字。
(2)走进公园,走进大自然,近距离接触了解一些鸟儿。6.教师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录音;生字卡片;小鸟图片。教学课题: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教材分析:
本文叙述的是“我”放飞一只小鸟的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适合学生朗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上课伊始,让学生质疑,如:“小朋友为什么把小鸟放掉呢?”等,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教学。
3.演示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形、声、色很好结合,既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给学生自学方法,针对本课图文并茂、文章优美生动,让学生尝试找出描写小鸟样子的语句,感受和发现小鸟的美丽,使学生能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
5.以读为本,渗透思想教育,训练语感。
一年级语文下册《放小鸟》教学设计
6.抓住课文留白,激发学生想象,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小朋友,从鸟儿的叫声中你听出来什么没有?它们在叫些什么?让我们来做一次小鸟语言的翻译家。可以同桌合作,分别扮演窗外的鸟和笼子里的鸟。”又如:“小鸟离开笼子,飞上了蓝天,飞向了它的妈妈,“我”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小鸟又会对“我”说什么?”
7.知识延伸。课末,引出爱鸟周等小知识,让学生有进一步走进鸟儿的激情。由小课堂将学生引向社会这个大课堂。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小鸟图片,谈话设疑。
这是──小鸟,它正在──展翅飞翔。(将小鸟图片贴在黑板上)这只小鸟就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中的那只小鸟,它后来已经被小朋友----(生答:放回了大自然)。你有什么疑问?生质疑。(如:小朋友为什么把小鸟放掉呢?)让我们继续到课文里去寻找发现吧。(在贴出的小鸟图前板书课题:15 放小鸟)
2.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今天老师不但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这只小鸟的照片,还带来了关于它的录像,小朋友想看吗?(想)那你们可要答应老师一个小小的要求:仔细观察,看看小鸟长得怎么样,行吗?
⑴ 学生看动画(大屏幕映示),要求:仔细观察小鸟长得怎么样? ⑵ 指名回答。
⑶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呢?(大屏幕映示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
① 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说。
②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相机提示: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认为坐着读不起劲,就站着读,同桌的比着读,都可以。
③ 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⑷ “非常”可以换个什么词?指名回答。指名用“非常”说一句话。
⑸ 理解第二、三句话。
① 课文中说的是姑妈送给我的那只小鸟──非常可爱,我很喜欢它,于是把它养在──笼子里。
② 学生看动画。(大屏幕映示课件)
一年级语文下册《放小鸟》教学设计
③ 被养在笼中的小鸟神情怎么样?为什么?“我”看到小鸟一动也不动,心情怎么样?
④(大屏幕映示第一自然段二、三句话)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小鸟和“我”这时的心情吗?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⑹ 指名做配音演员,试说第1自然段内容,给动画配音。集体给动画配音。
2.学习二、三自然段。过渡: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⑴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⑵ 指名回答。
⑶ 大屏幕放映课件,学生观看并听鸟的叫唤声。⑷ 启发想象。
小朋友,从鸟儿的叫声中你听出来什么没有?它们在叫些什么?让我们来做一次小鸟语言的翻译家。可以同桌合作,分别扮演窗外的鸟和笼子里的鸟。
⑸ 指名答。相机教学:“焦急”可以换个什么词?
⑹(大屏幕映示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句话)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小朋友看到这个情景,心里想,一定是小鸟的妈妈──找孩子来了。他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放它回家去。
⑺ 齐读第三自然段。
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男女生比赛读。3.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笼内、窗外小鸟那焦急的叫声使我下决心放掉小鸟,让它获得自由。
⑴(大屏幕映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小鸟离开笼子,飞上了蓝天,飞向了它的妈妈,“我”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小鸟又会对“我”说什么?
⑵ 指名说。
⑶ 它们之间到底说了什么呢?听录音。⑷ 用高兴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
三、欣赏音像资料,感悟升华。
1.课文开头讲姑妈送给我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鸟,我很喜欢,可后来“我”为什么又把小鸟放了?指名回答。
2.欣赏一些鸟的图片。(大屏幕映示)
一年级语文下册《放小鸟》教学设计
3.欣赏全文动画,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过渡:就在你们朗读课文的时候,有几个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想和我们做朋友呢!
1.出示生字卡片(“闪”、“非”、“常”、“决”),指名读,齐读。2.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说。
3.写这几个字分别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4.教师重点范写“常”(上紧下松)。5.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1.谈话。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世界各地的人们都非常关注鸟类。比如,江苏省就确立了“爱鸟周”,时间是每年的4月20日到4月26日。
2.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关于鸟的资料,并用实际行动爱护鸟类。下周班会课上将交流并评选出本班的“爱鸟之星”。板书设计:
放小鸟
(小鸟图片)
送 → 放
爱
闪 非 常 决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有针对性地加以鼓励,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整篇课文的学习都以读为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和想象感悟,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轻松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但老师还没有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牵的痕迹还有,以后应注意多放手,真正让课堂成为孩子的课堂。另外,课末在补充介绍爱鸟周等知识前不妨让孩子先说说他所了解的有关鸟的知识。老师还
一年级语文下册《放小鸟》教学设计
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鸟的图片给孩子欣赏。孩子欣赏后,在心中留下的将不仅是鸟儿们那美丽的形象,同时也在无形中中激起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保护欲。
第五篇:《放小鸟》说课稿
《放小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放小鸟》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美散文,不但形象生动,充满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生活,而且语言优美,生动活泼,适合学生朗读感悟。文中通过“我”放飞小鸟的过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让学生从中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爱护鸟类。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爱护鸟类。
五、教学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像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从而使小学拇指教育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放小鸟》第一课时。
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我对本课第一课时做了以下设计: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唤起学生直观感受。
一年级学生思维模式主要以直观思维为主,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展示几幅小鸟的图片,带领学生去小鸟乐园看看,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感受小鸟们的可爱和自由,然后由此引出文中的小鸟,再引出课题。整篇课文我都利用多媒体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二)、在教法学法上。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应适时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融汇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如:“我”把小鸟关进笼子里,小鸟在想些什么?想象两只小鸟又在说什么?想一想“我”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进行想象,开始走进小鸟和小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六、说教学过程
先展示小鸟图片,并利用语言让学生感受小鸟的可爱和自由,接着展示文中的小鸟图片观察样貌并设置问题:这么可爱的小鸟小作者也很喜欢可是为什么放了呢?从而引出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初步感知文章后进行逐段逐句的分析,特别是通过一些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加之学生想象从而让学生感受文章情感。比如:让学生反复朗读描写小鸟样貌的语句感受小鸟的可爱;反复读小作者对小鸟关心的语句和看到小鸟一动不动时的着急,感受小作者的心情。解读文章时穿插加入学生的想象,想象小鸟被关进笼子里时的心情和小作者看到小鸟的状态时难过的心情以及两只小鸟相遇时的情景来感受小鸟失去自由离开妈妈的难过和小作者从关小鸟到放小鸟整个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小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小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进而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应该保护小鸟,保护小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文章脉络,突出几个重点词语,因为小鸟“一动不动”所以我“决心放小鸟”,体现出了“我”对小鸟的爱。
八、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