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范文模版)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教案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2.理解农业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3.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整体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第二节 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节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1.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一、生态学的概念
公认的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所说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并涉及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的组织层次。环境则包括无生命的环境和生物环境。
二、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朴素的生态学细想阶段;个体和种群生态学阶段;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全球生态学阶段。
三、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农业生态学属应用生态学,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则,运用系统分析的细想和方法,将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农业生物和环境三者协调。
第二节 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
现代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科学是研究与人类有关的环境过程和环境问题的应用生态学。
二、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在研究目的、内容方面的关系
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人为协调这种关系,以得到最高的生物量和最佳经济效果,维持农业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在生产实践方面的关系
从生产实践看,农业生态学着重从宏观方面研究农业生产。
第三节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一、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特点:
(一)性综合:
(二)整体性:
(三)实践性:
(四)战略性:
二、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重视多科学的协作
(二)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三)整体观
(四)层次结构理论
(五)新生特性原则
(六)系统分析
作业:
1、生态学的概念
2、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特点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系统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2.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特征和类型; 3.把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 态 系 统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五业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1.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生 态 系 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组分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得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它是由一定空间内的生物群体,及其所占据的环境所构成的,并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动态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分
生态系统均可以划分为而大部分:既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和有生命的生物部分。
1.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包括三中成分: 2.有生命的生物部分
二、生态系统的特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存在的实体。
三、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生态系统的分类有很多方法,按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序可分为三类
(一)自然生态系统
(二)半自然生态系统
半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经人类改造而改造形成的。
(三)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是人造组分与人工过程为主的生态系统,是经过人类强烈干预而建成的。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农业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下,以作物、家畜为主体,包括林木、草地、病虫、杂草、微生物等,所构成的特有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系统。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1.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分。2.生物部分:
二、农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一)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同
(二)系统的开放程度不同
(三)系统的生物构成不同
(四)系统服从的规律不同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
A各组分量的关系
B各组分的时、空配置
C各组分间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平面结构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能量流
(二)物质流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五业的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农、林、牧、副、渔五业。
一、农牧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一)供求关系 :
(二)连锁关系 :
(三)限制关系 :
二、农林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三、农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四、农副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当前破坏浓、林、牧结构的问题 作业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能量转化率和生态金字塔; 2.掌握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三节 能量转化效率和生命金字塔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
一、能量来源
(一)太阳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能源
(二)辅助能
二 热力学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意义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意义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复杂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无知循环都是在其特殊的营养结构中进行的,所以说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一、食物链
二、(一)食物链的基本类型
1.捕食食物链
2.腐食食物链
3.混合食物链
4.寄生食物链
(二)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二、食物网
第三节 能量转化效率和生态金字塔
一、能量转化效率和十分之一定律
二、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
1.数量金字塔 2.生物量金字塔 3.能量金字塔,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
一、生态系统的生产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
(一)初级生产力的现状与潜力
(二)辅助能与初级生产力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一)次生产的作用 1.生产动物蛋白食品 2.转化农副产品 3.提高经济价值
(二)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作业
1、食物链的基本类型
2、生态金字塔的三种类型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结构及;
2.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3.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特点和类型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类型
(一)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二)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三)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1.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2.物质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行称为流。
二、物质循环的特征
1.生物量与现存量: 2.周转率与周转期
3.循环效率
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5.物质循环的调节
第二节 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一、碳循环
(一)与碳循环有关的环境问题(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素流动
(三)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及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
二、氮循环 :氮是氨基酸和叶绿素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一)氮的贮存库
(二)氮素的输入和输出
1.输入:生物固氮,工业固氮,2.输出:燃烧,挥发反硝化,渗漏
(三)、氮循环
1、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2、农田氮素控制的途径
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
三、水循环
(一)生物圈中水循环的特点
(二)影响区域水分平衡的因素
四、磷循环 :磷素是有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磷的贮存库及循环过程
(二)农业生态系统磷的循环(三)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得养分循环
一、养分循环特点 .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 .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3 .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 4.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二、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
农业生态系统的中养分循环与环境问题
(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2.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3.控制化肥对环境污染的措施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业
1、物质循环的特征
2、养分循环特点
第五章 农业生物种群和群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物种群;
2.掌握农业生物群落的机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物种群
第二节 农业生物群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物种群
一、生物种群
(一)生物种群的概念: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并能相互交配(相互交换遗传信息)的同一生物的一个群体。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种群内的个体分布,一般有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成群分布三个类型 2.种群的数量特征:
3.种群的遗传特性:即种群具有一定基因组成,而且随时间进程改变其遗传性、及进化、适应能力。
(三)种群的增长规律
1、种群的增长
是生物潜力和环境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增长)
3、种群阻滞增长(“S”型曲线)
(四)种群的调节
种群的调节:指种群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使种群数量表现有一定的动态变化和稳定性。
二、农业生物种群
(一)农业生物种群的分类
(二)农业生物种群的特征
第二节:生 物 群 落
一、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概念: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群落的集合体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种群有一定的种类构成
2、群落有其特定的外貌 3.群落的时相:
(三)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种群内的种间关系是种与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三、农业生物群落的特点(1)种类构成简单
(2)水平结构复杂
(3)垂直结构层次较少
(4)群落的年周期变化明显(5)营养结构简单
作业
1、生物种群的概念
2、农业生物群落的特点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2.掌握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生态平衡以及生态演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和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第三节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
第四节 生态演替
第五节 生态平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演示法;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系统的层次
生态学所指的环境是生物、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周围的影响其生存和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一)五大自然图层
1、大气圈
2、水圈
3、岩石圈
4、土壤圈
5、生物圈
(二)区域环境、生境、小环境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
生态因子: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或生态因子。
三、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分布
(一)日照长度
(二)温度
(三)水分
(四)土壤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一、最小因子律
2、在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中,最小因可能出现第二种情况:
(1)最小因子的利用率可能以其它的因子存在而发生变化。
(2)有时环境中所缺乏某种物质,可以部分地为化学上相近的其他物质所替代。
二、耐性定律
耐性定律的补充:
(一)耐性是有一定限度的(二)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一般在幼年、繁殖期耐性范围较窄
(三)耐性的相互作用
(四)耐性与生物分布
(五)耐性与竞争
三、限制因子的综合概念
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度的状况都可以是限制因子。
第三节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
(一)生态型
(二)生活型
(三)生态位
二、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森林的生态效应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二)农田的生态效应
1、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3、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4、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三)草原的生态效应
(四)淡水水域的生态效应
第四节 生态演替
一、生态演替的概念和一般过程
(一)生态演替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使生物群落及其所占据的环境向着一定方向进行有顺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生态演替。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第五节
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与失调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一般认为,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补偿,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及相应的功能,这种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的特征
⑴、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⑵、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⑶、在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2、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二、农业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之间;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之间,通过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系统内部的调节和人工调控,达到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转换、信息流通的相对稳定状态。
(一)农业生态平衡的内涵
1、输入与输出平衡。
2、结构平衡。
3、功能平衡。
(二)导致农业生态平衡失调的内在因素
(三)调整农业生态平衡
作业
1、耐性定律的补充有哪些内容
2、生态平衡的概念
3、农业生态平衡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调控机制、调控原则和层次;
2.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内容和稳态调控机制;
3.掌握农业生态系统技术调控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及农业生态工程的相关技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生态农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
一、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就是指某一农业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上生产的农产品多少。
二、维持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就要指系统在遭受外界干扰时,仍能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维持其特定功能的特性。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原则
一、所谓生态效益,就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转化过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对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等方面的好的效果和影响。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内容
一、生物调控
二、环境调控
环境调控的目的就是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理环境,有利于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
三、输入输出调控
四、系统综合关系调控
作业
1、生态效益的概念
第八章 农业环境问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及农业环境问题现状;
2.掌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的现状和防治策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由来
第二节 环境污染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由来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或环境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污染源
污染源是指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来源,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或过程。
二、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污染源生产、排放的对生物与环境有害有毒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统称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及其主要污染物
(一)水污染及其污染物
(二)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以后,使水的饮用、养殖、灌溉、游览等功能遭到破坏,称为水环境被污染。
(三)土壤污染及其主要污染物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成就 二.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地质量退化
(二)气候恶化,水源枯竭,自然灾害加重。
(三)森林和其他生物资源减少
(四)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五)农村能源不足,利用不合理,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仍以木柴和秸秆为燃料,能利用率只有10%。
(六)人口基数不大,净增长率高、科学文化素低,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过多、素质不高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是产生一系列农业环境的文踢得根本原因,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限制因素。作业
1、环境污染的概念
2、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 农业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农业环境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3.把握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环境的监测、质量评价与环境管理
第二节 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环境的监测、质量评价与环境管理
农业环境监测,是对农业环境是对农业环境质量进行调查,连续或间断的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污染状况的变化、污染物对农业环境影响的过度与程度,分析、判断农业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为农业环境管理、环境科研、环境治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或整体环境的优略状况。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和程序
(三)确定区域环境背景值
是指一定区域内未受污染的各个环境要素,如水域、大气、土壤、动植物或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有害成分的自然含量。
(四)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
(三)农业环境管理、第二节 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一.农业环境的对策
二.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1.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2.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3.大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4.森林资源的保护 5.草原资源的保护
6.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
作业
1、农业环境监测的概念
第二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总结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总结
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仍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不断深入探讨教学新路子,寻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完成的工作情况如下:
一、在教学方面
1、顺利完成学校布置的全部教学任务,中专学生都顺利完成了全部课程和实训报告。
2、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学习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按教务科要求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4、顺利安全完成本学期的实训任务。
二、在研讨和学习方面
1、我在开学初期就怎么样加强学科建设,加强学生培训,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2、组织讨论如何实施本学期各种技能竞赛问题,并成功举办了本专业的一次生产经营与技术推广知识比赛。
三、主要成绩
1、进行了全体学生“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在本专业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工作下比赛得以顺利进行,比赛决出前三名,给获奖的学生颁发了奖状。
2、学生顺利完成了生产经营与技术推广综合课程,顺利的进行了期末考试。
当然在教学、教研及科研过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第三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试题1
一、名词解释(10分)生态系统
食物链
生态位
生物浓缩
化感作用
二、选择(10分)
1、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营养食性关系联结起来的结构被称为营养结构,而食物链作为营养结构的基本单元,它是由()提出的
A、海客尔 B、坦斯列 C、林德曼 D、奥德姆
2、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中不包括()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价值转换 3、农业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功能中得物理信息包括()①光信息
②接触信息
③声信息
④行为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其中几乎呈现钟形的是()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以上都不对 5、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来衡量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实际效果项目中以下不包括()
A、生态效益
B、经济效益
C、自然效益
D、社会效益 6、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其中不属于1930~1970年间的是()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伦敦烟雾事件 C、骨痛病事件
D、印度博帕尔事件 7、主要大气污染物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粒径在10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飘尘,它是指粒径小于()A、10微米
B、20微米
C、50微米
D、100微米
8、以下不属于水体主要污染物中化学性污染物的是()A、无毒有机物质
B、无毒无机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有毒有机物质
9、下列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的危害症状是在植物叶的背面出现大面积的透明银白色或铜色的病斑区域的是()
A、二氧化硫
B、氟化物
C、氯气
D、PAN
10、农药在土壤中的化学降解过程当中必需以()作为反应物或媒介
A、土壤 B、土壤水分 C、土壤空气 D、以上都不对
三、填空(30分)
1、当今人类面临()、()、()、()等重大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涉及到农业,从而促进了生态学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推动了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2、农业生态系统由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前者包括:()、()、()、三大功能类群,而后者则包括:()、()。
3、根据各地区经济状况、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极自然资源等,可划分为()个大农业发展区和()个亚区。
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根据循环的路径不同可分为:()和()。
5、氮素循环是物质循环中非常重要的循环之一,氮素在循环过程中以()、()、()方式被固定。
6、每一个信息过程都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息的产生,即信源;信息传递的媒介,即();信息的受体,即()。
7、种群雄性和雌性个体数目之比称为性别比例。通常分为雌性和雄性以及()三种类型。
8、种群增长是种群的生物潜力与其所处环境的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种群的增长模型包括:()、J型增长型、S型增长型。而S型增长型曲线又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开时期、()、转折期、减速期和()。
9、生物群落内的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二种间关系又是多种多样,主要有正相互作用关系和负相互作用关系,其中正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10、生态工程的结构可以分成三个主要集合,核心圈层,即生态核;内部环境,即();外部环境,即()。
11、根据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不同,可以将土壤污染分为五类:水体污染型、()、()、生物污染性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型。
12、利用工程措施治理土壤污染的主要方法有:客土法、()、深翻。
四、判断(只需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是土壤库→植物库→动物库→土壤库。()
2、出生率的高低主要受种群内个体性成熟时间,每次交配产生的后代数量以及每年产生后代的次数等因素决定。()
3、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这些烟雾事件污染的原因全都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而直接造成的大气污染。()
4、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水体的自净过程按其机理可以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
5、农业资源按其是否具有可存留性可分为:可存留性资源与不可存留性资源两种。()6、1866年德国人海客尔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标志着近代生态学的产生。()
五、简答题(24分)
1、列举出对生态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主要阶段?
2、列举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能流路径?
3、简单列举出广义的捕食都包括哪些内容?
4、列举森林具有那生态效益?
5、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
六、论述题(20分)
1、试述农业生态系统的技术经济效果分析原理。
2、人们将湿地形象地比喻成地球的肾脏,那么请详细的叙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营养食性关系而连接起来的纽带。
生态位:是指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对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生物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二、选择
1、C
2、D
3、A
4、B
5、C
6、D
7、A
8、C
9、D
10、B
三、填空
1、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能源紧张、资源衰竭。
2、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小型消费者(分解者);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3、10 ;38。
4、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5、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工业固氮。6、信道;信宿。7、两性。
8、几何级数增长型;加速期、饱和期。9、偏利共生。
10、生态基;生态库。
11、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
12、换土法。
四、判断
1、√
2、√
3、×
4、×
5、×
6、√
五、简答(每条答对给一分)1、1)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 2)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提出 3)系统论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 4)生态工程原理及技术的应用 2、1)植物有机体→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高级消费者→顶级消费者 2)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分解者→CO2+H2O+能量 3)生物有机体的呼吸作用→CO2+H2O+能量 4)辅助能→农产品+能量 3、1)食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或其他食肉动物 2)食草动物食绿色植物 3)昆虫的拟寄生 4)同类相食 4、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增加降水。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5、1)酸雨使土壤酸化养分淋失而日益贫瘠 2)酸雨使河流、湖泊酸化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3)酸雨是一种超级腐蚀剂对建筑物造成腐蚀 4)酸雨使各种呼吸道疾病增加 6、1)乡镇污染企业数量大、规模小、分布散。2)污染类型复杂
3)重污染行业占的比例较大 4)乡镇企业污染扩展迅速
六、论述
1、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当中的农业、技术、经济与效果分别是独立的概念。首先:
1、农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而狭义的农业则单指种植业。―――――――0.5分
2、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指人类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时所达到的预期目的的程度,程度越高效果越好。----------------------------0.5分 其次:技术一词业包括多种涵义。------------------------0.5分
1、技术是人们的技能。--0.5分
2、技术是劳动工具的总称。-----------------------------0.5分
3、技术是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的总称。---------------0.5分 技术经济效果当中的技术显然指的是更广泛的涵义,即第三种含义。-----------------------0.5分 而技术效果就是不同的农业技术满足农业生产某种需要的程度,表现的是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属于技术科学范畴,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但技术效果又是形成经济效果基础。------------------------1分 再次:经济一词同样包含多种涵义。----------------------0.5分
1、指生产关系。--------0.5分
2、指社会生产和在生产的整个过程。---------------------0.5分
3、指节约的涵义。------0.5分 在技术经济效果中的经济一词同样是第三种涵义。----------0.5分 而经济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指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的比例关系。公式:经济效果=有用成果/劳动消耗---------------------0.5分 经济效果反映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追求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多的劳动成果。-------------0.5分最后:总的来说好的技术效果是会带来好的经济效果,但二者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当取得了可观的劳动成果但劳动消耗过大,这时二者就不一致了。所以我们把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一致时,即好的技术效果带来了好的经济效果时称为技术经济效果。------------------2分2、1)自然生产------------1分 湿地蓄积来自水陆两相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肥力,为人类提供食品,工业原料等。湿地具有很高的生产力,产品的功能下降标志着湿地健康受损。-----------0.5分 2)生物多样性-------------1分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个层次。湿地生物多样性是所有湿地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他们生存环境的总称。---------------0.5分 3)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1分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当降水分布不均匀时,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避免发生洪水灾害。----------------0.5分 4)补充地下水-------------1分 人工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流入到蓄水层的水可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得以保持,浅层地下水系统可为周围地区供水,维持水位,或最终流入深层地下水系统。--------------0.5分 5)降解污染物-----------0.5分 一方面人工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使毒物和杂质得以沉淀和排除;另一方面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可使有机物质降解和转化。-----------------------0.5分 6)调节功能-------------0.5分 调节功能主要指湿地的气候调节和流量调节或洪水控制。湿地可影响小气候,湿地的蒸腾作用的保持当地的湿地湿度和降水量。-----------------------0.5分 7)净化功能-------------0.5分 湿地特别是沼泽地和泛洪平原,由于对水流具有减缓作用,有利于沉积物、营养物的沉积和有毒物质的排除。通常营养物与沉积物结合在一起同时降解,主要时通过生物净化来实现的。------------0.5分 8)社会文化功能---------0.5分 湿地作为景观,它为视野产生了多样性。湿地是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可为潜水、游泳等旅游项目提供多样化场地。--------------0.5分
第四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省和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推进养殖生态化、清洁化、无害化,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体系,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补助试点,开展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开展农作物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地膜回收利用及可降解地膜推广使用。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土壤养分、重金属检测。
一是检测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包括N、P、K、有机质、PH值),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万亩,共采集化验土壤样品2500个。
二是开展土壤重金属染监测,按照农业部土壤重金属普查与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布点采样和化验监测,共设采样点220个,采集土壤样品220个,农产品样品220个。初步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档案,对全市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监测。
(二)实施以测土配方为主的施肥技术,推行化肥减量增效。
采取实施水肥一体化、土壤有机质提升、生物有机肥等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发放测土配方指导卡2500张。完成3414田间试验15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作物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软件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实现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数字化、使用操作智能化,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4%,减少化肥使用量10%。
(三)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推行农药减量增效。
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推广施用安全无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学农药施用量降低20%
1、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精量喷雾技术。
在全市2018年绿色农业基地重点推广该技术,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相衔接,全面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2、推广生物及物理防治技术。
(1)黄蓝板诱杀害虫技术。在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蓟马等成虫发生期,用色板诱杀成虫,每亩均匀插挂色板20块,每月更换一次,一茬蔬菜更换三次。
(2)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诱杀菜田及大田害虫。
(3)推广防虫网防治害虫技术,在大棚内应用防虫网防治害虫减少农药使用。
(4)实施赤眼蜂生物防螟项目,在三岔河、陶赖昭等14个乡镇的玉米主产区开展,共计115万亩。
3、进行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落实中央财政水稻病虫疫情防治项目,利用中央资金购买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4万亩。
(四)做好可降解地膜推广及农业废弃物回收工作。
1、开展可降解地膜应用试点。在市永平乡开展花生可降解地膜应用试验20000亩,在大林子镇开展花生可降解地膜应用试验5000亩。
2、建设市地膜回收与综合利用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02.4万元,该项目已经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共建有县级废旧地膜回收站一处,乡级废旧地膜收储点5处。新增地膜收集能力1000吨,新增地膜加工能力1000吨、新增地膜回收覆盖面积31万亩。
(五)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综合利用,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抓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鼓励群众利用秸秆做基料,发展食用菌产业;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力量参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的社会化、组织化服务水平,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互利双赢。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治理和防控,市农业局成立由为组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小组,协调和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副主任由担任。办公室对本行政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负总责。
2、层层落实责任。根据全市的总体部署及任务目标,农业局实施目标管理,与各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3、严格考核问责。每年对面源污染工作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未通过考核的,根据《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约谈有关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
第五篇:中国水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浅析
一、我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域,由于受热带、太平洋低纬度上空温度而潮湿气团的影响,以及西南的印度洋和东北的鄂霍茨克海的水蒸气的影响,在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可获得充足的降水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190立方公里,折合降水深度为648毫米,与全球陆地降水深800毫米相比,约低20%。全国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约2700立方公里,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我国人均占有河川年径流为2327立方公里,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人均占有量的1/6。
表面上看来,我国河川年总径流量相对还较丰富,属于丰水国,但我国人口和耕地面积的基数大,人均和每公顷平均占有的径流量相对要小得多,要居世界的80位以后。另外,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800立方公里,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扣除重复部分,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立方公里。按人均和每公顷平均占有水资源量进行比较,我国仍为淡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之一。
2.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问题之所以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影响、制约着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将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多、水少、水赃和水浑”。主要表现在:
(1)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日缺水16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每年因缺水少产粮食700~800亿kg。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200~6500亿m,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m,供需缺口近1000亿m。
(2)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率较高,但是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我国农业长期水的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现有灌溉用水量超过作物合理灌溉用水量的0.5至1.5倍以上;工业和城市用水浪费现象也很严重,除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城市水重复利用率可达70%以外,大批城市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仅有30%~50%,有的城市更低,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5%以上。因此,我国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节水都有很大潜力,大约有1/3到1/2的潜力可挖。为实施全社会节水,我们应进行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应提高水利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农业应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工业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循环用水的次数,生活用水设施则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措施等。
(3)我国水资源水质污染形势严峻。目前,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我国的水质污染都非常严重。根据全国1998年对全国109700公里河流进行的评价,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的占29.4%(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33.0%,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20.3%,超Ⅴ类标准的占16.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70.6%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以上。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八五”期间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均有严重污染。湖泊、水库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8年全国环境质量报告,滇池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湖水质均劣于Ⅴ类,氮、磷污染相当严重,巢湖(西半湖区)全湖水质也劣于Ⅴ类;此外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4)水资源过渡开发。为了满足21世纪水资源需求。必将加大水资源开采力度,水资源过渡开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常认为,当径流量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个别地区更高。据预测,到205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为27%,除西南诸河利用率较低外(12%),其他各流域均超过20%,特别是海滦河、淮河、黄河等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均超过50%,分别为62%、60%和56%。
(5)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目前,我国由于水资源管理机制不合理,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在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着:1)机制失灵,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2)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不利于节水,甚至鼓励多用水;3)灌溉工程老化,渠道工程中,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道建筑物中,完好的仅占4%;4)过度超采,生态环境恶化,出现大面积地下漏斗,地面沉降或裂缝,黄河断流,海水入侵等;5)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抵支,举步维艰。
二、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以及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从而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12多亿人口中有近70%的人生活在农村。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村总体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而且还为工业和其它事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和资金积累。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局部地区仍在继续恶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在农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影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1.水资源供需失调和利用不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10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约为2400m,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人口稠密程度各地也相差极大,因此许多地区的人均年占有量比全国的平均值低得多。如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只有938m。北京市仅350m。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在不断增加,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农业可用水量及总用水量比例逐年递减。目前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重大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甘肃武威地区,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土地沙化、自然灾害频繁。现该地区耕地面积已缩减1/4左右,沙化面积达农田面积的2/3以上。
2.污水灌溉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淡水资源短缺,我国于1958年开始利用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废水进行大规模的污水灌溉,现有污水灌溉面积约67万hm。虽然污水灌溉有其自身的优点,但更会引起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3.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前所述,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将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土壤肥力下降以及侵占和污染农田。水土是农业的基础,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今,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趋势严重。而西南地区则石漠化趋势严重。水土资源的流失,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影响该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土资源的管理主要是,以地方行政机关管辖的行政区域为管理单元,实行区域管理。因而,在局部上土地资源的利用看似合理,但从宏观、整体上看则往往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状况。
4.乡镇工业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工业迅猛发展,乡镇工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力军。但乡镇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偏低,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三废”。这些污染物进入农田后构成了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成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危险。例如,1995年湖南全省,据统计,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7666.12万t,处理率仅为15%,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悬浮物、COD、石油、挥发酚等;废气排放量1110亿m,处理率为12.99%,主要超标污染物是工业粉尘、烟尘、二氧化硫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1664.61万t,利用率仅为6.80%。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经常发生农业急性污染事故,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酸雨还导致土壤进一步酸化,在湘江流域和沅水流域形成为两条明显的酸雨带,给农业生产造成潜在的威胁。固体废物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还造成土壤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和生物污染,危及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些土壤甚至因失去耕种价值而废弃。
5.农业污染源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农业污染源主要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及农牧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农用化学物质包括农药、化肥、农用薄膜、化学除草剂、作物生长剂等。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虽然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合理使用或过量使用也会造成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1)化肥流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作为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近年来其用量不断增加。我国从1935年开始生产化肥,但到1949年,化肥年产量才0.6万t。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化肥工业迅速发展,1997年年产量达2911万t,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氮肥年产量2074.9万t,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化肥施用过量,特别是氮肥施用量偏高,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另外,不合理的施肥制度使化肥中营养元素经地表径流和淋溶而进入水体,导致藻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鱼虾大量死亡,水质恶化。此外,化肥还造成土壤、地下水及作物中硝酸盐的积累,硝酸盐还原后形成亚硝酸盐可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其失去带氧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紫绀等缺氧症状,严重时甚至使人窒息死亡;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人类患癌症的机率。长期饮用含硝酸盐的水会产生人体慢性中毒,家畜使用含硝酸盐的饲料也会中毒。化肥(主要是磷肥)中所含的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害物质,还会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2)农药流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药对治理作物病虫草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往往含有各种毒素,农药残留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并对多种生物造成危害。我国农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总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据《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91年农药总使用量为76.1万t,1995年为108.7万t,1997年则达119.5万t,平均每km农田施用量达7.76kg(按播种面积j计算)。由于农药施用有效利用率很低,一般仅20%~30%,因此农药的大部分漂浮在空气中或降落在地面,一小部分则进入土壤、水体、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形成危害。我国在1983年停止使用有机氯农药以后,大量使用毒性大、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农畜产品污染十分普遍,不少烟草、茶叶、鸡蛋、冻鸡、蜂蜜等农产品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被退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随着各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农药用量不得不成倍增加,但这又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中大量天敌的死亡。
(3)农用地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膜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巨大作用。农膜技术自70年代从国外引进以来,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作物种类之多,推广面积之大,社会经济效益之巨,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推广史上所罕见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膜覆盖栽培面积1980年为0.17万km,1996年为700万km,1997年达774.9万km;农膜的使用量从1980年的5.3万t增加到1997年的101.1万t。农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与此同时,由于废膜不能自行分解,滞留于田间既不利于中耕,又会对深层土壤造成污染危害。土壤中废膜多时,由于破坏了土壤结构而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妨碍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中水分、空气、营养元素的正常分布与运移。据调查,使用农膜一年的地块,每亩残留片约2.17kg,使作物减产6.43%,连续使用5年地膜的地块,每亩残留废膜21.69kg,使作物减产24.70%。农膜对土壤质量、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物理方面的;而对农产品质量和天空的污染由于自身成分和焚烧产生的物质,则是化学性质的。
(4)禽畜粪便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近五年来,在不断加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同时,各地强化保护,充分依靠和发挥大自然的力量,在生态脆弱、地广人稀、水土流失轻微的地区加大了封育保护的力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充分发挥了生态自我修复的力;并在128个县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在30万km的“三江”源区,实施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全国共实施封育保护面积达60万km。在推进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还加强了小流域、水源工程、舍饲养畜、生态移民、以电代柴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为大面积封育保护创造了条件,而且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初步形成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有效监督管理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7万个开发建设实施项目,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资金达180多亿元,防治面积3万km,拦护弃土弃渣8亿多t。由于加强了执法监督检查,有效地保护了开发建设工程周边和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人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3.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推行户包、拍卖、股份合作、租赁等治理水土流失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大户治理,大户带小户,使治理开发向更高层次发展。积极推行产权确认,在面上治理中实行先治后卖或先买后治等办法。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推行了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责、权、利,形成了一套治理有权、管护有责、开发有利、产权清晰的治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了治理主体多元化、投入来源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治理水土流失和全社会办水保的新格局。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878万户农民、大户、企事业单位,以多种形式参与“四荒”治理开发,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7万km,吸引社会资金108亿元。从而使水土流失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三、我国水土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一)必须继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
1.要加强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构队伍的建设,尽快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监察网络体系的建设。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完善宏观调控,严格执行土地法规,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稳定耕地面积,控制非农业建设占地,严把非农业建设用地审批,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占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种植业,以控制土地污染。因地制宜,开发一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发挥土地的总体功能。
2.按照安全食品生产的环境标准,坚持农业生产与污染治理协同发展的原则,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力度。
(1)通过化学、生物、物理等措施综合防治作物病虫害,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这是防止农药污染的最好办法。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加强对施药人员的培训,防止对农畜产品的污染。
(2)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化肥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多施生物有机肥,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流失和挥发。逐步推广土壤诊断和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发展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术。逐步改善化肥结构,改变目前氮、磷、钾比例失调和营养元素单调的局面。推广使用复合肥,调配好营养比例。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以有效地减少化肥流失。
(3)加强破废地膜的管理,防止废膜污染。目前尚无成熟的防治技术,因而应通过加强管理,以促进破废地膜的回收。要宣传破废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通过各级地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特别是基层农技干部,指导农民回收破废地膜,以防止破废地膜在土壤中积累。建立破废地膜收购和加工企业,通过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以促进破废地膜的回收。
(4)加强畜禽养殖的排污管理,制定排污标准。对于畜禽养殖业,要按照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对畜禽粪便实施综合利用深加工和无害化处理,防治畜牧业污染发生和发展。要突出发展“特色”、“绿色”、“有机”农业,狠抓山区特色产业开发,走农业“清洁生产”的道路。
3.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系统,重点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技术模拟系统和数据库,制定农业清洁生产战略的总体实施方案。对现有的乡镇企业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发展乡镇企业时,要特别注意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二)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有关农业环境保护的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可操作性还不够强。要继续引导各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做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依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
(三)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总结生态农业县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高产稳产基本农用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工程和推广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
2.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调整农村的能源结构,改善农民单一使用植物性燃料的现状,倡导使用太阳能、水能、沼气、风能,以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园)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3.加强草地生态工程建设,禁止开垦草地,对已开垦的宜草不宜耕的地区,逐步退耕还草。积极贯彻实施《草原法》,加强草原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建设“草库仑”,实行围栏、封育和轮牧,兴建一批生态牧业基地,逐步扭转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开展旱作节水农业建设。在干旱地区建设区域性调水、拦蓄洪水等工程的同时,全面实施农田水利蓄水工程,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建立和完善田间蓄水、抗旱保水、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体系,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四)完善管理监测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
1.进一步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渔业水域、草原牧区的监测体系建设,加大环境监测力度,逐步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预警系统。
2.继续对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周围等重点区域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开展例行监测工作。
3.定期对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进行常规性监测,并加大对渔业污染事故和赤潮等应急性监测力度,及时掌握海洋渔业环境污染和污染损失情况,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
4.针对当前蔬菜等农畜水产品污染危害大的状况,要定点、定期对主要农畜产品开展例行监测,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完)(更多:财经新闻 http://news.cngo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