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黎南华 刘扬真
本文提出了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八条技术政策。内容包括加强农业环境管理,防止工业“三废”新污染源扩散;强化环保法制建设;防治农药污染;加强地力建设;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革农村能源结构;加强畜牧业废弃物利用及发展生态农业等。
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为了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广东争取提前五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农业生产有一个质量良好、生产力强的环境条件。为此,应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在制订技术政策时,应在贯彻环境保护总方针的同时,突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这一指导思想。1强化农业环境管理,防止工业“三废”新污染源的扩散
1.1乡镇企业规划要纳入村镇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切实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形成相应的技术结构及最佳的经济发展战略。农村在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过程中,应优先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农、畜、水产品加工和生活消费品生产以及建筑、饮食、旅游等服务业以及无污染、少污染的其它传统行业。
1.2新办企业要合理布局、合理选址、适当集中,有污染工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对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3农村砖瓦窑、陶瓷厂等大气污染型企业应合理调控厂点布局及生产季节,利用时空控制技术,排放污物应尽量避开农作物的敏感期。
1.4严禁城市企业把污染严重的产品生产转嫁给没有治理能力的村镇企业。
1.5鼓励沿海经济开发区及珠江三角洲在发展外向型企业,利用外资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而引进生产技术时,宜同时采用省内先进处理技术与装置,省内缺少的,则应同时引进先进适用的配套治理技术,防止污染转嫁。
2强化农村法制建设,促使环保法规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环境治理
2.1位于农村的工矿企业应定期检修排污渠道,不得占用农田灌渠排放工业废水。未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的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往农田。
2.2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往农业环境。对大型污水灌区要定点监测评价,研究环境容量,防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及农作物的污染。
2.3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工业污泥及城市下水污泥必须按农用污泥施用标准有关规定施用,拼设点追踪监测。
2.4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必须合理堆放,采取稳定措施,防止污染农业环境,尤其对含有重金属和放射性等污染物的废渣应采取可靠的防污染措施。
2.5矿山开发要贯彻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积极推行复土整治和综合利用,以减少占用耕地和水土流失。大、中型国营矿山及集体、个体开发的小矿点均需因地制宜推行复土造田、植树种草、蓄水养殖等上地整治工程,坚持开多少、治多少的原则。
2.6城镇垃圾中废弃金属、塑料、玻璃及多种有机合成制品必须采取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处理,使之达到无害化、无污染。要改变城镇垃圾污染农村的现状,农田施用垃圾必须严格按照农用固体废弃物的有关规定堆放和使用。
2.7对已经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应采取措施积极治理。可通过施用石灰提高pH值,降低重金属活性;改变耕作制度,调整氧化还原条件,如对镉、铬、铅、汞等元素可在还原条件下降低其有效性。水稻田可延缓生产后期的排水烤田时间。
对污染较重的农田,应根据污染类型调整作物布局,选择低富集性作物。对污染特别严重的农田应改种非食用的棉、麻、花卉等经济作物或作非农用地。3防治化学农药污染
建立健全相应的病虫革鼠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高预测预报和检疫技术水平,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预防方针。大力推广和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病虫鼠草害的综防配套技术,积极发展和利用抗病虫品种和抗自然天敌的控害技术,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生态环境,近期内重点抓好大面积水稻综合防治示范和甘蔗、柑桔、蔬菜等大宗经济作物的综防示范推广。
3.1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技术,严格贯彻国家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防止在引进或试验新农药过程中的污染。
大力开发研究推广生物防治技术,近期内重点是利用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示范推广工作。并加强昆虫病毒、增产菌、水果保鲜剂、B-t制剂的研制、推广及安全使用。
3.2改变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购销及使用相脱节的现状,健全农药销售及管理制度,建立废弃农药包装材料和农用塑料薄膜回收处理制度。
4坚持有机和无机肥料相结合、用地和养弛相结合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方针,加强地力建设
4.1大力普及因土配方施肥及氮素调控、钾肥育秧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因偏施氮肥产生的土壤硝酸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4.2改进化肥生产的工艺技术,提高氮、磷肥和复合肥的产量和品质,防止磷肥中混合镉、氟、砷、汞等有害元素;认真研究稀土微肥生产和施用技术;确保不发生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创造条件逐步使氮磷钾肥供应和使用的比例趋于合理,使氮磷钾肥有效成盼比例逐渐达到1:0.28:0.32。
4.3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闲地制宜,大力提倡和推广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冬绿肥秸杆还田、合理轮作和套种间种技术,发展饼肥、厩肥、堆肥等多种有机肥施用技术。
5保护耕地、山林、草场及其生物资源
5.1村镇建设及矿山开发、交通、水利、工厂、民用及旅游设施的建设,均应坚持少占耕地的原则,防止大规模开发建设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禁陡坡开荒,山区垦植宜采用反倾斜睇田(地)开发技术;开垦果园、茶园、药园及其它开发性生产均要兼顾生态及经济效益。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防止自然植被破坏带来的水土流失,现有水上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制订治理规划,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2扩大植被,绿化广东。珠江、韩江三角洲要实现农田林网化;粤北、粤东水上流失严重的地区,要贯彻山、水、林、田、路相结合、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低洼积水及珠江三角洲水网区可因地制宜发展基塘生态系统,通过水陆相互作用和系统内多样化的循环和复杂的结构,促使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力。
6改革和发展农村能源结构
6.1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提倡农户、专业户、联合体、畜牧场利用家畜粪便及农
业废弃物发展沼气。
6.2大力研究推广节柴灶,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太阳能和风能,实行多能互补、综合利用。
7保护和发展牧草资源,加强畜牧业废弃物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7.1禁垦草山、草坡和过度放牧,提倡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牧草,保持和改善草场的再生能力,促进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
7.2禽畜养殖场应对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开展综合利用,并建立健全饲料管理监测制度,以防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转入人体。
8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倡导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宏观管理和技术指导,建立不同生态类型(山区、平原、丘陵、水网、沿海及城市郊区)、不同规模层次(适度规模经营专业户、联合体及村、乡)的生态农业示范点并积极推广。
第二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省和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推进养殖生态化、清洁化、无害化,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体系,推动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补助试点,开展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开展农作物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地膜回收利用及可降解地膜推广使用。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开展土壤养分、重金属检测。
一是检测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包括N、P、K、有机质、PH值),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万亩,共采集化验土壤样品2500个。
二是开展土壤重金属染监测,按照农业部土壤重金属普查与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布点采样和化验监测,共设采样点220个,采集土壤样品220个,农产品样品220个。初步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档案,对全市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监测。
(二)实施以测土配方为主的施肥技术,推行化肥减量增效。
采取实施水肥一体化、土壤有机质提升、生物有机肥等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发放测土配方指导卡2500张。完成3414田间试验15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修正作物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利用测土配方施肥软件和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实现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数字化、使用操作智能化,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4%,减少化肥使用量10%。
(三)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推行农药减量增效。
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推广施用安全无毒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化学农药施用量降低20%
1、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精量喷雾技术。
在全市2018年绿色农业基地重点推广该技术,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相衔接,全面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2、推广生物及物理防治技术。
(1)黄蓝板诱杀害虫技术。在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蓟马等成虫发生期,用色板诱杀成虫,每亩均匀插挂色板20块,每月更换一次,一茬蔬菜更换三次。
(2)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诱杀菜田及大田害虫。
(3)推广防虫网防治害虫技术,在大棚内应用防虫网防治害虫减少农药使用。
(4)实施赤眼蜂生物防螟项目,在三岔河、陶赖昭等14个乡镇的玉米主产区开展,共计115万亩。
3、进行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落实中央财政水稻病虫疫情防治项目,利用中央资金购买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4万亩。
(四)做好可降解地膜推广及农业废弃物回收工作。
1、开展可降解地膜应用试点。在市永平乡开展花生可降解地膜应用试验20000亩,在大林子镇开展花生可降解地膜应用试验5000亩。
2、建设市地膜回收与综合利用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02.4万元,该项目已经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共建有县级废旧地膜回收站一处,乡级废旧地膜收储点5处。新增地膜收集能力1000吨,新增地膜加工能力1000吨、新增地膜回收覆盖面积31万亩。
(五)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综合利用,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抓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鼓励群众利用秸秆做基料,发展食用菌产业;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力量参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的社会化、组织化服务水平,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互利双赢。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治理和防控,市农业局成立由为组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小组,协调和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兼任,副主任由担任。办公室对本行政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负总责。
2、层层落实责任。根据全市的总体部署及任务目标,农业局实施目标管理,与各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3、严格考核问责。每年对面源污染工作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未通过考核的,根据《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约谈有关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予以督促。
第三篇: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范文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颁布
施行《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公告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02年7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7月30日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02年7月26日福建省第九届人民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生物等。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农业生态环境有关的生产、生活、经营、科研和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状况,逐步增加投入。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的防治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农业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产污染防治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或者破坏的其他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协助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应当坚持统一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管理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境内外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投资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宣传、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公众参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全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因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有权要求赔偿。
第八条 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鼓励。
第二章 保护与改善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设立生态农业示范区,支持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生态农业示范区应当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挥其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第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引导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改造中低产田,治理小流域,防治水土流失以及土壤的沙化、盐碱化和贫瘠化。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引导生产单位和个人发展集生产、旅游、科研、教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并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对基地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工作。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推广农业病虫害、草害、鼠害等的综合防治技术和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普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鼓励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保护和培肥地力。引导农业生产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易降解的农用薄膜。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危险或者潜在风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定期组织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建立资源档案。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采集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或者破坏其生长环境。
引进农业生物物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审批手续。有关部门应当对引进的物种组织跟踪观察,发现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危害的发生或者减轻、消除危害。
第三章 预防与治理
第十四条 从事农田基本建设、森林采伐、造林整地、采矿、取土、挖沙、筑路和其他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保护植被,防止水系破坏、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第十五条 用作肥料或者土壤改良剂的污泥、城镇垃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控制标准。
第十六条 用作农田灌溉和养殖的水体,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质标准。
向农田、农业灌溉渠道和养殖区域排放工业、生活污废水的,必须做到达标排放。禁止向农田灌溉和养殖的水体倾倒垃圾、废渣、油类、有毒废液、含病原体废水,以及在农田灌溉和养殖的水体中浸泡或者清洗装储油类、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器具、包装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定期监测农田灌溉和养殖用水的水质,并向用水单位和个人通报。
第十七条 严格控制在农用地和农田灌溉、养殖水源附近堆放固体废弃物。确需堆放的,必须征得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同意,依法报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送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采取防渗漏、流失、扬散等措施,按照指定地点堆放。
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堆放固体废弃物。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使用不易降解的农用薄膜,必须及时清除、回收残膜。
第十八条 排放废气、烟尘和粉尘,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防止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九条 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应当定点堆放。堆放地点由乡(镇)人民政府结合村庄和集镇规划统一划定,并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利用生物和工程技术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提倡垃圾经营产业化,逐步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对从事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单位和个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扶持。
第二十条 专业从事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粪便、废水和其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标准后,方可排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沼气。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主要水系、人口密集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组织划定畜禽养殖场禁建区域,并予以公告。
畜禽养殖场禁建区域内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应当设置污染物处理设施,排放的污染物必须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责令限期治理达标;限期内未治理达标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者关闭。
第二十二条 农业生物因受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不能正常生长或者农产品达不到强制性安全质量标准的区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进行综合整治。综合整治项目所需费用,由造成污染的责任方承担。责任方无法确定的,综合整治项目应当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环境治理规划。
纳入人民政府环境治理规划的综合整治项目,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招标进行综合整治。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综合整治方案由所在地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负责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将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同时向社会公布。
从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应当依法经计量认证,取得资质证书,并纳入环境监测网络。其所提供的监测数据,可以作为处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依据。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对其所提供的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根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地方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耕地使用和养护的监督管理,对耕地质量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并制定相应的耕地质量保护和培肥地力规划。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国家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兽药等,并加强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工作。经检测有害物质残留量超过标准的农产品,禁止销售或者限制其用途;严重超标的,应当责令销毁。
第二十七条 对农业生态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当有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防治对策的内容。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部门应当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或者隐患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督促纠正。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检查。
第二十九条 可能发生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或者破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防范措施,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减轻或者消除危害,同时向受到或者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通报,并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有关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第三十条 发生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或者破坏事故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有关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认定,组织损失评估,提出处理意见;对重大或者特大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政府组织调查处理,同时向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有关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跨行政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农业生物物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有关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提供不符合标准的污泥和城镇垃圾用作肥料或者土壤改良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直接向农田排放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污废水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放,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农田灌溉和养殖水体中倾倒、浸泡或者清洗油类、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经审批堆放固体废弃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除,所需费用由堆放者承担。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没有及时清除、回收残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除,所需费用由使用者承担。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未达标排放废弃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设置废弃物达标排放设施,所需费用由生产者承担。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畜禽养殖场禁建区内新建畜禽养殖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危害的,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停止危害;造成生产单位或者个人损害的,应当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根据本条例规定的职责分工,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有关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八条 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福建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2年07月30日 实施日期:2002年10月01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06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6年9月29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生产、生活、经营、科研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生物等。
第三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行统一规划,预防为主,教育与管理并重,源头控制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水平,组织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引导公民和企事业组织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全社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法制观念。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对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的推广使用等,逐步实行农业生态补偿。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具体监督管理工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水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职责范围内,指导、帮助和教育当地村民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第七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并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
第八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必须严格履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其专职或者兼职农业生态环境监察员承担农业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第九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对耕地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并指导、帮助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合理利用农业用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当科学培育地力,增施绿肥、农家肥、土杂肥等有机肥料,合理使用化肥、微生物肥和土壤调理剂,防止农用地的污染、破坏和地力衰退。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实行分类管理。
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种污染源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污染。
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警戒区,应当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减少或者消除污染,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
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区,应当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污染严重不适宜农产品生产的,由人民政府依法调整土地用途。
第十一条对复混肥、配方肥、精制有机肥、床土调酸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经营实行登记管理。申请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提供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出具的安全、卫生、环境影响等评价报告;不符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作为肥料的城镇垃圾、粉煤灰和污泥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提供和施用。
第十二条使用农药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鼓励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禁止在蔬菜、瓜果、茶叶、中药材、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目录。
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环保型农用薄膜。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盛装农药的容器、包装物、过期报废农药和不可降解的农用薄膜,应当予以回收,不得随意丢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相应的废弃物回收点,定期集中处理。回收处理的具体办法及相关的奖励措施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支持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完善服务体系,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发、利用沼气。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得在机场、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和市、州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
第十四条从事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粪便、废水和其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标准后,方可排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环境保护、水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并从严控制投肥(药)养殖行为。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投肥(药)养殖。
第十五条禁止向农田或者渔业水域排放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的工业废水。
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其下游最近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排放。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农田灌溉水的水质及灌溉后的土壤、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对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第十六条向农业生产区域排放废气、粉尘或者其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限期治理。
第十七条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兴办砖厂、灰窑或者其他危害农业生态环境的项目。禁止向农田和农用水源附近倾倒、弃置、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在其他农业用地修建处置、堆存固体废弃物场地的,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征得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恢复受污染的农田、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应当结合治理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农业建设、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应当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相结合。
第十九条申请涉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新技术和农用化学新产品鉴定的,应当提供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资料;不符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不得通过鉴定和推广运用。第二十条对农业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有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征求同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属于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分别负责预审,并监督建设项目设计与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监督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第二十一条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对此作出专项评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求同级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立资源档案,制定地方重点保护的农业野生植物保护规划。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野生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建立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异地保护园和种质资源库。
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野生植物的采集、购销和出口管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采集、侵占、购销或者破坏省级以上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名录中的农业野生植物。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农作物害虫、害鼠天敌的保护。
禁止猎捕、出售、收购、运输青蛙或者蛇等野生农业有益生物。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建立生态农业保护区,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从境外引进农业生物物种,引进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引进物种环境影响风险评估报告,并按照国家规定履行登记审批手续。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对引进物种的跟踪观察,发现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危害的发生或者减轻、消除危害。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控工作,并组织灭杀。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和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协调有关部门,采用科学手段,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第二十七条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排除或者减轻污染危害,及时告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依法接受调查处理。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发生重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本
级人民政府报告。
因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造成损失的,有关责任者应当依法赔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猎捕、出售、收购、运输青蛙或者蛇等野生农业有益生物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并处实物价值一倍以上八倍以下罚款。对没收的野生农业有益生物的活体应当放生,死体应当掩埋销毁。
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一)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作为肥料的城镇垃圾、粉煤灰、污泥,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二)未经批准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擅自引进农业生物物种的,以及非法采集、侵占、购销、破坏省级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的。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向农田和农用水源附近倾倒、弃置、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违反本条例规定,向农田或者农田灌溉渠道排放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工业废水、城市污水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放、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拒绝、阻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责令改正;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负有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本条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1993年2月13日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湖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第五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范文模版)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教案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2.理解农业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3.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整体了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第二节 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节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1.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一、生态学的概念
公认的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所说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并涉及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的组织层次。环境则包括无生命的环境和生物环境。
二、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朴素的生态学细想阶段;个体和种群生态学阶段;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全球生态学阶段。
三、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农业生态学属应用生态学,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则,运用系统分析的细想和方法,将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农业生物和环境三者协调。
第二节 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关系
现代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科学是研究与人类有关的环境过程和环境问题的应用生态学。
二、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在研究目的、内容方面的关系
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人为协调这种关系,以得到最高的生物量和最佳经济效果,维持农业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环境保护在生产实践方面的关系
从生产实践看,农业生态学着重从宏观方面研究农业生产。
第三节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学习方法
一、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特点:
(一)性综合:
(二)整体性:
(三)实践性:
(四)战略性:
二、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重视多科学的协作
(二)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三)整体观
(四)层次结构理论
(五)新生特性原则
(六)系统分析
作业:
1、生态学的概念
2、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特点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系统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2.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特征和类型; 3.把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 态 系 统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五业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1.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生 态 系 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组分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自然界得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它是由一定空间内的生物群体,及其所占据的环境所构成的,并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动态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分
生态系统均可以划分为而大部分:既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和有生命的生物部分。
1.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包括三中成分: 2.有生命的生物部分
二、生态系统的特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存在的实体。
三、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生态系统的分类有很多方法,按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序可分为三类
(一)自然生态系统
(二)半自然生态系统
半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经人类改造而改造形成的。
(三)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是人造组分与人工过程为主的生态系统,是经过人类强烈干预而建成的。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农业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下,以作物、家畜为主体,包括林木、草地、病虫、杂草、微生物等,所构成的特有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系统。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1.无生命的环境部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分。2.生物部分:
二、农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一)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同
(二)系统的开放程度不同
(三)系统的生物构成不同
(四)系统服从的规律不同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
A各组分量的关系
B各组分的时、空配置
C各组分间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途径。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平面结构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能量流
(二)物质流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五业的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农、林、牧、副、渔五业。
一、农牧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一)供求关系 :
(二)连锁关系 :
(三)限制关系 :
二、农林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三、农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四、农副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运转关系
当前破坏浓、林、牧结构的问题 作业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能量转化率和生态金字塔; 2.掌握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三节 能量转化效率和生命金字塔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能量来源和热力学定律
一、能量来源
(一)太阳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能源
(二)辅助能
二 热力学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意义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意义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复杂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无知循环都是在其特殊的营养结构中进行的,所以说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一、食物链
二、(一)食物链的基本类型
1.捕食食物链
2.腐食食物链
3.混合食物链
4.寄生食物链
(二)食物链的基本特点
二、食物网
第三节 能量转化效率和生态金字塔
一、能量转化效率和十分之一定律
二、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具体表现为三种类型
1.数量金字塔 2.生物量金字塔 3.能量金字塔,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
一、生态系统的生产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
(一)初级生产力的现状与潜力
(二)辅助能与初级生产力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一)次生产的作用 1.生产动物蛋白食品 2.转化农副产品 3.提高经济价值
(二)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作业
1、食物链的基本类型
2、生态金字塔的三种类型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结构及;
2.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3.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 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特点和类型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类型
(一)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二)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三)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1.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贮存的场所。2.物质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行称为流。
二、物质循环的特征
1.生物量与现存量: 2.周转率与周转期
3.循环效率
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5.物质循环的调节
第二节 几种重要物质的循环
一、碳循环
(一)与碳循环有关的环境问题(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碳素流动
(三)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及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
二、氮循环 :氮是氨基酸和叶绿素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一)氮的贮存库
(二)氮素的输入和输出
1.输入:生物固氮,工业固氮,2.输出:燃烧,挥发反硝化,渗漏
(三)、氮循环
1、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2、农田氮素控制的途径
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
三、水循环
(一)生物圈中水循环的特点
(二)影响区域水分平衡的因素
四、磷循环 :磷素是有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一)磷的贮存库及循环过程
(二)农业生态系统磷的循环(三)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得养分循环
一、养分循环特点 .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 .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3 .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 4.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二、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
农业生态系统的中养分循环与环境问题
(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1.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2.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3.控制化肥对环境污染的措施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业
1、物质循环的特征
2、养分循环特点
第五章 农业生物种群和群落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物种群;
2.掌握农业生物群落的机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物种群
第二节 农业生物群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5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物种群
一、生物种群
(一)生物种群的概念: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并能相互交配(相互交换遗传信息)的同一生物的一个群体。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种群内的个体分布,一般有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成群分布三个类型 2.种群的数量特征:
3.种群的遗传特性:即种群具有一定基因组成,而且随时间进程改变其遗传性、及进化、适应能力。
(三)种群的增长规律
1、种群的增长
是生物潜力和环境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增长)
3、种群阻滞增长(“S”型曲线)
(四)种群的调节
种群的调节:指种群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对种群数量的影响,使种群数量表现有一定的动态变化和稳定性。
二、农业生物种群
(一)农业生物种群的分类
(二)农业生物种群的特征
第二节:生 物 群 落
一、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概念: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群落的集合体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种群有一定的种类构成
2、群落有其特定的外貌 3.群落的时相:
(三)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种群内的种间关系是种与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生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三、农业生物群落的特点(1)种类构成简单
(2)水平结构复杂
(3)垂直结构层次较少
(4)群落的年周期变化明显(5)营养结构简单
作业
1、生物种群的概念
2、农业生物群落的特点
第六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2.掌握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生态平衡以及生态演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和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第三节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
第四节 生态演替
第五节 生态平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演示法;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系统的层次
生态学所指的环境是生物、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周围的影响其生存和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一)五大自然图层
1、大气圈
2、水圈
3、岩石圈
4、土壤圈
5、生物圈
(二)区域环境、生境、小环境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
生态因子: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称为环境因子或生态因子。
三、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分布
(一)日照长度
(二)温度
(三)水分
(四)土壤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限制因子原理
一、最小因子律
2、在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中,最小因可能出现第二种情况:
(1)最小因子的利用率可能以其它的因子存在而发生变化。
(2)有时环境中所缺乏某种物质,可以部分地为化学上相近的其他物质所替代。
二、耐性定律
耐性定律的补充:
(一)耐性是有一定限度的(二)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一般在幼年、繁殖期耐性范围较窄
(三)耐性的相互作用
(四)耐性与生物分布
(五)耐性与竞争
三、限制因子的综合概念
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度的状况都可以是限制因子。
第三节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
(一)生态型
(二)生活型
(三)生态位
二、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森林的生态效应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二)农田的生态效应
1、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3、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
4、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三)草原的生态效应
(四)淡水水域的生态效应
第四节 生态演替
一、生态演替的概念和一般过程
(一)生态演替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使生物群落及其所占据的环境向着一定方向进行有顺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为生态演替。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第五节
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与失调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一般认为,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补偿,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及相应的功能,这种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1、生态平衡的特征
⑴、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⑵、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⑶、在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2、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二、农业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之间;农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之间,通过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系统内部的调节和人工调控,达到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转换、信息流通的相对稳定状态。
(一)农业生态平衡的内涵
1、输入与输出平衡。
2、结构平衡。
3、功能平衡。
(二)导致农业生态平衡失调的内在因素
(三)调整农业生态平衡
作业
1、耐性定律的补充有哪些内容
2、生态平衡的概念
3、农业生态平衡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调控机制、调控原则和层次;
2.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内容和稳态调控机制;
3.掌握农业生态系统技术调控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及农业生态工程的相关技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生态农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目的
一、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就是指某一农业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上生产的农产品多少。
二、维持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就要指系统在遭受外界干扰时,仍能保持其稳定平衡状态,维持其特定功能的特性。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原则
一、所谓生态效益,就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转化过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对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等方面的好的效果和影响。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内容
一、生物调控
二、环境调控
环境调控的目的就是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理环境,有利于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
三、输入输出调控
四、系统综合关系调控
作业
1、生态效益的概念
第八章 农业环境问题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及农业环境问题现状;
2.掌握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的现状和防治策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由来
第二节 环境污染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由来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或环境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污染源
污染源是指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来源,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或过程。
二、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污染源生产、排放的对生物与环境有害有毒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统称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及其主要污染物
(一)水污染及其污染物
(二)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以后,使水的饮用、养殖、灌溉、游览等功能遭到破坏,称为水环境被污染。
(三)土壤污染及其主要污染物
第三节
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成就 二.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地质量退化
(二)气候恶化,水源枯竭,自然灾害加重。
(三)森林和其他生物资源减少
(四)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五)农村能源不足,利用不合理,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仍以木柴和秸秆为燃料,能利用率只有10%。
(六)人口基数不大,净增长率高、科学文化素低,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过多、素质不高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是产生一系列农业环境的文踢得根本原因,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限制因素。作业
1、环境污染的概念
2、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 农业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农业环境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3.把握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环境的监测、质量评价与环境管理
第二节 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调查研究;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农业环境的监测、质量评价与环境管理
农业环境监测,是对农业环境是对农业环境质量进行调查,连续或间断的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污染状况的变化、污染物对农业环境影响的过度与程度,分析、判断农业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并以此作为农业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为农业环境管理、环境科研、环境治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或整体环境的优略状况。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和程序
(三)确定区域环境背景值
是指一定区域内未受污染的各个环境要素,如水域、大气、土壤、动植物或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有害成分的自然含量。
(四)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
(三)农业环境管理、第二节 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一.农业环境的对策
二.农业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1.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2.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3.大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4.森林资源的保护 5.草原资源的保护
6.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
作业
1、农业环境监测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