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环境保护推荐技术产品管理办法
广东省环境保护推荐技术产品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产业技术进步,促进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规范我省环保产业市场,现制定广东省环境保护推荐技术产品管理办法。
第二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推荐技术产品(以下简称推荐技术产品)是依据我省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经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确认并颁发广东省环境保护推荐技术或推荐产品证书,以证明某一技术或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建议在广东省予以推广应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推荐技术产品是指符合我省环保产业市场需求、并与我省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的先进实用的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和清洁生产技术及产品。
第四条 推荐采用自愿、公开、公正、透明、非歧视的原则,凡符合推荐范围的技术,境内外企业或代理商均可自愿申请推荐。
二、推荐技术产品申报条件
第五条 申请推荐技术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属于环境保护推荐技术范围;
3、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以上;
4、申报技术已经2个以上用户使用至少半年以上,运行可靠,性能稳定,符合环保要求,能满足用户工艺要求;
5、技术适应性强,覆盖面广,可广泛推广应用,申报技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不属于限制使用或即将淘汰技术;
6、对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7、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权属明确。
第六条 申请推荐产品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固定的生产场所,专业生产人员,必要的检测手段和批量生产能力;有健全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3、申报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政策,不属于限制使用或即将淘汰产品;
4、申报产品质量良好,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以上;
5、申报产品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或经省、市质量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
6、产品质量经过国家认可的省级环境监测和质检部门检验合格;
7、申报产品已经2个以上用户使用至少半年以上,运行可靠,性能稳定,符合环保要求,能满足用户工艺要求;
8、申报产品对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申报产品生产过程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9、申报产品产权或专有技术权属明确。
三、推荐技术产品申报程序
第七条 申请单位应向填报《广东省环境保护推荐技术产品申请表》一式三份,并提供下列材料两份:
1、工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2、申请推荐技术或产品的产权或专有技术权属证明;
3、申请推荐产品的现行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复印件;(技术类不须提供);
4、申请推荐产品须提供经国家认可质检、环保部门出具的一年内产品检验报告;申请推荐技术需提供该技术应用实例由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验收报告或有关监测报告;
5、技术依托项目或产品应用项目简介、运行效果、两个以上用户使用意见;
6、申请推荐技术或产品的主要用户名录;
7、申报技术或产品简介;
8、申请推荐技术或产品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八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技术部负责对推荐技术产品的组织评审、协调和监督管理,推荐工作采用滚动式申报办理方法。
第九条 本省技术产品审批方式
1、已经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认证的技术,由协会技术部现场考察确认后报协会会长批准;
2、未经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认证的技术产品,由协会组织专家组现场考察并进行评议,专家组评议同意推荐的报协会会长批准;
第十条 外省技术产品推荐条件
1、申报单位在我省必须有合法的经营资质,设有分支机构或技术总代理,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2、申报技术产品已通过国家或该省环保认定或认证鉴定;
3、申报技术产品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申报技术产品在广东省已有应用实例,应用实例达到相关的环保标准,提供两个技术用户使用意见;
5、在广东省的应用实例已经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专家评议通过。第十一条 国外(境外)技术产品推荐条件
1、申报单位在我省必须有合法的经营资质,设有分支机构或技术总代理,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2、申报技术产品已通过该国有关管理认证部门认定或认证;
3、申报技术产品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较国内、省内同类技术先进;
4、申报技术产品在广东省已有应用实例,提供两个技术用户使用意见;
5、在广东省的应用实例已经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专家评议通过。
四、推荐技术复审程序
第十二条
推荐证书的有效期为二年。获证单位可在推荐证书期满前三个月,向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出延期申请,推荐复审工作由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进行。推荐证书期满后不办理延期申请者,被视为自动放弃推荐资格。申请单位应向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领取并填报《广东省环境保护推荐技术产品复审申请表》一式三份,并提供下列材料两份:
1、工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2、申请推荐产品的现行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复印件;
3、推荐技术的产权或专有技术权属证明;
4、推荐技术在被推荐期间技术改进和推广应用情况报告;
5、推荐技术产品在被推荐期间的代表性业绩介绍和由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监测报告或验收报告。
五、推荐证书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 获得推荐证书的单位(以下简称获证单位)不得涂改、滥用、转让推荐证书;获证单位,在证书有效期内,可以在产品的包装、说明书及广告宣传中使用推荐证书。第十四条 持证单位,在机构、人员、资产、产品等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申报并办理相应变更手续。
第十五条 推荐证书超过有效期,获证单位需要继续申请推荐时,申报程序依照初次审报程序进行。
第十六条 获证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有权终止其使用环境保护推荐技术产品证书,并责令改正:
1、不能保证获证技术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
2、转让推荐证书的。
第十七条 获证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有权撤销推荐证书:
1、在终止使用推荐证书期限内,不能按要求改正的;
2、涂改、滥用推荐证书或弄虚作假,伪造文件、资料的;
六、附则
第十八条 对评审通过的技术产品,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予以公布,并颁发环境保护技术(产品)推荐证书。为树立名牌战略,对获准推荐的技术产品,由协会在珠江环境报、《广东环保产业》等报刊杂志上及广东环保产业网、泛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合作网进行集中公布,推荐技术和产品介绍将汇编入《广东环保产业》分赠国家、省、市县环保主管部门、经贸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使用单位。对每一项获准推荐技术产品,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专门发文,向有关单位推荐。
第十九条 获推荐单位可委托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有关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专题宣传,或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亦可对某一推荐技术产品专门发文进行推荐,有关费用由获推荐单位承担。
第二十条 各申报单位办理申办手续时,缴纳申报评审费人民币贰仟元;获得推荐资格后,获证单位与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签署有关推荐协议,并缴纳技术服务费用。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第二十二条 此办法解释权归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第二篇: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草案)
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草案)
一、背景及目的
环保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统筹公众参与、建立全民行动体系、协助政府改善人居环境、服务环保公益事业、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公民素质、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广东省环保志愿服务在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上与社会发展需求、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环境保护部《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环保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部委发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视察省环保厅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公众弘扬环保公益精神、参加志愿服务、促进生态文明、推动节能减排、服务我省环保中心工作中,特成立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
二、组织架构
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由广东省内有志于参加环境保护志 愿服务活动的个人和组织构成,分省、市、县(区)三级组建,统一名称和标志,但接受广东省环保厅的统一管理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者指导委员会业务指导。省环保厅组建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下称“总队”),总队可直接招募志愿者;各市、县(区)环保主管部门分别组建XX市、县(区)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支队,负责当地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的日常管理,可独立在当地开展环保志愿工作;鼓励省内其他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根据自身需要也可组建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分队,但须纳入总队或同一级环保部门组建的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支队统一管理。
为切实加强对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拟成立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者总队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如下:
总队顾问:陈坚、李清、袁征(是否增加邀请团省委领导和相关高校专家担任)
总队长:黄文沐副厅长
支队长:23名(拟由省厅宣教处处长、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环保系统相应领导担任)
总队下设秘书处(拟由省厅宣教处牵头组织,成员由各地宣教处、科组成,负责总队的组织协调,制定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培训及活动策划部(拟由省宣教中心牵头组织,成员为各地宣教中心主任,负责志愿者的管理、培训、考核登记及重大活动策划及新闻宣传等工作)、会员注册登记部(拟由省环境信息中心牵头,成员为各地 环境信息中心主任,负责志愿者登记注册)。
总队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广东省环保厅宣教交流处、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者指导委员会相关人员担任。总队办公室负责省级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的日常管理、培训,协调以及指导各地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开展工作。
办公室主任:钟秉照
办公室副主任:张国强、周观明
办公室成员:罗佳、陈彦鸿、闫怀强、吴彤、李汉龙、王波、张晓芒
总队办公室分培训及活动策划部和会员登记及保障部。培训及活动策划部拟由宣教中心牵头,负责志愿者的管理、培训、考核登记及重大活动策划及新闻宣传等工作等)。
会员登记及保障部拟由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牵头,负责志愿者登记注册及活动的后勤及经费保障。
三、主要职责
1、对公众义务宣讲国家和我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理念。
2、开展环保技术服务、环保下乡等志愿活动。
3、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提供环保知识与技术咨询。
4、利用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环境友好企业等平台,开展环境教育。
5、参与环保社会监督,推动环保自觉行动。
6、开展其他有关的环保志愿服务,在公众中弘扬环境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7、参与国内外环保志愿者交流活动。
四、吸纳对象和管理激励措施
1、队员或组织申请。加入环保志愿服务队的个人和组织,须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众网志愿服务网进行实名注册登记,参加全省环保志愿者的统一行动。各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负责本辖区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开展网上实名登记工作。
2、全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队员一经申请、登记注册成功后,便纳入总队办公室统一管理,配发统一的志愿服务队统一标识。参加相关志愿活动时,必须佩带统一标识。
3、志愿服务队每年将定期对队员进行培训,并开展对外交流和活动,以提升队员的志愿服务水平、丰富知识。
4、鼓励和表彰优秀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员,建立环境保护志愿者激励机制。总队建立环保志愿者服务时长统计和绩效评价等制度,作为表彰环保志愿者的依据。每个队员每年志愿服务时长将登记在志愿服务系统上。对服务时间长、表现突出、社会评价高的优秀环保志愿者,由总队和各支队联合新闻单位进行表彰,并颁发相关环保志愿者荣誉证书。每年根据环保志愿者服务时长和服务业绩开展“星级” 环保志愿者评选活动,由省环保厅授予相关星级环保志愿者称号,颁发“XX星级环保志愿者证书”,并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其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环保工作所取得的社会效益。
五、权利与义务及退出机制
(一)队员的权利
1、有依法参加本队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的权利;
2、有对本队工作有建议、批评和监督的权利;
3、有向本队推荐队员的权利;
4、有请求本队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5、有参加各级环保组织、志愿者组织提供的培训和表彰的权利;
6、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其它权利。
(二)队员的义务
1、遵守本队章程,执行本队决议;
2、参加本队组织的志愿活动,完成本队委托的任务;
3、向本队报告活动情况;
4、维护本队声誉及合法权益;
5、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义务。
(三)、退出机制
已经入队的环保志愿者或环保志愿组织可以自愿退出,退出者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众网志愿服务网注销即可。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总队有权取消其环境保护志愿服务者资格。
1、违反服务单位的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服务对象或者第三人受损害的;
3、以环保志愿者或者服务单位的名义组织或者参与违反环保志愿者服务原则的活动,并损害了服务单位声誉的;
4、环保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中存在违法行为的。
六、经费来源
1、依托广东省环保基金会成立环境宣传教育专项基金,并与广东省环保宣教中心共同管理向社会各界募集。
2、在省及各地环保专项经费中申请列支部分活动经费。
3、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4、除政府资助外,引导吸纳企业、社会团体赞助对环保志愿服务队伍进行资助或捐赠。
5、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篇:008 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94年1月21日 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根据1998年4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6号修正
第一条 为了促进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保护和改善城乡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乡、镇、村(含管理区)以及村民小组集体举办的企业(以下统称乡镇企业)。各种形式的联营、合资、合作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比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地区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根据所辖地区生产力水平、资源条件、环境特点,确定、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行业,并把本地区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规划纳入乡镇建设总体规划。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负责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协同环保部门对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管理。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按上级人民政府分解下达的环境指标,制定环境保护目标任期责任制;根据环境保护规划划分工业功能区,建立和完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系统以及废水处理设施。乡镇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及乡镇企业的污染状况配备及(兼)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在上一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对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具体的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国家、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二)协助组织编制和监督实施乡镇企业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三)定期向县(区)环保部门报告本地区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四)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提出初审意见,监督“三同时”制度的执行;
(五)受县(区)环保部门委托向乡镇企业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和排污费;
(六)监督检查乡镇企业污染治理;
(七)对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纠纷进行调查和调解,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第七条 乡镇企业利用境内废气、废水、废渣作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经县(区)环保部门认证,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减免税等优惠。
第八条 乡镇企业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国家、省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规定。
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如确需拆除或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环保部门的同意。
第九条 乡镇企业必须按规定向县(区)环保部门报告所拥有的污染物排放与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强度)及防治污染的有关技术资料。
第十条 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或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超过国家或省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须按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限期治理。
第十一条 乡镇企业必须接受环保部门的现场检查,并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材料。
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
第十二条 严禁乡镇企业土法炼砷、炼焦、炼油,土法生产硫磺、化学农药、烧结铁矿、冶炼有色金属、开采放射性矿、生产放射性制品、处理处置放射性及严重污染环境的废物;严禁土法冶炼及生产汞、砷、铅、铬、镉、铍等制品;严禁非法从事氰化物、黄磷、石棉、联苯氨及其他剧毒性、致癌性等产
品的生产。
第十三条 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发展电镀、硅铁、制革、造纸制浆、漂染、拆船、开采有色金属矿和稀土矿等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业。
严格控制新建、扩建以土窑、方窑、龙窑为燃烧形式的砖瓦厂、陶瓷厂。
严格控制引进境外废弃物进行加工、拆解。
前三款所列项目,属特殊需要生产、建设的,须经县(区)环保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环保部门批准。第十四条 小金矿的开采,应统一规划、合理开采,集中选冶、统一氰化,严禁个人建造选冶厂和氰化池。
第十五条 乡镇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不得接受或承包产生严得污染的生产项目或设备,不得接收或承包污染物;具有治理污染能力的,在签定上述有关合同之前,应将该项目或设备所产生的污染物和对环境影响的情况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对技术设备落后、耗能高、效益差、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乡镇企业,应限期治理。乡镇企业的限期治理,由有关市、县(区)环保部门提出,报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 乡镇企业在停业、关闭、搬迁前,凡产生环境污染的,须负责整治原厂址及周围已受其污染的环境,并报当地环保部门验收。
第十八条 乡镇企业不得任意将耕地、池塘、湖泊、灌溉渠、山林、荒山、荒地作为蓄积废水或堆放废渣的场地。属特殊需要的,必须报经县(区)以上环保部门审查同意,并采取相应防治污染措施。第十九条 乡镇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区)以上环保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限期治理;
(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除追缴超标准排污费及滞纳金外,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二、三款和第十四条规定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县(区)级环保部门可处以1万元(含1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1万元至5万元(含5万元)的罚款,报市级环保部门批准;超过5万元的罚款,报省级环保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除由县(区)以上环保部门按规定加收两倍以上的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或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乡镇企业,有责任停止侵害,排除污染危害,并赔偿受害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损失。
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对污染赔偿纠纷进行调查调解,当事人对调解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列的各项罚款全部上缴国库。
第四篇: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黎南华 刘扬真
本文提出了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八条技术政策。内容包括加强农业环境管理,防止工业“三废”新污染源扩散;强化环保法制建设;防治农药污染;加强地力建设;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革农村能源结构;加强畜牧业废弃物利用及发展生态农业等。
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为了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广东争取提前五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农业生产有一个质量良好、生产力强的环境条件。为此,应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在制订技术政策时,应在贯彻环境保护总方针的同时,突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这一指导思想。1强化农业环境管理,防止工业“三废”新污染源的扩散
1.1乡镇企业规划要纳入村镇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切实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形成相应的技术结构及最佳的经济发展战略。农村在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过程中,应优先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农、畜、水产品加工和生活消费品生产以及建筑、饮食、旅游等服务业以及无污染、少污染的其它传统行业。
1.2新办企业要合理布局、合理选址、适当集中,有污染工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对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3农村砖瓦窑、陶瓷厂等大气污染型企业应合理调控厂点布局及生产季节,利用时空控制技术,排放污物应尽量避开农作物的敏感期。
1.4严禁城市企业把污染严重的产品生产转嫁给没有治理能力的村镇企业。
1.5鼓励沿海经济开发区及珠江三角洲在发展外向型企业,利用外资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而引进生产技术时,宜同时采用省内先进处理技术与装置,省内缺少的,则应同时引进先进适用的配套治理技术,防止污染转嫁。
2强化农村法制建设,促使环保法规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环境治理
2.1位于农村的工矿企业应定期检修排污渠道,不得占用农田灌渠排放工业废水。未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的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往农田。
2.2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往农业环境。对大型污水灌区要定点监测评价,研究环境容量,防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及农作物的污染。
2.3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工业污泥及城市下水污泥必须按农用污泥施用标准有关规定施用,拼设点追踪监测。
2.4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必须合理堆放,采取稳定措施,防止污染农业环境,尤其对含有重金属和放射性等污染物的废渣应采取可靠的防污染措施。
2.5矿山开发要贯彻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积极推行复土整治和综合利用,以减少占用耕地和水土流失。大、中型国营矿山及集体、个体开发的小矿点均需因地制宜推行复土造田、植树种草、蓄水养殖等上地整治工程,坚持开多少、治多少的原则。
2.6城镇垃圾中废弃金属、塑料、玻璃及多种有机合成制品必须采取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处理,使之达到无害化、无污染。要改变城镇垃圾污染农村的现状,农田施用垃圾必须严格按照农用固体废弃物的有关规定堆放和使用。
2.7对已经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应采取措施积极治理。可通过施用石灰提高pH值,降低重金属活性;改变耕作制度,调整氧化还原条件,如对镉、铬、铅、汞等元素可在还原条件下降低其有效性。水稻田可延缓生产后期的排水烤田时间。
对污染较重的农田,应根据污染类型调整作物布局,选择低富集性作物。对污染特别严重的农田应改种非食用的棉、麻、花卉等经济作物或作非农用地。3防治化学农药污染
建立健全相应的病虫革鼠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高预测预报和检疫技术水平,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预防方针。大力推广和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病虫鼠草害的综防配套技术,积极发展和利用抗病虫品种和抗自然天敌的控害技术,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生态环境,近期内重点抓好大面积水稻综合防治示范和甘蔗、柑桔、蔬菜等大宗经济作物的综防示范推广。
3.1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技术,严格贯彻国家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防止在引进或试验新农药过程中的污染。
大力开发研究推广生物防治技术,近期内重点是利用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示范推广工作。并加强昆虫病毒、增产菌、水果保鲜剂、B-t制剂的研制、推广及安全使用。
3.2改变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购销及使用相脱节的现状,健全农药销售及管理制度,建立废弃农药包装材料和农用塑料薄膜回收处理制度。
4坚持有机和无机肥料相结合、用地和养弛相结合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方针,加强地力建设
4.1大力普及因土配方施肥及氮素调控、钾肥育秧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因偏施氮肥产生的土壤硝酸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4.2改进化肥生产的工艺技术,提高氮、磷肥和复合肥的产量和品质,防止磷肥中混合镉、氟、砷、汞等有害元素;认真研究稀土微肥生产和施用技术;确保不发生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创造条件逐步使氮磷钾肥供应和使用的比例趋于合理,使氮磷钾肥有效成盼比例逐渐达到1:0.28:0.32。
4.3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闲地制宜,大力提倡和推广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冬绿肥秸杆还田、合理轮作和套种间种技术,发展饼肥、厩肥、堆肥等多种有机肥施用技术。
5保护耕地、山林、草场及其生物资源
5.1村镇建设及矿山开发、交通、水利、工厂、民用及旅游设施的建设,均应坚持少占耕地的原则,防止大规模开发建设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禁陡坡开荒,山区垦植宜采用反倾斜睇田(地)开发技术;开垦果园、茶园、药园及其它开发性生产均要兼顾生态及经济效益。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防止自然植被破坏带来的水土流失,现有水上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制订治理规划,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2扩大植被,绿化广东。珠江、韩江三角洲要实现农田林网化;粤北、粤东水上流失严重的地区,要贯彻山、水、林、田、路相结合、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低洼积水及珠江三角洲水网区可因地制宜发展基塘生态系统,通过水陆相互作用和系统内多样化的循环和复杂的结构,促使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力。
6改革和发展农村能源结构
6.1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提倡农户、专业户、联合体、畜牧场利用家畜粪便及农
业废弃物发展沼气。
6.2大力研究推广节柴灶,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太阳能和风能,实行多能互补、综合利用。
7保护和发展牧草资源,加强畜牧业废弃物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7.1禁垦草山、草坡和过度放牧,提倡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牧草,保持和改善草场的再生能力,促进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
7.2禽畜养殖场应对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开展综合利用,并建立健全饲料管理监测制度,以防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转入人体。
8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倡导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宏观管理和技术指导,建立不同生态类型(山区、平原、丘陵、水网、沿海及城市郊区)、不同规模层次(适度规模经营专业户、联合体及村、乡)的生态农业示范点并积极推广。
第五篇:广东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管理办法
广东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信息来源:市气象局
[内容纠错] 信息提供日期:2011-12-22
(试 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防雷产品的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工程所安装和使用的防雷产品。
第三条 国内外企业(含防雷产品生产企业、销售或代理商)所生产或者经营的防雷产品,在本省应用之前,应当进行防雷产品登记备案。
第四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防雷产品登记备案和监督管理。
防雷产品登记备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申请防雷产品备案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防雷产品生产、经销、研制企业应具有健全的企业质量管理(企业规模、注册资金、人员技术力量、场地、销售管理)制度和售后服务制度。生产、研制企业还应具备与其规模相对应的生产条件和产品检验设备;
(三)经销商应当在本省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并具备必要的工作条件;
(四)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第六条 申请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
(二)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检测机构测试合格;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各项技术性能稳定;
(四)不属于限制使用或者即将淘汰的产品;
(五)系列或型号产品工业产权或者专有技术权属明确。
第七条 申请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单位应当提交下列书面材料(一式两份):
(一)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申请书(以公函形式提出正式申请,说明申请理由、申请备案等级及产品名称等情况,并加盖申请单位印章);
(二)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申请书及法律责任声明书(附件1);
(三)《广东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申请表》(附件2);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
(五)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他人办理还应当出具法定代表人委托书及代办人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
(六)防雷产品所执行的现行有效标准的复印件;
(七)防雷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原件和复印件;
(八)进口防雷产品需提供进口许可文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入境货物通关单、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的原件和复印件);
(九)具备资质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防雷产品型式试验合格报告的原件、复印件,以及产品样品;
(十)企业质量管理手册(企业介绍、注册资金、人员名单、技术力量、场地规模、销售情况)、防雷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原件或者复印件;
(十一)合法有效的防雷产品质量保险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
(十二)防雷产品的销售记录和客户使用证明。
第八条 国外申请单位应当按照第七条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的中英文对照版本。
第九条 申请材料需加盖申请单位印章,并按照顺序装订成册。申请单位应当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请材料中的原件经省气象主管机构比对无误后即退还申请单位。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收齐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第十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必要时可组织进行现场核查或对申请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随机抽样送检,并出具核查意见。
第十一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受理产品登记备案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准予登记备案。如需组织现场核查或者抽样送检的,核查和抽检时间不包含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但应当事先告知申请单位。
决定准予登记备案的,省气象主管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颁发《广东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并通过广东防雷网向社会公告。决定不准与登记备案的,应当自作出不予登记备案决定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凭证,退回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广东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满两个月前,已办理产品登记备案的单位应当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提出产品登记备案延续申请。
申请条件、需要提交的书面材料和办理程序依据本办法第六条至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规定期限内未申请延续产品登记备案的,产品登记备案证书有效期满后自动失效。
第十四条 已办理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单位如有生产新产品系列或者型号,使用新注册商标,更换产品名称,以及发生分立、合并、更名等情况的,应当重新申请防雷产品登记备案并注销原备案记录。
第十五条 已办理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单位应当保证产品质量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防雷产品,应当召回。
第十六条 未经广东省气象主管机构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不得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销售、使用。
第十七条 已办理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并接受广东省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防雷产品在办理防雷产品登记备案后被发现存在缺陷的,由省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防雷产品登记备案单位限期进行整改。
第十九条 已办理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通过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取得《广东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的;
(二)涂改、伪造《广东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的;
(三)出借、出租或转卖《广东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的;
(四)存在产品缺陷的登记备案单位拒不整改,或者在限期内未能按要求整改的;
(五)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
第二十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擅自销售、使用未经省气象主管机构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 负责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广东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二○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