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
二.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并且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计算顺序。2.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题目。3.感受连加连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2.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题目。
五.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十以内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学习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与计算顺序,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六.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1
5+2
5-2
8-2 5+3
7+1
3-1
6-2 要求:先口算,再交流,每组题的关系。导入新课:大家不但会算,还能找出它们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本领。
(二)学习连加
1.课件演示,引出算式。
a.草地上出现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问:一共有几只动物在吃东西?(板书“5”)b.又跑来了2只小鸭和又跑来了1只青蛙。
师:现在地上的动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板书“2”、“1”)师: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动物,应该怎样列式?(板书“5+2+1”)要求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2.学习计算顺序。
师:这个算式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a.小组讨论后回答。
b.根据学生叙述过程,在算式“5+2+1”中标明计算顺序。师: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3.揭示课题。
a.问:谁知道我今天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连加)b.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计算的运算顺序。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得数记在脑子里,然后再加第三个数。
(三)学习连减
1.课件演示。
a.荷叶上出现8只青蛙。问:现在有几只青蛙?在算式中填数。b.走了2只;又走了3只。
2.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数。3.交流。
a.说说“8-2-3”的含义。b.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4.师小结并补充课题。
(四)巩固练习(可小组竞赛)
1.第72页“做一做”。2.练习十一的第1、2、5题。3.练习十一的第3、6题。
(五)课堂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第二篇: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连加、连减_人教新课标-2019精选文档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这课的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同时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1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而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而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我在课堂上正是努力实现这种构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了学生。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然而,对于学生人数多的教学班,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总被个别成绩优秀,表现活跃的学生占据着,导致中、下层学生老是被教师忽略。为了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状况,我遵循课标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我通过精心设计,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式”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成为整体学生的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课前对学生计算能力估计过高,教材理解也不够透彻,导致在巩固连减环节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整堂课不能很好地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第三篇: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连加连减》这一课,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和方法,教学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空间:
空间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我将书上静态的例题,用课件以喂小鸡这一故事情节呈现,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空间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 在看懂图的基础上,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而是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将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对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空间三:教方法,熟记运算顺序
为了解决连加、连减时,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这一难点,在教学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个好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第一
第 1 页 步算式下画横线来确定运算的顺序,然后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用第一步的得数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第 2 页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学习有关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背10 的分与合 2.出示口算课件)师:孩子们的口算能力真棒!每组两个题有什么关系呢?
汇报:每组第一道算式的得数出现在第二个算式中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样的知识来学习新的本领!好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1.教学例题
(一)教学连加: 师:老师认识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你们想认识他吗?(展示图1),瞧!他在干什么?(他在喂小鸡)
2、(动态课件):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谁能把你看到的数学信息说一说、3师:谁能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口头表达 5+2
4师接着往下看,又来了1只老师,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谁能把这幅图意完整的说一说?
生1:原先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小鸡?6 6.要求现在一共几只小鸡?怎么列算式呢?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指名汇报
(生1;5+2=7 7+1=8
生2:5+2+1=8)追问;要求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为什么想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指明回答)
7.对比;两幅图,问今天学的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以前有一个加号,现在有两个加号,在一道算式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想的算式叫连加。
8.怎么计算5+2+1这道算式呢?指名汇报、9.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
10、小结:像这样连加的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就可以了 练一练;3+2+4
(二)连减教学:
1、师;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还剩几只小鸡?(2只)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8-2-2)师:观察这个算式;8-2-2,算式里有两个减号,表示从总数里面连续减两个数,像这样连续相减的算式叫连减。
3.你是怎么计算的,请同学你们拿出小棒摆一摆计算的过程。
4小结:像这样连减的算式的算,在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就可以了?
三、巩固深化
1、课外延伸:
①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②口算比赛: 连加连减(直接说得数)
2.做一做:65页最下面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把算式写完整。
65页最下面第二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3、完成练习十四第3、4、5、6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连加算式表示什么?连减算式呢?怎样
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我将书上静态的例题,用课件以喂小鸡这一故事情节呈现,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让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看懂图的基础上,我没有直接让学生列出算式,而是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将看到的情景以小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对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的更深刻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为了解决连加、连减时,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这一难点,在教学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个好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第一步算式下画横线来确定运算的顺序,然后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用第一步的得数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分享:
第五篇:小学数学一年级 上册《连加连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2页,第73-74页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鲜明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能根据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难、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根据图意找出规律,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那么我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小脑袋认真的想,把你们做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好不好?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里,他奶奶家里有很多小动物,每次去小明都会帮助它们解决很多困难,你们愿意去帮助小动物们解决困难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连加
1)、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了?出示课件。
课件显示课题连加连减和绿绿的草地爬动的动物的背景吸引学生注意。
继续放幻灯片,先出现3只小鸡,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师:谁来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草地上有3只小鸡,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2只小鸡。师:说的非常好。谁来提个问题? 生: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小鸡? 师:谁来回答他的问题?
生:3+2+2=7草地上一共有7只小鸡。
师课件演示先算3+2=5再算5+2=7.,说明从左到右计算。2)、课件出示5只小猴,来了2只小猴,又来了1只小猴。过程如上。
3)、课件出示天空中飞来了3只小燕子,又飞来了4只小燕子,又飞来了2只小燕子。
过程如上,学生兴趣很高,发言踊跃。小结:
“连加”。(板书: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2、教学连减
1)、屏幕上出现7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两只。师:谁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草地上有7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两只,还剩几只? 生:7-2-2=3还剩3只小鸡。
2)、课件出示8只小猴,走了2只,又走了1只。过程如上。
3)、课件出示9只小燕子,飞走了4只,又飞走了2只。过程如上。小结:
像这样的连着减的计算叫做连减。(板书:连减)计算时,同连加一样先计算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最后算出结果。
3、动手操作
1)、师:拿出你的水彩笔,左边放3根,中间放5根,右边放2根。生摆放。师巡视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全班学生摆放完毕。师:看看你摆放的水彩笔,谁说一说并提出问题?
生:左边放3根,中间放5根,右边放两根,一共有几根水彩笔? 生:3+5+2=10一共有10根水彩笔。
2)、指示学生拿出9根水彩笔,拿走4根,再拿走一根。生摆放。师巡视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全班学生摆放完毕。师:看看你摆放的水彩笔,谁说一说并提出问题?
生:有9根水彩笔,拿走4根,再拿走一根,还剩几根水彩笔? 生:9-4-1=4,还剩4根水彩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送小动物回家
2、米奇小小文具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们在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的同时也学到新知识,你们学到了什么?在计算时按什么样的顺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