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小熊购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运用“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过程,能够探索并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进一步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会运用“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在活动中探求新知。
课前准备
课件、练习本、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 你去超市购买过哪些物品,怎样算需要付多少钱?
生:我买两袋牛奶和一袋饼干,先算出两袋牛奶的钱数再加上一袋饼干的钱数。
师: 小熊胖胖和壮壮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想邀请大家做收银员,帮助它们算一算需要付多少钱,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师:今天我们就和小熊一起来学习有关购物中的知识。(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一))
二、新课学习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物品呢? 生:1包花生和5包饼干多少元? 生:1包饼干和3袋糖果多少元?
生: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
师:这也是胖胖心中的问题。(板书:想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胖胖应付多少元?)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胖胖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温馨提示:先独立分析解决,可以画图帮助分析,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师: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根据画图分析,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如我先算4个面包的钱数,再加上1 个蛋糕的钱数,就得到总钱数。成果示范
3×4=12(元)
6+12=18(元)
6+3×4
3×4+6 = 6+12
=12+6 = 18(元)
=18(元)
三、结论总结
1. 沟通联系
师:观察刚才解决的问题的几种方法,想想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 几种算法都是先求出4个面包的钱数,再加上1个蛋糕的钱数就是总钱数。生:第一步都是先求出4个面包的钱数,所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2.总结运算顺序
师: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发现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能帮助我们顺利解决问题,尝试画图分析也能让我们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既预测出结果,又能轻松解决。(板书: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四、课堂练习
1.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时间4分钟)
一共有多少瓶?
一共有多少个猫警察? 教师:请大家读懂图意,再列式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画图分析。学生独立思考,读懂图意,列出算式。指名板书:4×5+3
1+6×3 2.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并计算。
4×6+25
54+36-18
42+8×4
100-75+25
9×8+22
33+7×3 师:请大家读懂题意,把先算的部分用横线画出来,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审题,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3.一共能坐多少人?(时间3分钟)
师:请大家读懂图意,列式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审题,先列出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计算。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 1.计算下面各题
50+4×5
17+6×2
75+4-28
90+3×7 2.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后来在楼前又盖了8间教室,现在一共有多少间教室? 选做题:
1.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帮助长辈购物,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并记录下来。
2.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乘加的方法解决。
六、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一)
乘加混合运算
有加法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画图策略
想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胖胖应付多少元?
6+3×4
3×4+6 = 6+12
=12+6 = 18(元)
=18(元)
答:胖胖应付18元。
第二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小熊购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能够提出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2.理解“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练习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难点
理解“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道理。
教学方法
教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练习题。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正逢春日到处花红柳绿,鸟语花香.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去外面玩玩)去春游需要做什么准备呢?(准备车,准备食品……)准备上路的食品也有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购物中的学问吧!为了增加旅途的乐趣我们邀请了小熊兄弟加入,我们欢迎他们吧!
二、新课学习
师:这是百货店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如果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小熊想买4瓶饮料和1包花生要多少钱呢?我们先帮他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教师板书),例如:我要买4瓶饮料和1包花生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瓶饮料和1包花生)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估计学生可能列出:(师板书)
(1)6×4=24(元),24+7=31(元)(2)4×6=24(元),24+7=31(元)
(3)6+6+6+6+7=31(元)(4)6×4 + 7=31(元)……
(如若学生没有列出第(4)个算式,则引导学生把第(1)或第(2)种方法中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如若有学生说出第(4)个算式,你能结合小熊购物图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吗?也就是说应该先算乘法还是先算加法呢?(贴出: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指导书写格式:这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两步式题,计算的时候不把等号写在算式的右边,而是另起一行,在比第一个数字6更靠左边的位置写上等号,把没有参加运算的+7抄下来,然后再另起一行算加法,=31(元),最后还要答。
大家看,熊弟弟也来到了百货店:
小熊:我有20元钱,想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该问题)
同桌两人说一说怎样算出应找回多少钱。你们是怎么想的.可能想到:3×4=12(元)20-12=8(元)
4+4+4=12(元)20-12=8(元)
20-3×4……(可指名板书,集体评议)
三、结论总结
我们本节课通过“小熊购物”学会了两步计算,有乘有加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乘有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四、课堂练习
计算。
4×3+5
30—4×5 63+7+21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1)6×4=24(元),24+7=31(元)
(2)4×6=24(元),24+7=31(元)
(3)6+6+6+6+7=31(元)
(4)6×4 + 7=31(元)……
第三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资料: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小熊购物》资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备课时按照有一定生活购物经验学生的情况进行预设,在实际教学中出现有的地区孩子很少去超市购物,缺乏生活体验时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寻找相关素材,创设计算若干盒钢笔、几摞书本等耳熟能详的情境,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本节课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按照学生有一定探究与分析能力的情况进行预设,可能会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针对学生所列的两种不同算式进行比较,发现两种列式虽然不同,但是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启发学生将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针对有的学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教学活动作用不高,出现不会列综合算式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两个算式中有联系的算式和数字,采用替换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的方法实现。
本节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不仅仅是操作、活动等外在表现,更是思维的投入。课上学生们的积极思考,特别是他们之间想法的碰撞。而这正是教师为学生营造了充分探索、表达、讨论、反思机会的缘故。本节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性、价值性、有效性。教学设计注重动静结合,在开放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尊重学生不同思维方式,在互相分享中提升学生的思考、归纳、概括能力。
第四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买文具》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买文具》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买文具”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会解决除加、除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 题,进一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过程,能够探索并掌握“先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能 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过程,能够探索并掌握“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2.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后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进一步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会运用“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后算加减”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类比迁移、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在其中探求新知。
课前准备
课件、练习本、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比比谁是口算小能手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3+5×8
7×9-16 教师:说说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2.谈话导入
师:你购买过哪些文具,怎样算付款的钱数?
生:说出自己购买文具付款时的不同经历。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文具超市逛一逛,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买文具中的学问。(板书课题:买文具)
二、新课学习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如果你有20元钱,想想可以买些什么文具呢? 学生说出自己购物的方案。生:用20元钱可以买5本英文本。生:还可以买10本算术本。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生: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教师板书: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师:要想求“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师:请你先来帮笑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元?温馨提示:先独立分析解决,可以画图帮助分析,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学生尝试独立画图分析解决问题,再与伙伴合作探究。
2.交流想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生:我们已经知道每本英文本4元,需要先求出每本作文本的价钱,也就是把18元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1份,用除法计算18÷3=6(元);再用每本作文本的价钱加上每本英文本的价钱,就是笑笑一共需要的钱数,用加法计算6+4=10(元)3.再次探究,类比迁移,解决问题 师: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请你用学过的思考方法想一想,算一算。温馨提示:先独立分析解决,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师: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如我先算现在每本算术本的钱数,再用原来每本算术本的钱数减去现在每本算术本的钱数,就得到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4.判断:哪种做法对?说一说。
学生独立观察,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结论总结
1. 沟通联系
师: 刚才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用了不同的方法,想想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 几种方法都是先求出每个作文本的钱数或每个算术本现在的钱数。也就是先求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所以先用除法计算。然后再求总钱数或相差的钱数,分别用加法和减法计算。
2.总结运算顺序
师:说一说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师:今天在解决问题时,既有加减法,而且还有乘除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时,我们发现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求出购物的钱数或每种商品的单价是前提,所以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尝试画图分析也能让我们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迅速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板书: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课堂练习1.看图解决问题。
(1)买1个奶油面包和1个巧克力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2)1个巧克力面包比1个火腿面包贵多少元?
师:请大家读懂图意,再列式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画图分析。学生独立思考,读懂图意,列出算式。
指名板书:14÷2+5=12(元)
5-12÷3=1(元)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4+24÷8
72÷8-3
5-8÷4
45-5× 4
86-6× 8
9+81÷9 师:请大家读懂题意,把先算的部分用横线画出来,再算一算。学生独立审题,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3. 解决问题。(至少选择一道题解决)
一本课外书62页,张菲原来打算每天读3页课外书,结果一个星期读了35页。(1)如果够读两个星期,还差多少页课外书?(2)每天比原来多读几页书?
师:请大家读懂图意,想办法分析,列式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审题,先列出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计算。
三、作业布置
必做题: 1.计算下面各题
62-4×9
45+7×5
63÷7+26
81÷9-4 2.一个服装加工厂四层楼共有24个加工房间,现在每层楼改装成8个加工房间,每层楼多了多少个加工房间? 选做题: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方法解决。
四、板书设计
买文具
(一)有加、减法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画图策略 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18÷3+4 =6+4
=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第五篇: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看日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 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授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年、月、日这类时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到本课所学知识,会看日历,会推断大小月和闰年、平年。
教学重点
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认识。
教学难点
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并在“授课”系统中展示。)1.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吗? 教师板书日期。
2.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师可以提示:谁能告诉老师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还能告诉大家哪些难忘的日子呢„„)
教师板书日期。
3.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
二、新课学习
猜谜语: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教师:接下来我们就借助日历来完成我们接下来的学习。请同学们先看一下学习指南。学习指南 1.独立学习
观察教科书后面的附页1,把2013-2 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2.小组学习
(1)先在组内互相核对订正所填数 据,确保结果的正确。(2)在组内轮流说一说你的发现。例如:各个月份的天数有什么不同等。
(3)小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结论,准备全班汇报。教师巡视,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完成记录。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三、结论总结
1.一年中12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其中1,3,5,7,8,10,12月每月是31天;4,6,9,11月每月是30天;2月的天数很特殊,分别是28天和29天。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教师提问:哪两个月是 连续的大月?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各个月份的天数吗?
(1)组织全班同学举起左拳头指一指、说一说,检查数的对不对。(2)组织同学们翻开书读一读、记一记。3.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四、课堂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书中练一练。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试一试第二个问题。
六、板书设计
看日历 大月、小月的认识平年、闰年的认识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