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察、描述矿物(一)》优质课说课稿
《观察、描述矿物
(一)》说课
地址:纳雍县乐治镇中心学校 姓名:吴弦丽 电话号码:*** 邮编:553307 《观察、描述矿物
(一)》是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四课。在这一课里,学生们将要学习几种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新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学习需要依托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我就围绕“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这一主题来说说这一课。
一、说教材
《岩石和矿物》单元分2个学习专题——岩石专题和矿物专题,《观察、描述矿物
(一)》一课属于矿物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岩石专题以后,知道了“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知识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矿物专题的起始课。在本节课中要学习的几种观察方法,是学生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
《观察、描述矿物
(一)》一课教材安排了两部分活动内容,第一部分是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激趣法,引导学习法。学法:小组学习法、观察法。
三、说学情
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和描述应该已经驾轻就熟。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比较几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种方法是学习第二种方法的基础,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拓展和提升。因此,学习和运用第二种方法是第二部分内容的重点。
四、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概念目标:
(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点,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2)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2、过程与方法:
(1)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2)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判断矿物的条痕和软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掌握好的方法,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加准确可靠。
五、说重、难点
在这些教学目标中,“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 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以及明确“测试硬度等级”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说人导入,揭示课题。
1、观察描述老师:引导知道观察仔细和描述准确的重要性。同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换观察、描述的对象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矿物。引出课题。
(二)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讲解什么是条痕。在学生理解条痕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观察3种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通过分析观察记录,总结出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有的矿物相同有的矿物不同。再比较研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进而提出:遇到矿物颜色和条痕不同色时,哪个更可信?为什么?
(三)测试矿物的软硬
首先复习三年级学过的比较材料硬度的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比较“石英、长石、云母”的软硬。介绍“硬度等级”及测试方法,让学生测试“石英、长石、云母”的硬度。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指出确定硬度标准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拓展,激起课外探究的兴趣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你知道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什么?最软的又是什么?
七、说教学设计理念
我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的主题。我认为,帮助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的观察方法的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上。
我在教学设计时,条痕的观察与颜色的观察紧密结合,两种硬度的比较方法前后联系。新方法的学习都是在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联系比较,建构新的观察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的新方法要及时进行操练实践。
在本课中,每一种新方法学习后,我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观察实践。在分组实验中,既让学生熟练掌握观察矿物条痕和硬度的方法,又对新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及时的分组实验,使教学重点突出并且落实。
(三)要引导学生进行新、旧方法的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比较研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使学生对新、旧观察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弄清了学习新的观察方法的意义,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第二篇:观察描述矿物
观察描述矿物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72—73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性。
2.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3.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4.矿物的硬度在一些行业具有重要作用。科学词汇:颜色、条痕、软硬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描述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2.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3.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科学方法:观察、比较、记录、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核心价值观:体验认真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难点:比较矿物的软硬。教学准备:
课件 每组准备各种标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出示几个盒子,里面各装一种文具,请一个同学来观察描述这个文具的特点,其他同学来猜这是什么文具。2.出示游戏规则:
可以根据这样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味道、用途等描述给同学听,但不充许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其他同学可根据他的描述,猜猜这是什么文具,看谁最先说出这样东西的名称。
3.游戏结束后出示这个游戏的名称是:观察、描述。并将游戏的主角从文具换成组成岩石的矿物。【出示板书:观察、描述矿物】
二、观察、描述矿物
(一)讨论关于矿物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出示一盒有编号的矿物】
给每个组任意两种矿物,请同学先讨论一下对于矿物,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描述他们?
从学生的交流的结果中选择颜色、条痕和软硬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
1.请各组最对小组里的两种矿物的颜色进行观察,并记录在记录单中。
2.各组汇报描述矿物的颜色。3.小结:有些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颜色,有些矿物还是以它的颜色命名的。
4.引出问题:有些矿物有着相同的外表颜色,光凭外表的颜色我们能够区别这些矿物吗?
(三)观察、描述矿物条痕的颜色 1.从刚才观察的矿物中取出一种矿物:它的外表颜色与条痕颜色完全不同,进行演示实验。
将矿物放在白色瓷砖上摩擦,观察瓷砖上留下的条痕的颜色。提问:瓷砖上留下的颜色与我们观察到的外表的颜色一样吗? 学生们会发现:条痕的颜色居然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不一样。由此引出对矿物条痕颜色的观察、描述。
2.各组将组内的两种矿物分别在白色的瓷砖上摩擦,观察描述条痕的颜色。
3.各组汇报描述矿物条痕的颜色。
4.将同一种矿物的外表颜色与其条痕颜色进行对比,讨论有什么发现。
5.各组交流小结:有些矿物外表的颜色与条痕的颜色一致,有些比较接近,有些则完全不同。
6.教师小结:矿物的颜色有时因为所含的杂质,并不是矿物本身的颜色,它会受杂质、光线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矿物条痕的颜色却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四)观察、描述矿物的硬度
过渡: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来选择一个方面进行观察、描述,我们就选择矿物的硬度吧。
1.提问:对于一些材料的软硬,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观察比较?
回忆三年级时学过的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用相互刻划的方法)2.出示三种材料:指甲、回形针、美工刀。提问:它们的软硬程度怎么样?
学生进行实验比较,得出软硬程度:指甲<回形针<美工刀 3.提问:如果用指甲、铜钥匙、美工刀的软硬为标准分别去刻划矿物,如何判断矿物的软硬程度,用软、较软、较硬、硬来描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提炼汇总,得出判断标准。提示:要在上面轻轻的划
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回形针刻画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回形针刻画出痕迹,但能用美工刀刻画出痕迹 硬——用回形针、美工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4.给每组三种矿物(石墨、***、石英)用讨论出的判断标准实验,进行矿物软硬的观察,实验中强调安全使用工具。6.交流实验结果,对这三种矿物的软硬进行描述。
7.介绍矿物中硬度最大的金刚石和硬度最小的石墨及矿物硬度鉴定在一些行业中的重要作用。板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
(一)》
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观察和描述矿物:
颜色、条痕、软硬度……
软硬度可分为:
软 较软 较硬 硬
课外活动:找一找周围的矿物,观察它们的颜色、条痕和软硬度
第三篇:观察描述矿物
观察、描述矿物
课题:观察实验 教学目的:
1.学习观察描述矿物颜色、软硬、条痕的方法。
2.对几种矿物的颜色、软硬、条痕进行观察、比较和描述。
3.在观察过程中能及时进行观察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教学重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描述;条痕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学情分析:
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不难描述。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矿物划过瓷板后留下的划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矿物标本,实验记录单,铜钥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身边可以看见许多的矿物,那么我们怎么来描述我们看到的矿物呢?
二、小组讨论观察描述的方法
三、对矿物的进行观察描述
1对矿物颜色的观察:
通过矿物的颜色对矿物进行描述比较。注意事项:1同一种矿物可能有几种颜色,2不同的矿物肯可能有相同的颜色。2对矿物的软硬的观察
通过铜钥匙在矿物上面划过是否有划痕还判断矿物的软硬。3对矿物的条痕的观察:
首先要注意的是条痕的定义,条痕的概念: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四、小结;交流各小组的实验记录。
五、板书设计:
观察描述矿物
颜色 软硬 条痕
六、教学反思;关于矿物颜色的描述可能无法正确的描述,所以对于某些矿物的颜色需要老师帮助。
第四篇: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反思
《观察、描述矿物
(一)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条痕”“硬度”两方面观察、描述矿物。在引导观察描述硬度的过程中,我通过指甲、铜钥匙和小起子(原定小刀,为安全起见改为起子)对矿物进行刻划,来通过比较矿物的硬度。在第一课的教学中,发现有的小组的记录表上“云母、石英、长石”三种矿物都是打了勾,有的在石英选项中用铜钥匙刻划也打了勾。询问学生,他们都信誓旦旦地说确实有痕迹。难道真有意外?我让这些小组学生再一次操作给我看。经过这么一看,我才明白其中的原因。原来,学生在用指甲在四种矿物上刻划时,在云母上都留下了清晰的痕迹,然而在石英和长石上刻划时,留下的却是指甲的痕迹(或者说是条痕)。而学生却把这当成了刻划的痕迹。根据这个发现,我适时调整教学,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刚讲过的条痕,结合指甲在黄铜矿上留下的痕迹,进一步理解了条痕和刻划划痕的区别,同时教育学生在实验操作时要仔细观察。后来的两个班,在教学中我都加入了这一内容。应该说,这是一个意外收获。利用这个实例既解除了学生的认识误区,又利用现成的例子对条痕进行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是一举两得。
岩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特别是条痕,需要下功夫研究。因此在上这节课前,我认真查阅资料并查阅因特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新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因此学生提出各种有关的问题,如果事前不做足功课根本招架不住,这既是科学课的开放性更感觉到科学课的博大精深。
第五篇:《观察、描述矿物一》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颜色”“硬度”两方面观察、描述矿物。
在引导观察描述硬度的过程中,我通过指甲、铜钥匙和小起子(原定小刀,为安全起见改为起子)对矿物进行刻划,来通过比较矿物的硬度。在第一课的教学中,发现有的小组的记录表上“铝土矿、云母、石英、黄铜矿”四种矿物都是打了勾,有的在黄铜矿选项中用铜钥匙刻划也打了勾。询问学生,他们都信誓旦旦地说确实有痕迹。难道真有意外?
我让这些小组学生再一次操作给我看。经过这么一看,我才明白其中的原因。原来,学生在用指甲在四种矿物上刻划时,在铝土矿和云母上都留下了清晰的痕迹,然而在石英和黄铜矿上可刻划时,留下的却是指甲的痕迹(或者说是条痕)。
而学生却把这当成了刻划的痕迹。根据这个发现,我适时调整教学,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刚讲过的条痕,结合指甲在黄铜矿上留下的痕迹,进一步理解了条痕和刻划划痕的区别,同时教育学生在实验操作时要仔细观察。后来的两个班,在教学中我都加入了这一内容。应该说,这是一个意外收获。
利用这个实例既解除了学生的认识误区,又利用现成的例子对条痕进行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