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氧化碳的性质(科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
二氧化碳的性质
乐山市阳光实验学校
王明慧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能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即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和运用,体验化学方法的科学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创设问题的情景,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对二氧化碳存在的辩证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应用一分为二的科学观念看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三、教法方法
实验探究与归纳法、课堂合作交流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学生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
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对科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什么叫实验探究、如何实施实验探究,却是学生不熟悉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五、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1)、亲手实验与认真观察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本节课我改课本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一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2个探究实验,列举了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在兴趣中启发思维、探求规律。
(2)、思维的活跃才是真正的活跃。所以,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和“碳酸不稳定性”时,我以“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从设计方案到得出结论,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3)、新课标指出: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生活,才能真正使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本节课在每个知识点的获得中,我都注重设计问题密切联系实际,是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就在身边。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趣味问答 引入新知 【导入】
谜语: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天然的粉刷匠”;环境师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再请同学们深深呼一口气,它的成分中含有什么气体? 对于二氧化碳我们并不陌生,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现在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刻不容缓的消防灭火,美味食品保鲜,久旱逢甘霖的人工降雨,这些都是神奇的二氧化碳的功劳。
今天,我们继续领略二氧化碳的神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灭火,那么关于二氧化碳你还有什么猜想?
有同学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我们来动手做一做:这是打和白醋反应生成的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向这个塑料瓶中迅速加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拧紧瓶盖,用力震荡,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塑料瓶变扁了。这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是啊,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你还能设计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其他装置吗?
同学们,科学就是不断地猜想再动手实验,得出结论。现在,我们又来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一朵紫色的小花,放入这个同样变瘪的瓶子中,猜一猜,他们有什么神奇的变化?咦?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了,是什么使小花变红呢?你还有什么大胆的猜想?有人说是水使她变红,有人说是二氧化碳使她变红,还有的说是水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后的生成物使她变红。同样,让我们怀着猜想和疑问去探索实验。向紫色小花上喷水,不变色,说明什么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将紫色小花放入盛有干燥的二氧化碳的集中瓶中,小花不变色,同样说明什么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最后,将紫色小花放入水和二氧化碳的变瘪的瓶子中,紫色小花变红了,这又说明什么呢?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产物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色。
那么,这朵花有什么秘密吗?其实,这不是一般的小花,它是喷了紫色石蕊溶液的小花,那,什么是石蕊溶液呢?他是一种化学试剂,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溶液会变红色。知道了这个秘密,聪明的你又进一步知道了什么呢?是啊,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酸——碳酸。刚刚的神奇变化其实是这种酸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方程式可做了解。
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把变红的小花放在吹风机下吹干后会出现什么变化?咦?红色的小花又变成紫色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原来,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遇热就变成二氧化碳和水了。你看,我们的科学是不是很神奇?
那么,二氧化碳的含量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占0.03%,如果超过1%时,就对人类有害处;达到4%~5%时,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人就会窒息,以至死亡。今天我们的微课到此结束,但,科学的探究不断,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1·我们都知道,汽水里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喝汽水为什么不会使人致死?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恶化?
第二篇:二氧化碳性质 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2.通过探究活动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提高自己对实验的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增强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掌握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性质验证的实验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因为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二、用课件展示二氧化碳存在形式的图片
既然我们生活中二氧化碳无处不在,你们它具备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1】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才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扩散。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2】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演示 3】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演示 4】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课堂活动】
学以致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时冒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板书】
一、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
能溶于水
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二、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也不助燃。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
【作业】
通过学习本节课,思考一个道理:是不是无毒就一定无害?
【教学反思】
第三篇:《二氧化碳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是初中学生要求全面、系统认识掌握的三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学习了氧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氧气和氢气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C、CO2、CO、H2CO3、CaCO3等物质及其衍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前起后的纽带作用。从研究方法看,这节采用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学生以后研究其他物质具有指导意义。从教育目的看,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CO2含量的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全面系统的研究CO2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本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自然科学的教学重点。
本节知识程序是:探究CO2的物理性质——重点CO2的化学性质——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本节的重点:自主建构CO2的化学性质
2学生情况
初二年级学者、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变,使他们的思想处于一个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次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熟练表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解释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的原理,并学会操作;能初步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并尝试分析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方法的科学性。
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问题的情景,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对二氧化碳存在的辨证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应用一分为二的科学观念看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活动——建构”模式的教学结构。把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此外还采了比较法、讨论法、对照法、练习法、查阅资料和读书指导法等。
第四篇: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碳的两种氧化物之一,是一种无机物,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相对分子质量是44。二氧化碳的沸点低(-78.5 ℃),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1.977g/cm,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0 ℃时每100体积水可溶88体积二氧化碳。液体二氧化碳在加压冷却时可凝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密度为1 500 kg/m,是一种低温致冷剂。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2.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CO2+H2OC6H12O6+O2
3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中常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有糖类、氨基酸(无蛋白质)和脂肪。
3.向澄清的石灰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会 Ca(OH)2+CO2===CaCO3↓+H2O
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浑浊会渐渐消失又变成了澄清溶液[CaCO3+CO2+H20===Ca(HCO3)该溶液受热或减压就又会分解出二氧化碳,同时得到白色的碳酸钙沉淀Ca(HCO3)2],2===CaCO3↓+CO2↑+H2O。
在自然界中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泉水流过石灰岩(主要成分是CaCO3)时也进行着上述变化。自然界中的溶洞和钟乳石、石笋就是通过上述变化,日积月累形成的自然景观。
4.二氧化碳会使烧碱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如果二氧化碳过量: Na2CO3+CO2+H2O===2NaHCO3 即:NaOH+CO2===NaHCO3
5.CO2为酸性氧化物,易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 CO2+Na2O===Na2CO3
6.二氧化碳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更不能供给呼吸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值(0.03%)时,能使呼吸加深加快;如含量为1%时,能使正常人呼吸量增加25%;含量为3%时,使呼吸量增加2倍。但当含量为25%时,则可使呼吸中枢麻痹,并引起酸中毒。
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枯井前,一定要做灯火实验。7.二氧化碳也可以帮助某些物质燃烧 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第五篇: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老君台中学 董 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第二节《碳的化合物》第二课时的内容,CO2是初中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物质。
CO2的学习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起始章节。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极为重要的基础知识。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不但认识CO2相关性质,也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重难点
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CO2的化学性质,因为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中考命题的习惯,CO2在中考中会占10%左右的分数。
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根据课本安排的实验,无法从实验现象直接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推理得出结论,因此造成难点。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2.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程序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2.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2.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几个章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
三、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1.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推进教学思维的顺利开展。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学生对CO2的认识很肤浅,可能只知道CO2是一种温室气体,而对它的化学性质、应用却是一无所知。为了将学生对CO2的认识引导到本节课的知识点上。我设计了这个导入:
播放动画“死狗洞”
利用动画时间板书:5.2 CO2的性质 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可溶于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节课学生要学习的CO2的性质有这几个方面。
①对于第1、2个性质,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是:二氧化碳的倾倒。我觉得这个实验的视觉冲击力不够,因此我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
事先我告诉学生第①瓶气体是空气,第②瓶气体是CO2,通过①②两瓶燃烧现象的对比,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得出第②瓶中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接着我将第②个瓶子瓶口朝下倒掉,同样将棉芯伸入,会发现现象和①中的一样,也就是说CO2被倒掉了。根据学生初二学习的物理知识,密度大的会往下沉。通过这个改进的实验,学生也能
够很直观的得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这两个性质。课本安排的实验作为实验题让学生当场完成。
这时候,再返回来解释“死狗洞”的原因。CO2密度比空气大,下沉到山洞下方,狗在下方便会窒息而亡。然后联系下生活实际,CO2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用时13分钟)
②对于第3、4个性质,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课本中的实验是直接将CO2通入石蕊溶液,学生是无法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我觉得这样是将知识点强加给学生。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因此我增加了一个学生实验。
事先告诉学生瓶中装的是CO2,倒入1/3的水,振荡后发现瓶子变扁。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可以开始分析,变扁说明瓶内压强变小,也就是气体减少。而瓶口已经用盖子盖住,气体不可能跑掉。也就是说CO2溶于水中,这样不但解决了这个性质,也很自然地带出下一个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这时候我取两根洁净的试管,一根加矿泉水瓶中的水,另外一根加等量蒸馏水。然后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是一种指示剂,它遇到酸会变红。滴入后发现矿泉水瓶中的水会使紫色石蕊变红。学生可以判断出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酸。板书 CO2+H2O=H2CO3
这时候,再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可乐等碳酸饮料就含有碳酸。通过联系生活实例,让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学以致用,一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可以让他们体会学习的快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的性质,接着我继续提问,为什么我们喝了碳酸饮料容易打嗝?我让学生继续观察实验(变红的紫色石蕊加热)。变紫后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后分解放出放出CO2,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打嗝释放出CO2的原因。
此时新课进行了33分钟左右,由于本节课的难点已经突破,学生难免有所松懈,为了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我再次抛出问题,如果碳酸分解速度很快,迅速放出CO2会怎么样?
演示实验:可乐喷泉
③学生兴趣被提起后,我增加了一个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如何检验汽水中含有CO2?我提供一瓶汽水,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知道CO2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时候提供澄清石灰水,学生这时候会想如何将汽水中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根据之前学生已经接触的化学仪器,学生很容易会想到用导管。那么剩下就是让学生练习他们的动手能力。④归纳总结 5.2 CO2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可溶于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⑤课后思考
维C泡腾片为什么可以使水的口感更好,为什么加入水中会上下翻腾?
五、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的整个教学设计是通过这条主线展开的。首先是通过“死狗洞”引发质疑,创设情境。接着是通过三个实验:棉芯燃烧,矿泉水、石蕊实验,汽水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也就是CO2的几个性质:1.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最后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
5.2 CO2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酸
与水反应生成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可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