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采取菜单选择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一项作业,题目自拟,题目必须和教材的理论教学紧密相联。
社会实践作业上交要求:
(1)纸质作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设计手册》的纸质作业。用A4纸打印或用横格信纸书写,字迹要清晰,第16周上课交。
(2)电子版作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设计手册》的电子版,及与此相配套的课件(可插入图片、视频)的电子版。课件用做课堂展示。文档和课件放一个文件夹中,把文件夹压缩打包在16周之前发至546873416@qq.com。
如为个人作业,文件夹的名称写为:上课时间姓名(序号):实践作业题目 如:星期五张三(18):理性认识碧色寨
如为小组作业,文件夹的名称写为:上课时间组长姓名:实践作业题目(小组)如:星期五张三:理性认识碧色寨(小组)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设计手册》及配套课件都用所给模板来完成。
一、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生初步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现实中的现象和问题,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2.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有一定的政治分析力、政治观察力、政治判断力。
3.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各种能力实际相结合。4.促进教学改革,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二、实践教学方式选择菜单 选择一:
1、作业形式:读一本好书——讲故事、写感想。
2、组织形式:个人完成。
3、题目指南: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著或传记,讲他们的故事,侧重某一个方面,如革命实践、读书、生活、思维方式等,谈感想。
4、要求:写清所阅读书籍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等基本信息。所 1 写故事要在文后注明出自哪个章节和页数范围。重点写感想。
选择二:
1、作业形式:以“家乡传统文化”为主题,以“我是×××家乡传统文化代言人”的身份,以演讲、朗诵、小品、歌舞等形式介绍自己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2、组织形式:个人完成。
选择三:
1、作业形式:做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同时附上完成的问卷调查表或其它佐证的调查资料。
2、组织形式:5-10人组成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由1人课上汇报。
3、题目指南
(1)321国道红河学院段封闭情况调查(校内、校外)(2)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当地社会治理的影响(3)对附近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4)蒙自农村农民收入来源构成调查(5)蒙自市石榴文化调查(6)蒙自市新安所刀烟制作技艺(7)探访滇越铁路
(8)建水县紫陶文化调查简介
(9)其它自选题目(需经任课老师同意)
4、作业要求:走出校门,结合周边农村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做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调查报告,要求附带相关照片佐证,时限为本学期。
选择四:
1、作业形式:重温国学经典,阅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大学》等国学经典,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国学素养。
2、组织形式:5人组成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习讨论,每月组织1次(共4次)小组学习。
3、作业形式:小组成员每人需完成1篇学习心得,并选派1人做课堂展示交流,学期末提交小组学习记录。
选择五:
1、作业形式:寻找身边的“最美人物”(最美大学生、最美老师等等),在人物身上要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某一方面,进行采访和视频录制,讲述他们的故事。
2、组织形式:5人组成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由1人主讲。
三、注意事项
1、根据选题指南给定的范围,自己拟定论文的具体题目。论文题目要小、要具体,分析问题要深入、丰富。防止“假、大、空”和简单化。
2、一般情况文章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的逻辑顺序进行,体现文章的真实性、严谨性、逻辑性和完整性。
3、小组中的每位同学都要体现出不同的分工,如:文章书写者、课件演讲者、回答问题者、问卷调查者、搜集资料者、拍照录像者等。
4、课堂展示时间5-10分钟。
5、严禁抄袭,一经发现,作业按0分记。
6、如果选择以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请自行选择组员,并选出组长1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
2017年8月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部分,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考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教学理念落实情况的具体步骤。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加坚定地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其目的在于:切实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原则
1、实践教学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社会时事热点,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课中深入理解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理论,并能够自觉熟练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实社会实际问题。
2、实践教学要本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任课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缩短“知”、“行”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
3、思政课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着灵活多样性原则,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读、写、听、看、讲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思政理论课与学生工作相结合,利用课下阅读、参观、演讲、辩论、电教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开拓实践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地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与水平。
三、具体内容
1.经典阅读
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一至二篇与马克思主义原理高度相关的著作、名人传记等,抑或观看一部以此为宏观背景的历史纪录片、影片等,之后撰写读后感或观后感,不少于1500字。
组织方案:教师需提前布置本实践教学内容作业,提供一批篇幅适中、深浅适中,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容可读性、学术性于一体的书目,抑或一部容观赏性与客观真实性为一体的视频资料。在读书活动期间,任课老师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帮助学习上的帮助。要求学生阅读后写下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并上交任课老师。任课老师要根据所写读书笔记的情况给出评分,择优课堂展示。2.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探讨理论重点、难点和热点,使学生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配合能力,检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组织方案:教师联系当前实际选择1-2个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讨论前都要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准备好讨论提纲。讨论后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课堂设一名记录人,记录讨论情况。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即兴发言、相互辩论。教师不应因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了错误观点而追求责任。在讨论结束前,任课教师应对课堂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课堂讨论发言情况和发言稿写作情况,纳入学生平时考核之中。
3、专家讲座
教学内容:邀请学者作学术报告,帮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提高理论水平,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组织方案:一方面,积极发掘利用校内教师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场喜闻乐见的学术报告;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战略,邀请本地或省内及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莅校讲学。要求学生认真听取学者报告,并依据讲座内容,撰写听后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任课老师要根据所写读书笔记的情况给出评分。
4、社会调查
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理论,深入社会,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运用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思考、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可以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社会、个人学习、生活中的现象;也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或校园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组织方案: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任务,调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对学生进行调查方法和调查报告撰写的指导。形成不少于3000字的调查报告,并附上小组成员的分工。老师根据小组调查报告质量及小组成员贡献分别给每位学生打分。
5、主题演讲
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的内容,根据当前的社会热点、理论热点以及同学们的关注点,举办专题演讲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去查阅资料组织文稿,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了解和认识,以利于学生总结经验,凝炼精神,陶冶情操。
组织方案:开展主题演讲活动,要强化学生的全员参与,演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小组每学期至少一次。任课教师根据开课时间选择相应时间段内的热点,布置选题,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撰写演讲稿,每次上课由小组派代表展示,时间5-8分钟。老师根据演讲稿及现场表现为小组打分。
6、课堂辩论
教学内容:根据原理课特点,着力培养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辨析能力。辩论赛主题的选择应与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如社会发展与个人前途的问题、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等问题。
组织方案:辩论采取以班为单位组成正反方进行。老师提前告知辩题,以班为单位抽取,2个班组成正反双方,全班参与收集资料,各班推选4人作班级辩手,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每班推举2名同学作为评委,为每组打分并评选出最佳辩手予以额外加分。教师做总结发言,从不同角度明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7、视频拍摄
教学内容: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原理和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制作5分钟的哲学小视频。
组织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视频,视频格式为 avi.mkv.mpg.mp4或flv 格式。将5分钟哲学小视频的脚本以组为单位记录在册。
四、考核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占40%,由课任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各项实践活动进行评定。
泸州医学院原理教研室
2017-2-25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春、秋
总学时:51学时
总学分:2学时
预修课程(编号):
并修课程(编号):
课程简介:该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内容上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目的是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深刻认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责任感。建议教材:
全国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书目:
[1]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资本论》
[2]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4] 毛泽东:《实践论》 《矛盾论》
[5] 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该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其教育目标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当代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贯彻和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教学时数:6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单元实质是一个总论,主要阐述的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信念,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4)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四)本单元的具体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阶段
(2)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运用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1.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五)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时数:2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原理课教学应该突出的重点。本单元主要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树立科学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列宁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意识的本质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 4.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8.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2.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本单元的具体内容: 第一讲: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人类对物质本质的探索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意识的本质)2.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原理的意义 第二讲: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
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什么是联系的观点 2.什么是发展的观点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四、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性和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讲: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的本质
1. 划清认识论上的三条界限
2.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1.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2.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1. 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 2.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第四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本质的揭示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改革和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思考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简述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4、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指导意义。
5、什么是联系的观点?什么是发展的观点?
6、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
8、过程论思想及其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
9、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10、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1、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1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如何看待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1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
15、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16、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17、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8、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三单元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时数:15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这一单元主要介绍的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本质和特征,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趋势,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3.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扩展和深化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5.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 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后果
8.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
(四)本单元的具体内容:
第一讲 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经济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政治条件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资本主义是高度商品化的社会 2.资本主义是雇佣劳动制度 3.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二讲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和历史趋势
一、现代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三、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和后果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五)思考题: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3、如何理解资本、知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6、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7、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8、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9、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10、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简述经济全球化定义、表现及后果。
1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四单元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途
(一)教学时数:6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单元主要阐述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发展的两次飞跃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苏联解体的成因及历史教训4.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本单元的具体内容: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的含义
2.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五)思考题:
1、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哪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和艰巨的?
4、苏联剧变能否说明社会主义是失败的、没有前途的?
5、为什么说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四、考核方式 :
1.平时考核:由出勤情况、笔记情况、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情况、小论文等构成。由任课教师自己掌握。2.期末统一考试:根据情况选择开卷或闭卷(根据学生的实际,试卷分艺术类和非艺术类)。3.期末试卷题目由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构成。试题在经过教师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
五、成绩评定:
以百分制的形式确定成绩,平时占总成绩20%,期末占50%,实践教学占30%。
六、补充说明:
1.依据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本教学大纲以专题形式制定,力求在教学内容上更凝练、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体现我校特点。2.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形成授课大纲。
执笔人:陈英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2012)
开放式实践教学大纲(2012)
专题一:解读经典,聆听智者声音
1,实践教学环节:
1.读一本伟人传记,感受伟人风采
2.读一篇经典原著,聆听智者声音
2,实践教学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读书笔记。(1000字左右)
专题二:认识自我,改造世界
1,实践教学环节: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
2.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调查
3.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调查
4.大学生流行语调查
5.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
2,实践教学要求:
从以上五个方向中任选其一,写出一篇调查报告(1000字左右)
具体要求:
1.要求在第一页只写班级、姓名、学号和论文题目,论文先交给各班学委,学委排好顺序后统一交给老师(第十七周<12月17那周>上课时交);
2.每个同学任选两项,或者两篇论文(装订在一起),或者一篇论文加一次课堂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中心
2012年9月15日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实践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
读书报告教学大纲
一、读书报告目的及任务
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马列经典、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学科的优秀著作,写出系统的读书体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论境界。
二、读书报告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一些经典理论著作和中西方哲学史著作,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在报告中展开探讨,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
1.严禁抄袭或从网上原文下载,一经发现以0分处理。
2.格式不符合要求的或逾期上交者给予降档处理。
3.上交打印稿一份。按照要求,单面打印,一律在打印稿左侧装订。封面采用统一格式,文头统一使用“河北北方学院读书报告”字样。(电子版由老师交给学委)
4.正文要求如下:
(1)正文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正文(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1.5倍,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cm,A4打印,页码居中。
(2)参考文献格式:作者:《书名》,出版社****年**月。
(3)字数2000字左右,最低不得少于1700字。
三、实习地点及要求 : 校内完成四、读书报告的具体日程安排
2013.10.28----2013.11.15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
本次读书报告的所有作品,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学生期中成绩。其中优秀比例40%,未交作品者,记为0分。
二、本次活动所有学生作品,任课教师必须留存备查。期中优秀作品,由学院统一组织装订打印成册,作为教学实践成果的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20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