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州桥》第一课时说课稿
《赵州桥》说课稿(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作者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也折射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教学目标】:本篇课文为两课时,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预定为:
1、认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通过抓住关键词和联系上下文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3、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这种总分结构。
【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列数字)和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设计理念】: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三年级学生,关于古桥的认识不是很多,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赵州桥的特点、外观、历史地位等等的学习来充分认识赵州桥,并在过程中运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各个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通过观赏视频入境──整体感知──精读感悟──扩展写话,感受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基础上,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1、赏图入境──观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1400多年来经受住无数次洪水的冲击, 八次大地震的摇撼,以及车辆的重压,千年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既让学生对赵州桥有了一个总的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体感知,检查预习。分别从字、词、句入手,要求会写“县”,知道多音字“爪”,理解“举世闻名”,能够流利的说一句话。理解第一自然段三年级学生来说字、词、句的练习依然是一个重点。
3.精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视频和预习理解本段文字的意思。在第六句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设疑,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文意;二是从设计艺术这个角度,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4.快乐写话。在比较删去((赵州桥非常雄伟)这句话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本句是个总起句,后面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具体的描写。从而顺势展示“天上的白云”图片,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今后改进】:
1、朗读单一;
2、语言过度是很自然,虽然提前预设了该说那些话,但是平时课堂上养成的一些随意的教学习惯,使得预设语言过度不是很自然。
第二篇:《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Fpg
《趙州橋》說課稿
一、說教材
《趙州橋》是人教版第五單元の第三篇課文精讀課文。它從美觀和堅固兩方面介紹了聞名世界の趙州橋。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の智慧和才幹。
課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寫趙州橋の地點、橋名、設計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講趙州橋の堅固、雄偉。圍繞“設計” 這個重點詞,課文先寫了趙州橋設計の特點,再寫這樣設計の好處。第三段重點詞是“美觀”。介紹趙州橋美觀時用“有の……有の……有の……所有の……”の句式,把欄板上龍の圖案描繪得栩栩如生,形象傳神。第四段講趙州橋是我國寶貴の歷史遺產,表現了勞動人民の智慧和才幹。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參”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の段落。
過程與方法:以讀促悟,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在讀中感受趙州橋の雄偉堅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の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瞭解趙州橋の建造特點。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の特點及其好處。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①扶放結合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教學要十分重視學法の指導,培養學生の自學能力和良好の讀書習慣。針對本課特點,採用“舉一反三,扶放結合” 法。首先扶著學生學習第二段,教師點撥,使學生掌握抓重點詞理解一段話の學習方法,然後讓學生運用這一方法學習第三段,旨在教學生樂學、會學。
②“以讀代講”法
Fpg
Fpg
《大綱》指出:“重視培養學生の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の重要手段。”本篇課文寫趙州橋“美觀”部分,語言生動優美,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の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③“直觀教學”法
通過投影圖片、動畫の配合使用,實驗の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の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2.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採用“讀讀——畫畫——想想——問問議議——練練”の學習方法,在扎實の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陶冶情操。
五、說教學過程
1、興趣導入。
“良好の開端是成功の一半”。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の情緒和強烈の求知欲,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の效果。教學開始,設計這樣の導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趙州橋》,通過上節課の學習趙州橋給你留下了怎樣の印象?讓學生回憶
其次,課件出示了學習過の詞語,讓學生以多種形式朗讀,達到鞏固復習の效果。
2、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學習方法。
先讓同學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趙州橋の?請自讀課文,完成填空。通過以練代講の方式瞭解課文の主要內容。
第二段の教學,整體感知→圍繞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の思路設計。具體安排為:
(1)承上導入: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這座世界聞名、歷史悠久の石橋到底是什麼樣子の。默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話共有幾句話?分別是什麼意思?(2)找中心句:大家都已經瞭解了本段の大意了,那你能告訴老師,這段是圍繞那句話來寫の嗎?(趙州橋非常雄偉)
(3)理解中心句:讓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趙州橋雄偉堅固の詞語和句子,並結合圖片,感受趙州橋の雄偉堅固。練習用“因為……所以……”の句式。第三自然段の教學,利用設問:想一想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第3自然段和第2自段是怎樣聯繫起來の?讓學生帶著疑惑去讀課文,讓學生體會過渡句の使用。從而理解本段都是圍繞“美觀”來寫の。
通過展示橋上の精美圖案,讓學生感受橋の美。
第四自然段教學:通過前面の學習,學生對第四段の內容已心領神會,因此,採用以讀代講法,讀出自豪、驕傲の感情。藉以說明趙州橋是勞動人民智慧の結晶
Fpg
Fpg
3、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認識了《趙州橋》,在我國還有很多有名の橋,下課後,大家可以搜集和交流有關橋樑の資料。有興趣の,還可以瞭解家鄉の古建築或家鄉の橋樑。
六、說板書設計
我の板書設計力求簡單明瞭,讓學生一眼就可以知道課文の主要內容,更好の抓住文章の脈絡,學習課文。
Fpg
第三篇:《赵州桥》第二课时说课稿
《赵州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赵州桥》是人教版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精读课文。它从美观和坚固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讲赵州桥的坚固、雄伟。围绕“设计” 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参”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以读促悟,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扶放结合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 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②“以读代讲”法
《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③“直观教学”法
通过投影图片、动画的配合使用,实验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想想——问问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五、说教学过程
1、兴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开始,设计这样的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赵州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回忆
其次,课件出示了学习过的词语,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
2、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学习方法。
先让同学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赵州桥的?请自读课文,完成填空。通过以练代讲的方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段的教学,整体感知→围绕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的思路设计。具体安排为:
(1)承上导入: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这座世界闻名、历史悠久的石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2)找中心句:大家都已经了解了本段的大意了,那你能告诉老师,这段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吗?(赵州桥非常雄伟)
(3)理解中心句: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图片,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利用设问:想一想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让学生带着疑惑去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过渡句的使用。从而理解本段都是围绕“美观”来写的。
通过展示桥上的精美图案,让学生感受桥的美。
第四自然段教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第四段的内容已心领神会,因此,采用以读代讲法,读出自豪、骄傲的感情。借以说明赵州桥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赵州桥》,在我国还有很多有名的桥,下课后,大家可以搜集和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有兴趣的,还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单明了,让学生一眼就可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更好的抓住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
第四篇:《赵州桥》第一课时教案
15、赵州桥(1)
科目: 语文 班级: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5课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具准备: PPT
课件链接: 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理解生字。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让学生读。
5.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⑴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使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⑵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⑶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板书:既„„又„„】
⑷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⑴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⑶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⑸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蒙晓: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1)赵州桥在()省()县。赵州桥也叫()桥,它是()朝石匠()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又()。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预习提纲: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几种龙的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五篇:赵州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赵州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文章从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的精美两方面具体介绍了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文章结构严谨,全文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展开。为了说明桥的坚固,作者先从桥的建筑结构方面写了桥长和桥宽,再具体描写了桥的建筑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为了反映桥的建筑工艺水平之高,作者用生动的排比句详细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栩栩如生的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学情分析: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前面的学习有所设计,但不深入,这里需要重点教学。阅读前可抓住“要让别人了解赵州桥,你觉得文中哪些内容必须要介绍的?”这个思考题让学生先来谈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进行梳理并板书。另外让学生学习了本课以后知道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的国家,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发明创造,所以本课也是很好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课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石匠、雄伟、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冲毁、坚固、而且、图案、智慧”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了解有关赵州桥的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并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
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对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两句话的理解,恐怕难以全面、到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世界闻名的建筑?
学生自由汇报:(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比萨斜塔、英国的伦敦塔桥、巴黎圣母院、天坛、故宫„„)谁能概括地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而闻名?(年代久远;外形独特;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一篇关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物“赵州桥”。
板书课题: 19.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全班齐读生字、词语。
3、检查学生读音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洨xiáo河,不要读作jiāo; 砌qì成,不要读作qiè;
砌qì成,不要读作qiè; 前爪zhǎo,不要读成zhuǎ;
吐水tǔ,不要读成tù; “ 智、史”,读准翘舌音。
四、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带着问题:“为什么“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五、细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六、精读课文,感悟和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壮观。
1、翻书74页,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这一段写了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长、宽、雄伟、坚固设计上的特点)
3、小结:这一段都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来写的。
4、请同学们画出课文中具体写赵州桥雄伟的句子?
5、学生读课文,画出写赵州桥雄伟的句子。相互交流。(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交流.)
(写桥长桥宽的句子: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A、指名读。
B、用自己的话说说写了什么?(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C、引导学生说出这一句是用具体的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设计特点的句子: A、指名读句子。
B、说说在设计上的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C、朗读
这样设计的好处。(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A、找出句子读一读。B、在黑板上画一画。
C、理解句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理解“创举”为什么说是创举?
(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6、朗读课文。
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7、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六、总结、。1.总结:学习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板书设计:
19、赵州桥
雄伟
桥长、桥宽
设计特点 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好处
坚固)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洞。
(节省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