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1:1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第一篇: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其中的第一篇“一东”全篇压“o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韵味。

学情分析:

通过一二年级的基础积累,学生能感受到古诗文的节奏韵律,但难以用语言表达。学生朗读时能用心体会诗句意境,但头脑中缺乏想象。学生积累诗句数量充足,但不会学以致用,感受其中的内在联系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引经据典。在理解方面,三年级要求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古诗文的意思。我校学生能够根据注释简单理解诗句意思,但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

3、通过讲解《声律启蒙》书籍特点,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探索,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4、在一种典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温文儒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内在修养。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教学难点:

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的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播放《出水莲》音乐,静坐欣赏

一: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出示课件:音乐响起)师:上课 生:起立、鞠躬 师:请(还礼)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趣联引入故事,激发兴趣,了解对联基本特征。

1、师讲故事——《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私塾,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2、生:同学们这幅对联里面有哪些对子呢,请你找找。三:介绍《声律启蒙》书籍。

1、师:大家听到这个故事都笑了,纪晓岚巧妙地用对联讽刺了石先生。他这么聪明和他从小就爱读书、爱积累知识是分不开的。在古时候啊,很多小孩子都会对对子,你们看,这就是他们小时候读的书——课件出示。一起读读(生:声律启蒙)。

2、简单介绍这本书后板书

这本书是车万育编写的,声——声音,律——音律节奏。这本书是专门训练儿童对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书。这里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听,你们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律启蒙中的(一东)——板书:一东 四:学习《声律启蒙》。

1、正字正音、发现韵脚、读出韵律。

(1)师范读(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老师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师配乐范读)(2)找特点

师:好听吗?你感觉哪好听?

预设:

A、写的特别美。(你觉得哪句最美,读一读)B、最后一个字重。

师相机:你说出了声律启蒙的一个特点。(板书:韵)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押韵。我们一起把最后一个字读一读。(生读)

这最后的一个字叫韵脚,文章押韵就会使人觉得像旋律般优美(板书:律)刚才我们说了,律就是节奏。

师:同学们一东押的什么韵啊?二冬呢?三江?四支、五为......这就是声律启蒙按韵分篇的特点。一找到最后一个字就知道它押什么韵了。自己读读,体会一下。C、字对着或者有节奏。

师相机:字数相对,你们看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这是声律启蒙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相对)。不仅字数相对,它的内容也是相互关联的。看来鸿对去燕。来对去,燕和鸿都是(鸟)(3)生自读(正音)

师:了解了声律启蒙的这么多特点,你想自己读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韵律。指读,一人一句。(纠正字音,节奏、韵律、字音)师:最后一句最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4)个体读和齐读(节奏)

师:刚才我们说了要有韵律,那怎样读出“韵律”呢?(打节奏)师:你想怎样打呢?(生答拍手、跺脚、拍桌子)师:韵律是美的,你拍的时候应该轻一些,美一点。

师:自己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式)打着节奏读一读。师:拍手一起来读出韵律。(生拍手齐读)

师评价:你们不仅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韵味,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读出味道来了,真棒!

2、了解内容、事物相对,讲解典故,激发想象,读出韵味。

师:这段文字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大家自己看书默读、借助注释,把不明白的地方看一看,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预设:(1)、蓑

师:指蓑衣,谁穿?什么时候穿?看诗句,你还发现什么了?(时间、地点)师:想象着画面,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2)岭北:地名。还有那个地名?(江东)

(3)两鬓风霜:指哪个位置?风霜是什么颜色?为什么白了? 起得太早了,早到什么时候才能冻住两鬓呢?(凌晨3、4点)想象着读一读。最后两句连起来读

师:这两句诗句一快一慢、一动一静别有一番韵味。再读一读。

(4)三尺剑、六钧弓。师:这和军事有关了,关于三尺剑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是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传说是原始天尊创造了宇宙,开辟了修炼的先河,万年之后,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将自己一生中最珍贵的遗产留给了后人。那就是十地、九门、八宝、七技和六兵。传说中六兵是宇宙的源头,拥有他们,等于拥有了整个宇宙。过了很长的时间,宇宙中产生了五族:仙族生活在阳光下,吸收阳光的能量,使自身拥有强大的力量,他们靠努力得到了十地和九门;魔族生活在黑暗中,吸收黑暗的能量,将身体改造成了各族中最完美的身体,他们得到了八宝和七技;人族、妖族、鬼族生活在大山中,用微弱的力量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守护着六种神兵。和平总是不会长久,力量强大的仙族和魔族,为了重新瓜分遗产,相互征战了几万年,将整个宇宙搞得天昏地暗。而且将战争推向人、妖和鬼族的地界。没用很久,大量的人、妖、鬼流离失所,只剩下一部分力量较强的智者依然带着这六种神兵东躲西藏。战争将要毁灭整个宇宙的时候,人族出现了一个人皇,名字叫做女娲,人们称她女娲娘娘。她用她无上的法力将魔族和仙族封印在三界中极为狭小却有无限能量的两界中,让他们之间不能往来;她将力量十分弱小的其他三族留在最大的空间中让他们之间相互和平的往来,繁衍生息;她收走了六种惹祸的兵器,将它们藏在三界中最隐蔽的地方,让它们彼此不能相合;她重新分配了原始天尊的遗产:仙界拥有瑶池、天宫,魔族拥有赤水、修罗世界;妖族拥有昆仑;鬼族拥有酆都;人族拥有终南、峨眉、武夷三座灵山和苦海;她将九门分给五族:仙族灵宵宝殿,魔族暗黑之源,妖族昆仑乱世,鬼族幽冥鬼域,人族一宫、一斋、一门、一派、一堂;她将八宝分给仙族2件,魔族两件、人族两件、鬼族一件、妖族一件;她将七种技能用文字记载,分别留在人界(即人、妖、鬼三族生活的那一界)俗世中。从此,三界和平,没有征战,各族繁衍生息,各司其职。女娲娘娘随后隐居到自己开创的世界中,安静的睡了。九门各自从世俗中挑选需要的人才,将门派发扬光大,努力探求世界的各种秘密。这种和平秩序维持了几万年,直到有一群人的出现,才使这个和平、安详的宇宙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向着不为人知的方向发展。

(师讲)相对着剑的是弓了。六钧弓什么意思?要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弓。想象着读一读。

(5)师生配合读

师生对读。、出示图片,进行联想、找到感觉,读出意境。

(1)同学们读的真美,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出示图片)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情景吗?

(2)生描述。请你带着美美的感觉,好像身在其中的读一读。

你们用的词真美,用上一东里面的诗句呢?

你就在这美景中,读一读(齐读)

师:你们读出了一东的另一特点(板书:意境)。想象着画面内容,而且让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3)像这样有意境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带上韵味,找一找,美美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4)指名读,齐读最后一句。

4、师小结:我们了解了一东的特点,不仅字数相对而且内容相关联。不仅有韵味而且有节奏、不仅有画面而且让人身临其境,让我们把这篇读一读,读出它的韵味、韵律、节奏,感受它的美吧。

自读——男女分角色读——齐读。

5、吟诵。

五:游戏,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1、二字对。

七嘴——

千山——

争先——

千言——

山清——

七上——

天文——

刮风——

师:看来同学们积累的四字词语很多,如果像这样把四字词语拆开来就成了两字对联、同学们可以多积累、就可以出口成章,成为小作家呢。

2、四字对。福如东海——

东西南北——

师:什么时候用?

3、趣填妙对: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哞——

男女对读。

4、回顾:其实我们还学过和对子有关的课文,说一说。

我们积累了大量古诗,有的古诗中也含有对子呢,有哪些?试着说说。六:总结作业、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师: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声律启蒙》不仅字数相对,而且事物相关联,不仅押韵还有旋律,还有意境非常优美的千古绝对,课下请同学们试着背过。另外书中像这样的对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悟和体会。师生行礼后下课。

第二篇: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其中的第一篇“一东”全篇压“ong”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别有韵味。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的基础积累,学生能感受到古诗文的节奏韵律,但难以用语言表达。学生朗读时能用心体会诗句意境,但头脑中缺乏想象。学生积累诗句数量充足,但不会学以致用,感受其中的内在联系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引经据典。在理解方面,要求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古诗文的意思。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

3、通过讲解《声律启蒙》书籍特点,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探索,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4、在一种典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温文儒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内在修养。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教学难点:

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的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播放《出水莲》音乐,静坐欣赏

一: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出示课件:音乐响起)

二:趣联引入故事,激发兴趣,了解对联基本特征。

1、师讲故事——《纪晓岚讽对石先生》。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私塾,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执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三:介绍《声律启蒙》书籍。

1、师:大家听到这个故事都笑了,纪晓岚巧妙地用对联讽刺了石先生。他这么聪明和他从小就爱读书、爱积累知识是分不开的。在古时候啊,很多小孩子都会对对子,你们看,这就是他们小时候读的书——课件出示。一起读读(生:声律启蒙)。

2、简单介绍这本书后板书

这本书是车万育编写的,声——声音,律——音律节奏。这本书是专门训练儿童对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书。这里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听,你们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律启蒙中的(一东)——板书:一东 四:学习《声律启蒙》。

1、正字正音、发现韵脚、读出韵律。

(1)师范读(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老师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师配乐范读)(2)找特点

师:好听吗?你感觉哪好听? 预设:

A、写的特别美。(你觉得哪句最美,读一读)B、最后一个字重。

师相机:你说出了声律启蒙的一个特点。(板书:韵)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押韵。我们一起把最后一个字读一读。(生读)

这最后的一个字叫韵脚,文章押韵就会使人觉得像旋律般优美(板书:律)刚才我们说了,律就是节奏。

师:同学们一东押的什么韵啊?二冬呢?三江?四支、五为......这就是声律启蒙按韵分篇的特点。一找到最后一个字就知道它押什么韵了。

C、字对着或者有节奏。

师相机:字数相对,你们看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这是声律启蒙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相对)。不仅字数相对,它的内容也是相互关联的。看来鸿对去燕。来对去,燕和鸿都是(鸟)(3)生自读(正音)

师:了解了声律启蒙的这么多特点,你想自己读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指读,一人一句。(纠正字音,节奏、韵律、字音)师:最后一句最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4)个体读和齐读(节奏)

师:刚才我们说了要有韵律,那怎样读出“韵律”呢?(打节奏)师:你想怎样打呢?(生答拍手、跺脚、拍桌子)师:韵律是美的,你拍的时候应该轻一些,美一点。师:自己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式)打着节奏读一读。师:拍手一起来读出韵律。(生拍手齐读)

师评价:你们不仅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韵味,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读出味道来了,真棒!

2、了解内容、事物相对,讲解典故,激发想象,读出韵味。师:这段文字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大家自己看书默读、借助注释,把不明白的地方看一看,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预设:(1)、蓑

师:指蓑衣,谁穿?什么时候穿?看诗句,你还发现什么了?(时间、地点)

师:想象着画面,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2)岭北:地名。还有那个地名?(江东)

(3)两鬓风霜:指哪个位置?风霜是什么颜色?为什么白了? 起得太早了,早到什么时候才能冻住两鬓呢?(凌晨3、4点)想象着读一读。最后两句连起来读

师:这两句诗句一快一慢、一动一静别有一番韵味。再读一读。3、出示图片,进行联想、找到感觉,读出意境。(1)同学们读的真美,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出示图片)你能用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情景吗?

(2)生描述。请你带着美美的感觉,好像身在其中的读一读。

你们用的词真美,用上一东里面的诗句呢?

你就在这美景中,读一读(齐读)

师:你们读出了一东的另一特点(板书:意境)。想象着画面内容,而且让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3)像这样有意境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带上韵味,找一找,美美地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4)指名读,齐读最后一句。

4、师小结:我们了解了一东的特点,不仅字数相对而且内容相关联。不仅有韵味而且有节奏、不仅有画面而且让人身临其境,让我们把这篇读一读,读出它的韵味、韵律、节奏,感受它的美吧。

5、吟诵。

五:游戏,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1、二字对。

七嘴——

千山——

争先——

千言——

山清——

七上——

天文——

刮风——

师:看来同学们积累的四字词语很多,如果像这样把四字词语拆开来就成了两字对联、同学们可以多积累、就可以出口成章,成为小作家呢。

2、四字对。福如东海——

东西南北——

师:什么时候用?

3、趣填妙对: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哞——

男女对读。

4、回顾:其实我们还学过和对子有关的课文,说一说。

我们积累了大量古诗,有的古诗中也含有对子呢,有哪些?试着说说。

六:总结,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师: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声律启蒙》不仅字数相对,而且事物相关联,不仅押韵还有旋律,还有意境非常优美的千古绝对,课下请同学们试着背过。另外书中像这样的对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感悟和体会。

第三篇:《声律启蒙》(节选一)

课题:《声律启蒙》(节选一)教案序号 :1 授课时间:2015年 8月31日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读其内容。难点:理解诗的内容。教学准备 课件 板书设计

声律启蒙(节选一)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

七、活动广角:第3页

八、成长袋:第4页

九、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教学反思:学生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第四篇:《声律启蒙》节选一

《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教学反思】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扬国学,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和进步所应承担的责任,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12岁以前背诵能力最强,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让孩子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的拾遗补缺,更重要的是补上了人文教育这一大课在一个多月的《声律启蒙》教学中,使我更加意识到,应该倡导学生先求熟读、不急求懂,让学生们经常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对学生会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此外,在学习中,更应该注意的是:要剔除糟粕,留其精华、古为今用。我相信,通过国学的学习,一定会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国学也即将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声律启蒙》(节选二)

《声律启蒙》(节选二)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简介《声律启蒙》。

2、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听读,标记出生字、生词及不明白的地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1、学生自己朗读。

2、学生默读。

3、学生谈感受。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声律启蒙》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声律启蒙》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五篇: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

声律启蒙(一东)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诵读韵文。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三、教学重点: 能背诵韵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夸父逐日》

师: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对韵歌,请大家看。2.出示韵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讲授新课 1.读准字音:

(1)师:对照音节,自己轻声读一读,试着把字音读准,哪个字读不准,就多读读。(2)如果你练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让伙伴帮你检查,是不是能正确读下来。(3)学生互读,后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4)听完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自己再来读一读,一定要把字音都读准。2.品读对韵:

(1)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都来看这一段对韵歌,里面藏着的对子可真不少,你能找出来吗?(PPT,大屏幕)

学生生汇报:

预设: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2)指导朗读:

师:来,咱们把前面这一部分连起来读一读。A、谁来试着读一读?

B、讲授:这么简单的对子,如果我们能读得更加干脆利落,会更好听,不信,你们试试看。(生自由读)

C、指名读(3)还有对子吗?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师:能试着说说这是几言对吗?(4)指导朗读:

这组对子,比起刚才字数多了,你认为我们该怎么读更好听呢?

讲授:读起来不能那么干脆,但我们读起来,既要流畅,还要让大家听出清晰的节奏。A、教师范读 B、自己试试看 C、谁想读?

D、小嘴角翘起来,头摇起来美美的读,就更好听了,自己再试试看 4.讲授韵脚朗读方法

师:下面,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落在大屏幕上,再把这几句对韵连起来再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5,朗朗诵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6.指导背诵

1、师:孩子们,怎么样,读了这么多遍,我们能不能试着不看着屏幕诵读出来?自己试试看

2、能背诵的站起来,不能的可以对照文字,和大家一起读。提示:嘴角翘起来,表情美起来,手儿可以拍起来。

(三)作业

回家把今天学的韵文背给父母长辈听。

声律启蒙(一东)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二、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诵读韵文。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诵读背诵韵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一东的中间两句。出示韵文: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二、初步练读

1、学生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请举手问老师。

2、跟着老师读。

三、反复诵读 1.自由读 2.同桌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小组轮读 5.配乐读

四、讲述故事 《嫦娥奔月》

五、配乐背诵

声律启蒙·二冬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声律启蒙·二冬篇,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3.感受对子的妙趣横生,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熏陶,感受国学瑰宝之魅力 4.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其中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感受国学瑰宝之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激兴导入

1.上课前,老师请一位同学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

2.如果想学作诗,就要学一些简单的音韵格律、平仄对仗,简单来说就是对对子。然而在众多谈论音韵启蒙读物中,当属明末清初李渔的《笠翁对韵》和清初车万育的《声律启蒙》

(二)了解《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出示韵文

(三)品读对韵 1.读准字音

自己轻声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指名朗读 2.品读对韵

⑴找一找:韵文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找出读音有什么共同之处? ⑵生汇报押韵(韵脚是什么?)⑶男女声对读 3.朗朗诵读

(1)发现了解:对子不仅讲究押韵还要求对仗,朗读时上联和下联你们有什么新发吗现?(2)上下联字数相同

(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有很强节奏感)(3)小组赛读(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小组汇报展示(四)入文赏析

1.一幅画就是一首诗,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给这些图画配合适的对子 2.师生赏析

(五)韵文典故

1.这里有几个人物故事,谁发现了,你听过什么故事?谁给大家讲讲?(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讲故事《叶公好龙》、《冯妇打虎》 师生补充。

(六)课外延伸 妙趣横生的对联 介绍回文联和叠字联 指导朗读 全班配乐诵唱

三江

一、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2.能了解国家相关历史。

3.通过朗读,能对国家的相关历史有所了解。4.产生对对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出示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11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12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庄周活鲋》 1.默读,读出故事大意。2.学生说故事大意,师生补充。

(七)课外延伸

1.与同学讲讲你还知道的有关国家的事。2.抄写三江。

(八)作业

背诵全文

四支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四支》,达到熟读成诵。2.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3.接受传统道德教育,感受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高尚品德。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公仪休拔葵去织》的故事。2.你觉得公仪休做的对吗?为什么?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王吉是个怎样的人?公休仪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还知道哪些居官不与民争利,为民着想,为民谋利的人?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随意乱拿,不贪小便宜,不争利,希望同学们也向王吉、各公仪休学习,做个正直、坦荡的人。

五微

一、教学目标

1.诵读《五微》,达到熟读成诵。2.故事导入,品读解意。

3.让学生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三尺剑》的故事。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4)师生共读,读出对仗的乐趣。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觉得汉高帝是怎样得到他的天下的呢? 2.你还知道哪些君王的故事?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了解了好几个君王如何得到天下的,那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多看课外书,了解我们中国的古今大事。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六鱼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2.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文意。

3.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完璧归赵》的故事。2.生说一说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3.赵王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诵读,品读解意。

听录音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你能说一说蔺相如是如何让把那块玉从秦王手中拿回来的吗? 2.最后,蔺相如把那玉给了秦王了吗? 3.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六)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懂得了做人要有诚信,也学到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

(七)作业

1.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2.将课后的《我会填》完成。

七虞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声律启蒙“七虞”》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2.认识“裘、履、狐、妖、股、粥、嘉、幽、篱、茅、陌”等11个生字,初步理解“箕裘、杖履、杞梓、桑榆、竹篱、茅舍 ”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感悟“七虞”所涉猎的知识信息,欣赏对子,知道对子有正对和反对。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诵读方法,培养吟诵作对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交代目标、激趣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一起来温故知新“茶对酒”。2.提问:①说说知道的对子小常识。②师介绍最早的对子 3.出示《声律启蒙“七虞”》交代目标:

熟读成诵;认识十一个生字;初步理解对子内容;了解四个历史人物。

(二)初步练读,学词、识字。1.听教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①注意停顿。②圈出生字,多读几遍。3.检验自读情况。①指名读对子。②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卡。

4.指导认识生字:按结构分类贴生字卡。扩词、换部首。5.把生字送回原文再读一读。6.反馈:拍手齐读。

(三)练习熟读,初步理解。

1.请大家默读原文,结合注释,查查字典,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同桌讨论:①说说文中提到的四个历史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②“天欲晓,日将晡”什么意思?

3.汇报交流:把你读懂的地方向大家汇报一下。

①随着学生汇报出示词卡:“箕裘、杖履、杞梓、桑榆、刺骨、竹篱茅舍”。②你知道四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想说些什么?用什么语气读这两个对子?试读。

③“天欲晓,日将晡”是什么时候?你知道表示天刚亮的词或片段吗?

4.考一考:①对子当中提到的“秦”、“赵”、“越”、“吴”是春秋战国时的国家,你还知道那些朝代?②说一说像“客”、“夫”这样表示什么样的人的生字。

5.多种方式熟读成诵:

(四)学对对子,挑战自我。1.学生学对对子。

2.讲纪晓岚对对子的趣味故事。

(六)结束全课。

教师总结:我们的汉语就是这样神奇,像成语、古诗、对联诵读多了,你们说话就会出口成章,写文章就会下笔有神,希望同学们多积累。

八齐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八齐》,达到熟读成诵。

2.故事导入,品读解意,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感受古人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讲《 夷齐让国》的故事。

2.你觉得伯夷和叔齐为什么要让国?这样做,你觉得怎么样?

(二)诵读,品读解意。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巩固拓展

1.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把你知道的意思说给他听吧。2.小组合作,在组中进行背诵。

3.小组间进行对子游戏,全班共对,读出乐趣。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课文。

2.把这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一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一先》,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从语文知识的对子引入

例:云对雨,雪对风,大陆对长空。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学生练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壶中日月》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二萧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二萧》,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一先》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学生练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不为斗米折腰》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二萧》

三肴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三肴》,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二萧》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边韶被嘲》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三肴》

第十九课 四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四豪》,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三肴》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刘伶好酒》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 背诵韵文《四豪》

第二十课 五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五歌》,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四豪》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王质遇仙》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五歌》

第二十一课 六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六麻》,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五歌》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白堕酒》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六麻》

第二十二课 七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七阳》,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六麻》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伍子胥渡江》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七阳》

第二十三课 八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韵文《八庚》,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学习诗词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复习:让学生背诵《七阳》韵文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2、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四、师生共同放声赏读。

五、了解故事《亡国之音》

六、拓展

1、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2、学习汉字字体识读

七、作业: 背诵韵文《八庚》

国学之《古朗月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象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3.通过图文结合,理解古诗大意,想象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4.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知道要爱护一草一木。

二、教学重难点:

能图文结合,知道古诗的大意,想象月亮的美妙与神奇;通过图文结合,理解古诗大意,想象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想象画面。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吗?谁能来背诵一下?大家都会吗?集体来背诵一下吧。

2.今天呢,老师再和大家一起欣赏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古朗月行》。板书课题:古朗月行,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出示课件)图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诗人是怎么说圆月的呢?请同学们边想边读。

师:我听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诗人李白听了一定会很高兴。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出示课件幻灯1)认识李白。《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了作者在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2.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认识汉字“古,朗,行”,3.出示第二句,认识白玉盘,认识汉字“呼,作,玉”,玉的字理识字,指导朗读。

4.出示第三句,认识瑶台镜,认识汉字“台”,指导朗读。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师:同学们都能把古诗读正确、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李白一起去观赏美丽的月亮吧。

(1)学习第一句:(出示图画),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觉得月亮像什么?像一个大玉盘,多美呀,指名说说,诗中哪两行诗是描写这幅图的?谁能用美的语气来读一读?(指名),再美一些?更美一些。我们一边欣赏图画,一边用美的语气来读好吗?(齐读)白玉盘指的是什么呀?这句诗主要写了什么呢?

(2)学习第二句:再来欣赏(出示大屏幕)圆圆的月亮像个玉石的盘子,这回月亮更像什么了?你们能找出描述这幅图的诗句吗?谁来读一读?有谁比他读的更好的吗?这句诗把月亮比作了什么?这句诗又说了什么呢?多美,多神奇呀。

(3)整体感悟,背诵古诗。

①诗人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盘,又以为是瑶台仙境里的镜子,飞到蓝蓝的天上了,多美呀,让我们把这美读出来好吗?(出示古诗、音乐)

②闭上眼睛,想象月亮的样子读一读古诗。

3、背诵古诗。(学生背一句,就贴一句)

(四)回顾小结

1.月亮美吗?月亮美,但诗人用诗把月亮描绘得更美,我们再来背诵一遍好吗?同时老师请四位同学上来把同学们读的诗句贴在黑板上。

2.学习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

(五)欣赏图片,体会月亮的美妙与神奇

(1)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么没得景象,我们要懂得感恩,要爱护它。爱护大自然,首先就要从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开始。

(2)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3)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六)作业布置

课后请同学们把这首诗美美得背诵给家里人听。

(七)板书设计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马诗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马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2、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这篇课文,马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诗《马诗》,相信对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一个多音字“燕”。

词语:燕山月似钩金络脑踏清秋

2、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燕:多音字,本课读yān,指地名:燕山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照耀下,颜色像雪一样白。燕山上的月牙儿就像弯钩一样悬挂在空中。)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5、品读三、四句。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下载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十五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声律启蒙“十五删”》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2、认识“姚、赏、惩、慧、痴、顽、蛮、、濮、骁......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三江”教学设计 张晓靖 教学目标: 1.诵读《声律启蒙“三江”》达到熟读成诵。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美。 2.认识“斝、釭、稷、桀、逄”等11个生字,初步理解“蓉......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法库县爱心学校 徐淼 《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一东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但对词与对......

    三年级《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一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民族语言的魅力 二.重难点 重......

    1《声律启蒙》节选一(5篇模版)

    1 《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1 《声律启蒙》我授课的对象是太平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根据学生们已有的人认知水平,在国学与音乐这两部分我采用的都是由......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 声律启蒙教学反思1 《画风》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新选入的阅读课文,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课例。它通过讲三个孩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