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等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法,利用提供的史料,小组内合作探究,弄清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知识要素学习法: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
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
四、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
讨论法
启发式教学等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来算一道数学题:从公元前221到公元前207年共是多少年?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算的就是秦朝统一后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5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赫赫秦帝国却只存在了15年。原因何在?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1页,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梦回秦朝”,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看看,看看秦朝统治末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将给出三则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此时的秦朝你会看到什么景象?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出示材料)
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材料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秦的统治? 生:残暴。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总结一下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师:如果你是一个秦朝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生:起义、造反。
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序幕。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一看农民起义是怎样爆发的?
师: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农民起义,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学习农民起义要掌握五要素、三步曲。(大
屏幕打出)要抓住这一要领,掌握事情的发展脉络,可以边看边记录。
生:看视频、看课本。小组讨论。师:秦末农民战争分几个阶段?
生:分两个阶段,一是陈胜、吴广起义;另一是刘邦、项羽起义
师:课本中有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插图,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推举两个同学扮演陈胜、吴广,一组来给他们化妆,二组负责配音,三组负责提供武器。(目的是突出革命首创精神。)生;略
师:我们先看一下陈胜、吴广起义的具体内容。(结合屏幕图表提问,学生回答)生:答略
师:陈胜、吴广起义的结果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生:失败了。
师:起义失败了,那么起义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生:不是,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随后,刘邦、项羽两支起义军,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反秦的主力,农民战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师:我们要看到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大雨误期是导火索而已。起义的经过谁来说一说? 生:答略。
师:前面我们讲过了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却成了燎原之势,鼓舞了广大被压迫人民起来反抗秦朝统治,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刘邦、项羽起义。谁知道打败秦军主力的是谁?是哪次战役?时间?又是哪一位率军逼近咸阳,灭亡秦朝的? 生:答略
师:请同学们结合书上内容回答:项羽为什么能以少胜多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生: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
师:下面大家来看课件,项羽在巨鹿之战上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与刘邦争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邦打败,项羽死前叹到“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生:讨论,回答。(答案用课件打出)师:项羽的成败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
师:刘邦打败项羽后,做了皇帝,史称汉高祖,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汉朝。谁来说说汉朝建立的时间和都城? 生:略
三、本课小结:
师:学习到这里,大家可能发现本课的一大特点——成语特别多,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巨鹿之战涉及的成语是?
生:破釜沉舟。
师:下面请各组找一找与本课有关的成语,看哪一个组找的多。生:找,讨论。
师:各组展示找的成语。同学们找到这么多!(学生踊跃回答后)现在老师把这些成语都列在大屏幕上:(展示课件)
四面楚歌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楚河汉界
指鹿为马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霸王别姬 约法三章
谁能根据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将大屏幕上的成语进行排序?可以由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生: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师:完成的很好!下面的工作难度就更大了,我们看看谁能完成。谁能根据我们排好顺序的这些成语将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生:答略(教师适时点拨)
四、拓展思维:
师:现在我们假设你就是汉高祖刘邦,你会在秦亡的过程中吸取哪些教训去治理国家? 生:答略
师:那么历史到底是如何向前发展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板书设计
第二篇:新课标-《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新课标-《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况。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情感目标:认识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战争经过:第一阶段是陈胜、吴广起义;第二阶段是项羽、刘邦起义,最终推翻秦朝的统治。
难点: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秦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而秦亡后的活动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
三、学法指导
知识要素学习法:学习秦末农民起义要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
比较分析法:比较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可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加以分析、化解。史图结合学习法:利用《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用彩笔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标出巨鹿和陈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再现历史,创设情境,营造历史氛围,让学生感知历史、思考历史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探讨、解决历史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师启发、设置问题、总结评价下让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以培养其自学能力。
五、教学媒体选用表 教学过程 媒体类型 资料
创设情境,质疑导入新课 录像 自录制 录音、图片
自录制
引导学生分析秦末农民起义 挂图 教育出版社 知识小结 图表 自制
六、教学设想
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灭,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的认知特点,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角色效仿、历史剧表演的方法教学。
开课以观看“秦始皇”的录像步入情景,设置疑问。让学生分组讨论秦始皇的功劳(复习所学的前一课的知识),寻找秦始皇的过错(导入新课)。接着采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秦的暴政;广大人民无法生活下去,终于引发起义。用历史剧表演法让学生把握秦末农民起义的三步曲和五要素,再运用角色效仿法分析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在秦亡前后的变化及刘邦最终获胜的原因,从而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新课
1、播放秦始皇的一段录像,提问:秦始皇有何功和过?让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小结:秦始皇功劳大但过错也不少,正是这些过错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导致强大的秦王朝迅速灭亡。今天我们学习秦朝是如何覆灭的。
(二)新课学习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1、秦的暴政
播放配乐图片《秦阿旁宫》、《秦兵马俑》、《秦长城》这些建筑何其雄伟,壮观,气魄宏大。但修这些工程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算一算P57页“动脑筋”秦朝服徭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5%)由此得出结论:(1)徭役沉重
提问:繁重的徭役有什么恶劣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
猜一猜秦的市场上有一商人他卖鞋子的同时也卖拐杖,哪一种商品销路更好?(拐杖)为什么?
(2)刑法严酷。(死刑有十多种,连坐、诛连、轻罪重罚等,)(3)赋税沉重。(这些都说明统治者残暴,引起民怨。人们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
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赵高,朝政混乱,成语“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所为)。
教师小结:正是秦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人民反对秦的残暴统治成为历史的必然,点燃反秦火焰的是谁?
2、陈胜、吴广起义
(1)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大泽乡起义》(五名同学,一名讲述经过,两名演陈胜、吴广,两名演群众)(2)请一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起义进军路线图。(参考挂图《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3)教师小结: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提问: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会失败?(义军内部不团结,无作战经验等)
(4)陈胜、吴广起义虽败,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形象,这次起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学生答P58页第二自然段)他们鼓舞着后世人们反抗暴政,在他们之后其他的起义军继续抗秦,最终秦朝灭亡。
3、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提问:继陈胜、吴广之后,众义军中出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谁?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①角色效仿(请两名同学扮演项羽、刘邦;简介二人的生平、事迹和各自的长处。)
②教师激趣:你喜欢谁?说出理由(学生讨论、发言)③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项羽有勇、刘邦有谋,他二人互相配合呼应,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与秦军展开主力决战。(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动脑筋”P59页,请一名同学讲述经过,并分析项羽以少胜多的原因,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源于此战役。当巨鹿之战激烈进行时,刘邦的军队呢?(学生回答)(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算一算,秦朝存在多少年?(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
想一想,秦虽亡,但天下出现双雄,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怎么办?
(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①请同学们表演历史剧──《鸿门宴》,从中领会刘邦的机智。
②提问:两人先后入咸阳,各有何表现?(学生回答)教师激情: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二人最后一战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围”。项羽的军队中了刘邦的“十面埋伏”之计,“四面楚歌”响起,军心动摇,故而惨败。项羽无力再回天,吟诵了一首“垓下歌”(加配音朗读):
教师简介其意,感叹英雄末路,师生共同分析项羽败之因。从而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提问:胜利者刘邦建立了什么王朝?(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建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他又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下一节课讲述汉朝的历史。
4、总结本课内容,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析“楚汉之争”的性质。填表:引导学生归纳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整理成大事年表(用多媒体展示表格,请学生口头填空)时
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戌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你的观点。)板书设计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1、徭役沉重
2、刑法严酷
3、赋税沉重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2、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3、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
4、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5、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第三篇: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_教学设计_教案(定稿)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及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秦王扫六合”》,同学们还记得秦是在哪一年统一六国的吗?(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可谓是威震四海,为此他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他自称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事实上,秦始皇有没有得偿所原呢?是,没有。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费尽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的秦王朝竟然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那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找到答案。
出示导学案: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秦始皇的暴政
1、繁重的徭役;
2、_____;
3、____;
4、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和领导者:公元前____年,___和___在____起义。
2、过程:起义军在___建立政权,___自立为王,陈胜派主力一直打到___附近。
3、结果:由于秦军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杀害。
4、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_____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____的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____和____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____以少胜多,在____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____率军直逼咸阳,秦统治者向___投降,秦朝灭亡。
2、汉朝建立:___年,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历史上称____,刘邦就是____。讲授新课:
一、秦的暴政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活动“梦回秦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去看看,看看秦朝统治末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从而使秦朝能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1、徭役繁重
大屏幕出示《阿房宫》、《秦长城》、《秦皇兵马俑》图片,提问:当我们回到秦朝看到这些宏伟壮观的建筑时,你有没有想到,在修建它们的时候得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啊?
算一算
动脑筋 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每年服劳役不下300万,你能算算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吗?再想想在2000万人里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
学生根据材料总结出:每年服役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15%。2000万人中减去约占半数的妇女,再减去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和小孩,壮年男子总数不过三四百万,再减去服役的三百万人,在家耕田的男子便所剩无几了。[过渡]与繁重的徭役并存的是沉重的赋税。
2、赋税沉重
出示材料秦朝百姓的生活:“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提问:①根据材料看一看当时秦朝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穷困潦倒,忍饥挨饿。)②与之相反皇帝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豪奢残暴)③此则材料主要像我们反映了当时秦朝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赋税沉重)
[过渡]除了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秦朝的刑法也是让人闻之色变的。
3、刑法残酷
出示材料具体的了解秦朝刑法的规定:
按照国家规定:国家的法令„..先是黥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即剁成肉酱)„.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提问:了解了秦朝的刑法你有何感想?是不是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谁能说说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秦朝刑法残酷)
[过渡]以上这些材料充分的体现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引起民愤。人们诅咒秦始皇能够早点死。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即秦二世。当时,秦朝百姓希望秦二世的统治能够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是这样吗?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材料: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
归纳总结: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他任用宦官赵高,朝政混乱,成语“指鹿为马”就是赵高所为)。
[过渡]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你有何感想?如果你是一个秦朝的百姓你打算怎么办?甘愿受压迫吗?学生讨论
二、秦末农民起义
[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样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秦末农民起义的视频短片,看视频的时候大家注意找出此次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
1、陈胜、吴广起义
请欣赏视频秦末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大约3分钟)看完短片之后总结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 大屏幕展示大泽乡起义的插图:讲解陈胜、吴广在起义中所提出的口号: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书下注解有这句的话的意思,要求学生自己课后看一看)
[过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陈胜的号召下广大贫苦农民积极响应,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大泽乡起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谈论起义的原因。
教师总结明确:战争的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合作探究一: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过渡]理解了起义的原因我们在来看一下起义的经过,学习历史地图很重要,正确的使用地图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学们可以借助64也插图以及大屏幕的地图演示来学习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完成)
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军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过渡]同学们想一下,咸阳在秦朝有着特殊的政治地位,它是秦朝的都城。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已经威胁到了秦的统治中心。但是由于秦军力量过于强大,以及起义军内部人员叛变。起义军被镇压下去,陈胜、吴广相继被部下杀害。提问:陈胜、吴广起义的结果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失败)
提问: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有何意义?陈、吴具有革命首创精神,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过渡]正因为陈胜吴广这种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才使得陈胜吴广虽然被人杀死,他们的起义虽然失败,但他们燃起的反秦烈火却没有熄灭。
提问:继陈胜、吴广之后,众义军中出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谁?
三、秦朝的覆灭
1、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过渡]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从此秦朝进入风雨飘摇之中。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性的战役“巨鹿之战”。在巨鹿之战中项羽运用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军事手段,项羽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让我们重现那段历史欣赏历史剧------“破釜沉舟”(3分钟)
2、巨鹿之战
结合课文64页,找同学介绍一下巨鹿之战的概况。
合作探究二:①通过“破釜沉舟”这件事,谁能说一说项羽在这次战役中的高明之处?
教师总结:项羽这招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当时的情况是,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接近1:10的比例。按照常规的战术,不大可能取得胜利,而项羽的做法是将他和士兵们的退路堵住了,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沙场。为了活命,将士们除了与敌人英勇战斗,别无选择。这就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起到以一挡十的威力。项羽在特殊的情况下,运用特殊的做法,应该说是非常高明的。
[过渡] 在项羽指挥巨鹿之战的时候,刘邦也没有闲着。他率兵一直打到咸阳。由于当时秦军的主力都在对付项羽,结果让刘邦捡了个大便宜,轻轻松松就攻陷可咸阳。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就这样走到了它的尽头。
3、秦朝灭亡
提问:秦朝是怎样灭亡的?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过渡] 所谓“一山不能藏二虎”,秦朝灭亡后,两位农民军的领袖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由谁来做皇帝呢?论实力吧,项羽确实比刘邦强大得多,但是他们又有个约定,谁先攻破咸阳谁就做皇帝。虽然秦军的主力是给项羽的军队给打败的,但是咸阳却是刘邦先攻下的,论理应该是刘邦做皇帝。项羽当然不会甘心将宝座拱手相让。于是,为了争夺皇位,项羽、刘邦在秦朝灭亡后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四、西汉的建立
1、楚汉战争 公元前206------前202年
项羽 刘邦
[讲解] 之所以叫“楚汉之争”,是由于项羽原本就是楚国名将的后代,加上巨鹿之战后,他的威望和实力都大增,不但自封为西楚霸王,还封刘邦为汉王。因此,人们就把他们争夺天下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
合作探究三:①楚汉之争还是农民起义吗?最终胜利者是谁?(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不是,身份发生了变化,项羽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已从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变为新的封建统治者。为当皇帝而进行的斗争,性质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最终的获胜者是刘邦。公元前202年却被刘邦在垓下之战中打败了。项羽在乌江边上自刎而死,刘邦则建立了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刘邦既是汉高祖。
2、汉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长安)
合作探究三:②刘邦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秦灭亡和项羽的失败有什么共同点?教师归纳:刘邦:a、赢得民心,入咸阳后,废秦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b、重视人才,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的辅佐。C、有根据地,进入关中后,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项羽:a、失去民心,进入咸阳后大肆杀掠,b、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
是否赢得民心,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则败。
合作探究三:③结合夏、商、西周的朝代更替,以及秦朝的兴亡,谈一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五、小结: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所创建的一套专制主义集权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秦过激过暴的统治,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倡精神在历史上永放光芒。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统治,为争夺新的统治权,刘邦和项羽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汉王朝。历史上称之为“西汉”。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西汉的历史。
六、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检验,学生完成本课学习任务良好。说明实施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等,这样教师教得明白有章,学生学得清晰有序。所以每堂课都要坚持目标明确、教学有序。
课后习题
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有何意义?陈、吴具有革命首创精神,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酷
二、秦末农民战争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
(1)起义过程
(2)意义: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②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项羽、刘邦起义
(1)
巨鹿之战(时间公元前207年)(2)
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07年)
三、楚汉之争
四、汉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长安)
第四篇:《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建立》中的重点课。课本内容包括三部分:
1、秦的暴政
2、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3、汉朝的建立。其中,秦末农民战争是重点,如何正确认识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战争的性质的变化是本课的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正处在13—14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更有许多奇思妙想,模仿、接受能力强,特别争强好胜,渴望得到表扬、肯定。此外,他们还活泼好动,无法持久专心听讲,他们渴望亲身体验,需要在同伴的影响下激发学习兴趣,需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新知。如果教师能够恰当地对学生组织引导并引进激励机制,使学生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就能达到互相帮助,共享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竞争意识。就本课来说,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初一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些困难,如果单凭老师一张嘴满堂灌,既枯燥无味,也违背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老师再予以适当的点拨,如 “走进秦朝,了解和体会当时的社会生活”,组织学生编排历史剧“大泽乡起义”等等。
三、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这段历史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有关历史资料(如图片、地图、视频等),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印象。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两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嘴、动手”能力。例如:我课前让学生准备有关本课的课本剧(根据在课外阅读的历史知识,师生在共同查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编排表演,排练,尽量简短生动。);有关的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我还设计了“历史剧场”“练测平台”“评古论今”“畅想历史”等题型,既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大特色是,我在师生探究式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小组表演,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大屏幕出示影片《英雄》的宣传照,谁能告诉老师大屏幕上的人物是谁?(李连杰、陈道明)。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对秦的暴政的学习兴趣,激发
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
2、主题一秦的暴政 材料一: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三: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这一环节涉及秦朝的四大工程,残酷的刑罚等。因此,通过历史材料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秦的暴政,我采用多媒体技术来突破,运用动画效果,直观、生动的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短时高效的掌握重点。
让学生深刻体会秦的暴政,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对秦的暴政进行分析、归纳。
1、徭役繁重
2、赋税苛重
3、刑法严酷
4、秦二世更加残暴的统治。
2、主题
二、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陈胜、吴广起义:说明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是反秦起义的第一阶段,时间不到半年。
首先,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大泽乡起义”,然后结合《史记》中陈胜的话,让学生感知陈胜、吴广的英雄气概及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是“揭竿而起”,突出了反对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
接着,组织四人小组讨论“如果陈胜、吴广被征发前去渔阳戍边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认识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戍边遇雨误期按秦法即被处死。这与前面所讲的严刑峻法前后呼应,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联系起来,从而认识起义爆发的必然性。
指导学生得出结论:陈胜、吴广起义是“伐无道,诛暴秦”的起义。
最后,多媒体展示《陈胜、吴广示意图》由学生上台指图讲解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突出攻下“陈”并建立政权;由于秦军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就被镇压下去了。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星星之火已经燎原,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农民军进行反秦斗争。(引出)
(2)、项羽、刘邦起义:说明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是反秦起义的第二阶段,时间为两年半。
首先,带领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引导学生说出历史故事—“破釜沉舟”,提问破釜沉舟反映了哪次战役?学生说出“巨鹿之战”。
接着指导学生阅读P73的内容,介绍巨鹿之战的情况,学生讲述,指出这次战役是反秦斗争中的关键性战役。然后用正当项羽与秦军酣战的同时,刘邦也在进行反秦斗争引出刘邦的情况,指导学生介绍。
最后指出在“秦的覆灭”中项羽、刘邦起义起了决定作用。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入关推翻了秦王朝,残暴的秦朝统治终遭覆灭,这完全符合人民的利益。
(3)、总结秦的覆灭是由于秦的暴政,大规模的反秦起义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4)、学生讨论:
1、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2、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刘邦争夺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邦打败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主题
三、汉朝建立
1.楚汉之争:这次战争是双方为了争夺帝位而战,已经不再是农民起义了。
引导学生讨论刘邦取胜的原因:结合 P74小字回答,从中获得教益。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指出刘邦获胜后建立又一个封建王朝史称西汉
2.西汉建立:让学生根据P73最后一段内容了解、掌握西汉的建立情况。
3、小活动:看谁找的多?(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然后指导学生完成练测平台,最后组织学生全面正确评价“秦始皇”。(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了加强与巩固统一的措施,历史功绩不可否认;同时秦始皇又穷奢极欲、统治暴虐,是个暴君。对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提升了能力。
结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第五篇: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顺利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学案
编写者:牛怀国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知识重点和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自主学习:
一、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 的徭役;秦朝的 也很重;刑法 ; 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
1、公元前 年,和 在 举行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 大规模的。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公元前 年,以少胜多,在 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秦朝统治者向 投降,秦朝灭亡。
2、公元前 年,建立,定都,历史上称为,刘邦就是。合作探究: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发挥聪明才智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但为什么在“楚汉之争”中却败给了刘邦呢?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样的治国道理?
顺利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学案
编写者:牛怀国
当堂训练:
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
①沉重的赋税 ②繁重的徭役 ③严酷的刑法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3、假如你是生活在秦朝的一位农民,你要把你收获的()上缴国家。A、1/3 B、2/3 C、1/2 D、3/4
4、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5、《史记》中曾记载:“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6、决定秦朝兴亡的两大战役是()
A、长平之战和巨鹿之战 B、城濮之战和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和垓下之战 D、城濮之战和垓下之战
7、陈胜、吴广起义被镇压后,继续领导秦末农民起义的是()
A、项羽和项梁 B、项羽和刘邦 C、刘邦和韩信 D、刘邦和张良
8、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失去民心 B、骄傲自大 C、不善用人 D、刑法严酷
9、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巨鹿之战 C、刘邦攻占咸阳 D、西汉建立
10、秦末农民战争期间产生了许多成语故事。请你将下面的人物或事件写在成语故事后面的横线上。
成语故事 人物或事件 A.指鹿为马__________________ ① 陈胜、吴广 B.揭竿而起__________________ ② 赵高 C.约法三章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刘邦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__________ ④ 项羽 E.四面楚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鸿门宴 F.破釜沉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巨鹿之战 G.楚河汉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楚汉之争 H.霸王别姬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课后,小文说:“如果陈胜、吴广不遇上大雨的话,就不会有大泽乡起义,秦朝也就不会灭亡。”你认为小文的说法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