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的声音》有感
《鲁迅的声音》有感
做与众不同的人往往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因为与众不同最初往往是不被常人所接受的,好似飞蛾扑火,很可能粉身碎骨,还是义无反顾,最后有的人因为独树一帜受人景仰,有的人因为格格不入销声匿迹。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所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这是迄今为止,我想起鲁迅的文章脑海中便不由自主的浮现的一段话,或许达到了共鸣,或许来自内心的呐喊。
对鲁迅的了解起源于小学的课文,也渐渐在被他的独特吸引后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以至于在高中阶段接触了几些他的作品,数量屈指可数,分别是《呐喊》、《坟》、《彷徨》、《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对于鲁迅,没有几个人是陌生的,而且大家了解他也基本是通过他的文学作品,而我对鲁迅的了解只是从我看过的一些文章中来的,但我觉得仅是这些鲁迅的作品远不能透析他的人格,毕竟在中国甚至是世界其也算个传奇的人物。隐约记得小学的一篇课文《少年闰土》,还有一篇关于鲁迅上学迟到在桌上刻“早”字的文章,时间有些久远,具体已想不起。只是还记得少年时的鲁迅是一个善良和充满同情心的人,更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那种对自尊心的维持中透露着极其顽强的意志力,促使他下定决心完成他想做的事情。
鲁迅弃医从文,促使他这样决定的是经历变故,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和当前形势下的中国,如此决断的选择,和他少年在桌上 刻“早”字的性格紧密相关。他的选择表明了国家和民族在他心中的位置,也凸显了其强烈的责任心所在。然而他却没有用一种柔弱和怜悯的语气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反而是用尖酸刻薄的文字去刺激人心。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吃软不吃硬”,一种是“吃硬不吃软”,我觉得鲁迅就属于后者。在乱世之下,独醒明白当务之急,他作为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保持着似痴似癫的状态,从这个方面来看,他在用一种既不妥协又不被伤害的明哲方式独善其身。他知道如何在采用一种明智的方式保全自身的前提下继续自己的救国之路,他是狡黠的,又是明智理性的,没与任何他不想触及的人发生外在的冲突。
我所阅读的几些鲁迅的作品,都是以极其犀利的文笔暗喻了吃人的社会,不管是明着表达还是暗着比喻都会让人联想到这该是何等锋利刻薄的一个人啊。究竟又有什么方式能靠近他呢,财还是权,还是其他什么呢?这样的人该靠近还是避之?但是从他其他作品来看,他终究不像当今社会的“愤青”分不清情绪和生活,而他反而是一个能很好处理生活的人,不因为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怒而忽略生活的本质,光说不满和愤怒,我觉得鲁迅比我们任何一个“愤青”都多而且更强烈,只是他能理智的处理。他的许多杂文犹如匕首、投枪,深刻犀利,充满了唯物辩证精神,而他的生活却是圆润而颜色的,何其睿智的一个人啊。
对于鲁迅还有大家少知的一面,那就是他曾备受外国人关注而且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文学爱好者斯文海定和刘半农商量推荐其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在朋友来信征求其意见时,他却回信: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也许在其他人这只是一种对名誉的淡泊,但我觉得对于鲁迅远不如此,他不仅拥有一颗平常心,这个决定还是他深思熟虑的抉择。低调不但能保全其身还能继续目标,若成名必定会备受世人关注,在当时的社会掀起大波,试想一下究竟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就是他笔下那个残忍、愚昧的某某某。我想鲁迅必定在得与失之间权衡再三,而处理生活的得心应手让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化学和生理卫生教员时,公然在课堂上讲授生殖系统,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一种开拓却更是一种道德伦理与教规教条的较量。他不顾可能来临的狂风暴雨坚持做他认为应该的做的和想做的,这是一种挑战精神,也凸显了其内心的压抑:他渴望用一种骇人的方式去打破常规。他这种敢于创新和打破旧规的性格也确实令人咋舌。
对于鲁迅,我有着一颗解读的心,却发现怎么也解读不透,以上是我在阅读《鲁迅的声音》之前对鲁迅的认识,九牛一毛,冰山一角。话说《鲁迅的声音》是编者细密研读了鲁迅作品和所有现存的有关鲁迅讲演的史料,以严谨的态度和文学阅读的丰富体悟,重新梳理、编排了鲁迅全部的讲演内容,并以这些讲演的内在精神为主题将它们分为五大类的一本可全方面和真实地了解到这位文豪的书籍。我带着无限的热忱和期盼在这本书的引导下更进一步走进我心中的狂人鲁迅和我眼中奇形怪状的中国......至古到今,战争是解决领土和主权以及各种纷争最直接的方式,看似蛮夷却也干脆。中国自古讲究改革,从商鞅变法到辛亥革命虽然叫法不同,而都有着同样的内涵,都是一种改革,都想颠覆原来的模式。其他国家也讲究变革,法国日本这些国家也靠着革命先后强大起来,由此可见,改革是一种觉悟。鲁迅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是要打到的。”鲁迅先生的话是有预见性的,最后都应验了,只是中国付出了太大的血的代价,这真是一个看懂了国人本性的狂人,看似疯狂的举动却又行之有效,看似狂言乱语却又切中要害。
中庸之道是中国亘古的推崇,凡事追求既不过分,也不欠足,“谦受益,满招损”是最好的说明。本来是很好的一个品质,在鲁迅先生的眼里这也是一个国人的劣性,“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或许这样的比喻有些偏颇,但却真实地反映国人的这个品性。安于现状,如果不是受到很严重的危机感刺激,依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状态,大有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架势,而一旦感受到这种危机的时候,马上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了,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该如何解决了,愿意改变之前那种安逸闲适地状态了,顿时无声的中国便也沸腾起来了。
《娜拉》中国译作《傀儡家庭》,娜拉当初满足地生活在所谓的幸福家庭里,但是她竟是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们又是她的傀儡。她终于是走了,只听得关门声,接着就是闭幕。这让我突然想起最近网上疯狂转载的一篇文章《你要白天的老婆还是晚上的老婆》:
国王亚瑟被俘,本应被处死刑,但对方国王见他年轻乐观,十分欣赏,于是就要求亚瑟回答一个十分难的问题,如果答出来就可以得到自由。这个问题就是:“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亚瑟开始向身边的每个人征求答案:公主、牧师、智者……结果没有一个人能给他满意的回答。有人告诉亚瑟,郊外的阴森城堡里住着一个老女巫,据说她无所不知,但收费高昂,且要求离奇。期限马上就到了,亚瑟别无选择,只好去找女巫,女巫答应回答他的问题,但条件是,要和亚瑟最高贵的武士之一,他最亲近的朋友加温结婚。亚瑟惊骇极了,他看着女巫,驼背、丑陋不堪、只有一颗牙齿,身上散发着臭水沟难闻的气味……而加温高大英俊、诚实善良,是最勇敢的武士。亚瑟说:“不,我不能为了自由强迫我的朋友娶你这样的女人!否则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加温知道这个消息后,对亚瑟说:“我愿意娶她,为了你和我们的国家。” 于是婚礼被公诸于世。女巫回答了这个问题,“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知道女巫说出了一条伟大的真理,于是亚瑟自由了。婚礼上女巫用手抓东西吃、打嗝,说脏话,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恶心,亚瑟也在极度痛苦中哭泣,加温却一如既往的谦和。新婚之夜,加温不顾众人劝阻坚持走进新房,准备面对一切,然而一个从没见过面的绝世美女却躺在他的床上,女巫说:“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一半是丑陋的女巫,一半是倾城的美女,加温,你想我白天变成美女还是晚上变成美女?” 这是个如此残酷的问题,如果你是加温,你会怎样选择呢?......当时人格心理学的教授话音一落,同学们先是静默,继而开始热烈的讨论,答案更是五花八门,不过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白天是女巫,夜晚是美女,因为老婆是自己的,不必爱慕虚荣;另一种选白天是美女,因为可以得到别人羡慕的眼光,而晚上可以在外作乐,回到家一团漆黑,美丑都无所谓。听了大家的回答,教授没有发表意见,只说这故事其实有结局的,加温做出了选择。于是大家纷纷要求老师说出结果。老师说,加温回答道:“既然你说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就由你自己决定吧!” 女巫终于热泪盈眶,"我选择白天、夜晚都是美丽的女人,因为你懂得真正尊重我!"
所有人都沉默了,因为没有一个人做出加温的选择。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很自私?以自己的喜好去主宰别人的生活,却没有想过别人是不是愿意。而当你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时,得到的往往会更多。《Die Frau vom Meer》,《海的女人》,中国有人译作《海上夫人》,女主人公已经结婚,然而先前有一个爱人在海的彼岸,一日突然寻来,叫她追随他一同去。她便告知她的丈夫要和那外来人会面。临末,她的丈夫说:现在放你完全自由,走与不走你能够自己选择,并且还要为自己负责如任。于是,什么事都完全改变了,她就不走了。这两个故事似乎是两个完全相反的例子,然而都有共同的追求——自由,时常听到这样的吟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听着似乎有些矫情,但那却是人类内心最强烈最真实的呐喊。有这样一个比喻:婚姻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婚姻因为有责任,所以有束缚,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失去自由,婚姻中的自由总显得那么可贵,因为它意味着信任和安全感,与其说围城中的人在争取自由,不如说在争取被信任,而另一个人在争取安全感,如果做到了加温那样的尊重与信任,谁又愿意舍弃与知心人相依相伴的幸福呢。有时候给与别人自由,不见得就是给与别人放纵,给与自己危机,反而是给与别人信任,给与别人尊重,赢得别人尊重,赢得别人信任。
对于如何对待过去和现在的关系,鲁迅先生说:凡是老的,旧的,实在倒不如高高兴兴的死去的好;在文学上,也一样,凡是老的和旧的,都已经唱完,或将要唱完。有人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过去,而鲁迅先生说唯有与过去不好的做个彻底的了结,才能更好的对待现在,迎接未来。孰是孰非,怕是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鲁迅先生是站在一个大局的角度来考虑的。第一个提出改革的人要么成为英雄要么倒在血泊中,所以鲁迅先生是冒着生命危险提出了关于白话文的改革思想,是站在民族和国家的高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无所谓背叛与遗忘吧,正如邓小平所说:“ 管它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事实再次证明,无法改变过去,但是可以改变现在,只有适应现在,才能创造好的未来。
以前都盛行真刀真枪置人于死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死于自我无限的膨胀中,我想如果我不及时明白这个道理,某一天我这个娇小狭窄的身体也装不下我那颗日益庞大的虚荣心的。小的时候,哪怕是药丸,只要外面裹着一层花花绿绿的糖衣我们依然会兴高采烈地把它当糖吃,衍生而来的糖衣炮弹也是如此,听起来顺心恰意的话,顿时忘了去分辨其真假,就已眉开眼笑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了。受得鲁迅先生的提醒,我瞬间醒悟看,且脑中产生一个大大地置疑:以前外国人都是指责中国人如何如何不好,所以中国人也对外人多了一层厌恶和不满,当然也有排挤;而近年来,外人对国人的评价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以前的贬变成了褒,说中国如何文明了,如何发展成了国际化大国等,这招也真有效,现在国人对外人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热烈欢迎外人进入中国了。我在这究竟是中国真的取得了这些这些进步呢还是鲁迅先生的话——以前,外国人所作书籍,多是骂中国的腐败;到了现在,不大骂了,或者反而称赞中国的文化了。常听到他们说:“我在中国住的很舒服呵。”这就是中国人渐渐把自己的幸福送给外国人享受的证据。如果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又有如此高的预见性,那我们接下来的情况就是这样了:他们愈赞美,我们中国将来的哭一通要愈深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而我现在还无法分辨是鲁迅先生杞人忧天还是国家确实如此迅速的前进,但我却看到了自身的狭隘,生活在蜜罐里终究会被糖腻死,生活在别人给与的自我陶醉中终究会掉下来摔死,而被别人的赞美抬得越高的,将也会摔得越凄惨。糖衣里面裹着的终究是炮弹,炮弹不会因为被塘衣包裹而失去它轰炸的本性。
这是一个讲究术业有专攻的时代,然而专攻不见得就是好的,社交中或许不需要太多这样的人。有时候很多人很迷惑,为什么自己在某一方面有如此高的造诣,去得不到很多人的欣赏,不知不觉将自己的专攻强加给别人算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别人出于礼貌可能会假装对你的话很感兴趣,但是如果别人直接表现出厌恶或无趣的态度也很正常,当你理解了,也就释怀了。从事文学的人,也可以常常看一看理科算学的书,看的东西多的了,关注的知识面广了,人生许多道理和现象也就悟透了,就不不会那么难以接受了。鲁迅的思想里囊括着林林总总,哪怕只是读一读,看一看,也有经历了复杂社会的感受,也是一种亲身体验的成长。
第二篇:《鲁迅全集》有感
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借给学生一本《鲁迅全集》,数天之后,学生还我,我随口问了一句:“看得怎么样?”学生说:“看不懂。”好一句看不懂,我相信这是所有看过《鲁迅全集》的中学生的共鸣,鲁迅的文章,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杂文、诗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那麽的晦涩难懂,其实,这不是鲁迅先生的个病,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所表达的、所抒发的,都是那么的让人费疑猜,不信,你可以去读一读《诗经》。
为什么从《诗经》开始,一直到鲁迅先生,文章的本意和精神思想都要遮遮掩掩,似乎蒙上了一层轻纱?文人为什么想表达而又不敢表达,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又害怕别人知道?
文人,中国文人,说到底和政治家、流氓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世界上,有的人看透了不说,有的人看透了却难以压抑。文人,说到底缺乏勇气。也许怕秦始皇的火,雍正的狱,文革的帽。
有的地上长松柏,青葱苍劲,有的地上长茅蒿,随风摇摆。中国的土地上长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第三篇:读《鲁迅全集》有感
读《鲁迅全集》有感 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常新子自知”,一本值得常读常新的好书,若不反复品味咀嚼,就如一次次错失心灵洗礼的良机,甚为可惜。于是在大二的寒假,我谨怀崇敬之情,重温了中学阶段就已拜读过多次的《鲁迅全集》。虽然读着先生的文章,仍有很多晦涩之处,但相比与中学时的懵懵懂懂,已过弱冠之年的我多少能够感受到先生平日里的言行以及为人处事,对先生的敬佩也更进一分。先生的博学自是不必多说的,许多杂文散文中的典故和句摘都足以看出先生学识之渊博和涉猎之广泛。“在文艺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这些学问并没把他吓住。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汉,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体的东西他能作,新的文艺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验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他对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远不被任何东西迷住心。他随时研究,随时判断。他的判断力使他无论对旧学问或新知识都敢说话。他的话,不是学究的掉书袋,而是准确的指示给人们以继续研讨的道路。”老舍先生的这段话恰如其分的概括了鲁迅先生的渊博和精深。先生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思维,作为一个笔者,无疑是独树一帜,风格迥立的。可是鲁迅先生最不同于其他学者和作家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多读几本书,多知道几个独辟蹊径的典据。而是在于善于把他所知道的典据,极其精确无误的用在自己文章中思想的表述中。可是这些表述又都不脱离表达自己的思想,丝毫不会被古人以及圣人的几段词句做了自己思想的佐证,而是精巧生动的用几处典故作为对比,从而加深读者对笔者所要阐述的思想和论据清晰明朗,鲜活简单。这和我以往看过的一些通篇引经据典的“抄抄写写”是完全不同的。
上述这些都只是说明了先生在文艺上的卓越。
可以说,从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这二十年的中国社会许多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和精神特点,在鲁迅小说中得到生动的反映。对于《狂人日记》,在常人世界中,狂人没有言说权利,只有在幻觉世界中才可以有如此的行为。
狂人的幻觉世界说明了常人世界“集体无意识”吃人的本质。狂人幻觉世界的设计说明鲁迅认为革命和启蒙的价值在于将来,启蒙者只是历史中间物的存在。小说的整体内容是小序的内容。在文白对照之间,我们发现了狂人的命运和狂人思想成果在民众视野里的丧失。象征着启蒙力量对比和状况,启蒙面临着失败的必然命运。这篇小说是五四新文学的“总序”,体现彻底反封建总体倾向。.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精神;.对于启蒙命运的思考。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对于《阿Q正传》,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有着自己的发现与发挥,从而构成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在20年代启蒙主义思潮时期和30、40年代民族救亡思潮时期,都提出了“民族自我批判”的时代课题,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80年代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又从《呐喊》《彷徨》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观念出发,给予阿Q新的解释,阿Q再一次被确认为“国民性弱点”的典型。近年来,人们开始对阿Q性格的人类学内涵展开探讨,作出了另一种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难,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对于《呐喊》《彷徨》,鲁迅从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本着“为人生”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从《呐喊》中的《明天》、《**》、《故乡》、《阿Q正传》、《社戏》到《彷徨》中的《祝福》、《离婚》,鲁迅从正反面,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揭示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性格、命运。鲁迅在观察和表现他的小说的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这就是他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包括农民和知识者)精神的痛苦。
对于《故事新编》,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
对于《朝花夕拾》和《野草》,自然、亲切、和谐、宽松,有一种“谈闲天”式的氛围。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天真之气,有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美好动人的力量。《朝花夕拾》写了人类天性中的至爱与真情。《朝花夕拾》也写了旧制度旧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与戕害,从而构成一种批判的风格。《野草》人生的放逐感、疏离感和孤苦感、人生的反叛性和尊严感、生命“历史中间物”的现实尽显其中,走向死亡的生命,死亡与腐朽同时证明了生命的存在,这就超越了对死亡本身的恐惧,死亡并不等于空虚,而是意识到死亡的人的生命历程本身。《野草》中绝望仅仅是其哲学内涵的起点。只有“拒绝”和“选择”才能使“我”成为“我”,自有经过自己理性选择的,拒绝并试图超越旧世界的,负有责任和义务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自我。
对于鲁迅的杂文,对封建思想文化体系的整体批判与否定。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对中国人“看客”心理的无情鞭挞和嘲讽。
可是,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我感悟最深的却实在是他闪亮的人格魅力。读着先生的文章,感觉就像看到一把智慧的利剑,锋利的解剖出当时国民的奴性和愚
性,勇敢无畏的把自己至于众矢之的,不畏官吏的强权,不畏民众的愚昧,不畏所谓“文人”的人声攻击,一路用剑刃的锋芒披荆斩棘,置生命于度外。
他的人格和作品中有多少东西是和专制制度殊途同归的呢?他的斗争哲学、„痛打落水狗‟哲学有多少和现代民主观念、自由精神相同一的呢?鲁迅终其一生都没有相信过民主,在他的眼里中国人根本不配享有民主,他对胡适等的相对自由主义信念嗤之以鼻,因为他是一个彻底的个人自由主义者。——葛红兵《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
郁达夫曾说:“没有伟人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群;有了伟人出现而不珍惜,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想这就是对先生一生最好的诠释了,他的足迹以及一生所走的路,已经深深地嵌入了这个民族的脊梁。读完先生的文章。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在如今这个人人浮躁、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青年学生,仅为固守心中的一份信念,都有重读鲁迅作品的必要。
第四篇:鲁迅读书有感
鲁迅文章读后感
记得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选的特别多,基本上每一篇文章中的字词句感觉看起来不太好懂,当时心里就犯滴沽,这么不好懂的语言,选用做教材干嘛,模仿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又很难很难。现在看来,我以前那幼稚的理解真的是停留在了文字的表面,虽说有老师的讲解,可终归是上课不认真听,也得不到点什么东西。
这段时间翻阅鲁迅小说时,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令我比以前更加了解鲁迅。文学是作者通过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写成的作品。鲁迅写的东西,他的观察力很是细微和深刻。基本上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在反映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民众愚昧无知。
因为在阅读这本书前我看的一本书《蒋介石传》的缘故,在俩者的对比下让我明显感到了鲁迅作品的一个优点——简洁精干。而之前的那本《蒋介石传》因为作者的太多,让我讨厌的读了100多页后果断舍弃。鲁迅语言的简洁精干之感在我此刻阅读之时因有了前者的对比犹为突出。瞬间,我也理解了水平上次元的差距到底是多大。虽说鲁迅的作品比较短,但因为他简洁精干的文风,使得他的文章相比于其他作者同样字数的文章蕴藏着更多的内容,需要读者去挖掘。有人认为艺术需要加工和修饰,可我个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与现实的不同就是在角色的名字上。像角色的性格
和行为都极其符合事实。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基本上是摒弃个人情感,用凝练的字句斌,极其客观的心态去描写着一个个冷冰冰的世界。正因为鲁迅的客观,他很少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评述,而由于没有鲁迅的评述,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的思维不受作者思维的约束可进行着广阔的思考。对于鲁迅这样子的写作特点,官方给出的描述是现实主义作家。可我个人更喜欢用来描述这一特点,因为用现实,很容易让人想歪,怕对不起先生。
鲁迅的文章结合上述的特点:简洁精干+简短+务实让他开创了白话文的先河,文章的灵魂和肉在时光的远隔下向当今的世人讲述着和教科书所不曾描述过的辛亥革命。(教科书只是对辛亥革命的经过、意义、领导人有所描述,唯独没有辛亥革命下的群众,而鲁迅用他自己的方式补起来这一空缺)。
在文中的开头,我说了我小时候读鲁迅作品的一些感受,我想,目前全国有很多的中小学生仍然有我此文开头的感觉。我想,因为鲁迅先生作品的难懂,把他的文章放在小学教材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小学生不会明白的,还不如好好学习其他简单点的作品,待初高中再用心去学,去体会鲁迅的精髓。
第五篇:读鲁迅全集有感
读《鲁迅全集》有感
读书是孤单的,它不同于看电影,可以几个人一同分享,共同嬉笑;读书又是幸福的,他会让一个深邃而久远的声音穿越空间和空间的限制来与你交流,讲述他的感情,讲述他的故事,也许它为许多人讲过,但此时他此刻只为你一人讲述,今天为我讲述的是鲁迅先生。
一九○四年八月鲁迅结束了日语的学习,转入医学救
治。可是课上一次幻灯片的播放,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这也是在那颗爱国心的驱使下,他得出结论:凡是与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多么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弃医从文,用笔做武器来警醒麻木的国民。
在他的这次经历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鲁迅的笔下有
着众多的看客:《阿Q正传》中的阿Q叫喊着杀头好看,《药》用革命者的血来治痨病的华家,《复仇》中的庸众看着神之子耶稣被钉死,却麻木的唾弃他;《示众》中的看客。鲁迅怀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却又包含唤醒民众的热情,这也深深的体现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本质,国的强大,让沉睡的巨人崛起,巨龙腾飞。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位远处飘来的先哲用他的一生最好的诠释了爱国与奉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实,读书就是在重新塑造自我,读书的同时你会收获许多,感悟许多,享受许多,他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的大脑充满了的智慧。
各位同学,试着来读读这本《鲁迅全集》吧,用心倾听鲁迅的话语,让他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导师。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和我一样的体会.........王月 初一九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