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共同点是都具有中国特色。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在哪些方面有“特色”。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自觉 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字: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包括三个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它对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起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既是社会思想体系的实践,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必由之路。这三种形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表述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织保证、强大动力、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阐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阐明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需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什么?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由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
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广大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必将在建设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是先进科技的创造者、承担者和传播者。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突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和先进地位。
二.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它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青少年怎么样做?
一.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二.做遵纪守法的青少年,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三.尊老爱幼发扬社会美德。四.建设和谐社会发挥青少年的作用。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第二篇:11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模版)
旅游与文化学院李东东 1
旅游与文化学院李东东 2
旅游与文化学院李东东 3
旅游与文化学院李东东 4
旅游与文化学院李东东 5
第三篇: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和依靠力量(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A
5.B
6.B
7.D
8.C
9.D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ABCD
4.BCD
5.ABCD
6.ABC
7.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E
三、简答题
1.答: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报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2.答: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辨析题
1.答:错误。尽管新时期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但这种变化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2.答: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说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他们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做出了贡献。从总体上看,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
3.答:错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意志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虽然剥削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我国已经消灭,但这不等于工人阶级也跟着消亡了。只要国际上还存在着资产
阶级、国内还存在阶级斗争,只要社会主义根本目标未完全实现,就表明工人阶级历史使命没有完成,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历史使命就没有完成。
五、论述题
1.答: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只有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财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且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过程即是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干的过程。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
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坚持群众路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1)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3)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4)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第四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
一是: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只是得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是: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同时,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第五篇: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党的十八大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第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第三,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 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
性就是共同富裕。”
•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 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
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
•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
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同样,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 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地向前发展。
•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三、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
•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
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
•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
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阶段,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胡锦涛同志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实际,先后提出了“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并不断丰富发展,回答和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不断开拓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之路。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双重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可以有效避免军民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内的国家整体建设效益,又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共同发展,起到相互促进、双向带动的效果。
走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国防动员体系。
紧紧依靠人民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不断发展高新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创新人民战争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和发展人民群众参加支前的新途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