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
注重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美术新课程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体验式教学,就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美术新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引导学生通过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体验、感受美术课程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领悟和认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实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体验式教学应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美术课程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被动性,为学生主体学习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开展体验教学,就要使固定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在多组织一些集体绘画活动,如户外写生,参观画展,儿童绘画表演,儿童绘画比赛,或组织儿童绘画作品展览等,促使儿童相互学习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并在绘画中体验美的享受,让儿童感觉到有意思有乐趣,而不是感到乏味,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耐心的循循善诱的,鼓励性的教育能让学生有信心去画好画,使学生获得了活动参与、成功的愉悦体验和应关爱他人、互助友爱的情感体验。
二、体验式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体验式教学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家长的重视与支持,让父母能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儿童学习绘画,并帮助儿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方面的尝试,体验造型活动与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绘画教师也要与班主任多交流,让他们积极配合,鼓励孩子们多参加绘画兴趣小组活动,而不要因课业问题而停止孩子参加兴趣小组。我们应创设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如在《童年的手印》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揉、搓、捏、摔、拍、印的过程中通过触觉和视觉体验,体验到泥土的可塑性;通过鼻子对泥土的嗅觉体验,闻到了泥土的清香气味;通过玩泥游戏—拍压泥板—发现印痕—压印手印……即兴表达体验泥板的变化、美感和趣味。体验性学习活动,就是在感知觉体验美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体验,逐步获得对美术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实践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三、体验式教学应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多鼓励孩子,只要老师家长认为他能行,时常鼓励他,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勇气也就来了,什么也想干了。从而使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培养孩子自信的同时,也可以经常介绍画家轶事,培养儿童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树立他们喜爱绘画的信心和恒心,并采取一些造型游戏与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其在创作中找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对美术产生持久兴趣。因此在体验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师应遵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切入点,主动做出灵活的变通、调整,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气氛与活动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获得学习的兴趣。
如《鸟语花香》一课的学习是绘画、剪贴、制作与活动的综合体验。可分
成两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是认识、想象、创造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相关图片,认识花的外形千姿百态,认识鸟的形态各异。认识花和鸟的结构,才能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表现。第二部分则是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的结合。首先引导学生先把画好的花和鸟剪下来粘贴制成头饰,其次让学生戴着做好的头饰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既掌握花和鸟的画法及步骤,画出形象生动的花和鸟,又通过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和爱鸟意识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从中体验到活动的愉悦感。
四、体验式教学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维性
在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所以体验式教学中注重评价的多维性。在美术课堂评价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要关注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小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二篇:浅谈幼儿体验式美术教学
浅谈幼儿体验式美术教学
[摘 要]美术是幼儿记录生活和表达观点、情感与需要的一种方式。幼儿是在亲身感受中形成对事物的认知的,他们与生俱来就有与周围世界交流的能力,总是以体验的方式与世界相处的。幼儿体验式美术教学就是以幼儿的自主和自我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体验的核心是情感,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要以幼儿的情感体验为核心,旨在引领幼儿艺术灵感和创造力的发生。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以单纯的美?g知识传授和技能技巧训练为目的,教学过程通常是师幼之间的知识“授―受”过程,且更多的是教师对幼儿“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幼儿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思考者、体验者、创造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追求的通常是幼儿作品的构图是否准确、色彩是否美观等,而忽视幼儿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调动以及真实体验的表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美术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一、幼儿体验式美术教学基本理念
1.尊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
幼儿的思维具有“整体性”,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完整统一的。他们在认识周围世界时,往往是与自我联系在一起的。体验式美术教学“不仅关注幼儿的认知,还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意志等”。在体验式美术教学中,幼儿是将完整的个体生命与周围的事物相融合,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带入认知之中,以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的。
2.尊重幼儿艺术感受能力的相通性
幼儿艺术感受能力的相通性即幼儿的艺术通感能力。幼儿擅长用多种感官和方式来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正是因为拥有这种艺术通感能力,所以他们常常从画面中听到声音,闻到气味。而当他们听到音乐的时候,又会产生视觉、触觉表象等。幼儿以这种方式感知与体验,并在此过程中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理解力创造出鲜活有趣的艺术形象。体验式美术教学正是主张让幼儿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接触、体验外界,从而激发出艺术潜能和艺术创造能力的。
3.尊重幼儿体验的差异性,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体验具有差异性。幼儿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需要通过亲身的体验、感悟和理解来发展、完善自我。“体验者以自我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及经历去理解、感受、建构,从而生成对事物独特的情感、领悟和意义的。”因此,在体验式美术教学中,每个幼儿都会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体验。教师应尊重和接受幼儿在每次活动中产生的不同感受和表现风格,以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二、幼儿体验式美术教学基本策略
体验式美术教学以体验教学思想为基础,强调让幼儿在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同时,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等的感悟和体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体验式教学既关注学生的感知,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幼儿体验式美术教学策略可分为以感知促体验、以沟通促体验和以融情促体验三种基本教学策略。
1.以感知促体验
体验源自感知,并以感知为基础。当个体与外界相互作用时,是以感知为最初方式的。感知是各种信息的混合物,每种信息都印上了感知的痕迹。然而,感知到的信息总是与我们的情感相关联的。以感知促体验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个体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体验,以获取对知觉对象的全面把握,即主体通过多感官通道获得经验。
2.以沟通促体验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相融合的过程,“脱离了审美知觉,审美对象就成了一般物;脱离了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就不再是审美主体”。也就是说,审美的发生需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而“沟通”是指“内在地与世界、自身和他人建立联系,和他们在一起,而不是在他们的旁边”。以沟通促体验的教学策略是指,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多感官通道感知周围世界,不仅鼓励幼儿将体验产生的感悟带到作品中,而且重视引导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加强对情感的体验,这其实是认知的内化过程。
如美术活动“感恩树”,幼儿创作结束,教师请各组幼儿合作,把画纸小心地抬到集中区域,完成一幅大拼图,并围坐在四周进行欣赏和交流。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谁愿意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这是谁的感恩心意?猜猜他想感恩谁,感恩什么事情呢。”“你最想了解哪个感恩心意?请作者来介绍一下。”
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分享,“我要感恩的是我们班上的张老师,宋老师对我很好,她喜欢我,我也喜欢她,红色代表我火热的心。”“我要感恩的是我们的朱阿姨,下雨的时候,朱阿姨总是打着雨伞在幼儿园门口接我们,看到她就特别温暖。”“我要感恩的是丁医生,她每天帮许多小朋友检查身体、喂药,很辛苦,三颗爱心表示我很喜欢她”……
看着“感恩树”上一幅幅稚拙生动的画面,听着一个个饱含深情的故事,我们无不被幼儿细腻的情感所打动。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开放式的交流形式是受到幼儿欢迎的,因为孩子们分享的是自己的切身体验。幼儿通过和同伴交流彼此的想法,实现了自我满足,同时,情绪情感体验也得到丰富和提升。
3.以融情促体验
以融情促体验是指,从幼儿所处的环境出发,强调为幼儿学习创设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以营造幼儿学习体验的心理氛围”。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师幼之间的人际情感关系对教学活动的成效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融洽的师幼情感关系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融洽的师幼关系一方面是指师幼的人际交往和谐、融洽;另一方面是指这种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是具有明确教育导向的,即师幼之间的交往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即一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增进幼儿体验。
总之,体验式美术教学是“以身体之、以情悟之”的过程。幼儿体验式美术教学是个性化的,尊重幼儿的天性、情感和自由创造。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的感知与体验,进而获得创作的意义感。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91,192.[2]边霞,王任梅.儿童都是艺术评论家:论儿童欣赏和理解艺术的可能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
第三篇:浅谈注重幼儿体验式艺术活动
浅谈注重幼儿体验式艺术活动
—也谈幼儿节奏训练的尝试
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闵毛毛
节奏感是从事音乐活动所必须的一种能力,是使音乐富有生命力,形成音乐作品风格与特点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培养节奏感,促进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儿童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提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入手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节奏教学很抽象,难理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在以往的节奏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方面不够重视,经常以掌握节奏技能为目标采取机械的模仿、反复地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习节奏,幼儿学起来很困难,兴趣不浓,即使一些幼儿掌握了,但对这种枯燥乏味地活动感到厌恶,许多幼儿在大班毕业时,还不能准确地拍出节奏卡上的简单节奏,音乐角中提供的节奏卡也常常无人问津。这也有悖于《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我尝试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让幼儿真正体验节奏、喜欢节奏、表现节奏。
一、贴近生活,感受节奏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许多要素,如节奏、色彩、音色等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它们的原型。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和美化自己的生活”。幼儿经验少,理解力差,要告诉他们什么是节奏,这是很困难的。根据幼儿年龄小,喜欢色彩鲜艳、带有声响、生动活泼的物体的特点,借助幼儿身边常见的、熟悉的、自然的物体,通
过与各感官的相互作用,让幼儿产生最初的体验。这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有声玩具让幼儿感受,如:听诊器、闹钟、手表、玩具电话、公鸡打鸣等等。幼儿听到了自己“扑扑扑”的心跳声很兴奋,没想到,自己的身体里还存在着这么一种神奇的声音。在激起了幼儿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幼儿这是一种接着,而是让幼儿继续感受“嘀嗒嘀嗒”的走秒声、“丁铃铃铃”的电话声、“喔喔喔”的鸡鸣声等这些稳定的、均匀的节奏,然后让幼儿尝试着将这些体验告诉老师,有的幼儿模仿得很好,有的还能配上手势。在那之后,我又不断地进行类似的活动。如:倾听自然界的流水声、打雷声、鸟叫声;生活中的切菜声、门铃声、洗衣声、汽车喇叭声;观察彩灯的闪烁、钟摆的摆动,聆听时钟的报时声,扶着孩子在秋千架上摇荡,让幼儿两两拉手玩“拉大锯”、“拔萝卜”的游戏……有时,还让幼儿比较两种不同的节奏,如:电话铃声与钟声,公鸡打鸣与狗叫声,大雨声与小雨声,自行车铃声与摩托车马达声等等,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节奏,感受节奏的有趣与节奏美。
二、寓教于乐,喜爱节奏
兴趣是从事某一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增强节奏训练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通常我们所说的节奏符号是个简单的“X”而任何一种节奏型都是由若干个“X”与小节线、音值线这几个要素组合成。单靠这几个抽象的符号和教师的讲解示范,幼儿不感兴趣且很难理解和掌握的。为此,在认识节奏符号前,针对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玩具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套小动物节奏卡;用鲜艳的卡纸作底板,小动物的头代替符号“X”,用小树当
小节线,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设计音值线。如:小猫卡 小狗卡 化简单抽象为直观形象,化单调枯燥为生动活泼,让幼儿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练习相应的节奏型。如:小猫叫:“喵喵 喵—”相应的节奏是X X|X — ||;小狗叫:“汪汪汪,汪汪汪”相应的节奏是:XX X | XX X||……活动中,幼儿一下子被这精美、新颖直观的教具所吸引,更对这种有趣的形式感到兴奋不已。在此基础上,我又根据不同的节奏型设计了不同难度的小猪卡、小鸭卡、青蛙卡等,他们非常喜欢,许多幼儿不用我提示便能很快唱出节奏,在活动中,我还穿插了《小动物占圈》等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这些游戏动静交替,讲话的推向了高潮。在小动物欢快的叫声和小朋友愉快的笑声中,幼儿很快掌握了这些枯燥、深奥的节奏,并对节奏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以后的节奏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在教学中我结合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谣、音游引导幼儿乐于以身体奏乐,用身体的协调动作和声音来模仿节拍,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从而培养、建立节拍感。如:在学习歌谣“看大戏”中,我让幼儿两两拉手,按照节拍作身体一前一后拉扯动作,同时朗诵歌谣。幼儿对拉锯动作很感兴趣,在一拉一扯中学会了歌谣,感受到节奏的有趣。相应的活动还有《拔萝卜》和《叽叽喳喳》、《跷跷板》。
在学习切分音节奏X X X | X X X ||过程中,我引导幼儿做老爷爷“拔萝卜”的游戏,寻找X X X的感觉,表现“哎哟哟”地用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寻找周围类似的语言节奏,如:老师跳舞“嘭嚓擦”等。打击乐器是开展节奏训练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除了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乐器外,我还带领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来自己制作。如:易拉罐、酸奶瓶、金属瓶盖、沙子、小豆等来制作摇响乐器和敲打乐器,也可以用筷子、调羹、尺子、梳子等物品代替。让幼儿
充分感知制作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节奏感。
三、展示个性,表现节奏
在节奏活动中,除了要引导幼儿感受节奏、喜爱节奏外,还要引导幼儿去表现节奏。以为节奏活动包括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玩音游《身体是个小乐队》中,我告诉幼儿,除了拍手可以为歌曲伴奏外,我们的设踢还有许多动作可以发出声音,并且能为歌曲、儿歌伴奏。我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身体的任何部位为乐曲伴奏,幼儿很感兴趣,有的拍手、跺脚,有的拍腿、打舌、拍肩等,在拍拍打打中发挥了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幼儿的这些创造,我都给予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创造、展示自己的个性。从为简单的乐曲伴奏(包括用肢体动作和用节奏乐器敲奏)发展到为儿歌、童谣、图片故事伴奏及用自制的节奏乐器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如幼儿用筛子筛豆表现下雨的声音,用摩擦尺子表现锯木头的声音等;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的乐器为图片故事《龟兔赛跑》伴奏,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不同特征与情绪。尽管幼儿表现得十分雅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节奏训练的尝试,幼儿对节奏活动很感兴趣,在节奏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情趣。大多数幼儿不但能准确地拍出教师给出地节奏型,由于对节奏地感受逐渐加深,情感更加丰富,自信心更强了,敢于表现自己,把情感表露出来。能创造性的运用身体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同时在运用
节奏乐器演奏时能大胆地利用替代物。幼儿对节奏有了较好的体验,对各种节奏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对于生活中的节奏变得敏感,节奏感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四篇:体验式课堂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体验式课堂心得体会
教师当学生亲自体验高效课堂的特点,这是我校推进改革的手段之一。这一体验还真是让我们体验出了许多内容,现将体会呈现如下:
一、创设氛围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在体验愉悦的状态下进入课堂,这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手段让大家放松乐学。
二、竞赛的重要性。人天生是有表现欲的,希望自己的闪光点被人发现和欣赏,虚妄在比赛的过程中超越他人,展示自己强者的风采,因此竞赛手段引入课堂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三、激励评价的重要性。教师提醒的重要性,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使学生沉浸于自己的讨论中,而忘记老师的要求,教师这时适时的提醒非常重要,教师评价可以从要求学生做好的几个方面入手,好的方面赞扬,差的方面提出希望,这样对学生会起一个导向作用。
四、这里要说的是一个时间分配问题,让学生动起来,脑子动起来,是需要时间的,但课堂时间有限,这时候该怎么办?是该为了任务二减缩时间,还是为了质量而不要求任务。
总之,体验式课堂让我收获颇丰,虽然我还不能很好地驾驭这样的课堂,虽然有许多规章制度、评价制度尚不完善,但这样的课堂必定是以后的主流,我们应该循着它一步步探索直至完善。
教师当学生亲自体验高效课堂的特点,这是我校推进改革的手段之一。这一体验还真是让我们体验出了许多内容,现将体会呈现如下:
一、创设氛围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在体验愉悦的状态下进入课堂,这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手段让大家放松乐学。
二、竞赛的重要性。人天生是有表现欲的,希望自己的闪光点被人发现和欣赏,虚妄在比赛的过程中超越他人,展示自己强者的风采,因此竞赛手段引入课堂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三、激励评价的重要性。教师提醒的重要性,课堂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使学生沉浸于自己的讨论中,而忘记老师的要求,教师这时适时的提醒非常重要,教师评价可以从要求学生做好的几个方面入手,好的方面赞扬,差的方面提出希望,这样对学生会起一个导向作用。
免费
分享
创新
四、这里要说的是一个时间分配问题,让学生动起来,脑子动起来,是需要时间的,但课堂时间有限,这时候该怎么办?是该为了任务二减缩时间,还是为了质量而不要求任务。
总之,体验式课堂让我收获颇丰,虽然我还不能很好地驾驭这样的课堂,虽然有许多规章制度、评价制度尚不完善,但这样的课堂必定是以后的主流,我们应该循着它一步步探索直至完善。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
第五篇:体验式课堂——“孝”
体验式课堂——“孝”
来源:中国素质教育跆拳道网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精神遗产,他的源泉是如细水般长流的爱。我的妈妈是平凡的,是他在一个微风吹拂的早上,给了我生命,是她平凡的人生道路给了我前进的力量,是她在我遇到挫折时,给了我自信;又是她在我骄傲自满的时候,对我说,做人要谦虚,我从心里感激她,同样,在心里深爱着她。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对我的爱和付出。所以我会一直努力。谢谢你,我的妈妈。
这节课通过下叉,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痛,那种钻心的疼痛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令我无法忘却。可是设想一下,比这痛苦一百倍一千倍将会是什么样?母亲生育我们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痛苦,难道我们不该孝敬父母吗?同样,没有爷爷奶奶,哪来的爸爸妈妈?所以,我们要尊敬长辈。在你生病的时候,父母总是伸出那双温暖的大手来帮助你,支持你,鼓励你摆脱病魔;在你吃饭时,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留下。父爱如山,母爱四海;父母是线,我是风筝;父母是树枝,我就是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