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课堂如何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次建构和提高
美术课堂如何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次建构和提高
在如今中学的教育现状下,如果要让学生花过多的精力来学好美术课是不现实的,但是如何使美术教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如何把主要精力用在美术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提高美术教师的个人素养,紧紧抓住课堂45分钟,做到“低负高效”,发挥美术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性,促进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认真备好每堂课。
系统了解手中的教材,明确每册教材最终要实现的学生在美术的态度与情感,知识与技能,每一课在每一册中的地位与作用。美术是人类最具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情感性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明确新课程标准下,备课不是为了培养美术的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喜欢上美术课,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并全部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美术的感受和参与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书籍、报刊上介绍的有效教学方法很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更要得法。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改革,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所以教师的自我创新和教学创新是培养落实“低负高效”的关键。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资源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基础,需要和发展可能,把教室变成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与老师共同研讨、共同交流、创新的场所。美术教学要根据美术是视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的特点,教学形式更要用艺术化的手法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为学生教师在示范中准确地表达,创设充满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方法和形式的设计中,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便于学生参与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
三、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落实。
美术课的教学过程都非常重视实践,对美术技能掌握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课堂练习是落实“低负高效”的一种手段,一般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大多在课堂中进行,美术课中的体验、模仿、探究等一般都在课堂中进行,所以美术课的练习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若要求提得高,难,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将导致教学失败,若要求太笼统,又会使学生顾此失彼。
现代课程评价已从仅仅静态地评价教学结果转向动态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注意两者的统一。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应该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是教师灵活机智的再创造,应当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具有原创性和不可重复性。
怎样使课堂真正做到既低负又高效,让学生素质的深层次建构和整体提高更需加强学习,需要教者在教学的实践中体现课程的改革,转变教学的的观念。
第二篇: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美术素质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美术素质
和平县浰源中学
陈丽霞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就说明任何人都有追求美的理想。而且任何人都有先天性的美术素质,对客观世界的形、色、质都有感知能力。幼儿都可以拿笔涂鸦作画,这就是具有先天美术素质的体现。为何还要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开设美术课程呢?
其实我们应该了解,现代公民应具有的美术素质是指具有基本的美术知识,能够运用造型的基本手段,如用手绘制线条图象进行表达和能接受图象表达;能够关注美术,并能运用美术美化自身和生活环境,对美术作品应具备基本的深赏评述能力等。我们都知道没有学过美术课程的人,是不完全具备这种基本美术素质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开设美术课程来挖掘人的美术先天素质潜能,并使之发展和提高,以达到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美术素质水平,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
作为初中生已经接受了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应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离现代公民美术素质的要求还很远。这主要是因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对美术教学课程还不了解,特别是在乡村,美术更是一科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小学六年时间虽长,但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美术知识,还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呢?
1.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关心、认识和参与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和情绪、情感密切相关。美术是情意表达的自由创作产物,而美术学习需要在美术体验中容进情感,在情意表达中获得领会和理解。如对学习主体没兴趣,是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的,更无法进行创作。学习兴趣也是内在驱动力,可以转化为动机。因此有兴趣的学习,难也不难;无兴趣的学习,不难也难。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首先,在课程内容上降低难度,不可专业化,即注意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又注意趣味性。这样学生感到学习美术有用,能学以致用,也能引起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教师上课要情感投入,关爱学生,以情打动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生动活波,教师以精致的范画、范作吸引学生,以动听的讲述和熟练的演示激发学生,以具有启发性的引导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索,以机敏的智慧帮助学生获得创作成功。成功的愉悦促其兴趣更浓,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态度就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2.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美术是在人的生存需要和物质创造中产生、发展出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美术这一人类的审美对象,其创造与人的情感密不可分,与社会的经济、文化、宗教、政治、科技也有千丝万楼的联系。因此,美术作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能折射出人的精神,能体现人类的科技发展水平,成为文化的造型载体。所以,所以我们进行美术教学就要求将美术置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社会人文情景之中,引导学生综合探索和认识,引导学生与社会大环境发生联系的造型表现。必须认识到单一的技能训练是早已过时的美术教学观念,是不利于学生美术文化素质提高的美术教学。
3.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点。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而科技的发明与创造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将新思想、新理论、新发现、新设计等变为现实的能力,是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建设正需要大量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初中美术学科必须依据国家需要,充分发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与美术实践能力的优势功能,于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不怕失败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美术实践能力。
第三篇:注重课堂渗透训练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注重课堂渗透训练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内容摘要:培养、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视对课文的详讲,由浅入深,潜移默化,不断训练学生写作的基本功。要注重创设良好语境,实施教学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写,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 双基训练 教学互动 写作能力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也是中考英语的必考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英语作文紧贴《英语课程标准》,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越来越体现个性化特点,所占分数比重较大。因此,英语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但是,从现实中常看到,不少学生对英语写作最感头痛,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自觉接受并喜欢上英语写作,这是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并付之实践的一个重要教学课题。笔者认为,培养、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应立足教材,抓住基础知识,采取渐进式方法,由浅入深,渗透贯串于平
时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一、重视对课文的详讲, 从双基训练中增强学生写作的基本功。
英语新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体裁广而新,内容生动有趣,在提高写作能力方面也提供了更广的思路和空间。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视对课文的详讲, 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
Rome isn't built in a day.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这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在写作的初始阶段,要从最基础的词汇入手,狠抓基本功训练。要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词汇方面的训练,力求给学生讲清楚每一个词语的具体用法。对一些重点的、核心的词汇要讲清它的单独用法和搭配用法,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使学生词不离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在课堂上尽量用简易的英语讲出文章的历史背景,然后让学生听录音进行整体感知,通过判断题或问答题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对长句、难句、词语用法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用新学用语、句型造句,句子由简到繁、由短及长步步提高,再由学生自己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即mainidea)。
结合本单元、本课文的特点、重点,布置好课后练习“汉译英”,以巩固学生课堂上刚学过的知识。在学生掌握了五种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再要求学生参考一些体例写出小段的文章。
二、创设良好语境,从教学互动中调动学生口头及书面表达的积极性。
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提高听说能力必定会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种训练方式,如可以用回答提问的口头作文,也可以用续写故事;可以改写课文,也可以仿写课文;可以写提纲训练谋篇布局,也可以写拓展段训练发散思维,做到听说读写有机结合。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良好语境,引入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话题,实施教学互动,让学生“有话可说”。
1、结合本单元学习话题进行命题。在学习(Go for it)九年级第十二单元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时,当学生了解到世界各国的不同礼仪,特别是得知在韩国吃面条时要make noise(发出声音)时,学生无不捧腹大笑。我话语直转,立即提问学生:大家想一想,假使你的美国朋友Jim想要来中国,请你给他写封信介绍中国的餐桌礼仪情况。学生们立即动笔,很快就完稿并踊跃争着站起来表达,比如进食时不要含着满口食物说话,用筷子指向他人是不礼貌的,等等。通过演练,把本单元的重点短语be supposed to do sth,重点句型It's rude/polite to do sth都轻而易举地操练了。课后再让学生精心整理,再差的学生也感到有话可说了,何怕之有呢?
2、结合时事命题。当获悉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中国多年申奥的梦想即将实现,学生们无不欢呼雀跃。在奥运会举办前夕,我给学生提出作文要求:假如你想要申请当一名奥运志愿者,结合你自己的性格和爱好写一份申请材料。这样的作文既结合时局给学生提供许多写作空间,又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体现。2009年H1N1肆虐世界各地时,每天报纸、电视都有报道,一时间,拥有健康的身体成为人们生活的头等大事。我又适时地提出写作要求:结合预防流感谈谈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同学们侃侃而谈,重点短语keep healthy、do exercise、be good for、be bad for也得到了充分运用。
3、坚持每日一汇报。课前腾出三至五分钟时间随便请一位学生用英语进行free talk,内容可以是当天的出勤、天气、新闻,也可以是前一天自己的活动或明天的安排,甚至自己最近的心情、想法都可以,老师每次给予鼓励并更正语法错误,这样既做到听、说并举,又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都做了精心准备并踊跃发言,可谓“一箭双雕”。
三、引导学生多读多写,从批改讲评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一种好方法,有利于促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阅读课训练,帮助学生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指导好阅读方法,分析文章结构、中心思想、段落中心句等,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方法。二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阅读中摘录优美语句,以“摘”促写。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一本《英语优秀语句摘录本》,并每天让一位学生把“我最喜爱的一句英语”抄到黑板上,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及时与大家分享。三要扩大阅读量,多提供一些涉及面广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适应各种题材的写作。在引导学生多阅读、多习作的同时,要重视做好学生作文的批改与讲评工作,以“评”促写。每次作文我都坚持全收全改,在批改过程中,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语法、时态普遍性错误我都认真记下,在课堂上给予分析纠正,起到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作用。对于写得好的文章要作适时鼓励,如:Well done!或You've made progress!等等。把学生好的作文作为范文,抄在小黑板上或贴在公布栏上供全班同学学习;对学生写得好的句子,也不厌其烦地记下,在课堂上一一宣读,以增强学生学习英
语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尖子生就会为了能写出一篇范文而精心谋篇布局、运用好词佳句而忙得不亦乐乎,写作的技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普通学生也因受到激励,渐渐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了。
总之,培养、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光靠短时期的突击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应贯串于英语教学的始终,要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使学生自觉做到边学边练、边读边写,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0年3月5日
参考文献:
1、宋桂月、金莺主编:《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包育彬、陈素燕合著:《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策略与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主编:《初中新课程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与方案》,广东高等出版社,2006年。
4、杜学增:《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戴焱编著:《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年3月。
第四篇:注重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
注重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在美术新课程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泛的体验学习空间。体验式教学,就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美术新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引导学生通过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体验、感受美术课程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领悟和认识,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实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体验式教学应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美术课程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被动性,为学生主体学习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开展体验教学,就要使固定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在多组织一些集体绘画活动,如户外写生,参观画展,儿童绘画表演,儿童绘画比赛,或组织儿童绘画作品展览等,促使儿童相互学习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并在绘画中体验美的享受,让儿童感觉到有意思有乐趣,而不是感到乏味,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耐心的循循善诱的,鼓励性的教育能让学生有信心去画好画,使学生获得了活动参与、成功的愉悦体验和应关爱他人、互助友爱的情感体验。
二、体验式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体验式教学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家长的重视与支持,让父母能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儿童学习绘画,并帮助儿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方面的尝试,体验造型活动与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绘画教师也要与班主任多交流,让他们积极配合,鼓励孩子们多参加绘画兴趣小组活动,而不要因课业问题而停止孩子参加兴趣小组。我们应创设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如在《童年的手印》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揉、搓、捏、摔、拍、印的过程中通过触觉和视觉体验,体验到泥土的可塑性;通过鼻子对泥土的嗅觉体验,闻到了泥土的清香气味;通过玩泥游戏—拍压泥板—发现印痕—压印手印……即兴表达体验泥板的变化、美感和趣味。体验性学习活动,就是在感知觉体验美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体验,逐步获得对美术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实践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三、体验式教学应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多鼓励孩子,只要老师家长认为他能行,时常鼓励他,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勇气也就来了,什么也想干了。从而使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培养孩子自信的同时,也可以经常介绍画家轶事,培养儿童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树立他们喜爱绘画的信心和恒心,并采取一些造型游戏与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其在创作中找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对美术产生持久兴趣。因此在体验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师应遵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切入点,主动做出灵活的变通、调整,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气氛与活动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获得学习的兴趣。
如《鸟语花香》一课的学习是绘画、剪贴、制作与活动的综合体验。可分
成两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是认识、想象、创造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观察相关图片,认识花的外形千姿百态,认识鸟的形态各异。认识花和鸟的结构,才能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表现。第二部分则是动手能力和表演能力的结合。首先引导学生先把画好的花和鸟剪下来粘贴制成头饰,其次让学生戴着做好的头饰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既掌握花和鸟的画法及步骤,画出形象生动的花和鸟,又通过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和爱鸟意识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从中体验到活动的愉悦感。
四、体验式教学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维性
在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所以体验式教学中注重评价的多维性。在美术课堂评价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我们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要关注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总之,小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和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注重说话能力 ,提高语文素质
注重说话能力 ,提高语文素质
说话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作为传播知识,交流思想,推进文明的工具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一部《论语》,可以说主要记载的就是孔夫子与其学生的对话,例如《季氏将伐颛臾》,《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等篇章,孔子循循善诱,谈锋敏健,面对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撇开谈话的具体内容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理解为中国传统教育最早还是比较注重听说能力的,这也是那个“舌辩”时代的特殊要求,因此才产生了像苏秦,张仪那些“口若悬河”,“汪洋恣肆”的纵横雄辩家.随着专制统治愈演愈烈,人们长期生活在“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恐惧之中,传统教育更加注重“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古训,以致最终陷入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时值素质教育的今天,开放的信息化社会要求学生能说会道,能读会写,但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却走向了重读写而轻听说的误区:课堂上,老师洋洋洒洒,滔滔不绝;而学生呢,木讷不言,言不达意.这也就难怪出现如此局面:老师上公开课,提出问题后如石沉大海,只好求救似地望着学生,心里说:“救救我,救师一命,胜造十级浮屠”;学生考取了大学,众宾客让这位准大学生来个即席讲话,而他却吭吭哧哧,半天金口难开,宴席主持人只好这样替他圆场:“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教师忽视说话训练,让学生的说话能力自生自灭,最终结出了恶果.究其原因很多,但这一点至为重要,那就是升学特别是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于是在说话能力的培养上,高中不如初中,初中不如小
学,小学不如幼儿园.中学语文教学这种轻说话的现状令人忧虑!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个问题亟待每位教师高度重视.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作点皮毛似的探求.一,培养说话胆量
有句俗语叫做“大人说话小孩听”,这一方面是大人制止小孩乱插嘴,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小孩强烈的说话欲望和难得的表达勇气,而当今中学生还有七八岁小孩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么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某个学生一回答问题就面红耳赤,语无伦次,一面对大庭广众就手足无措,抬不起头来,细细想想,说话不同于读写,这里有个胆量问题,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胆”,说话训练也不例外.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胆量.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说话胆量呢
第一,要让学生树立说话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阶梯,学生说话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学生之所以不敢起来回答问题,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除了一些错误认识和心理障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心不足,从而“怕”字当头,羞羞答答怕说错.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学生的这种顾虑,鼓励学生敢说.不妨提出“五允许”要求:一允许说错,二允许补充,三允许修正,四允许质疑,五允许保留;同时也提出“不允许”
要求:不允许不开口,不允许说“我不知道”.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我们相信是一定能够增强学生的说话信心和勇气的,学生的说话能力也会逐步提高,第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活动.我国古代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迎宾客,应对诸侯”,他之所以如此“娴于辞令”,我想这与他经常“入”,“出”这方面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当今各级各类学校,这种现象似乎也司空见惯:班团及学生会干部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较强,而—般学生特别是内向不愿动弹的学生却很多不善言辞.我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学生干部经常抛头露面参加各种活动,包括在班上安排总结工作等,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胆量,他们的说话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锻炼.由此可见,必要的活动对学生说话胆量的培养和说话能力的提高显得多么重要.总之,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克服说话怯场的毛病,“大胆,大胆,永远大胆”,这是丹敦对我们的谆谆告诫.二,营造说话氛围
古代有个“—傅众咻”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楚国人想让他的儿子学习齐语,就请了一个齐国人来做家庭教师,结果是一个齐国人教他儿子学齐语而众多的楚国人在旁边嘁嘁喳喳说楚语,无须多言,这个楚人之子的齐语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楚国人学齐语要有一个良好的环
境和氛围,我们现在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至于怎样营造这种良好的说话氛围,我想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是要创设说话“语场”.说话氛围的创设,除了引进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电视,多媒体等之外(要打破传统的“一人一书”教学模式),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造成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畅所欲言的气氛,注重情境的创设和提问的技巧,从而消除或减少学生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使他们保持说话的心理优势.比如,我们可以创设这样两种情境来进行口头作文——你经过坟墓和走进花园感受如何 我相信学生可能会踊跃发言,因为这两种反差极强烈的情境,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神经.二是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说话舞台.进行民意测验,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很崇拜那些能言善辩的演说家和节目主持人,由此看来学生对说话的认识和兴趣还是有的,只是我们有些老师似乎太霸道,有时越俎代庖,只许自己满堂灌而不许学生发一言,有时蜻蜓点水,每节课都只简单重复着一问一答似的教学模式.长期如此,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说话能力的提高,不会从而天降,也不会坐等而来,只有给说话训练提供广阔的天地,才能营造那种说话氛围,让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潜移默化,境由人造,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敏锐地捕捉那种此情此景的说话氛围:端午寄语,元旦抒怀,点评作文,看图解说,口头广播,模拟法庭……我国近代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教学法》“话法教学”中指出:“话法教学有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此言得之.三,加强说话指导
如果我们从内因上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胆量,又从外因上营造了说话氛围,那么到底怎样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 这里面就有个加强说话技巧指导的问题.谈到说话指导,我们有些人可能认为是雕虫小技,甚至还嗤之以鼻:“中国人么,还怕说不好中国话 ”于是任其自生自灭.其实,我们这里所说的说话能力,并不等于一般的谎话,更不等于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而要求言之有物,中心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简明,得体.我想这三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要明确说话训练的目标.说话训练要有一定的目标和序列,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这样训练才能循序渐进.《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用较流利的普通话发言和交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这是说话训练的语音要求),高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说话能力”,并且规定了从初中到高中各年级说话能力的具体标准.现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知识短文对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各种体裁的说话训练都有比较详
尽的要求,比如议论文听说训练就要求能够讨论,演讲,辩论,口头报告,即席讲话,但这些都不能只是写在教科书上,而是要求我们心中有数且落实到位,归纳小结并反复实践.其次,要注重说话的思维能力训练.言为心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才能流于唇齿.思维清晰,语言才能明确;思维有一定的深度,语言才有一定的容量;思维有新意,语言才会新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俗话说,“会说话的想着说,不会
说话的抢着说”,这里所说的“想”就可理解为我们所说的思维为开动学生的“脑机器”.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说话的勇气,给他们创造说话的情境,提供他们说话的机会.要结合教学内容,或者联词表达,接通他们思维的线路;或者假设说话,使他们产生联想;或者激疑问难,让他们急中生智……说话训练与思维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这样就可以避免说话与思维脱节的现象.再次,说话训练要与读写教学相结合.语文的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触类旁通,水乳交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给学生说话“开源”,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之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广泛阅读,多方积累,包括读《演讲与口才》这样的报刊,从而达到让学生有话可说并慢慢学会把话说好的目的.另一方面,说话指导还要与作文指导相接轨,其方式
既可以先说后写,以说促写;又可以先写后说,以写带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写作前,就是先把写作内容讲给别人听,别人听后说好,他再写成作品.这表明说话和作文的必然联系,说话是口头作文,作文是用笔说话,二者殊途同归,实质上都是表达而已.当然,指导学生说话训练,见仁见智,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里不再赘述.人类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国际争论,外交谈判,要求我们纵横捭阖,“舌战群儒”;商业洽谈,学术研讨,要求我们巧舌如簧,言之凿凿;一席恳谈,互诉衷肠,要求我仍做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新世纪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是什么 无庸置疑,“能说会道”也应该是最起码的要求之一.19世纪俄国诗人纳德松说:“世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我们老师不说使学生个个都能出口成章,至少不能再让学生产生那种抓耳搔腮似的“语言痛苦”了.到底应该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我这里不揣冒昧,谈点一孔之见,一言既出,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大方.但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到了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时候了,美国的所谓“舌头,美元,电脑”三大战略武器对我们也不无启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