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细化管理学习
精细化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全面预算是项目部前期成本分析的途径,是项目盈亏的防范措施,精细化管理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增强项目创效能力的重要重要手段。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业务支撑都是空话。技术部作为项目部的龙头,技术工作的好坏决定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应跨出部门,全面贯彻精细化管理思想,同时做好全面预算。结合部门工作,为科学合理控制成本,增强项目效益,必须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合同条款、项目建设、施工方案以下四点工作:
1、提高自身定位,技术员以部长的要求来定位自己,部长以总工的要求来定位自己
2、在项目全面预算中,技术部应全面分析施工图纸工程内容,复核工程量,为全面预算提供数据依据,对全面预算做出技术总结,为经济活动分析做好准备。
3、技术方案精细化管理:采取更加合理可行的工法,为项目节约成本并优化施工工艺。吃透图纸,在完成施工方案及总备料、限额领料的同时,起草土方调配方案,制定模板调配方案,加强现场管理,做好调配计划,避免周转料浪费、土方二次倒运,钻孔桩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桩头长度,干孔不超过50cm,湿孔不超过1m,降低工程投入费用。制定安全专项方案,严格把握安全质量红线,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进度。
4、提高变更索赔意识,提出变更但没有资料支撑,有资料但
书面东西未及时确认,说白了就是做事情没有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收集变更资料,注意留好影像资料,在施工日志中要有所体现,为变更提供资料支撑,并及时找监理签认。
5、要擅于总结和修正。任何一个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走一些弯路,我们要正视施工过程中犯下的任何一个错误,不隐藏,不逃避,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积极改正。
我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下,在张经理、李飞书记的带领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呼准鄂项目部一定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取得优异成绩。
于洪金
2014年4月24日
第二篇:精细化管理学习汇报材料
“精细化管理”学习汇报材料
根据学校安排,我和总务处陈世民主任于2012年3月24日至28日,参加了在江苏扬州举办的“第四期江苏省‘精细化管理’特色学校暨成果展示研讨会”。下面就本次学习的情况向各位作个汇报。
本次研讨活动连头带尾共有6天,最后一天因为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我和陈主任就没有参加了。研讨活动分三个地点举办的,前三天在扬州,后两天分别在泰兴和溧阳。研讨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讲座、听课和班主任沙龙,共听讲座四场,听课四节,参加班主任沙龙一次。因为考虑实际的需要,我和陈主任还走进学生、老师,甚至与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以期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和他们的做法。
下面就一些重点的学习内容作个具体介绍:
第一场讲座,是由扬州市教育局师资处处长王力耕作的《寻找“我的莫扎特”》。王力耕先生,今年50岁,头衔很多,几个重量级的头衔有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兼职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学校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扬州市首批名校长、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扬州市数学中考命题组成员。2010年,王力耕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走进中南海,向温家宝总理就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建言献策。
这场讲座主要是谈学校管理智慧和领导艺术,讲座首先通过一个故事开始,讲的是美国纽约州原州长朱利安尼竞选州长后兑现的一个承诺,当时美国纽约的地铁站社会治安很差,贩毒、抢劫等事件时有发生,治理难度很大。朱利安尼在竞选成功后就兑现他搞好纽约地铁站治安的承诺,他整治的方法,不是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而是大力改进地铁站广场的广播系统,不间断地播放莫扎特的经典、舒缓的音乐。这些犯罪分子听了这样高雅的音乐后,仿佛是良心发现一样,很少有犯罪行为发生了,贩毒的再也不贩毒了,抢劫的也变得温文尔雅了,地铁站的社会治安也明显好转。这个故事中的“莫扎特”就相当于具体做一件事的策略和方法,这个故事也给我们以启示,做管理要跳出管理本身来做管理。
那么作为学校的管理,学校的“莫扎特”在哪呢?通过听王力耕先生激情四射的报告,我们懂得学校的莫扎特其实就是一种学校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它有两个特征要素,一、一致认同的价值观;
二、每个人都可能获益。因此学校的莫扎特的作用就是努力营造一种精神文化氛围,并依靠舆论来影响人,使得学校的主张成为全体师生员工自觉的行为,使其原有的行为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场讲座使我们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而且更深的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与智慧。
首先,讲座让我们增强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意识,那就是对学校管理要“管什么”的反思。
学校管理,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和衡量它的成效:
一、要看学生,学,是否快乐;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学生“人的尊重”不够,要呼唤“有道德的教育”,而不是“教师仅仅关注刻板的分数,学校仅仅追求单纯的升学率”,学习要力争扬长避短,要反思学校的教育是制造“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其实,这一点,郎溪中学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2004届计算机综合班,每年的体艺班,规模化扫盲、模拟招聘会、模拟法庭、湖心亭文学社、野外综合实习、各单位部门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其实这些都是扬长避短的教育,都是一种快乐而高效的教育。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的这些成功的案例好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并没有串起了形成一串有价值的“项链”。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以保障这些有益的教育形式坚持下来,形成一贯制,转变为我们的办学特色。
二、要看老师,教,是否有效;现在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关注不够,因此要呼唤“差异性”的教育,而不是“种方西瓜”的理念;梅岭中学创办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它是通过学生走进自然,深入社区和单位,来获得感受和体验的教育。中国教育报和多家电视媒体进行过报道。在这里,王力耕为此提出了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我认为蛮有道理的,即:
1.经济贫困阶段---“贫困型”教育---提高眼界,摆脱“生儿子放羊”的怪圈;
2.经济温饱阶段---“温饱型”教育---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使人的行为更文明;
3.经济小康阶段---“小康型”教育---关注科学素养对人全面发展的影响,使人的行为由文明走向文雅;
4.经济富裕阶段---“富裕型”教育---不带功利性,教育成为人一生的一部分,为尊严而自觉接受教育。
新郎中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起点,如果从王力耕先生划分教育的四个阶段来看,我想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了,因为新郎中的领导层早已谋划好并正在实施郎中未来的发展思路,那就是今后的郎中要打造成全面一流的新郎中、追求卓越的新郎中、品味高雅的新郎中和平安和谐的新郎中。当前,我们已经有了明显的办学理念,并且已经把这种理念的东西转变成了思路,然而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那就是我们如何把思路落实成得力的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我想这也正是我们今后要为之努力的吧。
三、要看毕业生,是否有潜力?是否眷恋母校?现在的教育对“人的完善”关注不够,因而许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往往只是“有知无识”的人。在这里,王力耕提出教育必须:1.以尊重人为基础--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和差异;2.以发展人为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3.以完善人为目标--完善学生的性格和人格。我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兼顾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今天我以母校为自豪,明天母校以我为骄傲”。
其次,讲座让我们获得了许多管理的智慧和艺术,那就是对学校管理要“怎么管”的反思。
管理,就是“说你该做的,你所说的,查你所做的,评你做过的,改你不足的”。王力耕先生提出学校管理水平的三个层次:以人管人--你必须这么做,此第一层次;以制度管人--我不能这么做,具有约束力,此第二层次;以文化管人—我应该这么做,具有内驱力,此第三层次。
王力耕重点就“怎么管”这个话题中,从策略选择谈了六个方面: 1.合理定位,主要是谈各级领导的合理分工;2.事务分类,主要谈各类事务的管理策略,如事务性事情,靠制度,制度要细化,矛盾类事情,靠公心,公心要正,等等;3.营建机制,主要如何营建机制的问题,如开展公平的教学竞争机制、坚持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完善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等;4.发展教师,主要谈发展教师的什么,如何发展教师,发展教师应注意的事项等;5.强化管理,主要谈在遇到具体的管理问题时的解决思路。A.如何发现问题(管理)?((寻找问题)到分管的领域转一转,发现了什么?(比较变化)与昨天的状况比一比,有哪些变化?(分析原因)找个下属聊一聊,问题原因何在?(研究对策)回到办公室议一议,采取什么措施?(尝试解决)找个方法试一试,做比不做好!).B.如何解决问题(管理)?采取课题管理方法解决问题,a理论界对此问题有何看法——应该怎么做;b兄弟学校对此问题有何做法——人家怎么做;c我校师生对此问题有何想法——现状怎么做;d你对此问题有何解决方案方法——准备怎么做(案例:班级灯管坏了怎么办)6.做好示范。
解决了“管什么”和“怎么管”的课题后,每个学校都想成为“名校”,也应该能成就“名校”了。升学率高,可能是一所“效率高、效益显”的学校,也可能成为一所“热校”,但“热校”不等于“名校”,“名校”不仅仅是升学率高的学校,还应该有其他内涵,包括各个不同学校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输出.每一所学校都必然有自己的教育的价值取向;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都应该有自己的也是公认的价值输出。(关于这个方面的思考,在这里没有办法展开)
本次学习的其他内容,下面进行一个简略汇报: 第二场讲座是由扬州市教育学院附中应爱民校长做的“精细化管理师未来教育的精细”,应爱民同时也是扬州大学兼职的硕士生导师和心理咨询师。他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以“学生八好”为抓手
实践德育精致管理;2.推行“问题解决教学法”
实践教学精致管理;3.细化“流程管理”
实践后勤精致管理;4.开发校本课程
实践课程精致管理;5.打造四支责任团队(中层、工会、班主任、备课组长)
实践队伍精致管理;应爱民提出:用伟大的心做细小的事。
26号,我们还参加个教育学院附中的每周一次的常规性活动“班主任沙龙”。尽管参加的这次“沙龙”效果真的不咋样,但是这一形式,我想还是可圈可点的。因为它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班主任通过“沙龙”分享工作过程中的成功案例,起到扩展视野,交流分享,提高水平和心理按摩的作用(班主任个人奋斗比较累,大家在一起发泄情绪,分享案例,起到心理按摩,相互鼓劲的作用)。
26号,还在附中听了一节观摩课,因为附中没有高中,只能观摩初中,具体内容不多说了。
27号,活动场地转到了泰兴,我们走进了全国著名的洋思中学。这是我们多年前就听说的名校,我们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去的,听了一节课,两场报告。当天洋思中学接待大量的各地参观考察的教育届的同仁们,我想这可能不仅仅是这一天这种情形,通过后来的了解,果不出意料,洋思中学几乎每天如此。我还注意到有些来学习考察的同仁还挂了“新课改学习---影子培训”牌子,我想“影子培训”是不是说要把洋思中学的做法“复制”回去的意思呢?
因为观摩的是上课情况,故具体情况就不提了。
两场报告分别是洋思中学政教主任凌俊作的《班主任工作及后进生转化工作》和校长曹伟林作的《转化岗位职责考核,促进教学管理到位》。
洋思中学原来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其以三流的学生,三流的设备,三流的师资条件下创造出一流的成绩。现在的洋思中学已今非昔比,全国瞩目,六年前,自筹资金1.7亿元,搬到新校区,现如今已由原先几个班的村办中学,摇身一变成拥有66个班级,负债仅3000万的名校。这一奇迹,离不开洋思模式的“三清”教育(学生,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洋思中学早晨6点20分之前全体学生到校早读,报告人说“我们的’三清’模式及其他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会让调皮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连上厕所的机会都没有”,我和这位报告人交流时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伟大的洋思中学,其实是应试教育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典范”。洋思中学的奇迹,可以说离不开严格到近乎苛刻各种制度及落实。看到洋思中学,我想起了我们一路走来其实也很不容易,20世纪90年代,郎中一直处于办学的低谷,郎中人走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郎中人。而今天的郎中与往昔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郎中又何尝不是“洼地崛起”呢!郎中的崛起,特别是2000年以来,在诸方面均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巨大的转变,这些转变是各级各部门正确领导和大力配合下实现的,更是不屈的郎中人齐心协力,在永不停歇的奋进征程中用汗水换来的,转变谈何容易!我们没有理由对这种转变不倍加珍惜,我们也没有理由停滞前进的脚步。
走进洋思中学,其实让人很矛盾,尽管杨思的许多东西值得推崇,但另一些东西总让人有种无法释怀的“痛”,我想洋思中学并没有回答我什么才是我们真正要倡导的教育。洋思中学的模式,我们可以借鉴部分合理的思想,肯定不可照搬的,因为那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教育。
离开洋思,28号,我们又奔赴溧阳,主要是在溧阳后六中学学习参观,听了一节课和一场报告,因为报告题目和前面类似,我和陈主任就没有去听,而是去了解校园文化建设并和老师、家长进行了一些交流,应该说收获不少。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作详细汇报了。
胡燕平陈世民
2012年3月31日
第三篇:学习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学习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精细化管理》这本书,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超越自我、超越竞争者的需要,是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完美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确保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
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以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精细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同时,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地开展精细管理工作,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改变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最终改变公司的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
学习〈〈精细化管理〉〉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情况,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干“细”干“精”,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
一、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
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必须认识到位。一要转变观念。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存在一些错误认
识,有的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对各项工作都是以包代管,大而化之。二要转变作风。单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做到靠前指挥、深入现场,深化、细化管理,养成“细心、耐心、细致”和“勤思考、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要经常深入现场、深入基层,严密控制各个工作环节,理顺工作过程,细分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对每项工作、每个任务,都要安排到人,安排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做到事事有安排。三要加强学习。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成为管理高手和本专业的内行,才能在安排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细致周到,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
管理制度是职工在工作中遵守的规定和准则,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单位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因此,要保证单位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才能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判断是否符合制度和标准要求。
三、强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细化各种目标,层层签订生产、经营、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推行管理目标责
任制,是我们实行精细化管理一条最基本、最有效的做法。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单位、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
四、实行风险抵押,做到事事有考核
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保证责任目标的实现。从公司领导到各基层单位负责人都实行风险抵押制度,通过风险抵押、责任承包、目标分解,有效地调动广大管理者及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总之,把精细化管理认真的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才能实现公司的长治久安,才能实现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精细化管理学习总结
精细化管理学习总结
——精细化管理是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为推进企业现化代制度的建立,适应企业深化内部体制改革,落实“管理效益”的体现,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新形势、新体制的要求,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以下是我个人学习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首先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基层领导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水平的支撑,先进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员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我们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我们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要用精细的理念引导员工实现观念的自觉转变。陈旧的、经验型、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领导及员工观念的创新,“差不多”,“还凑合”的工作心态及工作作风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管理要求,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要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求和引导广大员工创新观念,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旧观念,把精细化的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引入我们日常管理的工作程序中,用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以精细化推动整体管理水平,以精细化提升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为平台,使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在创新与守旧,自满与自强的碰撞中得到一次质的升华,引导员工从长足发展之事,规划与员工共同发展之愿景,带领员工树拼搏进取之心,努力提升全体员工综合整体素质,强化全体员工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广大员工成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
二、创新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则是其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了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目前现状和成绩,而要从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随着规划发展的远景目标制订,内部体制改革的深入,内部单位的竞争也不断在凸显,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安全文明施工、项目效益、完成产值和质量管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内部的管理水平上。要适应这种竞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创新观念,要明确先进的思想观念也是生产力要素,先进的思想观念也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也可以促进管理上台阶的辩证关系;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一个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体,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再仅仅是对自己的领导负责,而是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检修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为尽快适应集团公司内部体制改革新形势和内外部市场的竞争,必须做到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观念上的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改革,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要不断引发和增强员工观念意识的创新,不断提升员工对市场及局内竞争的应变,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既是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应对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关注细节,精准要求是提高效益的必然措施和选择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天下的难事都是从精准要求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我们大量资源的投入,往往只能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任何一项工序的不精确,就可能将这点利润完全吞噬掉。其实在现实中,细节同样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对于工作的细节和精准,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重视。1979年12月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洛伦兹 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蝴蝶效应”尤其能说明细小的行为变化对全局的影响,他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印象。此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产生“蝴蝶效应”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的发展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和细节的极小偏差和不精准,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局部细微的弱点都将最终导致全局的崩溃,所以我们的管理工作要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企业本身特质,就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由此,我们应该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去做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我们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毛病,提倡凡事都应精细化,把小事做细、做精、做实。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值出效,必须建立精细化的运作机制,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职能管理。树立精心安排,精确决定、精明管理、精打细算、细化目标、细分责任、细致工作、关注细节的观念。倡导宏观正确,责任明确,措施准确、细节精 确的工作作风,精耕细作,做足精细,为我们的企业和效益提升而努力。
第五篇:精细化管理学习感想
一 点 感 想
5月29日,公司组织一批中层管理干部去参加由汪中求教授的精细化培训。一整天坐下来,虽然人也觉得蛮累的,但很值得去深思和探讨,里面有很多观点我认为是很符合我们公司的现状。公司这几年发展迅猛,做强也做大了,声誉也遥遥直上,但我们的内部管理和基础管理却相差甚远,与其不相协调,尤其在基础管理上,这几个词语是显得很重要:标准、流程、岗位、态度、效率,而我们却做的太不够好,以至有较多的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出现。
汪中求在讲座中指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是通过规则(规范和准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管理工具,通过训练达到组织成员素质提升的管理技术,他强调了四种意识:细节、规则、服务、系统。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管理。在公司,车间里的作业流程、工作规范、岗位事项等是不成文的,就是有也不明细化;我们的检验标准和规范是不完善的,更是粗枝框框的;专业的培训与训练几乎是没有,尤其是基层员工的培训,就是有也是符于形式的,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现在我们员工中有相当的就是他自己手上干的活到底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是合格的,他们几乎不清楚也不明确,因此我们一定要有明确的透明的工作规范,每个工序都要让员工按工艺流程和标准努力地清楚地去做,再加上我们管理者的监督和指导。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就要朝一个标准化的方向,二
个内容流程和岗位,三步台阶明确-准确-精确,直至达到标准化的要求,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有根本的保证。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是很难改变和改造的,但一个人的行为却能依靠强力来改变。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通过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对员工实施一些习惯的训练,对于提高员工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军人为什么整天要训练“立正,向前看„”等动作,自然是有道理的。汪教授在讲到要做好细节工作时,必须培养4类习惯:清单习惯、定置习惯、接点习惯、换位习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根据“我以为”来做出判断,后来却“并非如此”,如何克服“我以为”来减少团队合作中的衔接失误,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企业是分工越来越细,合作越来越强,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不通过训练,强化自己工作中的衔接能力是不行的。换位习惯准确地说应该是换位思考习惯,就是要站在下道工序和环节去思考问题,站在服务对象和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人的很多事也努力做了,但就是做不到位。在企业换位思考的习惯可以训练出来,比如让员工到下道工序去工作7-15天,让他们去感受去体会由于上道工序引起的马虎或失误导致下道工序带来的麻烦甚至返工或报废。
当我们的员工经过标准化的系统化的训练,时间久了,员工们自然而然的职业化了,那我们工作起来就一定变得更细致,更认真,更到位,合作也就更流畅,效率也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