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教学设想:
1、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3---14课时
1.燕子 2课时 2.古诗两诗 2课时 3.荷花 3课时 4.珍珠泉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4课时
单元复习
课时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中 段 篇
三年级整体教学设计精选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燕子》,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2.略读《古诗两首》,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3.品读《荷花》,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4.略读《珍珠泉》,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一、出示“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白这单元的主题)。
二、课例展示: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有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都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在学习中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二)、感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看看第一单元给我们介绍了哪些 景色?
2、小结:孩子们读书都非常的认真,也很仔细,我们一起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物。
(三)认读课文生字词
1、认读课文1-4课生字,并要求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相机引入“语文园地一”的“读读背背”,说说发现了什么。
2、出示课文1-4课生词,学生认读,相机引入“语文园地一”的“我的发现”(解决单元的反义词)
第二课时 品读《燕子》和《古诗两首》
一、品读《燕子》
(一)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名句
师:在这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赞颂春天的诗句。
2.配乐读诗句和朱自清《春》节选。这种写法是多么奇特啊!
(二)朗读、记诵描写春天的语段。
1.出示语段,学生自由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段文字,也是描写春天的,自己轻声读一读。出示:阳春三月,下了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2.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长句。
师范读:“阳春三月,下了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这句话是长句,读的时候要注意有换气的地方。学生个别读,交流读。3.借助图片,记诵语段。男女生分别读这段话。
师:文章要多读,多读就能把美好的语言印在脑海里。来,让我们试着背一背。
出示春天的图画,师借助图画上的景物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话。4.通过理解词语“赶集”,再次记诵。
师:作者说红的花,绿的草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引读时凸显“赶集”一词)集就是集会,包括庙会、灯会、集市等。(随机出示相关的图片)
看看图片,联系文章内容,想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师再次引读描写春天热闹场景的这段文字。
(三)梳理作家不同的写作角度,引出作者和课题。
1.出示诗句,引出课题。
师:春天是具有生命力的,古往今来,有很多作家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春天,有的作者抓住了春天的风来描写,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抓住了春天的花朵来描写,朱熹的《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有的抓住春天的江水来描写,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我国现代散文家郑振铎(出示相片)却抓住了——燕子(板书:燕子)来描写春天。他觉得(出示文字:“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学生读。)
板书:添趣。
2.引背描写春天的语段。
师:这是怎样的百花争艳的盛会呢?引背“阳春三月~春天。”
(四)学习作者对燕子的描写。1.朗读1、3、4小节,理清脉络。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燕子》一文中的第二小节,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其余三小节,品味一下燕子是怎样为春天增添生趣的?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这3节,请你边听边想,作者郑振铎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分别请三名学生读一读。
师归纳:从外形、飞行时和飞倦了三个方面来描写。板书:外形飞行飞倦
2.学习描写外形的小节。
(1)学生自读投影上的第一小节,说说燕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活泼可爱
(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朗读时要有轻快的感觉。生边读师边在黑板上画燕子 指板画引背描写外形的句子。3.学习描写燕子飞行的小节。
师:如此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飞入了春天这美丽的画卷中,自然令春天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趣味盎然。那么,小燕子究竟是怎样为春天增添生趣的呢? 出示两幅图
(1)请学生找到相对应的句子(图片下出示句子)
(2)读读句子,结合有关的词句来说说燕子是如何为春天添趣的,说说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
(教师随机点评:飞得快,为春天增添生机;像个小画家,灵活而调皮。)(3)体会到了之后,读好这些有趣的情景。多种形式读。燕子在飞行时,也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4.学习描写燕子飞倦了的小节。
师:燕子在飞行时添趣,在他不动的时候,飞倦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1)添画、想象。
随学生的回答,师在燕子之间画上细线。
你看,这像什么?学生展开想象。读句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2)师引读这一小节。
师:电线像曲谱,小燕子像跳跃的音符。为我们带来了乐趣。也为春天增添了生趣——
(3)谈感受,展开想象。
谈谈你的感受,请你联想一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一段有关春天的音乐,我仿佛听到了——
师:飞倦的燕子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在作者的眼中,燕子真是——伶俐可爱。板书:伶俐可爱
难怪作者如此喜爱燕子,在他眼中,燕子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板书:春天的使者
三.总结: 1.全文朗读。
读好文章,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2.迁移写作。
师:在作者的眼中,燕子是最可爱的,所以他通过外形、飞行时、飞倦了三方面来描写燕子,赞颂春天。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也可以仔细观察,学 7
着这篇文章的样子来写一写春天。
四、略读《古诗两首》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
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五)学习《春日》
1、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9
2、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第三课时
品读《荷花》和《珍珠泉》
品读《荷花》
(一)导入新课,讲读第一节。
1.读课题。
2.配乐,导入新课。
3.齐读第一节。
问:你从“一„„就„„”知道什么?所以就把我们吸引到荷花池去欣赏荷花。
(二)学习第二节。
1.(出幻灯图)指导看图。
①大家仔细看,上面有许多的什么?
②荷叶是什么样儿的?
③荷花又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是描写的?(出幻灯问题:荷叶、荷花都是什么样儿的?)
①分别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②指名回答。
3.现在我们来欣赏荷花的美。(出幻灯句)
1.荷花很多很大。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齐读。问:这两句都写了什么?
②哪句写得好?第二句好在多写了哪些词语?
③A.“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你从“挨挨挤挤”这个词语知道什么?还有哪个词写出了荷叶长得多?
B.“碧绿”写出了什么?
C.这句话把荷叶比作什么?从“大圆盘”我们知道荷叶的形状是怎样的?
D.齐读。问:谁连起来说说多写这些词语写出了什么?
E.导读。(指名读,齐读)。
4.而白荷花就在这迷人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了。
①给“冒出来”换个词。
②体会用“冒”的好处。
“冒”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白荷花在这挨挨挤挤的荷花中都能硬挤出来,说明什么?
③导读。(开火车读、齐读,在前边加个“啊”来读)
5.你们看,冒出来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非常美丽。(揭示三幅图画)
①看图说说这些冒出来的荷花是怎么样的?
②这些冒出来的荷花有哪几种姿态?
③课文是怎样将这三种姿态描绘出来的?(出幻灯句,齐读)
5.引导想象,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①看,这半开半合的多像„„齐读第一句,读出喜欢。
②咦,藏在里面的小莲蓬探出头来了,真像„„齐读第二句,读出喜欢。
③(做动作)你们看,这是怎样的花骨朵?就要开了,我们高兴极了。齐读第三句。
④导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引读、个别做动作读)
(三)学习第三节
(出幻灯图)看着这一池的荷花,我们陶醉了,觉得眼前这池荷花简直就像是一大幅——活的画。(出幻灯句)
1.你从这个“画”知道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美)
2.你从这个“活”知道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充满活力)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池荷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呢?请带着问题看录像。
4.请大家联系刚才看的录像和第二节的内容想一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池荷花是充满生机的?
5.问:是谁画了这一大幅活的画,画家是谁?
6.(出幻灯句)一齐读这句话,赞美大自然的美景。
(四)学习第四节
1.听配乐范读课文。
2.导语引入情境。
3.①什么是翩翩起舞?现在我们也变成一朵荷花,当风吹来时,我们轻快地舞蹈,好不好?(全班一起随风起舞)
②问:看着这池荷花,你为什么会翩翩起舞?
4.看着,看着,人和花已经融为一体了,开始一起舞蹈,一同欢乐了。这时——(出幻句“不光„„好梦„„”,齐读)
①问:蜻蜓在荷花上空飞行,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②问:小鱼在这么美丽的荷花池中游过,它会梦见什么?
5.指名配乐读第四节,分角色再现课文情境。
6.让我们满怀爱的感情来配乐读第四节。(配乐齐读)
(五)学习第五节
我们迷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一齐读第五节。
(六).总结课文
二、略读《珍珠泉》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第四课时:单元收尾工程
一、导入
展示收集到的大自然景色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家乡景物生活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家乡景物。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写一写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大自然的美好
单元导读提示: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燕子》一课,体验燕子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来观察燕子的,是怎样用准确的语句写出燕子的特点,写出自己对燕子喜爱之情的。
教学《古诗二首》,学习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爱之情;学习诗人是怎样抓住富有春天特点的景物来观察和表达柳树、春日的特点的,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教学《荷花》一课,感受荷花清新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体验作者热爱荷花的深情;学习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融入这美丽的荷花图中的。
略读《珍珠泉》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总结怎样观察景物和写作景物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观察和表达要有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展开想象。
根据单元导读提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一处家乡风景的活动。像燕子、荷花、柳树那样的动植物,或者是像泗水滨、珍珠泉那样的一处景物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可以全班集体开展这一活动,也可以分成小组,由学生自己讨论后具体开展活动,还可以由学生在家长带领下自己完成。在观察中要运用阅读教学中教给的方法,并做好口语交际的准备。
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活动,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说说景物的地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这处风景热爱的感情。这也是给习作做好口语表达的准备。
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写自己家乡的景物,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习作完成后进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文化主题:
爱护周围环境
单元导读提示:
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阅读这组课文,让我们看看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请你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习作教学目标:
1.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保护周围环境的认识,愿意保护家乡的环境。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从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则是综合运用语文这个重要交际工具的专门的实践性活动。本组口语交际的展示汇报和习作是本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和习作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总结和升华,综合性学习活动是顺利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保证,我们必须把它们纳入整组学习的过程之中,作整体组织安排。
教学《翠鸟》一课,认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体验作者特别喜爱的感情,认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是保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正确做法。学习课文是怎样抓住燕子的特点观察和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开始组织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燕子专列》一课,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课文怎样用关键语句来表情达意的。
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找出并体会课文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课文通过具体的叙事表现小村庄变化的方法。交流综合性学习的调查结果并作整理,准备展示、交流活动。
学习《路旁的橡树》一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自己随这件事的看法;学习课文具体叙事的方法,以及通过人们的赞叹表达自己看法的方法。
口语交际《我们能做点什么》活动,展示、交流、汇报综合性学习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讨论我们能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做点什么。通过展示交流活动,扩展学生的思路,提供写作材料,学习如何表达,为习作做好内容和表达的准备。
习作,根据自己的认识,写有关家乡环境保护方面的的作文。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自己家乡的环境;还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趣的事。内容上比较广泛,写法上一定要不拘形式。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写自己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记事、写景都可以,最好是把二者结合起来,还要加上适当的议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展开想象,写几年后自己家乡的环境,也是一样的。写调查中的趣事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三年级下册第三组
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单元导读提示:
你听说过要去南方却一直往北走的人吗?你知道怎样在一张纸上画出数不尽的骆驼吗?这一组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读了这些故事,我们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语文园地安排的内容也与本组专题紧密联系。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生可以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读读背背”是一些有关思想方法方面的谚语。“成语故事”《买椟还珠》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舍本逐末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中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习课文是怎样写出事情或人物的特点的,写出自己的特点。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寓言两则》一课,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习课文在具体的叙事中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写出人物的特点的。
教学《惊弓之鸟》一课,理解和体验更羸怎样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领会课文中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说话人的内心思想活动的语句,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写出更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的。
教学《画杨桃》一课,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学习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对话、神态,写出人物的特点,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的。
学习《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一课,学习课文怎样通过对几个徒弟画的骆驼,以及画师的分析,写出小徒弟是怎样想别人没有想到的特点的。
开展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先想想:你对自己是不是很了解?自己性格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平时别人是怎样评论自己的?然后,抓住自己最突出的一两方面特点,和同桌或在小组互相介绍、评议。注意要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听别人介绍“要注意听”,看看“有哪些补充”。
习作课,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运用阅读课中学到的一些方法,正确认识自己,具体写写自己的行动、语言,从而写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评改习作,了解情况,及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体验习作的愉快。还可以组织一次《说说我自己》的班队活动。
三年级下册第四组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文化主题:
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单元导读提示:
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生动,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导语之后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自己的本领,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和体会,把过程写具体,逼到真情实感。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吸取成长的营养。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学习本课有顺序,具体叙事,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检阅》一课,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叙事的,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和对话来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
教学《争吵》一课,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叙事的,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和对话来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
学习《绝招》一课,知道“我”和小伙伴们是怎样比本领和练本领的。学习课文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
口语交际“叫你学一招”,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尽量把事情说具体,为习作打好基础。
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按习作要求自己的本领,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和体会,把过程写具体,逼到真情实感。别忘了写完以后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可贵的亲情、友情
单元导读提示
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献上一份爱心吗?让我们阅读这组课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共同感受人间真情。
教师教学用书的第五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在第一篇和第三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编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导语提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中是否想到过回报父母的爱,能否向别人献爱心;二是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真情。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合综合性实践活动,编排了两篇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课文,其他两篇则是关于真挚的友情和博大的爱的,以拓宽“爱与真情”的含义: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小男孩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爱心使小水罐一次次发生着变化,带来了种种奇迹;小彼得向母亲索取劳动报酬,又在无私奉献的母爱面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课文的编排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导向活动安排。首先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提醒学生们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然后引导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安排应考虑到特殊情况,如有的学生没有父母,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是谁像父母一样在关心爱护着自己,从而使情况特殊的学生,同样能够在活动中感受爱和真情。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师用书对这次习作的提示和建议
习作是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有口语交际课上的交流作为基础,学生比较容易有话可写。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口语交际课上的发言,再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的内容,也可以重新选取素材。
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或课外阅读中接触的相关文章,想一想这些文章在内容、形式上给自己的启发;还可以尝试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也可以回想一下口语交际课上其他同学的发言,以拓宽思路。动笔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交流;写完后,根据学生习作情况,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对习作的修改,可以在家长提出建议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共同来完成。对本次习作,一要强调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对有创意的表达要进行鼓励;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完以后和父母交流,再认真修改。2.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父母的亲情。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具体的写一件事的,写出孩子们的真情实感的。根据提示,做好《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工作,开始活动。
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情,继续学习怎样写一件事;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学习怎样具体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阮恒对朋友的爱。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七颗钻石》一课,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习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写一件事的,写出小姑娘的爱心的。按照提示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略读《妈妈的账单》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继续学习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写一件事的,表达出真情实感的。
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活动,用具体事例说说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和同学(以及父母)交流。这也是给习作做好口语表达的准备。
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取一两件事,写出父母亲对自己的爱,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事情,写出真实情感。习作完成后一定要进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
[ 本帖最后由 三百卷生 于 2010-4-25 10:02 编辑 ] 对一个三年级下册的作文教学目标的看法和建议
某网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父母的爱》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选择父母关爱你的一件小事畅所欲言。
2、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
3、体会父母的爱,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三百卷生:
仅就教学目标说说我的看法。我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只能根据一般情况来说。
课本对这次作文的内容要求:“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
写作方法的两点要求:“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根据此,我觉得您的目标1 基本符合课本的要求的。您提出“选择„„一件小事”是可以的,“一件小事”明确了选材的范围,一是“小”,二是集练习写好一件事,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为什么不提出“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练习呢?这可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很重要前提呀!
目标2提出“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是不是有些高了?
三年学生学习写作文才不过半年多时间,课本里的作文也不过写了不到十篇,他们正在打作文的基础,他们很难学习对细节做描写。再说,“写出真情实感”的关键在于事情要真,父母是怎么做的,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把它们真实的写出来,就是“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是最实在最容易表达的真情实感,也恰恰是需要学生认识和表达的。在这一点上下功夫,一定会容易写,也能写好。
目标3 是思想教育目标,我觉得在表述上是不是可以实在一些,可以在目标2里加一句“写出父母对自己的爱”,就可以吧这一条所说的落实了。再就是“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凭着上几节课能“学会”吗?应该是“继续学习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写完后和父母的交流和修改,应该作为目标。“课标”特别强调了交流分享和修改的目标,不能少。
是不是把您的目标修改为: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小事来写,畅所欲言。
2、写好一件事,写出父母对自己的爱,表达真情实感。
3、写完后请父母提意见,再认真修改。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大自然的美好
单元导读提示: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燕子》一课,体验燕子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来观察燕子的,是怎样用准确的语句写出燕子的特点,写出自己对燕子喜爱之情的。
教学《古诗二首》,学习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爱之情;学习诗人是怎样抓住富有春天特点的景物来观察和表达柳树、春日的特点的,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教学《荷花》一课,感受荷花清新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体验作者热爱荷花的深情;学习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融入这美丽的荷花图中的。
略读《珍珠泉》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总结怎样观察景物和写作景物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观察和表达要有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展开想象。
根据单元导读提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一处家乡风景的活动。像燕子、荷花、柳树那样的动植物,或者是像泗水滨、珍珠泉那样的一处景物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可以全班集体开展这一活动,也可以分成小组,由学生自己讨论后具体开展活动,还可以由学生在家长带领下自己完成。在观察中要运用阅读教学中教给的方法,并做好口语交际的准备。
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活动,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说说景物的地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这处风景热爱的感情。这也是给习作做好口语表达的准备。
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写自己家乡的景物,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习作完成后进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文化主题:
爱护周围环境
单元导读提示:
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阅读这组课文,让我们看看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请你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习作教学目标:
1.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保护周围环境的认识,愿意保护家乡的环境。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从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则是综合运用语文这个重要交际工具的专门的实践性活动。本组口语交际的展示汇报和习作是本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和习作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总结和升华,综合性学习活动是顺利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保证,我们必须把它们纳入整组学习的过程之中,作整体组织安排。
教学《翠鸟》一课,认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体验作者特别喜爱的感情,认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是保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正确做法。学习课文是怎样抓住燕子的特点观察和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开始组织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燕子专列》一课,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课文怎样用关键语句来表情达意的。
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找出并体会课文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课文通过具体的叙事表现小村庄变化的方法。交流综合性学习的调查结果并作整理,准备展示、交流活动。
学习《路旁的橡树》一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自己随这件事的看法;学习课文具体叙事的方法,以及通过人们的赞叹表达自己看法的方法。
口语交际《我们能做点什么》活动,展示、交流、汇报综合性学习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讨论我们能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做点什么。通过展示交流活动,扩展学生的思路,提供写作材料,学习如何表达,为习作做好内容和表达的准备。
习作,根据自己的认识,写有关家乡环境保护方面的的作文。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自己家乡的环境;还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趣的事。内容上比较广泛,写法上一定要不拘形式。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写自己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记事、写景都可以,最好是把二者结合起来,还要加上适当的议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展开想象,写几年后自己家乡的环境,也是一样的。写调查中的趣事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三年级下册第三组
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单元导读提示:
你听说过要去南方却一直往北走的人吗?你知道怎样在一张纸上画出数不尽的骆驼吗?这一组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读了这些故事,我们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语文园地安排的内容也与本组专题紧密联系。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生可以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读读背背”是一些有关思想方法方面的谚语。“成语故事”《买椟还珠》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舍本逐末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中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习课文是怎样写出事情或人物的特点的,写出自己的特点。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寓言两则》一课,学习课文在具体的叙事中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写出人物的特点的。
教学《惊弓之鸟》一课,领会课文中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说话人的内心思想活动的语句,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写出更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的。
教学《画杨桃》一课,学习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对话、神态,写出人物的特点,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的。
学习《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一课,学习课文怎样通过对几个徒弟画的骆驼,以及画师的分析,写出小徒弟是怎样想别人没有想到的特点的。
开展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先想想:你对自己是不是很了解?自己性格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平时别人是怎样评论自己的?然后,抓住自己最突出的一两方面特点,和同桌或在小组互相介绍、评议。注意要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听别人介绍“要注意听”,看看“有哪些补充”。
习作课,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运用阅读课中学到的一些方法,正确认识自己,具体写写自己的行动、语言,从而写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评改习作,了解情况,及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体验习作的愉快。还可以组织一次《说说我自己》的班队活动。
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可贵的亲情、友情 单元导读提示:
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当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献上一份爱心吗?让我们阅读者组课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共同感受人间真情。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在第一篇和第三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编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导语提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中是否想到过回报父母的爱,能否向别人献爱心;二是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真情。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合综合性实践活动,编排了两篇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课文,其他两篇则是关于真挚的友情和博大的爱的,以拓宽“爱与真情”的含义: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小男孩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爱心使小水罐一次次发生着变化,带来了种种奇迹;小彼得向母亲索取劳动报酬,又在无私奉献的母爱面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课文的编排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导向活动安排。首先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提醒学生们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然后引导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安排应考虑到特殊情况,如有的学生没有父母,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是谁像父母一样在关心爱护着自己,从而使情况特殊的学生,同样能够在活动中感受爱和真情。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交流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自己对父母的爱,或者写些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请他们提意见。
2.在习作的过程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加深对父母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感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学习课文通过对话和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写出孩子们的真情的。
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棵,感受阮恒为救朋友毅然献出自己献血的精神,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感受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体会爱心的意义,知道要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学习课文怎样按顺序叙述故事,把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水罐的变化写具体的。
略读《妈妈的账单》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总结从本单元学到的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根据教学实际,组织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做一些回报父母的事,做好展示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准备。
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先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再按要求作者次口语交际,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展示活动结合进行,这也是给习作做好口语表达的准备。
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有关内容,通过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或者写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习作完成后先和父母交流,再和同伴交流,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神奇的科技世界 单元导读提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本组课文展示了多方面的内容,把我们带入一个神奇的科技世界。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那些宇宙知识,展示了哪些科技成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查查相关的资料,还可以留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另外,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无不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造的说法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展开想象的方法,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展开想象,写一写将来的人的衣食住行。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请他们提意见。
2.在习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太阳》一课,认识太阳的特点,查阅有关太阳的资料;学习简单的说明文字的写法。
教学《月球之谜》一课,认识月球是怎样一个世界,知道月球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查阅有关月球的资料;继续学习说明文字的写法
教学《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一课,认识网络的用处;学习课文具体叙述、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略读《果园机器人》一课,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对机器人有兴趣,搜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学习课文怎样根据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为口语交际作准备。
口语交际《我想发明的机器人》,在学习课文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交流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怎么工作的。
习作,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和查找到的资料,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想写的事物;再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展开想象,想一想这件事物具有些什么样的新特性,给人们提供哪些便利。指导中,注意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彼此受到启发,然后写下来。写完后,自己多读几遍,改掉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还要展示自己的习作,和同伴交流,互相评价和修改,分享习作的快乐。还可以在习作完成后,以“未来的世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山中访友》: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略读《山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山雨的韵味,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3.品读《草虫的村落》,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4.略读《索溪峪的“野”》: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背诵积累优美语句。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一、课前诵读“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a学生自由吟诵。b尝试理解。
(2)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二、出示“单元导读”(分析什么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三、课例展示。
四、学习“词语盘点”:能正确认读、理解重点词意、对其中的难写字、易错字指导书写。
五、检查课文朗读。
第二课时:单元主体教学工程之一:品读《山中访友》
一、检查预习: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明白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概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
二、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让学生细致深入地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读体会,再组织交流。
(1)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师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2)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教师要激发学生回忆类似的体验,并鼓励他们在同学之间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三、练习有感情地背诵精彩语段
四、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佳作。品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在表达情感的方法上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生动地表达自己对山中“朋友”感情的方法。
第三课时:单元主体教学工程之二:略读《山雨》
一、初读,检查预习,梳理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山雨的?(雨来、雨中、雨后)
二、再读课文,品味赏析:
默读批注: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
重点品析以下语句:
①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这句话着笔于声音,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及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相对应,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来得突然”“悄悄地来”。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突出了雨来时一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并给人以无限遐想。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作者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琴键”,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轻捷柔软的手指”,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这部分描述作者又一次采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的美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句中“流动”一词写出了山林的“绿”在雨中所独有的特点:这种“绿”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的色彩”,表现了山雨带给山林的色彩变化。连用两个“流进”则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三、美读背诵:谁能把优美动听的雨声变成朗读声来告诉大家? 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配乐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四、回顾拓展:纪伯伦的《雨之歌》
第四课时:单元主体教学工程之三:品读《草虫的村落》
一、初读,检查预习,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课文题目《草虫的村落》,“村落”本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文里指__________
2、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哪些场景?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⑴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① 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 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⑵ 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受到它们的快乐了吗?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⑴ 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⑵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⑶ 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
(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5、小结:
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三、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你去观察过什么?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第五课时:单元主体教学工程之四:略读《索溪峪的“野”》
课前交流:旅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说起旅游总是令人兴奋不已。在我国的湖南省有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它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那就是张家界,张家界有一处主要景点叫“索溪峪”,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索溪峪,去饱览那儿的风光,领略“索溪峪的野”。
2、揭题,读题;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感悟
1、自由读文,难读的词句多读两遍;
2、读最后一段,探讨“从未有过”,是什么让作者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索溪峪的野
3、浏览课文,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它的野,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4、汇报;
三、学习“山的野”
(过渡):据统计张家界的索溪峪大约有2000多座险峰,我们就先来感受山的野吧?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对比、比喻、引用或分层写了三种不同的美等等;
3、朗读感悟三种美:
(过渡):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眼前感受到的美也不一样。当你还在山腰仰头望是悬在半空中的巨石,而脚边是相当于几十层楼高的悬崖,感觉——
(1)自由读写惊险的句子;
(2)你从哪里体会到惊险?读出惊险;
(3)“一线天”、“百丈峡”听着都觉得怎么样?(用不同的词语概括)
(过渡):伴着一路惊险爬上山头,望见千万座山峰连绵不断,这便是一种什么样的美?(磅礴)
(1)引读:不是(),也不是(),而是()„——师作简笔画;
(2)呼吸着新鲜空气,真想对着群峰大喊一声——()?这种感觉就叫“浩气长舒”,千峰万仞绵亘蜿蜒令人()?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3)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一读,读出这种磅礴气势; (过渡):在这山间,你想做点什么?
(1)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是——随心所欲;
(2)如果你就是这里的山峰,愿意成为什么样的山峰?用动作表示。
师引读——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有的(),有的()„„
(3)请同学们随心所欲地读一读;
(过渡):那么的随心所欲,还有它的惊险、磅礴都围绕山的“野”来写的,这儿不但山是野的,水、物、人都是野的。
四、学习3—5自然段(自主合作)
1、出示自学提示:
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2、汇报;
五、领悟深化
(过渡):我们告别了都市的喧闹,吵杂,忘记了生活的烦忧,就象文中开头所说——
一走进张家界索溪峪,脑子里的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单单剩下一个字:“野”。
4、理解“野”字的意思;
5、一切都是野的,难怪作者结尾处说——
于是,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6、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作者能把这种野性的美写得那么令人回味,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词语、总分、比喻、拟人、对比等)
7、播放视频,感受索溪峪;
8、推荐网站,引导感受更多的张家界信息。板书设计:
索溪峪的“野”
山野
水野
索溪峪的“野” 动物野 “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游人野
第六课时:单元收尾工程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
1、背诵。
2、默写。
三、趣味语文(1)自由读故事。(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