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8、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学习阮恒珍惜友情、舍己为人的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 输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垫 擦拭 抽泣 捂住 呜咽 竭力 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 },再查{ }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B、用“如果.......就.........说话。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 1 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A、出示生字词。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试图{ } 竭力{ } 安慰{ } 持续不断{ }
3、填空。
他眼睛{ }着,用牙{ }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 }抽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难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写字。
1、重点指导:(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3)“累”下边不是“系”,“舔” 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1)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3)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4)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1、理解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四、课后延伸:课后选做题。
20妈妈的帐单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着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渎课文理解。
1、提出默读要求。
2、学生默读思考。
3、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理解。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
2、重点问题交流:
(1)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作法?(2)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四、课堂延伸。
1、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助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
语文园地五(共3课时)第一课时:口 语 交 际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3、具体生动的讲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课前准备:
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启发谈话,提示学习活动:
1、师动情讲述故事《妈妈的礼物》。
2、师述: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
3、小结: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二、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1、师述: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
3、请代表上台交流。
三、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
1、师述: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们,可是我知道,有的同学在家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经常和爸爸妈妈大吵大闹,随意乱发脾气。但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通过综合性学习,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父母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述: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
4、师述: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四、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1、师述:有一个小朋友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究竟有多么的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你能帮助他,给他想个好办法吗?
2、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建议。
五、活动小结
六、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交流,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习作
一、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 6 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动笔起草。
1、师述: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三课时:我的发现、读读认认、读读背背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3、积累名诗句。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实物投影显示,学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二、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古诗。
2、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师谈谈古诗大意。
4、学生背诵古诗。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pt模版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pt模版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四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还有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着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这份人间真情。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中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一、二年级都有几篇课文是讲爱的内容,到了四年级也有关于爱的专题,可见,编者十分重视人文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本册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课文围绕 “爱与真情”,配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将该活动穿插于单元教学之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体会、寻找父母对自己的爱;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怎样回报父母的爱;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都是围绕这一活动展开的。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后的真情实感的表露。
二、学生分析:
这组课文每一篇都是感人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5 个生字,会写42 个字,正确读写41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2---14 课时 17 可贵的沉默 2 课时 18 他是我的朋友 2 课时 19 七颗钻石 2 课时 20* 妈妈的帐单 1 课时 语文园地五 4 课时 单元复习2 课时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解读
名师课例观课议课稿
杨启虎
2020年4月20日
老师们:
根据活动安排,下面我结合三个评课议课点就观看名师课例后的感受与大家做分享交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在观看了曹珊老师执教的《我变成了一棵树+金色花》课例后,我先对本单元语文要素及教学要点进行了整体研读。了解到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其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作为专门的习作单元,本单元在结构安排上由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几个部分组成,阶梯式的学习安排都是为达成习作这一核心目标服务,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必须要有整组意识,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连接,要理解单元结构的编排意图,以其较好完成习作目标。本单元语文要素共有2个:一个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神奇的想象”(以读促想),另一个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以想促写)。本课教学目标有3个: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在弄明白本单元教学要点和本课需要达成的目标任务后,我带着评课议课点再次观看了课例,并做了一些思考。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探索想象画面教学设计的研究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讲述了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在学习了开篇《宇宙的另一边》精读课文后,本篇课文在内容理解和语言积累等方面应不易做过多要求,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丰富奇妙的想象,曹老师在本课教学开始,通过几个简单的核心问题和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变成树后经历了什么?她的心情又有哪些变化?)对课文进行梳理,让学生很快理清了课文内容,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和有趣。教师结合课后第一个练习,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最奇妙的想象。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为什么觉得有趣、奇妙?同学们在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想住进一个什么样形状的鸟窝里?为什么?你好像看见哥哥(妹妹)正在美滋滋的吃着什么?最后谈体会,作者在写这些的时候,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曹老师在教学采用让学生通过阅读促想象,通过想像促表达,再以表达谈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想象的神奇和有趣。
二、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
本单元每一课内容的教学,都是为达成习作这一核心目标服务,从课后第2个练习和本课教学目标不难发现,本课主要是以阅读促表达的训练,让学生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说清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曹老师在本课教学中,有效的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将阅读和表达并重,在课中加入了泰戈尔新月集里的“金色花”拓展全阅读,通过找关键词理清文章内容、美读、美说、比较发现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再次在阅读与表达中感受想象的有趣和神奇。为了突出习作目标,曹老师结合课文创设了练笔机会,以补充填写的方式为学生提前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想象作文,为后面的习作创设了良好的表达心里机制。
三、课后习题融入课堂教学活动
课后练习是对课文学习内容的有效总结和提炼,曹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并没有生硬的采用将语文学习简化为完成练习,将练习中的答案认定为知识获取的“硬教”方式。而是潜移默化的将练习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如:练习题第1题: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老师以提问、思维导图等方式带领学生快速理清课文内容后,不露痕迹的植入该题,通过让学生找画自己认为最有趣,最奇妙的想象的句子,通过读给同桌听一听,说说为什么觉得有趣?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情景,感受想象的神奇和表达的乐趣。进而通过“你想住进一个什么样形状的鸟窝里?为什么这样想?你仿佛看到哥哥正在吃着什么?”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顺着课文内容开展有意思的想象活动。课后练习第2题,对于第一个问题,你想变成什么?并不难回答,难的是说清楚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课堂上,曹老师采用扶的方法,在前面充分阅读、表达、想象、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简单的格式,围绕爱的主题要求,以小练笔的形式完成第2题,可以说是对其作了一个总结和提升练习。
建议:结合精读课文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支架、路径和方法方面不应做过多的强调,但应给予简单的点拨和启发。如:1.必须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2.从课文中借鉴想象方法,如把想象的情节分成几个部分,一步步推进,加入人物,加入对话等,这样就能把想象的内容一步步写的丰富。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解读:要点解读、教学建议。
要点解读: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单元的编排体系,单元主题是“大胆想象”,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单元结构:
作为专门的习作单元,单元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习作的核心价值,从导语、到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几个部分,其他板块都为达成习作这一核心目标服务,因此,必须要有整组意识,理解编排意图,注意前后内容的连接,凸显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
单元篇章写着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培养想象力的重视程度,对学生来说,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有了想象,儿童的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神奇的想象”,习作要求“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我因为不想吃饭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在大胆想象中实现了我美好的愿望。课后练习都是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走进奇妙有趣的想象世界,再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说出自己的想象故事。
对理解内容,积累语言方面不做太多要求,感受各种想象,学习表达。
根据事物的特征展开想象,反方向想象(逆向思维)。
教学建议:
一、设定恰当目标,提升习作能力。
1.重在培养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未来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2.习作目标比较基础,写事物、事情、图画内容定位在写清楚,写人定位在写出人物特点。
精读课文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式,逐步形成单元学习成果。读中学写。整体推进,逐步提升。
二、整合单元内容,达成训练目标。
1.注意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合。2.用好习作例文,加强与单元的整合。3.以激发想象,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为核心。
阅读促想象—--想像促表达—---以表达来体验想象的乐趣和创造性价值。
精读课文内容理解和语言积累等方面不易做过多要求,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是依托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为单元习作积累经验。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讲述了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从课文本身看
内容层面:引出原因
叙述了奇妙的情景。
表达层面:发挥例子功能,开发本单元关键性习作只知识,从而找到指导学生习作的路径、方法和支架。(变形现象、添加人物、人物语言)学习表达。
从课后习题看
什么叫有意思:1.想象新奇。2.想象合理
难的是说清楚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必须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课文中借鉴方法,(把想象的情节分成几个部分,一步步推进写,加入人物,加入对话)
从整个单元看
那些想想象有意思?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写自己奇妙的现象的,重点学习怎么写奇妙想象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分步推进着写,用分段对话的形式来写,必要的时候加入人物,这样就能把想象的内容一步步写的丰富,直接指向表达方法的学习,将写作方法的学习融入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与本单元的习作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
圈画你觉得想象得有意思的部分,体会作者把想象的情景分步写下来的表达方法。
说一说自己变了以后发生的奇妙的事情,注意把话说清楚。
梳理故事情节,分步写一写故事提纲,体会想象的新奇与合理。体会想象的合理性。
阅读和表达并重,结合课文创设了练笔机会。提前进行了一次想象作文。创设良好的表达心里机制。
评课:
1.主人公是谁?莺莺,有一个秘密是什么?变成了一棵树
2.秘密是什么?
3.因为…..所以….莺莺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奇妙的经历。
4.思维导图:变成树后经历了什么?她的心情又有哪些变化呢?通过思维导图变树后的经历。(1.各种形状的鸟窝;2?3.小动物和妈妈一起住在树上;
4他们一起分享美食;5?
6?)心情变化(1.高兴,2?3.想念,4?)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5.我的收获: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有趣,最奇妙的想象。读给同桌听一听,说说为什么觉得有趣、奇妙?
6.你想住进一个什么样形状的鸟窝里?为什么?
7.好像看见哥哥正在美滋滋的吃着什么?边阅读边想像画面。
8.作者在写这些的时候,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神奇、有趣)
藏在秘密里的爱
9.拓展全阅读(金色花)变成金色花后又有哪些奇妙的经历呢?
10.画出你认为最有趣,最奇妙的想象。圈出关于花的词语,读给同桌听一听,说说为什么觉得有趣、奇妙?
11.开放花瓣,看着妈妈工作,散发花香,陪妈妈做祷告,投下花影,为妈妈遮阳(找到关键词,把长长的段落或课文读短,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12.美读:(小诗)
13.美说:假如你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你想为谁做什么?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要(),()
14.你想变成什么?(神奇、有趣)
15.习作:假如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围绕爱的主题写一写。
我变成了()
假如我变成了(),我要(),()假如我变成了(),我要(),()
16.分享交流。
17.我的发现:植物
(变成什么,变化后的几件趣事)写作思路。
这些想象都和人物的爱有关。
新月集(泰戈尔)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中 段 篇
三年级整体教学设计精选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翠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略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品读《燕子专列》,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4.略读《路旁的橡树》,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一、出示“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白这单元的主题)。
二、课例展示:
第二课时 品读《翠鸟》
一、品读《燕子》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2
嘴长,它是一种很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
2.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
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
动作敏捷(2、3)
住处安全(4)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外形
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
同桌互相帮助,把第一节背出来。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请2-3组)
2.齐背。
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4.课外补充:
《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
①齐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
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所 3
以知道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动作敏捷
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
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鸟敏捷的词句。
3.生边交流,师边在电脑上红色点出。然后齐读。
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4.看录象《翠鸟捕食》。
5.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
(三)住处安全
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
2.出示选词练习口答(题3),多媒体出示
3.老师和同学配合朗读填空。
4.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住处安全,而且课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品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试着把故事内容复述一下。先自已复述一遍,然后复述给同桌听。
二、品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认真写好批注,等一会我们交流。
三、讲述故事
请同学们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再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先自己讲一遍,然后讲给同桌听。可以一个人单独讲,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讲。
四、拓展阅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那我们将自食其果,自我毁灭。
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读后说说你的感受。
五、环保行动。
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
第四课时 品读《燕子专列》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的使者就“唧唧喳喳”地叫着,翩翩然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燕子)
2、燕子是候鸟的一种,它们能长途飞行,每年春来秋去,从不间断。可是有一年春天,人们却用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燕子,送它们到温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补充课题)
3、赶快拿出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二、自读自悟,初知课文大意
1、词语检查
2、读通课文第二段。讨论:现在你明白了吗,人们为什么用列车送燕子到温暖的南方去?(随机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3、出示: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原因,要求:说清原因,语言简洁
三、围绕“爱”,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一)听到消息后,人们——
出示: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读通句子。
2、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实: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
3、有感情朗读。
(二)在这群四处寻找燕子的人群中,就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
出示: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读通句子。
2、理解:皑皑白雪
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你看到了什么?
在乎什么意思?小贝蒂不在乎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那她在乎什么?
3、出示图画,看,这就是小贝蒂,她在干什么?是呀,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有感情朗读。
(三)多么善良的人们!多么幸运的燕子!配乐朗读三、四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小练笔: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瑞士,恰好遇到这种情况,你能代政府向人们发出拯救燕子的呼吁吗?
第五课时 品读《路旁的橡树》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
第六课时:单元收尾工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结合习作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写下来。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七、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主题编排,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精读课文《和时间赛跑》能让人获得和时间赛跑就会获得成功的启示;《检阅》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尊重、相互关怀的价值观;《争吵》让人认识到知错就改、宽容待人的好品质;略读课文《绝招》让人懂得勤学苦练方能练成绝招的道理。这些课文是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写照,能引起孩子们感情的共鸣,对语言文字产生亲切感,便于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阅读方法。《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习作和交流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忧、哀”等49个字,会写“赛、疼”等41个字,辨析字形,正确读写词语。
2、会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学习用多种方法积累运用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4、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疑问和体会,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3。
四、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4。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可用12-14课时完成,其中
《和时间赛跑》
2课时
《检阅》
2课时
《争吵》
2课时
《绝招》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单元复习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