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路军办事处观后感
八路军办事处观后感
篇一:八路军办事处>观后感
到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参观学习,一路上大家思绪万涌,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立刻身临其境,去体会这个蕴涵着深刻意义和特殊历史底蕴的“红色桥梁”,去探究历史长河涓涓流过后刻下的丝丝痕迹。“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位于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它在抗战时期是全国15个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是成立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这处革命遗址,于1959年在此建立了纪念馆。“八办”成立于1937年,它担负着开展统战工作,推动救亡运动,运送援战物资等主要任务,并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延安地区输送了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被喻为“红色桥梁”。
跨入“八办”纪念馆,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深深感动着我们。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进入这里,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战役,并取得全面胜利。
当我们顺着狭窄陡峭的木质楼梯下到“八办”的一个地下室时,大家不禁对面前的景象发出了惊奇的唏嘘声。在地下室的中间有一口一人多高的深井,而井中放置的是一部发电机。在国共对峙的11年里,就在此处秘密的向革命最前方运送了大批革命爱国人士的相关资料,是整个“红色桥梁”的空中无线纽带,为壮大革命力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眼前的景象,我们不禁感慨万千。革命先辈为了革命胜利,虽然身处恶劣危险的环境中却依旧辛勤忙碌的工作场景,仿佛历现于我们眼前,敬佩之情涌于每个人心中。
随着讲解员的带领,我们又来到了图片照片展览大厅。讲解员娓娓地讲述着“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所经历过的历史变迁,在她的讲解中,我们的心也随着“八办”的兴衰发展而此起彼伏。大家围着“八办”的微型布局模型各抒己见,彼此交流着各自对我党历史事件的>心得体会,抒发着难以抑制的缅怀之情。在那座平静的图片照片展览厅里,每一张照片,虽然发黄了,模糊了,却依然吸引着我们久久伫立观看,好像那鲜活的身影就在眼前闪现。闭上眼睛,他们在长空飞舞,在历史的舞台上向我们挥手。脚步挪动着,心绪也随之飞扬,遥想历史沧桑,心头涌现出一股大江东去浪滚滚的激动心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所在地“七贤庄”,此名来源于“竹林七贤”这一历史典故,七贤乃晋朝时的七位文人骚客,他们借酒助兴,借诗抒情,抒发自己的一腔爱国情,抒发自己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但文人只是文人,再尖锐的武器不过是支粗笔,是张薄纸。而我党在艰苦岁月中,为了国家统一,民主富强;为了国共统一,一致抗日,拿起了真正的武器捍卫我们的家园,此种精神遗古人之风,却高古人之举,怎能不让我们由衷的赞叹!在这里,大家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听取了讲解员满怀激情的讲解。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这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有良好学风,发扬创新精神。
我们带着强烈的心灵震撼,我们离开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此次参观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在回顾中华民族走过的不平坦道路后,我们更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爱国主义都永远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不屈不饶的精神源泉。而对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时时刻刻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本职工作当中,将对民族、国家的热爱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识大体、顾大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为我海航集团的发展,为我国实现民航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二:八路军办事处观后感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述抗日时期的>故事,听他们讲日军是如何残忍的杀戮我们的祖先,如何残忍霸道的侵略我们的每一寸土地,听他们讲述幸好有共产党的存在,幸好我们有党领导下的伟大的八路军。那时的自己还大字不识一个,就已从大人们的嘴里了解知道了八路军的存在,知道八路军里有许多伟大人物,如叶挺、刘胡兰、董存瑞等。当对八路军的事迹知道的越多时,我就越敬佩越崇拜他们。到自己稍微懂事时,就特喜欢看有关八路军的书籍和一些纪录片,曾一度希望哪天能成为一名军人,为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
有幸在这学期有的九月十五号,我经过学校门口时看见宣传板,知道在本校实验楼一楼有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的巡展,有关八路军的巡展和宣传教育我一向是不会错过的。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立刻奔去观看、了解,在实验楼楼下,我带着对昔日伟大革命先辈崇高之情、带着对日军残忍的手段的激愤的情感,观看了有关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的事迹资料和许多相关图片,看完那些资料和图片后,为了更进一步全面的了解当年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的历史和故事,当天回到宿舍后,又上网查了些有关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的资料。
在这一天的参观和查找有关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的资料后,对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深刻的体会。
经过一天的参观和了解,知道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努力下,中国共产党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时建立的。抗战时期的桂林,是八路军、新四军及南方各省党组织与延安党中央联系的重要中转站。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战争环境中,发挥桂林的地理优势,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在这一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抗战有着特殊作用下,中央决定在桂林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
在实验室楼下参观时,看到很多当年抗战时期有关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的相关照片,看到当年在抗战中担负着我党在南方地区的中心指挥电台,看到起着传播党思想和革命信息的《救亡日报》、《广西日报》等。虽然设备是简陋的、传播工具是简单的,但这些却在抗日战争时期却为南方的抗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看到当年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亲自部署和指导工作的周恩来、叶剑英等革命同志,看着我们这些伟大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在最艰苦的时期,为了祖国、为了人们日夜奔波的图片,我不禁湿润了眼,从内心由衷感谢他们在祖国最艰难的时刻,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战役,并取得胜利。
看着一张又一张感人的历史图片,顿时我觉得我们革命党员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伟大,我们的党员是如此的英勇无畏!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如此的伟大!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我是多么的>幸福,有生之年,有机会我一定要成为共产党员中的一员,也为祖国、为人民不需要理由无条件的付出我的一生。
我们党员的伟大与纯洁,正好强烈地衬托出当年侵略我们祖国领土的丑陋的日军。当我看到那些惨死在日本人刀下、毒气弹下、炸弹下的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我的情绪异常激愤,久久难以平息,虽无法回到历史也成为拯救祖国危难时刻的一员,但我们得时刻警醒自己,在缅怀我们的革命烈士、感受当年的革命精神的同时,更不能忘记那段受人侵略、侮辱的时代,我们应该谨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有义务时刻警惕教育自己,有义务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应该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我们应该学好我们的专业知识,用智慧来武装我们自身,富强我们的祖国。曾经摔倒了一次,我们不能在一次摔倒,现在、未来我们都应更加富强。
通过参观、了解,看着曾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日以继夜工作的革命先辈,看着革命先辈顽强地与日军抗战,看着当年那简陋的设备,看着那恶劣的生活环境,我受到了异常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保持先进性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革命精神,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时刻激励我们以更饱满的激情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祖国的事业,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学会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冲锋陷阵,吃苦在前、享福在后,向党组织靠拢。
此次在我校巡展参观的同学不在少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不仅仅观看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我们缅怀革命先辈、铭记历史的同时,也不会忘记要完善自我,增强本领,不会忘记祖国的未来还有靠我们去建设去富强。我们会努力增强我们的本领,我们会真理结合实践,我们会发扬革命传统精神,我们会爱岗敬业,我们也将会为党为人民无条件的奉献一生,我们要进一步向党靠拢。
第二篇:八路军办事处观后感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参观有感
——渗入骨髓的八路情
第一次去八路军办事处,是在我小学,那时那般的一群小豆子被撒了进去,四处蹦跳开,红领巾着实鲜艳。后来又陆陆续续去过,直到上班后的这次,才猛然察觉,按理不记事的年龄,可存着那里摆设、砖瓦的记忆却一直很清晰。今时今日去,不同的是胸前佩戴的是党徽,还有一张张脱了稚气的脸庞。
古老的四方城,旧味的城墙砖,八路军办事处静溢在这巷道中,很妥当,居民们也自然的将这段历史归为自己生活地方的情绪。
从曾经的731部队的触目惊心罪行展;到现在新的收集抗战时代的漫画展览;再挪步为之稀罕的新添置的蜡人。八路军办事处是鲜活的,时代的前进不断增添了她的活力,并没湮没历史,也不会如某个恬不知耻的日不落民族的愿,选择被遗忘。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在这里粗茶淡饭、运筹帷幄过。有故事,有革命文物,有历史的承载。
木头的楼梯扶手经过沧桑依然泛亮,成为古董的物件经过陈守依旧动人,已发黄的信纸经过沉睡依然醒目,破旧的棉和排列整齐的步枪„„
一切的一切仍是鼓舞人心,难道不是嘛。
大实话来说,去参观的人们并不都会如此那般说的那么感触波动,毕竟有时间隔着,有去了不知几次的关系,但每个人都不可否认,心底是存着那一份情,骨髓里溶着那段历史,长久而又自然为之,并无刻意。
穿着素色衬衣的张所长站在我们对面感慨:“真的许久没来过了。”她带头唱起熟悉的歌,我才猛然醒了下,真的好久也没有唱过了,顿时周身有些毛孔张开,触电的意味。所长唱的很认真,大家吼的很用力。原来,不论曾经、未来;不论党员、普通民众,这份情感是融入人的血液,渗入这座见证那段过去的城的骨髓。
二零一四年六月,我们陕西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有的同志都去了八路军办事处,那日去的还有不相识的白发苍苍的老人;海外归来的华侨;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稚气的孩子……人流不断。
没有诸如为我们这行的什么科技发展做贡献之类的大话,印记看见的,铭刻誓言的,入心承诺的。认认真真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工作,永无止境的学习。
天气晴好,八办安好,我们牢记的很好。
第三篇:参观八路军办事处观后感
参观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纪念馆有感
产业经营部:杨万芳
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又称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其前身为红军联络处,成立于1937年8月,是党中央为营救被俘流落的红军而设立的对外称“彭公馆”。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日,红军驻兰办事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并挂出牌子。谢觉哉任党中央代表,彭加伦任处长,工作人员10人左右。时任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党代表的谢觉哉,处长彭加伦等人在此主持工作。周恩来、邓颖超等一
批我党重要领导人曾在此暂住工作或学习过。
旧址于解放后被兰州市政府保护至今。目前,该旧址已成为兰州市各界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下午的微风中中仿佛还夹杂着那已逝去的冲锋号声。
正式的参观活动于3:00开始,在专业解说员的带领下分
别参观了七个单元的展室。在参观中,当同志们看到周恩来、邓颖超、谢觉哉、武修权等领导同志曾生活工作过的简陋而狭小的房间时,被这些在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仍能积极革命,不畏艰辛的革命先烈的精神所深深打动。紧接着同学们又参观了会议室、接待室、厨房等原状陈列馆,望着那些简陋的设备,我们今天生活在优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学生似乎很难想象我们的前辈们所曾经经历过的一切艰苦的历程。然而我们的新中国的缔造者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我们开辟着今天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详细的了解了十年内战、八年抗战期间红西路军在甘肃折转斗争的始末。1937年彭加伦写给中共中央的《兰州工作报告》中有这样的话“兰州群众生活极苦,捐税很重,货价比西安要贵一倍,苛捐杂税无奇不有,地方军队买东西公开出半价,加上派粮、派草、派工修马路,群众痛苦是不堪言状了。”“只有6所中学,1所大学,连小学生在内共有三四千人。教员校长都是老人,思想非常落后,精神非常萎靡。”当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之时,兰州还是铁板一块,密不透风。必须要开创一个新局面。谢觉哉诗以明志“血凝万里碧,日现一轮红,容留暮齿在,行见九州同。”1937年10月,中共甘肃工委诞生在“八办”的小院里。此后,在“八办”和甘肃工委的领导下,“青年抗战团”、“省外留学生抗战团”等组织相继建立,《西北青年》、《妇女旬刊》等进步刊物相继创办。通过“八办”引导,新鲜的空气开始流动,新的精神开始启蒙。1937年的八路军办事处,就像点燃的一把火。此后,陇原大地上风起云涌。作为新中国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在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深刻的感受到了红西路军那段英勇悲愤的征程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页。广大指战员对党忠诚,顾全大局,牺牲自我,英勇顽强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巍巍的祁连山上,铭记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今天,我们用理性的思索来解决这段历史沉重的内涵更激励着我这一代青年党员去奋斗。屹立于东方的共和国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血肉筑成,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我们宏伟的明天。
通过本次参观,使大家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科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第四篇:参观八路军办事处有感
参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有感 在万物勃发的季节,我们参观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遗址,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来到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大家思绪万涌,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立刻身临其境,去体会这个蕴涵着深刻意义和特殊历史底蕴的“红色桥梁”,去探究历史长河涓涓流过后刻下的丝丝痕迹。在讲解员的细心讲解下,学生党员们参观了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生活旧址。通过浏览一系列珍贵、翔实的资料、图片,聆听讲解员对于八路军办事处历史的讲解,让党员们体会到了先烈们为了革命理想而奋斗不息的精神,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党员对那一段历史的追溯和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之情并加深了大家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让大家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
进门后,东侧接待室是当年用来接待来访的各界人士和各地奔赴延安的进步爱国青年的,这里的气息强烈的感染着大家,仿佛我们就是通过这里奔赴祖国建设第一线的。西侧是汽车房,陈列着当年办事处使用的“雪弗莱”汽车,办事处曾用它为延安转送重要物资。馆内存有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的书信,照片等遗物,还展出了当年的重要文件、手稿、书刊、照片和实物。七贤庄内艰苦的环境向党员们述说先辈们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朴素而简陋的机要室、救亡室、译电室和电台,也在静静的让大家感受着西电前辈们为了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的宝贵精神,我们更深深地感受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爱国主义都永远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不屈不饶的精神源泉。而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时时刻刻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学习生活当中,将对民族、国家的热爱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随着脚步的挪动,大家的心绪也随之飞扬,遥想着历史的沧桑。墙上珍贵的照片透射出八路军通过艰苦奋斗来践行的共产主义精神。八路军的身上闪耀着全人类由史以来最伟大、最崇高、最先进的精神,也就是为民、务实、清廉精神,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精神,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精神!
浓厚的八路军精神再一次把我们带回了党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浪潮中,这要求学生们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镜,充分把握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此次参观学习加强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建立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的能力。虽然参观的是历史,但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仍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学生们在参观中更加坚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带着强烈的心灵震撼,大家离开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通过此次参观,使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八路军精神,加深了对党的光荣历史的认识,深化了大家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信心与决心。
唐 悦
第五篇:参观八路军办事处感想
参观“洛八办”心得体会
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也是牡丹之城,享有“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又在这里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因为这里建立了“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简称“洛八办”。
在纪念馆讲解员带领下,我们逐一参观了纪念馆的各个展室,追忆那60多年前的往事,追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巩固统一战线的成果,经与国民党政府协商,我党在全国设立了8个办事处,其中在国民党一战区长官部所在地———洛阳建立了“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这样,一旦日军占领豫西,我党即可在伏牛、桐柏山区及豫鄂皖边区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8年10月,“洛八办”负责人刘向三率50余人从延安赴洛阳。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怕在洛阳设办事处对他不利,不同意设办事处,经刘向三反复力争,程潜勉强同意在洛阳设立通讯处。1940年5月,通讯处正式改名为办事处。从1938年10月至1942年2月,洛八办从筹建到被迫撤离只有三年半时间,但它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刘向三等人的努力,洛八办成为连接延安、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纽带,还在一战区联络、掩护、帮助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搜集情报。毛主席为洛八办的筹建给予很多指示,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徐海东、彭雪枫等都亲临洛八办指导工作。一座座的展厅,一件件的历史文化,目之所及,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在“洛八办”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那种无所畏惧的精神。
当年,许多热血青年追寻共产党走进了抗日队伍,其中通过洛八办介绍远赴延安和其他根据地的就有1400多人。想必他们那些人和我们现在也差不多年纪,但他们身上高度的思想觉悟及和反动势力斗争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入党信念,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要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我相信,只要以革命先烈所拥有的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的精神走下去,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