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道德与法制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第三次月考(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甘肃陇南武都区地处秦巴山区与岷山的交汇地带,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55岁的铁山村教师孟玉强3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而且每天都会护送孩子们回家,尽管遇上雨雪天,山路泥泞难行,但他一直坚持如此。上述材料表明()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这一职业是崇高的 ②教师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③我们不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 ④我们应该冷淡和疏远老师
A.① ③ B.② ④ C.① ② D.③ ④
2.教师的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如果你对某一位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太喜欢,你应该()A从此以后拒绝再听,以示抗议
B.找老师交流意见,请他进行指导
C.勉强听着,反正能听多少是多少 D.抓住这个时机与老师唱对台戏
3.小林很喜欢数学,因为他觉得老师幽默风趣。但一次误会,老师错怪了他,他对数学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了。这件事告诉我们()A.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是根据老师的好坏来决定的 B.要善于和老师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C.要据理力争,弄清事实,决不让步
D.学生只需要关注学习,不需要关注老师
4. 2015年,网友“希望小住”在百度聊城吧发了一篇名为“因为一座‘塔’,爱上一座城!”的帖子,回忆了自己在聊城大学的生活片段,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恩和青春的追忆。下面是网友对“希望小佳”的评价,你认同的是()① “希望小佳”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 ② 只有在离开学校后,才能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③ “希望小佳”想用这种方式引发网友关注,走红网络 ④ 我们应向“希望小佳”学习,珍爱友情,感恩老师 A① ② ④ B.② ④ C① ② ③ D.①④ 5.下列做法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是()A.甲同学受到教师批评心怀怨恨 B.乙同学经常给教师取绰号 C.丙同学与教师探讨学习问题 D.丁同学遇到老师掉头就走
6.下列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是()A.“我的画竟然没被选上,老师真没眼光,我简直气疯了” B.“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严厉,但也是对我的爱护” C.“老师竟然不选我的日记做范文,我再也不认真写日记了” D.“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太过分了,我就要在课堂上顶撞她”
7.家住辽宁省朝阳凌源市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刘沼硕,3岁那年,父亲离家出走,3年后,母亲患病。从此,他成了家中的“顶梁柱”,承担了照顾家庭的重任。面对记者,他说:“我有信心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刘沼硕和他母亲组成的这个家源于()A.婚姻关系 B.血缘关系 C.收养关系 D.以上都不是
8.风雪伴随我的脚步/月光温暖回家的路/忘记那所有的劳累和辛苦/让感情寻找归宿/亲人团聚欢乐满屋/新年盛开爱的花簇/亲一亲孩子和父母/疼老爱幼送祝福„„歌曲《全家福》所描绘的是()① 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②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第一所学校 ③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 ④家是爱的港湾
A.② ③ ④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④ 9.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可见,歌曲的诃作者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A.成员间的血缘关系 B.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平安和快乐 D.优越的物质条件
10.有一首诗写道:“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的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边训你/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这首小诗的含义是指()A.父母的爱是千万次的嘱咐,让你总想冲出这个家 B.父母的爱是一种唠叨,让你觉得很烦 C.父母的爱是一种教训,让你觉得很没面子
D.父母的爱是埋藏在柴米油盐中的智慧,抚育儿女茁壮成长 11.漫画《对付妈妈唠叨的绝招》,你对漫画中孩子的合理建议应该是()
①完全顺从父母,顺其自然 ②主动调适逆反心理 ③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 ④学会换位思考
A.①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③ ④ 12.母女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A.小宋性格怪癖,自以为是 B.妈妈缺乏对小宋的教育 C.母女间没能平等地交流和沟通 D.母女年龄上的差距’ 13.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应()A.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B.懂得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 C.学习小宋,以出走等方式给父母点教训 D.学会努力克制自己,善于架起沟通的桥梁 14.下列家庭属于核心家庭的有()A.小敏一家三口人:小敏、父亲、母亲
B.小华一家五口人:小华、父亲、母亲、爷爷、奶奶 C.小明一家三口人:小明、父亲、奶奶
D.小刚一家四口人:小刚、父亲、母亲、叔叔 15.母亲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她辛辛苦苦地抚养我们长大,默默地奉献着无私的爱,温暖着我们的心,教我们如何做人,学会生活。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作为子女,我们应该为母亲准备些什么?对下面两幅漫画分析正确的有
①孝敬父母就要尊敬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②孝敬父母应该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③两幅漫画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④孝敬父母要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
A.① ② ③ B.① ③ ④ C.① ② ④ D.② ③ ④
16.近几年来,在国家司法机关审理的大贪腐案中有不少“贪污父子兵”案件,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沼。“家族式腐败”的教训给我们的启示,错误的是()A.家长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要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B.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教,重视家风 C.只有家风淳朴,才是对儿女最好的保护
D.要培养好家风,就必须对儿女严格要求,棍棒之下出孝子
17.下列选项是李丽为报答父母所做的计划中的内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每周抽一点时间与父母聊聊天 ②了解一下父母工作中的苦恼 ③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④心里想着父母,理解父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18.“百善孝为先。”为弘扬中华民族孝的优秀传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先后出现了一批批“孝老爱亲模范”、“最美孝心少年”。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孝敬父母就要()
①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 ②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③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④一切顺从父母,让父母高兴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网友看了“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发出感慨:我们应该认识到,孝敬老人不是负担,而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必须坚守的品德。”必须坚守的原因有()①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③孝老爱亲是社会的道德要求.法律无法干涉④承担赡养父母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规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父母的爱是浓郁的芬芳,儿女的感恩是清雅的馨香,一代代、一辈辈,我们都能聆听到馨香给芬芳的甜蜜回答。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B.父母要依法抚养和教育子女 C.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D.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
二、简答题(4分)
21.下课铃已经响了5分钟了,数学老师周老师终于宣布了“下课”。周老师走后,小刚和小亮凑在一起,小亮说:“刚刚明明是他讲错了,我给他指出来,他还非要说我是故意捣乱!以后我再也不好好上他的课了,没他的指导,我照样能学好!”小刚说:“这个周老师整天板着脸,每节课都拖堂,作业留一大堆,简直就是‘老古董’!”(1)你赞成小刚和小亮的想法和做法吗?为什么?(2分)
(2)请你为小刚和小亮提供两条与周老师沟通的好建议或方法。(3分)
三、情景分析题(6分)
22.一天课外活动时,甲、乙、丙三名同学聊起了家庭交往话题。
同学甲说:“我都上初中了,父母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真烦死我了!”
同学乙说:“父母不理解我,无论我交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同学丙说:“我的母亲常常唠叨我。她让我干这件事,我偏干那件事;她不让我干,我偏要干。”
如果你是他们的好朋友,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你如何看待父母的嘱咐、干涉和唠叨?(2分)
(2)你认为同学丙这种做法有哪些危害?(4分)
(3)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4分)
第二篇:道德与法制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学校:东二营中小 姓名:王凤敏 时间:2016年9月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 1 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联系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第三篇:道德与法制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金鸡小学
苏钦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第四篇:道德与法制
一.填空题
1.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电脑有电脑()。农药可以:()。2.我们要()。
3.我们要学会在公共场所兼顾他的(),尊重他人的()。这样就是有一个受教养的人,一个讲文明的人。4.你喜欢的休闲生活有哪些:()。5.生活中的陷井有:()。6.吸烟对人的()。7.毒品是人类公害,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吸毒不仅仅吸毒者本人的(),也给()。
8.克隆就是(),1996年,科学家克隆的的小羊()出生了。
9.科学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现在社会中仍存在着一些()和伪科学现象,我们应当学会用()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的眼光去判断,分析和认识事物,这样才不会因愚味无知,走入精神误区。10.在银行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11.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和()的()。12.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学会在公共场所所兼顾他人的()这样就是一个有()的人,一个讲()的人。
13.()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讲文明不仅为别人,收益的也是我们(),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也会给自己带来()。14.毒品是指()等,能够使人上瘾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判断
1.当别人打电话时,我们可以靠近
()2.当别人在交谈是可以插话
()3.当别人填写包裹单时可以上前看
()4.吸烟不像吸毒,吸两口没事()5.我吸烟为了好玩()
6.我觉得吸烟,大碗酒,很豪爽,像个男子汉()
第五篇:道德与法制
《我长大了》教学设计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
(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张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四)我的心里话
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
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