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ICU主任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2 03:5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院ICU主任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院ICU主任事迹材料》。

第一篇:医院ICU主任事迹材料

医院ICU主任事迹材料

把真爱献给病人

让生命绽放光彩

――记人民医院IcU主任

XXX

XX年7月,刚过不惑之年的董娟担任市人民医院IcU主任,面对一个刚刚起步的科室,董娟拿出了舍我其谁的气魄,凭借二十余年丰富的医学积累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她艰辛的危重病医学生涯。

她上任后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不幸遭遇车祸的十九岁男孩,病人颅内多处挫伤、出血,生命体重严重紊乱,送到IcU时已脑疝形成,但病人无手术指征,只能保守治疗。看着家属悲伤、期盼的目光和同事犹豫的神色,她果断采取了抢救措施!脱水、止血、脑保护、脑脊液置换、机械通气、肠内肠外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为了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她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白天她第一个到病区,夜晚,最后一个离开病区,伴随着呼吸机清脆的气流声,她坚守在病人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有时病人出现病情变化,无论多晚,她也要从家赶来指挥抢救,等病情稳定,往往已是东方泛起微光之时。尽管她已经疲惫不堪,但她还要详细地听交班,查房,与医生们商讨抢救治疗的方案。为了抢救病人或查阅资料,她常常就泡一碗方便面充饥。第20天,病人有了反应,一个半月后,男孩的神志终于清醒了,当他微弱地叫了一声“妈妈”的时候,男孩的妈妈“嗵”得一声跪在了董主任的面前!此情此景,无人不为之动容!她不担挽救了一个男孩的生命,她更挽救了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她感到了自身的价值,也体验到了成功的滋味,更增添了迈向前程的信心和决心。

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病情危重,治疗、用药、各监护参数的分析、安全管理等等任何一环都不能有细小的疏忽,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董娟总是一如既往地为患者仔细作体格检查,细致为病人听诊,认真查看记录各种仪器设备的数据,在诊治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沉着冷静分析病情,寻找最佳有效的治疗方案。在IcU,很难借鉴前人的经验,因为病人病情的多样性,IcU的医护人员不但专业知识要过硬,还要掌握更加全面的、多学科的知识。很多次,她打破常规的保守治疗,用新疗法挽回了病人的生命,但这一切是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去年,IcU收治了一位因糖尿病昏迷近一个月,加之全身严重感染,已经被上级专家判了“死刑”的病人。董娟和同事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大胆采用了超常规的治疗方案,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病人的神志转为清醒,且能慢慢下床活动。每一次的超常规治疗,对于医生来说都是一次挑战,不但来自技术上,更大的是精神上的。在董娟的性格中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拼劲,注定了她会在危重病学的研究道路上不断的向前闯。

每次抢救成功都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褒奖,当然,董娟也会面对失败,每次抢救失败,她总觉得自己背负了一个十字架,她把这些十字架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她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危重病学,及时捕捉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在工作实践中,她擅于动脑。IcU病人多行呼吸机通气,而气道管理是该类病人生存的关键。经过反复的探索实践,她确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气道管理办法。为了把这些办法更好地应用在病人身上,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她经常亲自为病人翻身、拍背、吸痰,一来观察痰液的性质,从而调整治疗方案,二来可以观察气道情况,有问题及时发现处理。四年来,IcU从未发生过因气道阻塞而死亡的病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喉咙里无法发出声音,但有的病人神志是清醒的,他们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有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更好地与病人沟通,董娟设计了写板,自行创造了简单的手势并教会病人,帮助病人表达自己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取得广泛的应有用。为及时把握抢救时机,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尤为重要。董娟经过刻苦练习,熟练掌握了股静脉、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技术,准确率高达100%。

在董娟的内心,始终激荡着对患者、对生命的热爱。多年来她一直坚持拒收红包,她总说:作为一名医生,对在病痛中的病人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无论遇到性格暴躁还是挑剔苛刻的患者,她都和风细雨、耐心细致、尽量满足病人的愿望。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她坚持用价廉的药物。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病人,监护仪等先进仪器,她能不用则不用,尽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有些出了院的病人有什么事也喜欢找她来解决,因为在病人的眼里,她就是“娘家人“。董娟从未有过休息天,因为过年时外伤病人特别多,IcU经常是超负荷运转。连续四年,她都是在病房过的春节!作为母亲,她对儿子有着深深的歉疚,但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她更放不下那些在生死边缘痛苦挣扎的病人。

身为科主任,不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过人的胆量,更要有出色的管理才能。她狠抓严管,强化科室业务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有预见性地制定各年度新技术、新业务发展方向及实施方案,鼓励医生护士参加学术交流;对于临床工作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及技能培训,整个内科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年来她所在的IcU抢救危重病患者1200多例,成功率达到90%以上,她本人在呼吸衰竭、创伤、休克、重症感染、急性中毒、心肺复苏、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方面治疗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科研成果“IPPV+反比通气+高PEEP治疗ARDS”获南通市卫生局新技术项目三等奖,“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方法和临床运用”获南通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至今已在权威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XX年南通市等级医院检查中,她所在的IcU综合质量列六县市之首,去年11月,她晋升为主任医师。她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且获得“市优秀共产党员”、“海门市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市优秀创业女性”等光荣称号。

第二篇: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邬国和同志,1965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南昌市政协委员。现任南昌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江西医学院副教授,1995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为九三学社南昌市医疗卫生系统支社主委,九三学社南昌委常委。XX年荣获南昌市劳动模范称号。

20多年前,一部在全国热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使当年正在医学院读书的邬国和选择了血液内科专业。1993年9月邬国和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可以施展才华的留校机会、放弃了分配到风景优美的大连医学院的机会、也放弃了待遇优厚、条件优越的位于承德市的一家部队医院的邀请,毅然踏上了回乡的道路,来到了南昌市第一医院。

在南昌市第一医院,邬国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经常在休息日、节假日加班加点。XX年2月他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回院,担任了血液科科主任,组建了骨髓移植病房,XX年5月他成功完成南昌市首例骨髓移植手术,填补了南昌市骨髓移植手术的空白。后又完成了5例骨髓移植手术,成功率达到100%。XX年5月,邬国和同志开始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课题“半相合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准备,XX年6月实施了我省首例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并取得成功。南昌市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XX年以来,邬国和领导的血液科平均年门诊量为3600人次,病床使用率达80%以上,医疗事故发生率为零。XX年,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邬国和以此为契机,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扩大科室规模、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促进科研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经过严格训练,科学化管理,艰苦的磨炼,血液科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先进科室,被市第一医院评为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最佳科室、业务量增长最快科室,邬国和也被评为医院、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在病人眼中,邬国和是一位好人、好医生,在同事眼中,邬国和更是一名淡泊名利、值得尊敬与学习的师长。农村长大的邬国和,忘不了养育他的红土地,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当看到农村来的病人,他都感到特别亲切,总有一种尽快为他们解除病痛的冲动。当遇到贫困家庭的患者有困难时,他常常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对于红包,邬国和更是做到了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做第一例全相合骨髓移植前,病人家属硬塞给邬国和一个1000元的红包,邬国和怕病人家属会有误会而产生思想负担,当时他没说什么,但是在手术后他悄悄将钱交到了病人的帐上。在名利面前,邬国和更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淡泊。XX年,邬国和获得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7000元奖金,这本来是奖给他个人的奖金,但是他没有拿回家,而是拿到了科里,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发给了全科医护人员,XX年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后,院里奖给他10000元奖金,他也同样分给了大家,而且两次分奖金都有惊人的相似,邬国和自己得的都是最少的,只有300元。《光华时报》、《江西民主与科学》、《南昌日报》、《南昌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过邬国和同志的先进事迹。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邬国和同志除了自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外,还经常参加国内、省内外的学术活动,从中学习到不少新知识。他还努力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医院多项科研工作,在国内省部级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研究课题“trh光奋试验”获江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南昌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XX年,他的自选课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临床研究”通过南昌市科技局鉴定。

作为江西医学院副教授,邬国和同志在教学方面也认真负责,教书育人。他承担了江西医学院内科学教学任务和诊断学教学任务,同时还负责部分江西医学院临床实习带教工作。XX年被评为江西医学院优秀教师。

邬国和同志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九三学社的光荣传统。他撰写的《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好本职工作》、《学习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献计献策》学习体会文章,荣获社市委学习政治理论优秀文章。作为支社主委,他热心社务工作,热心为社员服务,支社被九三学社南昌市委评为XX—XX、XX—XX先进基层组织。作为市政协委员,他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在每年市政协会议上,都会提出不少有广度、有深度、有分析的建议和提案。XX年他主笔完成市政协调研课题报告《探究看病难看病贵原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第三篇: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邬国和同志,1965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南昌市政协委员。现任南昌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江西医学院副教授,1995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为九三学社南昌市医疗卫生系统支社主委,九三学社南昌委常委。XX年荣获南昌市劳动模范称号。

20多年前,一部在全国热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使当年正在医学院读书的邬国和选择了血液内科专业。1993年9月邬国和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可以施展才华的留校机会、放弃了分配到风景优美的大连医学院的机会、也放弃了待遇优厚、条件优越的位于承德市的一家部队医院的邀请,毅然踏上了回乡的道路,来到了南昌市第

一医院。

在南昌市第一医院,邬国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经常在休息日、节假日加班加点。XX年2月他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回院,担任了血液科科主任,组建了骨髓移植病房,XX年5月他成功完成南昌市首例骨髓移植手术,填补了南昌市骨髓移植手术的空白。后又完成了5例骨髓移植手术,成功率达到100%。XX年5月,邬国和同志开始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课题“半相合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准备,XX年6月实施了我省首例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并取得成功。南昌市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XX年以来,邬国和领导的血液科平均年门诊量为3600人次,病床使用率达80%以上,医疗事故发生率为零。XX年,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邬国和以此为契机,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扩大科室规模、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促进科研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经过严格

训练,科学化管理,艰苦的磨炼,血液科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先进科室,被市第一医院评为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最佳科室、业务量增长最快科室,邬国和也被评为医院、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在病人眼中,邬国和是一位好人、好医生,在同事眼中,邬国和更是一名淡泊名利、值得尊敬与学习的师长。农村长大的邬国和,忘不了养育他的红土地,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当看到农村来的病人,他都感到特别亲切,总有一种尽快为他们解除病痛的冲动。当遇到贫困家庭的患者有困难时,他常常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对于红包,邬国和更是做到了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做第一例全相合骨髓移植前,病人家属硬塞给邬国和一个1000元的红包,邬国和怕病人家属会有误会而产生思想负担,当时他没说什么,但是在手术后他悄悄将钱交到了病人的帐上。在名利面前,邬国和更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淡泊。

XX年,邬国和获得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7000元奖金,这本来是奖给他个人的奖金,但是他没有拿回家,而是拿到了科里,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发给了全科医护人员,XX年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后,院里奖给他10000元奖金,他也同样分给了大家,而且两次分奖金都有惊人的相似,邬国和自己得的都是最少的,只有300元。《光华时报》、《江西民主与科学》、《南昌日报》、《南昌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过邬国和同志的先进事迹。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邬国和同志除了自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外,还经常参加国内、省内外的学术活动,从中学习到不少新知识。他还努力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医院多项科研工作,在国内省部级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研究课题“trh光奋试验”获江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南昌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XX年,他的自选课题“造

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临床研究”通过南昌市科技局鉴定。发表99

第四篇: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邬国和同志,1965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南昌市政协委员。现任南昌市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江西医学院副教授,1995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为九三学社南昌市医疗卫生系统支社主委,九三学社南昌委常委。2005年荣获南昌市劳动模范称号。

20多年前,一部在全国热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凝》使当年正在医学院

读书的邬国和选择了血液内科专业。1993年9月邬国和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可以施展才华的留校机会、放弃了分配到风景优美的大连医学院的机会、也放弃了待遇优厚、条件优越的位于承德市的一家部队医院的邀请,毅然踏上了回乡的道路,来到了南昌市第一医院。

在南昌市第一医院,邬国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经常在休息日、节假日加班加点。2002年2月他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回院,担任了血液科科主任,组建了骨髓移植病房,2003年5月他成功完成南昌市首例骨髓移植手术,填补了南昌市骨髓移植手术的空白。后又完成了5例骨髓移植手术,成功率达到100%。2005年5月,邬国和同志开始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课题“半相合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准备,2006年6月实施了我省首例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并取得成功。南昌市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报道。2004年以来,邬国和领导的血液科平均年门诊量为3600人次,病床使用率达80%以上,医疗事故发生率为零。2005年,医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邬国和以此为契机,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扩大科室规模、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促进科研发展等一系列工作,经过严格训练,科学化管理,艰苦的磨炼,血液科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先进科室,被市第一医院评为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最佳科室、业务量增长最快科室,邬国和也被评为医院、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在病人眼中,邬国和是一位好人、好医生,在同事眼中,邬国和更是一名淡泊名利、值得尊敬与学习的师长。农村长大的邬国和,忘不了养育他的红土地,忘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每当看到农村来的病人,他都感到特别亲切,总有一种尽快为他们解除病痛的冲动。当遇到贫困家庭的患者有困难时,他常常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对于红包,邬国和更是做到了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在做第一例全相合骨髓移植前,病人家属硬塞给邬国和一个1000元的红包,邬国和怕病人家属会有误会而产生思想负担,当时他没说什么,但是在手术后他悄悄将钱交到了病人的帐上。在名利面前,邬国和更是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淡泊。2004年,邬国和获得南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7000元奖金,这本来是奖给他个人的奖金,但是他没有拿回家,而是拿到了科里,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发给了全科医护人员,2006年半相合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后,院里奖给他10000元奖金,他也同样分给了大家,而且两次分奖金都有惊人的相似,邬国和自己得的都是最少的,只有300元。《光华时报》、《江西民主与科学》、《南昌日报》、《南昌晚报》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过邬国和同志的先进事迹。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邬国和同志除了自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外,还经常参加国内、省内外的学术活动,从中学习到不少新知识。他还努力开展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医院多项科研工作,在国内省部级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研究课题“trh光奋试验”获江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南昌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他的自选课题“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临床研究”通过南昌市科技局鉴定。

作为江西医学院副教授,邬国和同志在教学方面也认真负责,教书育人。他承担了江西医学院内科学教学任务和诊断学教学任务,同时还负责部分江西医学院临床实习带教工作。2003年被评为江西医学院优秀教师。

邬国和同志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九三学社的光荣传统。他撰写的《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好本职工作》、《学习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献计献策》学习体会文章,荣获社市委学习政治理论优秀文章。作为支社主委,他热心社务工作,热心为社员服务,支社被九三学社南昌市委评为2003—2004、2005—2006先进基层组织。作为市政协委员,他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在每年市政协会议上,都会提出不少有广度、有深度、有分析的建议和提案。2007年他主笔完成市政协调研课题报告《探究看病难看病贵原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第五篇:医院主任护师先进个人事迹

关小瑛,1928年出生,原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主任护师、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第3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用自己的力量挽救别人的生命,带着这样的信念,关小瑛迈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护理职业之路。

无私奉献的提灯天使

四十多年的护理生涯中,关小瑛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纯熟的护理技能使无数病人摆脱病魔的困扰。同时,她也赢得了众多病人的真诚敬重和信任。

1950年代,关小瑛所在的上海仁济高级护校附属医院收治了一位叫秋月的女病人,已经到了梅毒晚期,浑身上下都长满了“杨梅大疮”,不少疮口已经破溃,流着暗黑色的脓水。面对这样的病患,一些胆小的护士退却了。而刚刚参加工作的关小瑛却主动要求护理这位病人。为了减轻秋月的痛苦,关小瑛开始耐心为她消毒,小心翼翼地换药,动作标准而轻柔。秋月的头上也有疮口,关小瑛担心头发会影响换药,就细心地把秋月的头发一点一点剪掉;秋月的口腔里出现了溃烂,她就用滴管一滴一滴喂水。为了能使秋月的精神尽量放松,她还经常陪秋月聊天。慢慢的,固结已久的坚冰从秋月的心中融化了,秋月的眼睛里也重新点燃了生命的光彩,因为从关小瑛身上,秋月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和友情。一个月后,秋月平静而有尊严地去世了。临终前,她第一次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我这辈子尝遍了人世间所有的痛苦,能在最后遇到关护士,我也算没白活这一遭。”

忘我工作对家人充满歉意

关小瑛曾说:“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摆正公与私的位置。为了病人,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这是护理职业对护理工作者的要求。”所以每当有病人需要她时,她就会及时出现在病人身边。但对自己的家人,关小瑛却充满了歉意和愧疚。

1967年,关小瑛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报名参加了去内蒙古大草原的医疗队,夜以继日地为牧区人民服务,并为患儿献血。就在她报名参加赴内蒙古支边医疗队时,老母亲病重。时隔半年,正当她在大草原上为救治更多母亲的生命而奔波时,母亲病故了。临终前,老人怕女儿分心,还特意嘱咐家人,千万不要告诉她。两个月后,关小瑛才得知这个噩耗,她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只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晚上默默流泪。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成为了关小瑛一生的遗憾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1978年是关小瑛人生最黑暗的时刻,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二十五年的丈夫被确诊为胃癌,女儿又因意外被砸成重伤,头骨凹陷性骨折,需要马上开颅。一边是患了癌症的丈夫,一边是需要动手术的女儿,然而,关小瑛却无法出现在他们身边,因为她的病人更需要她。尽管心中泪如雨下,但她一直坚持陪伴在另一位垂危的患者身边,却没有出现在女儿的手术现场。

一位与她相识多年的护理学后辈回忆说,关小瑛一直都是在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分内的工作,为患者服务。但尽全力做好一件事容易,难的是用一生去履行这个承诺。

下载医院ICU主任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院ICU主任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icu护士个人简要事迹

    icu护士个人简要事迹icu护士个人事迹篇一20**年是我在护理岗位上工作的第二年了,在这两年来,我从一个蒙蒙懂懂的实习生,成长为一名护士。病人在一轮轮的换着,科室也在这两年中离......

    巾帼风采医院主任个人事迹5则范文

    巾帼风采医院主任个人事迹 肛肠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江苏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导师、全国中医肛肠专业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中医药......

    ICU医院感染预防

    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 重症监护室(ICU)隔离措施 ICU内应保持安静、空气流通,室温在20℃-22℃,相对湿度50%-60%,床间距1-2m,病室净使用面自己不少于9.5m2.每床......

    ICU医院感染年终总结

    2011年度icu医院感染年度总结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设置要求 1、布局合理、分治疗区、监护区、治疗区应配备手消毒剂。 2、室内进行空气消毒,每季监测细菌总数≤4cfu/15min皿为监测合格。 3、严格遵守......

    3医院ICU简介

    重症医学科(ICU)简介 我院ICU病房具有先进的设施,能通过万级层流空气净化系统,独立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病区内设进口多功能防褥疮床有10张,配置高档进口监护系统及呼吸机,输液......

    2011年度ICU医院感染年度总结

    2011年度ICU医院感染年度总结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

    计生办主任事迹

    计生办主任事迹誓作湖区牛犊子扎根基层终不悔——记镇计生办主任***,一个普普通通的湖区机关干部,高高的个子,挺直的身板,炯炯有神的眼睛,一眼望去,给人以正直真诚、精明强干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