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拘一格选人才”也要正确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不拘一格选人才”也应正确把握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从“29岁副市长”到“最年轻厅级干部”,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成为党内外关注的热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实现领导班子更替有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如何正确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为党的事业打造一支思想敏锐、业务精通、富有开拓创新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后备军,是各级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然而,年轻干部成长有其内在规律,在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中,任何疏忽与漏洞都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例如,有的地方为了留住人才,为年轻干部大开绿灯、降低门槛,甚至是采取拔苗助长等做法,引发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透明度的质疑,也凉了一批老干部的心。有些年轻干部也因过早地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对基层了解不够深入,不能较好地适应岗位,辜负了组织培养的初衷。
因此,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不能仅仅局限于“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层面,而应该正确认识与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真正把德才兼备、适应岗位、有真才实学的干部选拔出来。
要以科学制度规范年轻干部选拔。驱动力强、富有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的科学机制是选拔年轻干部的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但不能为了加快年轻干部培养就降格以求,甚至是违背有关干部政策规 定。要根据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完善有关年轻干部培养激励、考核任用的制度规定,以科学可行的选拔机制调动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真正把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选拔出来,为党的事业打牢基础。
要以组织培养推动年轻干部选拔。“组织培养”和“个人努力”是年轻干部成长的两个必要条件,年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各级党组织要针对年轻干部的自身特点,通过压担子、搭台子、树标杆,激发年轻干部尽快成长,不断前进。要为青年干部提供提升能力的机会和锻炼环境,使年轻干部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使其在组织考察和群众选择中能够脱颖而出。
第二篇:不拘一格选人才
仲祖文:不拘一格选人才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最近,甘肃省武威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短缺的实际,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一批青年英才,志愿到武威工作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通过严格的公选程序,以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全部第一而中选。这充分说明,用改革思想和创新办法不拘一格选人才,有觉悟、有知识、有为人民服务决心的年轻人就可以脱颖而出。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有敢为事业用人才的胆识和气魄。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周文王渭水访贤,萧何月下追韩信,刘玄德三顾茅庐,不拘世俗,唯才是举,成就百年大业。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转变落后的、保守的、陈旧的、片面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贻误发展的思想,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合理使用,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贤愚一概,必与格合”,失去的是人才,耽搁的是事业。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青年英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选拔青年英才,既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特殊规律;既要按政策规定办事,又要对特别优秀的青年英才留出“快车道”。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用改革的办法选人。小平同志讲,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古往今来,选人靠一人之智、一人之明,靠“伯乐相马”,往往视野受局限,识人也不够全面。只有以天下人之眼观之、以天下人之耳闻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才能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大胆探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陈旧观念,优化社会、舆论和政策环境。要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既重数量更重质量,提高选贤任能的公信度。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年轻人志愿到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最近,甘肃省武威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短缺的实际,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一批青年英才,志愿到武威工作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通过严格的公选程序,以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差额推荐、差额票决全部第一而中选。这充分说明,用改革思想和创新办法不拘一格选人才,有觉悟、有知识、有为人民服务决心的年轻人就可以脱颖而出。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有敢为事业用人才的胆识和气魄。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周文王渭水访贤,萧何月下追韩信,刘玄德三顾茅庐,不拘世俗,唯才是举,成就百年大业。在科
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转变落后的、保守的、陈旧的、片面的人才观念,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贻误发展的思想,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合理使用,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贤愚一概,必与格合”,失去的是人才,耽搁的是事业。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青年英才。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选拔青年英才,既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特殊规律;既要按政策规定办事,又要对特别优秀的青年英才留出“快车道”。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用改革的办法选人。小平同志讲,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古往今来,选人靠一人之智、一人之明,靠“伯乐相马”,往往视野受局限,识人也不够全面。只有以天下人之眼观之、以天下人之耳闻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才能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不拘一格选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大胆探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陈旧观念,优化社会、舆论和政策环境。要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既重数量更重质量,提高选贤任能的公信度。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年轻人志愿到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局面。
第三篇:把握人才成长规律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
培育航天科技英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雷凡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高科技战略型企业集团,也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多年来,我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托重大工程实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才有序发展
一是分层把握科技人才成长特点。目前,集团公司拥有31名院士、300多名国家级和集团公司级专家、400多名型号领军人才。通过总结航天科技人才成长特点,我们将科技人才分为骨干、专才、将才、帅才和大家等5个层次。其中,骨干是承担型号任务的主体力量,专才是各专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将才是组织型号研制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帅才是实现航天里程碑式跨越的型号系列总师和领域首席专家,大家是引领航天技术战略发展方向的技术开拓者和杰出科学家。我们按照“工程实践,培养骨干;长期积累,成就专才;一专多能,培
育将才;艰辛砺炼,造就帅才;重德修身,成就大家”的育才规律,有意识地把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向将才、帅才培养,对那些执着专业、精于钻研,但性格相对内向、甘于寂寞的专才,鼓励他们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专家。在人才的不同层次和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努力做到因才施育、因才施用。最近,我们遵照源潮同志的批示,组织力量专门编写了《航天科技人才成长之路》,对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分类畅通科技人才发展通道。我们在原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基础上,根据型号研制和技术创新等不同技术岗位的特点,建立了研究、设计、工艺、质量、标准化以及产品化等专业技术队伍,设置了从技术主管到总师和首席专家的不同等级的技术职务发展序列,明确了相应的管理要求、任职资格以及考核办法,逐步建立起分层分类、进退有序的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根据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明确了11大类、27个航天主体专业,形成了由国家级专家、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院(厂所)级专家组成的三级专家队伍。科技人才职业发展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效引导了科技人才在学术上发展、技术上进步,促进了科技人才有序发展。
二、依托重大工程实践,加快培养青年英才
一是搭建工程实践平台,用航天事业吸引凝聚优秀人才。
我们大力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强化与国内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每年投入近2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活动,大规模开展航天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搭建开放式的工程实践平台。目前,已经建成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科技工业研究应用中心和1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了35个产学研平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空天技术研究院。通过建设这些技术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和高新武器装备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吸引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十一五”以来,集团公司共引进了1700多名博士生、1.15万名硕士生以及300多名海外优秀人才,其中10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二是实施人才接力计划,着力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我们始终坚持工程推进与人才培养同步进行,着力实施人才接力工程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在重点型号研制、重大技术攻关中考察德才表现。及时选拔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工作实绩优的专业人才担任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让他们在创新思维最活跃、创新能力最旺盛的黄金期得到重用。通过实施让贤制、竞聘制、助理制,及时将后备人才放到重要项目、重要岗位强化砺炼,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对有发展潜力的好苗子,通过型号之间、单位之间的多岗位锻炼、交流,加快提高他们的技术掌控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对
年轻的科技领军人才,做到既放手使用又严格要求,每年向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颁发型号任务责任令,严格考核,强化履职责任。目前,集团公司400余名正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中,45岁以下的近60%,平均年龄仅44岁;载人航天交会对接工程正副主任设计师,平均年龄仅38岁;月球探测工程设计师队伍中,35岁以下达70%。这一大批朝气蓬勃、极富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的青年科技英才正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栋梁和骨干。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励科技人才追求卓越
一是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不断传承航天精神。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几代航天人不仅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也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十分注重实践经验与作风传承相结合,坚持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院士和专家群体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带徒,不仅将专家群体长期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及时传授给“弟子”,同时也将严慎细实的航天文化和科研作风代代相传。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做好科技人才的思想指导和文化引导,积极倡导技术民主,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切实形成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目前,“以成功报效祖国、以卓越铸就辉煌”已经成为广大航天科技人才的座右铭,激励着他们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
二是加大对优秀人才激励力度,带动广大科技人才快速成长。2010年,我们设立了航天功勋奖、航天创新奖和航天贡献奖,对突破型号研制重大瓶颈、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的科技人才给予重奖,最高金额达100万元,首批4位航天功勋奖获得者全部是一线的科技领军人才。对一线优秀科技人才,实行政治荣誉、物质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目前,集团公司14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有11位是一线科技专家。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都直接联系一线科技专家,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人才有多大的作为,就会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才华,就会有多大的舞台。正是有了这支激情昂扬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的航天事业才会有今天的勃勃生机。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源潮同志的重要指示,按照王勇同志的重要部署,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加快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保证。
第四篇:把握年轻干部成长的一般规律
把握年轻干部成长的一般规律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对不同领域人才的要求及其成长规律也是不同的。做好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要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工作的特点来进行。”(《江泽民文选》,第三卷,53页)他针对现阶段我国年轻干部的特点,提出要研究新时期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教育的思想。
首先,研究年轻干部的成长条件。一般来说,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是其个人素质条件、组织和社会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年轻干部的个人素质及其努力程度,是其健康成长的基础。组织上的关心爱护,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环境方面的诸多因素,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机遇和舞台。这些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组合和互动,决定了年轻干部成长的速度和质量。
其次,研究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年轻干部的成长一般都要经历准备、任职、成熟、发展几个时期。其中,年轻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其担任的领导职务是大致对应的,职务随着素质能力的提高而提升;但在某些时期,年轻干部的成长又因为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呈现出曲折前进的情况。江泽民同志强调,在看到年轻干部优点和长处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他们的不足和弱点,看到这些不足和弱点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经历有关,即“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论党的建设》,第231—232页)这些论述为研究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指明了方向。
再次,研究年轻干部的成长途径。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完全达到政治家素质的要求是不容易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多方面的锤炼。基本的途径还是三条:一是持久地、刻苦地、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二是自觉地、严格地按照党章规定参加党内生活;三是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加强锻炼,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三条要密切结合,并更多地注重实践锻炼。”(《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690页)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大都经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教育管理等基本环节。因此,抓好这三条年轻干部成长的基本途径,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研究,以把握他们成长的趋势,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其次,研究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年轻干部的成长一般都要经历准备、任职、成熟、发展几个时期。其中,年轻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其担任的领导职务是大致对应的,职务随着素质能力的提高而提升;但在某些时期,年轻干部的成长又因为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呈现出曲折前进的情况。江泽民同志强调,在看到年轻干部优点和长处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他们的不足和弱点,看到这些不
1足和弱点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经历有关,即“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论党的建设》,第231—232页)这些论述为研究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指明了方向。
再次,研究年轻干部的成长途径。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完全达到政治家素质的要求是不容易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多方面的锤炼。基本的途径还是三条:一是持久地、刻苦地、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二是自觉地、严格地按照党章规定参加党内生活;三是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加强锻炼,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三条要密切结合,并更多地注重实践锻炼。”(《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690页)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大都经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教育管理等基本环节。因此,抓好这三条年轻干部成长的基本途径,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研究,以把握他们成长的趋势,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三、把年轻干部的自身努力和党组织的培养结合起来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自身努力是内因,党组织培养是外因,内因与外因要紧密结合。”(《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52页)这一论述,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高度,科学揭示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方法,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首先,年轻干部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新一代政治家。一是要有深厚的党性修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面向新世纪,广大年轻干部要通过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系统学习,通过党性党风教育,努力加强党性锻炼,注重锤炼品德,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二是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善于观察世界大势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年轻干部要学会用政治家的眼光,不断开拓视野,审视世界大转折时期涌现出的各种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思潮,把握国际局势,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并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决策。三是要有务实的战略思维能力,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年轻干部要努力提高思维水平,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善于思考和分析带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分析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现实课题。四是要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年轻干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始终坚持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不断增强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敢于和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江泽民同志曾寄语年轻干部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年轻干部要不负历史重托,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其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管理监督。江泽民同志指出:“这些年来有的年轻干部出问题,有他们主观上放松学习,进取心不强,忽视世界观改造等原因,也同组织要求不严、教育不够、监督不力有关。”(《论党的建设》,第232—233页)这一观点,科学地揭示了外部因素对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应尽职尽责,积极为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是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力度,在工作中抓住两个重点:选人不拘一格,用新观念、新视角去看待青年,善于发现和使用青年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加快干部制度改革,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用制度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年轻干部的素质。在培养教育年轻干部工作上,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意识,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用现代科学知识和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提高年轻干部的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实践锻炼,通过艰苦复杂环境和多种岗位的锻炼提高年轻干部的领导能力。要坚持引导年轻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经受锻炼,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四是加强教育管理,用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管理监督培养年轻干部的良好作风。各级党委要对年轻干部经常进行党的宗旨和三大作风等优良传统教育,帮助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权力、名誉、地位,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个人,教育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出现失误和问题时,帮助他们放下包袱,振奋精神。教育年轻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改变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的现象。对于极少数违纪违法的年轻领导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纵容。
第五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2011
把握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规律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位有为
近年来,对于年轻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历来都是莫衷一是,赞成的认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到新岗位敢打敢拼,能有效推进工作。反对的声音则认为年轻干部经验不足,阅历不丰,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但是从干部培养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帮助年轻干部认真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培养和提高干部的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才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才能让他们有位有为,成长为未来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一、年轻干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年轻干部成长中的“最短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观念比较薄弱。还有一些年轻干部不注意实践锻炼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
二是吃苦奉献精神不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不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环境逐步改善,年轻干部自觉奉献、勤俭办事的意识比较淡薄。
三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创先争优”意识。一些年轻干部在工作上为急于出政绩、得荣誉,往往对扬名显能的事比较热衷,对眼前的、现实的成就比较看重,缺乏脚踏实地,从基 本功练起的实干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是从学校到机关,然后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考重点高中、考大学、考公务员,过五关斩六将,一次次获胜,似乎这些都是靠自我奋斗的结果,一些年轻干部不能正确把握组织上提供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只认为是提拔的前奏,宗旨意识不强,缺少踏实工作和服务群众的观念,没能有效把握实践机会,从中增长才干。
二、年轻干部成长有哪些规律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遵循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水平。”多年来,我们在工作中逐渐摸索,不断总结,归纳了一些年轻干部成长过程的规律。
1、年轻干部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岗位知识积累。
从我区情况来看,35岁以下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当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179名,占总数的80%,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7名。但他们中多数干部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差距很大,要成为业务能手,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虚心求教。因此,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是否善于学习,加强知识积累和理论储备是促进自身成长的基础。组织部门必须加大多层次、全方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年轻干部丰富知识面,开阔眼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必须经过在基层多个岗位上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基层艰苦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关键岗位和多岗位锻炼是一个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途径。我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中,在乡镇、街道任过职的占65.2%,在村、社区任过职的占21.7%,在综合部门、关键岗位任过职的占19.6%。82.6%的干部经过上挂、下派和重点工作的挂职锻炼。从这些数据来看,较长时间和多种形式的任职锻炼,可以帮助一个年轻干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组织部门必须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上下挂职,交流轮岗等方式,为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领导经验。
3、抓好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所以组织部门必须,以“创先争优”等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年轻干部内在的成长动力,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服务意识、“创先争优”意识,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保证干部按照积极进取的方向健康成长。
三、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区委在干部工作中,不断加大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采取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参与急、难、险、重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等方法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熟,努力培养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通过政策扶持、公开选拔等途径 任用年轻干部、储备年轻人才,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进程。目前全区共有30岁以下科级干部8名,占科级干部总数的2%;31-35岁科级干部38名,占科级干部总数的9.7%;30岁以下后备干部137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70%;31-35岁后备干部21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0%。
(一)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年轻干部理论和业务水平。一是加强学科建设,以政策理论知识和提高领导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等相关学科为重点,选派骨干教师到省内高校参加培训学习,为每名授课教师都确定了明确的业务主攻方向,提高党校培训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订单式、选修式、论坛式等新型培训方法,实现集中授课和自主选学相结合、教师和学员互动的培训方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出党校的授课主体作用。三是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与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培训联合体,先后设置了办公自动化、文秘、金融、法律等8个专业课程,组织部则根据学员的工作需要和专业类别,选派参加脱产培训,使培训不断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此外,组织部还完善了请销假、考试考核、组织部派人跟班督学、考查等制度,严肃学习纪律,从制度上对学员实行严格约束。使学员在党校快速实现从工作岗位到学习岗位、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学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三个转变,安下心来,坐得住、学得进、有提高。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33期,培训年轻干部1300余人次。(二)强化实践锻炼,多岗位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通过挂职锻炼,参与急、难、险、重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等方法丰富年轻干部工作经验,提高年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能力。
一是选派挂职锻炼。选调优秀年轻干部到组织部、信访局、招商局、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等重要部门或接触群众多的一线单位挂职锻炼,为他们提供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机会,使他们在不同层面、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上学习知识,尽快成熟。三年来共选派41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锻炼,选派50名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28名年轻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锻炼,5名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摸爬滚打,增长才干。
二是参与阶段性重点工作。抽调年轻干部参与棚户区改造,轻轨建设,奥运、国庆、非法集资稳控等阶段性重点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领导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年来,先后选派120多名年轻干部到棚改、轻轨一线锻炼,抽调300多名年轻干部参与奥运、国庆、非法集资稳控等阶段性重点工作。
三是增设岗位提供实践机会。对通过培训和锻炼后综合能力提高较大,但在驾驭全局、科学发展方面仍有欠缺的干部,区委结合他们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在部分单位设立助理岗位,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实践,提升能力。三年来,已将16名青年干部派到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担任助理职务,参与基层领导班子分工,在重要岗位上重点培养锻炼。
(三)通过政策扶持、公开选拔、公开招考等途径任用年轻干 部、储备年轻人才。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任用年轻干部。***区委从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考虑,合理配备年轻干部。首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重点使用年轻干部。从班子结构和长远建设考虑,重点选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班子,对具备一把手素质的年轻干部,采取小步快走,先当一般副职,干得好就放到正职岗位的办法,为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和全面锻炼的机会。其次,统筹全区班子情况,为优秀后备干部进班子创造条件。对那些不思进取、观念陈旧、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完不成目标任务的领导干部,坚决从岗位上调整下来,为年轻干部让出位置;对任职时间超过两届或6年以上的干部进行交流,为年轻干部串出位置;对职数已满,但缺少年轻干部的班子,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为年轻干部挤出位置;实行干部提前离岗制度为后备干部倒出位置。三年来,共有53名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选拔年轻干部。改革和完善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制度和措施,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选优汰劣,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近几年,区委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区招商局副局长、政法委副书记等副科级干部,100余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检法两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竞聘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是优化结构,大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根据目前***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才短缺的现状,要走人才强区之路,就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大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 度,快速优化党政人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2006年,为改善人才短缺的现状,着眼未来5到10年经济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我区启动了“百名大学生”工程。目前,已连续5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97名具有全日制学士学位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其中有6名硕士研究生)。“百名大学生”工程作为我区谋划长远发展的一项“蓄水工程”,已凸显成效。不仅极大地优化了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更为我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他们广泛分布在乡镇街道和外经、发改、经服等重要部门,绝大多数都参与了棚改拆迁、信访维稳、招商引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等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已成长为基层和工作一线的业务骨干,并纳入到全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加强培养和教育,创新体制和机制,激励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