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4 04:3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第一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怀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高瞻远瞩的政党,总是把培养青年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21世纪,我们的国家在未来激烈的较量与角逐中何以取胜,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何以立足,关键在人。干部,尤其年轻领导干部,是所有宝贵资本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因此,探索和认识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造就一批能够在新世纪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年轻领导干部,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近年来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基本实践

近年来,四平市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早选拔、早修正”的思路,在“备、育、管、用”四个环节下功夫,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年轻干部队伍。目前,全市共有县处级领导干部592人,干部平均年龄49.8岁,其中45岁以下领导干部148人,占25%,40岁以下领导干部51人,占总数的8.6%。

1、加强后续力量储备,确保年轻干部来源充足。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选拔年轻干部纳入全市各级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市委多次研究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先后制定了《四平市2001--2003年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规划》、《四平市2004--2006年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规划》和《关于2007年调整充实副县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意见》等,任务逐年分解,措施具体,要求明确,使这项工作趋向规范化、制度化。二是扩大视野、广开渠道,公开选拔了副县级年轻后备干部。2004年,组织了一次全市性大规模推荐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经过各地、各部门的两轮组织推荐和群众举荐,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确定567名年轻后备干部。2007年,结合县级班子年度考核,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推荐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使近216名40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新纳入市管班子的后备队伍。

2、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促进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在对年轻干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自然情况、社会经历、培养目标和方向等,按照“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培养教育,使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培训。根据四平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对年轻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的计划,按计划组织年轻干部分期分批进行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年轻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基本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003年以来在市委党校共举办6期年轻干部培训班,培训年轻干部362名;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省委党校培训,五年来全市共有30多名年轻干部到省委党校进行深造培训。二是在年轻干部中大力开展自学活动,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为年轻干部指定学习内容,以考试、检查读书笔记、召开理论研讨会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促使年轻干部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三是强化职业技能教育,以各级干校为依托,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部分年轻干部离岗进修,提高年轻干部领导项目建设和农业经济的能力。2003年以来,在苏州和山东寿光建立四平市域外干部培训基地,先后举办现代农业、外向型经济等专题培训班15期,其中培训年轻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303人。四是采取多种途径培养锻炼年轻干部。(1)下派锻炼。2003年下派30名年轻干部到企业锻炼;2007年结合实施百名大学生培养工程,先后下派了120名县、乡级年轻后备干部到乡镇、村任科技副职。(2)上挂学习。2003年以来从年轻干部中精心选调了20名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乡镇班子中的年轻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锻炼。(3)外派锻炼。2003年以来先后选派了10名年轻干部到山东、广东、云南等地任职,进一步提高了年轻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4)抽调搞中心。先后抽调了近百名县处级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参与 “先进性教育”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抽调了126名年轻干部参加四平市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抽调了26名年轻县(处)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了企业整顿工作。抽调了19名年轻后备干部参加了全市治理经济软环境工作。(5)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干部,分批分期深入到农村、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撰写的一批有价值、有建设性意见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6)情景模拟。把县处级领导干部经常遇到的问题归纳为案例情景体系,让年轻干部模拟处置,通过这种方式弥补了年轻干部经历有限、直接锻练的机会少、领导岗位知识与能力不足的缺陷。

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主要完善了七项管理制度。(1)日常管理责任制度。把培养年轻干部工作切实列入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每位班子成员都要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切实担负起日常培养、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并将这项工作作为班子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2)学习检查制度。由市委组织部规定学习内容,列出必读书目,提出要求,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调阅学习笔记、考试、举办读书报告会或理论研讨会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3)跟踪考核制度。深入到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对其德、能、勤、绩、廉表现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考察。对下派到乡镇、企业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进行半年考察,到年底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结果装入本人档案,作为今后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4)思想工作汇报制度。年轻后备干部每半年要形成一份书面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分别报送本单位党组织和市委组织部,以便党组织部门随时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助和教育。(5)谈话制度。每年市委和组织部门的领导与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工作谈话。对有问题的年轻干部进行组织诫勉谈话。(6)专题党课制度。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重大部署以及社会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后备干部上专题党课,由市委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进行宣讲,促进后备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把新成长起来的素质比较好、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补充进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把不思进取、自身形象不好、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坚决调整出去,以此保证队伍整体质量。

4、创新干部选拔方式,确保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一是对采取公开选拔方式,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上岗平台”。在2000、2001、2005年先后3次开展了公开选拔副县处级年轻干部工作,有53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副县级领导岗位。这三次公开选拔副县级年轻领导干部工作,组织严密,程序规范,透明度高,切实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落到了实处,体现了市委凭真才实学选人、凭政绩用人的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年轻干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热情。二是对有潜力的年轻领导干部重点培养,优先任用。2003年以来,市委利用市县领导班子换届的有利契机,重点选拔了一批45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先后担任县级领导班子党政正职共有19人,其中担任县(市)区党政班子正职的4人(公主岭市委书记、市长,双辽市市长、铁东区区长),占县(市)区党政班子正职的三分之一;市直部门(单位)任正职的15人。在乡(镇)换届时,县(市)区党委选拔了7名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担任了乡(镇)党政正职,占同级干部总数的10%。

虽然在近些年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工作成效,但在工作中和抓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在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方面还存在渠道不宽、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规划的研究制定还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二是配备任用力度不够的问题,在年轻干部配备上,除了换届时省委硬性要求配备年轻干部,可以集中配备外,平时选拔配备年轻干部,由于受领导职数的限制等因素,难以在更多的领导岗位进行配备,造成一些优秀年轻干部耽误了上岗担当重任的最佳时机,客观上也造成了各级班子年龄结构的进一步老化。三是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研究。就年轻干部本身来看:年轻干部年富力强,大多数文化程度较高,眼界比较开阔,思想比较活跃,开拓进取精神较强,但也存在值得重视的缺点和不足。主要是:一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和群众工作经验,党性观念弱一些。在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缺少驾驭全局、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部分年轻干部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较大,吃苦奉献精神不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还显不够。三是部分年轻干部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意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个人英雄主义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二、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初步探索与总结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例外。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的内因基础条件;二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外部客观环境。两者的有机结合和交互作用,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

(一)内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基础因素

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智能、品行、学识、动机、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在基础素质。这些基础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

智能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前提条件。智能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通称,它决定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高低。年轻干部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及时合理地解决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智能条件。可以说,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年轻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尽快地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

学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基础。一般来讲,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现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既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因而,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与学识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息息相关。

品行是年轻干部成才的重要保证。宋朝司马光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个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坚持做官先做人,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为达到个人目的,做事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还有的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以致跌进犯罪的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原动力。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与自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动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大体相近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成长的速度却大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自成长的动机不同。纵观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他们无不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他们才会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我。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努力的方向,自学成长的意识较差,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他取得成功可能性也不大。

阅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现实条件。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俗话说:“经历就是财富”,“经一事长一智”,指的就是人生经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多经历一些困难,多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提高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主要渠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实的学识功底,更离不开靠自身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另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磨练年轻干部的意志,砥砺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数事实证明,年轻干部要想早日成长成才,没有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外因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必要条件

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其自身内因基础因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客观环境。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外部客观环境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条件很多,主要包括任职环境、组织培养、工作经历、成长机遇、社会关系等。

任职环境的影响。工作实践表明,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更依赖于任职环境的支持力度。在所有的人才成长环境中,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任职环境。与一般领导干部成长道路不同的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受制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较多,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受干部政策是否有利、组织要素是否良好、领导群体结构是否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它们决定着年轻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其中,政策的起伏直接影响着年轻干部成长的数量、速度和质量;不同的组织要素决定着年轻干部成长的方向和成长的类型;优化的领导群体结构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起到催化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持。

组织培养的影响。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除靠自身努力外,组织的培养非常重要。从组织的角度看,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从发现苗子,到适时放到一定的岗位平台锻炼,到及时的教育、鼓励和给予严格的管理、监督、严格要求,使其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组织的教育培养和适时使用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外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在充分利用组织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监督约束环境等,他的成长才会如虎添翼。

工作经历的影响。丰富的岗位经历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调查显示,有8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经历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的起点、工作的岗位往往与工作的范围、工作标准、工作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较为关键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快一些;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较一般化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慢一些。但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一方面,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好,对年轻干部个人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使年轻干部产生优越感,滋长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差,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虽有不利因素,但同时却能使年轻干部经受磨练,激发进取心,不利因素又可能变成有利因素。因此,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究竟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健要看年轻干部自身如何对待。

成长机遇的影响。所谓成长机遇就是一种良好的时机和境遇,是人的才能得以显示和发挥的机会。如同其它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机遇也具有蕴藏期、显现表露期和消失转化期。因此,每个人都有发现机遇的可能,人们只有及时抓住它,才能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机遇的出现又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握住,它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必须培养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即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在肯定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机遇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遇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年轻干部的自身素质。如果一个年轻干部不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机遇再多,也是难以抓住的。

社会关系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年轻干部在社会交往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消极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把社会关系的作用庸俗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并以此作为个人成长成才的“捷径”,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不仅不利,而且十分有害。现实生活中少数人利用社会关系到处跑官要官,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因此,年轻干部对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把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己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自己尽快成长成才。

(三)内外因的交互作用决定年轻干部成长结果

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综合化、系统化的过程,它既包括内化过程,也包括外塑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尽管内外因在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而言,二者都是应该重视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方面,摆正内外因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将内因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外因所起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夸大外因所起的作用,否认内因的决定作用,才能使年轻干部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保证。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在充分运用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项基本素质,缩小自身素质同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把自身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三、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培养和选拔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坚持以实践为本位,进行科学的培养锻炼,切实转变选人用人观念,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一)转变选人用人观念

事实表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党委及组织部门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决心,而领导者的决心来自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高度。因此,要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选人用人的观念上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最主要的是要确立和强化“三种意识”。

1、责任意识。第一,要牢固确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观念。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八十年代,我们国家之所以能提前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是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遵循了邓小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四化”的要求,及时地抓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提拔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地方发展的历史关键期,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而我市领导干部队伍又处在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一批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领导干部在未来二三年内将相继退出领导岗位。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第二,要确立选人、用人、育人是领导者一种责任的观念。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邓小平指出,善于发现、团结、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一定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来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纳入党委特别“一把手”的任期目标,考核一个党委特别是“一把手”的政绩不仅要看其是否有“造福一方”的工作成绩,还要看其是否有“育人一批”的用人业绩。如果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党委主要领导调离后,留下一大批优秀的干部,留下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要比盖几幢高楼,修几条马路,出几个数字宝贵得多,只有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人才,事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三,领导者要用宽广的胸怀来处理选人用人问题。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要有政治家的风度,要抛弃一切成见选人,要超脱自我选人,要摒弃个人恩怨选人,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要用反对过自己的干部。

2、机遇意识。首先,应认识到使用干部与搞经济建设一样,也有机遇的问题。当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配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在调整干部时,多考虑县(局)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梯次配备,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二是在干部考核和调研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就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提了不少意见建议,大家对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思想更加统一。三是县(市)区领导班子在2010年面临换届,这正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的极好时机。我们一定要像抓改革、抓发展一样,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力求经过二、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其次,用干部要用当其时。一个人的才能发展过程就像一条抛物线,可以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处在上升,特别是发展到“最佳时期”,他的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强。如果能及时起用就能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获得较高的用人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要有唯恐埋没和耽误人才的惜才、怜才之心。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干部积累领导经验所必需的,但选拔年轻干部应该做到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对看准了的苗子,要加大培养力度,要实行小步快跑的形式,对特别优秀的干部要敢于破格和越级提拔。

3、发展意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用干部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一个干部只要基本素质好,本质好,就可以大胆地使用,不要求全责备。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牢固确立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长的观念。对此,邓小平同志已作过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他说,“有些同志担心年轻人经验不够,不能胜任。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经验够不够,只是比较而言„„。应该承认,现在一些中青年同志的知识,比我们那个时候并不少。经过的斗争考验少一点,领导经验少一点,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二是要注意防止把那些有知识,有才能,有见地,勇于发表意见,富有创新精神的干部说成“骄傲”。邓小平曾经说过,“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这个并不坏。三是要注意保护工作有闯劲,有改革开放精神,能把工作搞上去,但因经验不足有过某些失误或在小节、支流上有些缺点、毛病的干部。对他们的缺点、毛病要作具体分析,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就要大胆地把他们放到恰当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敢于为他们说公道话。当然,对他们的缺点、毛病也不能迁就,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在使用当中帮助。听到一些反映,要及时地给他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进。

(二)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1、要进一步明确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目标要求。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应该努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改善年龄结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至少各有1名,要有一定数量40岁左右的正职;市直局级领导班子中要有一定数量40岁以下的正职。街道、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凡没有30岁左右的干部要抓紧配备,在县(市)区直单位,要有一定数量的30岁左右的党政正职。二是改善“三方面”(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结构。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要注意选拔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以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各配1名女干部,市直部门中有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至少选配1名女干部;县(市)区政府班子要有一名党外干部,市直有关部门也要配有党外干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有关市直部门要配齐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三是完善专业结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领导班子,应配备具有较强专业造诣的年轻领导人才。针对我市大发展快发展的目标要求,要特别注意培养选拔熟悉财政金融、外经外贸、资本运作、信息网络、城建城管、宣传文化、政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年轻领导干部,使县级领导班子干部专业配置多元化。

2、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年轻干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坚持高标准,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一是要坚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重点看他们是否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否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否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受住名、利、权、色的考验。二是要重视对领导才能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三是要注重工作实绩。要看他们是否既重视当前,又考虑长远,勤奋工作,注重实效,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四是要坚持群众公认。要看他们能否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中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3、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是定方案、列名单。党委组织部门应在推荐考察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三份名单。一是近期可进班子的后备干部名单;二是79式(70年代出生、90年代大学毕业)适合担任区、县(市)党政一把手的干部名单;三是到2010年县(市)区换届时,年龄尚未超过35周岁的干部名单。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一个届中调整的方案,提交市委讨论决定。二是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年轻领导干部的选拔。对于新进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作为一把手人选培养的,应当适当往前排,也可以直接放到常务副职岗位上。对少数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上,尤其是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正职岗位上工作了几年,政绩突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直接放在上一级党政常务副职岗位上。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实行进出同步,也可先进后出,待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到限或换届时再恢复到领导班子原职数。比较成熟的在届中调整时可以先进班子,尚不成熟,可以先安排县(市)区长助理职位,锻炼二年后,待换届时再安排进班子。三是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继续组织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跨地区交流。要加强市直机关和县(市)区干部的交流。当前,结合届中调整,可以从市直单位挑选一批35岁左右,素质好,学历高,有较大潜力的处级干部到县(市)区党政班子任职,担任副县(市)区长或常委。四是加大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公开选拔干部是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形式,我市三次公开选拔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公开选拔干部工作该制度化;选拔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一个单位的副职领导干部,也可以尝试对一些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可以面向全省甚至全国进行公开选拔。还可以面向一些特殊群体,如高校、企业,选拔一些急需的外经外贸、财政金融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另外可以结合机构改革,推出整个班子的公开选拔,一些市直部门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合并或新组建的也应该探索采取公开选拔的形式组建班子。

(三)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1、提高培训实效。一是进行比较系统理论培训。对年轻干部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要以各级党校为依托,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年轻后备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时间不少于3个月。二是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校教学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学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着力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培养学员对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理论思考的能力,每期培训班都要确定一些专题,组织学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讨,既加深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又提高学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课堂教学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员回到工作岗位,边工作,边调研,边思考,撰写体会文章,然后再进行研讨,以提高学习效果。三是要举办知识拓展班。要鼓励年轻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举办双休日各类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年轻领导干部的知识更新教育。要有计划选送40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较好外语基础的中青年干部到境外、国外进行培训,掌握现代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技能,熟悉国际运作规则和方式,为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准备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四是要严格考学考纪。把学习知识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党校考核可实行双百分考核(即学习考试考核成绩100分和党性党风考核100分)。要把考核结果的前几名和后几名报市委组织部门备案,以增加学员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2、强化实践锻炼。下基层锻炼和多岗位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使年轻干部的加速成长,在实践锻炼上应加大力度。一是选送到复杂环境锻炼。坚持每两年从市级机关选派一批基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有的可以采取点名下派的形式,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选送到企业,使他们在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到市直综合部门进行上挂锻炼。坚持从县(市)区直机关、乡镇、街道和市直各专门部门选调年轻干部到市直综合部门挂职的做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宏观思维、决策能力。这项工作可每两年进行一次。三是选派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开发区和外省、市锻炼。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着大量的外商投资、外商独资和个体私营企业,集聚着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集聚着大量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应坚持有计划从市级一些经济综合部门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发达省区、市进行挂职锻炼。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习和调研的时间也可以放到省级以上开发区,及时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那里学习甚至挂职锻炼。四是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帮助他们熟悉、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内生活的基本规则,提高从政治、全局高度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党性修养。

3、实行动态管理。一是滚动调整。根据后备干部培养目标和成熟程度把后备干部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近期可进班子的人员;第二层次为经过几年培养可进班子的人员;第三层次为中长期培养的人员。结合年度干部考察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把第一层次作为班子平时调整和换届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将第二层次向第一层次、第三层次向第二层次根据成熟度的变化滚动调整及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调整,形成新一轮的后备干部分层名单。二是备用结合。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认真制定并执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的制度,根据后备干部的专业特点、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打破部门、系统和地区条块分割状况,实行全局统一调配,交流使用,使后备干部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准位置,走上与自己德才素质相适应的领导岗位,最大限度地实现后备干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建立与后备干部工作密切联系的领导班子合理配备的有关制度,明确规定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合理比例,真正把备用结合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考核淘汰。对后备干部队伍原则上应每隔一年或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调整,做到选优汰劣、优进劣出、好中选优、保持常数。实行最长备用期制度,对不同层次的后备干部分别规定最长备用期,在最长备用期内得不到提拔使用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不搞“终身制”,以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先进性。

(四)扩大后备干部来源

要确立大后备的思想。传统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人才专业类别过少、专业面过窄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思路,重新界定后备干部的范围,把后备干部的内涵拓展为包括传统专业在内的经济、法律、科技、外语、金融等各行各业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队伍,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多元化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1、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干部一般都是由普通公务员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优劣。近几年来,因机构改革,公务员入口收紧,致使公务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素质提高不快。因此,要继续有计划地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在录用上要从严,宁缺毋滥。要特别注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干部队伍紧缺专业公务员的录用。同时,注意发现他们中有潜质的优秀份子,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

2、抓好选调生的培养选拔。选调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这是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今后年轻干部的重要来源,抓好这部分干部的培养选拔意义十分深远。除省委组织部每年分配给我们的名额以外,市里可直接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去物色优秀应届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人才引进,可先放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组织上进行跟踪了解,经过几年培养锻炼,对表现优秀的可以选拔到机关或直接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

3、抓好科级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建设。市、县机关科级干部是县级领导干部最主要的来源。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比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还大,出现倒挂现象,这种情况势必制约县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进程。应当采取一些果断措施:一是应明确规定,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和县(市)区局(科)级干部中35岁左右的要占到30%。二是当前要特别注重培养选拔一批80年代出生,2000年代毕业,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中层干部队伍中来。

4、抓好企业年轻人才的发现培养。把企业作为领导干部成长的重要源头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库工程,应该结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企业人才库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建立起由企业优秀年轻高级管理人才组成的市级企业年轻高级人才库,把大批年纪轻、学历层次高、有专业特长的人员纳入年轻领导干部选拔视野。应该认真研究解决企业与县以上党政机关之间干部相互流动的体制问题,从而打破年轻干部从“学校”到“机关”,又从“机关”到“机关”的单一成长模式。

第二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怀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高瞻远瞩的政党,总是把培养青年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21世纪,我们的国家在未来激烈的较量与角逐中何以取胜,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何以立足,关键在人。干部,尤其年轻领导干部,是所有宝贵资本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因此,探索和认识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造就一批能够在新世纪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年轻领导干部,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初步探索与总结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例外。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的内因基础条件;二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外部客观环境。两者的有机结合和交互作用,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

(一)内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基础因素

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智能、品行、学识、动机、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在基础素质。这些基础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

智能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前提条件。智能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通称,它决定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高低。年轻干部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及时合理地解决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智能条件。可以说,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年轻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尽快地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

学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基础。一般来讲,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现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既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因而,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与学识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息息相关。

品行是年轻干部成才的重要保证。宋朝司马光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个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坚持做官先做人,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为达到个人目的,做事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还有的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以致跌进犯罪的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原动力。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与自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动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大体相近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成长的速度却大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自成长的动机不同。纵观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他们无不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他们才会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我。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努力的方向,自学成长的意识较差,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他取得成功可能性也不大。

阅历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现实条件。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俗话说:“经历就是财富”,“经一事长一智”,指的就是人生经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多经历一些困难,多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提高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主要渠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实的学识功底,更离不开靠自身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另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磨练年轻干部的意志,砥砺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数事实证明,年轻干部要想早日成长成才,没有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外因是年轻干部成才的必要条件 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其自身内因基础因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客观环境。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外部客观环境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条件很多,主要包括任职环境、组织培养、工作经历、成长机遇、社会关系等。

任职环境的影响。工作实践表明,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更依赖于任职环境的支持力度。在所有的人才成长环境中,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任职环境。与一般领导干部成长道路不同的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受制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较多,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受干部政策是否有利、组织要素是否良好、领导群体结构是否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它们决定着年轻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其中,政策的起伏直接影响着年轻干部成长的数量、速度和质量;不同的组织要素决定着年轻干部成长的方向和成长的类型;优化的领导群体结构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起到催化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持。

组织培养的影响。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除靠自身努力外,组织的培养非常重要。从组织的角度看,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从发现苗子,到适时放到一定的岗位平台锻炼,到及时的教育、鼓励和给予严格的管理、监督、严格要求,使其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组织的教育培养和适时使用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外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在充分利用组织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监督约束环境等,他的成长才会如虎添翼。

工作经历的影响。丰富的岗位经历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调查显示,有8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经历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的起点、工作的岗位往往与工作的范围、工作标准、工作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较为关键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快一些;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较一般化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慢一些。但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一方面,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好,对年轻干部个人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使年轻干部产生优越感,滋长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差,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虽有不利因素,但同时却能使年轻干部经受磨练,激发进取心,不利因素又可能变成有利因素。因此,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究竟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健要看年轻干部自身如何对待。

成长机遇的影响。所谓成长机遇就是一种良好的时机和境遇,是人的才能得以显示和发挥的机会。如同其它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机遇也具有蕴藏期、显现表露期和消失转化期。因此,每个人都有发现机遇的可能,人们只有及时抓住它,才能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机遇的出现又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握住,它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必须培养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即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在肯定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机遇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遇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年轻干部的自身素质。如果一个年轻干部不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机遇再多,也是难以抓住的。

社会关系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年轻干部在社会交往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消极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把社会关系的作用庸俗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并以此作为个人成长成才的“捷径”,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不仅不利,而且十分有害。现实生活中少数人利用社会关系到处跑官要官,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因此,年轻干部对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把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己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自己尽快成长成才。

(三)内外因的交互作用决定年轻干部成长结果

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综合化、系统化的过程,它既包括内化过程,也包括外塑过程,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尽管内外因在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而言,二者都是应该重视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方面,摆正内外因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将内因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外因所起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夸大外因所起的作用,否认内因的决定作用,才能使年轻干部成长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保证。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在充分运用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项基本素质,缩小自身素质同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把自身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二、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培养和选拔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坚持以实践为本位,进行科学的培养锻炼,切实转变选人用人观念,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一)转变选人用人观念

事实表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党委及组织部门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决心,而领导者的决心来自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高度。因此,要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选人用人的观念上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最主要的是要确立和强化“三种意识”。

1、责任意识。第一,要牢固确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观念。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八十年代,我们国家之所以能提前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就是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遵循了邓小平同志关于领导干部“四化”的要求,及时地抓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提拔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地方发展的历史关键期,迫切需要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而我市领导干部队伍又处在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一批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领导干部在未来二三年内将相继退出领导岗位。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第二,要确立选人、用人、育人是领导者一种责任的观念。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邓小平指出,善于发现、团结、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一定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来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下大力气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要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纳入党委特别“一把手”的任期目标,考核一个党委特别是“一把手”的政绩不仅要看其是否有“造福一方”的工作成绩,还要看其是否有“育人一批”的用人业绩。如果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党委主要领导调离后,留下一大批优秀的干部,留下一个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要比盖几幢高楼,修几条马路,出几个数字宝贵得多,只有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人才,事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三,领导者要用宽广的胸怀来处理选人用人问题。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要有政治家的风度,要抛弃一切成见选人,要超脱自我选人,要摒弃个人恩怨选人,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要用反对过自己的干部。

2、机遇意识。首先,应认识到使用干部与搞经济建设一样,也有机遇的问题。当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一是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配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在调整干部时,多考虑县(局)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梯次配备,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二是在干部考核和调研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就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提了不少意见建议,大家对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思想更加统一。三是县(市)区领导班子在2010年面临换届,这正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的极好时机。我们一定要像抓改革、抓发展一样,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力求经过二、三年的努力,使我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其次,用干部要用当其时。一个人的才能发展过程就像一条抛物线,可以分为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处在上升,特别是发展到“最佳时期”,他的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强。如果能及时起用就能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获得较高的用人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要有唯恐埋没和耽误人才的惜才、怜才之心。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干部积累领导经验所必需的,但选拔年轻干部应该做到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对看准了的苗子,要加大培养力度,要实行小步快跑的形式,对特别优秀的干部要敢于破格和越级提拔。

3、发展意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用干部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一个干部只要基本素质好,本质好,就可以大胆地使用,不要求全责备。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牢固确立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长的观念。对此,邓小平同志已作过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他说,“有些同志担心年轻人经验不够,不能胜任。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经验够不够,只是比较而言……。应该承认,现在一些中青年同志的知识,比我们那个时候并不少。经过的斗争考验少一点,领导经验少一点,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放在那个位臵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二是要注意防止把那些有知识,有才能,有见地,勇于发表意见,富有创新精神的干部说成“骄傲”。邓小平曾经说过,“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这个并不坏。三是要注意保护工作有闯劲,有改革开放精神,能把工作搞上去,但因经验不足有过某些失误或在小节、支流上有些缺点、毛病的干部。对他们的缺点、毛病要作具体分析,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就要大胆地把他们放到恰当的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敢于为他们说公道话。当然,对他们的缺点、毛病也不能迁就,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在使用当中帮助。听到一些反映,要及时地给他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进。

(二)加快选任工作步伐

1、要进一步明确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目标要求。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应该努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改善年龄结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至少各有1名,要有一定数量40岁左右的正职;市直局级领导班子中要有一定数量40岁以下的正职。街道、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凡没有30岁左右的干部要抓紧配备,在县(市)区直单位,要有一定数量的30岁左右的党政正职。二是改善“三方面”(女干部、党外干部、少数民族)结构。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要注意选拔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以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各配1名女干部,市直部门中有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至少选配1名女干部;县(市)区政府班子要有一名党外干部,市直有关部门也要配有党外干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有关市直部门要配齐少数民族年轻干部。三是完善专业结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领导班子,应配备具有较强专业造诣的年轻领导人才。针对我市大发展快发展的目标要求,要特别注意培养选拔熟悉财政金融、外经外贸、资本运作、信息网络、城建城管、宣传文化、政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年轻领导干部,使县级领导班子干部专业配臵多元化。

2、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年轻干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坚持高标准,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一是要坚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重点看他们是否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否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否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受住名、利、权、色的考验。二是要重视对领导才能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三是要注重工作实绩。要看他们是否既重视当前,又考虑长远,勤奋工作,注重实效,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四是要坚持群众公认。要看他们能否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中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3、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是定方案、列名单。党委组织部门应在推荐考察的基础上,尽快形成三份名单。一是近期可进班子的后备干部名单;二是79式(70年代出生、90年代大学毕业)适合担任区、县(市)党政一把手的干部名单;三是到2010年县(市)区换届时,年龄尚未超过35周岁的干部名单。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一个届中调整的方案,提交市委讨论决定。二是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年轻领导干部的选拔。对于新进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作为一把手人选培养的,应当适当往前排,也可以直接放到常务副职岗位上。对少数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上,尤其是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正职岗位上工作了几年,政绩突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直接放在上一级党政常务副职岗位上。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实行进出同步,也可先进后出,待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到限或换届时再恢复到领导班子原职数。比较成熟的在届中调整时可以先进班子,尚不成熟,可以先安排县(市)区长助理职位,锻炼二年后,待换届时再安排进班子。三是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继续组织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跨地区交流。要加强市直机关和县(市)区干部的交流。当前,结合届中调整,可以从市直单位挑选一批35岁左右,素质好,学历高,有较大潜力的处级干部到县(市)区党政班子任职,担任副县(市)区长或常委。四是加大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公开选拔干部是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形式,我市三次公开选拔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公开选拔干部工作该制度化;选拔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一个单位的副职领导干部,也可以尝试对一些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可以面向全省甚至全国进行公开选拔。还可以面向一些特殊群体,如高校、企业,选拔一些急需的外经外贸、财政金融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人才。另外可以结合机构改革,推出整个班子的公开选拔,一些市直部门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合并或新组建的也应该探索采取公开选拔的形式组建班子。

(三)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1、提高培训实效。一是进行比较系统理论培训。对年轻干部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要以各级党校为依托,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年轻后备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时间不少于3个月。二是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党校教学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学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着力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培养学员对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理论思考的能力,每期培训班都要确定一些专题,组织学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讨,既加深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又提高学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课堂教学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员回到工作岗位,边工作,边调研,边思考,撰写体会文章,然后再进行研讨,以提高学习效果。三是要举办知识拓展班。要鼓励年轻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举办双休日各类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年轻领导干部的知识更新教育。要有计划选送40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较好外语基础的中青年干部到境外、国外进行培训,掌握现代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技能,熟悉国际运作规则和方式,为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准备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四是要严格考学考纪。把学习知识与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党校考核可实行双百分考核(即学习考试考核成绩100分和党性党风考核100分)。要把考核结果的前几名和后几名报市委组织部门备案,以增加学员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2、强化实践锻炼。下基层锻炼和多岗位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使年轻干部的加速成长,在实践锻炼上应加大力度。一是选送到复杂环境锻炼。坚持每两年从市级机关选派一批基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有的可以采取点名下派的形式,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选送到企业,使他们在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到市直综合部门进行上挂锻炼。坚持从县(市)区直机关、乡镇、街道和市直各专门部门选调年轻干部到市直综合部门挂职的做法,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宏观思维、决策能力。这项工作可每两年进行一次。三是选派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开发区和外省、市锻炼。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着大量的外商投资、外商独资和个体私营企业,集聚着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集聚着大量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应坚持有计划从市级一些经济综合部门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发达省区、市进行挂职锻炼。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习和调研的时间也可以放到省级以上开发区,及时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那里学习甚至挂职锻炼。四是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帮助他们熟悉、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内生活的基本规则,提高从政治、全局高度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党性修养。

3、实行动态管理。一是滚动调整。根据后备干部培养目标和成熟程度把后备干部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近期可进班子的人员;第二层次为经过几年培养可进班子的人员;第三层次为中长期培养的人员。结合干部考察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把第一层次作为班子平时调整和换届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将第二层次向第一层次、第三层次向第二层次根据成熟度的变化滚动调整及根据需要进行其他调整,形成新一轮的后备干部分层名单。二是备用结合。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认真制定并执行“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的制度,根据后备干部的专业特点、发展方向和成熟程度,打破部门、系统和地区条块分割状况,实行全局统一调配,交流使用,使后备干部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找准位臵,走上与自己德才素质相适应的领导岗位,最大限度地实现后备干部资源的优化配臵。要建立与后备干部工作密切联系的领导班子合理配备的有关制度,明确规定中青年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的合理比例,真正把备用结合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考核淘汰。对后备干部队伍原则上应每隔一年或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调整,做到选优汰劣、优进劣出、好中选优、保持常数。实行最长备用期制度,对不同层次的后备干部分别规定最长备用期,在最长备用期内得不到提拔使用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不搞“终身制”,以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先进性。

(四)扩大后备干部来源 要确立大后备的思想。传统的后备干部队伍是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人才专业类别过少、专业面过窄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拓宽思路,重新界定后备干部的范围,把后备干部的内涵拓展为包括传统专业在内的经济、法律、科技、外语、金融等各行各业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队伍,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多元化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1、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各级领导干部一般都是由普通公务员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优劣。近几年来,因机构改革,公务员入口收紧,致使公务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素质提高不快。因此,要继续有计划地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在录用上要从严,宁缺毋滥。要特别注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干部队伍紧缺专业公务员的录用。同时,注意发现他们中有潜质的优秀份子,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

2、抓好选调生的培养选拔。选调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这是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今后年轻干部的重要来源,抓好这部分干部的培养选拔意义十分深远。除省委组织部每年分配给我们的名额以外,市里可直接到省内外高等院校去物色优秀应届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人才引进,可先放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组织上进行跟踪了解,经过几年培养锻炼,对表现优秀的可以选拔到机关或直接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

3、抓好科级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建设。市、县机关科级干部是县级领导干部最主要的来源。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比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还大,出现倒挂现象,这种情况势必制约县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进程。应当采取一些果断措施:一是应明确规定,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和县(市)区局(科)级干部中35岁左右的要占到30%。二是当前要特别注重培养选拔一批80年代出生,2000年代毕业,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中层干部队伍中来。

4、抓好企业年轻人才的发现培养。把企业作为领导干部成长的重要源头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库工程,应该结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企业人才库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建立起由企业优秀年轻高级管理人才组成的市级企业年轻高级人才库,把大批年纪轻、学历层次高、有专业特长的人员纳入年轻领导干部选拔视野。应该认真研究解决企业与县以上党政机关之间干部相互流动的体制问题,从而打破年轻干部从“学校”到“机关”,又从“机关”到“机关”的单一成长模式。

第三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问题研究

胡锦涛同志针对现阶段我国年轻干部的特点,提出过研究新时期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教育的思想。他指出:年轻干部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工作热情,有朝气,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开拓进取精神,但是也存在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经历相关的不足与弱点,即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这些论述为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与途径,只有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途径,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例外。年轻干部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经历相关的不足与弱点。年轻干部的成长,是大有规律可循的。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的内因基础条件;二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外部客观环境。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

一、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内因作用

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良好的智能、优秀的品行、广博的学识、强烈的动机、丰富的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因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的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

良好的智能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智能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通称,它决定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高低。年轻干部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及时合理地解决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智能条件。可以说,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年轻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尽快地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

广博的学识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基础。一般来讲,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现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既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因而,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与学识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息息相关。

优秀的品行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宋朝司马光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个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坚持当官先做人,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为达到个人目的,做事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还有的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以致跌进犯罪的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强烈的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与自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动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大体相近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成长的速度却大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自成长的动机不同。纵观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他们无不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他们才会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我。如果一名年轻干部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努力的方向,自学成长的意识较差,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他取得成功可能性也不大。

丰富的阅历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现实条件。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俗话说:“经历就是财富”,“经一事长一智”,指的就是人生经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多经历一些困难,多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提高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主要渠道。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实的学识功底,更离不开靠自身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正所谓“纸上得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另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磨练年轻干部的意志,砥砺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年轻干部要想早日成长成才,事业有成,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卓绝的奋斗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外因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促进和制约

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其自身内因基础因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客观环境。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外部客观环境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条件很多,主要包括机遇、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和组织的培养等。

机遇的影响。所谓机遇就是一种良好的时机和境遇,是人的才能得以显示和发挥的机会。如同其它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机遇也具有蕴藏期、显现表露期和消失转化期。因此,每个人都有发现机遇的可能,人们只有及时抓住它,才能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机遇的出现又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握住,它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必须培养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即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在肯定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机遇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遇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年轻干部的自身素质。如果一个年轻干部不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机遇再多,也是难以抓住的。

社会关系的影响。在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随着工作接触的不断增多和交往面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建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积极的方面讲,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年轻干部在社会交往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消极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把社会关系的作用庸俗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并以此作为个人成长成才的“捷径”,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不仅不利,而且十分有害。现实生活中少数人利用社会关系到处跑官要官,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因此,年轻干部对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把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己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自己尽快成长成才。

人际关系的影响。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具有社会属性。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领导帮助,离不开同事的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要想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就要求年轻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要善于搞好团结,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而且要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容得下各种性格的人,同时还要顾全大局,主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努力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的影响。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的起点、工作的岗位往往与工作的范围、工作标准、工作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较为关键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快一些;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较一般化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慢一些。但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要辩证地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好,对年轻干部个人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使年轻干部产生优越感,滋长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差,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虽有不利因素,但同时却能使年轻干部经受磨练,激发进取心,不利因素又可能变成有利因素。因此,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究竟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健要看年轻干部自身如何对待。

组织培养的影响。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除靠自身努力外,组织的培养非常重要。从组织的角度看,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从发现苗子,到适时放到一定的岗位平台锻炼,到及时的教育、鼓励和给予严格的管理、监督、严格要求,使其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组织的教育培养和适时使用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外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发挥组织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监督约束环境等对自己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他的成长才会如虎添翼。

三、内外因双重作用决定一个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轨迹 尽管内外因在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内因是基础,起决定作用,外因是条件,起制约和促进作用,但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而言,二者都是应该重视的。因此,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摆正内外因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将内因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外因所起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夸大外因所起的作用,否认内因的决定作用。为此,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成才,必须在充分运用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项基本素质,缩小自身素质同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的过程与结果,把自身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四、青年干部的自我实践与锻炼

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干部,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又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作为青年干部,如何在学习与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应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要着力培养讲政治的意识。青年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最年轻、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具创造精神的一支力量,确保青年干部健康成长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青年干部的政治水平、政治觉悟、政治立场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青年干部必须强化“讲政治”的意识。一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做到在大局下考虑问题,谋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要正确对待名利。青年干部要立志做大事,对待一切功名利禄,要有淡泊之心。看到别人提升有压力是正常的,但重要的是要变压力为动力,扎实工作,做出实绩。青年干部要力戒浮躁,安于平凡。能否耐得住寂寞是对党员干部的一个严峻考验。因此,青年干部要切实加强品德修养,严格把握自己,走出浮躁,安于寂寞,静下心来发奋学习,踏踏实实干实事。三要正确对待得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青年干部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要尽最大的努力成就事业,又要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坦然面对一切。

第二,要着力培养学用一致的优良学风。学习是一个人进步成长的阶梯。青年干部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拥有较高的政治修养,深厚的理论涵养,过硬的业务素养,才能在思想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坚定,业务上更加出色。青年干部要勤读有字之书,夯实自身基础;善读无字之书,提升自身素质。要以学为荣,以学为乐,自觉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要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做到持之以恒。要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第三,要着力培养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青年干部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许多岗位都是中坚力量,可以说,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青年干部要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成一行。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青年干部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都善于从困难的环境中汲取营养,砥砺意志,自强自新。环境越是艰苦,越是困难重重,青年干部越要振奋精神,永不自满,要始终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决心,迎接挑战的气概。青年干部要乐于奉献。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时时讲大局,处处讲奉献,决不能只想个人进退得失,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浮气躁。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职尽责,扎实工作,把追求融入到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中去,把奉献体现在无尽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第四,要着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不断锤炼昂扬的正气,时时处处彰显创新的锐气。要有激情、有干劲,力戒暮气、世故、圆滑。要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出思路解决问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推动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突破。办事情、作决策,要善于把上级指示精神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勇于革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落后意识,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五,要着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践出真知,实干出成绩。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要提倡广大青年干部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锻炼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青年干部要想事业有成,只幻想不行,投机取巧更不行,要切实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实干、肯干、巧干,坚忍不拔,持之以恒,顽强拼搏,以过硬的本领、过硬的作风干出过硬的成绩。青年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事业心比较强,是年轻干部的共性。想干好工作,想多做些事,这无可非议。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脱离实际,要尊重客观规律,时时处处体现一个“实”字。起草文件和讲话,文风要朴实;做事情、搞活动,要务实;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唯实;为人处世要老实、诚实。要下决心从文山会海里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讲真话,干实事,求实效。青年干部要有争创一流的精神。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以时不我待、重任在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

第六,要着力培养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青年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一要慎用权。“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可以造福社会,赢得人民的拥戴;以权谋私,必然身败名裂,沦为人民的罪人。青年干部能走上领导岗位,得益于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承载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真正把权力用在加快发展、推进事业上,用在为民谋利、造福群众上,以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二要慎微。古人云: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青年干部要正确识“微”,高度警惕“小节”问题,防止微恙成大疾,避免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青年干部一定要在细微之处表现出应有的品德和风格,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尤其是要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情况下,不逾规,不越界,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官。三要慎交友。领导干部交友不仅关乎个人友谊,更关乎党和人民的事业。交友不仅反映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干部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约束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择善而交,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要彻底净化自己的社交圈,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纷繁复杂的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用心不良、有所企图的人保持高度警惕,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在奉承声中保持自警,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问题研究

丁玉标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希望,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全局、关乎未来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我们党始终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事关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想得很深、很远,抓得很紧、很细,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年轻干部。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严肃指出,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接班人,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庄严责任。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难以向革命先辈们交代,难以向党和人民交代,就难以保证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不变色。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与时俱进地推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大规模地培训干部,大力提高年轻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建立来自基

“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解放思想,拓宽渠道,不拘一格。我们要从党的事业的大局和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出发,大胆破除妨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想束缚,坚决抛弃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和凭个人好恶选人等种种陈旧观念和错误做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年轻干部。既要清醒地看到他们的不足和缺点,更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既要看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更要看政治素质、品德修养;既要看工作实绩,更要看廉洁、团结和作风方面的情况;既要看平时的表现,更要看关键时刻能否经受住重大政治斗争的考验,做到讲台阶不抠台阶、论资历不唯资历、看学历更看能力。要把群众公认贯穿培养选拔的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把在群众中有没有较高威信,多数群众是不是认可和拥护,作为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那些群众公认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有实绩的优秀年轻干部大力选拔起来。

(三)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长期任务,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根据年轻干部的特点,加强培养教育。年轻干部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同志缺少对党的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的真正了解。因此,要引导教育他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展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要完善和改进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形式和方法,采取下派上挂、养其专业思维。二是“党校+基地”模式。在全疆内外建立八大教育培训基地,注重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养。如:在山东潍坊党校建立培训基地,由当地专家教授讲授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利用援疆资源在龙岩市古田县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基地,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在县内大丰镇万亩机采棉合作社建立培训基地,帮助年轻干部熟悉和掌握新型土地流转形式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三是“党校+实践”模式。坚持把年轻干部培养与岗位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将下派挂职锻炼作为历练干部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基层一线岗位上锻炼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质。近三年,已选派64名县直机关、部门年轻干部到乡镇、村(场)、社区挂职锻炼,选派4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县信访局挂职,筛选19名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到援疆省市培养。坚持“挂用结合”,即对到乡镇、社区挂职锻炼的年轻干部,成熟一批,提拔一批。

(二)强化竞争“储”。注重引入竞争的机制,开辟多种渠道,发现、储备更多的优秀年轻干部。一是公推公选优秀年轻干部。打破身份、资历、学历等界限,通过广泛推荐、科学比较、综合评价等步骤,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后备干部。对入库年轻干部实行重点培养、跟踪考察,扩大年轻干部选拔基数。二是梯次管理分类培养后备干部。按照后备干部综合素质、个人能力、岗位需求、结构要求等将后备干部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梯次,实行梯次管理,形成既有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应用型”人才,又有面向中远期的“储备型”人才。按照党群、经济、科教文卫、政法、农林牧等类别,实行分类培养。同时,强化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核,对培养效果不明显、年

求全责备的思想,形成了择优选才机制,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全面畅通选拔年轻干部的渠道。2010年以来,共公开选拔干部2次,公开选拔科级干部15人,其中年轻干部8人。

(五)严格要求“管”。针对年轻干部既处于干事创业的“黄金期”,也处于容易犯错的“危险期”,呼图壁县建立严格的教育、管理、约束和奖惩制度体系。一是定期汇报制度。年轻后备干部定期地向单位“一把手”和组织人事部门书面或口头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学习状况,自觉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监督。二是定期谈话制度。县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年轻干部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给予指导,及时“纠偏”。三是定期考核制度。推行年轻干部常态化考核,每年公开、民主地对年轻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考核意见,存入干部成长档案,并在年轻干部中进行横向比较,为优秀年轻干部的及时发现、快速成长提供条件。

三、年轻干部培养和选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拔年轻干部的视野不宽,渠道不畅。闭关自守,画地为牢是影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主要障碍。过去在选拔干部上,习惯于在熟悉的人中选人,在领导身边选人,在本单位、本系统选人,选人的范围窄小,甚至有时觉得无人可选。

(二)用人观念陈旧,缺乏胆识和气魄。具体表现为:“不放心、不放手、不放宽”这三种心态。不放心,就是担心年轻干部缺少经验,怕一旦用人失误,会造成影响和损失;不放手,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牢固确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观念。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牢固树立事业至上的观念,确立选人、用人、育人是领导者一种责任的观念,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干部,只要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就可以选拔使用。

其次,要用时不我待的心态对待年轻干部。使用干部与高经济建设一样,也有个机遇的问题。用干部要用当其时。一个人的才能发展过程就像一条抛物线,处在上升阶段,特别是发展到“最佳时期”,他的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强。这时,领导者如果能及时重用就能产生较强的激励作用,获得较高的用人效益。如果错过时机,这个干部就可能会碌碌无为,平平凡凡地过一生,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要有唯恐埋没和耽误人才的惜才、怜才之心。选拔干部要讲台阶、论资历,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干部积累领导经验所必需的,但要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奖历而不唯资历。如果台阶过细过繁,太看重资历,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对看准了的苗子,要加大培养力度,要实行小步快跑的形式,对特别优秀的干部要敢于破格提拔。

再次,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年轻干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一个干工作的干部也不可能没有失误,用干部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牢固确立“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出题目、组织专题调研以及每年一次的虚拟性全县工作思路务虚会,帮助年轻干部想大局、议大事、出思路。把课堂教学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员对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理论思考的能力,通过经常举办诸如知识经济、社会管理知识、招商引资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一系列双休日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学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讨,拓宽年轻干部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眼界。既加深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又提高学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每年分期分批安排一定数量的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接受培训。

二是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工作水平。下基层锻炼和多岗位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使年轻干部的加速成长,在实践锻炼上应加大力度。要积极鼓励和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特别是环境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推到重大任务第一线去,让他们在现实的风浪中经受考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年轻干部选送到基层去锻炼。坚持每年从县直机关选派一批基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或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适时选派一些优秀年轻干部上挂锻炼。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宏观思维、决策能力。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外省、市和援疆省市锻炼。培养他们高层次交流能力及把外地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管理方式与县域实际相结合能力。抽

1得失,不顾党和人民利益,甚至以权谋私的人;那些只说不做,弄虚作假,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的人;那些拉拉扯扯,热衷于跑官要官的人;那些无中生有、制造矛盾、吹嘘自己、打击别人的人,决不能选拔到领导岗位,已经在领导岗位上的,要坚决调整下来。二是要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特别要更加注重对年轻干部德的考察。三是要注重工作实绩。要看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事,既重视当前,又考虑长远,勤奋工作,注重实效,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四是要坚持群众公认。要看他们能否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中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过硬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是定方案,列名单。即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名单,特别是适合担任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干部名。二是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对于新进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作为一把手人选培养的,应当适当往前排,也可以直接放到副职岗位上。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实行进出同步,也可先

3要探索建立直接选用优秀年轻人才的“绿色通道”,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要实行目标管理,把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长效机制来抓。各级党委要按照上级有关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规划要求,定期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规划。要根据不同类型班子的特点,着眼优化年龄、文化、专业、气质、智能等方面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要抓住各种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把优秀年轻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做好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工作。班子换届时,优先选配年轻干部;职位空缺时,优先充实年轻干部;班子调整时,优先配备年轻干部;机构改革时,优先安排年轻干部。推荐的任用意向也不要很明确,大范围的无明确目标推荐,力争把优秀人才都网罗进来,成熟的马上可以提拔使用,目前还不适应进班子,但有培养前途的可以列入后备干部队伍。推荐的范围可以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团体(妇女干部、党外干部)、一个群体(80后干部),也可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二是要加大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公开选拔干部是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形式,公开选拔干部工作要制度化,常态化;选拔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一个单位的副职领导干部,也可以对一些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可以面向更大范围进行公开选拔。三是要加大竞争上岗的力度。通过竞争上岗,可以使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为年轻干部建功立业提供了机遇。要逐步形成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职位竞争上岗制度化。

三是要激活干部队伍,促使干部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经济工作要不断攀登新台阶,干部队伍必须始

5到基层锻炼,这是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我们要加大对选调生进行跟踪了解,对表现优秀的要及时培养使用,争取他们早出成绩。三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来源于高质量的后备干部队伍。在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中,可采取依靠各级党组织推荐一批、发动群众举荐一批、组织部门深入基层发现一批的办法,将80后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既注意防止“备而不用”,又不搞“备而必上”,坚持每年定期调整和适时补充,在滚动发展中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要积极推行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县委组织部可以按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程序,按笔试、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对象。综合笔试、面试成绩和全面考察结果筛选出若干名素质优秀的年轻后备干部人选。只有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符合科学跨越和长治久安建设的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级领导干部队伍才有希望。

第五篇:把握干部成长规律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把握干部成长规律 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近年来,我们鼎城区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切实加强培养选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大批优秀年轻干部顺利成长起来,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效地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活力,推进了全区各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进程。目前,全区1056名科乡级领导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28%,并呈现出比较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9%,专业知识结构趋向合理。全区33个乡镇,党政主职平均年龄仅37.5岁。这批年轻干部当中不但拥有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党务、政务干部,也有一批懂市场、懂技术、懂业务的专业领导人才,正成为领导和推动我区两个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是:

一、正确认识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增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前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区部分干部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随之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有的认为,现在领导班子已普遍年轻化了,不需要花费太大精力去抓了;也有的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讲的就是竞争,是千里马自然会冒出来,不需要刻意去培养,也不存在什么规律不规律的问题。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曾一度有所松懈,出现了或论资排辈或“拔苗助长”等错误做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这一情况,区委狠抓了提高和统一认识的工作,组织引导大家认真学xxx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正确认识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增强抓好这方面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广泛组织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江总书记关于《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在党的十五大上关于培养造就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在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我们认真分析了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按照规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极端重要性。使大家认识到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庄稼的生长一样,也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需要经过自我成长期、基层锻炼期、基本成熟期和任职成熟期四个阶段。年轻干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成长过程虽然与其主观努力分不开,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领导的培养,取决于组织提供的机会和条件。只有按照和遵循这一规律,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才会大批涌现出来。再次,从我区干部队伍现状和所面临形势来分析,一方面随着全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跨地区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扩大,要保证全区100多个科乡级行政、企事业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正常进行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另一方面,我区部分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轻干部偏少,尤其是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领导人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还远不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显然,如不迅速改变这一状况,全区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建设将难以持续进行,“强区富民”战略目标也将难以顺利实现。通过学习和分析、对比,使大家清醒认识到,在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上,过去采取的力度不是大了,而是小了,当前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不是没有规律,而是必须严格遵循规律。从而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起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区委统一思想认识后,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了以区委书记挂帅,党群副书记、常务副区长、组织部长参加,每半年研究一次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常委会,专题听取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并形成常委会议纪要下发各单位。以区委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统战、人事、共青团、妇联、总工会等部门紧密配合并纳入了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同时,区委还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培养制度》、《交心通气与谈话制度》、《诫免制度》、《定期监督与考核制度》、《后备干部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制度,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逐步步入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严格按照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建立驱动力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科学培育机制

认识规律的目的在于运用规律。近几年,我们严格按照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了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

1、按照超前选备规律,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青年后备人才需要早发现、早储备,这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基础和前提。几年来,在年轻干部的培养上,我们鼎城区委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了超前考虑、超前安排,坚持从基层和基础抓起,早选苗子、早培养,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放开视野,拓宽识人、选人渠道。我们在对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进行了广泛调查摸底,发现优秀人才的同时,主要按照年轻干部成长的一般轨迹,重点从经过乡镇基层工作岗位或区直机关二层骨干岗位上锻炼,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年轻干部中挑选。我们坚持每年结合领导班子的考察,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一次民意测验和民主推荐,在推荐基础上进行严格考察。最后按后备干部标准,筛选确定后备对象。在后备干部人数上,我们坚持实行了“一、二、三”后备人才工程,即长期保持100名正科级后备干部,20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30名区级后备干部。二是注意保持合理的后备队伍结构。只有结构合理,才能做到备、用较好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后备干部队伍的“预备队”作用。几年来,我们坚持根据科乡级领导班子所担负的任务和我区区情选配有“工、农、经、贸、理、法、文、教”等各种专门知识的年轻干部,使专业知识形成管理结构,其中根据我区是农业大区的区情,农林水专业的后备干部保证了20%以上。在年龄结构上,坚持以30岁左右的为主体,占60%左右,35岁以上比较成熟的和25岁以下有潜力、还需经过一段时间培养提高的战略后备干部各占20%左右。同时,保证妇女干部占20%,非中共党员干部占8%,少数民族干部占5%。三是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年轻干部成长是不平衡的,后备干部在后备过程中会有个别年轻干部因主观努力不够或其它培养条件的限制而落伍。对此,我们坚持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察和民主测评,在测评和考察的基础上对科乡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一次调整补充,将群众公认,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补充进来,把有问题反映或经实践证明表现一般,工作实绩平庸的对象及时予以淘汰。93年来我们共补充进后备干部队伍550名,淘汰了135名,基本上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

2、根据素养进补规律,强化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年轻干部的基本素养是在教育培训中逐步提高的。教育培训是培养年轻干部良好素养的一种主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坚持强化对年轻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工作贯穿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全过程,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我们主要以党校为主阵地,采取三种方式:一是认真组织轮训。即组织年轻干部特别是年轻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分期分批到党校培训、进修。培训内容主要是根据形势和任务要求,重点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灌输,以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二是开展岗位职务培训。按照年轻干部的岗位性质、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以岗位必需的政治理论、道德品质以及业务知识和技能为基本内容组织培训,以提高年轻干部的任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加强学历教育。选送年轻干部到上级党校、各类院校深造,参加函授学习,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成人高教自考等方式,使年轻干部具备与培养目标相应的学历层次、文化素质,93年来,我们在区委党校共举办年轻干部轮训班20期,岗位职务培训班31期,学历函授培训班10期,共培训年轻干部4000人次,同时我们还有计划有意识地选送了400 余名年轻干部参加上级党干校的学习培训,确保了全区所有40岁以下的科乡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到区委党校轮训一次,参加学历教育的年轻干部有535人,其中有480名年轻干部上升了一个学历层次,55人上升了两个学历层次。在抓好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突出以青干班为重中之重。近几年我们每年在区委党校举办一个这样的班次,从学员的选调到管理教育,从内容到方法,切实做到了“高、严、精、活”。“高”即选调的学员标准高,都是从每年结合领导班子考察进行民主推荐的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中挑选的比较成熟,近期能进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并由组织部部务会研究确定;“严”即教育管理严,在培训期间按军事化管理方式强化党性锻炼;“精”即培训内容要精,要管用,严格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确定培训内容;“活”即培训方法活,不仅进行强化理论灌输,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座谈,专题讨论或演讲,边学习、学实践、边调查研究,边动手写文章等办法,对学员进行强化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对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市场经济理论和领导科学知识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近几年的青干班学员有90%以上都相继走上了科乡级领导岗位。

3、根据能力积累规律,加大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力度。年轻干部的能力积累来源于实践锻炼,实践是年轻干部能力积累的有效途径。每一名成功的年轻领导干部无一不是在实践锻炼中成长起来的。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年轻干部各自的不同特点,不同培养需求和目标,采取各种方式,切实加大了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力度。一是下基层锻炼。我们主要以农村和企业为主要阵地,以后备干部和长期在区直机关工作的年轻干部为重点对象,坚持每年选派30名左右机关干部到乡镇、企业任职和挂职,20名左右乡镇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每年选派近200 名年轻干部组成三村三户、支帮促等工作队深入到环境比较复杂、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村组和工厂车间帮助工作,让他们全面、直接、具体地了解区情、民情,体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艰巨性,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原区政法委年轻干部杨君,头脑清醒,基本素质好,工作魄力足,有培养潜力,94年,区委把他选派到较偏远的尧天坪乡任党委书记,这个乡由于前任领导决策失误,经济工作曾一度陷入极度困难的境地,干部群众怨声载道,他到任后,不畏艰难,带领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深入群众广交朋友,针对本地地理、资源实际制定一条适应该乡经济发展的路子,很快赢得了全乡干部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打开了工作局面,其自身思想、意志和领导、管理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95年底区委便把他安排到城关重镇武陵镇任镇长,通过基层磨炼,使他在基层领导岗位上得心应手。目前,该镇经济工作在他的领导下,财政收入跃入全市前二名,综合实力进入了省“百强镇”之列,他本人连年立功受奖,今年初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十佳公仆’荣誉称号。二是“负载”锻炼。把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台阶和关键岗位上任职,多交任务,多压担子,为他们提供展才华、出成绩的最佳环境和条件,使年轻干部长期进行满负荷运转,加快其成长步伐。近几年,我们坚持每年选调一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对他们成长影响明显的重要台阶和关键岗位上任职,如担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综合部门负责人等。以培养年轻干部的管理、决策能力,积累领导工作方法和艺术,近几年我区提拔到副处级以上领导岗位的全都经过了这些重要岗位和关键台阶的锻炼。三是“火线”锻炼。让年轻干部到复杂环境中去经受锻炼,挑选年轻干部去完成“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如山林纠纷,移民搬迁、防汛抢险等,以培养年轻干部解决复杂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其临机决断水平。96年鼎城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全区组织了上千名年轻干部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沅水大堤有几处出现险情,我们组织了200名年轻后备干部组成突击队参与抢险战斗,都出色完成了抢险任务。区水电局年轻干部、工程师王宏尧,沉着指挥,果断决策,使一处重大险情化险为夷。防汛结束后,区委、区政府为年轻突击队集体记功,王宏尧同志被及时提拔为区水电局副局长,300 多名年轻干部在这次防汛抢险战斗中受到区委、区政府通报表彰。四是轮岗锻炼。对年轻干部适时进行交流和岗位轮换,让他们经受多方面锻炼,逐步从“专才”成长为“通才”、“全才”,增强其综合管理能力,积累全面的领导经验。近几年,我们结合乡镇班子换届和每年对领导班子的调整,根据年轻干部的培养需求,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年轻干部进行交流和轮岗,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后备干部采取由上而下的交流路线,把他们放到基层领导岗位上去。对一直在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采取由下而上的交流路线,把他们调到区直机关或综合部门任职,对长期在党务、行政部门或区直综合部门任职的年轻干部,或长期在湖区乡镇或山区乡镇工作的年轻干部,采取相互转换式交流路线,相互交流任职。95年来,我们共对305 名年轻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其间进行二次以上轮岗交流的有86名,同时,我们还选派了4名年轻干部到西藏,1名年轻干部到麻阳县进行扶贫锻炼。

三、准确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及时把优秀年轻干部推上领导岗位

年轻干部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个最佳使用期,这一时期他们的素质、能力、经验、身体均处于最佳状态,担任某一领导职务的条件均已成熟,在这一时期及时寻找时机予以提拔任用最有利于他们发挥才干,建功立业,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势必造成年轻干部个人潜能上的浪费,延误干部的顺利成长。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在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上,非常注重讲求使用的时效性,坚持不打时间差,看准了就及时予以提拔重用,把培养年轻干部与科学把握用人时机进行了有机结合,确保了年轻干部的成熟度和启用时机相一致。

1、搭舞台。就是让年轻干部唱主角,为各方面的优秀年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近二年来,只要是经过锻炼基本成熟的年轻干部,我们都坚持及时把他们推到各级领导岗位,特别是到乡镇、到经济工作第一线任职。95年来,我们共提拔了264名40 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到科乡级领导岗位上任职,其中提拔担任乡镇党政主职的47名,占乡镇党政主职的71%。区计生委,原曾因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而在省、市占有重要位置,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计划生育工作出现明显滑坡,去年,区委及时大胆地将这付重担交给一位年仅32岁的年轻女干部。她上任后锐意进取,大胆开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很快又显示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

2、腾位子。为使已基本具备任职条件的优秀年轻干部都有用武之地,我们主要采取腾位子的办法。一是加强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实施,加大了不胜任现职干部的降、免力度,及时为优秀年轻干部腾位子。95年来,全区因各种问题反映或不胜任现职干部实行降免职35人,其中免职25人,降职10人。二是严格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对达到离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一律在当月办理完离退休手续。三是对年龄较大,工作平庸的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退居二线。

3、先进后出。对于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由于领导班子职数已满,一时又腾不出适当位子,我们就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即先提拔任用后,再适时进行调整。近二年,我们采取这一办法及时提拔启用的优秀年轻干部16人。

4、大胆破格。对年轻干部的破格使用,我们既慎重又大胆;即讲政绩又看发展;既注重台阶又不唯台阶,只要是年轻干部中的突出人才,达到了某一层次的任职成熟度,就大胆地启用。张跃忠,原是区林业局一名年轻技术干部,通过考察发现,该同志年纪轻,头脑清醒,政治素质好,又是硕士研究生,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各方面表现较成熟,95年我们在调整干部时不因他是一名一般干部,应该在副科级台阶上“炼一炼,看一看”,而是大胆地将他破格提拔担任一正科级林场场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很快进入角色,打开了工作局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96年,经区委推荐出任石门县科技副县长。近年来,全区共破格启用优秀年轻干部14名。35人,其中免职25人,降职10人。二是严格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对达到离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一律在当月办理完离退休手续。三是对年龄较大,工作平庸的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退居二线。

下载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后备干部培养问题

    浅谈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后备干部培养问题 在今年6月28日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做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今天向阳部长为我们青年干部做了关于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报告,我深有感触。青年干部作为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法研究

    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法研究 中共五河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部署,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我们就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开展了......

    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办法

    关于加强优秀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根据......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情况汇报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科学发展的......

    如何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如何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

    年轻干部队伍状况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优秀年轻干部的数量还不能满足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二是部分年轻干部不适应基层工作,缺乏应急处变和处理复杂矛盾的......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2011

    把握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规律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位有为近年来,对于年轻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历来都是莫衷一是,赞成的认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到新岗位敢打敢拼,能有效推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