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8-12-16 11:21:00阅读次数:153]
内容提要:年轻干部成长需要自身努力、外部强劲推动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培养方式上应把握好时间、手段、管理上的制高点,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结合实际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做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坚持大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素质;二是树立大人才观念、广纳各方面人才;三是利用大实践领域实践、增长年轻干部才干;四是实行大视角选人、用新的观念来发现和选拔干部;五是着力构建大管理格局,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年轻干部培养的针对性,近期,我们通过抽取样本、走访、个别座谈等形式,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并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工作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现状调查
我们抽取40名干部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县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42.2岁;正科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37.1岁;副科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27.9岁;一般干部10人,平均年龄48.2岁。男性33人,女性7人。本科以上学历26人,大专学历11人,中专学历3人。通过对调查对象成长历程的调查分析,发现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不是一个自然的成熟过程,而是多种主客观培植条件不断优化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成长规律表现如下:
1、快速成才,需要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勤奋刻苦、努力工作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是勤于学习,储备技能。在学习上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调查对象中,30名现任领导干部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级党、干校或成人教育学校的学历教育;而抽取的10名一般干部中,只有1名干部参加了在职学历教育,其余9名干部在近二十年均未主动参加任何形式的学习培训。二是勤奋工作,创造成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必须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调查对象中,75%的领导
干部曾被各级党组织授予“优秀公务员”、“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其中10%的干部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三是把握机遇,展现自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机遇。重大场合的表现、艰苦环境的锻炼、处理突发事件的才干等,都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有利时机。调查对象中,有3名干部是利用参与省、市重大接待的机会,有6名干部是利用抽调到国企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机会,有5名干部是利用下派挂职锻炼的机会,大胆展示自我才能,以突出的表现,得到县委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认可,被推荐、选拔重用。
2、健康成长,需要外部强劲推动。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是成长的基础、发展的起点,但必须通过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的外因推动才能起作用。
首先,必须抢占时间的制高点,早发现苗子早培养,避免干部素质提高滞后于年龄增长的现象。年龄是干部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没有年龄上优势也就没有成长过程的优势。我县针对年轻干部记忆力好、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勇于创造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坚持从基层和基础抓起,选好苗子早培养,早压担子早成才,从而为他们尽早进入领导岗位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早发现苗子。每年采取各级组织民主推荐,群众、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打破行业、身份、资历、台阶、所有制等限制,不拘一格在全县广泛推荐后备干部。二是早培养。对有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的后备干部,不论参加工作时间长短、资历长短,及时有针对性地放到相应岗位实践锻炼,增长才干。近三年来,先后选派38名后备干部到乡镇基层锻炼,156名后备干部到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岗位实践锻炼。三是早使用。在实践锻炼中成绩优秀、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破除“唯资历论”,大胆采取“加凳子”、“腾位子”、“补空子”等办法,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在调查对象中,最初担任不同职级时的年龄状况是:副科级最小的23岁,最大的31岁;正科级最小的29岁,最大的41岁。其中,被调查的10名县级领导干部中,担任副科级领导时的年龄均低于30岁。
其次,必须抢占手段的制高点,运用综合措施进行大力度培养,力戒各种形式化、功利化现象。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是培养造就干部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充分利用县委党校这一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基础上,积极创设“石泉讲堂”、“网上党课”和与高校“联姻”办班等新的教育培训载体。同时,每年组织近百名县、科级年轻后备干部赴“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实地学习考察,从而促使年轻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提升素
质。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力度。坚持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县委确定的蚕桑、旅游、非公经济和城市建设等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上去锻炼,同时对一些需要提高、丰富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急难险重事件能力的年轻干部,采取组织调整、岗位交流、选派挂职等方式,着力强化组织培养和锻炼效果,促其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将锻炼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近期拟提拔任用的后备干部,放到相应岗位,采取担任“见习领导”、“领导助理”、重要岗位副职和临时主持工作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缩短年轻干部成长周期。三是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定期对年轻后备干部进行考核测评,对工作实绩平平、发展潜力不大、群众公认度不高、考核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调出后备队伍;同时对在届中考察、年度考核中群众公认,政治、业务素质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或在关键时刻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适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
第三,必须抢占管理的制高点,不断激发内在的成长动力,保证干部按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监督,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其内在动力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县一方面坚持定期通过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民意调查等制度,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解决,使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廉政勤政,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坚持干部谈心谈话、告诫提醒和定期考察考核制度,制定不称职、不胜任后备干部标准,强化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有了成绩及时表彰鼓励,发现缺点和问题及时告诫提醒,帮助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使其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强劲的内在动力和进取精神,在组织的关怀下不断地成长进步。
3、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把干部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根据干部年度考核、重点工作或重大项目完成及群众“公推”等情况,适时把品德高尚、清正廉洁、勇于创新、实绩突出、爬坡破难、勇挑重担、埋头苦干、群众公认、贡献重大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以为定位”、“争先保位”、“创新提拔、平庸免职”、“靠走关系无市场”的用人导向。二是积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把“阳光操作”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在干部动议前,将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向社会进行公布,并采取民主推荐与全委会成员署名推荐和县委常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相关领导署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名,提名初步人选确定后,提交纪检监察、计生、综治、审计、信访、安监、检察、法院等八个部门联合把关,再按一定比例提交县委常委会审定
考察对象,经过差额考察、常委会、全委会票决等选拔程序,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的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择优选拔到领导岗位。三是不断加大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积极打破“论资排辈”用人观念,增强年轻干部学习意识,不断加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促进了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近年来,我县进行了3批次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15名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与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年轻干部理论功底不够扎实,运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观念较弱。还有些年轻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
第二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8-12-16 11:21:00 阅读次数:153]
内容提要:年轻干部成长需要自身努力、外部强劲推动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培养方式上应把握好时间、手段、管理上的制高点,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结合实际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做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坚持大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素质;二是树立大人才观念、广纳各方面人才;三是利用大实践领域实践、增长年轻干部才干;四是实行大视角选人、用新的观念来发现和选拔干部;五是着力构建大管理格局,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年轻干部培养的针对性,近期,我们通过抽取样本、走访、个别座谈等形式,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并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工作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现状调查
我们抽取40名干部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县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42.2岁;正科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37.1岁;副科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27.9岁;一般干部10人,平均年龄48.2岁。男性33人,女性7人。本科以上学历26人,大专学历11人,中专学历3人。通过对调查对象成长历程的调查分析,发现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不是一个自然的成熟过程,而是多种主客观培植条件不断优化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成长规律表现如下:
1、快速成才,需要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勤奋刻苦、努力工作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是勤于学习,储备技能。在学习上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调查对象中,30名现任领导干部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级党、干校或成人教育学校的学历教育;而抽取的10名一般干部中,只有1名干部参加了在职学历教育,其余9名干部在近二十年均未主动参加任何形式的学习培训。二是勤奋工作,创造成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必须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调查对象中,75%的领导干部曾被各级党组织授予“优秀公务员”、“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其中10%的干部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三是把握机遇,展现自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机遇。重大场合的表现、艰苦环境的锻炼、处理突发事件的才干等,都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有利时机。调查对象中,有3名干部是利用参与省、市重大接待的机会,有6名干部是利用抽调到国企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机会,有5名干部是利用下派挂职锻炼的机会,大胆展示自我才能,以突出的表现,得到县委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认可,被推荐、选拔重用。
2、健康成长,需要外部强劲推动。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是成长的基础、发展的起点,但必须通过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的外因推动才能起作用。
首先,必须抢占时间的制高点,早发现苗子早培养,避免干部素质提高滞后于年龄增长的现象。年龄是干部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没有年龄上优势也就没有成长过程的优势。我县针对年轻干部记忆力好、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勇于创造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坚持从基层和基础抓起,选好苗子早培养,早压担子早成才,从而为他们尽早进入领导岗位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早发现苗子。每年采取各级组织民主推荐,群众、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打破行业、身份、资历、台阶、所有制等限制,不拘一格在全县广泛推荐后备干部。二是早培养。对有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的后备干部,不论参加工作时间长短、资历长短,及时有针对性地放到相应岗位实践锻炼,增长才干。近三年来,先后选派38名后备干部到乡镇基层锻炼,156名后备干部到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岗位实践锻炼。三是早使用。在实践锻炼中成绩优秀、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破除“唯资历论”,大胆采取“加凳子”、“腾位子”、“补空子”等办法,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在调查对象中,最初担任不同职级时的年龄状况是:副科级最小的23岁,最大的31岁;正科级最小的29岁,最大的41岁。其中,被调查的10名县级领导干部中,担任副科级领导时的年龄均低于30岁。
其次,必须抢占手段的制高点,运用综合措施进行大力度培养,力戒各种形式化、功利化现象。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是培养造就干部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充分利用县委党校这一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基础上,积极创设“石泉讲堂”、“网上党课”和与高校“联姻”办班等新的教育培训载体。同时,每年组织近百名县、科级年轻后备干部赴“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实地学习考察,从而促使年轻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提升素质。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力度。坚持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县委确定的蚕桑、旅游、非公经济和城市建设等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上去锻炼,同时对一些需要提高、丰富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急难险重事件能力的年轻干部,采取组织调整、岗位交流、选派挂职等方式,着力强化组织培养和锻炼效果,促其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将锻炼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近期拟提拔任用的后备干部,放到相应岗位,采取担任“见习领导”、“领导助理”、重要岗位副职和临时主持工作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缩短年轻干部成长周期。三是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定期对年轻后备干部进行考核测评,对工作实绩平平、发展潜力不大、群众公认度不高、考核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调出后备队伍;同时对在届中考察、考核中群众公认,政治、业务素质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或在关键时刻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适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
第三,必须抢占管理的制高点,不断激发内在的成长动力,保证干部按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监督,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其内在动力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县一方面坚持定期通过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民意调查等制度,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解决,使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廉政勤政,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坚持干部谈心谈话、告诫提醒和定期考察考核制度,制定不称职、不胜任后备干部标准,强化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有了成绩及时表彰鼓励,发现缺点和问题及时告诫提醒,帮助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使其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强劲的内在动力和进取精神,在组织的关怀下不断地成长进步。
3、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把干部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根据干部考核、重点工作或重大项目完成及群众“公推”等情况,适时把品德高尚、清正廉洁、勇于创新、实绩突出、爬坡破难、勇挑重担、埋头苦干、群众公认、贡献重大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以为定位”、“争先保位”、“创新提拔、平庸免职”、“靠走关系无市场”的用人导向。二是积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把“阳光操作”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在干部动议前,将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向社会进行公布,并采取民主推荐与全委会成员署名推荐和县委常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相关领导署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名,提名初步人选确定后,提交纪检监察、计生、综治、审计、信访、安监、检察、法院等八个部门联合把关,再按一定比例提交县委常委会审定考察对象,经过差额考察、常委会、全委会票决等选拔程序,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的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择优选拔到领导岗位。三是不断加大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积极打破“论资排辈”用人观念,增强年轻干部学习意识,不断加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促进了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近年来,我县进行了3批次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15名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与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年轻干部理论功底不够扎实,运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观念较弱。还有些年轻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
第三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问题研究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问题研究
胡锦涛同志针对现阶段我国年轻干部的特点,提出过研究新时期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教育的思想。他指出:年轻干部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工作热情,有朝气,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有开拓进取精神,但是也存在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经历相关的不足与弱点,即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这些论述为新时期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与途径,只有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途径,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例外。年轻干部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经历相关的不足与弱点。年轻干部的成长,是大有规律可循的。年轻干部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年轻干部自身的内因基础条件;二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外部客观环境。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
一、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内因作用
一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必须具有良好的内因基础条件。良好的智能、优秀的品行、广博的学识、强烈的动机、丰富的阅历等,都是年轻干部应该具备的内因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的因素,决定着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方向。
良好的智能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智能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通称,它决定一个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高低。年轻干部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及时合理地解决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智能条件。可以说,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年轻干部不断运用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因此,年轻干部要想尽快地成长成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智能条件。
广博的学识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基础。一般来讲,现在的年轻干部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都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现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其中既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还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因而,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与学识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息息相关。
优秀的品行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宋朝司马光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个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坚持当官先做人,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当前,少数年轻干部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有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有的为达到个人目的,做事不计后果、不择手段;还有的利用手中的职权,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以致跌进犯罪的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所有这些,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强烈的成长动机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与自身是否具有强烈的动机有着重要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大体相近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成长的速度却大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自成长的动机不同。纵观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他们无不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他们才会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我。如果一名年轻干部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努力的方向,自学成长的意识较差,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他取得成功可能性也不大。
丰富的阅历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现实条件。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俗话说:“经历就是财富”,“经一事长一智”,指的就是人生经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多经历一些困难,多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提高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主要渠道。一个人工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实的学识功底,更离不开靠自身经历获得的直接经验,正所谓“纸上得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另一方面,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磨练年轻干部的意志,砥砺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年轻干部要想早日成长成才,事业有成,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卓绝的奋斗精神是不可能的。
二、外因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促进和制约
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其自身内因基础因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外部的客观环境。有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外部客观环境所起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客观条件很多,主要包括机遇、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和组织的培养等。
机遇的影响。所谓机遇就是一种良好的时机和境遇,是人的才能得以显示和发挥的机会。如同其它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样,机遇也具有蕴藏期、显现表露期和消失转化期。因此,每个人都有发现机遇的可能,人们只有及时抓住它,才能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机遇的出现又具有偶然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握住,它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想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必须培养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即锻炼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预见性。在肯定青年干部成长成才过程中机遇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遇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年轻干部的自身素质。如果一个年轻干部不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机遇再多,也是难以抓住的。
社会关系的影响。在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随着工作接触的不断增多和交往面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建立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从积极的方面讲,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年轻干部在社会交往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从消极的方面讲,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把社会关系的作用庸俗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完全寄托在社会关系上,并以此作为个人成长成才的“捷径”,这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不仅不利,而且十分有害。现实生活中少数人利用社会关系到处跑官要官,不仅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同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为党纪国法所不容。因此,年轻干部对社会关系所起的作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把有利的外部环境与自己的努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自己尽快成长成才。
人际关系的影响。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具有社会属性。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领导帮助,离不开同事的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要想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就要求年轻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要善于搞好团结,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而且要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容得下各种性格的人,同时还要顾全大局,主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努力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的影响。工作起点、工作岗位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的起点、工作的岗位往往与工作的范围、工作标准、工作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较为关键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快一些;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较一般化的年轻干部,成长得就慢一些。但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要辩证地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工作起点高、工作岗位好,对年轻干部个人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使年轻干部产生优越感,滋长骄傲情绪;另一方面,工作起点低、工作岗位差,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虽有不利因素,但同时却能使年轻干部经受磨练,激发进取心,不利因素又可能变成有利因素。因此,工作起点、工作岗位究竟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健要看年轻干部自身如何对待。
组织培养的影响。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除靠自身努力外,组织的培养非常重要。从组织的角度看,一个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从发现苗子,到适时放到一定的岗位平台锻炼,到及时的教育、鼓励和给予严格的管理、监督、严格要求,使其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组织的教育培养和适时使用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外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只有发挥组织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公平竞争环境、监督约束环境等对自己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他的成长才会如虎添翼。
三、内外因双重作用决定一个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轨迹 尽管内外因在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内因是基础,起决定作用,外因是条件,起制约和促进作用,但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而言,二者都是应该重视的。因此,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摆正内外因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将内因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外因所起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夸大外因所起的作用,否认内因的决定作用。为此,年轻干部要想健康成长成才,必须在充分运用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各项基本素质,缩小自身素质同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通过实践的过程与结果,把自身成长成才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四、青年干部的自我实践与锻炼
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干部,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又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作为青年干部,如何在学习与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应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要着力培养讲政治的意识。青年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中最年轻、最活跃、最有朝气、最具创造精神的一支力量,确保青年干部健康成长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青年干部的政治水平、政治觉悟、政治立场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青年干部必须强化“讲政治”的意识。一要加强政治理论修养。要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做到在大局下考虑问题,谋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要正确对待名利。青年干部要立志做大事,对待一切功名利禄,要有淡泊之心。看到别人提升有压力是正常的,但重要的是要变压力为动力,扎实工作,做出实绩。青年干部要力戒浮躁,安于平凡。能否耐得住寂寞是对党员干部的一个严峻考验。因此,青年干部要切实加强品德修养,严格把握自己,走出浮躁,安于寂寞,静下心来发奋学习,踏踏实实干实事。三要正确对待得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青年干部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要尽最大的努力成就事业,又要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坦然面对一切。
第二,要着力培养学用一致的优良学风。学习是一个人进步成长的阶梯。青年干部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拥有较高的政治修养,深厚的理论涵养,过硬的业务素养,才能在思想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坚定,业务上更加出色。青年干部要勤读有字之书,夯实自身基础;善读无字之书,提升自身素质。要以学为荣,以学为乐,自觉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要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学习目标,做到持之以恒。要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第三,要着力培养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青年干部肩负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许多岗位都是中坚力量,可以说,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青年干部要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成一行。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青年干部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都善于从困难的环境中汲取营养,砥砺意志,自强自新。环境越是艰苦,越是困难重重,青年干部越要振奋精神,永不自满,要始终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决心,迎接挑战的气概。青年干部要乐于奉献。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时时讲大局,处处讲奉献,决不能只想个人进退得失,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浮气躁。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尽职尽责,扎实工作,把追求融入到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中去,把奉献体现在无尽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第四,要着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不断锤炼昂扬的正气,时时处处彰显创新的锐气。要有激情、有干劲,力戒暮气、世故、圆滑。要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出思路解决问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推动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在改革发展中突破。办事情、作决策,要善于把上级指示精神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勇于革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落后意识,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五,要着力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践出真知,实干出成绩。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要提倡广大青年干部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锻炼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青年干部要想事业有成,只幻想不行,投机取巧更不行,要切实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实干、肯干、巧干,坚忍不拔,持之以恒,顽强拼搏,以过硬的本领、过硬的作风干出过硬的成绩。青年干部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事业心比较强,是年轻干部的共性。想干好工作,想多做些事,这无可非议。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决不能脱离实际,要尊重客观规律,时时处处体现一个“实”字。起草文件和讲话,文风要朴实;做事情、搞活动,要务实;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唯实;为人处世要老实、诚实。要下决心从文山会海里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讲真话,干实事,求实效。青年干部要有争创一流的精神。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以时不我待、重任在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
第六,要着力培养拒腐防变的自律意识。青年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一要慎用权。“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可以造福社会,赢得人民的拥戴;以权谋私,必然身败名裂,沦为人民的罪人。青年干部能走上领导岗位,得益于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承载着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真正把权力用在加快发展、推进事业上,用在为民谋利、造福群众上,以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二要慎微。古人云: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青年干部要正确识“微”,高度警惕“小节”问题,防止微恙成大疾,避免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青年干部一定要在细微之处表现出应有的品德和风格,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尤其是要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情况下,不逾规,不越界,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官。三要慎交友。领导干部交友不仅关乎个人友谊,更关乎党和人民的事业。交友不仅反映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干部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约束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择善而交,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要彻底净化自己的社交圈,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纷繁复杂的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用心不良、有所企图的人保持高度警惕,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在奉承声中保持自警,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2011
把握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规律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位有为
近年来,对于年轻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历来都是莫衷一是,赞成的认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到新岗位敢打敢拼,能有效推进工作。反对的声音则认为年轻干部经验不足,阅历不丰,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但是从干部培养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帮助年轻干部认真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培养和提高干部的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才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才能让他们有位有为,成长为未来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一、年轻干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年轻干部成长中的“最短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观念比较薄弱。还有一些年轻干部不注意实践锻炼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
二是吃苦奉献精神不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不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环境逐步改善,年轻干部自觉奉献、勤俭办事的意识比较淡薄。
三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创先争优”意识。一些年轻干部在工作上为急于出政绩、得荣誉,往往对扬名显能的事比较热衷,对眼前的、现实的成就比较看重,缺乏脚踏实地,从基 本功练起的实干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是从学校到机关,然后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考重点高中、考大学、考公务员,过五关斩六将,一次次获胜,似乎这些都是靠自我奋斗的结果,一些年轻干部不能正确把握组织上提供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只认为是提拔的前奏,宗旨意识不强,缺少踏实工作和服务群众的观念,没能有效把握实践机会,从中增长才干。
二、年轻干部成长有哪些规律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遵循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水平。”多年来,我们在工作中逐渐摸索,不断总结,归纳了一些年轻干部成长过程的规律。
1、年轻干部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岗位知识积累。
从我区情况来看,35岁以下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当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179名,占总数的80%,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7名。但他们中多数干部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差距很大,要成为业务能手,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虚心求教。因此,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是否善于学习,加强知识积累和理论储备是促进自身成长的基础。组织部门必须加大多层次、全方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年轻干部丰富知识面,开阔眼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必须经过在基层多个岗位上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基层艰苦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关键岗位和多岗位锻炼是一个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途径。我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中,在乡镇、街道任过职的占65.2%,在村、社区任过职的占21.7%,在综合部门、关键岗位任过职的占19.6%。82.6%的干部经过上挂、下派和重点工作的挂职锻炼。从这些数据来看,较长时间和多种形式的任职锻炼,可以帮助一个年轻干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组织部门必须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上下挂职,交流轮岗等方式,为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领导经验。
3、抓好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所以组织部门必须,以“创先争优”等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年轻干部内在的成长动力,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服务意识、“创先争优”意识,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保证干部按照积极进取的方向健康成长。
三、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区委在干部工作中,不断加大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采取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参与急、难、险、重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等方法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熟,努力培养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通过政策扶持、公开选拔等途径 任用年轻干部、储备年轻人才,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进程。目前全区共有30岁以下科级干部8名,占科级干部总数的2%;31-35岁科级干部38名,占科级干部总数的9.7%;30岁以下后备干部137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70%;31-35岁后备干部21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0%。
(一)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年轻干部理论和业务水平。一是加强学科建设,以政策理论知识和提高领导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等相关学科为重点,选派骨干教师到省内高校参加培训学习,为每名授课教师都确定了明确的业务主攻方向,提高党校培训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订单式、选修式、论坛式等新型培训方法,实现集中授课和自主选学相结合、教师和学员互动的培训方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出党校的授课主体作用。三是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与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培训联合体,先后设置了办公自动化、文秘、金融、法律等8个专业课程,组织部则根据学员的工作需要和专业类别,选派参加脱产培训,使培训不断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此外,组织部还完善了请销假、考试考核、组织部派人跟班督学、考查等制度,严肃学习纪律,从制度上对学员实行严格约束。使学员在党校快速实现从工作岗位到学习岗位、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学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三个转变,安下心来,坐得住、学得进、有提高。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33期,培训年轻干部1300余人次。(二)强化实践锻炼,多岗位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通过挂职锻炼,参与急、难、险、重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等方法丰富年轻干部工作经验,提高年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能力。
一是选派挂职锻炼。选调优秀年轻干部到组织部、信访局、招商局、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等重要部门或接触群众多的一线单位挂职锻炼,为他们提供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机会,使他们在不同层面、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上学习知识,尽快成熟。三年来共选派41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锻炼,选派50名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28名年轻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锻炼,5名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摸爬滚打,增长才干。
二是参与阶段性重点工作。抽调年轻干部参与棚户区改造,轻轨建设,奥运、国庆、非法集资稳控等阶段性重点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领导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年来,先后选派120多名年轻干部到棚改、轻轨一线锻炼,抽调300多名年轻干部参与奥运、国庆、非法集资稳控等阶段性重点工作。
三是增设岗位提供实践机会。对通过培训和锻炼后综合能力提高较大,但在驾驭全局、科学发展方面仍有欠缺的干部,区委结合他们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在部分单位设立助理岗位,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实践,提升能力。三年来,已将16名青年干部派到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担任助理职务,参与基层领导班子分工,在重要岗位上重点培养锻炼。
(三)通过政策扶持、公开选拔、公开招考等途径任用年轻干 部、储备年轻人才。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任用年轻干部。***区委从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考虑,合理配备年轻干部。首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重点使用年轻干部。从班子结构和长远建设考虑,重点选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班子,对具备一把手素质的年轻干部,采取小步快走,先当一般副职,干得好就放到正职岗位的办法,为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和全面锻炼的机会。其次,统筹全区班子情况,为优秀后备干部进班子创造条件。对那些不思进取、观念陈旧、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完不成目标任务的领导干部,坚决从岗位上调整下来,为年轻干部让出位置;对任职时间超过两届或6年以上的干部进行交流,为年轻干部串出位置;对职数已满,但缺少年轻干部的班子,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为年轻干部挤出位置;实行干部提前离岗制度为后备干部倒出位置。三年来,共有53名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选拔年轻干部。改革和完善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制度和措施,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选优汰劣,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近几年,区委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区招商局副局长、政法委副书记等副科级干部,100余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检法两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竞聘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是优化结构,大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根据目前***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才短缺的现状,要走人才强区之路,就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大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 度,快速优化党政人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2006年,为改善人才短缺的现状,着眼未来5到10年经济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我区启动了“百名大学生”工程。目前,已连续5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97名具有全日制学士学位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其中有6名硕士研究生)。“百名大学生”工程作为我区谋划长远发展的一项“蓄水工程”,已凸显成效。不仅极大地优化了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更为我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他们广泛分布在乡镇街道和外经、发改、经服等重要部门,绝大多数都参与了棚改拆迁、信访维稳、招商引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等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已成长为基层和工作一线的业务骨干,并纳入到全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加强培养和教育,创新体制和机制,激励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第五篇:年轻干部成长规律
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做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今天向阳部长为我们青年干部做了关于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报告,我深有感触。青年干部作为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如何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如何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向阳部长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深刻的剖析,并从内因是基本因素,外因是必要条件,进行辩证的阐述。我们青年干部在现代成长过程中,面临党性不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受市场经济影响大,缺乏进取精神,急功近利等问题,向阳部长从六个方面就如何推进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进行系统的论述,为我们青年干部指明了方向。会后,我们青年干部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开展了激烈的讨论。我认为:除了组织的培养外,必须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严于律己,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了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勤于学习,锤炼素养强本领。
学习是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从自身的工作特点出发,区分主次,突出重点,做到党的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注重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仅向书本学,还善于向人学,向社会学。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逐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争做事业的搏击者、奋进者、开拓者。
二、勇于实践,磨砺意志展胸怀。
实践出真知,只有到实践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明事理、长才干。工作中,要敢担责任,勇挑挑重担,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尽力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和研究问题。顾全大局,用心做事,注重给领导请示汇报,注意和同事合作交流。力求灵活应对复杂局面,统筹安排工作事务。虚心听取意见,善于自我批评,在实践中学习领悟,磨砺意志,锻炼成长。在形势多变的情况下,能客观思考,冷静分析,审时度势,着力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严守规章制度,谦虚谨慎,百折不挠,尊重领导同志,正确处理上下关系,左右关系,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三、严于律己,改进作风端品行。
为人要忠诚,做事要严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用“八荣八耻”进行自我鞭策、自我约束。应甘于奉献,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苦拼实干;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政治强、作风硬、工作实的青年干部,力求用高尚的人格和务实的作风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人生路漫漫,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益与风险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正视存在的不足。要善于总结,敢于创新,自觉养成“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勤奋好学和勇于实践的良好风气,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矢志追求高尚,放胆磨砺人生,努力争做优秀的青年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