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志东局长在2012年全省航运海事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马志东局长在2012年全省航运海事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发布者:admin 浏览176次 时间:2012年2月02日 09:40 坚定信心 强势攻坚全面推进全省航运海事跨越发展
(2012年1月9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2年全省航运海事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全国海事工作会议、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2012年工作,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为全面推进我省航运海事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省航运海事事业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和各市县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航运海事系统干部职工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目标为引领,紧扣“大汉江、大水运、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抓管理,保畅通,水路运输生产稳步增长
强化水运基础管理,制定了全省统一的《水路运输许可证》、《船舶营业运输证》、《港口经营许可证》编码规则,水路运输登记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严格水运市场监管,开展全省水路运输业年度核查工作,核查水运企业64家、个体280家、客船809艘、货船291艘,合格率分别达95.3%、100%、96.7%、100%。夯实港口经营管理,开展港口经营调研活动,规范港口行政管理,完成了5个港口市场化自主经营的行政许可工作。
精心组织运输生产,各级航运海事部门周密部署、靠前指挥,圆满完成了“春运”、“五一”、“十一”等客流高峰时段的水路旅客运输任务,未发生旅客滞留、人员伤亡事件,全省水路运输生产保障有力、安全有序。全年完成客运量356 万人、货运量19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49%、11.76%。
(二)抓机遇,激活力,水运前期工作充分有力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实施意见》,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结合我省水运发展现状,拟定了《关于加快陕西省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我省水运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印发《陕西省“十二五”水路交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全省水路交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开展《陕西省水路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水运发展进行研究和部署。加大水运科研力度,《汉江水运主通道航运关键技术研究》获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审批立项,目前正在开展相关专题研究。省厅下达的“十二五”水运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研究进展顺利。
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要求,完成全国地方海事信息化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完成省级视频会议系统硬件建设,与部海事局视频会议系统成功对接;为基层海事部门配备电脑、打印机及3G路由器等信息化设备,提高了基层海事部门的信息化装备水平,为二期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积极申报“十二五”信息化建设项目,陕西省海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列入全省交通“十二五”信息化建议计划。
(三)抓重点,攻难点,港航基础建设全力推进
2011年全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航道通航条件、港口及码头设施得到有效改善。重点建设项目强力推进,汉江安康至白河164公里航运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已建成码头11座,占码头建设总量的50%,其中4座码头已交付使用;蜀河、白河、孤山三个水电枢纽回水变动区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农村渡口改造再创佳绩,各级航运海事部门克服渡口改造任务重、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坚持“安全、实用、耐久、美观”的原则,顺利完成了省厅下达的75处农村渡口改造任务。小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石泉港客运码头、榆林金鸡沙码头、神木天台山码头及汉台、潼关、洞河海事执勤站点建成投入使用,沿江沿岸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和基层海事部门的工作环境逐步优化。
(四)抓监管,排隐患,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目标责任书签订率达100%。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制作宣传展板30块,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提高了水上安全知识的普及率。
水上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周密部署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的水上安全工作,积极开展水上安全大检查、水上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活动,特别是安康、汉中、商洛等市县海事人员,在“五一”、汛期及“十一”等重点时段,放弃节假日休息,坚守工作岗位,切实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2011年,全省各级海事部门共组织安全检查187次,出动海事执法人员1032人次,检查水运企业和涉水单位98家,各类船舶9836艘次,现场纠正违章111起,排查安全隐患128项,隐患整改率100%。全省水上安全四项指标为零,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应急救援建设稳步推进。开展省级水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前期调研,编写完成了陕西省水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组建调研报告,并结合省政府颁布实施的《陕西省水上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了预案贯彻实施意见,对陕西省水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组建方案进行了完善,并上报省厅审查。加强海事装备建设,为安康、汉中、榆林等市海事部门配备新型海巡艇18艘,全省海事安全监管反应速度、机动能力稳步提升。强化水上应急演练,全年开展防汛演练、水上救援演练13次,水上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陕南汉江流域爆发洪涝灾害,安康、汉中海事部门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功救援遇险人员和船舶,充分展现了航运海事队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良作风。
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部署,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陕西省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筹建准备工作。深化船检机构资质认可工作,通过部海事局2011年度船检资质认可不定期检查。扎实开展全省船舶检验机构制度建设年活动,促进了我省船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增强船舶检验手段,为各市船检分支机构配备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船检设备,全省船舶检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规范船舶建造检验管理,按照船舶检验技术规程和建造检验规定,完成了紫阳“汉江之星”的建造检验工作。加大船舶登记力度,船舶登记业务有序推进,全省已办理登记船舶758艘,登记船舶发证率达100%。
船员适任管理更加规范。更新船员适任考试题库,制定了《陕西省船员培训、考试、发证管理办法》。加大船员培训力度,举办船员基本安全培训班16期、机动船船员适任培训班4期,共培训船员481人,船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加强船员培训管理,坚持行业管理部门组织船员培训工作,确保将安全意识放在培训首位。
开展陕粤海事结对子互访活动,深化结对子内涵,巩固结对子成效,我省海事业务水平、船检技术手段及船检工作质量大幅提升。
(五)抓基础,严执法,行业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严格海事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全省海事执法人员年度审验和换证审验工作全面完成,海事执法人员基本信息档案逐步完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交通运输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意见》。规范行政处罚工作,历时半年多,制定了《陕西省水路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共20多万字。全省第一部综合性的水路交通行政执法基本知识教程正式印发,便于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渭南市地方海事局确定了基础知识要牢,相关业务要熟,岗位工作要精的学习目标,狠抓水运法规学习,实行了岗位业务考核制度。开展水路交通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各级航运海事部门不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案卷档案,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三年来,全航运海事系统确保五个零,安全事故零死亡、行政执法零诉讼、行风纪风零投诉、廉政建设零举报、维稳工作零上访。体现出了航运海事工作跨越式发展。
加快立法进程,《陕西省水上漂流安全管理办法》(草稿)已报省厅审查,并列入立法计划。完善行业管理,出台了《陕西省改造渡船管理办法》、《陕西省水运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陕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考核办法》、《陕西省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及《陕西省海事制式服装着装规范》等制度,以制度建设推动行业管理,行业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六)抓创建,促文明,行业整体形象大幅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召开了全省航运海事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暨信息宣传培训座谈会,用“五个着力”指导全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活动、部级文明航道调研工作、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和文明执法标兵单位评选活动,修订印发了“文明地方海事处”和“文明客船”等创建考核标准,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规范化水平。丰富精神文明创建内涵,认真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以及“做尚德重礼陕西人”、“文明我先行、服务我更优”等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陶冶了职工思想情操,弘扬了文明意识,提高了道德素质,促进了行业全面进步和职工全面发展。
(七)抓党建,树新风,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签订了廉政承诺书,牢筑廉洁从政思想道德防线。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活动,梳理岗位责权,查找岗位风险,印发了《陕西省海事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手册》,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廉政教育网络。深化水运工程建设专项治理工作,落实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廉政责任,有效预防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开展走访随访和问卷调查活动,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执行责任追究,服务对象满意率达96%以上。局机关设置党委纪委举报箱、局长意见箱、实行可匿名举报制度,保障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航运海事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求真务实、雷厉风行。我们紧紧围绕部省重大决策,坚决果断的抢抓发展机遇,快速推动工作任务落实,把心思精力集中到抓落实、破难题、见实效上,说了算、定了干,一切部署超前定,一切任务朝前赶,使我省航运海事事业不断加快发展。
二是开拓思路,创新发展。我们以超前性、预见性的眼光审视航运海事发展,科学编制行业规划,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立足跨越发展目标,在项目建设,运输生产,安全监管,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臻于至善,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是精益求精,高效服务。我们始终把精益求精作为行业发展的一种卓越品质,以铁的作风抓管理,严执法,优服务,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营造了一个人心思进、争先创优的发展氛围,展示了航运海事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是上下联动,共克时艰。我们从定责任、强制度、重考核、正自身做起,不遗余力的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各级航运海事部门扑下身子一起干,行业上下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一盘棋,聚成了一颗心,谱写了航运海事和谐发展的新乐章。
同志们,走过不平凡的2011年,我们步履艰辛,又豪情满怀。一年来,我们面对顺境坦途和险滩暗流,以迎难而上、果断出击的决心、勇气和智慧,克服了万难险阻,书写了奋进华章。全系统连续两年取得了“党风廉政零违纪、水上安全零事故、行政执法零复议、综治维稳零上访、行风政风零投诉”的佳绩;省局机关连续第三年获得省交通运输厅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的殊荣。这些成绩的获得是省交通运输厅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重视关心的结果,更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厅航运局、省地方海事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航运海事事业的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航运海事战线的全体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制约我省航运海事事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港航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二是运输发展总体粗放,运输组织及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项目储备不足、发展后劲乏力,前期工作力度亟需加强;四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救助能力及监管手段需要进一步强化;五是机制体制不顺、专业人员缺乏,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制约和影响了我省航运海事事业的发展,难以适应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省局和各市县航运海事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尤其是要破解用人难题,增加船舶技术检验专业人才,为加快实现我省航运海事事业跨越发展创造条件。
二、正确判断和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内河水运强势开局、高点起步。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月11日,交通运输部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重点工作和10项保障措施,加快推进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设步伐。3月24日,张德江副总理又亲自参加了国家高等级航道“十二五”期建设启动仪式,标志着内河水运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由此可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将是内河水运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形势,而且必须抓住上级所能赋予的战略机遇,更应当尽最大努力创造发展机遇,争取机遇,为我省航运海事事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快内河水运发展需要我们多方争取真抓实干
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举措。目前,我省航道内部不能成网、外部不能畅通、航道等级偏低,港航基础设施薄弱,船舶技术落后,碍航建筑物较多,已不能适应快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我们要认真配合省交通运输厅,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陕西省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寻求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改善我省水运发展落后面貌。各市县航运海事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内河水运发展对构建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按照《陕西省“十二五”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省局安排部署,积极主动做好各项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西部强省提供支撑保障。
(二)加快水运结构调整需要我们明晰思路突出重点
加快水运结构调整是提升水路交通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精神,围绕“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的总体思路,结合我省水运发展现状,按照水运发展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以推进运力结构调整为支撑点,以发展水上旅游客运为增长点,继续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我省航道通航条件,提高港口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实施船型标准化,降低运输船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打造舒适化、特色化水上旅游发展格局。不断增强我省水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提升水运区位优势和服务水平。
(三)为全面履职而行动需要我们肩负使命保障安全
在2011年全国海事工作会议上,徐祖远副部长提出“为全面履职而行动”是海事精神的旗帜和海事文化的基石。而构建“四型海事”(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是全面履行海事职责的总体要求,也是海事部门践行“三个服务”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以“四型海事”建设为主线,深刻分析我省海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要把勤于学习、注重落实、主动服务和积极创新融入海事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继续完善海事体制机制,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大水上安全监管力度,拓宽海事服务深度广度,全面推进我省“四型海事”建设步伐,切实履行海事职责,确保我省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推进综合运输发展需要我们科学定位超前谋划
推进综合运输发展对于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要以编制《陕西省水路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建设安康至白河高等级航道为契机,认真研究水路交通与其它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综合效益。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共同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合作协议》,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铁水联运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铁水联运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认真开展前期调研,分析汉江铁水联运的可行性,积极寻求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研究编制铁水联运规划,科学布局铁水联运站点,着力解决铁水联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渐把汉江航道打造为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为北煤南运、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五)推动行业文化建设需要我们丰富内涵树立品牌
文化积淀着人们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更是行业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我们要切实增强新形势下推动行业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我省航运海事政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培育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行业文化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行业文化建设内涵,让文化内涵不断渗透到品牌建设之中,让品牌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积极树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先进服务理念的特色品牌。全系统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提高行业文化感染力,使广大干部职工成为行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人人关心、共同参与、携手推进,为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我省航运海事事业正处在一个能够加快发展而且必须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以攀高争先、敢闯一流的雄心壮志,努力把我省航运海事事业跨越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具体讲就是坚持“五个不动摇”:
第一、坚持跨越发展决心不动摇。发展滞后是我省航运海事面临的基本现实,任何一点的徘徊和动摇,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抢抓历史机遇,推进跨越发展,是当前航运海事系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自觉摒弃慢条斯理、按部就班的惯性思维,坚定跨越发展决心不动摇,为行业跨越发展献计出力、添砖加瓦,真正形成人人谋发展、促跨越的浓厚氛围,在“十二五”时期,抓住国家、交通部将内河航运列为重中之重的机遇。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目标。
第二、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项目促发展、发展抓项目”的意识,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我省航运海事事业跨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是高水平策划储备项目,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着力加快水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船员培训基地及港航建设等项目的调研、策划、论证等工作,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透。二是高速度推进在建项目,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一线的指导和协调,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其早建成、早投产。
第三、坚持巩固安全成效不动摇。思想隐患,是安全工作的最大隐患。近几年,我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始终保持稳定,但是水上安全事故具有较强的突发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容不得丝毫懈怠和麻痹大意。各级航运海事部门要自觉树立“安全形势时刻都严峻、安全任务时刻都艰巨”的警觉意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全面巩固安全管控成效,夯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安全薄弱环节治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强化水上安全教育实效,推动我省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坚持规范行业管理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管理是软实力。近两年,我们通过在工作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办法,靠制度约束、靠规范提升的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但行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绪繁多,需要在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完善。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依法行政、有效监管、高效便民”的原则,继续深化行业管理,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行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第五、坚持打造精品行业不动摇。以打造“文明、人本、和谐”的精品行业为目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引导全系统干部职工把提高工作效率效能和改进优化服务方式作为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增强实力的平台,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建立一支真正以实绩论英雄,以成效比高低的高素质队伍,努力为行政相对人、水运企业及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有效的服务,彰显出行业精益求精的追求理念和勇于担当的豪迈气魄,树立航运海事竭诚服务的良好形象,在实现航运海事事业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打造精细化管理。
三、2012年工作任务和措施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我省航运海事事业向跨越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全系统要立足跨越不懈怠,奋勇争先闯难关,齐心协力创佳绩。
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国家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坚持“大汉江、大水运、大旅游”发展理念,加快港航建设促发展,加大安全监管保稳定,优化服务质量树形象,强化行业管理上台阶,全力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陕西水路交通。
(一)深化管理抓服务,努力提升运输保障能力
强化水运市场监管。规范我省国际海上运输业以及相关辅助性工作,制定陕西省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管理办法。有效实施经营资质评估及动态监管制度,严格开展水路运输业年度核查和水路运政大检查,加大不定期抽查力度,定期公布违法违规运输船舶“黑名单”,打击非法经营。深化水运基础管理,加强运政人员业务培训,制定陕西省水路运政综合检查评分标准和陕西省港航政务工作指南,不断提高运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推进运力结构调整。按照交通运输部船型标准化统一安排,继续加大安康瀛湖库区船型标准化试点、推广力度,研究制定《陕西省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积极主动解决资金问题,争取船型标准化工作经费和落后船型淘汰补助资金,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船舶,先在瀛湖库区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开来。不断提高船舶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引导水上客运向标准化、舒适化、高速化方向发展。
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开展汉江安康至白河高等级航道运输生产组织调研,精心组织春运、“十一”等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段的水路运输生产工作,科学分析运输需求,合理配备船舶运力,整治客船船容船貌,提升企业服务形象,提供优质畅通服务,确保全年水路运输生产四项指标稳步增长。
(二)统筹推进抓规划,着力加大前期工作力度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继续完善陕西省水路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基础工作,加强对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完成《陕西省水路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突出水运比较优势,注重规划协调衔接,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科学合理定位我省水路交通发展方向、发展路径。提升水运科研水平,开展西部科研项目《汉江水运主通道航运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研究,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完成水运科研任务,为我省水运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前期工作是建设项目立项的重要前提,事关我省航运海事跨越发展的大局,我们要按照省厅提出的“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把项目前期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人力、物力,着力解决前期工作进展缓慢、质量不高的问题,克服审批严、难度大的困难。继续推进省级水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陕西省船员培训基地前期工作;开展汉江洋县至石泉118公里、黄河壶口至禹门口65公里水上旅游航线、渭河航运开发可行性研究及安康煤炭分流港等前期调研。定期研究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争取工作,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打好基本建设前期工作攻坚战。各市县航运海事部门要积极配合省局做好规划编制及前期工作,同时也要按照省厅要求,提前做好辖区内渡口改造、小型码头、海事执勤站点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这是省局安排计划的重要依据。省局要求,列入2012年建设的渡口改造、小型工程、站点建设项目,务必在一季度前完成前期工作,今后需要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要在前一年度完成前期工作。
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全国地方海事信息化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完成省部SDH专线建设和省市VPDN无线网络建设,形成部、省、市三级专网覆盖,实现我省船舶登记、内河船员、船检发证等功能及数据集中综合办理。开展CCTV视频联动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建设由省级CCTV监控中心、市级监控分中心、县级监控终端、监控点构成的CCTV视频监控系统。
(三)又好又快抓建设,竭力改善港航设施面貌
坚持“好”字当头,“快”字见效的建设理念,全力抢抓加快内河水运发展机遇,围绕全年项目建设任务,统一思想,持续加力,确保年度各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汉江安康至白河164公里航运工程建设步伐,完成航道、港口及码头建设等主体工程。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建设、施工、监理责任,协同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督促施工单位上足人力、设备,抓住有利时机和生产节点,科学合理组织施工,加大重点港口建设,推动工程整体进度。特别是项目建设所在市县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沟通,及时解决项目征地及环境保护等突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加大渡口改造力度,完成80处渡口改造任务,各市县航运海事部门要把渡口改造作为沿江沿岸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惠民工程,具体负责渡口改造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等事宜,确保渡口改造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继续做好小型工程建设以及航道、港口、码头等水运基础设施维修养护,确保航道畅通。在此,特别感谢安康交通局、安康地方海事局、汉滨、旬阳、白河相关交通海事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时的全力以赴,排解矛盾,确保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突出工程质量管理。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把质量、进度、成本三者有机结合,并从细节入手控制工程质量,严格规范标准、施工材料、工艺流程等环节。采取定期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施工过程中的自检、抽检力度,尤其要对工程重要部位、隐蔽部位及关键工序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严把工程的重要质量检测指标,全面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树立精品意识,提高质量水平,实现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协调统一。
(四)标本兼治抓安全,尽力增强有效监管能力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防患胜于补救,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将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全航运海事系统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始终绷紧安全弦,全面筑牢责任链,严格监管排隐患,坚决防止重特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保持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稳定态势。
深化水上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水上交通安全“一岗双责”,督促县乡政府、涉水单位、水运企业及船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筑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水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链。强化重点船舶、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自查、互查、督查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渡运、超乘客定额、超航区航行及非客船载客等违法行为。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坚持隐患排查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推进隐患常态监控和排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彻底消除水上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海事装备建设,改善海事基层单位的安全监管条件和监管手段,提升水上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严格执行陕西省水上安全监管考评制度,增强水上安全监管效能,推进水上安全管理工作逐步向程序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迈进。
推进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以陕西省水上应急搜救指挥中心建设为重点,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建立应急搜救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有效救助和组织指挥能力,及时防范和化解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严格船舶检验管理。以“陕西省船舶检验机构制度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船检机构法定资质认可工作,进一步规范全省船舶检验档案管理,全面完成VIMS5.03船舶检验证书计算机制证系统升级工作,提高全省船舶检验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启动船舶识别号工作,清理汇总船舶数据,严格执行开工建造船舶识别号申请规定,确保全省船舶识别号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加快完善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的硬件、软件设施,开展船舶吨位丈量复核工作,从严遏制“大船小证”现象,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增设船舶图纸审核职能,规范船舶审图管理,提高全省船舶图纸审核质量。深入推进船舶登记工作,确保全省船舶登记率达90%。开展我省航区调研工作,收集水文、气象、船舶等资料,为国家海事局航区划分提供依据。
继续加强船舶建造市场管理,严把船舶建造源头关,坚决杜绝未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的违规滥造和私自改装行为,一经发现,严肃追究管理部门责任,绝不姑息手软。
强化船员资质管理。严把船员培训、考试、发证关,制定《陕西省内河小型船舶船员适任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办法》,实施新的船员发证系统,编写《陕西省船员培训教材》,组织开展船员综合业务培训,加大对违章船员的安全教育和处罚力度,提高船员的自律意识和安全技能。
安全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更不是光喊口号、下发文件就能保证安全。各级航运海事部门要时刻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在认识上再提高,管理上再加强,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式,升华安全管理理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我省航运海事事业跨越发展创造安全环境。
(五)规范行为抓执法,全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部署,切实抓好《海事行政执法业务工作流程》的推行工作,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我省实际的海事执法程序和标准,保证海事执法的统一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和备案规定,加强水路交通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水路交通法制宣传活动,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预防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服务群众之中。积极推进《陕西省水上漂流安全管理办法》的出台进程,力争省政府颁布实施。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海事执法人员任职资格管理,严格实行培训考试、资格审定、持证上岗和动态考核管理制度;继续加大海事行政执法教育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加强海事制式服装着装规范的管理,严肃着装风纪和仪表举止,推进文明和谐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抓好日常、定期执法监督检查,认真开展水路交通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严格执行水路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继续深化海事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防止权力滥用乱用,规范海事执法制服,塑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海事行政执法形象。
(六)凝聚合力抓创建,强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坚持创新载体夯实基础。按照“十二五”全省航运海事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文明我先行、服务我更优”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打造行业服务品牌,树立行业典型;继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文明标兵单位、文明地方海事处、十佳海事员等创建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继续开展行业文化建设,制定陕西航运海事文化建设纲要,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实施行业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创建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树立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切实提高行业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影响力。
加强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充实宣传队伍,增强宣传深度,突出宣传重点,提升稿件质量,坚持正确导向,加强舆论监测,充分利用省交通运输厅、省航运海事门户网站及行业报刊,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新闻宣传格局,大力宣传行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新成绩、新成效,营造大氛围、鼓舞大士气,为我省航运海事事业跨越发展提供舆论支持。
(七)惩防并举抓廉政,奋力构建风清气正行业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执行落实,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制度约束、惩戒警示等手段,形成有效的行业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活动,认真排查权力运行风险点,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大行政监察检查力度,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深化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做到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行业稳定发展大局。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做到清廉、务实、高效,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和谐局面。
同志们,百舸争流,破浪者领航;千帆竞发,奋勇者当先。新的一年,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更加主动的态度,排千难、破万险,努力开创我省航运海事事业跨越发展新局面!
谢谢大家!
第二篇:局长在2008年市中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文章标题:局长在2008年市中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2008年全市中医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传达贯彻全国、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并在总结2005年全市中医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我市卫生工作会议上确立的中心工作,部署2008年全市中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推进我市中医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全市中医工作简要回顾[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范文搜网]
2005年我市中医工作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精神,以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目标,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医院管理,强化中医专科建设和中医药人才培养,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依法行政,不断规范中医医疗市场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2005年我局根据《行政许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要求,着重规范了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程序,进一步推行了政务公开。全年批准设置中医医疗机构2所,同意执业登记中医医疗机构2所,依法注销中医门诊部1所。完成了对有关中医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校验工作,完成11所中医院的14项执业许可项目的变更工作。按照《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核中医医疗广告46份。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对中医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查看规章制度、交接登记台帐、医疗废弃物暂存地设置等情况,对违规行为责令其限期整改。
打击非法行医是2005年卫生工作重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对维护医疗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我局在各区县卫生局自查的基础上,将打击非法行医活动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对中医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行为;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的行为;非法义诊、超范围执业等活动进行了明查、暗访。发现并责令终止出租、承包科室6个,进一步规范了中医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
二、夯实基层中医工作,促进中医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是我市中医药工作的薄弱环节,近年我局加强对老五县中医院的指导,从中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专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专项经费加以重点扶持,推进了中医院服务能力的建设。积极鼓励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工作,为农民提供中医药服务,开展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活动,并对有中医药服务特色的镇卫生院进行奖励。
城区各卫生局按照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积极推进区中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白下、鼓楼等区在创建全国或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过程中,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充实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中医药人员,扩大中医药服务内容,建设了一批有中医特色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使更多的社区群众享受到中医药的服务。
今年在各区县卫生局积极组织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新申报了一批中医药特色明显、工作成绩显著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镇卫生院,我局组织专家进行了实地评审,又命名一批“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同时对2003年表彰的“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复查。除个别的社区服务站之外,均符合原创建标准,保留了中医药特色服务,受到居民的好评。我市目前现在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达到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示范站达到9所。
**市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结合全市“一区两县”的帮扶工作,定期组织专家分别对高淳、溧水两县的镇卫生院的中医药工作给予指导。各县(区)中医院在加大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县(区)中医院在本辖区内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的业务指导作用,加强与社区、镇、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合作。使中医药的诊疗技术,特别是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防治老年病、慢性病和疾病康复期的方法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挥,在为基层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基础管理,完善中医医院的制度建设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
第三篇:王全东局长在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全东局长在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中心议题是:回顾“十一五”,总结2010年全市民政工作;展望“十二五”,安排2011年工作任务。局党组对今天的会议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敲定目标,制定措施。可以说,今天的会议既是总结会,又是动员会;既是鼓劲会,又是誓师会。通过今天的会议,进一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心聚力,确保全市民政工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再谱新篇。
一、“十一五”成绩显著,2010收官完美,民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为“十一五”民政工作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十二五”民政工作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职能,强化服务,项目带动,创新工作,服务了大局,惠及了民生,发展了自身。
(一)突出项目带动,民生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一些民生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制约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把积极开展“跑部进厅”、努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民生设施作为2010年和“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长远谋划,提前运作,为“十二五”时期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十二五”规划要加大民生项目投入的有利契机,结合上级有关政策精神和我市社会发展需求,先后向上申报了老年城、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院等一系列民生项目。2010年,全面完成了总投资36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投资260万元,我市配套105万元)的烈士陵园改造工程,并接受了上级检查验收。投资150万元的(中央预算投资65万元,安阳市投资85万元)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已开工建设。投资100万元的儿童福利院项目已获批准,今年将开工建设。设计投资1.5亿元的老年城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库,该项目设计床位2000张,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二)坚持为民解困,民生保障工作全面落实 “十一五”期间,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五年来,城乡低保对象达到了46868人,发放低保金14053.4万元,下拨救灾款819万元,救助灾民15.8万人次,帮助灾民重建倒房810间,发放五保供养金1503.6万元,投资1000余万元对全市农村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844.9万元,为3100人次提供住院医疗救助,资助15.1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3.1万人次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累计发放优待金2625万元,抚恤补助资金7278.4万元,共接收安臵退役士兵1808人。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我市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
2010年,我市继续把保障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臵,常抓不懈。一是加大了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加强了对城乡低保工作的管理,与市纪委、监察局联合开展了城乡低保清理整顿工作,建立了“制度健全、对象准确、管理有序、操作规范、服务优良、群众满意”的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低保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即退。截至2010年底,城市低保共保障4315户、8450人,占全市非农人口的5﹪,人均月补差达到了145元,全年共发放保障金1445万元。农村低保共保障24960户,38418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5﹪,人均月补差达到了60元,全年共发放保障金2699万元。发放城乡低保基本生活补贴153万元,年终一次性生活补贴502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由每人每年1600元提高到2000元,分散供养由每人每年1100元提高到1200元,全年共发放五保供养金308.32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集中供养率稳步提升,全市1976名五保对象中,集中供养的有89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45%。敬老院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姚村敬老院被表彰为“全国模范敬老院”,是安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敬老院。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灾害的调查和救济工作,2010年,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50万元,救灾棉被1465条,棉衣485套。发放因灾倒房重建资金11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建房127户。同时,积极组织了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赠活动,共接收捐款72.7672万元。积极改善贫困群众医疗卫生条件,2010年,共办理城乡医疗救助918户,发放救助金347.2万元。在全市推广实施了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方便了群众,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是落实了优抚安臵对象待遇。优抚方面,2010年,为5901名优抚对象发放优待金525万元,为6431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补助款2531.3万元,发放门诊补助款109万元。深入开展了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结算“一站式”服务,为364名重点优抚对象报销住院医疗补助76.5万元,有效落实了优抚对象的生活和医疗待遇。投入资金11万余元,对35户农村困难优抚对象的危房进行了改造。认真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慰问活动,共走访抗日老战士、抗日烈属101人,发放慰问金28.3万元。积极开展了双拥进社区、非公组织拥军等双拥共建活动,成立非公组织双拥共建单位5对,社区双拥共建单位3对。退役士兵安臵方面,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市2008、2009两年近200名安臵对象未及时得到安臵,致使2010年的安臵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如此严峻的安臵形势,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同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要求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克服一切困难,尽快予以安臵。经过多方努力,已分别在去年的9月份和12月份全部安臵到位,共有50人择优安排到了事业单位,13人办理了双向选择,120余人办理了自谋职业,发放自谋职业金220.7万元,圆满完成了安臵任务,排除了一个巨大的信访隐患,维护了全市的社会稳定。
三是提高了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水平。2010年,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69名,社会弃婴19名,为我市150名失学儿童发放救助金15.2万元,为下肢残疾人发放轮椅360辆。全市29家社会福利企业共安排务工1620人,其中残疾职工852人,四险参保率均达到100%,有效的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成立了林州市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慈善募捐和救助活动,共接收社会捐款3117.82万元,先后开展了救助尿毒症患者、救助修建红旗渠伤残民工等15次救助活动,向困难对象发放救助金及物资869.1万元,受益人数达70314人。
四是深入开展民生调研活动。2010年,局党组把了解民情、访贫问苦、为民解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次组织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偏远山区开展“访贫问苦解民忧”民生调研活动,重点检查五保、低保资金是否到位,优抚对象待遇是否落实,督导受灾群众倒房重建工作等。活动期间,共走访边远山区村76个,走访群众600余户,发放亲民、爱民、助民联系卡2000余张。在双节期间,我局又结合全市“千人访万户,节日送温暖”活动,开展了“进千户门暖万人心”慰问千户特困群众活动,共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210.72万元,食用油1860斤,大米24.43万斤,慰问礼品708份,棉衣被1650套,慰问困难群众6400余户。两项活动开展以来,民政干部的亲民、爱民、忧民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与群众的感情,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提高服务水平,社会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强 “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较好地完成了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全市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村务公开率达到了97%以上;城市社区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全市37个居委会调整为29个社区居委会。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得到大力发展。殡葬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五年共火化遗体25000余具,火化率达到97%。婚姻和收养登记服务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共办理结婚登记38362对,收养登记109例,登记合格率达到100%,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单位”。依法加强行政区划与地名、边界线的管理,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老龄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开展了老年人养老清欠活动,出台了高龄老人津贴补助制度,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
2010年,各项社会建设工作发展迅速,管理更加规范。在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建设方面:深入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高标准完成了安阳市下达的32个试点村社区建设工作任务,真正实现了农村社区“一站式”基本公共服务,并顺利通过了安阳市的考核验收。加强了城市社区建设,大力开展了和谐社区共建活动,开元街道开元社区、振林街道向阳社区被评为“河南省和谐社区示范社区”。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做好了登记和年检工作,全市共有社会组织140个,其中社会团体7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7个。积极组织社会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被表彰为“河南省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先进单位”。在婚姻和收养登记方面: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11108对,离婚登记489对,办理收养登记6例,登记合格率均达100%。婚姻登记处着力加强行风建设,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行风示范单位”。在殡葬改革方面:顺应形势发展,出台了殡葬惠民政策,对优抚对象、五保对象、城乡低保户、高龄老人等特定人群亡故火化的,免除火化基本服务项目费用,政策实施以来,共为群众减免费用22.85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的丧葬负担。在行政区划、界线管理和地名公共服务方面: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安林线联检工作,做好了城区街巷地名清理规范工作,加强了地名标志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有效服务了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在老龄工作方面:大力推行以老年人互相帮助为主体,以社会化服务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模式,广泛推进了“三级养老”工作,“老人节”敬老月活动有效开展,老年人福利政策不断完善,高龄津贴制度扎实推行,2010年,市乡镇村三级共发放养老补贴、福利性款物1600余万元。
(四)立足改革创新,各项制度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制度建设是民政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制度创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加强管理,建立了“一切以制度办,一切按规矩来”的民政工作运行新机制,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环节,加强管理,成效初显。
为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我们对35周岁以下青年干部定期开展命题写作,公开点评,进一步提高了民政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字写作水平,为干好民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规范强化财务管理,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根据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认真讨论修改了民政局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日常财务手续,明确了支出审批程序,强化了财务监督。大力提倡厉行节约,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有关规定,控制住宿、餐饮接待标准,避免重形式、比规格、讲排场等铺张浪费现象,行政成本明显降低。
为畅通联系沟通渠道,让群众对民政工作有更多的了解,便于更好的接受群众的监督,指导民政工作,加强民政宣传,树立民政形象,2010年,我们开办了“林州民政网”,专人管理,图文并茂,随时更新,有力宣传了民政各项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深刻反响,各界对民政网给予了高度评价。“林州民政网”的开通,使群众对民政政策更知情,联系更广泛,群众冷暖更能得到及时解决,不出家门就可以了解民政业务行政审批事项的具体规定,掌握受理条件和办事方式,反映问题,民政工作的舞台更加开阔了。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民政基层党建、老干部管理、计划生育、党风廉政建设、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民政信访、平安建设等被安阳市表彰为先进单位。
总的来讲,“十一五”期间全市民政工作成效突出,2010年成绩斐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之艰辛。得益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奋力拼搏,得益于民政局党组的团结努力,得益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倾力相助。在此,我谨代表局党组向民政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和为民政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社会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地方财政对民政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跟不上民生发展需求,社会救助标准较低,保障覆盖面还不能涵盖所有困难群体,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加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范围,让更多的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二是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民政事业发展。特别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如养老院、老年人活动设施、城市社区办公用房等未列入城市发展规划,没有对所需土地进行储备,对民生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急需政府出台政策,将民生设施建设用地列入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利用好社会闲散资金,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中介机构管理的模式,改善民生设施建设落后现状,促进经济和民生协调发展。三是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民政承担着服务民生的重要职责,可以说政府在群众中的直接感受就是民政,可见基层民政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乡镇、街道都只配备了1名民政工作人员,力量明显不足,远远不能承担日益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严重影响了民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部分民政干部职工思想解放不够,开拓进取精神不足,工作能力差,群众观念淡薄,与民政工作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的形势不相适应。特别是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换的勤,个别民政所长没有树立勤政为民的意识,更有甚者,极个别所长不是为民办事,而是以权谋私,胡作非为,社会反映很坏,严重败坏了民政形象。一些机关工作的同志进取思想差,优越意识强,“官老爷”作风严重。上述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共同努力,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宏图大展,信心百倍,力创民政工作新辉煌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民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十二五”时期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位臵,而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民力,民生关系发展,发展为了民生。我市确立的“精神立市、工业强市、和谐兴市”的战略方针,也需要民生改善来支撑。民政部门作为政府保障民生的职能部门,在落实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实现市委“和谐兴市”的战略目标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理应担大责,当先锋,作表率。“十二五”是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黄金期,是民政事业充满期待、大有作为的五年。我们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任务,以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和谐,为实现“再造新林州,努力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提供坚强保证。为此,在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局党组制定了《林州市民政工作“十二五”规划》,这是指导做好“十二五”时期民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创造性的抓好落实。“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持以民生项目建设为龙头,促进民政事业大发展。
——要规划建设投资1.5亿元,设计床位2000张,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集养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高标准老年服务中心。
——要规划建设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涵盖城乡低保、军休服务、婚姻登记、慈善救助、赈灾物资储备等服务内容的多功能民政综合服务中心。
——要投资300万元,建设包括未成年人保护、孤残儿童安臵、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服务内容的社会福利中心。——要规划建设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退伍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要创建精品社区5个,特色社区13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
——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争取公共财政对民政发展的支持力度,用较少的公共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的民政发展资金,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惠泽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十二五”民政工作规划,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既体现了服务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又顺应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期盼。我们要坚定信心,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以勇往直前的勇气,决战决胜的信心,确保“十二五”民政工作规划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三、2011激昂斗志,奋力拼搏,开局之年谱新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任务繁重。做好2011年民政工作对于基本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对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实现市委提出的“攻坚十二五,再造新林州,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落实,至关重要。
2011年民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民生调研活动为引领,以民生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项目民政、服务民政、创新民政”三个民政,促进民政事业的大发展,为实现和谐兴市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民生保障。
按照这一基本思路,2011年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活动承载使命,把知民情、访民苦、解民忧贯穿于民政工作始终
民政之要在于为民。知民情、访民苦、解民忧是民政工作的本质要求,惠民、济民、助民是党和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把为民服务,为民解困作为一切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和要求,就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正确的方向从哪里来?二是不竭的动力从哪里来?正确的方向要从基层来,解决棘手问题的方法要从基层来,创新的灵感要从基层来,正确的思路要从基层来。什么时候方向迷失了,就是下基层少了,联系群众少了;什么时候脱离了群众,什么时候就会感到迷茫、徘徊、心中无底,无所适从,就会失去工作的动力。只有沉下去,走向基层,走向田间,走向服务对象,走向正在饱受磨难的群众,才能方向明,决心大,信心足;才能有措施,有方法,有动力;才能打开局面,取得成效。不竭的动力要从群众中来,只有深入群众,知民情,才能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真实情况,才会同情群众,怜悯群众,才会心想群众,产生工作的冲动、创新的冲动。因此,2011年,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访贫问苦”民生大调研活动,这项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知民情、访民苦、解民忧的有效载体,要以这项活动引领民政各项工作,承载民政工作的神圣使命,把活动贯穿于2011年民政工作之中,以活动促工作,用工作的成效检验活动的成果。
1、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任务,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保障民生特别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是民政工作最基本、最基础的要求和职能。因此,我们要从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衣、食、住、行、医等方面做起,为困难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与问题,确保困难群众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孤有所助。
一是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的救助体系。要扩大城乡低保保障范围,提高救助标准。切实加大动态管理力度,全年力争新增低保对象1万人,继续为急需政府关怀的重病、重残、主要劳动力伤亡等特殊弱势群体开通低保绿色通道,优化低保申办程序,做到随时保障、及时保障。继续坚持低保举报电话制度,让群众参与到低保工作的监督之中,确保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要创新救灾款物发放机制,加大特别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争取全年走访慰问不少于1万名特困户。要进一步完善减灾救灾应急机制,加快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突发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救助。全面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建立自然灾害损失核查综合评估机制,继续探索和推进农村住房自然灾害保险制度。要深入推进五保供养规范化管理,加强敬老院改扩建,同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实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要进一步完善敬老院星级评比制度,加强敬老院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城乡救助与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推广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要健全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以乡镇为救助点,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社会弃婴安臵。要抓好福利生产工作,落实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进一步落实优抚安臵政策。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村优待标准的调整工作,认真做好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审核审批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充分保障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要进一步巩固双拥创建工作成果,深入开展双拥进社区、非公组织拥军及“双节”、“八一”走访慰问活动。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做好双拥政策落实,双拥标牌、标志设臵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迎接“双拥模范城”检查验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退役士兵安臵工作,不断拓宽安臵渠道,确保完成退伍安臵任务,做好退役士兵稳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当前,退伍安臵工作越来越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由过去安臵就业逐渐转变为推向市场,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也相应的转变为抓好培训。我们要迅速适应这一变化,及早谋划,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与大专院校的合作机制,多渠道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三是进一步加快发展慈善事业。要树立慈善就是民政,民政就是慈善的大民政观念,把慈善事业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补充。要切实抓好扶贫济困暨“慈善救助一日捐”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募捐活动,拓宽慈善资金募集渠道,以成立林州市慈善总会山西太原分会为切入点,动员更多的在外人员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积极开展安老、抚孤、济困、助医、助教五大工程,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以规范管理为标准,进一步提升社会建设能力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方面: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全力做好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把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同换届选举结合起来,贯穿始终,通过换届选举使基层组织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规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要进一步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提高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要搞好社会组织的登记和年检工作,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指导社会组织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要认真做好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执法力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殡葬改革方面:要强化殡葬管理,坚持把推行火葬、改革土葬作为殡葬改革的主攻方向,努力提高火化率;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着力推行绿色殡葬,促进生态文明;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体系和救助保障制度,落实好殡葬惠民政策,逐步扩大受益面,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凸显殡葬事业公益性,推进殡葬改革健康发展。
婚姻和收养登记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水平,以争创“全国婚姻登记优质服务窗口单位”为目标,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要做好收养登记工作,全面提高登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确保登记合格率达到100%。
行政区划、边界线管理和地名公共服务方面:要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规范完善的行政区划服务体系。要大力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林州地名网,编绘出版《林州市区图》,出台《林州市门牌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地名公共服务功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要深入开展开展好平安边界建设,认真做好界桩管护工作,着力维护好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老龄工作方面:要坚持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契机,围绕“六个老有”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适合老龄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深入推进居家养老和“三级养老”,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好老年人补贴发放工作,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提升老年人生活保障水平,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3、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全面加强民政行风建设 行风建设事关民政事业发展,事关民政干部形象。我们要以民政行风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服务意识,更加严明工作纪律,全面落实各项制度,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彻底扭转“门难进,脸难看”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作风,踏踏实实的为群众解忧解难。民政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民政所是展示民政形象的“窗口”,必须全面加强行风建设。
乡镇(街道)民政干部工作在最基层,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联系最广,可以讲,基层民政干部形象代表市委、市政府的形象,代表全民政系统干部形象。去年,姚村镇民政所、城郊乡民政所被安阳市纠风办表彰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为我市民政系统争了光,添了彩。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所建设,着力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大力推广姚村、城郊民政所管理经验,推进乡镇(街道)民政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树立一大批像姚村、城郊、临淇民政所一样,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人民群众拥护,党委政府信任的基层民政所。广大基层民政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要以加强内部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民政事业单位建设,着重在“服务质量”上做文章,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目标。烈士陵园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以庆祝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褒扬先烈,教育后人。光荣院(老年公寓)要狠抓内部管理和行风建设,为住院老人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着力提升服务对象满意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军干所要认真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积极为军休老干部解决生活、医疗等方面问题,组织军休人员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同时,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搞好军休服务中心项目运作,努力为军休干部打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军休之家”。农保处要确保农保基金安全运营、保值增值,同时要强化政策宣传,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殡仪馆要积极开展爱岗敬业活动,转变服务理念,增设服务内容,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求发展。
要切实加强机关管理,节约经费开支,搞好机关学习,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节约型机关建设。要高度重视信访稳定,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确保全系统安全稳定。要做好民政党建、宣传、计财、法制、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老干、文明单位创建等其他综合性工作,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二)项目带动民生,把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民生项目建设是民政工作的基石,是民政部门为社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阵地和平台,也是带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是“和谐兴市”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因此,在2011年民政工作中,我们要把民生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以民生项目促进民政事业大发展。结合我市实际,2011年要突出抓好“四大民生项目”工程。
一是实施“老年城”建设工程,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截止去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而且人口老龄化程度正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同时,由于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大部分劳动力外出,造成相当一部分老人独守空巢,无人照料。随着“421”家庭规模越来越大,家庭承载的养老压力与日俱增,养老问题还会更加突出,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将会受到很大冲击。大力发展我市社会化养老福利事业,既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也是群众民心所向,建设“老年城”已迫在眉捷。因此,要抓住该项目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库的有利条件,继续巩固“跑部进厅”成果,加大力度,攻难克坚,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入资金早日到位,早日开工建设。同时,要积极探索该项目的有效运作形式,确保项目平稳健康推进。
二是实施“社会救助”工程,提高救助群体福利水平。我市地处三省交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任务极为繁重,而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救助管理机构,救助工作仅依靠老年公寓来开展。我市目前还有孤儿475人,孤儿救助工作主要依托安阳市儿童福利院来开展。社会救助设施匮乏,专业人才短缺,严重影响了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提升,影响了社会和谐进步。2011年,我们要重点抓好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建设,积极向上筹措资金,把安阳市匹配的85万元资金争取到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在年底前按期完工,并接受上级验收。同时,要加快社会福利中心项目的运作,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立项,及早开工建设。
三是实施“农村社区建设”工程,让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阳光。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整合农村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实现乡风文明具有很好的意义。今年,要在巩固去年32个农村社区建设及试点村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扩大战果,争取2011年150余个村全面推开农村社区建设,每个村都建成面积不低于35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
四是实施“民政综合服务保障”工程,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国家对涉及民生项目投入的日益加大,为我市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设施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这些设施如果全部分开建设,不仅占地需求较大,而且不利于群众办事需要,因此,在综合考量各方面情况之后,决定将我市现有的民政基础设施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并且充分利用国家对有关项目的投资,建设一处建设面积12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把婚姻登记、低保等为民服务单位,统一集中到一起,为群众提供集中、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大民生项目”工程事关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今年我市民政工作的重头戏,同时,也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和攻坚点。我们要集中精力,攻难克坚,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四大民生项目”建设。要成立四个民生项目建设指挥部,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包项目建设,靠前指挥,一线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全面推进四个民生项目建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社会,面向市场,建立健全一套操作规范、运行协调的体制机制。要严格“四大民生项目”建设质量,切实规范各个环节的运行,加大关键环节的执行力度,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专业的服务水平赢得民政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使民生项目工程成为展示民政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的“窗口”。
(三)建设一流队伍,把民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正确路线的落实必须靠建设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来作保障,否则,一切是空谈。可以讲,队伍建设决定工作方向,决定工作成效。因此,我们要把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抓紧抓好。总体上看,民政干部队伍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但随着民政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显,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民政干部与承载的重大使命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水平不高,人员结构复杂导致知识层次、个人素养、个人技能明显偏低,不能适应日益繁重的民政工作需要。二是非主流思想时有蔓延,突出表现在:工作浮飘在上,接触群众少;呆在机关多,深入基层少;考虑私利多,谋划工作少;养尊处优,碌碌无为。思想不思进取,小富即安,怕苦怕累,挑轻捡重等。三是部分干部缺乏基层锻炼,没有实践经验,对一些棘手问题束手无策,不能独挡一面。存在的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用亲民、爱民、为民的理念武装干部队伍,用勤政、务实、高效的作风锤炼干部队伍。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要加强学习。要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向学习要正气,向学习要成效。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我们要学习政策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修养。要学习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和专业水平。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树立争先意识,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工作氛围。要学习群众,掌握基层工作方法。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走出去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加快发展。要熟悉掌握现代化信息手段,依托“林州民政网”平台,加强信息交流,接受社会监督,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2、要勇于实践。实践是增长才干、提升素质的必要途径。实践就是要求我们民政干部要勇于开拓,勇于承担,对工作不推诿、不扯皮,敢于知难而进,敢于克服困难,敢想敢干敢冲。勇于干事,勇于一马当先。不空谈,唯实干;不务虚,唯务实。实践就是要求我们民政干部要勇于吃苦,勇于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把群众的冷暖当作自己的冷暖,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实践中检阅自己,提高自己。
3、要典型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好一个典型可以起到“拨亮一盏灯,照明一大片”的效果。在工作中我们涌现了像曹成林、秦玉清等一大批民政工作先进典型,他们是我们系统干部职工学习的楷模,工作的标杆。2011年,我们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典型带全面,以典型促发展,要大力选树民政系统“十大”标兵,通过不同形式宣传“十大”标兵,用“十大”标兵带动出更多的先进,在全系统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促使民政队伍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同志们,今年的民政工作承上启下,十分关键。我们已经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的美好蓝图在召唤我们,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激励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面前无困难,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十二五”开门红,为实现我市“和谐兴市,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做出民政部门的应有贡献!
第四篇:局长在全市阳光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局长在全市阳光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局长在全市阳光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它既是一个工作汇报会,也是一个工作促进会议。刚才各县(区)分管阳光工程的副局长(校长)就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作了认真汇报。x科长根据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掌握的面上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了通报
。从大家的汇报和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各县(区)都在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xx会议和全市农民教育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并紧紧围绕全省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活动的开展,狠抓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农民工的培训转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总体进展缓慢,从网上看,有的县(区)才转移输出几十人,甚至个别县就1人,这与你们承担的任务反差太大了,现在离完成全年的培训任务仅剩下60天时间,可以说时间非常之紧,任务十分繁重。如果再不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培训转移进度,全年的培训任务就很难完成。下面,我结合会议情况就下一步工作强调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门牵头实施阳光工程,今年是第二个年头,不要认为去年就过关了,今年还可以掉以轻心,那样是要出大事的。阳光工程作为国家项目,是一年比一年严格,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切实负起责任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阳光工程当作农业部门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一件大事来抓。今天来的都是副职,一定要向一把手做好汇报,一把手要亲自过问这项工作,分管副职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配合抓,要抓紧抽调精干人员,到各培训机构督导,没有配备电脑的县(区)抓紧配备,经费不落实的、培训券不到学员手的县(区)要迅速行动,认真抓好下一步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进一步规范管理。各县(区)都要严格按照全省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活动的要求,认真落实好“五项制度”,规范好“七项工作内容”,实现好“两个确保”使全市阳光工程培训有序、规范进行,市阳光办已把各类规范文件下发到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包括前一阶段印发的培训流程图、招生简章、阳光工程介绍、宣传画等等。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人员要负起责任,对培训机构认真指导,严格要求,力争做到档案健全,格式统一,规范整齐,在全省阳光工程规范管理年中走在前列。民权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在这一点做的就比较好,他们承担任务的培训机构全部制作了阳光工程简介并悬挂上墙,招生简章格式统一,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也按要求制作了流程图。
三、针对问题,限期整改。10月份,我带领市阳光工程办公室人员对部分县(区)进行了督查,在督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1、生源少,工作进度慢。从督导调研情况看,各培训机构普遍存在招生人数少,生源紧张的局面。截止9月底,全市仅完成转移2488人,占任务数的15.5,转移不到任务数10的县有: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个别县的培训机构至今未转移一人,如xx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xx区技工学校,xx县农广校、阳光技校等。
2、网上管理不健全。各县(市)区虽举办了网络监管培训班,但个别县区的培训机构仍未联网。截止10月底,仍有22所培训机构未联网,xxx阳光办还没配上电脑。
3、部分培训机构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订单培训”中订单不规范。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签订的订单没有标明月工资收入,合同期限、就业岗位等,订单内容模糊,反映情况不明确;二是招生简章不规范。不能清楚地反映阳光工程的收费标准,补贴标准、培训专业、时间、就业去向等内容。三是专业设置不科学,计算机相对专业太多,不能保证对口就业。四是部分培训机构档案管理不规范,没有专门的档案盒。
4、工作管理经费不落实。从督导的六个县区看,都没落实管理经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各县(区)阳光办的同志,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深入到各培训机构,认真开展督导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制定改进意见,做到缺啥补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认真真地全面进行整改。在刚才的通报中我听到全市xx所承担任务的培训机构中仍有22所在网上看不到转移人数,县(区)阳光办的同志去认真核查一下是没有培训,还是没有上网,原因在哪里,对确实没有培训,完不成全年任务的培训机构,要坚决调整任务,直至取缔任务,下一步我们还要不定期去督查,省督导组最近还要下来检查。我们已与市财政局协调好,对完不成全年任务的县(区),要收回任务和资金,另行分配。
四、加快进度,加强监管。各县(区)要切实加强对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监管,经常深入基层和培训机构,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网上监管系统,了解学员的培训,就业等情况,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样、直接走访学员或学员家庭等方式进行核查,也可直接同用人单位和学员进行联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决不姑息,确保全市工作健康发展。现在,麦播已基本结束,各县(区)要进一步
行动起来,扩大宣传,抓紧招生,组织生源,扩大培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转移培训进度,抓住有限的时间,迅速掀起转移培训工作新高潮。
同志们,时间紧,任务重,回去后要做好汇报,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工作思路,规范操作程序,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全年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明年争取更多的培训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使阳光工程真正成为为
农民办实事、谋福利的“民心工程”,为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二○○六年六月三日
第五篇:局长在全市物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局长在全市物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物业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对全市住房工作的重要批示,以及×市长在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工作会议上有关物业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动员各县区、各有关单位和广大物业服务企业,凝心聚力,强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全市物业管理水平,为建设和谐幸福宜居×做出新贡献。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对全市物业管理工作作总结部署。
一、近年来全市物业管理工作回顾
近年来,物业管理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稳中求进、难中向好,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一是行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全市物业服务企业总数达到×家,其中本地一级×家、二级×家、三级×家、暂定三级×家、外地来连企业×家,物业管理项目达到×个,管理总面积突破×万平方米,从业人员×万人。去年全市新增物业服务企业×家(含外地来连×家),新增物业管理项目×个。
二是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完成了《×市物业管理实施细则》的拟定工作,并组织行业专家集中修改,广泛征求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等相关主体意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讨论。同时还启动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修订,完成了一批制度办法起草工作。
三是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资质过期的×家本地物业服务企业依法予以资质注销,对×家备案过期的外地企业清理出我市物业服务市场。为整顿市场环境,促进物业服务企业主动履职,先后组织海州、连云区等就小区管理服务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小区,责成属地主管部门和街道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去年各县区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余次,进一步增强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契约意识和服务意识,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总体有所提升。
四是城市宜居品质不断提升。在市区×个物管小区开展了园林绿化提档升级活动,新栽树木×余株,种植草皮×万平方米。开展物管小区排水系统专项整治,确保汛期物管小区安全。认真开展物管小区市优达标创建活动,×个物管小区达到市优管理服务标准,涌现出一批创建先进单位和物管示范小区。同科汇丰国际、苍梧三期、金鹰国际城等小区始终保持较高管理水平,经得住检查,受到业主好评。
五是物业维修资金、物业服务用房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立了市区电梯、消防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适时调整了市区物业维修资金缴存模式,提高了维修资金交存率。去年市区共拨付使用物业维修资金×万元,涉及×个小区,惠及业主×万户,同比增长×%。加强物业服务用房配置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多家未按规定配置或违规使用物业服务用房的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采取了限期整改措施,切实维护了广大业主的权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物业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宜居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与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与我市“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物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物业服务总体水平不高,热点难点问题亟待破解等等。
二、下步物业管理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对于全市物业管理行业来说,要转变思维方式,抓住关键举措,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物业管理工作良好开局。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动物业管理法制化建设。
推动出台《×市物业管理办法》,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八个配套文件: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会同市规划局制定《×市物业服务用房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市物业应急维修管理暂行办法》;会同市工商局修改印发《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市物业服务质量考评细则》《×市物业管理项目经理等级考核办法》《物业管理委员会成立规程》《×市物业服务保证金管理办法》。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物业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实现有法可依,为依法监管打牢基础。
(二)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效能。
一要推进建立属地管理、综合管理和行业管理有机结合的物业管理体制,健全“指导监督在市级,主体责任在县区,具体负责在街道,矛盾化解在社区”的物业管理运行机制。二要推进县区、街道、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机构、经费和人员“三落实”。年内市区及各县要全部完成街道物业服务窗口的设立,年底全市将统一组织检查考核。三要推动相关部门职责进小区。在各物管小区统一设置“物业管理公示栏”,公示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及联系人、联系电话,接受业主监督和投诉,及时查处小区违法违规行为。四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将前期物业招投标管理、物业服务质量保证金管理、物业服务用房交付使用监管、限额以下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审批等权限下放到各区,充分调动基层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五要优化行业监管模式。充分运用已建成的智慧物业监管服务平台,整合行业发展的各类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监管效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切实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一要继续开展市优物管小区达标创建活动。按照年初既定目标,确保全市×%以上物管小区达到市优标准,为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树立更多典型。二要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努力打造干净物管小区。在小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标语,在小区出入口悬挂创建横幅。各县区要结合“干净、方便、顺畅”×建设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干净物管小区”专项行动。三要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做好后续管理服务。×月×日前全面完成全市×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努力改善老旧小区硬件设施条件。四要强化执法检查,净化市场环境。县区物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职,主动执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度,及时将服务质量差、管理水平低、投诉问题多的物业服务企业列入黑名单。要加强物业管理招投标管理,维护招投标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估,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四)突出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行业监管措施。
一要尽快完成物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各县区、各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做好数据整理报送,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项目和项目经理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的征集和系统录入。二要完善信用考评机制。按照企业自评、县区初评、市局评定的程序和信用评定办法逐级审核确认,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三要做好数据成果运用。今年年底前要发布全市第一期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报告。从明年开始做到每季度发布一次,促进守法守信经营。
(五)强化公众监督和行业自律,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一是举办“最美物业人”“最美物管小区”公众评选活动和物业管理行业三个“十佳”评选活动,努力提升业主依法维权适度维权、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履职履约能力,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二是制定行业自律规则,组织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签订行业自律承诺书,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管理服务素质。扎实开展项目经理培训,培优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岗位先锋。同时,扎实开展劳动技能比赛,加大一线作业人员培训力度。
主要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考核管理。积极发挥市物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牵头制定各部门物业管理工作考核问责办法,将各部门物业管理工作履职情况、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年底考核。
二是强化问题导向。摸清全市物业管理基本情况和问题底数,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从解决一件件具体问题抓起,明确整改重点、整改时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断把工作引向深入、推向前进。
三是强调务实高效。发扬求真务实、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对每一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具体人头。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加快推进落实,确保物业管理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