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小学英语教育创新课例展示暨全国优师优课观摩交流会心得体会(xiexiebang推荐)
2016年小学英语教育创新课例展示暨全国优师优课
观摩交流会心得体会
这一次的观摩课多了个新主题---教学的新走向,所展示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涵盖了优秀立体说课、优秀课件、优秀微型课、优秀课例、,以及名师与专家们的精彩互动点评,让我们清楚地知道How与Why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此次活动让我印象深刻的词语:灵动的课堂,交互式课堂,小翻转课堂,大翻转课堂。尤其是翻转课堂,所有展示的老师都将微课引入课件中,借以突破重难点,省心省力省时,效果显著。展示课中有两位老师用到了好学区的随机抽测软件随机抽测当节课的内容,更真实。我不知道接下来是否会掀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浪潮,如何改革,我们不得而知。然而丁教授的专题报告中提到对学生的评价,引发我的深思。他提出小学英语学科应包括听、说、读、看、写,评价也不仅有终结性评价而已。反观当前对学生的评价,不管是低中高年级,就是一纸定优劣。在我看来,小学英语有它的学科特点,学生也有自己的长短处,有的同学考试好,口语不一定好;有的同学口语好,书写不一定好;有的同学书写好,听力不一定好………在我的课堂上,我一直都是这么鼓励他们的,十个手指有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认真学习,取长补短,你就是最棒的!所以希望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能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真正做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对自己的提升,对自己的鞭策。活动虽然结束了,思人及己,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争取进步!
第二篇:观摩小学数学获奖课例心得体会
观摩小学数学获奖课例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培训,我观摩了一些小学数学获奖课例后,收获很多,大致总结如下
1、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不管是哪节课,老师都能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动参与,体验成功。成功是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成功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成功是教师的义务。
2、恰当的引导
新课标把教师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补充和发展。
3、“吃透”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而在教材的应用上,教师所设的问题都从实际提出,而概念都从实际引入,并在小组活动中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只有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有些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样的活动可以减少甚至不做。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是围绕某一个数学问题提出的。
4、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不仅使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5、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制作精美的课件,实现了真正的多媒体教学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得到广泛的使用,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反馈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次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用到了多媒体课件。无论是导入新课,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巩固练习等都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贯穿于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真真实实地辅助了整节课的教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优秀课例观摩心得体会
“新课标”小学数学优秀课例观摩心得体会
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陈尤贵
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课外数学学习资源,不仅是数学学习途径的拓展,更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课外乃至校外有丰富而便捷的学习资源,这给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现代社会的数学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而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
首先,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关注生活实际,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球赛记分……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词语出现在六年级的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学生纷纷犯难,常常连题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还是打6折的便宜?如果闭门读书的学生,想学好现在的数学,难。这就要求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培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了解生活常识,在读懂了试题内容后,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最后把答案放到生活中来。
本学期在学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一个学生对我说: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宏,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1路车和3路车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
从这件事中,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其次,数学教学不要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于是便想到让他们先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自己去调查,初步感受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又如涉及到购物的教学内容,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买卖计帐的过程。教学《应找回多少钱》一课时,我重点教会学生计算元、角之间的加减法后,即布置他们一个作业:回家帮家长买一两样东西,并把商品价格、付的金额、找回的钱记在作业本上。第一次回收作业后,发现有些学生已完全把买东西的帐目记清楚,而有些学生则记不清。我让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把自己购物的过程向全班介绍后,总结出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原来学生口算较慢,容易算错,于是我再让学生做第二次作业,因为学生对买东西这一生活事件感兴趣,所以都乐于在实践中较快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只有把数学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
总之,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只有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数学化,进而再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全身投入数学学习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第四篇:小学数学优秀课例观摩心得体会
“新课标”小学数学优秀课例观摩心得体会 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陈尤贵
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课外数学学习资源,不仅是数学学习途径的拓展,更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课外乃至校外有丰富而便捷的学习资源,这给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现代社会的数学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而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
首先,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关注生活实际,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球赛记分……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词语出现在六年级的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学生纷纷犯难,常常连题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
便宜还是打6折的便宜?如果闭门读书的学生,想学好现在的数学,难。这就要求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培
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了解生活常识,在读懂了试题内容后,能把实
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最后把答案放到生活中来。
本学期在学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一个学生对我说:以前
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
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
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
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
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宏,爷爷出个
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
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
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1路车和3路车假设是
同一个起点站)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
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
时发车。
从这件事中,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
是无处不在啊。
其次,数学教学不要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于是便想到
让他们先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自己去调查,初步感受学好数
学的重要性。又如涉及到购物的教学内容,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
是让学生亲自体验买卖计帐的过程。教学《应找回多少钱》一课时,我重点教会学生计算元、角之间的加减法后,即布置他们一个作业:
回家帮家长买一两样东西,并把商品价格、付的金额、找回的钱记在作业本上。第一次回收作业后,发现有些学生已完全把买东西的帐目
记清楚,而有些学生则记不清。我让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把自己购物的过程向全班介绍后,总结出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原来学生口算较慢,容易算错,于是我再让学生做第二次作业,因为学生对买东西这一生
活事件感兴趣,所以都乐于在实践中较快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
在生活中的用处。只有把数学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真正
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总之,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
础之上。只有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数学化,进而再把教材中的数学知
识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主
动地、全身投入数学学习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从而逐渐增强学
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第五篇:第三届福建省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观摩暨研讨会优秀课例...
第三届福建省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观摩暨研讨会优秀课例获奖名单
一等奖:
福州鼓楼实验小学
厦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宁德福安逸夫小学
陈
妍
卓亚云 刘映芬
指导教师:福州教育学院
郭琳榕
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
陈艳春
李冠芳
林
茜
谢宜萍
指导教师:厦门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春梅 指导教师:福安市教育局
指导教师:三明市教科所
指导教师:南平市师范附小 三明梅列区陈大中心小学
张艳君 南平市师范附小
吴微娜
赖芳丽 三明市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 丁美榕
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周锦绵
厦门市思明区莲前小学
福州晋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泉州惠安县实验小学
二等奖:
龙岩市师范附小
莆田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 泉州师院附属小学
福建师大附小 厦门市民立小学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校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永定县城关中心小学
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
莆田涵江区梧塘中心小学 福建师大第二附属小学 宁德古田第二小学
泉州南安市柳城小学
南平建阳桥南小学
漳浦县六敖中心学校
三等奖:
建阳市徐市中心小学
漳平市新民小学
厦门市湖里区实验小学
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连彬彬
许叶祺
指导教师:厦门市演武小学
黄
芸
陈清秀 指导教师:福州教育学院
郭琳榕
福州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张
铮
姚黎阳
指导教师:惠安教师进修学校
何清华
曾晓艳 指导教师:龙岩市师范附小
李桂春
林金霞
指导教师:莆田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
郭爱辛
林翠翠 指导教师:泉州市教科所
林平珠 泉州师院附属小学
苏一扬
吴
凡 指导教师:福建师大附小
林泰昌、卓晓斌 王晓莉 指导教师: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康彩虹 厦门市民立小学
叶爱芬
杨碧玉 指导教师: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碧云 厦门市实验小学
吴惠美
饶俪婷 指导教师: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包晓妹
钟
晖 指导教师:永定教师进修学校
吴晓春 永定县城关中心小学
胡木兰
王雅臻
指导教师:福州教育学院
郭琳榕 福州教育学院一附小
吴东亚
邱
晨 指导教师:莆田市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许顺英
马祯辉 指导教师:福州教育学院
郭琳榕
福州马尾区教师进修校
梁淑仙
包巧芳 指导教师:古田教师进修学校
林苗青
刘雅斌 指导教师: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郑
琴
胡建芝 指导教师:南平建阳桥南小学
吴爱红、吴海霞 陈
玲
指导教师:漳州市普教室
卢惠龙
熊
薇 指导教师:谢国华、张丽萍
王水兰 指导教师:漳平市新民小学
陈巧灵
缪海燕
指导教师: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毛燕芳
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王九琳
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莆田北岸东埔小学 建瓯通济中心小学
陈婉娇
许丽妹
连晓静
指导教师: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曾淑琼
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
指导教师:莆田北岸东埔小学
指导教师:建瓯市职教中心 指导教师:姜
蕴
指导教师: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杨少勇
李珊琇 蕾
萍
陈顺兴
南平延平区漳湖中心小学
王
蓉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小
王秋玉 教学观摩研讨会,结果通报如下: 经评委研究,推荐黄芸等11位教师代表福建省参加第四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1.黄芸老师获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教学设计奖;
2.卓亚云、刘映芬、张艳君、吴微娜、赖芳丽等5位教师获优秀课展评一等奖,赖芳丽老师同时获得最佳课件使用奖;陈清秀、姚黎阳、许叶祺、曾晓艳、林金霞等5位教师获优秀课展评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