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音乐游戏《快乐颂》说课稿
感受节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大班音乐游戏《快乐颂》说课稿
新寨幼儿园
霍玉芸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音乐游戏《快乐颂》。
一、说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的兴趣,我选择了这首节奏感很强的奥尔夫音乐《快乐颂》,将目标定位在感受特定节奏上,体验合作表演带来的快乐。
二、说活动目标: 1.会用动作、道具、乐器,表达音乐节奏的变化。2.让幼儿体验到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受。
三、说活动重点:
使用不同方式表达音乐节奏的变化,进一步提高音乐节奏的表现力。
四、说活动难点: 听辨声音,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变化。
五、说活动准备:
音乐《快乐颂》、红绸带、自制打击乐器、PPT。
六、说活动方法:
引导法、观察法、游戏法、实际演练法等相结合。
七、说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初步感受节奏,激发幼儿兴趣 1.师幼拍手、拍腿、拍肩问好,让幼儿感受节奏; 2.介绍新朋友——认识小青蛙;
3.通过谈话小青蛙带来音乐《快乐颂》,成功导入。
(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1.播放音乐,通过作画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紧接着让幼儿观察和猜想了画的内容,从而引导出小青蛙跳荷叶、游泳时的样子;
2.播放音乐,让幼儿模仿小青蛙跳荷叶、游泳时的样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三)分组活动,合作表演
1.然而通过小青蛙跳荷叶、游泳时的样子,从而引导出了道具 荷叶和游泳圈,播放音乐,小男孩做游泳的小青蛙,小女孩做跳荷叶的小青蛙,让幼儿分别感受小青蛙跳荷叶和游泳时的节奏变化,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受;
2.乐器表演的形式呈现,播放音乐,与前面的角色进行互换,跟着老师的手势做动作,体验自制乐器,合作表演带来的快乐。
(四)放松、结束活动
1.回顾我们和小青蛙一起做了什么; 2.感谢小青蛙;
3.师幼拍手、拍腿、拍肩再见,再次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变化。
八、说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让幼儿信心十足,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快乐指数。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幼儿的支持与喜爱。
活动过程中,幼儿热情高涨,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了幼儿使用不同方式表达音乐节奏的变化,进一步提高音乐节奏的表现力。培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使得同伴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本节活动的不足之处:
今后,我会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继续挖掘并开展幼儿喜爱的游戏趣味活动,继续提升师幼的快乐指数及综合素质。
最后,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篇:大班音乐游戏
大班音乐游戏
一、《快乐椅子舞》
目标:
1.学习踵趾小步跑,能随音乐完整地跳舞,感受活动的快乐。
2.尝试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提高动作协调性。玩法:
首先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快乐椅子操》,创编围着小椅子开心跳舞的动作和用小椅子和同伴捉迷藏的动作。
二、《喜洋洋》
目标:
1.感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感受乐曲表现的喜气洋洋的气氛。2.能根据音乐节奏首脑一致、身体协调地进行节奏练习。玩法:
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气氛,并用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幼儿根据音乐性质选择合适的乐器,跟着音乐的节奏首脑一致、身体协调地进行演奏。
三、《苹果丰收》
目标:
1.能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音乐的节奏型,并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2.尝试根据图谱设计配器方案。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玩法:
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做律动入场,用拍手方式表现乐曲的节奏型,并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设计配器新方案,幼儿分声部演奏乐器。
四、《捏面人》
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3.感受歌曲的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玩法:
幼儿欣赏歌曲《捏面人》,熟悉旋律,初步表演说唱部分。再即兴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感受乐曲的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
五、《吃西瓜》
目标:
创编动作表演《吃西瓜》的律动,体会其中的滑稽、幽默。玩法:
幼儿倾听《吃西瓜》音乐,并能和同伴一起主动地学唱歌曲。幼儿创编切西瓜、吃西瓜等动作,并且边唱边表演。
六、《幸福拍手歌》
目标:
从游戏入手,通过口念、手打达到动作、舞蹈、语言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乐感和对音乐的兴趣。玩法:
(1)熟悉歌曲,掌握弱起后的强拍。
(2)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并按照在休止节拍处拍手两下。
(3)创编歌词并表演。“如果感到幸福还能做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唱一唱,并在休止街拍处用动作做出来。如拍拍肩、跺跺脚等。
七、《看谁拍得好》
目标:
在幼儿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各种节奏型来进行演奏。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创作活动的快乐。玩法:
(1)老师出示几张节奏型卡片。如xxx xxx xx x | 要求幼儿看卡片用拍手、拍腿或跺脚动作正确地拍出来。(2)出示 x xx |x xx | x x | x —|的节奏卡片,引导幼儿编出与该节奏型相符合的语言节奏来。如:小蜜蜂|花蝴蝶|飞来|了—|,长鼻子|长鼻子|卷起|来—|
八、《拉拉勾》
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玩法:
幼儿离开座位找朋友,边唱歌曲边即兴表演,让幼儿在自由、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自编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吵架时: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不理不睬,不理不睬。小嘴巴往上翘呀、小嘴巴往上翘呀。和好时:你伸小指头,我伸小指头。拉拉勾,拉拉勾,拉拉勾。我们又做好朋友呀,我们又做好朋友呀。
九、《挤奶》
目标:
1.掌握硬肩、硬腕、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能合拍地做动作。2.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玩法:
全班幼儿坐在椅子上,注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幼儿较好较快地掌握动作,同时能通过动作、体态、表情表现出内心自豪、喜悦的心情。
(1)左手叉腰,右臂稍曲肘,右手手心向外,由胸前向右侧打开。(2)右手不动,左手动作同上右手,方向相反。(3)两手叉腰头向左右侧轻轻摆动四次(表示高兴)。
(4)左手聚在左前方(手臂弯曲手心向外)。右手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右下方移动,做抚摸牛的动作两次。
(5)向左、右做卷袖动作一次。
(6)上体右前倾,两手手心相对,手腕向中间摆动两下做挤奶动作(一拍一下)。(7)两手轮流由上往下捏挤(先右后左,一拍一次)。(8)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9)两手在体前做挤奶动作四下(先右后左)。(10)拍手三下。
十、《谁是小熊》
目标:
根据音乐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动作,听音乐按时迅速找到座位坐下,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玩法:
将椅子摆成圆圈,数量比参与游戏的幼儿数少一把,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
(1)幼儿面向圈心唱歌,边唱边表演。
(2)幼儿随音乐绕着椅子跑,音乐停止立即找到一把椅子坐下。
(3)教师问幼儿:“小熊是谁呀?”坐下的幼儿用手指着没有找到椅子的幼儿说“小熊就是他”
(4)没有找到座位的幼儿搬走一把椅子,游戏重新开始。
第三篇:大班音乐说课稿(精选)
大班音乐说课稿:礼貌歌
一、设计意图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文明习惯,使幼儿习得良好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这首歌曲创设了一定的情境性,来学习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让小朋友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其他领域的内容。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1、知识目标:熟悉旋律,了解歌词,慢速地初步学唱歌曲
2、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图片图谱记忆学唱歌曲。
3、情感目标:知道相互宽容会给大家带来快乐。
重点:熟悉旋律,了解歌词,慢速地初步学唱歌曲 难点:学会运用图片图谱记忆学唱歌曲。
三、说过程
活动中,开门见山的运用已有经验导入,来引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并将歌曲歌词改编为一个小故事,故事形式提高幼儿的兴趣,一个蓝色帽子的小男孩发生的故事,让小朋友大胆的猜测会发生的故事内容,很顺利的引出后面的内容。歌词内容比较多,所以就运用图片图谱记忆方法学唱歌曲,这也是活动的目标中的难点,将每句歌词都对应上相应的图谱,通过有节奏的念出歌词、分析图谱内容、重点指导加深小朋友的印象。
活动中,还将后半段歌词就让小朋友大胆的说一说,让小朋友创编内容,也自然的引出了“对不起”和“没关系”的礼貌用语,也是呼应了歌名。
在大部分小朋友已经可以初步掌握歌曲时,创设情境让小朋友加深巩固一下歌曲内容。利用帽子和水桶的小标记清楚的提示小朋友各个角色应该歌唱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情境表演,先是师幼互动、再则幼幼互动,将水桶和帽子带进活动中来,让小朋友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歌唱表演,在这一环节中,不难看出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很强。
四、活动反思
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看出小朋友们在平时一日活动中的礼貌用语还是不错的,小朋友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故事引入、创设情境、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演唱,渐渐的学会了歌曲。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第四篇:大班音乐说课稿
大班音乐说课稿《小兔采蘑菇》
一、说教材
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想让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寻找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歌曲《小兔采蘑菇》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形象,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在歌词中包含了一个极富童趣、意义深刻的小故事。四段歌词描绘了四个故事场景。第一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到树林里采到了两朵大蘑菇;第二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路上遇到小猪,听说小猪生病了,它就把蘑菇送了一朵给它;第三段描述的是小白兔回家途中下雨了,小松鼠没雨伞,小白兔把蘑菇当伞给小松鼠遮雨,第四段讲述的是小白兔回到家妈妈夸它是一只助人为乐的乖乖好小兔。歌曲内容浅显生动,情节性强,唱起来琅琅上口,虽然歌词有四段,但好记、易学,富有教育性,是比较适合大班孩子学习的一首歌。
二、说活动目标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而且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这首歌曲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的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词内容。2.在学唱这首歌的基础上,表演歌曲。
3.教育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三、说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顿。活动难点:创造性的表演歌曲的故事情节。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在传统的教学中,歌曲教学一直是被人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我用了视听唱法、游戏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是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为提供形象生动挂图,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引导他们轻松解歌曲内容。听就是的语言启发和的动人熏陶。唱就是指歌唱掌握正确地唱歌方式,在体验不同变化的同时,能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第二种游戏法:《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2、学法:谈话法:活动中我幼儿交谈,以故事形式展开了谈话,幼儿轻松地进入了学唱歌曲的状态。
观察法: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挂图、头饰、背景图,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游戏法:表演歌曲,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更能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五、说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①、准备练习:做律动:拍手挽花,拍手点头。发声练习②、用故事情节引入,激发幼儿唱歌兴趣。
2、欣赏歌曲,学习歌曲。①、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②、展示每幅挂图,边看图,边说故事情节。③学念歌词,④学唱歌曲
3、、表演游戏。
①、小结这首歌表现的故事情节和小朋友在唱歌活动中的表现。②、教育幼儿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③、出示兔子、小猪、松鼠头饰,请幼儿表演。④、总结,给予幼儿鼓励。
4、延伸活动
放小兔跳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出去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
第五篇:大班音乐说课稿
大班音乐说课稿:《拔根卢柴花》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内容是打击乐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A、C乐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B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因此整首乐曲节奏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
教材的知识点有两个:
1、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认识芦柴花。根据幼儿演奏打击乐器能力的发展所指出的:开展节奏乐教学必需要有幼儿能演奏打击乐器的基础。也就是说要让幼儿掌握乐器的名称,会识别乐器的音色,初步学习演奏乐器的正确方法和姿势。那么,这个教学活动中使用了大鼓、串铃、铃鼓、碰铃、园舞板五种打击乐器,作为大班幼儿在中小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这些打击乐器了,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一知识点。第二个知识点是认识芦柴花,这首乐曲的名称就叫《拔根芦柴花》,那么幼儿就有必要认识了解什么是芦柴花。在课前我就启发幼儿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一起找到了答案,芦柴花就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芦苇,当地人叫它芦柴,芦柴花的颜色多为白色。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激发起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要欣赏这首乐曲的兴趣。这两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二.说目标
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正确掌握2/4拍节奏,奏提高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感受力,培养节奏感。
3、知道这是一首江苏民歌,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并能使用打击乐器合拍的演奏。制定重点的依据是:节奏乐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练习,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识别音乐的强、弱拍,知道应该在不同的强弱拍上按需要合拍的敲击打击乐器。这首乐曲主要的节奏型是XXX,变化节奏是XXXX和XO,最后结束句的加强是XX。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些节奏型和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开展的,因此把这一点作为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教学难点是:幼儿能与指挥和同伴互相配合默契、协调的演奏。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幼儿在音乐活动通过演奏很容易获得获得了自我满足感和胜利感,也能非常乐意的地进行了自我表达。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能忽略个体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对幼儿来说比较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协助经过自身的努力才干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教学方法
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操作尝试法、感受体验法和启发联想法。
第一种操作尝试法,这是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是在自由观察、积极探索中进行学习的。而采用的。运用在引导幼儿学习掌握节奏型的环节。教师将节奏型的图片提供给幼儿,(操作演示教具)小朋友们可以进行自由的选择探索,通过看看说说、拍拍打打,引导幼儿看懂节奏谱并能用运用身体乐器进行节奏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别,突出了新纲要的精神,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里自主的学习,让教师真正成为了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师生之间坚持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
第二种是感受体验法,就是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观,不时地感受乐曲和其节奏。这是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4至6岁幼儿肌肉的协调能力发展了,小朋友们更有兴趣去进行节奏活动中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幼儿通过亲身地去感受体验才干真正理解乐曲的节奏与性质。首先我引导幼儿充沛运用听觉,激发幼儿展开想象去感受体验乐曲的性质。其次,引导幼儿运用运动觉、视觉和听觉进行节奏的感知。我将每种乐器都配上相应的身体动作:大鼓--跺脚、串铃--拍手、铃鼓--拍腿、碰铃--拍肩、园舞板--拍头。(边出示教具边讲解)这种身体运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律动,让幼儿易于理解接受。最后,在集体分声部演奏时,引导幼儿充沛感受集体演奏的效果,体会到集体演奏的和谐与快乐。从而增强了幼儿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合作精神。
第三种是启发联想法,因为音乐自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首乐曲活泼愉快,虽然幼儿没有到过江苏水乡,可是会令幼儿联想到其他令人兴奋愉快的事情。引导幼儿将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打击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完成打击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幼儿学习用打击乐器来表达对某种情绪的尝试
这三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做到了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