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士的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3:5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博士的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博士的心得体会》。

第一篇:读博士的心得体会

读博士的心得体会(转载)

大家好,突然想写些东西给准备读博士的朋友们看看!

现在硕士多了,很多人想读博士了,但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博士是怎么一回事就盲目随从。我觉得首先你得知道以下得几点你再考虑读不读博士。认识自己。这个好像很可笑,但是很多人就是迷迷糊糊,根本就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曾经一个朋友对我这样说,“我在一个地方连续待上2个小时就受不了了,想外出活动活动。我从南京坐车到上海,到后再坐车到北京,办完事后立即坐车回南京继续上班”。听了我深有感慨,我是不可能像他那样的。我能做着看书一个上午,做几个小时的车后就不舒服想睡觉休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世界有365行,行行都需要人,但不是行行都需要博士的。但每个人都能生活得很好,行行都出状元。我那朋友可以说由于销售做得好不比一般得博士生活差,事实上薪水还要高。最重要得就是你首先得了解自己,自己擅长什么,缺点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既然已经是硕士了,也就是说做了科研了,你还热爱科研吗?你适合做这些工作吗?这些问题在读博士前你得想明白。了解博士。这个其实也很重要,我觉得大多博士阶段出问题的人就是首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盲目随从,反正硕士都读了,博士就接着上吧,殊不知慢慢地走进了自己制造的深渊。博士和硕士是不一样。硕士大多做横向课题,难度和要求一般都比较低,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厂家独立工作的科研人员。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一个硕士读100篇外文文献就够了,精读15篇左右。而一个博士至少需要读1000篇的外文文章,精读至少100 篇。而且现在国内的大学都是这样的毕业博士需要SCI的文章一篇或几篇,硕士是不需要SCI的。我说明这些的原因就是说硕士博士要求不一样,对人的能力,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做为博士你得静得下心来,你需要忍受更大的压力,需要耐得住寂寞。硕士课题可能查查CNKI就可以得到思路参考参考师兄师姐的就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博士课题你从CNKI上是查不出来的,你必须会查外文文献并从中得到启发,必须学会创新,而且必须有闪光点。所以你必须了解这些再做决定我适不适合读博士,我有这个潜力吗,我能不能忍受这一切。不然你可能慢慢走进自己制造的深渊,所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博士上了后悔恨不断,最后以命相许的。这些案例能说明什么呢?你自己没有认识以上这些问题!女生读博士。这也是个热点问题。前不久称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话可能过分,但是还是很形象的。至少我见过的几个女博士有一半的就是这样的,由于实验压力大,成天一个苦瓜脸。长期这样性格就古怪,找对象就有问题了。所以没有男朋友的女硕士是更不应该读博士的。(当然我这说的都是那些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而不是来混文凭的)可能由于女士擅长形象思维而博士要求更高的逻辑思维,但男士一般都擅长逻辑思维而不擅长形象思维。这是大脑的差异造成的。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女士读硕士就可以了,不要再受罪读博士了。事实上我要求我朋友就是这样的,当时她读硕士的时候我看就把她折腾得够呛了,所以我不愿意她读博士,但她也从来不提想读博士。现在一个月3-4千我还是很满意的。上班后回家就休息看电视比我的日子舒服多了,不过我乐意看她这样。当然女强人还是有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博士工作。博士毕业后的工作问题事实上也是个头疼的问题,不要认为你的就业面就一定好。我校的硕士,本科的就业好于博士。博士一般是到高校,研究所和大型科研单位,这样来看事实上就业面反而比硕士,本科窄。还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单位前几年招聘博士当招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老板很实在的,就看你能否给他带来效益。由于博士做的课题大多是基础型课题与实际应用差别还有较长的距离,你说老板是愿意招一个博士养着还是愿意招一个有工作经验的硕士或其它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博士做基础研究型课题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不然我们中国就没有人真正搞基础研发了,但是博士的应用能力就不一定比有工作经验的硕士强)还有高校的就业现在也不是很好,本科大扩招的年代已经过了,所以现在老师的需求可能相对比前几年少。还有高校的待遇确实不高,这个网上已经很多讨论了。仅仅因为以后收入高的想法读博士的人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你还不如硕士毕业后马上工作积累实践经验,等你踏踏实实做几年后你的薪水绝对不少于博士了。博士的好处。上面说了很多好像叫大家不要读博士,事实上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把大家比较模糊的有些问题辨正的看罢了。我们国家基础型理论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是 10-20年,没有理论的基础是不可能有原创型的发现的。所以在这个急需创新的年代还是很需要博士搞研究的,因为中国可以说80%以上的基础型研究都是博士在做。这是读博士的价值,可以说是社会价值吧。还有读了博士后你的起点确实是不一样,看问题办事情的思路也可能不一样,你的社会名誉也会不一样,毕竟是博士吗!这些都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起点。关于硕博连读这个问题说实在话我个人是极力反对的。但是有些人以为捡到便宜,硕博连读多好啊,节省一年时间早工作多挣钱。殊不知科学的道路从来是没有捷径的,只有老老实实做科研才能终成大器。这也正式一般博后肯定不招自己的博士的原因所在。在同一个实验室,跟同一个老板,接触同一类的人,你认为真的对你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吗?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导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试想一下,你硕士博士在不同的老板手下读你的收获是不是应该更大呢?因为你接触到了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导师,不同的实验条件,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那你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等综合素质能比硕博连读的差吗?答案是明显的。真正想做学问的人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做,没有捷径,你必须学百家之长,你才能成为大家。科学灵感的火花从来都是不同思维的碰撞的结果,真正想做学问的你,想以后有所做为的你还会选择硕博连读吗? 博士的待遇读博士的待遇现在是个热门的话题。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在读博士大多数待遇太低了,很多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费。这种现实实在让人无法忍受。真正在中国做科研的人--博士的月收入比农民工还少,我现在的补贴(国家+老板的)不到350元,你说这博士怎么搞科研?中国科研水平差的部分原因你看出来了吧?中国的科研就是由这么一部分连基本生活费用都难以得到保障的人做出来的,这就是一部分博士生的现状,事实上这绝对是个得不偿失的待遇。所以现在有些博士生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还做私活,有的甚至于做家教类的兼职工作,这都是生活所逼啊,我可以理解,毕竟大家“奔三”这个年龄不能支援父母还伸手要钱实在心里难受啊。这怨恨谁呢?但是这样明显会分散博士生的研究,这个问题是个很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当然我不否认中科院的博士生待遇一般会好一些!但下面的高校呢?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在读博前了解了解,毕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以上说的都是本人有感身边的博士而写的,确实现在有些人对博士的认知存在问题。以上观点也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开始读博的学生的困惑。

1.基本概念

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

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掌握一个科研领域

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

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

开创新理论

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

“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

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

成果的关系

科研的成果可能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

2.问自己几个问题

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想做科研工作吗?

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

你想进高校工作吗?

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你有足够的能力吗?

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智力:显然

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

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 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

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

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 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 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

3.警告(博士不是。)

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

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各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

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

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

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 找工作更容易:搞笑!

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4.还有几个好消息

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上博士到现在工作已很多年了,帮老板国际国内也审了不少稿,先说 国内的吧,我发现其实各地区的科研实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从写的论文 中就可以明显感觉出来。但是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因为这是 老板决定的。但是有些稿件,我认为作者写作的态度有时会决定这篇文章的最 终命运。因为一些稿件,很明显作者没有经过认真修改,文章中错别字时有出现 格式错误频频,这样的稿件,审稿人一看心里就会有抵触作用,再加上本身内容 又在可收可不收的范围,最终的命运大家可想而知,所以千万不要忽视这些细节 问题,有时它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命运。我曾遇到过两三篇这样的文章,其中一 篇我认为内容还行,但写了很多修改意见,老板看了后,说“这样的文章还能让它 过?”所以给枪毙了。

再讲国际的,其实国际论文最重要的还是成果的新颖性,如果成果能让审稿人眼前 一亮的话,那文章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写作时,应该注意尽可能得把文章写得引人入胜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成果。就写这些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呵呵。

兵贵神速,先进的学术期刊出了学术水平的要求外,越来越注重发表的速度。这其实是符合投稿者的心愿的。但是如果方式不恰当,搞不好会弄个欲速则不达的结局。本人结合个人的发文经验,发表一点见解。本人两次投稿到JACS(IF>6.5)均被拒,然后马上投稿到org.lett(IF>4)都顺利接受发表,第二篇org.lett更是不到15天即被接受。能够顺利在较高档次期刊发文,主要得益于JACS审稿人的有益意见。从评审的意见来看,JACS的审稿人学术水平明显的高于org.lett的审稿人,因此经过JACS这样高水平期刊审稿人的点播,修改后改投低一点的期刊,成功率会大增。因此投文前要客观估计本论文的学术水平,然后投到高一两个档次的期刊上去,目的是要牛人的点播。毕竟得到高人指点的机会是不多的,而且发文不是目的,提高科研水平才是最终目标。经过这样一个和牛人的学术交流,个人的水平也会有长足的进步的。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4.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第二篇:读博士申请书

尊敬的老师:

我虽经写过入团、入党、入伍等多种申请书。然从未像这次这样庄重,因为这次追求的是内在的价值,一旦拥有便永远拥有。

今年我已三十有六,似乎不应该与年轻人争锋,可我抵御不了读书的诱惑。记得我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因家庭困难,母亲要我辍学,为此我和母亲争吵过。报考研究生前夕,时任政委亦反复劝阻我,因为当时而临扩编,我是处长的当然人选,权衡之后,我还是选择了读书。

为什么要再次做读书的选择?有人这样问我,我也这样问自己。虽然编一些堂皇的答案并不难,可这不属于我的性格。那么,是为‘仕’吧?作为一名团职军官,文凭的分量几近于零;或者是为名吧?我曾经获得1987年全国报告文学特等奖,优秀散文奖,走作家的路似乎更近;要么是为职称罢?可它对一名行政干部毫无用处。

无需再做任何设问。我想,如果一定要刨根究底的话,它可能发源于我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因为我发现,人们看待一个有道德的人,透出的目光是亲切,看待一个有权力的人,透出的目光是敬畏,只有看待一个有知识的人,目光中才盈溢着无限的尊重,并饱含着由衷的敬佩。我向往那份尊重和敬佩。再有,我很欣赏书页中那一片于喧闹、复杂和浮噪之中仍可守的宁静的小天地。

老师们,敬祈你们体凉我,满足我也许是奢侈但不失合理的要求:“往上读。” 写得真好,读书在整个社会如果能够得到这样的认识,那社会就会发展进步。可惜,人们往往要经过千辛万苦之后才能明白这一点。

备注:此选于王沪宁教授著的《政治的人生》原文。

第三篇:读化身博士有感

读化身博士有感

从文章的简介中就吸引了我:可以一下或一天变成另一个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干什么都可以,没人会指责你,但是不能太久,不然就会成了别人,再难变回自己,这很危险。

文章中的杰基尔博士他是个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他找到了一种方法,把幻想变成现实,他拥有一大笔遗产,他在他从事的领域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直到有一天他的研究成功了。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就像一只笼中鸟,他杀了人,却无比畅快。他的欲望得到了无限的释放。可世上没有完美的事,也不可能容纳罪人。可那份善,恶的两面越加明显,直到被恶占领。药物也不能再起作用,杰基尔博士忏悔了,最终离开了人世。

人的两面性的可怕,也从中体现了出来。曾经听人说过:“人的一生是在逃避中度过的”。当然,人们却喜欢,或者天生就爱展现自己好的一面。当最好不要像杰基尔博士一样被恶而束缚。

From the article in the introduction of attracted me: once a day or to become another person can follow one's inclinations, what can be, no one will accuse you, but not too long, or it will become someone else, it is difficult to imagine back into yourself, it's dangerous.In the article, he is a clever scientist Dr Jekyll he found a way to turn fantasy into reality, he owns a large estate, he is engaged in the field in his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 until one day his research was successful.He became another man, just like a caged bird, he killed people, but very carefree.The release of his desire to get the infinite.But there is no perfect thing in the world, it is impossible to accommodate the sinner.Can the good and bad two sides of the more obvious, until it was occupied by evil.Drugs are not rise, Dr Jekyll confession, eventually passed away.One of the two sides of terrible, also reflected from it.Have heard people say: “person's life is spent in the escape”.Of course, people are like, or is inherently love their good side.When it is best not to like Dr Jekyll was evil and bound.

第四篇:关于是否读博士的思考

关于是否读博士的思考

以下内容对已经身在国外留学的同学,参考价值可能大些。其中有些观点是站在我自己的专业角度,可能不很恰当,一些数据也可能不确,请见谅指正!

目前世界上值得我去攻读博士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瑞典。简单地对每个国家说上几句。

美国:这是众所周知的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汇聚了世界上最精英的教授、研究员,一流的实验室和最多的研究经费。奖学金概率最高,学校选择多,而且世界上对这个国家学位的认可度和含金量迄今为止都是最高的。但是美国读博一个致命缺点是周期长!

美国理工科博士的最低攻读周期是4年,平均为5.5年,而名校答辩两不过、三不过的更是家常便饭。就拿加州大学来说,平均博士生出炉的时间需要7年。再加上GRE和签证等问题的准备时间、奖学金的申请报批时间,以及因错过入学季节而空耗等待的时间,一个中国人从准备到获得美国学历的标准平均时间要达到7.5年之久。另外,如果获得了全额奖学金,那就意味着你和教授签订了一份“卖身契”,在这八年中你不能外出就业,不能替别的机构工作„„也就是说8年中你一直都是穷学生。

对于所有赴美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来说,毕业后的出路似乎只剩下两条:一种是担当研究机构或大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或研究人员;第二就只能创业,而且多数还会选择回国创业,或者在美国取得绿卡,申请公司上市后再回国创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因为博士的学业会造成学生的思维脱离市场,而主要是在做了多年研究工作后,再也没有多少实业性质的工作能激起学生的热情了。而大公司往往也不愿意雇用博士生进行实业性的工作,因为这样薪金太高,而且普遍认为博士生学科基础背景、研究实力固然很强,但市场敏锐度不足,而且操作最新技术的能力往往赶不上具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所以博士生毕业后的就业特点一般是:高薪起点、低失业率、工作弹性差、上升区间小。

此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美国,博士生毕业之后(除创业者外)选择当教授、讲师的很多,当高级顾问的也很多,这些职业在美国是很受尊重的、稳定的、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好的工作类型之一。但在中国,迄今为止市场化的进程还在加速期,科研人员的处境还十分微妙和尴尬,至少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白领就是一个比大学讲师更吸引人的职位。而且由于多年对“读死书”矫枉过正地批判,在国人心目中建立起一种怪思维,会让人把“科研人员”和“实际工作能力低”不当地联系起来。所以虽然现在大学讲师待遇很优厚,条件门槛也高,往往一个留美博士更会是一带方圆亲朋的骄傲,受到大家的尊敬,然却“敬而远之”。留美博士回国除了用创业以期盼高收益的方法来回报自己20年寒窗苦读之外,就只能去外企。然而在外企中,只有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的上层部门才真正需要务实地招聘博士生。在其他部门,博士生非但大才小有,有时还有才无用。而上层部门和技术核心企业,在中国今天的外企中所占比例只是宝塔一尖而已。于是,大量博士投入创业浪潮,成功者固多,但失败者更多。且由于缺乏自己的资本保障,投资者的压力往往很大,以致留美博士反而成了工作最不稳定的一个族群。另外,到了博士起点,心气儿高,受不得气,就业期望值大,社会压力也就相应地很大。

人人都看着你呢,你就没有缓冲余地,没有退路了。所以博士的内心往往是很苦的,有苦难言,身不由己!

加拿大:与美国不同的是,加拿大的移民环境相对宽松。相比于美国101种签证转来转去和高深的“绿卡学问”,加拿大成了有志前往美国发展创业,而又希望有获得发达国家身份保障退路的中国人最好的技术移民跳板。而在加拿大攻读博士,也是技术移民的一步好棋,相对容易拿下日益困难的加拿大签证。加拿大有世界一流大学,奖学金比例仅次于美国,平均年份也要少一年,这些都是优势。

然而加拿大移民分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博士学位12分,而一年工作经验15分。经过计算你会发现,如果仅为移民不考虑学历附加值,工作一年就能申请,而你却要花5年时间担惊受怕地在博士泥潭里摸爬滚打,然后还不够!同等情况下,一门法语水平最高都能加到16分。而加拿大本国更是福利乐园和就业地狱,失业率之高举世罕见,移民加拿大的公民除了入籍别无选择,要么就回国,顶着白出国一趟的恶名忍辱负重从头再来,要么就拼了命往美国钻,实在别无选择只好靠生孩子、拿福利过日子。对于成家之后的人来说,移民加拿大往往会让人陷入一种软泥潭,淹淹不死,可拔也拔不出来。打点零工甚至光靠社会福利都能度日,衣食无忧但上进无门,回国后看看当年的同龄人,往往因社会地位的悬殊而自惭形秽,以致意气消沉终此一生。所以除了纯为科研目的积累学术水平的人和一心养老的移民者,心高气傲的中国年轻人去加拿大是否合适实在值得斟酌。光一个侧面数据就足以说明加拿大留学的问题所在:2004年统计发现,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夫妇(35岁以内的)婚变概率高达28%,这大半想是社会心态落差造成的吧。

英国:如果仅想获得一个博士学位,英国是上上之选。英国有世界一流名校(但无一例外都在走下坡路),而且由于缺乏科研经费,英国把博士项目和大公司、企业直接挂钩,而且注重纯粹的书本和软研究。博士生毕业率,英国也要远高于美加,平均毕业时间仅为3.5年,虽然这样也必然折损这个学历的含金量,比如英国各大公司中外籍博士就都是一大片,但回国发展短期来看,这个博士起点还是很被认可的。

但英国留学也有极大弊端,这个我最有切身感受。首先,英国的学费是世界闻名的贵,而海外留学生奖学金又是世界闻名的少。英国出现了全世界各发达国家最多的自费博士生,自费博士生比率高达46%,比美国的11%高了四倍还多。按照网上的一些说法,由于博士具有的科研性质和高智商附加值特点,应该是能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稀缺在读人才,如果一个国家半数博士生都是自费攻读,那博士就不成其为博士了。

其次,在中国投资的IT类企业中,英国企业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可以说这个行业在英国根本就不发达。如果就专业角度来看,来英国读文史艺术的博士是最合理的,因为欧洲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声名最想最古老的学府都在英国。但IT行业需要的不是声名,而是实利。不是传统,而是快速的时代思维、创造力以及money。所以IT行业在英国就业前景很一般,比金融类专业也是远远逊色,而且被派回国内分公司任职的可能性也相对很低。我们不能被英国普遍的“洋买办”成功案例所误导,按专业来看,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英国的IT产业结构是有问题的,人才发展潜力是很低的。真正的人才,最终往往还是不得不被挤去美国。

澳大利亚:对这个国家的博士留学,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移民!除了移民,澳大利亚的博士学位相比前述诸国不但乏善可陈,简直可说是一文不值。但移民澳大利亚偏偏又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投资。澳洲和加拿大一样地广人稀,但跨越的纬度范围大,气候条件相对优良,旁边又没有一个美国不尴不尬地摆着,造成国内亲朋不适当的心理期望。IT人才去澳大利亚,淘金不淘金的谈不上,可以说目的非常直接,就是移民。拿了身份,留好退路,回国发展,几乎就是一切。

不过澳大利亚博士录取也很让人觉得好笑。澳洲的博士没有工作经验一般申请不上,别说博士,连硕士都申不上,以至于很多留学澳洲的本科生只好选择读双学士学位来增强学历竞争力。而澳洲人的崇洋媚外也很有意思,一方面中国还有不少人推崇去澳洲“海龟一把”,另一方面,澳大利亚无论公司还是学校,似乎都极为看重英国学历,这反而给了我们极大的可乘之机。澳洲移民需要在当地呆足4年,但移民分上有很多空子可钻。简单讲,只想移民,就去澳大利亚。但澳洲的博士学位还是不读为妙,奖学金什么的基本不要想了,除了自然环境方面的,你听说过什么科研实验室在澳洲?

法国:一条怪异的路线。很少有人意识到,法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流学府,巴黎大学非但是当年英国牛津大学的肇始处,更是世界大学的鼻祖,今天也还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最新排名世界第6位。法国的经济整体上行,总体教育体制和德国一样,属于兼具中国、日本、俄罗斯一派风格和英美一派特点的“西欧中间派”。留学法国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免费!学费免费,而且政府还给所有学生(无论什么国籍)发放住房补助等等津贴。既然免费,而博士又有一定的奖学金份额,那就意味的,你如果申请到博士项目奖学金或者项目金费,那么赚的都是你的。相比于同样免费但毕业难于登天的德国,4年的法国博士毕业概率要高得多。

但是法国留学也具有很多矛盾。比如法语!去法国的学生是迄今为止中国留学生中最苦的。因为去德国的以公派为主,去日本的日语对中国人而言又相对简单,而其他发达留学国家大都是英语母语的,或至少也可以恃英语横行无忌,比如北欧。但是法国人是世界闻名的排斥英语,你在法国,说英语还不如说中文。说中文人家会友好地对你说“我不懂,你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吗?”说英文则只能受人白眼,而且懂他们也装不懂。所以虽然英语源于法国,法国人的英语却并不好,甚至除语法外远不如中国人。法语是一门高深的语言,需要至少多花一年时间准备和学习,所以留学法国的语言障碍给所有中国人心里添了大堵。

此外,法国不是移民国家,毕业后留下来的概率还远不及英国。而且和英国一样,IT行业虽然在法国有精英教育的“工程师学院”顶着保障一定就业率,但同样没有发展前景,而且在国内投资的法国IT企业你听说过几个?法国大学教育体制是世界闻名的怪,本科不叫本科,硕士没有硕士,认证五花八门,搞得用人单位不胜其烦。所以除了顶尖的几所学院的学历或毕业后的工作经验外,学历本身直接含金量很低。

另外,加上法语学习以后,在法国博士的时间就延长到了平均5.5年,和加拿大一样了。再加上法国留学专业必须对口,而且申请签证手续繁杂,国内人士积累的经验不多,几乎只能靠中介。而被中介赚钱也就罢了,大多数中介是不办博士项目的。这使得博士级别的交流由自己申请几乎成了不现实的。综上所述,去法国读博士,还是等将来有机会老板外派的比较好。

德国:和法国一样的语言障碍,低毕业率。但德国留学除了免费之外,还有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IT就业前景极好。一来德国的电子工业很发达,二来德国企业的福利是世界最好的,而在中国投资的厂商很多,稀缺具有德国留学背景的中国人来管理和经营。所以德国留学是欧洲留学取得博士学位的IT专业学生的上上之选。就周期来说,加上语言学习,和法国的最短周期一样都是5年,但平均毕业周期却是7年。但对我个人而言,现在再去学德语似乎有点来不及了,也没什么必要。

日本:我不得不说,仅就专业来讲,IT行业尤其是微电子、软件行业的学生,除了去美国,最好的发展地就是日本了。众所周知,美国的软件行业现在处于中低端饱和状态,这也直接导致申请美国软件专业博士的奖学金远难于电子专业。但日本不同,日本的软件行业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特色,虽然不一定有世界最顶尖、能影响人类发展前途的科研项目,但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却是独树一帜的。日本的软件产业和美国并驾齐驱,而软件人才却很是缺乏,2005年日本第一稀缺资源就是软件和嵌入式系统(介于软硬件之间)开发人才。而在中国投资的日本IT日企有数千家,虽然大多是外包公司,不涉及核心技术的研发,但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这主要因为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和汇聚的高技术人才。日本软件厂商预计中国目前具有200亿美元的软件市场容量,而目前开发的尚不足50亿。这一调查导致的,从身边的现象来说,就是大量的日本企业在北京中关村、上地软件园、苏州工业园区等主要软件基地招聘人才,声势之盛,空缺位置之多,甲于所有外企。

对于能够胜任IT各种领域工作但尤其具备软件方面潜力的人来说,日企是回国发展进入外资企业的敲门砖。日本企业的薪金和福利条件在所有国家外资企业中排位不高,2004年的调查,福利按从次到好排列是:韩国、港台、日本、美国、欧洲。但是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相当规范,工作压力大,能学到很多东西,对将来跳槽到其他公司工作有莫大好处。而日语又是除了英语之外,IT行业的第二语言。

那么留学日本的问题是什么呢?除了必然面临的第二外语和身份的签证关卡外,适应那里的环境对中国人来说似乎还要难于对欧美环境的适应。日本工作压力巨大,社会道德规则比中国更加严格,而社会秩序规范却不及英国完善,福利不及加拿大,人口密度又要远大于美国。况且留学日本岛国,不得不考虑的安全因素是所有发达留学国家中最低的。日本的博士学历平均周期是4年,而且没有官方的语言要求(J1不是必备),不需要考GRE之类的东西。但日本博士的毕业难度较大,奖学金虽然是亚洲国家中最多的,但评审繁复,不容易申请。而且日本人以精细抠门儿出名,不会慷慨施舍你任何东西。

瑞典:留学北欧是取得博士学历最省钱简捷的途径,而北欧诸国中又只有瑞典有一所世界名牌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北欧教学免费,没有统一的外语要求,而且通信和软件行业也有像诺基亚、Linux这样的业界王牌技术和品牌。但是那里冷清、消费水平高、生活闭塞、社会节奏缓慢,而且博士的名额不多。所以留学北欧是一条垫底的选择,只在非要快速取得博士学位又无路可走时才作此选择,毕业后一定回国!

第五篇:读博士的优点和缺点

现在硕士多了,很多人想读博士了,但很多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博士是怎么一回事就盲目随从。我觉得首先你得知道以下得几点你再考虑读不读博士。认识自己。

这个好像很可笑,但是很多人就是迷迷糊糊,根本就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曾经一个朋友对我这样说,“我在一个地方连续待上2个小时就受不了了,想外出活动活动。我从南京坐车到上海,到后再坐车到北京,办完事后立即坐车回南京继续上班”。听了我深有感慨,我是不可能像他那样的。我能做着看书一个上午,做几个小时的车后就不舒服想睡觉休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世界有365行,行行都需要人,但不是行行 都需要 博士的。但每个人都能生活得很好,行行都出状元。我那朋友可以说由于销售做得好不比一般得博士生活差,事实上薪水还要高。最重要得就是你首先得了解自己,自己擅长什么,缺点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你既然已经是硕士了,也就是说做了科研了,你还热爱科研吗?你适合做这些工作吗?这些问题在读博士前你得想明白。了 解 博士。

这个其实也很重要,我觉得大多博士阶段出问题得人就是首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盲目随从,反正硕士都读了,博士就接着上吧,殊不知慢慢地走进了自己制造的深渊。博士和硕士是不一样。硕士大多做横向课题,难度和要求一般都比较低,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能在厂家独立工作的科研人员。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一个硕士读100篇外文文献就够了,精读15篇左右。而一个博士至少需要读1000篇的外文文章,精读至少100篇。而且现在国内的大学都是这样的 毕业 博士需要SCI的文章一篇或几篇,硕士是不需要SCI的。我说明这些的原因就是说硕士博士要求不一样,对人的能力,意志,品质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做为博士你得静得下心来,你需要忍受更大的压力,需要耐得住寂寞。硕士课题可能查查CNKI就可以得到思路参考参考师兄师姐的就可以做出来了,但是博士课题你从CNKI上是查不出来的,你必须会查外文文献并从中得到启发,必须学会创新,而且必须有闪光点。所以你必须了解这些再做决定我适不适合读博士,我有这个潜力吗,我能不能忍受这一切。不然你可能慢慢走进自己制造的深渊,所以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博士上了后悔恨不断,最后以命相许的。这些案例能说明什么呢?你自己没有认识以上这些问题!女生读博士。

这也是个热点问题。前不久称女博士是“灭绝师太”,这话可能过分,但是还是很形象的。至少我见过的几个女博士有一半的就是这样的,由于实验压力大,成天一个苦瓜脸。长期这样性格就古怪,找对象就有问题了。所以没有男朋友的女硕士是更不 应该读 博士的。(当然我这说的都是那些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而不是来混文凭的)可 能由于 女士擅长形象思维而博士要求更高的逻辑思维,但男士一般都擅长逻辑思维而不擅长现象思维。这是大脑的差异造成的。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女士读硕士就可以了,不要再受罪读博士了。事实上我要求我朋友就是这样的,当时她读硕士的时候我看就把她折腾得够呛了,所以我不愿意她读博士,但她也从来不提想读博士。现在一个月3-4千我还是很满意的。上班后回家就休息看电视比我的日子舒服多了,不过我乐意看她这样。当然女强人还是有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博士工作。

博士毕业后的工作问题事实上也是个头疼的问题,不要认为你的就业面就一定好。我校的硕士,本科的就业好 于 博士。博士一般是到高校,研究所和大型科研单位,这样来看事实上就业面反而比硕士,本科窄。还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单位前几年招聘博士当招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老板很实在的,就看你能否给他带来效益。由 于 博士做的课题大多是基础型课题与实际应用差别还有较长的距离,你说老板是愿意招一个博士养着还是愿意招一个有工作经验的硕士或其它啊?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博士做基础研究型课题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不然我们中国就没有人真正搞基础研发了,但是博士的应用能力就不一定比有工作经验的硕士强)还有高校的就业现在也不是很好,本科大扩招的年代已经过了,所以现在老师的需求可能相对比前几年少。还有高校的待遇确实不高,这个网上已经很多讨论了。仅仅因为以后收入高的想法读博士的人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你还不如硕士毕业后马上工作积累实践经验,等你踏踏实实做几年后你的薪水绝对不少 于 博士了。博士的好处。

上面说了很多好像叫大家不要读博士,事实上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把大家比较模糊的有些问题辨正的看罢了。我们国家基础型理论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是10-20年,没有理论的基础是不可能有原创型的发现的。所以在这个急需创新的年代还是很需要博士搞研究的,因为中国可以说80%以上的基础型研究 都是 博士在做。这是读博士的价值,可以说是社会价值吧。还有读了博士后你的起点确实是不一样,看问题办事情的思路也可能不一样,你的社会名誉也会不一样,毕竟是 博士吗!这些都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机会,更高的起点。关于硕博连读

这个问题说实在话我个人是极力反对的。但是有些人以为捡到便宜,硕博连读多好啊,节省一年时间早工作多挣钱。殊不知科学的道路从来是没有捷径的,只有老老实实做科研才能终成大器。这也正式一般博后肯定不招自己的博士的原因所在。在同一个实验室,跟同一个老板,接触同一类的人,你认为真的对你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吗?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导师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试想一下,你硕士博士在不同的老板手下读你的收获是不是应该更大呢?因为你接触到了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导师,不同的实验条件,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那你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等综合素质能比硕博连读的差吗?答案是明显的。真正想做学问的人就是应该踏踏实实地做,没有捷径,你必须学百家之长,你才能成为大家。科学灵感的火花从来都是不同思维的碰撞的结果,真正想做学问的你,想以后有所做为的你还会选择硕博连读吗? 博士的待遇

读博士的待遇现在是个热门的话题,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在读博士大多数待遇太低了,很多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费。这种现实实在让人无法忍受。真正在中国做科研的人--博士的月收入比农民工还少,我现在的补贴(国家+老板的)不到350元,你说这博士怎么搞科研?中国科研水平差的部分原因你看出来了吧?中国的科研就是由这么一部分连基本生活费用都难以得到保障的人做出来的,这就是一部分博士生的现状,事实上这绝对是个得不偿失的待遇。所以现在有些博士生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还做私活,有的甚至于做家教类的兼职工作,这都是生活所逼啊,我可以理解,毕竟大家“奔三”这个年龄不能支援父母还伸手要钱实在心里难受啊。这怨恨谁呢?但是这样明显会分散博士生的研究,这个问题是个很值得人深思的问题。当然我不否认中科院的博士生待遇一般会好一些!但下面的高校呢?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在读博前了解了解,毕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以上说的都是本人有感身 边的 博士而写的,确实现在有些人对博士的认知存在问题。以上观点也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开始读博的学生的困惑。

1.基本概念

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

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掌握一个科研领域 ,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

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 都是 博士。

开创新理论

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

“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

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

要获得博士学位,必 须要写 博士论文,并且 通过 博士论文口头答辩。

成果的关系

科研的成果可能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

2.问自己几个问题

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想做科研工作吗? 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

你想进高校工作吗? 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你有足够的能力吗? 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智 力:显然

时 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

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 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

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

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

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

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

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

3.警告(博士不是。)

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 都是 博士。

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各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

工作的保障:很多 公司不要 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

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

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

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

找工作更容易:搞笑!

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

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4.还有几个好消息

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上博士到现在工作已很多年了,帮老板国际国内也审了不少稿,先说国内的吧,我发现其实各地区的科研实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从写的论文中就可以明显感觉出来。但是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因为这是老板决定的。但是有些稿件,我认为作者写作的态度有时会决定这篇文章的最终命运。因为一些稿件,很明显作者没有经过认真修改,文章中错别字时有出现格式错误频频,这样的稿件,审稿人一看心里就会有抵触作用,再加上本身内容又在可收可不收的范围,最终的命运大家可想而知,所以千万不要忽视这些细节问题,有时它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命运。我曾遇到过两三篇这样的文章,其中一 篇我认为内容还行,但写了很多修改意见,老板看了后,说“这样的文章还能让它过?”所以给枪毙了。再讲国际的,其实国际论文最重要的还是成果的新颖性,如果成果能让审稿人眼前 一亮的话,那文章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写作时,应该注意尽可能得把文章写得引人入胜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成果。就写这些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呵呵。

兵贵神速,先进的学术期刊出了学术水平的要求外,越来越注重发表的速度。这其实是符合投稿者的心愿的。但是如果方式不恰当,搞不好会弄个欲速则不达的结局。本人结合个人的发文经验,发表一点见解。本人两次投稿到JACS(IF>6.5)均被拒,然后马上投稿到org.lett(IF>4)都顺利接受发表,第二篇org.lett更是不到15天即被接受。能够顺利在较高档次期刊发文,主要得益于JACS审稿人的有益意见。从评审的意见来看,JACS的审稿人学术水平明显的高于org.lett的审稿人,因此经过JACS这样高水平期刊审稿人的点播,修改后改投低一点的期刊,成功率会大增。因此投文前要客观估计本论文的学术水平,然后投到高一两个档次的期刊上去,目的是要牛人的点播。毕竟得到高人指点的机会是不多的,而且发文不是目的,提高科研水平才是最终目标。经过这样一个和牛人的学术交流,个人的水平也会有长足的进步的。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下载读博士的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博士的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博士生活心得体会1“在国外总感觉有些不自在,生活上可以相融,但文化上出入太大。”因此,取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尚德商学院(微博)博士学位的杨杭军,在加拿大学习、生活近8年后,于20......

    英国大学博士要读几年?

    英国大学博士要读几年? 众所周知,博士生毕业率,英国也要远高于美国、加拿大。如果大家仅想获得一个博士学位,英国是较好的选择。据了解一般出国读博士一般都会需要4-5年的时间,而......

    加拿大留学读博士有什么要求

    加拿大留学读博士有什么要求 加拿大留学读博士有什么要求-有很多学生想要去加拿大留学读博士,但是提供博士申请的业务和公司比较少,信息严重不对称,那么下面360教育加拿大留学......

    总结读博士的感受(一)

    国内的博士基本还是很辛苦,就我读的学校来看,基本反映了这个状况,也许它的要求高点。但是整个年级70多个人,基本都是很辛苦,努力去拼杀和苦熬,多数同学要延期,一般人其实也难以解释......

    公派德国读博士签证材料准备[★]

    公派德国读博士签证材料准备 公派德国读博士签证共同探讨 ,仅供参考哦! 1办理护照2取得邀请函原件3去学校 开《同意派出函》4 准备下列材料 递交留学中心签证 一、公派留学人......

    《我在法国读博士》读后感

    读《我在法国读博士》有感 大一第一学期的那天,偶然在图书馆小说阅览室看见这本书的名字,我就毫不犹豫地取下了它。翻了翻,浏览了前两页,我断定,这一定是我大学里必读的一本好书......

    读博士的一点感受z(共5篇)

    读博士的一点感受z 读博士人人都要经历一段很艰难的时候,所以国外把读博士的过程开玩笑为”Survive” 。但是,我觉得这个”Survive”虽然是有很大挑战,需要镇定去承受,但是它是......

    一个中科院博士的读博感想

    博士期间的最后一篇论文完成了,小憩一会。顺便来晒晒我的博士成绩单,主要谈谈自己对读博士及发表SCI的一点感受。 我是03年本科毕业,同年秋天考入中科院的硕士,第一年在中科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