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农村教育阶段学校“人”管理的问题与反思

时间:2019-05-12 03:2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伟农村教育阶段学校“人”管理的问题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伟农村教育阶段学校“人”管理的问题与反思》。

第一篇:张伟农村教育阶段学校“人”管理的问题与反思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人”的管理

--贵州省道真县上坝中学 张伟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谈如何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人”管理。

学校的管理就是对人、财、物、事的管理,但这些必须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才能进行管理。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管“人”的工作。我县属于贵州省北部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特征非常突出,因而希望通过剖析我县学校“人”管理中的问题,来反映较为普遍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人”管理中的问题。

问题一: “两”难管,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限”少“权”大 如果民主监督名存实亡,谁来管理“校长”?细心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会不难发现,教职工民主参与的方式和进程参差不齐,不少学校仍流于形式,真正落实到位的还不多。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有以下现象存在:

1、有些学校教代会程序不完善,比如没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务只有校长、出纳、会计等参与管理,校长对学校经费使用随意性大。学校财务公开即使有,内容表面化,大帐目多,明细帐目少,关键帐目采取回避或含糊的手段一带而过,让代表雾里看花,看不明。

2、领导往往把让他们感到头疼棘手的问题推到教代会上,让代表审议决定,这也无可非议;但是,有些应该放到教代会上让代表审议通过的重大事项,比如较大的硬件投资项目或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并未让教职工参与,忽略了民主决策和监督,对教师的提案和批评意见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3、有些学校教代会上搞的有关民主测评活动,当时不公布测评结果,说是作为领导以后对有关人员和工作的考核依据。这种做法缺乏公开性和公平性,也不尊重代表的民主权利,暗箱操作在所难免,群众意见很大。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农村初中校长受乡镇政府和教育局双重管理。学校财权、人事权在教育局,学校业务由教育局管理,但因教育局远离学校,对学校了解主要是教育局干部偶尔下乡调研或校长的报告,信息来源较单一且真实性不高,往往导致对校长了解不全面,管理不深入。乡镇政府可通过当地群众较全面地了解学校,信息来源较广且真实性高,但由于没有学校财权、人事权,且在政府考核中教育又属于“软指标”,易使政府领导对学校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农村初中校长的双重管理演变成了“两”难管,易造成校长“限”少“权”大,法制管理和民主管理意识淡泊。

反思建议:

1、健全校务公开机制,规范校长管理行为,增强教师的民主管理意识 许多学校校务公开形式单一,把校务公开狭隘地理解为公示,以为有了公示就是校务公开了。其实公示仅是校务公开的一种形式,它还包括多种形式,比如教代会、全体教职工大会、教工民主协商会、离退休教工座谈会、家长会、学生座谈会、校长信箱以及热线电话等等,这些都是校务公开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教师民主意识,有利于规范校长的管理行为,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

2、丰富校长的任免考查和业绩考评的信息渠道

当前对农村初中校长的任免,主要由教育局负责,教育局在校长任免上也作了大量调查工作,其主流是好的,但在任免时对当地政府、老师、家长的意见,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严密的考核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校长考核、任免制度,丰富校长的任免考查和业绩考评的信息渠道。

问题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缺乏工作原动力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辛苦,责任大,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这是事实。但调查发现,学校中高级管干部更有许多不能说的心酸。国家允许设置班主任岗位津贴,学校也相应了作适当的补贴,但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却明文禁止不准设岗位津贴和其他补贴。所以造成从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中层管理干部:职务上了,工作多了,责任大了,花消大了,反而待遇少了,评优推先的机会少了。这样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据调查: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认为当管理干部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是合理的,占10%;认为这不合理,但可以接受的,占20%;认为这不合理,不能接受的占30%;认为这不合理,明确表示不想当管理干部的,占40%。

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工作繁重、责任大,但却有“官”无权,有名无“利”,工作成就感不强,抵制了人才的成长,同时也降低了管理的质量,不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反思建议:加强对中层管理干部的管理和教育

办好学校,首先要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班子不乱,大局则不乱,再难的问题,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在学校管理中要做到“人和”,班子是主要环节,校长是关键,中层管理干部是难点。校长要做到:做人要实,待人以诚,用人不疑;校长治校有方,不仅要靠他的学识能力,更要仰仗他的人格力量;而中层管理干部是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的确属于在幕后默默无闻做苦活、累活的人,中层管理干部如果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做人做事心态不好,就会认为中层管理干部属于“非官非民”,有建议权无决定权,有苦劳无功劳的人,这样的认识就会在工作中产生不满情绪,用怀疑和敌对的眼光看待校长和同事,矛盾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必须加强中层管理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处理好与校长的关系,做到:有位不越位;参谋不乱谋;揽事不揽功;服从不盲从;搭台不拆台。

问题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工作累、待遇低,使教师丧失职业幸福感

教师中有这样一种职业观:教书一为学生,如果学生有出息、学习刻苦,教师愿意为他付出一切,这种教师身上能够体现教师灵魂深处的职业责任感,但这样的学生太少,使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教书二为家长,如果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时常与教师联系,即便学生较差,教师也会看在家长的面上,重视对学生的教育,但这样的教育往往不能尊重教育规律,不能深入实质;教书三为“人民币”,如果学生、家长都不行,教师则把教书当作一种求生职业,对待学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尊重客观事实,只求当时管理不出问题,不为学生发展担心,最终危害了学生的一生。这些不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其主要根源有两方面:

一是行业差别、城乡差别和义务教育阶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差别太大,让初中农村教师“苦”中难以求“乐” 由于人事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深入不够,行业差别、城乡差别和义务教育阶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差别太大,农村初中教师工作付出与回报反差太大(如初中学生管理难度大和教师工作时间长,但教师待遇极低,如我县教师中级职称比例:县直初中为45%,县直小学为60%,农村小学为35%,农村初中为30%,使农村初中学校许多教师取得中级职称资格而不能聘用),造成农村初中教师流动大(只出不进,新鲜血液补充难)、工作消极。另一个事实是:学校的女老师很少有找学校的男老师结婚的,农村初中男教师很难找一个大学毕业,有正式公职的配偶,他们家庭生活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难达他们读大学时所向往的家的幸福,使他们对教师职业幸福感丧失。

二是学校内部人事改革不深入,不利于人才成长

调查发现:许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不够深入,职称只上不下。中老年教师90%都已评为中高级职称,在教学生涯中不可能再有所攀升,只要熬到一定的工作年限就可以在退休后领到全额工资,出人投地、争强好胜似乎已经脱离了他们的生活轨道;无论什么事“让青年人上”已经成了他们的口头禅。而青年教师一部分因为不成熟,还无法“独挡一面”,一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因只有付出,而没有个人实际利益,会逐步失去工作热情。这些不良现象都是因学校内部人事改革不深入造成,不利于人才成长。

反思建议:

1、为教师要营造团结、友善、健康的工作氛围

在治校策略中把“治校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一项最重要的策略思想和措施。学校应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使教师们能在生活上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学习上有进取向上的条件,工作中有怡人的环境。学校领导要带头,以身作则,讲政治、讲团结、讲干劲、讲协调、讲学习、讲奉献;关心教师疾苦,了解教师心声,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尽量为教师创造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消除教师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让教师队伍“活”起来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一潭死水。要大力推进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可以考虑采取四点措施。一是招聘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中高级职称比例向农村倾斜,吸引一批素质高、年纪轻的中高级到农村任教,缓解一下当前农村师资紧缺的矛盾;三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四是改革教师内退制度,将农村教师的内退年龄提前,动员年龄偏大的教师提前退休。

3、加大农村学校投入,让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应该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使农村青年教师安心从教,遏制农村青年教师外流。

校长谁来管理,如何规范校长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中层管理干部怎样管,提高他们管理积极性?如何管理教师,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敬请各级组织和教育专家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科学的用人机制,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队伍“活”起来,全面推进教育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第二篇:农村初中学校“人”管理的问题与反思

当前农村初中“人”管理中的问题与反思

--贵州省道真县上坝中学 张伟

摘要:学校的管理就是对人、财、物、事的管理,但这些必须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才能进行管理。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管“人”的工作。农村初中对校长 因“两”难管,使校长“限”少“权”大,需健全校务公开机制,规范校长管理行为,增强教师的民主管理意识和丰富校长的任免考查和业绩考评的信息渠道;农村初中中层管理干部因缺乏工作原动力,需加强教育与管理;农村初中教师工作累、待遇低,使教师苦中难以求乐,管理中须为教师要营造团结、友善、健康的工作氛围,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让教师队伍“活”起来,须加大农村学校投入,让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人”管理

问题与反思

学校的管理就是对人、财、物、事的管理,但这些必须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才能进行管理。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管“人”的工作。我县属于贵州省北部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农村教育特征非常突出,因而希望通过剖析我县学校“人”管理中的问题,来反映较为普遍的农村初中学校“人”管理中的问题。

问题一: “两”难管,使农村初中校长“限”少“权”大

如果民主监督名存实亡,谁来管理“校长”?细心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会不难发现,教职工民主参与的方式和进程参差不齐,不少学校仍流于形式,真正落实到位的还不多。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有以下现象存在:

1、有些学校教代会程序不完善,比如没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财务只有校长、出纳、会计等参与管理,校长对学校经费使用随意性大。学校财务公开即使有,内容表面化,大帐目多,明细帐目少,关键帐目采取回避或含糊的手段一带而过,让代表雾里看花,看不明。

2、领导往往把让他们感到头疼棘手的问题推到教代会上,让代表审议决定,这也无可非议;但是,有些应该放到教代会上让代表审议通过的重大事项,比如较大的硬件投资项目或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并未让教职工参与,忽略了民主决策和监督,对教师的提案和批评意见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3、有些学校教代会上搞的有关民主测评活动,当时不公布测评结果,说是作为领导以后对有关人员和工作的考核依据。这种做法缺乏公开性和公平性,也不尊重代表的民主权利,暗箱操作在所难免,群众意见很大。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农村初中校长受乡镇政府和教育局双重管理。学校财权、人事权在教育局,学校业务由教育局管理,但因教育局远离学校,对学校了解主要是教育局干部偶尔下乡调研或校长的报告,信息来源较单一且真实性不高,往往导致对校长了解不全面,管理不深入。乡镇政府可通过当地群众较全面地了解学校,信息来源较广且真实性高,但由于没有学校财权、人事权,且在政府考核中教育又属于“软指标”,易使政府领导对学校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农村初中校长的双重管理演变成了“两”难管,易造成校长“限”少“权”大,法制管理和民主管理意识淡泊。

反思建议:

1、健全校务公开机制,规范校长管理行为,增强教师的民主管理意识 许多学校校务公开形式单一,把校务公开狭隘地理解为公示,以为有了公示就是校务公开了。其实公示仅是校务公开的一种形式,它还包括多种形式,比如教代会、全体教职工大会、教工民主协商会、离退休教工座谈会、家长会、学生座谈会、校长信箱以及热线电话等等,这些都是校务公开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教师民主意识,有利于规范校长的管理行为,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

2、丰富校长的任免考查和业绩考评的信息渠道

当前对农村初中校长的任免,主要由教育局负责,教育局在校长任免上也作了大量调查工作,其主流是好的,但在任免时对当地政府、老师、家长的意见,随意性较大,没有形成严密的考核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校长考核、任免制度,丰富校长的任免考查和业绩考评的信息渠道。

问题二: 农村初中中层管理干部缺乏工作原动力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辛苦,责任大,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这是事实。但调查发现,学校中高级管干部更有许多不能说的心酸。国家允许设置班主任岗位津贴,学校也相应了作适当的补贴,但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却明文禁止不准设岗位津贴和其他补贴。所以造成从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中层管理干部:职务上了,工作多了,责任大了,花消大了,反而待遇少了,评优推先的机会少了。这样的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不利于人才的成长。据调查: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认为当管理干部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是合理的,占10%;认为这不合理,但可以接受的,占20%;认为这不合理,不能接受的占30%;认为这不合理,明确表示不想当管理干部的,占40%。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工作繁重、责任大,但却有“官”无权,有名无“利”,工作成就感不强,抵制了人才的成长,同时也降低了管理的质量,不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反思建议:加强对中层管理干部的管理和教育

办好学校,首先要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班子不乱,大局则不乱,再难的问题,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在学校管理中要做到“人和”,班子是主要环节,校长是关键,中层管理干部是难点。校长要做到:做人要实,待人以诚,用人不疑;校长治校有方,不仅要靠他的学识能力,更要仰仗他的人格力量;而中层管理干部是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的确属于在幕后默默无闻做苦活、累活的人,中层管理干部如果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做人做事心态不好,就会认为中层管理干部属于“非官非民”,有建议权无决定权,有苦劳无功劳的人,这样的认识就会在工作中产生不满情绪,用怀疑和敌对的眼光看待校长和同事,矛盾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必须加强中层管理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处理好与校长的关系,做到:有位不越位;参谋不乱谋;揽事不揽功;服从不盲从;搭台不拆台。

问题三:农村初中教师工作累、待遇低,使教师丧失职业幸福感 教师中有这样一种职业观:教书一为学生,如果学生有出息、学习刻苦,教师愿意为他付出一切,这种教师身上能够体现教师灵魂深处的职业责任感,但这样的学生太少,使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教书二为家长,如果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时常与教师联系,即便学生较差,教师也会看在家长的面上,重视对学生的教育,但这样的教育往往不能尊重教育规律,不能深入实质;教书三为“人民币”,如果学生、家长都不行,教师则把教书当作一种求生职业,对待学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尊重客观事实,只求当时管理不出问题,不为学生发展担心,最终危害了学生的一生。这些不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其主要根源有两方面:

一是行业差别、城乡差别和义务教育阶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差别太大,让初中农村教师“苦”中难以求“乐”

由于人事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深入不够,行业差别、城乡差别和义务教育阶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差别太大,农村初中教师工作付出与回报反差太大(如初中学生管理难度大和教师工作时间长,但教师待遇极低,如我县教师中级职称比例:县直初中为40%,县直小学为60%,农村小学为30%,农村初中为25%,使农村初中学校许多教师取得中级职称资格而不能聘用),造成农村初中教师流动大(只出不进,新鲜血液补充难)、工作消极。另一个事实是:学校的女老师很少有找学校的男老师结婚的,农村初中男教师很难找一个大学毕业,有正式公职的配偶,他们家庭生活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难达他们读大学时所向往的家的幸福,使他们对教师职业幸福感丧失。

二是学校内部人事改革不深入,不利于人才成长

调查发现:许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不够深入,职称只上不下。中老年教师90%都已评为中高级职称,在教学生涯中不可能再有所攀升,只要熬到一定的工作年限就可以在退休后领到全额工资,出人投地、争强好胜似乎已经脱离了他们的生活轨道;无论什么事“让青年人上”已经成了他们的口头禅。而青年教师一部分因为不成熟,还无法“独挡一面”,一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因只有付出,而没有个人实际利益,会逐步失去工作热情。这些不良现象都是因学校内部人事改革不深入造成,不利于人才成长。

反思建议:

1、为教师要营造团结、友善、健康的工作氛围

在治校策略中把“治校先治人,治人先治心,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一项最重要的策略思想和措施。学校应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使教师们能在生活上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学习上有进取向上的条件,工作中有怡人的环境。学校领导要带头,以身作则,讲政治、讲团结、讲干劲、讲协调、讲学习、讲奉献;关心教师疾苦,了解教师心声,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尽量为教师创造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消除教师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让教师队伍“活”起来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一潭死水。要大力推进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可以考虑采取四点措施。一是招聘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二是中高级职称比例向农村倾斜,吸引一批素质高、年纪轻的中高级到农村任教,缓解一下当前农村师资紧缺的矛盾;三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四是改革教师内退制度,将农村教师的内退年龄提前,动员年龄偏大的教师提前退休。

3、加大农村学校投入,让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

应该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使农村青年教师安心从教,遏制农村青年教师外流。

校长谁来管理,如何规范校长管理行为,提高管理质量?中层管理干部怎样管,提高他们管理积极性?如何管理教师,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如何规范农村初中的“人”管理,让农村初中教师队伍“活”起来,事关中国教育整体发展,敬请各级组织和教育专家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荣德.学校管理新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2)王嘉德.现代教学管理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 作者介绍:

张伟:男,现年34岁,1995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现任贵州省道真县上坝中学教导主任; 2007年先后被评为遵义市化学骨干教师、道真县“十佳园丁”、道真县“优秀科技工作者”、遵义市“15851人才工程”第三层人才等称号;曾在《贵州教育》、《贵州教工》、《新课程导学》、《数理化学习》、《新德育》、《遵义教育》、《班主任之友》、《教育科学论坛》、《湘潮》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在06年贵州省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两篇论文分别荣获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在07年遵义市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市级一等奖。在08年贵州省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两篇论文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和二等奖,通讯电话:***或0852-5790019,邮政编号:563501 电子信箱:sbzxzw2008@163.com

第三篇: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为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特岗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1、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我省部分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推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建立保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推动教师队伍科学发展;着力解决我省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同时,积极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从2009年开始,启动实施“特岗计划”。特设岗位教师(以下简称特岗教师)聘期3年。

今后,除执行国家和省定向培养计划接收毕业生外,全省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的补充全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各地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

二、“特岗计划” 的实施范围

“特岗计划”实施范围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列入湘西大开发的其他县为主,兼顾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结构性矛盾较突出、财力比较困难的县。

三、“特岗计划”的设岗原则

1、按需设岗。特设岗位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科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臵。

2、以初中为主,兼顾小学。主要招聘中学教师,充实到农村初中任教。根据设岗县实际,可以兼顾农村小学教师岗位的需求。一般在1所学校安排1~3人。

3、充实教师紧缺学科力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优先保证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需要,促进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优化。

4、统筹调剂教师编制,着眼教师队伍长远建设。统筹中小学各学段教师编制,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按照总量调控、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调整和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满足招聘特岗教师需要,并确保三年后有空余编制用于安排自愿扎根当地学校任教的特岗教师。

四、实施“特岗计划”的资金安排

“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共同承担,国家“特岗计划”所需资金以中央财政补助为主,省级“特岗计划”所需资金以省财政补助为主,不足部分由设岗县财政承担。

中央和省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工资性支出,与设岗县财政据实结算(中央财政、省财政年人均补助标准一致)。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设岗县根据本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综合确定,享受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各项待遇。凡特岗教师工资性年收入水平高于中央、省年人均补助标准的,高出部分由设岗县财政负担。

特岗教师的地方性补贴、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和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政府不安排商业保险)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由设岗县财政负担。

“特岗计划”实施中的宣传发动、招聘考试、岗前集中培训和跟踪管理等费用从省本级教育经费预算中专项安排。

五、特岗教师的招聘原则

1、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特岗教师应聘人员和用人单位双方应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招聘特岗教师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定县、定校、定岗”原则。

3、招聘工作由省教育厅、人事厅、财政厅、编办共同组织,各司其职。

六、特岗教师的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

(一)招聘对象

1、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主,确因应聘人员不足的边远贫困地区小学可招聘少量应届师范类专科毕业生。

2、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4年(至招聘当年年底满4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

(二)招聘对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志愿服务农村教育,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已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

3、符合招聘岗位要求(所学专业与任教学科一致或相近)。

4、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身高男性160cm、女性150cm以上,体质条件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规定的要求。

(三)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1、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或“三支一扶计划”、且有从教经历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

2、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及以上三好学生;

3、应聘大学入学前户籍所在县特岗教师者;

4、复员转退军人;

5、少数民族毕业生。

七、特岗教师的招聘程序

特岗教师的招聘程序是:(1)公布需求;(2)自愿报名;(3)资格审查;(4)考试考核;(5)体检;(6)集中培训;(7)签订合同;(8)上岗任教。招聘的组织与实施按《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办法(试行)》(另行文)执行。

八、“特岗计划”的相关保障政策

1、特岗教师享受《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06‟12号)、省委组织部等九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湘人发„2007‟109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24号)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2、特岗教师试用期工资直接执行试用期满后转正定级工资。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级别工资可高定1至2档。聘任期内,特岗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

3、“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岗教师3年聘期视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要求的3年基层教学实践。在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等学校毕业,且符合推荐免试资格的,可先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办理注册手续,服务期满后再回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4、对聘用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5、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鼓励其继续扎根基层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对考核合格、自愿留在当地学校的,由设岗县负责落实其工作岗位,接转其人事、工资关系,并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县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其工龄、教龄从签订特岗教师聘用合同时起算。

对重新择业的,相关市州和设岗县有关部门应在辖区内为其重新选择工作岗位提供方便和帮助。今后,凡城市、县镇学校教师岗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要优先聘用聘期已满、考核合格的特岗教师。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九、特岗教师的户口和档案管理

特岗教师聘用期间,其户口根据本人自愿,可留在原籍,也可保留在原就读高等学校或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也可迁至工作学校所在的县城,免收户口托管服务费。特岗教师档案关系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县级政府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聘用期满后离开当地学校的,档案转到其户籍所在地县级政府人事部门。

十、特岗教师的聘后管理

特岗教师在聘期内,由省教育厅对其进行跟踪管理,设岗县对其进行跟踪评估,用人单位对其进行综合考核和日常管理。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直至解除聘用合同;对不能按合同履行义务、考核不合格的,应及时将其调整出教师队伍并取消其享受的相关政策优惠。设岗县评估和综合考核情况分别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

十一、“特岗计划”的组织与实施

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省教育厅、财政厅牵头制订“特岗计划”的总体规划和计划,提出特岗教师需求总量指导性意见,研究制定实施“特岗计划”的具体政策和落实办法,并组织实施。省有关单位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省教育厅:拟定“特岗计划”的实施方案,制定招聘考试与聘用办法,编制“特岗计划”实施计划,负责实施公开招聘、岗前培训和跟踪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统筹协调“特岗计划”的经费保障,落实资金,并规范管理。

省人事厅:协同教育厅做好特岗教师的公开招聘工作。省编办:负责对中小学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编制总量管理。

市州教育、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统一要求,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特岗计划”工作,指导检查特岗教师聘期管理,监督设岗县特岗教师岗位、工资待遇及生活安排等落实工作。

各设岗县负责拟定和申报特岗教师需求计划,指导用人单位与特岗教师签订聘用合同,保障特岗教师的工资及各项待遇的落实,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对特岗教师实施日常管理;负责特岗教师的户口与档案管理的落实工作;负责落实3年聘期结束、考核合格、自愿留在本地学校任教人员的工作岗位。

高等学校负责引导和组织毕业生报名应聘特岗教师,并做好政策宣传、毕业生推荐、应聘资格审查和上岗派遣等相关工作。

十二、其他有关事项

1、各市州应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备案。

2、本实施方案由省教育厅、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肃州区泉湖学区永久小学 张新民

据教育部的相关调查报告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已经初步显现“学校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少,教师越来越老”的态势。那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又将面临新的课题。以甘肃省肃州区为例,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的发展态势已经从“有书读”转向“读好书”。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布局农村校网,做到区域资源共享已势在必行。但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共同思考。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无法满足“留守”学龄少儿的寄宿要求

随着成年劳动力往经济发达的城镇的大量转移,大批学龄少儿成为农村“留守人”,家庭教育与监管呈现“真空”或“半真空”状态,在“留守”少儿面临网络、赌博等不良诱惑,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的同时,他们自身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以及安全事故又层出不穷,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一度成为社会的焦点。如果农村学校能最大限度地容纳这些“留守”儿童,让她们在学校吃住,使他们远离不良诱惑,用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来消融他们成长的“坚冰”,必将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更何况校网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的路途较远,他们需要寄宿在新学校,得到新老师的呵护。然而,目前广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仍无法满足学生的“寄宿”要求。首先,大部分学校的校舍建设存在先天性不足,规划、设计严重滞后。如学生的浴室、卫生间等设施或数量不足,或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消防设施缺乏……不仅给住校生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校园文化氛围不浓,住校生的生活极其单调。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学校因经费短缺,设施简陋,加上管理者的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导致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学生在校课外很少从事娱乐活动。很多学校甚至连图书阅览室、电脑室等现有的资源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在校除了学习就是自由玩耍,生活极其单调,往往对住校生活产生厌倦感。第三,学校教师及其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给学生带来“家”的温馨。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校是服务场所,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为广大学生服务。可惜相当部分的教师观念十分落后,错误的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不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服务的以至于学校难以营造“家”的温馨,好多学生宁愿在校外租房子,也不愿住在学校宿舍。因此,更新观念,多方齐动,在规划和设计上、在校园文化布局上、在办学理念上大胆创新,注重人文色彩,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亟待创新

住校生的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的一大难题。一是现在的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耐挫性较差;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偏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安全管理责任重。纵观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多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管理方法滞后。因此,需要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促使学校上档次。首先,要加强住校生的行为习惯教育,从起床到入睡,从买饭到吃饭,从卫生到纪律都要反复强调,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将管理的整个过程完全融入学校德育教育中。其次,尝试推行学生寝室创“星级”活动和先进寝室“免检”制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学生寝室创星级活动实施细则》,对物品摆放有序、卫生习惯良好、人人遵纪守法的寝室依次授予“两星”三星”“四星“五星”级,获得“五星级”的寝室在下学期可以申请“免检”,挂“免检牌”等,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得到有效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慢慢发酵,影响和带动一大批。再次,完善管理网络,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建设。一个寝室的管理单靠学校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完善从校长室到相关处室,从值日值周导师到寝室长的管理网络,特别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建设。在寝室长的选拔和任用上,应该提倡大张旗鼓地任用,隆重热烈地表彰。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又可以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性。最后,要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充分利用现代发达的通信技术,认真做好住校生管理档案,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做到信息共享,责任共担。

三、安全责任难以规避

目前,大多数农村仍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尽管学校管理人员从早上六时起床到晚上十一点多一直忙于住校生管理,可学校和家长围绕学生在校期间冈意外、急病、生理缺陷等原冈造成的伤亡事故的纠纷仍然很多。一旦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家长对学校管理的理解度仍然很低,学校管理者几乎每天都在诚惶诚恐中度过,生怕被悬在头上“安全的利剑”刺中。我区某寄宿制小学校长说,他所在的学校一名学生突然两眼翻白,四肢僵硬,在场的教师都忙于紧张抢救,可接到电话通知的学生监护人却“千呼万唤不到学校来”,校方在万般无奈下包车将其送往区人民医院,途中正好遇见坦然自如的家长,真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滋妹。像这类事件如处理不当,万一发生什么不测的话,学校又难逃干系,真是有苦不能言。因此,政府部门应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现状,把医务室的作用给予适当“放大”,在人员编制、财政预算、器材添臵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使它能够正常运转。这样,学生的健康才会多一层保障,学校的安全才会少一分责任。

四、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效率低下

规模较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生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由值日值周导师来承担的,他们对学生早上起床到深夜睡觉,进行全天候管理,工作量之大,任务之繁杂是可想而知的。可按教育局的规定,住宿费是不能用于日常管理的,管理费用只能在绩效奖励性工资的“其他项目”中列支。这样以来,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减少值日值周等管理费用,为教学教研让步。反正住宿费收入与教师无过多的利害冲突,一些学校于脆以宿舍紧张为借口不让学生住校,用以减轻教师的工作星,把安全的“皮球”踢回给家长;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师却在管理上打“折扣”,管理效率低下。二是学校为了安全考虑,增加“其他项目”的支出,影响教育教研管理费用,客观上违背了绩效工资改革的本意,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低迷。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审时度势,率先组织那些不适合从事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专门从事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允许农村寄宿制学校适度增加住校生的管理成本,促使学校真正高效运转。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少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它需要一支甘于吃苦,勤于奉献,且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教职工队伍;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审时度势,及早调整思路,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造规划,按照人文及早调整思路,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造规划,按照人文化管理要求,成熟一批,改造一批。

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只有在建设和管理流程中注重“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才会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肃州区泉湖学区永久小学 张新民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教育理念上重升学不重育人。一是高度重视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尤其是当前高考的竞争已经下移到中考竞争,只有把更多的毕业生送进优质高中和重点高中,升学率上去了,这所初中在社会上才有美誉度和生存空间。二是把学校的功能定错了位。认为学校就是—个加工厂,只有生源好才会加工成好产品,把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在社会上的美誉度归结为生源的质量,因此而大抢优质生源。

2.在教学管理上重教学不重科研。目前,在初中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极端。一是,根本不要科研,只关注分数,只要能提高分数的,哪怕是笨重的战术,都无所不用到极致。二是为搞科研而搞科研。科研只立项不研究,只评比不应用,只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搞科研完全成了走过场走形式,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效果,不但没有促进教学,有时候甚至是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一些学校的科研组织只是行政性的,成为学校领导为平衡人际关系而设立的虚机构。

3.在校园文化及教师管理上重制度不重人文关怀。一是只重视控制和约束,而轻视培养与规划。过分强调制度的约束性、规范性、控制性,过分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最终可能损害学校组织成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自由度,导致学校只重视眼前所谓“从严管理”的形象,而对备课创新、课堂创新、作业创新等质量要素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必然影响教师主体精神与创造潜能的发挥。二是在教师使用与管理上,只注重教师的业务水平,而忽视师德建设,忽视对教师个人成长及价值实现的人文关怀,久而久之,必然形成重业务、轻师德的畸形发展的教师队伍。

4.在校园安全管理上重突击不重长远。近几年,各地学校相继发生一些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事件,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学校成为重灾区。实践证明,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些不安全隐患发展而造成的。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学校平时忽视安全教育,只是在灾害发生之后进行亡羊补牢式的安全教育,把本应该注重于平时的安全教育当成一项临时突击工作来做,这样必然会酿成校园安全管理的苦果。

二、农村学校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归根到底,建构和谐教育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管理中也要体现“以人为本”,意味着一切应从人出发,充分依靠和重视人,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暗示着在学校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必须转变视角,从视教师和学生为“物”转变到把其当作具有鲜活生命的人,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尊重其身心特点、权利、人格和个性需要,对他们充分关心、理解和信任。在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代社会,面对人的主动自觉的发展、丰富多样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倾向,我们应把学校管理真正立足于人,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学校管理应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高中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和学生应当直接或间接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学校可以成立多种以教师或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机构,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与一般管理不同的是,学校管理不仅要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核心和动力,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而且要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完成受教育者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从而学校教育中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则是把管理的目标定位在育人上。因此,学校管理的理念必须是充分人性化的,必须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传统的学校管理基本上是按照垂直管理的模式,由校长行使家长式的管理权威。而现代意义的学校管理,则大多数是按照行政职能和科层管理模式,由上一级根据权限向下一级实施控制和管理。而在以人

为本的学校管理观念中,管理者首先必须是教育者,而教育者自然也是管理者,因为教育与管理的惟一对象和终极目标是学生和学生的成长。所以,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必须体现“以教育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和“以服务为本”这样四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管理理念。

2.积极弘扬、确立、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其一,注重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突破狭窄的专业教育观念,从而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增强学生适应性;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观念,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二,注重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应变讲授式、封闭式教学为灵活式、开放式教学,强凋教学过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个性化;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应重在教师设计和实施中的创造性程度和个性化水平;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应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人格的提升、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品质的优化。

3.切实抓好学校安全教育。一是要从细节着手,从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着手,首先排除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安全隐患。二是要把制定制度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领导带班值周、定期安全大检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三是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细化安全工作目标,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网络。四是重长远,切实抓好各种安全教育。未雨绸缪,预防为主,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工作,使安全教育常规化、系列化。

4.营造友爱和谐、健康向上、品位高雅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核心是组织成员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组织特色的态度、价值观、思维程序和行为厅式。具体地说,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校同环境、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以教育为特点的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生社团组织、学校传统习惯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人财物管理等内容。学校文化具有导向、传承、凝聚、激励、约束、教育和发展功能。

下载张伟农村教育阶段学校“人”管理的问题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伟农村教育阶段学校“人”管理的问题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管理

    袁口小学党风廉政建设学习宣传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纪委委员117人,列席336人。中央纪委常委会主持了会......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五篇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肃州区泉湖学区永久小学张新民据教育部的相关调查报告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已经初步显现“学校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少,教师越来越老”的态势。那......

    贵州省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

    贵州省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 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办法 根据《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

    吉林省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合集5篇)

    吉林省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办法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各设岗县(市、区)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 为做......

    河北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

    河北省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 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聘用协议书 甲方(设岗县人民政府): 乙方(特岗教师): 河北省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管理 (8)

    袁 口 小 学 党 员 学习制 度通过经常性、系统化、制度化的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宗旨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组织观念,保持......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管理(6)

    袁口小学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心得体会 党风廉政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没有良好的廉政党风,就会使党内滋生腐败思想,进而使党员做出诸多腐败行为,败坏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破坏党同......

    《谈农村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范文大全)

    2015年度南安市优秀教育督导论文评选 题目:《谈农村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 作者:蔡 全 兴 单位:南安市向阳中学 联系电话:*** 谈农村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 校园安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