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是教师的最高师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总是这样来勉励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学高”不难理解,“德高”却会生出许多歧义。何为德?何为德高?爱岗敬业、爱党爱国、关爱学生、模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这些确是师德的应有内容,但是做为教师之德,做为师德的内容,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是教师应有的最高师德。教师比其它行业的人更应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这里不仅有教师的德行,还有教师的风骨,更有教师的责任或是天职。
对真理知识的学习保有,对真理的坚持,是教师鲜明的特色;对真理的坚持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崇高,不仅在于其传道、授业、解惑,更因为教师是道的传播者、探索者、坚持者。教师害人最甚的,莫过于误人子弟,引人入岐途,只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学到真才实学,使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做为教师最不应做的就是做违心的事,最不应说的就是违心的谎言,最不应表现的就是言行不一,违心的弄虚作假,歪曲真理。相反,对真理的孜孜求索,对真理传授的诲人不倦,对真理的崛崛坚守,往往引人尊敬,使教师显得伟岸。
对权势的屈从,是教师的耻辱。因为这样不仅辱灭了自己,也辱灭了真理和真相,不仅自己受害,还会使后人受害,也许现实的生活残酷,对于权势多数人均表现为屈从,但对于教师来说,却使教师丧失自己的风骨,当一个国家多数的教师均丧失风骨屈从于权势,而偏离实事求是,丢弃真理时,这个国家走向谬误的机会就会增加,后人也会奴颜卑膝,或是不辩是非。在权势和真理面前,在谎言和实事求是面前,教师的风骨最能显现。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思想的精髓,求道、行道、遵道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坚持真理是教师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师德,偏离了对真理的坚持,那些师爱就变得虚伪而无力,世界上有些国家教师入职的宣誓,对真理的坚持的宣誓,大概即是认识了教师的天职所在。我国的文庙里的拜孔,是不是也是一种对教师天职的重申呢?
第二篇:坚持真理视死如归
坚持真理视死如归
——《死也不能倒下》读后感
吉鸿昌,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在我是孩提时代,不仅读过他的感人事迹,还看过电影《吉鸿昌》,因此,我对那个高头大马上的抗日将军从来都充满着景仰和崇拜。今天,复读《死也不能倒下》这篇短文,虽然时间过去了30多年,但吉鸿昌的英雄气概和追求真理的坚韧意志,依然冲击着我的心灵。
吉鸿昌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王朝末落、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外族入侵,内战不绝,也因此吉鸿昌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爱国将领。但是,因为反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他毅然“摆脱旧军阀的生活”,加入中国共产党,追求抗日救国的真理,并为此深陷国民党的牢狱而从不动摇。
面对国民党的严刑逼供,吉鸿昌没有屈服,面对蒋介石的死刑威胁,吉鸿昌“谈笑自如”,但吉鸿昌的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失望,在日本人大肆入侵中国东三省,国土沦丧的情况下,吉鸿昌恨自己的死不是因为与侵略者战死沙场,而是死于“中国人”自己的枪下,这才是英雄的“耻辱”。为此,他坐在椅子上,直面刽子手,以大无畏的气概,为自己的抗日人生作了伟大的定格——死也不能倒下。
吉鸿昌为了真理,视死如归,这种高尚的情操和意志虽然小学生还难以完全理解,但对于中华民族的传人,这种精神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传递和发扬。
第三篇:第二课 坚持真理
第二课 坚持真理
真理,是精神家园的财富,是社会存在的支柱,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心胸坦荡,无私无畏,才敢坚持真理;明辨是非,高瞻远瞩,才能坚持真理。不坚持真理,让错误有机可乘;不坚持真理,恰似战场上临阵脱逃;不坚持真理,会给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坚持真理,才能团结奋进;只有坚持真理,才有世间公平;只有坚持真理,社会才能文明。要坚持真理,就必须不断地同自身和外界的错误作斗争。名言引航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方志敏
他说过:“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除此之外,唐朝的韩休,坚持真理,秉公执法,敢于忤旨,力谏唐玄宗要分清忠奸,辨清功过,被历史传颂。宋朝的包拯,坚持真理,敢于进谏,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被人民誉为“包青天”。清朝的纪晓岚,坚持真理,敢于进谏,保护忠臣,严惩奸臣,被人民誉为“铁齿铜牙”。故事启迪
嗅苹果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那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同学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讨论交流:
1.苏格拉底向学生发问几次?学生的反映都是怎样? 2.其他同学为什么都举了手,柏拉图为什么没有举手?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活动体验:《真理的追求》
(一)活动准备:
1、查找关于“追求真理”的名人事迹
2、分组寻找追求真理必备的条件
(二)活动目的:
1、使同学们认识到追求真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2、使同学们认识到追求真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3、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作为现代中学生应该如何为追求真理做准备
(三)活动内容:
1、观看电影《居里夫人》
2、分析居里夫人取得巨大成就的最重要原因
3、根据她取得成就的原因谈启示
4、归纳总结:追求真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思想的独立(用理性评判一切、大胆的直觉、批判的思维、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主见)
意志的坚强(毅力、恒心、勇气)
专注的状态(安静、用心用脑用神、全力以赴、全神贯注)责任意识(洗涤邪恶、无知,战胜贫困、疾病,扼制战争和痛苦)
(四)活动方式:讨论交流 心灵感悟:
坚持真理,乃人生真谛;坚持真理,乃宇宙大道。“至人则能遗弃物累,独与大道同在;真人与旷远的宇宙浑然不分,与道同游”。在是非面前,旗帜鲜明,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维护真理;当错误思潮袭来时,挺身而出,捍卫真理;当决心为科学真理献身时,义无反顾。这样,就是大风度,大气概!如同“鲸鲵出水而腾没;蛟龙潜渊而吐气”。就能躺在真理的怀抱中屏听宇宙的呼吸;就能登上人格修筑的长城上俯瞰人事间的变迁。
时代需要真理,人民需要真理!让真理的火花闪耀出奇光异彩,从一颗颗尚有良知的心底里燃烧,燃尽人们心中的积郁,燃尽灵魂的丑恶,待喷薄而出时,必形成势不可挡的烈焰,照亮人们的心灵,照亮人们的眼睛,照亮前进的道路,坚定地去追求全人类为之奋斗的天下大同的伟大真理!拓展链接:
书名:《与真理为友》
作 者: 著哈佛心理学博士岳晓东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时间:第1版(2007年5月1日)内容简介:《与真理为友》(修订本)叙述了岳晓东博士在美国六年的哈佛求学之路。全书分为“哈佛经历篇”、“哈佛治学篇”、“哈佛打工篇”、“哈佛趣闻篇”,每篇20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作者在哈佛求学、打工、谋生的艰辛和快乐。岳博士的成功故事印证了哈佛校友老罗斯福总统的名言:“输了固然感觉不好,但这总比从来没有尝试过成功强。”作者以一名心理学学者的感悟和生活体验,告诉读者怎样去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这种健康的心态无论是对青年人还是中年人、老年人都富有启迪意义,都是终身受用的。
第四篇:坚持真理的名言
坚持真理的名言
1、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2、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列宁
3、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4、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
5、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泰戈尔
6、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莱辛
7、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8、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刘少奇
9、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王若飞
10、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赫尔岑
11、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1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3、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达·芬奇
14、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15、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罗曼·罗兰
16、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17、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18、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莱辛
19、我们探求真理,在一切事件中,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桑塔耶纳
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21、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布莱克
22、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普托里尼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4、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布莱希特
25、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26、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27、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
28、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约里奥·居里
29、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乔治·桑
30、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31、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32、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赫尔岑
33、科学所以叫作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斯大林
34、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35、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36、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37、一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证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贝弗里奇
38、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39、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40、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列宁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克罗齐
41、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42、只要在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列宁
43、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第五篇: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词源及运用
“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在班固写的《汉书 · 河间献王德传》中。班固在《汉书》里赞河间献王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唐】颜师古作《汉书注》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实事求是,是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学者治学办学的指南,它强调做学问必
须以真实的材料为依据,从其中得出真实的结论来。
在近代,梁启超将“实事求是”写进了《京师大学堂章程》之中:
“本学堂以实事求是为主”
岳麓书院的讲学堂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幅楹联: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实事求是
据考证,这是1915年利用这个书院开办的湖南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学监宾步程的手笔。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党在初创时期,并没有提出思想路线问题。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逐渐提出了解决思想路线的任务,自觉地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1)为了加强红四军的思想政治建设,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一封信中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在这封信中,毛泽东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那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见《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74页)(2)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调查工作》(1961年毛泽东将题目改为《关于调查工作》;1964年出《毛泽东著作选读》时,毛泽东又将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个重要命题,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2.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2)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一词,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3)在延安整风期间,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涵义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并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
(4)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