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之研究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与能力与日俱进。大部分学生喜欢上网,有的是获取学科知识,有的是上网聊天,有的是网上购物,但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学生是玩游戏而不可自拔。君不见,有多少学生沉迷网游而荒废学业,更有甚者为弄钱上网而误入歧途。如欺骗、抢劫、偷盗、甚至杀人。我们乡镇中学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少年,长期没有得到父爱母爱2,再加上少子化,他们深受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溺爱,导致我国传统家风家教功能丧失。现在有部分留守儿童及留守少年越来越丧失独立能力,好坏不分,是非不分,普遍厌学逃学,性格扭曲等等。有的留守儿童和留守少年小小年纪就养成了自私、自利、懒惰、空虚、考试作弊、说谎、残忍等诸多坏毛病,没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道德沦丧,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着急也在不断努力挽救他们,不断探索破解之道,来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人成才。运用家风家教培养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失为一条好途径,好方法。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祖国优秀的文化因子,与家风家教一脉相承;第二:家风家教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影响;第三,新时期如何运用家风家教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文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祖国优秀的文化因子,与家风家教一脉相承。2013年12月23日国家公布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本文要探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是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以血缘家族为基础、以个体家庭为核心是我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典型特征。炎黄儿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是华夏民族在五千年发展史中凝聚的价值导向。炎黄儿女内心深处都有着深深的家国情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即先辈大力倡导并践行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先辈们以之作为个人价值准则并训谕后辈,形成家风家教,代代相传。这种“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得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相同、互为表里,家风家教是华夏民族一种文化奇葩。家风家教在我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中,有着突出的影响与效果,故我华夏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春秋时期,鲁大夫公父文伯之母诫子之《母训》;到汉唐,产生了众多的家诫、家训和诗辞训赋;及至明清,家信、家训、家书更是层出不穷。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实际践行和思想总结,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洋洋大观的家风家教文化。
笔者注: 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指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笔者注: 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节才回来一两次,由于自感愧疚,父母等就用金钱等物质来满足儿女们的欲望。
第二篇: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03月27日08:3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宣传要带温度,接地气
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中央重视、百姓关心的大题目。因为这关系到社会风尚,关系到中国人的精气神,更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央主流媒体的天职和使命。
在这件事情上,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责无旁贷。核心价值观宣传不能变成冷冰冰的说教,只有贴近百姓,带着温度,生动活泼,才能真正接地气、见效果。
首先,选好话题,才能入情入理。
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在如此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家风报道赢得一边倒的赞扬实属不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话题选得好、选得准、选得巧。“家风”既是一个价值层面、伦理层面的问题,又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息息相关。每家有每家的规矩,每家有每家的传统,家风各不相同,但彼此间却能形成交集。这个交集,就是中华优秀道德观念,就是社会的最大共识、最大需求,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采访过程中,被访者又将“家”的内涵进一步延展放大,由“家”谈到了“国”,由“家风”谈及“民风”“政风”,由家规家教谈到社会风气,由家庭传承谈到传统文化的回归。通过家风这个小切口,就把宏大凝练的核心价值观阐释得具象了、丰满了、生动了。
其次,讲好故事,自然事半功倍。
在采访中,我们摒弃了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叙述,而是努力挖掘家风背后的小故事,突出个性化表达。为做好“家风”海采,我们专门对参与报道的记者编辑进行培训,制定了“海采手册”,要求做到四个好:把问题问好,把聊天聊好,把场景选好,把镜头拍好。记者的采访任务变成跟老百姓“聊天”,生硬的提问变成了“唠嗑儿”“拉刮儿”“摆龙门阵”,报道中自然带着浓浓的人文气息、乡音乡情。同时,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将各地区、各领域、各行各业人们的家风融汇一体,构成了“中国家风”的鲜明底色。
最后,互动传播,带动同频共振。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以头条提要方式,连续挂标播出八集家风报道,并配发编后、评论,在《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黄金时段播出加长版。新浪、搜狐、腾讯等众多门户网站上载和链接相关节目视频,网民转发和点击量数以亿计。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征文活动后,很快就征集到有关家风家教的文章、评论、短语、短评等投稿4000余篇,投稿作者涵盖作家、新闻从业者、公务员、教师、学生、企业职工、农民等,上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下有小学生。同时,光明日报在《评论观点》版推出《家风家教大家谈》栏目,刊发稿件20余篇,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和光明网都分别开设了专题,发起家风家规的征集活动,与网友亲密互动。通过这种全方位、立体式、互动性的宣传,“家风”成了社会上的流行词。
家风报道的成功表明,只有坚守主流媒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不移地创新宣传载体与形式,才能牢牢把住舆论主动权、话语权,赢得社会共鸣,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中央电视台台长 胡占凡)
对家风与家教应持续关注
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家风家教具有独特作用。多少年来,我们惯于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对社会实施道德教化,向百姓传播宏大的原则。家风和家教,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通道找到了对应点。
“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一座桥。理学家朱熹有一个比方:家亦是“大政”,一国有公家之政、私家之政,家教就是私家之政。按儒家伦理,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家庭教养,使人获得进入公共社会的基本品质。
现代社会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核心家庭”,即两代人的家庭,取代了世代型大家庭。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传统家族的规范力量减弱使家教的影响减弱,道德和伦理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缺乏。现在核心家庭的年轻父母,很难做到重视道德与修身,有时甚至不能成为合格的施教者,而应该成为施教对象。
家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更多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像老舍先生所说的,自己的母亲出身农家,但是他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教育中的“情”“理”“义”诸方面都非常关键。我希望我们能重温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家风家教资源。
家风家教,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新闻传播,都应持续关注,使我们看到更长远、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它也将有助于我们国人建立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作出独特的贡献。
第三篇: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厦门网 2014-03-27 14:33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启动了“家风家教大家谈”征文活动。3月26日,光明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中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了“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一系列聚焦家风家教的报道、征文和研讨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适应时代进步发展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具体问题抓起,不断拓宽渠道,才能融入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加自觉地践行。
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在辉煌发展史中凝聚的价值取向。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无不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等家风代代相传。传承下来的家风家教,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当中。
作为最能深入中国人内心的无形力量,家风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这一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
家风和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鲜活,更能实现从精神层面的“深入”到具体行动的“浅出”。可以说,家风家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和具体展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是贴近每个人、带着温度、生动活泼的精神追求。家风不仅是价值、伦理层面的宏观问题,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息息相关。将家风家教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就能通过它很好地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家风家教从历史走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让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我们感念祖先留给我们的深厚家风,我们也要在新时代不断发扬中华民族的家国精神
习近平关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等很多的讲话思想深邃,鞭辟入里,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许多华人华侨社团经常举办习近平讲话学习讨论会,把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都写成诗歌文章,贴到侨社会议的墙上,华人华侨们谈论习近平磅礴大气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方略的话儿很多,评价很高。
尤其是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的讲话,更让华人华侨兴奋与激情满怀。“亲望亲好,邻望邻好。”“邻居好,无价宝”。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洲国家,中国和平发展始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中国是亚洲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实践者。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愿意支持和帮助亚洲各国人民实现各自的美好梦想,同各方一道努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亚洲梦,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肩负和平使命
施乃康说,习近平和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履新一年多的足迹已踏遍亚、非、美、欧国家,处处彰显出大国领导人的风范。毫无疑问,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习近平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践行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是一部辉煌的史诗。这部史诗不仅涵盖了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磨难与觉醒,而且涵盖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奋斗与探索,涵盖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崛起与进步。
施乃康说,习近平的人生经历是曲折的,他在艰苦的农村当过多年农民和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经受过底层艰难环境的磨练,体验过底层民众的疾苦。通过习近平的人生经历和他的思想基础及习近平执政以来震撼世界的安邦治国举措与成功效应,华人华侨们感悟习近平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超人的正能量,认定他是一个有着振兴中华民族抱负的政治家,他不仅代表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而且他也懂得人类世界的需求和知道中国社会各方面人群的诉求;他不仅肩负团结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还肩负着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的历史使命。
施乃康说,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激活了中华民族最强烈的情感,拨动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弦,是凝聚着中国13亿人憧憬的梦,是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梦,实现“中国梦”,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和机遇。
实现“中国梦”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外来神力,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都在日理万机、呕心沥血的工作,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支持祖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期望祖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把小我放一边,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为我们的子孙不受外来侵略者的欺凌,在今后还能骄傲的称自己是中国人,支持和捍卫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深化改革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事业。因为,只有中国人自己可以兴盛中华民族,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缔造中国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生活的未来。
实至名归无欲则刚
施乃康说,“厚德载物,爱为天下”,习近平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福建、浙江、上海担任过县地市省直辖市直至中央的主要党政领导,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政的经验和才干。他担任过中央军委秘书长和国防部长耿飙的秘书,地方武装部、军分区、省军区的政委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加上父辈在党政军各界的历史渊源,这使他非常熟悉军队的主要情况,更使他在军界有深厚的根底。
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后,同时就担任了中央军委主席,但习近平无欲则刚,在权位上无私无畏。因此习近平接班后,才能有最大的勇气和魄力去甩开膀子干,一上台就推动新一轮大范围的改革,迅速开展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强有力的反腐败。勇斗贪腐,攻坚克难,这些都大幅度提高了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心中的权威。华人华侨们说,习近平任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是实至名归,任重道远。
很多华人华侨感慨习近平治国强有力举措,称赞“习近平是中国的传奇”,对习近平的各种赞誉、钦佩话语,通过华文报刊上的“夜话”、“灯下随笔”等专栏表述出来,鼓励侨民拥戴习近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习近平传奇治国的结论,就是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一定能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国人民和人类世界的和平幸福做出历史性的极大贡献。
习近平爱为天下
施乃康说,海外华文媒体“世界日报”、“商报”、“华声报”、“亚洲日报”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经常刊载习近平安邦治国谋略的讲话和亲民爱民的事儿,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我在唐人街及一些华人居住区走访,华人华侨大多被习近平丰富的学识,被习近平经常惦记穷人,对人民有一种温热的情怀而感动。“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习近平经常下基础访贫问苦,习近平与平民交谈话语,“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对贫困群众有天然感情的故事,让许多老华侨感动泪如雨下。很多老华侨都激动地说,习近平雄才大略一展抱负的领导祖国各族人民奋力开拓,让人民过上体面、正义、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极为兴奋。若不是有儿孙牵挂,真恨不得立刻打道回国,回到祖国去享有尊严有国家关怀的晚年幸福。
中国须强大不能衰
施乃康说,每次通过新闻看到祖国反腐抓走贪官及出现一些闹地方政府和扰乱社会治安的事件发生,华人华侨们心为国家担忧着急,但并不觉得可怕,这种事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时有发生。可怕的是中国社会有些地方民众道德与善根丢失;有不少地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有不少官员趋利化为最高生存目的,理想道德丧失,为短期利益不在乎手段,贪赃枉法,误党误国。
华人华侨也发现有些率先富起来的人,在中国可能遇到了一点挫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谈论说的一些话,似乎让人感觉他们可以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叫板,让人感觉他们已经不信什么主义了,似乎他们认为他们都不是中国人了,他们的富裕和财产所得,跟中国共产党没有什么关系,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什么关系,致使他们的所作所为,让许多没有富裕起来的人反感,滋生怨气,也产生什么都不信的观念,有钱有权的、没钱没权的都在发牢骚。加之一些地方官员腐败及一些地方官员不腐败但不作为,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滋生。如果放纵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不壮士断腕做彻底改变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多少代人为民族振兴所做的努力将付诸东流,中国社会将陷入混乱,这不但是中国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
所幸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不仅看到了这些问题,而且一上台就采取和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办成办好办妥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争取一切力量和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欣起为国富民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深化改革奋斗的新浪潮;所幸的是中国在官场反腐的大地震中,不但经住了考验,没有垮,反而喷发出清廉正气的滚滚春风;所幸的是中国社会始终坚持歌颂改革开放成果和歌颂善人善事与弘扬社会正气正能量的主旋律,这让华人华侨们感到万分欣慰。
习近平执政天佑中华
施乃康说,一个没有强大外交与军事的国家是得不到尊重的,尤其是中国。华人华侨支持祖国在东南亚及整个亚洲事关国家领土与安全的核心利益,许多有名望的华人华侨领袖,表示支持中国不惜代价捍卫这个利益,如果形势被入侵者所逼,中国要毫不让步,也不惜与入侵者一战,打出大中华国威来。
习近平在访问法国时宣讲: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惊世界。现在,中国这个睡狮已经醒来。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随后习近平在德国演讲和答记者提问中,三次提到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屠杀的军国主义残暴罪行,特别是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罪行,一次提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罪行。在谈到中国国防预算时,习近平面对在座的西方人直截了当地指出,为了防止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悲剧重演,中国必须保持必要的国防力量。
针对东海南海问题,习近平在德国十分自信地告诫各方,在南海东海等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习近平一展铁血雄风,站在西方土地上面对西方人而控诉西方列强的侵略暴行,并面对面直言不讳地告诉西方,为了防止你们西方列强的侵略,我们必须建设和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这让许多华人华侨激情万分和感动泪下,让6000万华人华侨感到很提气。
共产党人要忠诚
施乃康说,在中国,我认识很多官员,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很忠诚,很负有责任感与敢于担当精神,工作中没有时间概念,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官位有职有权却清心寡欲不为私情私利所动,彷佛他们为了党的事业不食人间烟火,连家里人都不愿待见他们。我也遇见一些仍在岗位与仍有提升的党员干部及一些非党员政府领导干部,他们职权在握,拉帮组派,贪图和享受厚禄,却没有一点官员品格,工作上虚假作为并在行动上不忠于中国共产党,嘴上说得一套,背后做得就是用各种方式方法全面抵触党和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还不分场所满嘴说中国共产党的坏话及人身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让人听后不寒而栗,有时我都禁不住在想,怎么会挑选上他当地方官员。
施乃康说,“忠”,由“心”和“中”构成,意思是心在正中,没有邪念;而“诚”,由“言”和“成”构成,表示言而能成,没有虚假。“忠诚”,通俗地讲,就是认定目标,并为之尽心尽力。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极为珍视的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
施乃康说,在祖国内忧外患之时,中国共产党员,更要忠于党,坚定不移地保卫党、保卫党的事业。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祖国的兴衰与我们的命运与尊严紧紧相联,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我们永远都会赤诚的眷恋祖国,我们永远都会做一个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与忠诚祖国的爱国者。在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一展抱负兴中华的时刻,我们忠于中国共产党为祖国人民谋幸福的事业。我们会同祖国人民一起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支持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支持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实施的一切纲领和举措,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彤彤的旗帜高高飘扬。
2001年10月15日,习家为习仲勋举办88岁寿宴,习家三代人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为他祝寿。这是习家人难得的一次大团聚,惟独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缺席。于是他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祝寿信。
在信中,习近平深情地写道:“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
习近平说,“一是学父亲做人”,“您是为人坦诚、忠厚”,“您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
“二是学父亲做事”,“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我辈于父亲相比”,“实觉汗颜”。“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
“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您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老,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从这封信里,我们看到了老革命家习仲勋做事做人和家风的垂范作用,对习近平本人成长的深刻影响。
第四篇:以家教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家教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的谈到,“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这不仅是提出了未来的工作重点,也是提出了未来的工作方向。在现阶段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建设,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不仅传统大家族逐渐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的存在,也对家庭道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继而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分崩离析,家风的传承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以家教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其中的一种载体,维护一个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与安定,继而贯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衔接的血脉。
一、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多年形成的传统的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和人生观等,这些都是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同时也给家中后人树立价值准则。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精神,每一个家庭也同样,家风作为无形力量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精神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有时候是普普通通的语言,有时候是简简单单的行为,却能在日常生活中让每个人的心灵受到影响。尽管有时候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从出生开始接触的,对一个一个人的影响是全面而整体的。
古往今来,我们民族的先辈重视家风教育。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义影响千年;同时,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无不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同家庭、不同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训,通常在每年祭祀祖先的时候由家中长老领读,这就让家中的子弟能够在耳濡目染当中,养成良好的家教家风。古人很重视家教家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与“平天下”的基础。“齐”有治理,整理的意思。“齐家”的意思就是管理好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当然“齐家”之前还有“修身”,修心养性,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同样离不开家教家风的熏陶,而这种熏陶应该从小开始灌输的。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孔子对孔鲤的《庭训》,教孔鲤读《诗》、学礼和立身;诸葛孔明临终前写下《诫子书》,劝勉诸葛瞻勤学立志,宁静淡泊中修身,戒骄戒躁;《朱熹家训》中倡导家庭和睦,重视人际关系,推崇道德修身;《曾国藩家书》中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孝宝”,也就是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包括中共重要领导人也十分重视家教家风,伟大的毛主席教导子孙低调做人以及清廉,低调随和,踏踏实实、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周恩来总理制定了十条家训,严格要求了其子弟不能搞特殊化,以身作则,严格治家。现任国家领导人习总书记其父亲习仲勋,教导孩子勤俭节约,两儿子从小说姐姐留下来的衣服以及鞋子,在父亲的影响下,勤俭节约就成了家风。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家风家教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家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微观化。
二、家风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们党自诞生时起,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文化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先辈们言传身教下来的风气和规定。可以说,《党章》就是我国共产党的家风,只有在这种家教家风的养成下,共产党人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代表先进阶级先进力量,其宗旨教化影响了无数家庭,出现了不少仁人志士。从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同志成长的历程来看,无一不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从家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具体现实,另一个宏观抽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分析我们就能发现,二者其实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正式有了家风家教这样的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变得具体而鲜活,也就更容易从精神层面的着手,到具体行动上的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一个短期的任务,既是当前紧迫任务,又是长远战略任务,需要更加丰富的载体,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才能更加自觉地践行核心价值观。
每一个人从成长,到步入社会,都是需要教育,学校教育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而家庭教育是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的品格塑造、生活学习习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是来自与家庭教育,因此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家风的认知则来自于对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耳濡目染,家长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行为会逐渐成为孩子内心的自发行为,对其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家庭处于社会与个人中间的单元,良好的家庭教育,优秀的家教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在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以家风家教为基础。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做人,其目的就是让子女长大成人。从小范围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人的思想品德,从大的范围来说,良好的家风,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助于行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从“我爸是李刚”事件到“李天一”事件,从郭美美事件到各种官二代、富二代炫富事件,各种事件层出不穷,从侧面看出来是一种家风的欠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冲击,家庭已经很难起到了传承优秀传统的作用。父母忙着事业上的发展,获得社会上层的地位,获得经济上的富裕,但是往往缺失了对孩子们的家庭教育,道德传承的断裂,导致现在的青少年缺失对社会的责任感,道德品质低下、目无法纪、冷漠自私、缺乏足够的责任担当意识与能力。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而日渐式微多的家庭教育观念,阻碍了青少年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如何发挥优秀的家教家风在现代教育当中尤为紧迫,这不仅是为了祖国的未来能够健康成长,也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实现中国梦的载体。
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家教家风作为载体,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不再是谈理论,更加能够落实到人身上。真正将现实社会的人作为根本,确实以人为本,以人的品格与道德作为出发点,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同时家风也影响着社会风气的走向,如果一个社会的大多数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其家人都在其影响之下,具有良好的人格与道德,继而整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风气也得到相应的提升。相反,如果众多家庭的家风不正,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将会大打折扣。虽然目前看到有一部分家庭存在家教家风不正的现象,但是绝大部分的家庭还是很好地传承家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家庭风尚,尤其一些具有感染力的家训,成为子女长期发展中、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粮。
三、以核心价值观促进现代家风的形成机制
家风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让原本抽象的价值观变得贴近生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在促进着现代家风的形成,引领着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家风不仅仅依靠言语训诫,更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百善孝为先”,一个对父母都不孝的人,谈何对国家忠诚、对社会他人关爱?家长要处理好基本的家庭伦理关系,以身作则,尊老爱幼;处理好家庭和邻里的关系,助人为乐,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家庭教育中,除了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美德,还有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立志成才、用于担当的精神。而反映在社会这个大“家”中,就要发挥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不仅要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还要勇敢地承担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普及的道义责任,引导“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正能量,形成宽广的视野与胸怀,养成热爱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接地气”局面,养成遵纪守法、追求理性、严格约束的日常习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细胞。重视家风培育,就是重视社会风气建设,就是为社风向好向善打下坚实基础。家风虽然不能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但它是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它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传承家风,发扬民族的家国精神,让家风这一棵棵大树,最终成长汇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茂密森林。
家教的部分还没开始是吗?你是分家风和家教两大部分去论述,还是两个结合其来去论述呢?
第五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家风家教抓起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家风家教抓起
家风家教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度极高。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家风家教是家庭特有的属性。良好的家风家教,既是培育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手段。
家风家教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强调了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恭谦礼让、与人为善、精忠报国等家风世代传承。家风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和具体展示。
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为了以培育优秀家风家教为抓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通过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家风家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为何历经千年的发展之后,在近现代被人们否弃、淡忘,国人对家风家教缺乏正确的认知或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现代化浪潮迅猛推进的时代境况 中,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效率”“时尚”等象征“现代”与“进步”的新事物,而家风家教则被当作“传统”“封建”或者“落后”的代名词,还没来得及仔细反思就被时代抛弃了。然而,流逝的时间和生活的实践证明,我们在抛弃、遗忘家风家教的同时,也毁掉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延传的根基,丢掉了安身立命的财富。因此,我们要“找回”被遗忘、被忽视的家风家教。在此过程中,教育所要发挥的首要作用就是唤醒国人,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正确的认知,既要看到其时代局限性,也要看到其价值和作用。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关于家风家教的认知贯穿并融合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谙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家风家教的悠久历史。
二、通过教育,矫正当前家教重智识教育而轻德行涵育的偏差。家风是家庭教育中最传统、最传承、最基础、最难忘的行为规范,家教是对人生影响最贴切、最直接、最深刻、最长久的育人方式。如今,面临功利主义思想在社会的蔓延和渗透,面临传统文化教育的逐渐缺失,面临独生子女抗压能力的弱化,面临电子产品对家庭日常交流时间的挤压等挑战,当下中国的家教几乎完全蜕变成了智识教育,德育已成为了家教的辅助。不可否认,知识的教授理应成为家教的重要内容,但德行教育乃家教之本,没有良好的德行,即便懂得再多的科学知识也难以“成己成物”。集孔孟等圣贤道德 教育之大成的《弟子规》里讲的“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强调了德行教育的重要。
三,引导每家每户培育和发扬良好的家风家教。小到家庭的传承,大到社会文明的延续,良好的家风家教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家风家教,就有着什么样的家庭传统。每个家庭的家风家教虽各有不同,但所有优秀的家风家教的根本都是教人崇德向善的。一个家庭若想成为社会的健康细胞,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按照社会对家庭的要求来塑造自己,都应用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来规范个人的行为,都应用道德准则进行自我约束,都要从家长的言传身教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娃娃抓起。只要每个家庭都有了好的家教家风,就可以影响社会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