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卫处关于提交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汇报
保卫处关于提交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汇报
校训
自强奋进 求是创新 校风
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 教风
敬业 博学 善教 爱生 学风
勤奋 刻苦 主动 创新
附件: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释义
一、关于校训——“自强奋进 求是创新”的释义
“自强”一词,源于《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意指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如大自然日月运行不息那样,自我努力、奋发图强。“自强”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
“自强”,是一种自我激励、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是一种不甘人后、追求卓越、永争一流的时代精神。《淮南子·修务
训》中说:“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自强”是一种不畏困难的勇气,顽强拼搏的意志,自尊自信的品格,它能够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目标和志向,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
“奋进”一词源于三国时期曹植的《蝉赋》:“翳轻躯而奋进兮,跪侧足以自闲。“奋”者,振作而鼓劲,”“进”者,不停步,不停顿,勇往直前。
“自强”当“奋进”,“奋进”靠“自强”。
“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求”就是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求是”是认识世界的科学态度与方法,是实现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
“创新”,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表现为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墨守成规,不固步自封,是改造世界的有效实践,是求是的目的和归宿。“创新”,是学校的活力所在,是学校出人才、出成果、上台阶的重要保证。
将“自强奋进 求是创新”作为我校的校训,与创办一流高水平开放大学的现代办学理念一致,符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寓意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师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和师生自己的人生
目标,为把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打造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开放大学而不懈追求,开拓前进。
二、关于校风——“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的释义
“团结”――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团结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团结的升华,团结和谐是校园特质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在和谐社会下展开,要促成学校和学生达到和谐状况,要在和谐中提高学生的精神品味。“和谐”要求和谐共处,协调一致。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又强调整体的协调一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注重建设学校内部的和谐,又注重学校外部和谐环境的营造。学校上下形成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干事业的良好风气。一个团结的集体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集体拥有个人无法比拟的无穷智慧。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虽然我们每个人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在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最优秀的集体——和谐铸就辉煌,团结就是力量!
“勤奋”――“勤”出自于《论语·微子》原文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意思是“四体懒惰、不努力,五谷分不清”。“奋”出自于《淮南子》原文是“人莫不奋于其所不足”,意思是“人没有谁不振作在他所不满足的”。勤奋,要义是振作精神,不懈
努力。勤奋是事业成功之本,是爱岗敬业的体现,是捕捉机遇的基础,是通向理想的金桥,是攀登高峰的云梯。业精于勤,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勤奋学习,则学业必成,勤奋工作,则功业必就。
“严谨”――《辞海》里,“严”的意思为严格、严厉、严肃、严密;“谨”的意思为小心、慎重、不疏乎、不苟且。“严谨”的要义是严密谨慎,一丝不苟。即对待学习和工作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要严肃认真、严格要求、严密组织,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益求精。严谨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创新精神也是优良的大学校风所必备的。大学只有创新才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为国家培育所需人才;也只有创新才能真正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将“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落到实处,为创建高水平开放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关于教风--敬业 善教 博学 爱生的释义
“敬业”――“敬业”,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解释说:“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梁启超言:“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敬,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选择,表现着对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态度和决心;敬业,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知识和不足的宽容,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会感到教育教学对他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他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活力,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绚丽与精彩。学生是他生命的给养,讲台是他生命的舞台,教学是他生命的源泉。
“敬业”,体现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教职员工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和执著,寓意全校教职员工要有恪尽职守、严谨细致的专业精神,合作共赢、甘当人梯的专业道德。
“善教”――语出《礼记 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又取意于《吕氏春秋 诬徒》:“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意即教师需善于教学,能做“达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基本规范,严于律己,以学识充实学生,以学法引导学生,以情感滋润学生,以人格熏陶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所教学科,热爱教师从事的职业,崇拜教师教坛形象,继承教师教育理想。
教师教学更重要的是注重人心沟通、人性教育、人格塑造。人心沟通、人性教育、人格塑造,是师道理念的核心体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驾驭课堂语言的高超技能;他的课堂语言应极富表现力,不仅能根据教学内容清楚明白地传授知识,而且流畅准确,饱含真情,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启智导学,风趣机智,具有美的魅力。他的讲述语言恰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一词一句充满了情感和灵性;他的解说语言能够点铁成金,一言一语恰似春雨润物渗透学生的内心;他的朗读语言声情并茂,精于变化,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自觉地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把高尚的思想情操传给学生。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也是我校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对一个“善教者”的基本要求。
“博学”――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即博大、包容之意。博学,指广博地获取知识。表明教师为学要有博大和宽容的态度。教师要加强学习和提高,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风选取“博学”一词,旨在强调学识、态度,体现着学校重视为学渊博与创新,倡导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追求新知。
“爱生”――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热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西方教育家罗索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
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教育艺术的核心。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四、关于学风--“勤奋 刻苦 主动 创新”的释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优良的学业是辛勤汗水的结晶,突出的成就是践行拼博的结果。“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在面临和迎接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中,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勤奋 刻苦 主动 创新的优良学风;形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不畏失败、开拓创新的健康心态。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也要不断发展求进步。在学校,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一般学问和学习方面的风气,是学校中长期形成的师生对待学问和学习的情绪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选用此内容作为学校学风旨在启发全校师生主动勤奋的学习,在学中互相帮助,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因为,勤能补拙,奋发才能有为。只有勤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才能养成勤勉奋发、蓬勃向上的学风。同样,只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态度,才能造就厚德尚能的合格人才。奋勇前进,矢志进取。敢于争先、自强不息,刻苦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开拓创新,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成为21世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孟宪臻 单位:保卫处
第二篇:校风 学风 教风 校训
校风: 文明 求实 勤奋 成才
教风: 学风:
校训:
严谨
厚德
育人
笃行
奉献
敬业 乐群
旅游部 一年四班 宋广琛
团结勤学进取
校训:知学无涯
行健有成
知学无涯:知识浩瀚,学海无涯,致知的过程长路漫漫,困难重重。我们需要虚心静心,除去浮躁,为学以恒,并做到活学活用,用实践检验知识,去伪存真。因此,全体师生应当重视日常的学识积累,提升文化涵养,为实践、超越奠定坚实的知识积淀。
行健有成: 行健,揭示了人作为主体积极努力的重要性,说明只有刚毅坚卓,勤奋不辍,才能有所成就。作为职业学校,应重点鼓励师生学有所得,勤于践行,不空谈、重落实,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最终成就自我,成就人生。
校风:
文行致广大
巧技尽精微
文行致广大:文行,出自《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学校从宏观境界方面对师生提出的要求,有助于其正确把握人生航向,弘扬了高远的教育思想。它立意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旨在通过养成教育和国学教育的推行,让师生操行雅正,规范有仪。
巧技尽精微:学贵专精,技求精湛。任何一种技能,只有勤加练习,精益求精,才能尽得其中奥妙,于细节之处彰显完美。它以精、严、熟、通为标准,着眼于师生的实践能力,寓意师生只有勤学苦练,习得精湛的职业技能,才能做到强技立身、事业有成
旅游部 一年四班 宋广琛
第三篇:校风、校训、学风、教风
办学目标:启迪心智,言行合一,润泽学生未来。
释义:启迪学生之心智,乃立校之魂。通过教授者之言传身教,使学生言行合一,获得立足之技能,成为栋梁之人才,乃学校之本。心智已启,言行统一,学校之教授将相伴学生至未来,润泽人生。校训:砥砺风节,厚德雄毅,兼容并包,创新于理
释义:学校以技能教授为主,多为热血男子。砥砺风节,意为磨炼品格、节操,磨练学生之人格。厚德雄毅,则意为学校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刚强雄毅。兼容并包,创新于理则在学校办学理念上树立楷模,即吸收诸子百家家之长处,又踏实进取,不断创新。校风:明德善学,身体力行,达观博爱,寸阴是惜
释义:为学者,明事理,讲品德,善学之际身体力行。眼际达观,心爱万物,珍惜寸阴,搏击长空。
学风:善思则通,善行则得,思行交融,以学为用
释义:我校以技能教授为主,随思与行不可分割,行中有思,思中有行,学成均为报效国家之用。
教风: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皆成才
释义:教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只有不合格之老师,没有不合格之学生。启迪心智,因材施教,乃我校教育之本。
第四篇: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范文模版]
办学理念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自信 和谐 严谨 善思 自立 拼搏 协作 互助
自尊
自强文明
奉献踏实
创新乐学
探索
第五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办学思想: 全面发展
提升内涵
打拼质量
办学目标: 学校有特色
教师有特点
学生有特长
校训:
求真
向善
尚美
校风:
团结
教风:
严谨
学风:
乐学
一切为了学生 和谐
务实
创新 奉献
探索
求精 扎实
善思
有恒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