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心得体会
9月17日、18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在六枝特区影剧院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的观摩学习。
两天的会程安排的很满,分别观摩了三位小语名师的课,聆听了他们的讲座。说实话,从教16载,我一直就是一只井底之蛙,在井口大的方寸空间中自以为是的过活着。这次学习,让我开了眼界,终于直面小语教学的专家,亲眼见识了专家那大气,独树一帜的个性,还有他们行云流水般驾驭课堂的神韵和风采。确实看到了差距,也学到了不少经验,虽然那经验拿回来操作不见得就会得心应手,但我还是如珍藏至宝般将之细细地记录,用心地消化,一点点地融会贯通,让他们慢慢地转化成我的,我们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和进行我们的教学,以达到这次学习的目的。
周老师上的是<<诗与图画的婚礼>>,他把诗和图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诗排列成实物的形状,让学生从视觉去理解诗,周老师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干净、实在又其乐融融的课堂。没有花里胡哨的课件,没有奇奇怪怪的形式,没有毫无意义的废话,也没有强迫恐吓加假惺惺的鼓励许诺。就是用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平易朴实的对话让人心甘情愿地沉进去,再焕然一新地走出来,孩子们能在课堂中满载而。他在专题讲座中告诉我们,教师是永远的读者,作为语文教
师,自己要多读书,读文学类书籍、儿童文学类书籍、教学 法、心理学类书籍。只要有足够的积淀,你才能在教学中取之有物,用之不竭。
和周老师一样吸引我的还有张学青老师。她主张专得要深,教得要浅,为学生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她还主张教师要经常写东西,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但不要在被批评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我嘴拙,学不到赵老师妙语连珠的本事,但我很受启发,将语文课堂环节简化。
王文丽老师主张语文老师心中要有爱,爱母语,爱学生,爱阅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童年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几位名师都肯定语文中感悟的重要性,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关键。并都用自己的方式在他们的课堂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甚至更好。
名师们在前引路,我将紧跟其后,迅速成长起来,发挥自身特长,尽早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摒弃掉现在盛行的形式之风,恢复语文课堂的本真。希望今后还能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六枝特区堕却乡荒坝小学: 金开清
2011年9月19 日
第二篇: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高 忠 娥
2014年 10月18日、19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在安康晶海酒店举办的小学语文经典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有幸走近名师,让我聆听名师的教诲,一睹名师的风彩。两天的观摩让我收获颇多。
两天的会程安排的很满,分别观摩了何建军、唐国文、刘小波三位名师的课,聆听了他们的讲座。这次学习,让我开了眼界,亲眼见识了专家那大气,独树一帜的个性,还有他们行云流水般驾驭课堂的神韵和风采。学到了不少经验,虽然那经验拿回来操作不见得就会得心应手,但我还是如珍藏至宝般将之细细地做了记录,用心地消化,一点点地融会贯通,让他们慢慢地转化成我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指导我的教学,以达到这次学习的目的。
唐国文老师上的是《走近谢尔》,他把诗歌和图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有趣的漫画和简单的几句话组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视觉去理解诗,理解其中隐含的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引导学生去阅读,从语速到重点词,小到字音的纠正都是那样的自然。唐老师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干净、实在又其乐融融的课堂。没有花里胡哨的课件,没有奇奇怪怪的形式,也没有强迫恐吓加假惺惺的鼓励。就是用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平易朴实的对话让人心甘情愿地沉进去,再焕然一新地走出来,孩子们能在课堂中满载而归。
刘小波老师所教学的《狼牙上五壮士》,把阅读和写作方法融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同时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并教会学生自己在写作中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方法。刘老师在《泛在阅读,重构教师教学生命格局》专题讲座中告诉我们,教师是永远的读者,作为语文教师,自己要多读书,读文学类书籍、儿童文学类书籍、教 1
学法、心理学类书籍、国学类书籍等。(并向大家推荐了许多书籍)只要有足够的积淀,你才能在教学中取之有物,用之不竭。
课堂,是老师和孩子一同走过的幸福和快乐的生命历程。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几位名师的讲座都肯定语文中感悟的重要性,语文素养的形成是关键。并都用自己的方式在他们的课堂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而言之,再次感谢领导给我们聆听名家经典课堂观摩和精彩的讲座的机会,让我走近名师课堂,这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将以名师为榜样,不断吸收他们的精华,勤恳耕耘,不断探索。
第三篇: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心得体会
清镇市东门桥小学
付仁霞
2012年5月26日、27日,我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的观摩学习。两天的研讨会里,分别观摩了张学伟、盛新凤、张祖庆三位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的课,聆听了他们的课和讲座。说实话,从教以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次学习,让我开了眼界,终于直面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专家,亲眼见识了他们驾驭教材的神韵和风采。确实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学到了不少经验。虽然那些经验学回来不见得就适应于我所在的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我还是仔细地记录,用心地消化。
张老师上的课是《问刘十九》,他把诗和图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视觉去理解诗,能在课堂中很好的掌握诗的内容。他在《把语文教到学生手上》的专题讲座中通过列举我国古代的典故等方式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使我很好的掌握了如何把语文教到学生手上。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用所学到的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去,争取做得更好。纵观名师的课,他们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没有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没有很多浮躁的、形式上的东西。如张学伟老师在执教《问刘十九》时,虽然课件只有6张幻灯片,但并没有影响课堂效果,整节课学生在不断地的思考解决问题,让人感觉自然,亲切,可看,可学。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两天的学习,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这次名师观摩课为契机,努力向高水准看齐,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一点一点的进步,一点一点的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六枝特区堕却乡荒坝小学
张
春
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深深地感到参加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我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学习带来收获,思考成就创新。
听周益民老师、张学青老师和王文丽老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老师毫无保留的把他们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周益民老师上的《诗与图画的婚礼》和讲座《做一只琴鸟,歌唱读书的幸福》,我感触颇深: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怎样上好语文课。张学青老师上的《生命桥》和讲座《一个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使我对怎样上好语文 课有了更深的认识。聆听了王文丽老师的《手术台就是阵地》和讲座《构建理想课堂,提高教学实效》,让我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知道了做为一个教师,首先要不断点燃和开启学生心中的智慧火焰。
三、学无止境,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听周益民老师、张学青老师和王文丽老师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王文丽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要注意积累随时随地的书,所到之处,处处留心,培养一双慧眼。”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也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正如专家们所说:教育是一首诗,一首激情、含蓄而又精湛的诗。课堂是学生和教师栖居的主要场所,也应充满着浓郁的诗意,流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弥漫着诗的芳香,澎湃着诗的激情,回荡着诗的旋律,演绎着诗的精彩……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课堂应该是心灵流 动的乐章,使飞扬的激情喷涌流淌。课堂,是老师和孩子一同走过的幸福和快乐的生命历程。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让我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而努力工作。
2011年9月18日3
第五篇: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
会学习交流
——关注文体,凸显语用。
芝阳学校 高明丽 2014年3月28日---30日在西安举办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的观摩学习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研讨会里,分别观摩了薛法根、吴琳、魏星、王文丽、王林波、程延军、武凤霞、李玉贵、范姜翠玉、汪益敏、赵志祥、11位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的课,聆听了他们的课和讲座。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学习了名师的教学理念,聆听了专家们对新课标的具体阐释,领略了名师的睿智、幽默,博学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时间虽然很紧张,但是每一节课都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爱说、会说、爱演,与授课老师默契十足,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1节课,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让我们大开眼界,感慨万千;
几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 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 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 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 炼,以情生情。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 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 “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 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通过学习,确实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学到了不少经验。
1、倡导“自然地朗读”
叶圣陶先生对朗读的功用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分析,朗读时综合;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如何正确的朗读?怎样的朗读才能有效?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们在王文丽老师的课堂,在赵志祥的报告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演讲稿,读的时候则需要激情,需要用朗读去打动、感染听众,有一种告诫、号召的意味,而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然”;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因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
2、语文要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 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在他们的课堂中语文教学已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尤其是陈延军的《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环节设计非常简单,教学伊始于老师就让学生听写生字,在字词教学方面要做到严谨、精确,做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永远是语文老师的天职。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以悟来促读,使学生逐步感受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对文章进行了升华,王老师是这样总结的:“之所以说它是一位奇人,是因为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30十多年历尽千辛万苦,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他在人们都考取功名时却埋头于经书之中。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坐在李玉贵的课堂,是一种享受。对于学生,是一种磨练,是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则更多的是思考。回顾课堂,李老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学习,通过平等、幽默、风趣的对话逐渐推进教学的发展,不,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以前,只有在理论的书籍中看到我们的提倡,作者多用文字的方式描述出他们所希冀的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等,今天才李玉贵老师的课堂上才真正看到理想的效果呈现了出来。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催促学生,而是温情如水。我不禁在想我们的最近几年提起的“课堂有效性”(在单位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效果),和这样的课堂相比,又该作何评价呢?如果我们的那些阅读大赛的评委员们来到李玉贵老师的 课堂做评,会是分数几何?我没有能力做出评价,只是知道我们应该致力于学生的读出,致力于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的读出。
看到李老师的课堂,我不禁又在想,这样的课堂就是完美的师生关系的体现吗?是否有更加完美的课堂呢?李老师非常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课堂中,通过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要“一读再读、边读边想、学会询问自己、练习试着把自己读的内容说给别人听、思考作者透过文字要告诉你什么、把读出的内容贴在相应的位置„„”她的学法的指导,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1、是通过和学生的谈话引出的,而不是教师告诉的;
2、不仅告诉学生要这样学,而且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学
3、不仅让学生知道读书的方式,而且要知道运用这样的读要“读出什么”。这样的学法指导,是切实的,有效的,可操作的。
台湾的语文教学和大陆的语文教学有什么相同之处?有哪些差别?少有见识的我暂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都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传承中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哪些方面?语文教学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我暂时不能回答,但是我会努力学习。
4、语言亲切。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尤其是王文丽老师讲的《月之故乡》一文,对于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鼓励,孩子你说的太精彩了,你真聪明,我好爱你。
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每堂课都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出现,虽然每位老师讲课各具特色,风格不一,但是都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
第三、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
第四、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培训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没有结束,各位名师的讲座,让我们更多的去思考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心做好语文人,明明白白教好书。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