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中心论点: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基本构架(1):实践——认识——实践
(一)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辩证过程的第一步)
从实践中获得认识的两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其中,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又经历了能动的质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从感觉到知觉到表象,包含了认识的三个步骤。感觉,即实践的主体——人,利用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触觉、听觉、嗅觉等)初步与客观存在的事物建立了联系,即事物为人所感知;知觉,即人意识通过感官的反映对所接触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大脑中勾勒了初步的形象;表象,即人通过自身思维的加工,初步在意识中勾画出了先前反映在大脑中的事物的相对完整的肖像画,形成了自己对该事物浅层的认识。这两个阶段是实践中介的第二系统——人的感官和大闹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运动的结果。这是个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的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因为尽管我们的感官所能捕捉到的关于客观事物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维会对来自于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和修补,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相对较完整的形象反映。但从整个的认识过程来看,我们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得到的认识却只是事物的浅层以及对事物表像的反映。例如,我们在初次看到桌子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桌子,我们首先看道的是它有四条腿和一个平面。在被告知它叫“桌子”之后,我们开始称之为“桌子”。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为什么叫桌子以及桌子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它有什么用途等等。在我们的意识里一开始只有一块板放在四条腿上这个概念而已。这是一种“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比如说我们一开始只知道桌子是四根木条上撑着一块木板,并不知道木条与木板是相连的。那么我们在模仿着做桌子的时候可能就会在为什么木条怎么也无法站立住,怎么也不能撑起那块木板而苦恼无比。这种由观察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得出的认识是很肤浅的,依靠这种认识,我们很难找到正确的进行实践的方法。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所谓概念,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事物表象的相对完整的认识。这一过程是承接于感性认识的。感性认识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材料,我们再运用自己的能动思维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从中剥离出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一系列用于界定事物物理特性的信息,进而加以命名,形成固定的认识。例如,桌子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称为桌子的,而是在对它进行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们才把这种四根木条支撑着一块木板的物品定义为桌子。这个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剥离有效信息,形成固定认识的过程就是形成对事物的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收了大量的来自于感性认识所积累的材料,并通过抽象思维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整理。
但是,四根木条支撑一块木板的物品也很多,如凳子、床等,这诸多的形象汇集予我们的意识中,很多时候会使我们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在对桌子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之后,我们知道,桌子一般比凳子高,没有床那么大,而且凳子是用来坐的,床是用来睡的,桌子是用来放东西、读书、写字和吃饭的等。在着诸多的定义限制之下,我们分清了桌子和凳子和床的区别。但反过来思考,我们会发现,我们也是在桌子、凳子和床之间混乱了好久,不断地分辨,在分辨和混乱之间不断地练习,才慢慢地积累出关于桌子的较为确切的认识,从而在自己的大脑中剥离出来桌子区别于其他二者的特有形象,将三者彻底分清的。这个对桌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更加准确的认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判断区别的过程。
此外,在认识了事物的外表之后,我们开始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是我们进行实践的要求。例如我们想要做桌子,就必须了解桌子的结构是怎样的,要怎样才能把它做出来。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选择先对桌子内部进行推理,根据桌子的结实和桌腿与桌面的不可分割我们推理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在进一步的探索之后,我们就对桌子的结构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时我们的认识就前进了一大步,至少我们在做桌子的时候不会就把一块木板放在四条腿上那么看似简单事实上却怎么也做不出来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这个阶段是“抽象的思维”的阶段,即认识过程开始从客体到主体的运动转变为主体内部的运动的阶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据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在这个阶段中,我们的认识已经从一大堆错综复杂的表象中过滤出来,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条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它的外部形象阶段,而是进入对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情况的探究。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它对事物的反映是深刻的。深刻的理性认识在经过人们的二次整理、加工之后,变得有条理性和富有指导意义。这时,理性认识就成为了理论。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辩证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正如我们先前所提到的,在理性认识中,我们形成概念的过程以对感性认识所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的承接为前提。正如工厂没有原料就无法进行生产加工一样,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我们就无法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对事物形成固定的认识。因此,感性材料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的唯物论。也就是说,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意味着我们把自己的思维运动的对象植根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因为感性认识所获得的材料几乎都直接来源于客观世界,即感性认识是意识反映物质的过程。因此,感性认识的成果是客观的,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初接收的材料也是客观的,理性认识作用的对象仍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这就是认识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想认识。
只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感性认识往往只是对事物表层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不够深刻,不能立即用于指导实践。指导实践的认识必须是正确的、深刻的认识,能经受住实践检验的认识。而这一点只有理性认识才能做到。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辩证法包括联系观、矛盾观和发展观,坚持认识论的辩证法,就是用联系的、矛盾的、发展的方法来构建我们的认识论。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使二者在认识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帮助,而不是把它们孤立开来。同时,要分清楚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适当的时候主动促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实现认识的质的飞跃。此外,要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看作是向前发展的过程。认识不可能总是停留在一个阶段,它总是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进步的。而二者的进步也往往伴有一致性,感性认识推动理性认识的发展,而本阶段的理性认识有助于推动下阶段感性认识向前进步。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理性的分析和推理,而理性认识运动中也不断产生新的感性材料,从而不断地推动我们的认识向前发展。
(2)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我们通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是认识通过实践由客体运动到主体的过程。认识在经过主体的运动即抽象思维的运动后,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认识是否真正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却一直受着实践的检验。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经验论和唯理论。即一味地坚持从感性认识出发而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会导致我们过分相信现有的经验而忽视了对经验的提取、分析以发展出更加有利的认识;而只注重理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感性材料的积累,就会使我们的认识脱离实际而成为虚妄的空谈。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指我们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足够数量的感性材料。这是认识运动开展的前提,也是认识运动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所积累的材料大都是没有经过加工整理的粗毛坯,但我们正是从这些粗毛坯中提取出对我们有用的材料来推动我们认识运动的发展的。
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之后,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将这些复杂的、伴有大量杂质的感性材料运用我们的抽象思维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整理,这一过程包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认识,我们称之为理论。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必要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我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为了创造出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有其存在的意义。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同样,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此,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二者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推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活动的发展。
实现条件: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对相应领域的实践活动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如,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并指导我们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相对论的提出则使得穿越时空也成为了可能。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以其体力和脑力的主观能动性既从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开展认识的运动,从而得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认识,又将所获得的认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作为实践活动的指导。因此,理论要回到实践中,还需要人的努力。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由人民群众掌握指导实践的理论,将会使理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实现实践结果的最优,创造人类伟大的历史。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所以,认识运动的一般过程是:第一阶段的实践(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认识(运用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得出理性认识)——第二阶段的实践(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更好的实践成果)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实践……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循环的过程,而是不断循环往复、一步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即:第一阶段的实践——第一阶段的认识——实践的第二阶段——认识的第二阶段——实践的第三阶段……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运动状态:人们的认识活动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性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即人类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经过加工成为可用于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推动了实践的发展,发展了的实践中又产生了新一阶段的感性认识……认识和实践就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彼此作用着向前发展;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后一阶段的认识是前一阶段认识经过实践作用发展的结果,而后一阶段的实践也在新的认识的指导下而较前一阶段进步。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就存在着差异。出生之后,由于所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的不同,人们对待事物的认识会养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视觉定式,这一切都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比如说,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无法对宇宙世界的种种景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出现了众多奇异的传说。此外,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人们的认识如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但这并不等于说实践算完成了。恰恰相反,在现有的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果上,还会衍生出新的理论来指导更高一级的实践。因为每一次实践的过程都是获得新的感性材料的过程。一旦感性材料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就从新进入认识发展的新环节中,新一轮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又开始了。只要实践不停止,人们的认识就不会止步。所以,人们的认识活动是无尽的。因此,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客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在进行着的,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要有实践,就会有认识的需要。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会在实践的过程中给实践以指导,同时自身也不断向前发展。而实践也会在认识的指导下不断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又获得新的认识,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在新的认识的指导下,实践不断地向更高层次前进。人类的两项根本活动因着人的本能而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的前进。“主管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历史的:主管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方法论: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即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并且虽然在不断向前发展,但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即主观认识也应该在相应的时期和条件下保持对实践的稳定的认识。而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得事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第二篇: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稿)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课稿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源于实践,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怎样来理解认识发展的过程,并从中把握其规律,这就是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首先,一起来看毛泽东《实践论》中的一段话:“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事实上,毛泽东的这句话就揭示了认识运动有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不断循环往复就构成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是通过认识事物外部特征和现象逐渐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主要涉及两个概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负责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理性认识负责把握事物本质。那现在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含义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口鼻手(触)。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感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比如天气很暖和,是你的触觉感觉到的;外面的房屋很高则是视觉发挥的作用。因为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所以它是认识运动的起始环节。
知觉: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反映。从这个含义中,可以看出知觉和感觉的不同:认识从个别到全面。有哪位同学去过海边?能不能分享一下对大海的认识。
用感觉器官把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这个过程就是感认的第二种形式——知觉。事实上,刚刚这个过程并不是知觉,而是表象,是感性认识的第三种形式。表象:人脑对过去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
通过理解“表象的含义”,就能知道刚刚我们对大海的认识是表象而不是知觉。因为感觉和知觉强调的是外部事物就在眼前,可以直接感受到;而表象则是事后对客观事物的回忆。
同时,从感觉、知觉到表象,可以看出已经存在一个从部分到全体、从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总体来说,感性认识只是在直观地反映着外部世界,并没有深入对事物本质的探讨,所以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的特点是直接性。
我们要真正认识客观事物,不能只抓住其表面联系,更要把握它的本质,而认识事物本质而任务就交给了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含义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和感性认识一样,理性认识也有三种形式。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有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概念我们随处在用,如水果、民族、国旗。
判断:展开了的概念,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对事物是或者不是、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如肯定判断:知识就是力量;否定判断:人民就是公民。人民是政治概念,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因而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公民是法律概念,只要是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推理:形式上表现为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从事物联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
从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先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整个过程都表现为抽象概括,所以和感性认识相比,理性认识的特点更突出地表现在其抽象性、间接性上。
通过PPT上的表格,可以更直观地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对比。刚刚讲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和特点,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又不是相互分离的,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们的关系。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可能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我们需要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更深刻的认识世界,把握事物的本质,则需要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这张在几天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广为转发的图片来理解这句话。小学生和大学生都同时看见了这张图片,这是一种感觉。但显然他们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小学生可能只会关注图片本身,而大学生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时代背景和寄寓的深厚内涵,还可能潸然泪下。所以看事物要看其本质,感性认识有待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离不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当然,不能用片面的眼光,而应辩证看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过分重视感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只注重理性认识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所以我们要辩证看待两者的关系,并不断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因为这个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才能实现。4.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收集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基础。习近平深入到贫困地区进行调研,在2014年全国贫困人口总数高达8000多万。八千多万贫困人口,这是获得的直观的感性材料。
②通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这是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基于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概括,明白是什么原因致贫,然后才能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脱贫路径正是基于对出现贫困原因的分析提出的。5.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输血,更要靠自身造血。
需要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非理性因素主要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例如郭亮村挂壁脱贫公路所体现出来的“永不言弃的太行山精神”就是非理性因素发挥积极作用之后的结果。
(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所以开展第二阶段是必须的。
1.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第一,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都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第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屠呦呦进行疟疾研究,从中药中获取灵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造福百万疟疾患者。2.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①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具有指导意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机。
②一定的中介环节即实践目的、实践理念、实践方案等。
③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推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到人民群众特别谈到了青年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仔细领会总书记精神,我们广大青年也可以将其转化为实践。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现了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答案是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说完成了,是因为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运动过程就算完成了。说没有完成,这是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还是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如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将正确的认识付诸于实践。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城镇或城市,导致农村土地闲置,这将极大影响农村的发展,根据新的实践的变化,提出了“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1.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性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客观和主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所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而道路是迂回曲折的;表现形态既不是直线式,也不是循环式,而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学习了本节课,要注意把握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第三篇: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讲解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
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科学哲学中所谓“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指明人总是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成语中的“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就是两种正反的典型事
例。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外在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内在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最终把实践观念和行动方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②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③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②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
可贵的品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③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恩格斯说:“从历
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认识社会生活更是如此。我们党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算达到比较完整、科学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
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
造性运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群众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第四篇:认识运动教案
1.1 认识运动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哪些情况下物体可视为质点。
(2)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2.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提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四、教学过程
(一)机械运动
1.观看一段反映物体运动的动画,然后思考问题。
我们周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运动:鱼儿在水中游动,树枝在摇曳,风扇在转动,水在波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同学们可不可以概括一下,什么叫做运动呢?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成为机械运动。
(二)参考系
关于机械运动,同学们肯定有许多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围绕几个常见的场景进行讨论。(1)坐火车旅行(2)地球自转(3)地球绕太阳转动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这辆行驶的火车上,铁路边的人看着火车中的乘客,那同学们,请问一下,你们究竟是运动的还是没有运动? *运动的,因为在路边的人看来,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在同伴看来没有运动,因为在你的同伴看来,你还是在我身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我们再来看,我们知道,地球是时刻围绕地轴转动的,毛泽东也有着“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那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却没有感觉到我们时刻都在运动呢?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绕太阳转动,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虽然说物体的运动是永恒的,但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看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即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物体”做参考,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选定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像以上分析的,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思考: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诗歌中隐含的参考系是什么? 2.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_________ A.可以任意选取
B.是一定的(可任意选取
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便于观察和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参考系)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其结果:_______ A.一定不同
B.可能不同
C.一定相同
4.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选取的参考系是(B)A、月亮 B、云 C、地面 D、星
5.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 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运动,都应该弄清楚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若选取的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因此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参考系选择得当就会使问题研究变的简洁、方便!比如,一个星际火箭在刚发射时,主要研究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所以把地球选作参考系,但是,当火箭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时,为了研究的方便,便将太阳选作参考系。为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选地球作参考系最方便。再如,初中有这一问题,有一队伍正在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匀速行至队首,再从队首行至队尾,求时间。这一问题我们选择队伍作参考系就非常方便。因此,选择参考系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之一。
(三)质点
我们知道任何物体都有形状和大小,其上各个点的运动可能不大相同,比如一个滚动的车轮上各个点的运动就有很大的差别。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结果影响非常小的因素把它忽略掉,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方面,这是一种科学抽象,物理学中称之为物理模型。例如,刚才研究地球公转时把地球本身的大小、形状忽略不计,突出地球具有质量,而把地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就是建立了物理模型,物理学中称这种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做一个质点呢?
1,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不计时。2,只考虑平动的情况下。
例如研究地球自转,考查地球上各点的运动,还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吗?为什么?公转呢?不能,因为地球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一样。公转可以。又如,研究火车在沿平直轨道运动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吗?研究火车过桥呢?研究火车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呢?这些情况下能把火车看作质点吗?
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思考: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 C)A. 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 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 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 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3.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在处理(B D)
A.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 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可以把它当做质点来处理 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
第五篇:认识运动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事物结果可能会不同,并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2.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这都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相互讨论,从中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2.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生活处处有物理。3.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 4.体会物理中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这是哲学辩证法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
1)在某个参考系中,能够判断出事物的运动情况 2)理解建立质点意义。
三、教学难点:
1)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参考系 2)能根据实际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
四、教法: 1)、启发法教学
因为关于参考系的问题和质点的概念,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体会过,只是没有形成一个理论知识而已,所以我要借助学生早已熟悉的情景和经历过的事情启发学生,让他们更自然地接受参考系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讲解式教学法
主要是讲清参考系和质点的概念,指出要注意的事项,解除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疑惑感。而且在巩固练习中,讲解一两道例题,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
3)、讨论式教学法
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我会设置一些讨论,如通过对参考系的学习,你有什体会,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从生活方面、哲学方面或者是物理方面等等谈谈,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扩大知识面
五、课时:一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几张关于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或静止的精美图片 老师:同学们,这几幅图片美吗?雄鹰展翅翱翔,流星瞬间滑落,这都是我们所说的“运动”。而“静止”呢,就像我们看见的巍巍青山,千年不动。其实这“运动”、“静止”不仅存在于大自然中,也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你们好好想想,说说我们周围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吧。
学生:跑步、打羽毛球等体育运动就是运动,我们坐在课室就是静止„„ 老师:恩,对了。但“运动”一词是我们日常生活说的,但在学术上说,这些都叫做“机械运动”。事物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这就叫做机械运动(在黑板上板书“机械运动”,在ppt上显示出机械运动的涵义)
老师:同学们,判断一个事物,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是不是很容易说清楚呢?下面我们回忆一下。这是每个同学都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我们乘汽车,当公交停在站上,窗外的树,就像平时我们看见路边的树一样,是不动的,但当公交开动时,我们看见的路边的树,是怎样的呢?
学生:树是动的,往后退
老师:那就奇怪了?为什么都是同一颗树,怎么有时候我们看它是静止不动的,有时候看它就是动的呢?是不是有个前提条件呢?(停顿一下)当公交停时,我们看见的 树是静止的,当公交开动时,我们看见的树是运动的。其实我们所说的前提条件就是公交停止或开动。这前提条件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参考系”。
2、新授:
在ppt上打出参考系的涵义:任何运动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就叫做参考系 老师:从刚才树和公交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事物的运动情况就有可能不同。当我们选择停在站的公交,作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是静止的,当我们选择开动的公交作为参考系,路边的树是运动的。但是有同学可能会有疑问。我怎么不知道自己选了参考系呢?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没意识去做的,物理学家就是注意到那些无意识动作,深入思考,归纳总结,才会得出一些理论知识。所以只要我们多多留心周围事物,细心观察,说不定我们也会发现一个新的知识。同学们,现在你们实操一下,看看一下几句诗描述的情景是以什么为参考系(播放ppt,显示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坐地日行八千里 ”等)请同学起来回答
同学: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为参考系,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考系,坐地日行八千里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老师:很好。那请问你怎么判断的呢?能教教我们一些小技巧吗?
(若能回答上就好,不能老师就说。其实我们要判断参考系,很简单。只要我们假设那个就是参考系,我们就想象一下我们就在上面,我们不动,被选为参考系的,都是当做不动的。按照我们的日常所见,在那时我们看见的事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符不符合描述,若符合,那这个就是参考系,)若不符合,那就不是了。比如小小竹排江中游,一定是以青山为参考系吗?我们还可以认为是以河岸为参考系,因为我们站在河岸上看,也可以看见竹排游动。那同学们刚才我们是通过诗句描述事物的运动情况来判断哪个是参考系,那反过来,我们可不可以通过参考系来判断事物的运动情况呢?比如一位司机在开车时,如果我们以地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我们以坐在车上的乘客为参考系,那司机又如何? 学生: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如果以乘客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老师:恩,对了。要判断事物的物理运动情况,也是要按照我刚才所说的方法。当自己就站在参考系上,观看那个事物就行了。那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见闻,说说自己注意到的事物在不同的参考系中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点评)老师:同学们,好了,现在我来做总结,我们我们学习这个参考系,首先就要明白,要描述一个事物的物理运动情况,就必须选定一个参考系才可以说得明白,其次就是要学会判断哪个被选为参考系,而且能够根据参考系的选定,来判断事物的运动情况。而且要学以致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参考系,一般我们会选取合适的参考系来使描述事物的运动更加简单。比如选取地面作为参考系。这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还有同学们,我们刚才讨论那么多,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本来在我们眼里看到静止的事物在另一个参考系中,它就是运动的。比如青山相对地球是静止的,但是因为地球相对太阳会运动,所以青山以太阳为参考系是运动的。即使我们找到一个事物相对太阳是静止的,但是太阳相对银河系是运动的,那么那个事物也是运动的。更何况,我们整个宇宙也是在不断膨胀,所以我们找不到一个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所以我们说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那说到宇宙,我们来回忆一下,晚上我们看见远处的星星,那星星就像一个点。对吧!(停顿一下)但是我们知道那星星就是类似太阳那样的恒星,不是一个点,它是有大小的,有形状、有质量的。但是我们怎么就当做一个点呢?
学生:因为那些对于我们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是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老师:恩,这位同学说对了。我们刚刚说的那个点在物理学术上就叫做质点。当我们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可忽略。我们是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以前我们也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还记得吗?比如光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质点就属于这样的一个物理模型,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比如:我们要研究刘翔跨栏的速度,我们要看刘翔跨栏的姿势吗?要刘翔的身高体重吗?那不需要的,我们只需关注刘翔跑步的时间和路程,计算就可以得出。不过如果我是刘翔的教练,我为了提高刘翔的跨栏速度,就要关注刘翔跨栏的姿势正不正确,符不符合他自身条件。所以当我们研究的问题不同,关注的方面就不同,就有了主次之分。如果物体的形状、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我们就可以把物体认为是一个质点。同学们想想,我手上的小球在哪种情况下可以当成质点的?在哪种情况不可以当做质点?(拿出小球)学生:研究我跑步的速度,还有研究汽车的速度等
老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课后练习第三题。
3、总结: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一节,要知道
1)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为了描述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
3)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这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个物理模型 4)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我们就可以把物体认为是一个质点。
4、作业:《同步练习》认识运动这一节的练习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