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范文]
生物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学要进行这个教育。法制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除了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要给学生授法,教给学生法律常识,以让学生适应法制社会的要求,做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为了搞好教学渗透法制特作如下计划:
一、在生殖、遗传的教学中,宣传婚姻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婚育观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体形,生理、心理特别是性发育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异性产生好感。根据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结合生殖发育,遗传教学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教育。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国家提倡晚婚晚育。青春期的男女虽然具有了生殖能力,但身体尚未定型,正处于向成年人的过渡阶段,而学生尚面临学习的任务。故必须教育学生只有把时间、精力用于学习和锻炼身体上,将来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同时告诉学生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有利于青年的成长,都是有益的。通过基因分离规律的学习,学生懂得: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色盲、血友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伴性遗传病,如是近亲结婚,患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大大地增加。为此,婚姻法规定近亲禁止结婚。
二、在八年级下生物有关传染病的章节,教师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内容结合SARS案例呈现给学生:SARS的病原体是在果子狸身上,由于南方部分地区爱吃这个,于是就有不法分子向南方输送果子狸,导致SARS的大爆发,让学生明白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八章第七十五条: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又掌握了有关国家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法律。因此,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将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作为课堂教育的常见内容,努力教授给学生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起法律意识。
三、在八年级生物下“现代生活与人类健康”一节时,教师要及时和自己任教班级的班主任沟通,主动请缨,给同学们上一节班会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保护法》等针对少数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习,不利成长的实际情况,开展“远离网吧,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活动。课堂上,教师应讲演结合制作案例或法制漫画幻灯片观看有代表的案例短片,引导同学们畅所欲言,让许多同学认为进网吧有一定的益处,如通过玩游戏可以松弛神经,获得乐趣;通过上网可以查阅资料,开阔视野等,但沉迷网吧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弊端更多。最后通过总结,让同学们正确认识网络的弊端。同时增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
四、在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教学中,突出讲授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环境也能反作用于生物。人类活动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随着人口的恶性膨胀,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由于滥捕乱杀,我国的有些野生动植物资源已经灭绝或濒于灭绝。可以结合和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国家的某些法律条文,如《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法》,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维护社会公德。
五、渗透生物科技成果及展望未来教育
当今世界正兴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基因工程、克隆动物等等。目前许多生物科技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践,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能使他们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中的一些人能在未来生物科学的舞台上唱主角。
利用学校信息技术课,开展了调查<本年度生物领域的新成果)等实践活动,还建议学生每周读一则有关生物科学领域的科技动态、生物技术的成果或21世纪生物科学展望的科普文章。
教师还要借助生物学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开展好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有效地开展好包含法制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生物教师更应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的科学。生物学的知识可以说包罗万象,看似散乱无章,其实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这些生物学上的内在规律是生物繁衍不息的保证,也可以看成是生物生存于自然界的“法律”。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人类号称万物之首,可身边却有很多违法乱纪的行为,这不应该是很惭愧的吗?学生在反思中,自然就会对遵纪守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他们法律意识的教育目的。
教师心中要有法制教育的观念。只要教育者有心,在生物课堂上有许多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如在生物课堂上会涉及到动物保护区的知识,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调查研究:动物保护区的设立有无法律依据?如有法律,法律是如何规定动物保护区设立和管理的?动物区设立之后,是否可以随意进去参观和游玩?学生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后,就会发现这些问题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上有规定,从而养成了行事要守法的观念。要想达到这样一种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时刻要有法制教育意识,心中要有法制教育的观念。
第二篇:生物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尝试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通过让学生尝试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对学生进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相关知识的讲授,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法制意识。
【教学重点】:说出植物的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
2、分组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刀片、镊子、滴管、碘液、干净的纱布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由众多的生物体组成如动物、这些生物体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用他自己设计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的薄片,发现有许多类似蜂巢的封闭状小室,就把它称作细胞。后来,人们就逐渐认识到,所有的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今年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
二、实验制作
四人一组,制作临时装片
1、制作玻片标本
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滴一滴清水,将洋葱叶向外折断,用刀划成长宽各1cm左右小格,用镊子从小格的一角撕起,尽量不带 叶肉,放在载玻片清水中,用解剖针使其展平,盖上盖玻片(由清水一边开始慢慢压下,尽量减少气泡的产生)
2、染色
从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
3、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三、新授:出示挂图,讲述植物细胞具有的一般结构
1、请学生自己讲述所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结构
2、思考: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细胞有无共同之处 细胞的这些结构有什么样的功能?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除此以外,成熟的植物细胞还具有大的液泡,液泡内充满细胞液,其主要成分是水,人们切西瓜或其他水果时流出的汁液就是液泡中的细胞液。
法制渗透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第十六条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第四十条
对城市生活垃圾应当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指定的地点放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第四十一条
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防止污染环境。”之规定当我们做完实验之后,我们应该把垃圾放入垃圾桶,防止污染环境。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来看,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我们不能随便破坏植物,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一条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第三十九条
„„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规定,当我们发现有不法分子在破坏自然资源时,我们不要急于制止,这样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危险。我们应该拨打110报警,让公安机关来制止他们,这样既保护了自然资源又保护了我们自己。
四、练习
1、结合显微镜中观察的内容,画出植物细胞结构图。
2、讨论:洋葱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吗?
3、课本P29页
思考题
五、整理,清理用具和材料。
六【板书设计】: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外层,质地坚韧,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近似球形,由核膜包被,核膜上
有许多小孔使核与质既分隔又相互连通。
七、布置作业: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单。
第三篇:生物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总结
生物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总结
如何使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实现中小学法制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此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当务之急。现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加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作如下总结:
1、找准结合点。“渗透”内容对应化在生物学教学课堂上,选择与教材章节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意识地加以渗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例如,讲禾本科内容时渗透《农业法》,讲鱼纲时渗透《渔业法》等。
2、渗透方式要多样化。可采取教师直叙法,将法律法规条文直接叙出,内容较多时,可利用幻灯、图表等形式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感性认识。亦可利用上课后5分钟进行“案例评说”。
3、紧密联系实际。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脱离事实根据的话题,有的实例现实,没有理论基础,甚至出现根本不科学的现象。教师在讲解时往往打插边球,所以在讲解时必须充分剖析教材,发掘生物学科中的法制事例。要始终坚持调查—搜集—整理—利用的完整过程,充分备法制课程。
4、合理规划。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5、由浅入深。生物学中的法制教育要根据不同内容对不同学生提出合理,要实事求是地结合现实生活,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殊性,制定不同要求和目标。
6、多个角度渗透。现在许多青少年出现了问题,其实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科与法制的有机结构,还应该注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陶冶,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知识,但是在其它环节上不好的话,那么也不行。所以现代法制教育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去熏陶、去培养。
法制教育还是一件长期综合性的工程。从时间上讲,不仅义务教育阶段,在此外的时间段里面还应加强对此的教育。不能出现断层的现象,它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一样,也是一项各个年龄阶段紧密相连的综合体。而往往会出现断层这种情况。同时法制教育还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我们要从空间上去落实,可以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同时进行。
第四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汇川区沙湾中学
2018年春季学期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工作计划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教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2018年2月
第五篇:高中生物学科渗透德育计划--黄飞
高中生物学科渗透德育计划
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
教师:黄 飞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因此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本人将高中生物学科在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教育作如下计划:
一、挖掘新教材的德育素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德育素材丰富,若能充分利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1、利用小资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教材的小资料许多,其中多处涉及我国古今生物科学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一份爱国主义的好素材,充分利用起来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信心,立志为国争光的决心。
2、利用新教材必修内容中的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新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本人认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如,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细菌战让学生记忆住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3、围绕新教材中研究性课题开展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应抓住新教材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明确调查中要特别关注我国生物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看看祖国的生物科技发展情况,想想自己的努力方向,以报告会的形式总结自己的调查研究结果。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活动,促使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二、利用生物科学发现史,渗透科学态度的教育。
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它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判断和推理等全过程,是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生物新教材中有关生物科学发现史有关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有助于学生理解酶、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德育素材,对学生加强科学态度的教育,以此促使学生科学素质的进一步培养。
三、引导学生阅读新教材中的“课外读”,渗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高中学生的大脑易接受非现实的东西,加之学习上竞争的压力,往往就可能使缺乏价值判断标准的高中生出现精神空虚而走入歧途,甚至误入邪教。因此,在教学时不可忽视学生积极的精神需求,教育学生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课外读是生物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它增加了教材知识的延展性和可读性,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素材。应充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阅读、分析并加以理解,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挖掘其内涵,渗透德育教育。如“探索大脑的奥秘”分析了人类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及科学家对大脑研究的成果的展望。这些素材不仅拓展了知识、增强了可读性而且体现了科学性,教学中对学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防止误入歧途,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和理想。
四、合理运用新教材相关知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新教材中的观念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生物体本身以及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就存在着辨证唯物性。只要在教学时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就容易帮助学生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之间的关系”、“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等内容,都充分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教学中只要合理运用、因势利导就能帮助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观点。党中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德育应被重视,但实际操作中仍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值得学科教学的教师注意,学科的教育教学不能重智轻德,爱因斯坦在1935年悼念玛丽.居里夫人逝世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
总之,通过对生物课堂的德育渗透,因势利导,循序点化,能使课堂丰富有趣。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的过程中,师生进行感情沟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长期创设情境随机渗透德育教育,能陶冶和熏陶学生,使其通文悟道,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准确表达和灵活运用知识并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形成,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德育渗透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需要长期积累,潜移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情操、教学素质、能力及人格魅力等隐形教育的影响,是保证德育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教师:黄
飞 2014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