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隧蜂读后感
如果我是她——
读《小女孩和小海豹》有感 作者:雷成雨
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学习了《小女孩和小海豹》这篇课文,当我学习完后,我心中荡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复······(读后心情)文中的主人公叫卡特琳,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结识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动物朋友——小海豹,当她发现小海豹因种种原因和母亲分离时,卡特琳决定收养它。从那天以后,卡特琳不仅要喂养小海豹,还要教它各种本领——游泳、觅食······经过卡特琳不懈地努力终于帮助小海豹重返了大海······(主要内容)故事的结局很完美,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卡特琳对小动物那么有爱心,如果让我和她比起来那可真是天壤之别——如果我是她,我会对小动物那么有爱心吗?如果我是她,我会帮小动物洗澡吗?如果我是她,我会那么精心喂养小动物吗?如果我是她······不!我为小动物什么也没做过!所以,我在此提议全世界的人们都应该像卡特琳那样爱护小动物!学习完这篇课文,我受益非凡:我们应该都像卡特琳学习,怀着一颗纯洁的心灵来对待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所以,请善良的人们放下手中的屠刀和猎枪吧!(读后感受)《昆虫迷》读后感 作者:肖鑫生
在前几天,我看了巨著《昆虫记》.而今天,我又带着愉快的心情读了《昆虫迷》这篇文章。(读中心情)课文主要讲法布尔是个昆虫迷。他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是如何搬走死苍蝇的;他仰着头观察屋檐下的蜘蛛捕食蚊子;他蹲在田野里观察蜈蚣如何产卵。法布尔研究土蜂用了两年;研究地胆用了二十五年;研究隧蜂前后经过了三十年;研究蜣螂用了四十年。法布尔花了毕生的精力和昆虫打交道,写出了巨著《昆虫记》。(主要内容)我十分佩服法布尔能写出十卷的《昆虫记》,我也常常为自己写不出四五百字的作文感到苦恼。是问,我们留意过停在花朵上的蝴蝶吗?我们注意到了从我们脚下爬过的蚂蚁吗?我们观察过停在绿叶上的瓢虫吗?我敢说,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留心观察过。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我们与法布尔这位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相比,显得多么的渺小呀!其实,很多的作文素材来源于留心观察。(读后感受)法布尔可以趴在地上专心致志地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而我们写个作业也不能安分,作业写得也马虎;法布尔可以仰着头观察蜘蛛捕食蚊子,一看就是三个钟头。而我们呢,连一节课四十分钟都坐不住。要不就是伸个懒腰,要不就是咬咬指头;法布尔没有老师教,都成了此等人物。而我们呢,有教师的言行指导却不懂得好好珍惜啊。(读感结合)读《昆虫迷》让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更使我们学到了小学生应有的品格。(读后感受)篇二:五年级二班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
西营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
张楚敏 指导教师 李明芹
邮政编码 250111 电话 82828398 《昆虫记》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读完了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读《昆虫记》我懂了许多知识:小蜘蛛怎样从卵袋里出来;胭脂虫的幼虫怎样过冬;食粪虫为什么能“长寿”;蜜蜂们怎样造房;蝗虫怎样孵化?? 我已经读完一段时间了,可是还回味无穷。法布尔主要从昆虫的产卵、孵化、生活习惯、食物等方面来描写昆虫。法布尔描写的昆虫很形象、很具体。他经常用拟人的手法,有时还用比喻、反问等手法。如果不看《昆虫记 》,不了解昆虫,对你的生活不会有影响,但你会因此有了缺憾,少了许多乐趣和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的了解。法布尔的昆虫记会让你一脚迈进昆虫世界的大门。
刚买来这本书的时候,我除了无聊的时候翻翻它,平常连看都不看。后来,不知怎么,这本书有种魅力在吸引我,使我渐渐喜欢这本书了,最后,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描写蜜蜂的部分。法布尔写了隧蜂、切叶蜂、黄斑蜂、沙泥蜂、节腹泥蜂??它们的捕猎方法不同、习性不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一点,都为自己的宝宝着想。最令我感动的是《看门护家人》。这一片写的是隧蜂宝宝已经长大了,去外面采蜜时,一扇“门”就会自动打开,回到家里,这扇“门”就会自动关上。这扇“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其实,这扇“门”就是隧蜂的母亲。它们的母亲已经不能到外面参加劳动,就自愿当起看家人,把陌生人拦在家外。母爱多么伟大啊!
在自然界中,许多昆虫互相残杀,但它们残杀都是为了自己的宝宝。写到这里,我想:“母爱是多么无私啊!而我们又能为父母做点什么呢?”
在生活中,有许多例子让我们比不上昆虫,比如:有的人不孝敬父母,有的人不做好事,偏偏要给社会带来麻烦。从这一点上就比不上昆虫了。就像我前面写的隧蜂一样。
另一个例子是:昆虫的住宿比我们遭很多,但有的人还不知足,每天新闻上有多少青年要自杀的,要让我们去过昆虫的生活,我们肯定一天都过不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农田里有害虫,也有益虫,但我们偏偏要杀益虫,而不杀害虫。大家都知道粪金龟是帮我们清理垃圾的,而我们偏偏要杀害他,而蝗虫呢,我们农村里的人都知道,蝗虫是一个大害虫,而有人见了蝗虫在哪里啃麦子却视
而不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反省,我希望以后我们的地球会越变越好!篇三:读后感
《草船借箭》读后感
大家对《草船借箭》肯定不陌生,那是著名的《三国演义》中对孔明巧借曹操十万支箭的一片文章。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孔明如何来“借”曹操的箭吧。
话说三国时期,周瑜非常想铲除掉曹操手下的蔡、张两名水军都督。于是,周瑜就写了一封信,说蔡、张两人在作战时犯了滔天大罪,应当处斩。
这封信谁都不会相信,可惟独曹操信了,他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蔡、张两人给杀了。
这天,孔明和鲁肃在一小亭里吃茶聊天。说着说着,孔明就聊到了曹操杀蔡、张两人的事情:“恭喜啊,子敬?”恭喜什么啊?”鲁肃回答道。“不是说周瑜丞相用一封信就让曹操自己把自己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给杀了么?”“这„„”鲁肃支支吾吾的,没想到骗过
曹操的计谋被孔明一眼看穿了。
于是待聊完后,鲁肃积极慌忙的赶回了军营,把和孔明聊天的事给周瑜说了。周瑜非常吃惊,一拍桌子说:“这人绝不能留在世上,我决意要把他杀了!”周瑜也是个有分寸的人,杀孔明也要找个理由让他死而无怨。
于是这天,周瑜召见了孔明,以即将要和曹操打水战,军中剑不够为理由命令,孔明在十天之内造完十万支箭,而且不能推辞。孔明欣然答应了,而且他还说三天就能完成!孔明问鲁肃要了二十只船,并用黑布把船的棚子裹住,每条船必须轻快,船两边还要放千余个稻草人。一切准备就绪,孔明下令起航。江上雾蒙蒙的,简直就是伸手不见五指。孔明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让对方不敢出战,用一万空弩手
齐发乱箭。结果,那些箭都扎在了稻草人身上,足足有十余万只。当曹操醒过来时,才发现又上了孔明的当。读完了这篇课文,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诸葛亮的机智和神机妙算。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仔细思考,刻苦学习,而且还要有像他那样的虚心。更要有宽宏大量、心胸宽阔的品质。篇四:《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五(2)班 蔡莹莹 今天,我看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令我非常着迷,原来昆虫世界里有这么多的奥秘。这本书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
在这本书里,详细描写了“萤火虫,大孔雀蝶,蝉,绿蚱蜢,天牛,隧蜂,圣甲虫,蝗虫,金步甲,蟋蟀,红蚂蚁,蝎子,西班牙蜣螂,松毛虫,豌豆象,绿蝇,黄蜂”等昆虫的样子以及生活的习性。
这些昆虫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萤火虫。萤火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小东西,好像为了表达对生活的热爱,竟然在屁股上挂上了一盏小灯笼。在宁静夏夜的郊外,它们会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仿佛天上闪烁的星星。在昆虫界中,能够自己发光的虫子是非常少的,因此这种小昆虫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古希腊人称它们为“朗皮里斯”,意思是:屁股上挂着灯笼者;法国人则称它们为:发光的蠕虫。但是这种昆虫绝不可能是蠕虫,即使从外表上看来也不像蠕虫。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篇五:《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
—读后感
杨彩玲
这段时间,我读完了法国作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通过读昆虫记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小蜘蛛怎样从妈妈的卵袋中孵出来;胭脂虫怎样度过属于它的冬天;蝉的寿命最长为什么可达17年之久;蜜蜂怎样筑巢;蝴蝶怎样孵化„„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文章的语言浅显易懂,为我们介绍了昆虫世界的各种趣闻逸事,是一部集知识、趣味、文学、哲理于一体的散文集。这本书精选了有关红蚂蚁、蜜蜂、蝴蝶、螳螂、金步甲、蜘蛛等各种较为在生活中常见的昆虫,让我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学习了科普知识。
法布尔主要从昆虫的产卵、孵化、食物、生活习性等方面来描写的。法布尔笔下的昆虫被描写得很形象、很生动具体。他经常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甚至还运用了排比、联想、反问等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如果不读《昆虫记》,对于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在生活中会有了缺憾,无法了解到那多姿多彩、五光十色的昆虫世界,无法了解到昆虫王国里那些神秘而又友好的昆虫朋友了。
刚开始看《昆虫记》的时候,我很不耐烦,觉得作者的语言让人看不懂。可是慢慢的,我发觉我已经渐渐爱上了阅读这本书的感觉,我仿佛已经融入了昆虫的世界,仿佛正在和那些可爱的小昆虫一起游
乐。这本书有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我,使我对它爱不释手。在这本书中,我最喜爱的是描写蜜蜂的故事。法布尔分别写了隧蜂、切叶蜂、黄斑蜂、沙泥蜂、节腹泥蜂„„他们的捕猎的方式不同,习性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非常疼爱、非常关心自己的小宝宝。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是《看门户人家》,里面描写的的是隧蜂宝宝已经长大,当它出去外面采蜜时,它面前蜂巢的“门”就会自动打开;当它回到家的时候,那扇“门”就会自动关上,他一直在保护着隧蜂宝宝。那扇“门”究竟是什么呢?它„其实就是隧蜂宝宝的妈妈。他们的母亲不能外出参加大家的劳动,就自愿当起看门人,不让陌生人随意进出它们的家,母亲是多么伟大,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那样呢? 读到这里,我觉得母蜂尽了一个最慈爱的母亲所应尽的全部责任,我十分感动,母蜂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母蜂伟大的精神让我想起一句名言:世上最伟的力量就是母爱。想到自已的母亲,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总是鼓励我,帮助我,我要感谢她。将来,我也要向她对我一样地对她好。在自然界中,有无数像昆虫这样有趣的动物,不妨让我们一一去了解。
第二篇:蜂教案
《蜂》教案
09中文(3)尹雪琪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诗8个生字,理解本诗诗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2)有感情的朗诵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的精神;感受蜜蜂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本诗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大家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2)揭示本课课题。
二、学习生字
蜂 fēng 论 lùn 尖 jiān 限 xiàn 被 bâi 蜜 mì 谁 shuí 甜 tián
三、诗人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因十次考进士,没考上,改名为隐。诗多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一些作品流传于民间。
四、大声朗读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五、了解诗意
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六、大家都来说两句
请同学们来赞美一下蜜蜂吧!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比如送它一句格言,为它唱一首歌,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七、本课小节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
八、谈收获 同学们,今天学得真不错,你们学了这首古诗后有什么收获呢?简单地说一说吧!
第三篇:大大班——《蜂》
五月古诗教案(大大班)
活动名称:《蜂》 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蜂》,理解古诗意境。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送别人的情感。活动准备:
两只蜜蜂图片、三幅图、古诗文字内容、《蜂》的音频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对好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出示两只蜜蜂)师:蜜蜂最大的本领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玩两只小蜜蜂采蜜的游戏吧!
师:玩游戏前,我们要学会蜜蜂采蜜的儿歌: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老师还带来了一些游戏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图讲述,理解图意。
1.逐一出示图1和图2,请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你们看看图片上有什么?
小结:无论是平地还是大山的最高处,风景都被美丽的鲜花占领了。
2.出示图3,请幼儿观察。
教师:现在看一看,这张图片与刚才的图片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是的,小蜜蜂们一起来采花蜜了。3.分角色表演蜜蜂采蜜。
师:你们愿意来扮演小蜜蜂采花蜜吗?(一部分幼儿扮演花朵,一部分来扮演蜜蜂采蜜)教师:蜜蜂采蜜辛苦吗?那蜜蜂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
四、学习古诗《蜂》
1.在唐代有一位名叫罗隐的诗人,他也非常喜欢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采花酿蜜,就写下了一首诗来赞扬小蜜蜂,题目就叫《蜂》。
2.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播放音频)
3.老师范读,幼儿跟读。(出示古诗文字内容)4.引导幼儿为古诗内容创编动作。
5.集体诵读。
6.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罗隐的古诗《蜂》,也了解了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那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五、活动延伸
1.请幼儿根据《蜂》的内容,画出一幅完整的图画。
附.古诗内容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第四篇:古诗蜂
《蜂》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课时:0.5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唐代诗人罗隐以《蜂》为题写了一首诗,赞美了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的品质,那在这一首诗中,还会不会蕴涵着其他的思想感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简介诗人。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意思。
3、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读、齐读古诗。
三、学生质疑,初步感悟
1、结合教学挂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同学之间互相答疑。师作点拨讲解。
(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写出了无论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它们奔忙的身影。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终日劳作的辛苦。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人以一个问句写出对劳动人民终日劳碌却常被剥削的同情,以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慨之情。
四、小结
这首诗以“借物喻人”的手法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这样写比直接接效果会更好。学了这课后,你们也可以将这一表现手法运动到自己的写话中去。
板书设计: 蜂
为谁辛苦
为谁甜
贡献了一生
不求名利
为人类所造福
第五篇:蜂教案
《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古诗《蜂》,理解诗的意思。过程与方法:小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蜜蜂把辛苦归自己,甜蜜送别人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蜂》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古诗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三、作者简介
罗隐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对当时考试制度、当时朝廷的失望,以及在这样的情绪下,看见人民辛苦劳作在田间地头与部分朝廷官员不劳而获这样相对立的情景而产生的愤懑,大致是罗隐作出这首讽喻不劳而获者的《蜂》的原因。
三、看图讲述,理解图意
1、欣赏一组图: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观看课件:蜜蜂采蜜的图片,观察蜜蜂是靠什么来采蜜的?
2、蜜蜂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呢?要保护小蜜蜂,不能伤害它。
3、看图连贯讲述图意。
四、学习古诗《蜂》
1、过渡语:其实这四幅画里还藏了一首古诗,有个诗人名字叫罗隐也非常喜欢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采花酿蜜,就写下了一首诗来赞扬小蜜蜂,题目就叫《蜂》。
2、看课件欣赏古诗两遍。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看图分析古诗,了解古诗内容。
4、注释:
山尖:山峰。尽:都。占:占其所有。甜:醇香的蜂蜜。
5、意思: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五、赏析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六、本首诗写作手法
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与张碧《农夫》中的“运锄耕劚侵星起”“到头禾黍属他人”以及梅尧臣《陶者》中“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可作同一理解,都是叹苦辛人生之历练,社会世道之多艰,于人于己都是一番深省之言。
七、作业 抄古诗
八、板书设计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